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板坯连铸机检修基准坐标系的建立和判定方法.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板坯连铸机检修基准坐标系的建立和判定方法.pdf(7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申请公布号CN102319882A43申请公布日20120118CN102319882ACN102319882A21申请号201110274688922申请日20110916B22D11/1620060171申请人北京首钢建设集团有限公司地址100041北京市石景山区苹果园路15号72发明人安自强李景园余丹峰74专利代理机构北京华谊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11207代理人刘月娥54发明名称板坯连铸机检修基准坐标系的建立和判定方法57摘要一种板坯连铸机检修基准坐标系的建立和判定方法,属于测量控制技术领域。工艺步骤为施工准备、可信基准原始数据采集、坐标系建立、坐标系判定及修正。用于连铸机在使用一段。
2、时间后由于各种原因造成连铸机铸坯导向段精度不能满足产品要求时,对连铸机主机部分进行检测调整过程中基准坐标系的建立。优点在于,通过连铸机扇形段支撑框架进行检测分析,不完全依赖原有基准点,全面真实的反映设备的现实状态,能充分利用可信基准,综合判定修正坐标系;提高了检测效率;坐标系建立更加合理、准确,大大简化了数据分析过程。51INTCL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12发明专利申请权利要求书1页说明书3页附图2页CN102319885A1/1页21一种板坯连铸机检修基准坐标系的建立和判定方法,其特征在于1施工准备在扇形段拆除后,首先准备好厚150200MM板坯放在水平扇形段支撑框架中间横梁上,用。
3、于架设仪器;然后布设坐标系基准点,确定坐标基准点焊接位置并做好标记,坐标基准点焊接,坐标基准点布设原则为每个观测点能看到34基准点,不同观测点共用坐标基准点至少3个;2可信基准原始数据采集A当测量区域的温度回降至30以下时,首先在仪器坐标系下采集原有基准点坐标;B在仪器坐标系下对扇形段支撑框架内壁、水平段支撑框架的支座进行数据采集,并测量记录下各坐标基准点坐标;C对结晶振动台架的各个支座及定位销进行数据采集,并结合坐标基准点,通过坐标系拟合将测量数据放到第B步中的仪器坐标系下;3坐标系建立比较各部位原始点数据,通过莱依达法则剔除粗大误差,结合设备自身的结构形式初步建立新的坐标系,即以外弧基准线。
4、为X轴零点,理论标高000M为Z轴零点,然后通过在新的坐标系下各原始点的数据分析比较,结合现场实际情况,将坐标系初步建立;4坐标系判定及修正新坐标系建立之后还需综合各种因素进行修正,修正要遵循以下三个原则第一是可调整原则,即按新的坐标系所有需要调整部位的调整量都在可调整范围之内;第二是远程方向判定,即按新的坐标系修正后的外弧基准线,铸流中心线,在最远点的偏差量都在1MM之内;第三是调整量最小原则,即按新的坐标系对弧形进行调整时,达到精度要求所需进行调整的部位应最少。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坐标系确定的步骤为X轴方向为铸流方向,X轴以外弧基准线为零点,外弧基准线通过水平段定位销和。
5、结晶振动台架定位销位置的实际坐标拟合值以及图纸理论距离来分析确定;Z轴方向利用仪器Z轴与大地水平面垂直确定;Z轴零点以水平段支撑面坐标拟合值及图纸0标高进行确定;Y轴确定X轴和Z轴方向以及零点之后,Y轴零点以扇形段支撑框架两侧内壁坐标拟合值以及设计间距1560MM2560MM来分析确定。权利要求书CN102319882ACN102319885A1/3页3板坯连铸机检修基准坐标系的建立和判定方法技术领域0001本发明属于测量控制技术领域,特别是提供了一种在板坯连铸机检修时基准坐标系的建立和判定方法,用于连铸机在使用一段时间后,由于各种原因造成连铸机铸坯导向段精度不能满足产品要求时,对连铸机主机部。
6、分进行检测调整过程中基准坐标系的建立。背景技术0002由于板坯连铸机自身结构的复杂性和设备的高精度要求,对连铸机主机部分的检测调整需要使用更可靠的检测手段。以往的板坯连铸机检测调整,大部分方法只是直接使用原有基准点,没有涉及坐标系的重新优化和建立,而国内较先进的检测单位也并没有很好的方法建立起一个合理可靠基准坐标系。发明内容0003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板坯连铸机检修基准坐标系的建立和判定方法,是利用工业级全站仪并结合球棱镜使用的板坯连铸机检修基准坐标系的建立和判定方法,在板坯连铸机主机部分检测调整时建立起一个合理可靠基准坐标系。0004本发明基准坐标系的建立步骤为00051施工准备0006。
7、在扇形段拆除后,首先准备好厚150200MM的板坯放在水平扇形段支撑框架中间横梁上,用于架设仪器;0007测量人员布设坐标系基准点,根据现场情况,确定坐标基准点焊接位置并做好标记,拆除阻碍视线的走台板,并进行坐标基准点焊接,坐标基准点的位置一定要布置合理;坐标基准点布设原则为每个观测点最少能看到34点,不同观测点共用坐标点至少3个。00082可信基准原始数据采集0009A当测量区域的温度回降至30以下时,首先在仪器坐标系下采集原有基准点坐标。0010B在仪器坐标系下对扇形段支撑框架内壁、水平段支撑框架的支座进行数据采集,并测量记录下各坐标基准点坐标。0011C对结晶振动台架的各个支座及定位销进。
8、行数据采集,并结合坐标基准点,通过坐标系拟合将测量数据放到第B步中的仪器坐标系下。00123坐标系建立0013比较各部位原始点数据,通过莱依达法则剔除粗大误差,结合设备自身的结构形式初步建立新的坐标系,即以外弧基准线为X轴零点,理论标高000M为Z轴零点,然后通过在新的坐标系下各原始点的数据分析比较,结合现场实际情况如沉降问题,将坐标系修正到理想状态。0014坐标系确定方法0015X轴方向为铸流方向,X轴以外弧基准线为零点,外弧基准线通过水平段定位销说明书CN102319882ACN102319885A2/3页4和结晶振动台架定位销位置的实际坐标拟合值以及图纸理论距离来分析确定。0016Z轴方。
9、向利用仪器Z轴与大地水平面垂直的原理确定。Z轴零点以水平段支撑面坐标拟合值及图纸0标高进行分析确定。0017Y轴确定X轴和Z轴方向以及零点之后,Y轴零点以扇形段支撑框架两侧内壁坐标拟合值以及设计间距1560MM2560MM。来分析确定。00184坐标系判定及修正0019新坐标系在初步建立之后还需综合各种因素进行修正,修正要遵循以下三个原则首先是可调整原则,即按新的坐标系所有需要调整部位的调整量都在可调整范围之内;第二是远程方向判定,即按新的坐标系修正后的外弧基准线,铸流中心线,在最远点的偏差量都在1MM之内;第三是调整量最小原则,即按新的坐标系对弧形进行调整时,达到精度要求所需进行调整的部位应。
10、最少。0020最后根据以上原则对坐标系进行反复修正优化。0021本发明的优点在于,通过连铸机扇形段支撑框架进行检测分析,不完全依赖原有基准点,全面真实的反映设备的现实状态,能充分利用可信基准,综合判定修正坐标系;提高了检测效率;坐标系建立更加合理、准确,大大简化了数据分析过程。附图说明0022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说明。0023图1为连铸机部分扇形段支撑框架的三维图。其中,扇形段支撑框架1、扇形段固定支座2、扇形段滑动支座3、支撑框架原始数据采集部位8。0024图2为扇形段支撑框架的立面图。其中,扇形段支撑框架1、扇形段固定支座2、扇形段滑动支座3、外弧基准线4、0标高线9。
11、。0025图3为坐标基准点的布设图。J1J8为坐标基准点,铸流中心线6、铸流方向7。0026图4为扇形段支撑框架俯视示意图。其中,扇形段支撑框架1、铸流中心线6、铸流方向7、P11P82为支撑框架原始数据采集点。具体实施方式0027图14为本发明的一种实施方式00281施工准备0029在扇形段拆除后,首先准备好厚150200MM的板坯放在水平扇形段支撑框架中间横梁上,用于架设仪器;0030然后测量人员布设坐标系基准点,测量人员根据现场情况进行观察,确定坐标基准点焊接位置并做好标记,拆除阻碍视线的走台板,并进行坐标基准点焊接,坐标基准点的位置一定要布置合理。见图300312可信基准原始数据采集0。
12、032A当测量区域的温度回降至30以下时,首先在仪器坐标系下采集原有基准点坐标。0033B在仪器坐标系下对扇形段支撑框架内壁见图4、水平段支撑框架的支座见图1中2、3进行数据采集,并测量记录下各坐标基准点坐标。说明书CN102319882ACN102319885A3/3页50034C对结晶振动台架的各个支座及定位销进行数据采集,并结合坐标基准点,通过坐标系拟合将测量数据放到第B步中的仪器坐标系下。00353坐标系建立0036比较各部位原始点数据,通过计算剔除粗大误差,结合设备自身的结构形式初步建立新的坐标系,即以外弧基准线为X轴零点,理论标高000M为Z轴零点,然后通过在新的坐标系下各原始点的。
13、数据分析比较,结合现场实际情况如沉降问题,将坐标系修正到理想状态。0037坐标系确定方法0038X轴方向为铸流方向,X轴以外弧基准线为零点,外弧基准线通过水平段定位销和结晶振动台架定位销位置的实际坐标拟合值以及图纸理论距离来分析确定。0039Z轴方向利用仪器Z轴与大地水平面垂直的原理确定。Z轴零点以水平段支撑面坐标拟合值及图纸0标高进行分析确定。0040Y轴确定X轴和Z轴方向以及零点之后,Y轴零点以扇形段支撑框架两侧内壁坐标拟合值以及图纸设计间距2060MM来分析确定。00414坐标系判定及修正0042新坐标系在初步建立之后还需综合各种因素进行修正,修正要遵循以下三个原则首先是可调整原则,即按新的坐标系所有需要调整部位的调整量都在可调整范围之内;第二是远程方向判定,即按新的坐标系修正后的外弧基准线,铸流中心线,在最远点的偏差量都在1MM之内;第三是调整量最小原则,即按新的坐标系对弧形进行调整时,达到精度要求所需进行调整的部位应最少。0043最后根据以上原则对坐标系进行反复修正、优化。说明书CN102319882ACN102319885A1/2页6图1图2说明书附图CN102319882ACN102319885A2/2页7图3图4说明书附图CN102319882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