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槐糖脂农用抗菌素及其在治理作物真菌病害中的应用.pdf

上传人:1** 文档编号:56529 上传时间:2018-01-21 格式:PDF 页数:11 大小:6.97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410428820.0

申请日:

2014.08.27

公开号:

CN104178537A

公开日:

2014.12.03

当前法律状态:

实审

有效性:

审中

法律详情:

实质审查的生效IPC(主分类):C12P 19/12申请日:20140827|||公开

IPC分类号:

C12P19/12; A01N43/16; A01N43/90; A01P3/00; C12R1/645(2006.01)N

主分类号:

C12P19/12

申请人:

齐鲁工业大学

发明人:

陈静; 伏圣秘

地址:

250353 山东省济南市长清区大学路3501号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济南金迪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7219

代理人:

杨磊;李宝成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槐糖脂农用抗菌素及其在治理作物真菌病害中的应用,通过微生物发酵技术,获得一种生物表面活性剂槐糖脂,然后用蒸馏水配制得到槐糖脂溶液,作为槐糖脂农用抗菌素。将槐糖脂农用抗菌素均匀喷洒到作物植株叶面或果实表面,达到防治作物真菌病害的目的。本发明具有生产工艺简单,原料来源方便,成本低,产量高,对人体无毒害作用;并且制备的槐糖脂农用抗菌素剂型简单,易制备,防治效果显著,使用方便,具有极大的应用前景。

权利要求书

1.  一种槐糖脂农用抗菌素,通过如下步骤制得:
(1)取拟威克酵母(Wickerhamiella domercqiae Y2A CGMCC NO.3798),转接到斜面培养基上,28~32℃培养24~48小时,得活化的拟威克酵母;
(2)将步骤(1)制得的活化的拟威克酵母接种于种子培养基中,28~32℃,摇床100~200r/min振荡培养20~28h,得拟威克酵母种子液;
(3)按照体积比4~6%的接种量,将步骤(2)制得的拟威克酵母种子液接种到发酵培养基中,28~32℃、摇床160r/min振荡培养144~168小时,得发酵液;
(4)将步骤(3)制得的发酵液置于分液漏斗中,静置10~14小时,收集沉降至分液漏斗底部的沉淀,置于80℃干燥箱中干燥24~48小时,得槐糖脂固体;
(5)将步骤(4)制得的槐糖脂固体加入蒸馏水中,溶解,调pH为6.0~7.0,即得槐糖脂农用抗菌素。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槐糖脂农用抗菌素,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所述斜面培养基组份如下:葡萄糖18~22g/L,酵母粉8~12g/L,蛋白胨18~22g/L,琼脂粉18~22g/L,蒸馏水定容。

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槐糖脂农用抗菌素,其特征在于,步骤(2)中所述种子培养基组份如下:葡萄糖18~22g/L,酵母粉8~12g/L,蛋白胨18~22g/L,蒸馏水定容。

4.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槐糖脂农用抗菌素,其特征在于,步骤(3)中所述发酵培养基组份如下:葡萄糖75~85g/L,油酸60~80mL ml/L,硫酸铵3~5g/L,KH2PO40.8~1.2g/L,Na2HPO4·12H2O0.8~1.2g/L,MgSO4·7H2O0.4~0.6g/L,酵母粉1.5~2.5g/L,pH5.5~6.5,蒸馏水定容。

5.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槐糖脂农用抗菌素,其特征在于,步骤(5)中所述槐糖脂固体在水中的溶解pH为6.0~7.0,槐糖脂农用抗菌素中槐糖脂的含量为3~10g/L。

6.
  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的槐糖脂农用抗菌素在治理作物真菌病害中的应用。

7.
  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槐糖脂农用抗菌素在治理作物真菌病害中的应用,具体步骤如下:
取槐糖脂农用抗菌素,喷施于需要防治的作物植株叶面或果实表面,每次每平方米作物植株喷施槐糖脂农用抗菌素0.05~0.1g。

8.
  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槐糖脂农用抗菌素在治理作物真菌病害中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槐糖脂农用抗菌素喷施2~3次,每次喷施时间间隔12~24h。

9.
  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槐糖脂农用抗菌素在治理作物真菌病害中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作物为:水稻、小麦、花生、番茄、黄瓜、马铃薯。

说明书

一种槐糖脂农用抗菌素及其在治理作物真菌病害中的应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槐糖脂农用抗菌素及其在治理作物真菌病害中的应用,属于作物真菌病害防治领域。
背景技术
我国是农业生产大国,据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13年,全国粮食播种面积112014千公顷,粮食总产量60194万吨,约占世界总产量的17%,并呈逐年增加的趋势。同时,我国的蔬菜生产也持续稳定发展,种植面积2011年为2.95亿亩,产量为6.79亿吨。目前,我国人口不断增加对粮食和蔬菜的需求呈上升趋势。但据统计,我国农作物病虫害呈多发重发态势,每年发生面积近70亿亩次,因防控能力不足每年造成粮食损失就近500亿斤、经济作物损失350多亿斤。
作物病害主要是微生物侵染造成的,尤其是致病真菌诱发作物病变,造成作物在生长和(或)成熟等过程病害并导致减产的主要原因。作物病害后主要是采用杀菌剂,且绝大多数属于化学类杀菌剂,以抑制或杀死作物中的致病菌,来缓解或阻止病害的发生。但是长期使用大量这种化学类杀菌剂不但会对人体健康威胁甚至危害,而且也会对环境造成一定的污染破坏。随着应用时间的增长,病原体抗性也逐渐加强,从而致使杀菌剂的效力逐渐降低甚至失效,进一步加剧防治病害的难度。因此,开发绿色、高效、经济的创新型农用抗菌素势在必行,有效控制作物病害提高作物产量必将产生巨大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槐糖脂是利用微生物发酵技术获得的一种生物表面活性剂。其生产工艺简单,原料来源方便,本身无毒,并具有抗菌、保湿等功能。近年来,对槐糖脂作为药物的研究已有许多文献报道,其中包括了槐糖脂的抑菌作用。中国专利文献CN101886047A(申请号:201010191707.7)公开了一株拟威克酵母菌株(Wickerhamiella domercqiae Y2A CGMCC NO.3798),能够产生槐糖脂,可应用于槐糖脂类水果防腐剂。
目前,槐糖脂生物表面活性剂在作物真菌病害防治中的研究和开发未见报道。
发明内容
本发明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高效、安全、低成本的槐糖脂农用抗菌素及其在治理作物真菌病害中的应用。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槐糖脂农用抗菌素,通过如下步骤制得:
(1)取拟威克酵母(Wickerhamiella domercqiae Y2A CGMCC NO.3798),转接到斜面培养基上,28~32℃培养24~48小时,得活化的拟威克酵母;
(2)将步骤(1)制得的活化的拟威克酵母接种于种子培养基中,28~32℃,摇床100~200r/min振荡培养20~28h,得拟威克酵母种子液;
(3)按照体积比4~6%的接种量,将步骤(2)制得的拟威克酵母种子液接种到发酵培养基中,28~32℃、摇床160r/min振荡培养144~168小时,得发酵液;
(4)将步骤(3)制得的发酵液置于分液漏斗中,静置10~14小时,收集沉降至分液漏斗底部的沉淀,置于80℃干燥箱中干燥24~48小时,得槐糖脂固体;
(5)将步骤(4)制得的槐糖脂固体加入蒸馏水中,溶解,调pH为6.0~7.0,即得槐糖脂农用抗菌素。
根据本发明,优选的,步骤(1)中所述斜面培养基组份如下:葡萄糖18~22g/L,酵母粉8~12g/L,蛋白胨18~22g/L,琼脂粉18~22g/L,蒸馏水定容。
根据本发明,优选的,步骤(2)中所述种子培养基组份如下:葡萄糖18~22g/L,酵母粉8~12g/L,蛋白胨18~22g/L,蒸馏水定容。
根据本发明,优选的,步骤(3)中所述发酵培养基组份如下:葡萄糖75~85g/L,油酸60~80mL ml/L,硫酸铵3~5g/L,KH2PO40.8~1.2g/L,Na2HPO4·12H2O0.8~1.2g/L,MgSO4·7H2O0.4~0.6g/L,酵母粉1.5~2.5g/L,pH5.5~6.5,蒸馏水定容。
根据本发明,优选的,步骤(5)中所述槐糖脂固体在水中的溶解pH为6.0~7.0,槐糖脂农用抗菌素中槐糖脂的含量为3~10g/L。
根据本发明,上述槐糖脂农用抗菌素在治理作物真菌病害中的应用。
根据本发明,优选的,所述槐糖脂农用抗菌素在治理作物真菌病害中的应用,具体步骤如下:
取槐糖脂农用抗菌素,均匀喷施于需要防治的作物植株叶面或果实表面,每次每平方米作物植株喷施槐糖脂农用抗菌素0.05~0.1g。
根据本发明,优选的,槐糖脂农用抗菌素喷施2~3次,每次喷施时间间隔12~24h。
根据本发明,优选的,所述作物为:水稻、小麦、花生、番茄、黄瓜、马铃薯。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如下:
本发明通过微生物发酵技术,获得一种生物表面活性剂槐糖脂,然后用蒸馏水配制得到糖脂溶液,作为槐糖脂农用抗菌素。将槐糖脂农用抗菌素均匀喷洒到作物植株叶面或果实表面,达到防治作物真菌病害的目的。本发明具有生产工艺简单,原料来源方便,成本低,产量高,对人体无毒害作用;并且制备的槐糖脂农用抗菌素剂型简单,易制备,防治效果显著,使用方便,具有极大的应用前景。
附图说明
图1槐糖脂农用抗菌素对作物致病真菌孢子萌发的抑制作用
A:稻瘟菌;B:小麦全蚀菌;C:土豆晚疫病菌
1:对照;2:添加了1.0g/L的槐糖脂农用抗菌素;3:添加了5.0g/L的槐糖脂类农用抗菌素;4:添加了10.0g/L的槐糖脂类农用抗菌素。
图2槐糖脂农用抗菌素对作物致病真菌菌丝的抑制作用
A:稻瘟菌;B:水稻纹枯菌;C:终极腐霉;D:黄瓜枯萎病菌;E:轮纹菌;F:土豆晚疫病菌;G:花生根腐菌;H:小麦全蚀菌
1:对照;2:添加了3.0g/L的槐糖脂类农用抗菌素。
图3槐糖脂农用抗菌素对马铃薯晚疫病的防治效果
1:对照;2:喷洒过槐糖脂农用抗菌素的马铃薯病株;3:未喷洒过槐糖脂农用抗菌素的马铃薯病株
A:植株整体;B:植株局部。
图4槐糖脂农用抗菌素对黄瓜枯萎病的防治效果
A:对照;B:喷洒过槐糖脂类农用抗菌素的黄瓜病株;C:未喷洒过槐糖脂类农用抗菌素的黄瓜病株。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实施例对本发明内容作进一步的说明,但不限于此。
实施例1:槐糖脂农用抗菌素的制备,步骤如下:
(1)取拟威克酵母(Wickerhamiella domercqiae Y2A CGMCC NO.3798)转接到斜面培养基上,30℃培养30小时,得活化的拟威克酵母;
所述斜面培养基组份如下:葡萄糖20g/L,酵母粉10g/L,蛋白胨20g/L,琼脂粉20g/L,蒸馏水定容;
(2)将步骤(1)制得的活化的拟威克酵母接种于300mL三角瓶装50mL种子培养基,30℃,摇床160r/min振荡培养24h,得拟威克酵母种子液;
所述种子培养基组份如下:葡萄糖20g/L,酵母粉10g/L,蛋白胨20g/L,蒸馏水定容;
(3)按照体积比5%的接种量,将种子液接种到发酵培养基中,30℃、摇床160r/min振荡培养168小时,得发酵液;
所述发酵培养基组份如下:葡萄糖80g/L,油酸80mL/L,硫酸铵4.0g/L,KH2PO41.0g/L,Na2HPO4·12H2O1.0g/L,MgSO4·7H2O0.5g/L,酵母粉2g/L,pH6.5,水定容;
(4)将步骤(3)制得的发酵液置于分液漏斗中,静置12小时,收集沉降至分液漏斗底部的淡黄棕色沉淀,置于80℃干燥箱中干燥48小时,得槐糖脂固体;
(5)将步骤(4)制得的槐糖脂固体加入蒸馏水中,溶解,调pH为7.0,即得无色澄清的槐糖脂农用抗菌素。
实施例2:槐糖脂农用抗菌素抑制作物致病真菌的应用,步骤如下:
(1)致病真菌孢子悬浮液的制备:用接种针分别挑取一块生长旺盛的各种致病作物病原菌菌丝接种到新鲜PDA培养基上,将平板放到培养箱28℃恒温培养;培养10~15天后取出PDA平板加入适量无菌水,并用接种针反复刮动菌丝,使孢子释放到无菌水中,过滤孢子即得病原菌孢子悬液,用无菌水将孢子浓度稀释至105/mL备用;
(2)不同浓度的槐糖脂农用抗菌素配制:取实施例1制备的槐糖脂固体,用蒸馏水分别配制浓度为0.5g/L、1.0g/L、2.0g/L、3.0g/L、4.0g/L、5.0g/L和10.0g/L的槐糖脂农用抗菌素溶液;
(3)取槐糖脂农用抗菌素溶液100μl和15mL PDA固体培养基混匀后倒平板,然后取100μl孢子悬液涂布在平板上,30℃培养120小时,菌落计数。
抑菌实验结果如图1所示,由图1可知:添加了较低剂量(1.0g/L)槐糖脂农用抗菌素的平板在120小时内,对致病真菌的生长就有明显的抑制;随着槐糖脂农用抗菌素剂量的增加,抑制效果增强,对稻瘟菌和水稻纹枯病菌的抑制作用最强,5.0g/L时,抑制率达到80%以上;10.0g/L时,基本完全抑制。
实施例3:槐糖脂农用抗菌素抑制作物致病真菌的应用,步骤如下:
取3.0g/L的槐糖脂农用抗菌素100μl和15mL PDA固体培养基混匀后倒平板,冷却后接种6mm致病真菌菌丝块,同时作阴性对照。将平板置于30℃恒温箱中培养,观察菌丝生长情况。
实验结果如图2所示,由图2可知:添加了3.0g/L槐糖脂农用抗菌素的菌丝块有的生长缓慢,有的没有生长,说明槐糖脂农用抗菌素对菌丝的生长蔓延有很好的抑制作用。
实施例4:槐糖脂农用抗菌素在治理作物真菌病害中的应用,步骤如下:
取花盆(口径300mm×底径250mm×高度220mm)若干,并将每盆加入等量均匀的相同的基质,然后灌浇适量的营养液,待用。选择大小较一致、生长较均匀旺盛的事先用沙土催好芽的马铃薯幼苗,移栽到上述准备的花盆中,继续培养,直至幼苗高度达到约20cm。将马铃薯均匀的分成三组并标记为:1组、2组和3组,其中2和3组分别均匀喷洒等量的马铃薯晚疫病病菌孢子悬浮液,作染菌处理,1组喷洒等量无菌水做空白对照,然后将所有分组置于阳光下以晾干叶片,在重复喷洒一遍晾干,待用。
将上述准备好的马铃薯植株模型按下面方法处理:3组均匀喷洒浓度为3g/L的槐糖脂类农用抗菌素;2组均匀喷洒等量无菌水作阴性处理对照;1组均匀喷洒等量无菌水作空白对照。将1、2、3组分别置于相同环境中培养,从出现染病开始记录植株发病状况。
结果如图3所示,由图3可知:未接菌且未使用槐糖脂处理的空白对照组(见图3中A1和B1),马铃薯植株生长旺盛健康,叶片呈现鲜绿色,未出现染病;而马铃薯病害株喷洒过槐糖脂类农用抗菌素后,除少数叶片边缘出现病变外,整体植株能健康生长(见图3中A2和B2);与之相比较,未喷洒过槐糖脂类农用抗菌素的马铃薯病害株叶片表面上出现了枯萎变黄甚至腐烂等病变(见图3中A3和B3)。说明槐糖脂类农用抗菌素抑制了孢子的萌发,减缓了病害的发作时间,并能有效控制马铃薯晚疫病病情的发展。
实施例5:槐糖脂农用抗菌素在治理作物真菌病害中的应用,步骤如下:
取花盆(口径150mm×底径110mm×高度132mm)若干,并将每盆加入等量均匀的基质,然后喷洒适量营养液,待用。选择生长旺盛,大小一致的黄瓜幼苗移栽到事先准备的花盆中,培养3~4天。待黄瓜缓苗后随机平均分成三组并标记:A组、B组和C组,其中B和C组分别均匀喷洒等量的黄瓜枯萎病病菌孢子悬浮液,作染菌处理,A组喷洒等量无菌水做空白对照,然后将所有分组置于阳光下以晾干叶片,再重复喷洒一遍,待用。
将上述处理所得的盆栽植株按以下方法处理:C组均匀喷洒浓度为3g/L的槐糖脂农用抗菌素;B组均匀喷洒等量无菌水作阴性处理对照;A组均匀喷洒等量无菌水作空白对照。将A、B、C组分别置于相同环境中分别培养,并记录植株发病状况。
结果如图4所示,由图4可知:黄瓜植株对照组和喷洒过槐糖脂农用抗菌素的黄瓜病株, 叶片颜色鲜绿,长势旺盛,只出现了少量病菌斑点,且菌斑较小(图4A、B);未喷洒过槐糖脂农用抗菌素的黄瓜病株叶子表面上出现了大量病菌斑点,叶片开始逐渐变黄枯萎(图4C)。说明槐槐糖脂农用抗菌素通过抑制黄瓜枯萎病真菌孢子的萌发,从而延缓了病害的发生,使病情的蔓延明显变慢和减弱。
实施例6:槐糖脂农用抗菌素在治理作物真菌病害中的应用,步骤同实施例5,不同的是:
选择生长旺盛,大小一致的黄瓜幼苗移栽到事先准备的花盆中,培养3~4天。待黄瓜缓苗后随机平均分成三组并标记:A组、B组和C组,将A、B和C组分别均匀喷洒等量的黄瓜枯萎病病菌孢子悬浮液,作染菌处理,然后将所有分组置于阳光下以晾干叶片,再重复喷洒一遍,待用。
将上述处理所得的盆栽植株按以下方法处理:每次每平方米作物植株喷施槐糖脂农用抗菌素0.05~0.1g。
A组均匀喷洒浓度为3g/L的槐糖脂农用抗菌素1次;B组均匀喷洒等量浓度为3g/L的槐糖脂农用抗菌素2次,每次间隔时间为12h;C组均匀喷洒等量浓度为3g/L的槐糖脂农用抗菌素3次,每次间隔时间为24h。将A、B、C组分别置于相同环境中分别培养,并记录植株发病状况。
结果显示:喷施1次槐糖脂农用抗菌素的病株出现少量病菌斑点,且菌斑较小;喷施2次槐糖脂农用抗菌素的病株仅出现几处小的菌斑;喷施3次槐糖脂农用抗菌素的病株几乎没有出现肉眼可见的菌斑。说明在每次每平方米作物植株喷施槐糖脂农用抗菌素0.05~0.1g用量范围内,喷施次数越多,抗菌效果越好。

一种槐糖脂农用抗菌素及其在治理作物真菌病害中的应用.pdf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一种槐糖脂农用抗菌素及其在治理作物真菌病害中的应用.pdf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一种槐糖脂农用抗菌素及其在治理作物真菌病害中的应用.pdf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一种槐糖脂农用抗菌素及其在治理作物真菌病害中的应用.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槐糖脂农用抗菌素及其在治理作物真菌病害中的应用.pdf(11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申请公布号CN104178537A43申请公布日20141203CN104178537A21申请号201410428820022申请日20140827C12P19/12200601A01N43/16200601A01N43/90200601A01P3/00200601C12R1/64520060171申请人齐鲁工业大学地址250353山东省济南市长清区大学路3501号72发明人陈静伏圣秘74专利代理机构济南金迪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37219代理人杨磊李宝成54发明名称一种槐糖脂农用抗菌素及其在治理作物真菌病害中的应用57摘要本发明涉及一种槐糖脂农用抗菌素及其在治理作物真菌病害中的应用,通过。

2、微生物发酵技术,获得一种生物表面活性剂槐糖脂,然后用蒸馏水配制得到槐糖脂溶液,作为槐糖脂农用抗菌素。将槐糖脂农用抗菌素均匀喷洒到作物植株叶面或果实表面,达到防治作物真菌病害的目的。本发明具有生产工艺简单,原料来源方便,成本低,产量高,对人体无毒害作用;并且制备的槐糖脂农用抗菌素剂型简单,易制备,防治效果显著,使用方便,具有极大的应用前景。51INTCL权利要求书1页说明书5页附图4页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12发明专利申请权利要求书1页说明书5页附图4页10申请公布号CN104178537ACN104178537A1/1页21一种槐糖脂农用抗菌素,通过如下步骤制得1取拟威克酵母WICK。

3、ERHAMIELLADOMERCQIAEY2ACGMCCNO3798,转接到斜面培养基上,2832培养2448小时,得活化的拟威克酵母;2将步骤1制得的活化的拟威克酵母接种于种子培养基中,2832,摇床100200R/MIN振荡培养2028H,得拟威克酵母种子液;3按照体积比46的接种量,将步骤2制得的拟威克酵母种子液接种到发酵培养基中,2832、摇床160R/MIN振荡培养144168小时,得发酵液;4将步骤3制得的发酵液置于分液漏斗中,静置1014小时,收集沉降至分液漏斗底部的沉淀,置于80干燥箱中干燥2448小时,得槐糖脂固体;5将步骤4制得的槐糖脂固体加入蒸馏水中,溶解,调PH为607。

4、0,即得槐糖脂农用抗菌素。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槐糖脂农用抗菌素,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所述斜面培养基组份如下葡萄糖1822G/L,酵母粉812G/L,蛋白胨1822G/L,琼脂粉1822G/L,蒸馏水定容。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槐糖脂农用抗菌素,其特征在于,步骤2中所述种子培养基组份如下葡萄糖1822G/L,酵母粉812G/L,蛋白胨1822G/L,蒸馏水定容。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槐糖脂农用抗菌素,其特征在于,步骤3中所述发酵培养基组份如下葡萄糖7585G/L,油酸6080MLML/L,硫酸铵35G/L,KH2PO40812G/L,NA2HPO412H2O0812G/L,MGSO47H2O0。

5、406G/L,酵母粉1525G/L,PH5565,蒸馏水定容。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槐糖脂农用抗菌素,其特征在于,步骤5中所述槐糖脂固体在水中的溶解PH为6070,槐糖脂农用抗菌素中槐糖脂的含量为310G/L。6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的槐糖脂农用抗菌素在治理作物真菌病害中的应用。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槐糖脂农用抗菌素在治理作物真菌病害中的应用,具体步骤如下取槐糖脂农用抗菌素,喷施于需要防治的作物植株叶面或果实表面,每次每平方米作物植株喷施槐糖脂农用抗菌素00501G。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槐糖脂农用抗菌素在治理作物真菌病害中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槐糖脂农用抗菌素喷施23次,每次喷施时间间隔1224H。

6、。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槐糖脂农用抗菌素在治理作物真菌病害中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作物为水稻、小麦、花生、番茄、黄瓜、马铃薯。权利要求书CN104178537A1/5页3一种槐糖脂农用抗菌素及其在治理作物真菌病害中的应用技术领域0001本发明涉及一种槐糖脂农用抗菌素及其在治理作物真菌病害中的应用,属于作物真菌病害防治领域。背景技术0002我国是农业生产大国,据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13年,全国粮食播种面积112014千公顷,粮食总产量60194万吨,约占世界总产量的17,并呈逐年增加的趋势。同时,我国的蔬菜生产也持续稳定发展,种植面积2011年为295亿亩,产量为679亿吨。目前,我国人口不。

7、断增加对粮食和蔬菜的需求呈上升趋势。但据统计,我国农作物病虫害呈多发重发态势,每年发生面积近70亿亩次,因防控能力不足每年造成粮食损失就近500亿斤、经济作物损失350多亿斤。0003作物病害主要是微生物侵染造成的,尤其是致病真菌诱发作物病变,造成作物在生长和或成熟等过程病害并导致减产的主要原因。作物病害后主要是采用杀菌剂,且绝大多数属于化学类杀菌剂,以抑制或杀死作物中的致病菌,来缓解或阻止病害的发生。但是长期使用大量这种化学类杀菌剂不但会对人体健康威胁甚至危害,而且也会对环境造成一定的污染破坏。随着应用时间的增长,病原体抗性也逐渐加强,从而致使杀菌剂的效力逐渐降低甚至失效,进一步加剧防治病害。

8、的难度。因此,开发绿色、高效、经济的创新型农用抗菌素势在必行,有效控制作物病害提高作物产量必将产生巨大的经济和社会效益。0004槐糖脂是利用微生物发酵技术获得的一种生物表面活性剂。其生产工艺简单,原料来源方便,本身无毒,并具有抗菌、保湿等功能。近年来,对槐糖脂作为药物的研究已有许多文献报道,其中包括了槐糖脂的抑菌作用。中国专利文献CN101886047A申请号2010101917077公开了一株拟威克酵母菌株WICKERHAMIELLADOMERCQIAEY2ACGMCCNO3798,能够产生槐糖脂,可应用于槐糖脂类水果防腐剂。0005目前,槐糖脂生物表面活性剂在作物真菌病害防治中的研究和开发。

9、未见报道。发明内容0006本发明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高效、安全、低成本的槐糖脂农用抗菌素及其在治理作物真菌病害中的应用。0007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如下0008一种槐糖脂农用抗菌素,通过如下步骤制得00091取拟威克酵母WICKERHAMIELLADOMERCQIAEY2ACGMCCNO3798,转接到斜面培养基上,2832培养2448小时,得活化的拟威克酵母;00102将步骤1制得的活化的拟威克酵母接种于种子培养基中,2832,摇床100200R/MIN振荡培养2028H,得拟威克酵母种子液;00113按照体积比46的接种量,将步骤2制得的拟威克酵母种子液接种到发酵培养基中,2832、摇。

10、床160R/MIN振荡培养144168小时,得发酵液;说明书CN104178537A2/5页400124将步骤3制得的发酵液置于分液漏斗中,静置1014小时,收集沉降至分液漏斗底部的沉淀,置于80干燥箱中干燥2448小时,得槐糖脂固体;00135将步骤4制得的槐糖脂固体加入蒸馏水中,溶解,调PH为6070,即得槐糖脂农用抗菌素。0014根据本发明,优选的,步骤1中所述斜面培养基组份如下葡萄糖1822G/L,酵母粉812G/L,蛋白胨1822G/L,琼脂粉1822G/L,蒸馏水定容。0015根据本发明,优选的,步骤2中所述种子培养基组份如下葡萄糖1822G/L,酵母粉812G/L,蛋白胨1822。

11、G/L,蒸馏水定容。0016根据本发明,优选的,步骤3中所述发酵培养基组份如下葡萄糖7585G/L,油酸6080MLML/L,硫酸铵35G/L,KH2PO40812G/L,NA2HPO412H2O0812G/L,MGSO47H2O0406G/L,酵母粉1525G/L,PH5565,蒸馏水定容。0017根据本发明,优选的,步骤5中所述槐糖脂固体在水中的溶解PH为6070,槐糖脂农用抗菌素中槐糖脂的含量为310G/L。0018根据本发明,上述槐糖脂农用抗菌素在治理作物真菌病害中的应用。0019根据本发明,优选的,所述槐糖脂农用抗菌素在治理作物真菌病害中的应用,具体步骤如下0020取槐糖脂农用抗菌素。

12、,均匀喷施于需要防治的作物植株叶面或果实表面,每次每平方米作物植株喷施槐糖脂农用抗菌素00501G。0021根据本发明,优选的,槐糖脂农用抗菌素喷施23次,每次喷施时间间隔1224H。0022根据本发明,优选的,所述作物为水稻、小麦、花生、番茄、黄瓜、马铃薯。0023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如下0024本发明通过微生物发酵技术,获得一种生物表面活性剂槐糖脂,然后用蒸馏水配制得到糖脂溶液,作为槐糖脂农用抗菌素。将槐糖脂农用抗菌素均匀喷洒到作物植株叶面或果实表面,达到防治作物真菌病害的目的。本发明具有生产工艺简单,原料来源方便,成本低,产量高,对人体无毒害作用;并且制备的槐糖脂农用抗菌素剂型简单,易制备,。

13、防治效果显著,使用方便,具有极大的应用前景。附图说明0025图1槐糖脂农用抗菌素对作物致病真菌孢子萌发的抑制作用0026A稻瘟菌;B小麦全蚀菌;C土豆晚疫病菌00271对照;2添加了10G/L的槐糖脂农用抗菌素;3添加了50G/L的槐糖脂类农用抗菌素;4添加了100G/L的槐糖脂类农用抗菌素。0028图2槐糖脂农用抗菌素对作物致病真菌菌丝的抑制作用0029A稻瘟菌;B水稻纹枯菌;C终极腐霉;D黄瓜枯萎病菌;E轮纹菌;F土豆晚疫病菌;G花生根腐菌;H小麦全蚀菌00301对照;2添加了30G/L的槐糖脂类农用抗菌素。0031图3槐糖脂农用抗菌素对马铃薯晚疫病的防治效果00321对照;2喷洒过槐糖脂。

14、农用抗菌素的马铃薯病株;3未喷洒过槐糖脂农用抗菌说明书CN104178537A3/5页5素的马铃薯病株0033A植株整体;B植株局部。0034图4槐糖脂农用抗菌素对黄瓜枯萎病的防治效果0035A对照;B喷洒过槐糖脂类农用抗菌素的黄瓜病株;C未喷洒过槐糖脂类农用抗菌素的黄瓜病株。具体实施方式0036下面通过实施例对本发明内容作进一步的说明,但不限于此。0037实施例1槐糖脂农用抗菌素的制备,步骤如下00381取拟威克酵母WICKERHAMIELLADOMERCQIAEY2ACGMCCNO3798转接到斜面培养基上,30培养30小时,得活化的拟威克酵母;0039所述斜面培养基组份如下葡萄糖20G/。

15、L,酵母粉10G/L,蛋白胨20G/L,琼脂粉20G/L,蒸馏水定容;00402将步骤1制得的活化的拟威克酵母接种于300ML三角瓶装50ML种子培养基,30,摇床160R/MIN振荡培养24H,得拟威克酵母种子液;0041所述种子培养基组份如下葡萄糖20G/L,酵母粉10G/L,蛋白胨20G/L,蒸馏水定容;00423按照体积比5的接种量,将种子液接种到发酵培养基中,30、摇床160R/MIN振荡培养168小时,得发酵液;0043所述发酵培养基组份如下葡萄糖80G/L,油酸80ML/L,硫酸铵40G/L,KH2PO410G/L,NA2HPO412H2O10G/L,MGSO47H2O05G/L。

16、,酵母粉2G/L,PH65,水定容;00444将步骤3制得的发酵液置于分液漏斗中,静置12小时,收集沉降至分液漏斗底部的淡黄棕色沉淀,置于80干燥箱中干燥48小时,得槐糖脂固体;00455将步骤4制得的槐糖脂固体加入蒸馏水中,溶解,调PH为70,即得无色澄清的槐糖脂农用抗菌素。0046实施例2槐糖脂农用抗菌素抑制作物致病真菌的应用,步骤如下00471致病真菌孢子悬浮液的制备用接种针分别挑取一块生长旺盛的各种致病作物病原菌菌丝接种到新鲜PDA培养基上,将平板放到培养箱28恒温培养;培养1015天后取出PDA平板加入适量无菌水,并用接种针反复刮动菌丝,使孢子释放到无菌水中,过滤孢子即得病原菌孢子悬。

17、液,用无菌水将孢子浓度稀释至105/ML备用;00482不同浓度的槐糖脂农用抗菌素配制取实施例1制备的槐糖脂固体,用蒸馏水分别配制浓度为05G/L、10G/L、20G/L、30G/L、40G/L、50G/L和100G/L的槐糖脂农用抗菌素溶液;00493取槐糖脂农用抗菌素溶液100L和15MLPDA固体培养基混匀后倒平板,然后取100L孢子悬液涂布在平板上,30培养120小时,菌落计数。0050抑菌实验结果如图1所示,由图1可知添加了较低剂量10G/L槐糖脂农用抗菌素的平板在120小时内,对致病真菌的生长就有明显的抑制;随着槐糖脂农用抗菌素剂量的增加,抑制效果增强,对稻瘟菌和水稻纹枯病菌的抑制。

18、作用最强,50G/L时,抑制率达到80以上;100G/L时,基本完全抑制。说明书CN104178537A4/5页60051实施例3槐糖脂农用抗菌素抑制作物致病真菌的应用,步骤如下0052取30G/L的槐糖脂农用抗菌素100L和15MLPDA固体培养基混匀后倒平板,冷却后接种6MM致病真菌菌丝块,同时作阴性对照。将平板置于30恒温箱中培养,观察菌丝生长情况。0053实验结果如图2所示,由图2可知添加了30G/L槐糖脂农用抗菌素的菌丝块有的生长缓慢,有的没有生长,说明槐糖脂农用抗菌素对菌丝的生长蔓延有很好的抑制作用。0054实施例4槐糖脂农用抗菌素在治理作物真菌病害中的应用,步骤如下0055取花盆。

19、口径300MM底径250MM高度220MM若干,并将每盆加入等量均匀的相同的基质,然后灌浇适量的营养液,待用。选择大小较一致、生长较均匀旺盛的事先用沙土催好芽的马铃薯幼苗,移栽到上述准备的花盆中,继续培养,直至幼苗高度达到约20CM。将马铃薯均匀的分成三组并标记为1组、2组和3组,其中2和3组分别均匀喷洒等量的马铃薯晚疫病病菌孢子悬浮液,作染菌处理,1组喷洒等量无菌水做空白对照,然后将所有分组置于阳光下以晾干叶片,在重复喷洒一遍晾干,待用。0056将上述准备好的马铃薯植株模型按下面方法处理3组均匀喷洒浓度为3G/L的槐糖脂类农用抗菌素;2组均匀喷洒等量无菌水作阴性处理对照;1组均匀喷洒等量无菌。

20、水作空白对照。将1、2、3组分别置于相同环境中培养,从出现染病开始记录植株发病状况。0057结果如图3所示,由图3可知未接菌且未使用槐糖脂处理的空白对照组见图3中A1和B1,马铃薯植株生长旺盛健康,叶片呈现鲜绿色,未出现染病;而马铃薯病害株喷洒过槐糖脂类农用抗菌素后,除少数叶片边缘出现病变外,整体植株能健康生长见图3中A2和B2;与之相比较,未喷洒过槐糖脂类农用抗菌素的马铃薯病害株叶片表面上出现了枯萎变黄甚至腐烂等病变见图3中A3和B3。说明槐糖脂类农用抗菌素抑制了孢子的萌发,减缓了病害的发作时间,并能有效控制马铃薯晚疫病病情的发展。0058实施例5槐糖脂农用抗菌素在治理作物真菌病害中的应用,。

21、步骤如下0059取花盆口径150MM底径110MM高度132MM若干,并将每盆加入等量均匀的基质,然后喷洒适量营养液,待用。选择生长旺盛,大小一致的黄瓜幼苗移栽到事先准备的花盆中,培养34天。待黄瓜缓苗后随机平均分成三组并标记A组、B组和C组,其中B和C组分别均匀喷洒等量的黄瓜枯萎病病菌孢子悬浮液,作染菌处理,A组喷洒等量无菌水做空白对照,然后将所有分组置于阳光下以晾干叶片,再重复喷洒一遍,待用。0060将上述处理所得的盆栽植株按以下方法处理C组均匀喷洒浓度为3G/L的槐糖脂农用抗菌素;B组均匀喷洒等量无菌水作阴性处理对照;A组均匀喷洒等量无菌水作空白对照。将A、B、C组分别置于相同环境中分别。

22、培养,并记录植株发病状况。0061结果如图4所示,由图4可知黄瓜植株对照组和喷洒过槐糖脂农用抗菌素的黄瓜病株,叶片颜色鲜绿,长势旺盛,只出现了少量病菌斑点,且菌斑较小图4A、B;未喷洒过槐糖脂农用抗菌素的黄瓜病株叶子表面上出现了大量病菌斑点,叶片开始逐渐变黄枯萎图4C。说明槐槐糖脂农用抗菌素通过抑制黄瓜枯萎病真菌孢子的萌发,从而延缓了病害的发生,使病情的蔓延明显变慢和减弱。0062实施例6槐糖脂农用抗菌素在治理作物真菌病害中的应用,步骤同实施例5,不同的是0063选择生长旺盛,大小一致的黄瓜幼苗移栽到事先准备的花盆中,培养34天。待说明书CN104178537A5/5页7黄瓜缓苗后随机平均分成。

23、三组并标记A组、B组和C组,将A、B和C组分别均匀喷洒等量的黄瓜枯萎病病菌孢子悬浮液,作染菌处理,然后将所有分组置于阳光下以晾干叶片,再重复喷洒一遍,待用。0064将上述处理所得的盆栽植株按以下方法处理每次每平方米作物植株喷施槐糖脂农用抗菌素00501G。0065A组均匀喷洒浓度为3G/L的槐糖脂农用抗菌素1次;B组均匀喷洒等量浓度为3G/L的槐糖脂农用抗菌素2次,每次间隔时间为12H;C组均匀喷洒等量浓度为3G/L的槐糖脂农用抗菌素3次,每次间隔时间为24H。将A、B、C组分别置于相同环境中分别培养,并记录植株发病状况。0066结果显示喷施1次槐糖脂农用抗菌素的病株出现少量病菌斑点,且菌斑较小;喷施2次槐糖脂农用抗菌素的病株仅出现几处小的菌斑;喷施3次槐糖脂农用抗菌素的病株几乎没有出现肉眼可见的菌斑。说明在每次每平方米作物植株喷施槐糖脂农用抗菌素00501G用量范围内,喷施次数越多,抗菌效果越好。说明书CN104178537A1/4页8图1说明书附图CN104178537A2/4页9图2说明书附图CN104178537A3/4页10图3说明书附图CN104178537A104/4页11图4说明书附图CN104178537A1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化学;冶金 > 生物化学;啤酒;烈性酒;果汁酒;醋;微生物学;酶学;突变或遗传工程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