一种治疗头痛症的芎芷液中成药.pdf

上传人:v**** 文档编号:5653332 上传时间:2019-03-03 格式:PDF 页数:7 大小:294.3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99115031.7

申请日:

1999.07.22

公开号:

CN1243745A

公开日:

2000.02.09

当前法律状态:

终止

有效性:

无权

法律详情:

专利权的终止(未缴年费专利权终止)授权公告日:2002.1.16|||授权|||公开|||实质审查的生效申请日:1999.7.22

IPC分类号:

A61K35/78; A61P25/04; A61P29/02

主分类号:

A61K35/78; A61P25/04; A61P29/02

申请人:

蒋勤;

发明人:

蒋勤

地址:

618107四川省德阳市中江县仓山镇教办楼下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德阳市专利事务所

代理人:

刘克勤;彭家恩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治疗头痛症的芎芷液中成药,是由川芎、荆芥、白芷、羌活、防风、石膏、菊花、藁本、细辛等中药材为原料按一定比例,经配料、碎末、浸泡、煎药、过滤、等加工工序制得成品。该药品具有适应症宽、无毒副作用、价格低、疗程短、疗效高等特点。经多年来上千例临床应用,有效率在95%左右。它是一种除脑瘤、脑外伤而外能治疗多种病因所引发头痛症的口服液剂速效良药。

权利要求书

1: 1、一种治疗头痛症的芎芷液中成药,以川芎、白芷、羌活、细辛等中药药物为 原料经加工而成,其特征在于:中药还包括荆芥、防风、石膏、菊花、藁本五味药物, 药物的用量配比(按重量份计)川芎4-6份、荆芥2-3份、白芷2-3份、羌活2-3份、防 风
2: 5-
3: 5份、石膏20-30份、菊花2-3份、藁本2-3份、细辛2-3份。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治疗头痛症的芎芷液中成药,其特征在于:中药还包 括薄荷、栀子、连翘、黄芩、蔓荆、甘草六味药物,药物的用量配比(按重量份计)薄 菏5-8份、栀子2.5-4份、连翘3-5份、黄芩3-5份、蔓荆1-2份、甘草2-3份。 3、一种治疗头痛症的芎芷液中成药,包括配料、碎末、浸泡、煎药、过滤、装 瓶加工工序制得成品,其特征在于: A、配料按所述权利要求1的配方称量备料, B、碎末是将川芎、荆芥、白芷、羌活、防风、藁本、甘草药物打碎成粗末, C、浸泡是将已碎末的药物用冷水浸泡至少1小时, D、煎药分三步进行 (1)、先包煎石膏,即将石膏碎末用布包扎好置煎药容器内,煮沸10-20分钟, (2)、然后将已浸泡药物和浸泡药物的水加入同煎,待煮沸后用微火熬4-10分钟, (3)、最后加入浸泡湿的细辛药物同煎,待煮沸后用微火熬4-10分钟。 E、将已煎好的药物过滤,提取药液。 F、药液装瓶密封。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治疗头痛症的芎芷液中成药,其特征在于: 在A中按所述权利要求1、2配方称量备料, 在B中药物还包括栀子、连翘、黄芩、蔓荆、甘草, 在(3)中浸泡湿的药物包括薄荷。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治疗头痛症的芎芷液中成药,其特征在于:在每 100ml药液中含原药川芎24g、荆芥12g、白芷12g、羌活12g、防风10g、石膏120g、菊 花12g、藁本12g、细辛12g。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治疗头痛的芎芷液中成药,其特征在于:在每100ml 药液中还含有原药薄荷30g、栀子16g、连翘20g、黄芩20g、蔓荆6g、甘草12g。

说明书


一种治疗头痛症的芎芷液中成药

    本发明涉及中医中药类的治疗头痛疾病的中成药。它是一种除脑瘤、脑外伤而外能治疗多种病因所引发头痛症的口服液剂速效中药成品。

    在我国中医学上治疗各种头痛疾病古今都有记载,其组方甚多,疗效各异。随着中医中药的挖掘和发展,现在市面上已有多种服用方便、能治疗不同病因引发头痛症的中成药问世。但其临床适应症宽、疗效好的则是“正天丸”和“太极通天液”两种中成药。前者:组方主要是由川芎、白芷、羌活、细辛配伍,主治偏头痛、神经性头痛、血管性头痛、颈椎痛、风寒感冒头痛及头顶痛疾病。后者:组方主要是由川芎、当归、红花、细辛、防风、附子配伍,主治偏头痛、颈椎痛、风寒头痛、慢性头痛及痛经疾病。这两种药品虽然治疗头痛疾病的适应症有相同或有所不同,其疗效也得到中医学界的肯定。但价格高(特别是太极通天液),疗程长(一般需服用2-3个疗程,一个疗程为15天),而对于既有血管性头痛、又有慢性头痛(或其头痛症)患者则需服用这两种成药。一般工薪阶层因药价问题难以承受,特别是对广大农村的农民,则因价格问题用不起所述的药品。

    本发明的目的意在避免上述现有药品的不足,申请人经过了长达二十多年的中医研究及多年的临床实践,提供出一种既适应头痛综合症、又疗程短、疗效高、价格低廉的治疗头痛症的芎芷液中成药。该药品的名称为“芎芷饮液”。

    本发明的目的是这样来实现:以纯中药材为原料经加工而成口服液成品。

    组方由川芎、荆芥、白芷、羌活、防风、石膏、菊花、藁本、细辛中药药物配伍。药物的用量配比(按重量份计)川芎4-6份、荆芥2-3份、白芷2-3份、羌活2-3份、防风1.5-2.5份、石膏20-30份、菊花2-3份、藁本2-3份、细辛2-3份。

    组方还包括薄荷、栀子、连翘、黄芩、蔓荆、甘草六味药物。在上述药物量再配比(按重量份计)薄荷5-8份、栀子2.5-4份、连翘3-5份、黄芩3-5份、蔓荆1-2份、甘草2-3。

    本发明芎芷液中成药的制作方法,包括配料、碎末、浸泡、煎药、过滤、装瓶加工工序制得成品,其操作步骤如下:

    配料:按上述的配比称量备料,药物总重量与水(煎药所用)配比(按药物与水容量份数计)1∶8-12。

    碎末:将芎、荆芥、白芷、羌活、防风、藁本(可包括栀子、连翘、黄芩、蔓荆、甘草)药物打碎成粗末;

    浸泡:将已碎末的药物用冷水浸泡至少1小时,

    煎药:分三步进行

    (1)、先包煎石膏,即将石膏碎末用布包扎好置煎药容器内,煮沸10-20分钟;

    (2)、然后将已浸泡药物与浸泡过药物的水加入同煎,待煮沸后用微火熬4-10分钟;

    (3)、最后加入浸泡湿地细辛(可包括薄荷)药物同煎,待煮沸后用微火熬4-10分钟。

    过滤:将已煎好的药物过滤,提取药液。

    装瓶:将药液装瓶密封。

    本发明的方解:为疏散风邪,以治疗头疼为主的方剂。头痛的原因很多,有内伤、外感的不同。本发明适于久治头疼为外感风邪所致。本方集中了许多祛散风邪之药,以散风而目头疼。正如《医方集解》所说:“头疼必用风药者,以巅顶之上,惟风药可到也”。这说明了本方的立法意旨。本方中:川芎善治少阳经头痛(头顶两侧痛)温窜相并,其力上升、下降外达、内透无所不至,其特点在能引人身清轻之气上至于脑;羌活善治太阳经头疼(后脑、前额痛)祛除风湿;白芷善治阳明经头疼(眉棱额骨痛)鼻炎鼻塞;藁本善治偏正头痛(巅顶痛),散寒除湿,均为主药;细辛、荆芥、防风升散上行,疏散上部之风邪,协助上述各药,以增强疏风止痛,并能解表,均为辅药;薄荷气清郁香窜,少用则凉,多用则热,其力能内透筋骨,外达肌表,宣通脏腑,贯串经络,服之能透发凉汗,为温病宜解者之要药。若少用亦善调和内伤,一切火郁热之痰,又善消毒菌,逐除恶气,一切霍乱痧症,亦为要药。为其味辛而凉,又善透表疹瘾,皮肤瘙痒,为儿科常用之品。菊花疏散风热,清肝明目,头痛头晕,栀子清热泻火,利湿退黄,黄芩中空最善清肺经气分之热,由脾而下通三焦,达到膀胱,以利小便,连翘能升浮宣善,疏通气血,治十二经血凝气聚,为疮家的要药。能透表解肌,清热逐风,又为治风热要药,也能托毒外出,又是发表透疹瘾的要药,为其凉而升浮,故又善治头目之疾,凡头疼、目疼、齿疼、鼻渊或流浊涕成脑漏症,皆能治之,能与栀子引诸药,下行快从小便排除,石膏其性凉而能散,有透表解肌之力,为清阳明胃腑实热之圣药,无论内伤、外感用之皆效,即它脏腑实热用之亦有效。本方诸药合用,共成疏风清热达到止痛的作用。

    本发明的组方是本申请人经长达二十多年所集论诸家经典之精华。其配方科学合理,是专于祛散上部风邪,适用于风邪上患头目所致的头痛(除脑瘤、脑外伤头痛外);其原料易得,制作工艺简单,成本低。本成品药与现有的中成药“正天丸”和“太极通天液”相对比(见表一):具有适应症宽、价格低(芎芷饮液仅为太极通天液的1/10左右)、疗程短、疗效好等特点。本芎芷饮液药品:服用后2分钟内分解,吸收迅速完全,广泛分布于体液和各个组织中;作用时间长,血中药物含量高,在2-3分钟内生效,高效持续;因是纯中草药,无任何毒副作用,服用方便安全,是男女老幼的必备的头痛良药。本芎芷饮液经多年来近2000例不同头痛症状的临床应用,有效率达95%左右(待补附件)。

    以下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实施例一:配方取川芎4份、荆芥2.5份、白芷2份、羌活2份、防风1.5份、石膏20份、菊花2.5份、藁本2.5份、细辛2.5份。

    制作方法,包括配料、碎末、浸泡、煎药、过滤、检验装瓶、贴标签加工工序制得成品。其操作步骤:A、配料按所述药物配方称量备料,药物总重量与水(煎药所用)比例1∶10左右。B、碎末是将川芎、荆芥、白芷、羌活、防风、藁本药物打碎成粗末。C、浸泡是将已碎末的药物用冷水(煎药用水的一部分)在常温下浸泡至少1小时(根据不同季节掌握浸泡时间),如有药物浮面则稍加搅拌。D、煎药分三步进行(煎药时将药物放入锅内加水应浸过药面):(1)、包煎:将石膏碎末后用纱布包好置煎药容器(砂锅或塘瓷器皿)内先煎,煮沸15分钟左右。包煎为防止煎后药液混浊及减少对消化道、咽喉的不良刺激。(2)、然后将已浸泡后的药物和浸泡过药物的水加入同煎,待煮沸后用微火熬5分钟左右;(3)、最后加入用水浸泡湿的细辛药物同煎,待煮沸后用微火熬5分钟左右。E、将已煎好的药物过滤、去药渣,提取有效成份药液(并在药液加入防腐剂),检验药液的原药含量(在每100ml药液中含原生药川芎约24g、荆芥约12g、白芷约12g、羌活约12g、防风约10g、石膏约120g、菊花约12g、藁本约12g、细辛约12g)。F、将药液分装入容积为10ml的透明玻璃小瓶,并用铝皮封口,再将每5支小瓶装入一个盒内。

    实施例二:配方取川芎4份、荆芥2份、白芷2份、羌活2份、防风1.5份、石膏20份、菊花2份、藁本2份、细辛2份。药液的制作方法同实施例一。实施例三:配方取川芎4份、荆芥3、白芷3、羌活份3、防风2份、石膏23份、菊花3份、藁本3份、细辛3.5份、薄荷6份、栀子3.5份、连翘4份、黄芩3.5份、蔓荆1份、甘草3份。

    制作方法:包括配料、碎末、浸泡、煎药、过滤、检验装瓶、贴标签加工工序制得成品。与实施例一不同的是:A按本例所述配方称量备料;B中药物还包括栀子、连翘、黄芩、蔓荆、甘草;在(3)中浸泡湿的药物有薄荷。每100ml药液中还含有原生药薄荷约30g、栀子约16g、连翘约20g、黄芩约20g、蔓荆约6g、甘草约12g。其它与实施例一相同。

    实施例四:配方取川芎4份、荆芥2、白芷2、羌活份2、防风1.7份、石膏20份、菊花2份、藁本2份、细辛2份、薄菏5份、栀子2.6份、连翘3.3份、黄芩3.3份、蔓荆1份、甘草2份。

    制作方法:包括配料、碎末、浸泡、煎药、过滤、检验装瓶、贴标签加工工序制得成品。具体操作同实施例一、三。

    实施例五:配方取川芎5份、荆芥2、白芷2、羌活份2、防风2份、石膏28份、菊花2.5份、藁本2.5份、细辛3份、薄荷6份、栀子3份、连翘4份、黄芩4份、蔓荆4份、甘草2份。药液制作方法同实施例一、三。

    本芎芷液中成药的原生药最佳含量:在每100ml药液中含原生药川芎24g、荆芥12g、白芷12g、羌活12g、防风10g、石膏120g、菊花12g、藁本12g、细辛12g。

    本芎芷液中成药的原生药最佳含量:在每100ml药液中含原生药川芎24g、荆芥12g、白芷12g、羌活12g、防风10g、石膏120g、菊花12g、藁本12g、细辛12g、薄荷30g、栀子16g、连翘20g、黄芩20g、蔓荆6g、甘草12g。

    本芎芷液中成药:性状为棕色液体、气香、味辛微苦;主治风邪头痛、偏头痛、神经性头痛、巅顶痛、慢性鼻炎头痛、血管性头痛、外感头痛、颈椎痛、紧张性头痛、各种急慢性头痛,还可防治高血压、脑血栓疾病;服量为每日3次,每次10ml,服用后2分钟内分解,吸收迅速完全,广泛分布于体液和各个组织中,作用时间长。

    表一  “芎芷饮液”与同类药物“正天丸”、“太极通天液”的对比

一种治疗头痛症的芎芷液中成药.pdf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一种治疗头痛症的芎芷液中成药.pdf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一种治疗头痛症的芎芷液中成药.pdf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一种治疗头痛症的芎芷液中成药.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治疗头痛症的芎芷液中成药.pdf(7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治疗头痛症的芎芷液中成药,是由川芎、荆芥、白芷、羌活、防风、石膏、菊花、藁本、细辛等中药材为原料按一定比例,经配料、碎末、浸泡、煎药、过滤、等加工工序制得成品。该药品具有适应症宽、无毒副作用、价格低、疗程短、疗效高等特点。经多年来上千例临床应用,有效率在95%左右。它是一种除脑瘤、脑外伤而外能治疗多种病因所引发头痛症的口服液剂速效良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人类生活必需 > 医学或兽医学;卫生学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