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造用于食物例如液体特别是饮料的纸质容器例如用于热饮的纸杯的方法.pdf

上传人:a1 文档编号:564688 上传时间:2018-02-22 格式:PDF 页数:46 大小:1.56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080009109.1

申请日:

2010.01.08

公开号:

CN102333703A

公开日:

2012.01.25

当前法律状态:

撤回

有效性:

无权

法律详情:

发明专利申请公布后的视为撤回IPC(主分类):B65D 3/06申请公布日:20120125|||实质审查的生效IPC(主分类):B65D 3/06申请日:20100108|||公开

IPC分类号:

B65D3/06; B65D81/38

主分类号:

B65D3/06

申请人:

诺娃卡特公司; 乔治·特拉尼

发明人:

乔治·特拉尼; 詹马里奥·安吉莱里; 马里恩·斯特纳

地址:

意大利拉科

优先权:

2009.01.08 IT MI2009A000005

专利代理机构:

北京集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27

代理人:

田军锋;邹伟艳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构想用于制造用于食品例如饮料尤其是热饮的纸质容器的方法,所述纸质容器包括底壁(2)和从底壁(2)伸出的侧壁(3),侧壁(3)与底壁(2)协作形成用于容纳产品的腔室(4);还设置有允许使用者的手与容纳在腔室(4)中的产品隔热的装置(5)。该方法包括使侧壁(3)向外向下翻折、使得构成初始容器侧壁上部的材料逐步变为构成外部带(6)的步骤。

权利要求书

1: 一种制造特别是用于食品的纸质容器的方法, 包括制造管形纸质的初始侧壁 (3)、 形成内部腔室的步骤, 其特征在于, 在制造所述初始侧壁 (3) 之后还包括预先布置纸质的 外部带 (6) 的步骤, 所述外部带结合到侧壁 (3) 上、 从侧壁 (3) 伸出并且向下离开侧壁 (3) 以便在外部带 (6) 和侧壁 (3) 之间形成隔热空隙 (7), 所述外部带 (6) 形成自由下部边缘 (6a), 特别是使所述隔热空隙 (7) 敞开。
2: 如在先权利要求所述的方法, 其特征在于, 制造管形初始侧壁 (3) 的所述步骤包括 使特别为扁平、 更特别为扇形形状的坯 (20) 成形、 直至所述坯 (20) 呈现管形构造的子步 骤, 所述管形构造具有所述坯 (20) 的端部带 (22, 23) 的重叠区域 (21), 以及将所述带 (22, 23) 彼此结合、 特别是形成液密密封的子步骤。
3: 如上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其特征在于, 所述方法还包括将底壁 (2) 结 合到管形的初始侧壁 (3) 上、 从而形成具有容纳腔室 (4) 的初始纸质容器的步骤。
4: 如上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其特征在于, 制造初始侧壁 (3) 的步骤包括 制造锥形的初始侧壁 (3)。
5: 如上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其中, 制造管形初始侧壁 (3) 的步骤用于形 成高度大于最终容器的侧壁 (3) 的高度的初始侧壁, 并且, 预先布置外部带 (6) 的步骤包括 将侧壁 (3) 向外向下翻折、 使得构成初始侧壁 (3) 的上部的材料逐步变为构成外部带 (6) 的子步骤。
6: 如上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包括制造具有底壁 (2) 的纸质初始容器的步 骤, 初始侧壁 (3) 从底壁 (2) 伸出, 所述底壁 (2) 和所述初始侧壁 (3) 形成容纳腔室 (4), 并 且在制造初始容器之后还包括预先布置纸质的外部带 (6) 的步骤, 所述外部带结合到侧壁 (3) 上、 从所述侧壁本身伸出并向下离开所述侧壁以便在外部带 (6) 与侧壁 (3) 之间形成隔 热空隙 (7), 所述外部带 (6) 形成自由下部边缘 (6a), 特别是使所述隔热空隙 (7) 敞开。
7: 如权利要求 5 或 6 所述的方法, 其中, 制造初始侧壁的步骤用于形成高度大于最终容 器的高度的侧壁 (3), 并且, 预先布置外部带 (6) 的步骤包括将侧壁 (3) 向外向下翻折、 使得 构成初始容器侧壁上部的材料逐步变为构成外部带 (6) 的子步骤。
8: 如上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其中, 预先布置外部带的步骤包括在翻折侧 壁的子步骤之前, 至少在侧壁 (3) 的上部区域中形成过量材料。
9: 如权利要求 8 所述的方法, 其中, 形成过量材料的子步骤包括使例如初始容器的侧 壁 (3) 的至少上部朝向侧壁 (3) 的对称轴线 (A) 压缩, 所述侧壁 (3) 具有从底部 (2) 沿着 内部腔室敞开的方向扩大的大体上锥形的轮廓。
10: 如权利要求 9 所述的方法, 其中, 所述压缩步骤包括 : ——将初始侧壁 (3) 或者初始容器安置在至少与侧壁的一部分例如下部反轮廓的第一 阴模 (12) 中 ; ——利用至少与侧壁的一部分例如下部反轮廓的第一阳模 (13) 锁定初始侧壁 (3) 或 者初始容器, 成形元件 (14) 放置在容器腔室 (4) 内 ; ——压缩主体 (15) 作用于初始侧壁 (3) 的上部以使初始侧壁 (3) 的上部压靠成形元 件 (14) 以便形成上述过量材料。
11: 如权利要求 10 所述的方法, 其中, 成形元件 (14) 包括接收侧壁 (3) 的上部的纸材 的表面 (14a), 所述表面 (14a) 为大体上圆柱形或者略微成锥形, 成形元件 (14) 特别地与第 2 一阳模 (14) 制成为单件。
12: 如权利要求 10-11 所述的方法, 其中, 压缩主体 (15) 通过沿从底壁 (2) 朝向侧壁 (3) 的上部的方向滑动以使所述侧壁 (3) 的上部压靠成形元件 (14), 特别是压缩主体 (15) 的上颈部 (15a) 与接收成形元件 (14) 的纸材的表面 (14a) 配合。
13: 如权利要求 7-12 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其中, 使侧壁 (3) 向外向下翻折的子步骤包 括: ——预先布置上部导向主体 (16) ; ——预先布置下部导向主体 (15) ; 所述上部和下部导向主体 (15, 16) 协作以形成能够允许侧壁上部通过并向下翻折的 成形空隙 (17), 上部和下部导向主体 (15, 16) 特别是同时作用在所述侧壁上部并且相对于 容器在朝向底壁 (2) 的方向上共同移动, 以便使上部逐渐翻折。
14: 如权利要求 13 所述的方法, 其中, 上部导向主体 (16) 具有弯曲的内凹构象的成形 区域 (18), 下部导向主体 (15) 包括具有弯曲的外凸构象的相应成形区域 (19), 所述内凹和 外凸成形区域 (18, 19) 之间的距离形成所述空隙 (17)。
15: 如权利要求 13 或 14 所述的方法, 其中, 在上部和下部导向主体 (15, 16) 朝向底壁 (2) 运动的过程中, 空隙 (17) 的尺寸变化, 特别地尺寸是减小的。
16: 如权利要求 8-15 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其中, 形成过量材料的子步骤包括用伸性 纸预先布置侧壁 (3) 的至少上部。
17: 如上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其中, 制造初始容器的步骤用于形成具有管 形初始侧壁的容器, 所述管形初始侧壁的高度大于最终容器的侧壁 (3) 的高度, 并且, 预先 布置外部带 (7) 的步骤包括将侧壁 (3) 向外向下翻折、 使得构成初始侧壁上部的材料逐步 变为构成外部带 (6) 的子步骤。
18: 如上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其中, 制造初始侧壁 (3) 的步骤用于形成高 度大于最终容器的高度的初始侧壁 (3), 并且, 预先布置外部带 (6) 的步骤包括使管形初始 侧壁向内向上翻折的子步骤。
19: 如上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其中, 预先布置外部带的步骤包括下面的子 步骤 : ——将初始容器插入到阴模 (30) 中, 所述阴模 (30) 至少部分地与初始容器本身的下 部反轮廓 ; ——将柔性材料制成的元件 (29) 插入初始容器中 ; ——将与初始容器大体上反轮廓的芯部 (28) 插入初始容器中, 柔性材料制成的所述元 件 (29) 插在初始容器和芯部 (28) 之间 ; ——将初始容器的侧壁 (3) 的上部和由柔性材料制成的元件 (29) 的上部通过夹持装 置 (31) 固定 ; ——利用夹持装置 (31) 使侧壁向外向下翻折, 使得构成初始侧壁上部的材料逐步变为 构成外部带 (6)。
20: 如在先权利要求所述的方法, 还包括子步骤 : ——将初始容器插入由柔性材料制成的另一元件 (36) 中, 由柔性材料制成的所述另一 元件 (36) 插在初始容器和阴模 (30) 之间。 3
21: 如在先权利要求所述的方法, 其中, 在已经将侧壁 (3) 向外翻折之后, 进行如下步 骤: 从夹持装置中松开由柔性材料制成的元件 (29) 并且使其与外部带 (6) 隔开, 以及使由 柔性材料制成的另一元件 (36) 部分地升高以形成在所述外部带 (6) 上的卷部 (9)。
22: 如上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其中, 预先布置外部带的步骤包括下面的子 步骤 : ——在侧壁 (3) 的上部边缘 (8) 处形成向外的唇部 (9a) ; ——利用锁定装置 (28) 固定所述唇部 (9a) ; ——利用锁定装置 (38) 使侧壁向外向下翻折, 使得构成初始侧壁上部的材料逐步变为 构成外部带 (6)。
23: 如上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其中, 预先布置外部带的步骤包括下面的子 步骤 : ——预先布置旋转平面 (38), 特别是所述旋转平面 (38) 具有朝向旋转轴线 (A) 倾斜的 成形表面 (46, 47), ——将初始侧壁 (3) 安置在所述旋转平面上, 使得所述初始侧壁的延伸轴线 (8) 与旋 转轴线重合, ——沿着轴线 (A) 移动所述初始侧壁和所述旋转平面以更靠近从而形成所述外部带 (6)。
24: 如在先权利要求所述的方法, 其中, 预先布置外部带的步骤包括在初始侧壁 (3) 的 上部边缘 (8) 处形成向外的唇部 (9a) 的另一子步骤。
25: 如上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其中, 预先布置外部带 (6) 的步骤包括下面 的子步骤 : ——单独地形成环形外部带 ; ——将所述环形外部带、 特别地以不可移除的方式或者通过互锁在侧壁 (3) 的上部边 缘 (8) 处联接到初始容器。
26: 如权利要求 25 所述的方法, 其中, 形成环形外部带的步骤用于形成锥形外部带, 联 接步骤用于将锥形带的具有最小直径的区域附接到侧壁的上部边缘上。
27: 如权利要求 25 所述的方法, 其中, 联接初始容器的环形外部带的步骤通过将端部 (45) 在顶部以不可移除的方式结合在存在于侧壁 (3) 的上部边缘 (8) 处的卷部 (40) 上实 现, 或者将端部 (45) 在底部以不可移除的方式或通过互锁结合到所述卷部 (40) 上实现。
28: 如权利要求 25 所述的方法, 其特征在于, 联接步骤包括下面的子步骤 : ——将环形外部带安置在侧壁 (3) 的上部边缘 (8) 处 ; ——使所述上部边缘 (8) 的一部分卷曲以获得卷部 (40), 所述卷部 (40) 包括来自所述 侧壁 (3) 和来自所述环形外部带 (6) 的材料, 从而形成外部带与初始容器之间的联接。
29: 如权利要求 25 所述的方法, 其中, 制造环形外部带包括下面的子步骤 : ——单独地形成由伸性纸制成的环形外部带 ; ——使所述环形外部带的一部分进一步变形以允许与容器的侧壁 (3) 相关的叠置和受 控偏分。
30: 如权利要求 25 所述的方法, 其中, 形成环形外部带的步骤用于形成管形圆柱形外 部带, 联接步骤用于将圆柱形带的上部区域附接到侧壁的上部边缘上。 4
31: 一种制造特别是用于食品的纸质容器的设备, 包括 : ——阴模 (12), 所述阴模 (12) 适于接收至少一个管形的初始侧壁 (3), 特别适于接收 纸质的初始容器, 所述初始容器具有底壁 (2) 和从底壁 (2) 伸出的侧壁 (3), 所述底壁 (2) 和所述侧壁 (3) 形成容纳腔室 (4) ; ——阳模 (13), 所述阳模 (13) 适于插入所述初始侧壁 (3) 的内部以与阴模 (12) 协作 锁定初始侧壁 (3) 的至少一个下部 ; ——上部引导主体 (16), 所述上部引导主体 (16) 适于将初始侧壁的自由边缘 (8) 固定 在锁定状态下, 以便使所述自由边缘 (8) 向外向下翻折, 使得构成初始侧壁上部的材料逐 步变为构成外部带 (6)。
32: 如在先权利要求所述的设备, 其特征在于, 所述设备还包括下部导向主体 (15), 所 述下部导向主体 (15) 适于与上部导向主体 (16) 协作以形成外部带, 所述上部和下部导向 主体 (15, 16) 能够在初始侧壁被锁定的情况下沿着侧壁 (3) 的延伸轴线 (A) 相对于阳模和 阴模 (12, 13) 移动。
33: 如在先权利要求所述的方法, 还包括成形元件 (14), 成形元件 (14) 特别地具有圆 柱形壁, 下部导向主体 (16) 与成形元件 (14) 协作以使初始侧壁 (3) 的上部压靠成形元件 本身并且形成用于获得外部带 (6) 的过量原材料。

说明书


制造用于食物例如液体特别是饮料的纸质容器例如用于热 饮的纸杯的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的主题是制造特别但不专用于食物例如液体更具体地是饮料的容器、 特别 是容纳热饮的大口杯的方法, 其中, 容器本身设置有用于避免热过度传递给消费者的手的 适当装置。 众所周知, 市场上具有各种类型的纸质大口杯, 由于存在允许容器本身被握住而 不会烫伤使用者的适当装置, 从而允许饮用热或烫饮。第一种已知类型的这种大口杯使用 附加绝缘体, 其固定到大口杯的外面, 通常与大口杯本身的侧壁反轮廓并且由例如聚苯乙 烯或类似物的不导热材料制成。尽管非常好地完成所提出的任务, 这种结构需要使用不同 的材料并且由于侧壁的尺寸变厚而不允许大口杯叠置。另一种已知类型的这种容器提出, 侧壁应当包括至少一层纸材, 由两张联接在一起的片材组成的波纹纸板联接到所述纸材层 上。波纹使使用者的手和热饮隔开并且空气起到隔热作用。然而, 如上所述, 这种容器必需 使用至少三层重叠的纸板, 从而增加了成本和制造时间。 另一种已知类型的容器, 就其侧壁 而言由两层纸材组成, 其中, 在联接在一起之前, 第二 ( 外面 ) 层被适当地刺穿以便产生一 个或两个支撑把手, 所述把手从侧壁径向突出并且允许大口杯在不接触其热侧壁的情况下 进行握持。显示, 该结构尽管确实允许产品能够叠置 ( 在任何情况下, 由于侧壁厚度加倍, 只能部分地叠置 ), 但是这种结构在制造阶段需要更多的原材料, 还需要一系列后续加工步 骤以形成该第二壁、 刺穿并将其固定到大口杯结构上以便形成上述把手。 显而易见, 上述工 作必然伴随成本增加, 这在大量消耗但单位价值低的产品领域有时候是令人无法接受的。 还已知另一种类型的纸质大口杯, 其中, 构成侧壁的两层中的至少外层由可弹性变形的纸 制成, 使得在附接之前, 该层可以适当地变形以便具有使消费者的手和热饮再次隔开的凸 起板 ; 在这种情况下, 大口杯只需要使用两层纸制成。文献 EP 1474333 同样披露了制造纸
     质大口杯的方法, 该方法需要从扁平扇形的适当食品级纸板开始, 并且形成圆弧形折线。 该 工序需要将扁平扇形的上部区域向外翻折, 随后将折叠的扇形往回以下面的方式卷绕在其 本身上以同时形成大口杯本身的侧壁和翻折的滚边。 下一步骤使将扇形的相对边缘沿着竖 直壁焊接并且将底壁结合到由此形成的大口杯上。
     根据所引用的欧洲专利描述的方法虽然列出了非常少的基本步骤, 但揭示了其本 身较为复杂, 特别是将扇形的相对边缘焊接在一起以及联接底壁的步骤。该方法实际上需 要通过难以按照工业和可重复方式进行控制的表面进行加工, 使得所述方法仅在制造原型 方面可行, 但不能转化为工业生产机器。
     应当注意, 焊接已翻折带的末端边缘不仅关键而且必要, 因为有缺陷的或者仅部 分焊接必然导致容器不可使用, 容器将不再液密。 此外, 如上所述形成的边缘带尤其是在扇 形卷起阶段倾向于自身封闭。该特性削弱了大口杯的隔热性能并严重限制了它的可叠置 性, 结果是同样只是部分叠置。
     另一方面, 文献 EP 291326 描述了使塑料大口杯隔热的方法。特别地, 形成单独的 纸质边缘带, 对其成形以遵从截面为圆形。大体上圆柱形带附接到塑料大口碑的上部边缘 上并且具有适当的排放凹口以允许侧部带自身塌陷用于可叠置的目的。 然而, 必须注意, 这些通道使边缘带弱化并且使其容易塌陷, 因此, 本实施例可专门应用于具有向前述欧洲专 利中描述的那样形成的环形部分的大口杯, 其使环形部分至少保持最小距离, 从而确保它 起到隔热物质的作用。 然而, 必须注意到, 将这种边应用于不能具有这种突出元件的纸质大 口杯实际上是不可能的, 因为大口杯将基本上丧失其隔热特性。
     在可替代实施例中, 工序描述了形成具有锥形形状的周向带, 其在大口杯上部开 口的区域中联接到塑料大口杯的最大直径处。 侧部带的下部同样抵靠从塑料大口杯伸出的 环形元件以确保上述隔热空隙的存在。 同样, 在第二实施例中, 已经证明在塑料大口杯中存 在收缩带是必要的, 因此, 该实施例也不能应用于纸质大口杯。
     在这种情况下,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制造用于饮料的大口杯的可用的新方 法, 其能够基本解决上述缺陷。 本发明的第一目的是提供一种可工业化、 简单且不昂贵的制 造饮料容器的方法, 所述容器具有供大口杯使用的装置, 其使手在饮用热饮期间不被烫伤, 由单层壁制成并且节约了大量材料和加工时间。 本发明的主要目的还在于提供一种制造方 法, 其使能够获得可容易叠置的产品并且成本适中。本发明的另一从属目的是提供大量具 体的示例性和可替代的制造方法, 其能够以工业化方式利用少量加工步骤制造所述容器, 尤其是通过对大体上标准类型的纸质大口杯结构进行处理 ( 通过变形或胶合 ) 完成。 这些或其它在后续描述中变得更加显而易见的目的基本上通过如所附权利要求 所述的制造尤其用于液体更具体地用于饮料的容器的方法获得。
     附图说明 其它特征和优点将通过对获得用于饮料的纸质容器的方法的示例性但非专用或 限制实施例的详细描述变得更加显而易见。本发明将参考附图描述如下, 其中 :
     图 1 示出了根据本发明方法制造的用于热饮的纸质大口杯的纵截面图 ;
     图 1a 示出了从图 1 所示容器上方观察到的视图 ;
     图 2 示出了根据变型实施例的用于热饮的纸质大口杯的纵截面图 ;
     图 3-5 示出了根据第一方法获得图 1 所示大口杯的制造步骤的时间顺序 ;
     图 6 和 7 示出了根据另一方法获得图 2 所示大口杯的制造步骤的时间顺序 ;
     图 8A-8E 示出了根据可替代实施方法获得图 1 所示大口杯的制造步骤的时间顺 序;
     图 9 示出了图 8D 的放大视图 ;
     图 10a 和 10b 示出了使用伸性纸获得的可能的变型实施例 ;
     图 11 和 12 示出了根据说明书制造容器侧壁 3 的两个初始步骤 ;
     图 13 和 14 示出了根据所述制造方法制造外部带 6 的两个可能步骤 ;
     图 15 和 16 示出了使用图 8A-8E 所示制造设备的可替代制造设备制造如下所述容 器的两个步骤 ;
     图 17 示出了利用图 15 和 16 所示设备制造的容器 ;
     图 18-20 示出了图 15 所示设备的变型实施例 ;
     图 21 示出了利用图 18-20 所示设备制造的容器 ;
     图 22 和 23 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制造方法的变型实施例 ;
     图 24 和 25 示出了所述纸质容器的两种其它构造 ;
     图 26-29 示出了与根据本发明方法的两个不同变型实施例相关的连续制造步骤 ; 图 30 和 31 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用于制造纸质容器的可替代方法 ; 和 图 32 示出了图 30 和 31 所示方法的变型实施例。具体实施方式
     参考附图, 数字 1 总体上表示特别用于食品、 更具体地用于液体例如饮料的纸质 容器, 特别是用于容纳饮料的大口杯, 其能够允许饮用热或烫饮 ( 茶、 咖啡、 巧克力等 ), 同 时在不烫伤手的情况下握住大口杯本身。 显而易见, 容器将适于容纳任何其他物质, 例如冰 激凌或玉米粥或其它物质 ( 可能包括非食品物质 ), 允许使用者的手与所容纳的产品隔热。 如可通过观察图 1、 2、 10a 和 10b 注意到的, 可看到容器包括圆形底壁 2, 底壁 2 包括扁圆部 和边缘 10, 所述边缘 10 向下翻折、 横向于扁平部并且预定为以不可移除的方式联接 ( 通过 胶合或焊接 ) 到侧壁 3 的下部区域上。通常由经过适当折叠和联接的单张纸材构成的侧壁 从底壁 2 伸出并且与底壁 2 配合形成用于容纳饮料的腔室 4。为此, 底壁 2 和侧壁包括食品 级塑料薄膜, 其联接到纸表面上并且与液体直接接触 ( 面向上述腔室 4 的内部 )。 侧壁通常 具有锥形形状 ( 具有圆形基部 ), 从位于底部的较小尺寸开始, 朝向临近容器的上部边缘 8 的较大截面延伸。应当注意, 底壁和整个侧壁各自均由单张纸材形成。容器还具有用于允 许使用者的手至少部分地与容纳在腔室 4 中的液体隔热的装置 5 ; 换句话说, 作为本发明主 题的大口杯特别适于容纳和饮用热 / 烫饮, 避免与容纳热液体的容器的易管理性相关的任 何问题。这些装置 5 有利地包括在容器的上部边缘 8 附近连接到侧壁 3 上的外部带 6, 从而 在顶部形成连接弯曲部以靠在消费者的嘴上, 从而由于其没有尖锐边缘的构造而避免了液 体溅出。外部带 6 从圆形上部边缘 8 伸出并向下延伸至少足以允许容器被一只手握住的长 度, 从而构成握持带。为了这个目的, 并且没有限制性的, 外部带可以至少延伸侧壁 3 的高 度的三分之一, 沿着侧壁的整个圆形延伸部将其完全包围。结合到侧壁 3 上并且从侧壁自 身伸出并在底部离开侧壁的外部带 6 在外部带 6 和侧壁 3 之间形成隔热空间 7 ; 该空隙在底 部敞开并且不包含隔热插入件或其他东西, 因为隔热功能由空隙内的空气实现。 如上所述, 外部带具有足以允许用手在不接触侧壁 3 的情况下容易管理容器的延伸。图 1 和 2 所示实 施例的差异在于, 在第一种情况下, 侧壁 3 和外部带 6 由单张纸材整体地单件制成, 因此在 不丧失连续性以及不产生任何间断部或加厚部的情况下清楚地结合在一起。另一方面, 图 2 示出了侧壁 3 和边缘带 6 分开形成并且通过胶合 ( 或者热焊接或类似的不可移除的结合 系统 ) 结合到上部边缘 8 的区域上 ; 可替代地, 结合是可移除的, 例如通过互锁, 如图 26-29 所示和后面所述。应当注意, 在图 2 的该连接中, 在外壁和内壁的部分中存在重叠区域。图 1 所示容器在外部带 6 的下部自由边缘 6a 的区域上还具有形成在其整个边缘上的加强卷 部 9, 从而增大其抵抗由于压扁外部握持带材产生的变形 ( 在握住大口杯期间产生沿该方 向的力 )。显而易见, 根据需要、 尺寸或容器的期望用途, 可以没有该卷部 9( 或者具有不同 的形状和几何结构 )。同样, 外部带 6 可以具有锥形构造 ( 具体的, 倒锥体 ), 从其位于大口 杯上部边缘 8 的最小截面开始, 并且朝向其位于下部区域的最大自由截面延伸。利用这种 几何结构, 隔热空隙 7 形成空气隔离垫, 侧壁 3 和外部带之间的距离随着其从顶部向底部延 伸而增大。
     该空隙 7 为空的并且在位于外部带 6 的自由边缘 6a 的区域中的底部是敞开的, 从而能够接收另一个容器的上部区域的插入 ( 可叠置 )。简单地说, 容器显然能够完美地叠 置, 因为不存在防止上述相互联接的明显变厚的壁部或底切。 显而易见, 在保持可叠置的重 要特性的情况下, 侧壁和外部带将有可能采用其他几何结构。 很清楚, 容器还相对于附图所 示延伸轴线 A 成圆柱对称。根据上文对产品技术性能进行限定的描述, 存在多种制造它的 方法。一些可能的 ( 和最有利的 ) 制造方法在下面进行描述, 以突出纸制大口杯的结构简 化。显而易见, 在不脱离本发明的发明构思的情况下, 可替代地, 能够采用其它等同的制造 方法。就其本质而言, 根据本发明的制造方法包括制造至少一个管形的初始侧壁 3 的起始 步骤, 形成贯穿腔室, 其在最后实施例中是能够形成容器侧壁的结构。
     通常, 工艺将从图 11 所示的扇形 ( 以便形成锥形的侧壁 ) 扁平坯 20 开始。
     扁平坯 20 将适当地变形, 直到它具有图 12 所示的管形构造为止, 图 12 示出了材 料 21 的重叠区域。特别地, 将使坯的端部带 22、 23 部分重合 : 它们将重叠以便以不可移除 的方式结合在一起, 形成液密密封。
     执行该初始联接步骤可以确保侧壁将是液密的, 因为通过密封或胶合使上述重叠 区域 21 结合是在大体平坦的表面上进行的并因此可以是自动化的, 并且以可重复和极其 可靠的方式进行该操作。
     因此, 在制造阶段, 将有可能如下面更充分描述的那样继续进行到制造外部带 6, 或者可替代地并且通常优选地将底壁 2 联接到下部区域 24 上以形成如图 3 所示类型的容 器。
     应当注意, 在这方面, 根据要求, 形成初始侧壁 3 和将其联接到底壁 2 上可以在单 个且同时进行的制造步骤中进行, 或者同样它们可以在相继的制造步骤中进行。
     还应当注意, 通常来讲, 如下所述的所有制造方法可以仅应用于初始侧壁 3, 或者 可替代地应用于最终的初始容器, 即, 具有侧壁和底壁 2。
     唯一例外是图 14 和 32 所述方法, 其中, 翻折的边缘带 6 通过将初始侧壁 3 的下部 ( 如图 11 和 12 中 24 所示 ), 即具有最小截面的部分, 向内向上翻折而形成。
     如上所述, 下面将描述多种可能的产品类型, 尤其是参考使用图 3 所示类型的初 始容器作为起始元件。
     制造尤其适合于容纳热产品的纸质容器的方法通常至少包括制造纸质初始容器 的步骤, 所述初始容器具有底壁 2 和从底壁伸出的侧壁 3, 使得底壁和侧壁形成容纳腔室。 另外, 工序的第一部分是形成标准大口杯型容器, 但其高度比最终的大口杯高与外部带 6 的长度相等的量 ; 换句话说, 起始容器 ( 图 3) 的侧壁将具有与最终容器的高度加上外部带 的高度相等的高度。随后, 但不是与初始容器的形成同时, 该工序随后进行纸质的外部带 6 的制备, 外部带 6 结合到侧壁本身上并且从侧壁本身向下伸出并离开, 从而形成位于外部 带 6 和侧壁 3 之间的上述隔热空隙。特别地, 外部带 6 形成自由的下部外边缘, 其向如前所 述的使隔热空隙 7 敞开。应当注意, 上述制备外部带的步骤首先包括将侧壁 3 向外向下翻 折的有利子步骤, 使得构成初始容器侧壁的上部壁的材料逐渐变为构成外部带 6。
     这在图 4 中以举例方式进行了示意性地图示。
     在第一制造工序中, 为了实现所述方法, 特别是使侧壁向外向下翻折成为可能, 必 需设计在执行该向下翻折之前的子步骤, 即, 至少在初始容器的侧壁 3 的上部区域中形成 过量的材料。这个形成过量材料的子步骤例如可以包括 ( 至少在侧壁上部 ) 提供伸性纸。实际上, 该伸性纸使得可能通过纸本身的可延伸性来确保具有过量材料, 其允许纸在不导 致纸材料撕破或削弱的情况下向外翻折。
     可替代地, 尤其是当使用普通纸 ( 不过在适当或有必要的情况下也可以在使用伸 性纸时应用该方法 ) 时, 过量材料通过沿容器对称轴线 A 的方向使初始容器的侧壁上部压 缩的步骤形成。尤其是参考图 8A-8E 和 9, 我们注意到, 它们图示了通过适当设备制造容器 的连续步骤。
     首先, 图 3 所示已经形成的容器通过使用沿侧壁的一部分 ( 例如下部 ) 反轮廓的 第一阴模 12 锁定。如图 8 所示, 第一阴模 12 实际上与侧壁的整个下部配合 ( 可能地, 如果 有的话, 和底壁配合 )。通过使用至少与侧壁的一部分 ( 例如, 下部 ) 反轮廓的第一阳模 13 锁定初始容器。同样可如图 8A 所示, 阳模移动到与阴模完全配合, 夹住锥形侧壁的下部和 底壁 2。仍然参考图 8A, 我们注意到存在成形元件 14, 我们看到其定位在容纳腔室 4 的内 部, 第一阳模 13 中也是如此。 实际上, 在所示实施例中, 阳模 13 和成形元件 14 制成为单件 ; 在可替代的实施例中, 这些元件可利用独立并且协作的元件制成。详细地, 阳模 13 与初始 容器的相应部分相符并且反轮廓, 相反地, 成形元件 14 相对于侧壁 3 的上部、 尤其是相对于 预定形成翻折边缘带的部分的间隙。在所示实施例中, 成形元件 14 具有圆柱形形状并且包 括表面 14a, 用于在圆形区域上进行压缩之后, 接收侧壁 3 的上部的纸材。在没有图示的更 为复杂的实施例中, 表面 14a 可以略微成锥形。还要注意到存在压缩主体 15, 其设计成作 用于初始容器的侧壁 3 的上部, 以使所述部分压抵成形元件 14 以便形成上述过量材料。如 可从图 8A-8E 所示的顺序中清楚看到的, 压缩主体 15 从底部向上滑动 ( 即, 从底壁朝向侧 壁上部, 移动成与成形元件 14 配合以使侧壁 3 的上部从锥形构造变为如图 8C 所示的圆柱 形构造 )。在图 8C 所示构造中, 有可能启动将侧壁 3 向外向下翻折的子步骤。特别地, 为 此目的设置上部导向主体 16 和下部导向主体 15。在所示情况中, 下部导向主体 15 与前面 提到的压缩主体相同。换句话说, 上部和下部导向主体 15、 16 协作以形成能够允许侧壁上 部穿过并向下翻折的成形空隙 17。详细地, 虽然阳模和阴模 13、 12 是固定的并且不能将容 器保持在位, 但是上部和下部导向主体 15、 16 能够共同向下移动并且作用在侧壁上部上, 以便迫使其进行向外翻转运动。如可所引用的附图注意到的, 上部导向主体 16 具有弯曲并 为内凹构象的成形区域 18 ; 相应地, 下部导向主体 15 具有弯曲但为外凸构象的对应的成形 区域 19。所述内凹和外凸成形区域 18、 19 之间的距离形成上述空隙 17。应当注意到, 可选 地, 在上部和下部导向主体 15、 16 运动期间, 空隙 17 的尺寸可以变化 ; 特别地, 有利的是在 其向下运动期间成形空隙 17 的轴向尺寸 ( 沿轴线 A) 是减小的。通过如图 9 所示逐步适当 地进行, 进行到利用前面通过压缩步骤形成的过量材料使侧部带 6 逐渐翻折。由于形成了 上述过量材料, 就可能使纸在不产生裂口的情况下向外翻折, 对比地, 如果使用普通的、 非 伸性纸就不可能避免产生裂口。
     在制造所述容器的设备的可替代实施例中, 采用适当的阴模 30, 其与初始容器本 身的下部至少部分地反轮廓 ( 在这种情况下, 同样, 将有可能仅进行到形成初始侧壁 3, 或 者可替代地, 形成已经装有密封底部的大口杯 )。由柔性材料 ( 例如, 橡胶、 织物、 柔性薄膜 或类似物 ) 制成的元件 29 插入初始容器中。与柔性材料 29 具有相同尺寸和形状的、 由刚 性材料 ( 例如钢 ) 制成的适当芯部 28 以下面的方式插入上述锥体的内部以与纸质初始容 器的内表面配合, 如图 15 清楚示出的那样。换句话说, 该附图所示设备刚性锁定初始容器的下部 ( 即, 底壁 2 和预定用于形成 图 7 所示最终容器的侧壁 3 的部分 )。
     阴模 30 将使指定用于形成上述外部带的初始侧壁的上部 6 自由。
     初始容器的侧壁 3 和柔性材料制成的元件 29 的两个自由上部通过使用适当的夹 持装置 31 彼此牢固固定。
     图 15 示出了夹持装置包括主上部凸缘 32、 辅下部凸缘 33 和从属凸缘 34。
     在制造容器期间, 工序包括使夹持装置 31 沿图 15 所示箭头 35 的方向向下移动。
     在图 16 所示后续步骤中, 我们注意到, 纸质容器的外部带已经向下翻折, 使得它 移动至与阴模 30 的相应成形表面 30a 配合, 带 6 插在阴模 30 的上述成形表面和柔性材料 制成的元件 29 之间。特别地, 可以看到, 夹持装置 31, 即在这种情况下的主凸缘和次凸缘 32、 33, 仍然锁定在纸质容器的上部 ( 此时, 其已成为外部带 6 的自由下部边缘 6a) 上。换 句话说, 锥形芯部插入到与柔性材料具有相同尺寸和形状的锥体中。
     纸质锥体装配在先前已经组装好的部件上, 并且使纸和柔性材料锥体一起同时降 低。
     原始边缘被保持住以避免纸皱折, 并且在到达位置, 翻转部分与具有相应尺寸和 斜度的反锥体相遇。 在可替代的图 18-20 所示的变型实施例中, 具有由柔性材料制成的另一元件 36, 其插在阴模 30 和要变形的纸质容器之间。
     特别地, 柔性材料制成的另一元件 36 的上部由上述夹持装置 31 适当地锁定。
     在图 18 所示构造中, 我们注意到, 纸质初始容器基本上全部容纳在由柔性材料制 成的上述两个元件 29、 36 内。
     如在前面的例子中一样, 使夹持装置 31 沿图 18 中箭头 35 的方向移动, 使它们变 成图 19 所示的翻折构造。
     这时, 使由柔性材料制成的第一元件 29 向上移动, 如图 20 所示。
     随后, 通过使由柔性材料制成的另一元件 36 沿图 20 中箭头 37 的方向向上移动, 利用例如辅凸缘 33, 我们确保形成图示的卷部 9。
     换句话说, 将已经形成图 21 所示类型的容器。
     换句话说, 如在先前系统中一样, 要翻转的纸质锥体装配在锥形芯部上, 其又由柔 性材料锥体覆盖。
     围绕它装配由柔性材料制成的另一锥体 ( 使得纸位于由柔性材料制成的两个锥 体之间 ), 随后进行如前所示和所述的工序 ; 当将由柔性材料制成的两个锥体的上部边缘 ( 其略长于纸质锥体 ) 保持在一起 ( 例如利用环 ) 时, 第二外部锥体进一步便于要翻转锥体 的下降。
     在到达位置, 翻转部分与具有相应尺寸和斜度的反锥体相遇。 在这种情况下, 由柔 性材料制成的锥体仅提升形成卷部 ( 其通常形成大口杯的边缘 ) 所必需的距离。
     显而易见, 如果希望进一步使外部带更远以便有助于叠置的话, 则位于纸外的柔 性材料可以更深。
     在图 22 和 23 所示另一实施例中, 工序中的第一步骤是在侧壁 3 的上部边缘 8 处 形成向外唇部 9a。
     唇部 9a 由沿着图 23 中箭头 39 的方向向下平移的适当锁定装置 38 夹住, 从而形 成上述外部带 6。
     换句话说, 大口杯的要翻转的上部边缘为了利用传统方法开始形成卷部而进行预 先布置, 并且利用两个环锁定以防止其进一步皱折。
     随后, 通过施加均匀的力使两个环下降, 从而使初始大口杯的希望部分翻转。
     应当注意到, 按照同样的方式 ( 未描绘 ), 还将有可能使大口杯本身的侧壁的下部 边缘提升, 同时在这种情况下使保持边缘的两个环保持不动。
     图 30-32 图示了另一制造方法。
     在这种情况下, 同样, 首先在初始侧壁的上部边缘 ( 图 30) 或下部边缘 ( 图 32) 处 形成向外唇部 9a。
     随后建立旋转平面 38, 特别是具有朝向旋转轴线 A 倾斜的成形表面 46、 47。
     特别地, 旋转平面具有与锥体本身斜度相等的锥形凹度。
     初始侧壁 3 位于旋转平面上, 其延伸轴线 A 与旋转轴线重合。
     这时, 通过使初始侧壁和旋转平面 38 沿着轴线 A 共同移动形成外部带 ( 图 31)。
     显然, 通过作用于侧壁的较宽上部边缘 ( 图 30) 或者作用于相同初始侧壁的较窄 下部边缘 ( 图 32), 同样的方法可以对如图 30 所示的初始容器实施或者仅对图 32 所示的初 始侧壁实施。 换句话说, 要翻转的锥体被推靠旋转内凹锥体, 施加轻微压力。
     该旋转锥体具有与锥体本身的斜度相等的锥形凹度, 在锥体由于压力而下降到旋 转内凹锥体上之前, 预先布置相应的边缘以便利用传统方法开始形成卷部。
     在可用于形成图 2 所示容器的不同制造方法 ( 图 6、 7 和 24-29) 中, 分别组装底壁 2 和侧壁 3, 随后将其联接到外部带 6 上。一旦组装好普通的纸质大口杯, 那么就将已经制 成的锥形外部带以不可移除的方式或通过互锁连接到其上。在图 6 和 7 所示细节中, 环形 外部带在侧壁 3 本身的上部边缘 8 处以不可移除的方式联接到初始容器上。该联接步骤用 于将锥形带具有最小截面的区域附接到侧壁的上部边缘上。
     外部带 6 的上部边缘可以插到在大口杯上部边缘上的卷部的下面, 或者可以在如 图 7 所示部分联接的反轮廓表面上使用胶合。同样显而易见的是, 根据需要, 加强卷部 ( 如 果有的话 ) 以标准方式并且利用标准技术形成。
     参考图 24 所示实施例, 通过将端部 45 在顶部以不可移除的方式结合到存在于侧 壁 3 的上部边缘 8 处的卷部 40 上, 或者根据图 25 所示实施例, 通过将端部 45 以不可移除 的方式或通过互锁结合到所述卷部 40 下面, 来进行联接步骤。
     在图 26 和 27 所示另一变型实施例中, 已经形成的环形外部带安置在侧壁 3 的上 部边缘 8 处。
     所述上部边缘的一部分卷曲以获得卷部 40, 该卷部 40 包括来自所述侧壁 3 和来自 所述环形外部带 6 的材料, 从而形成外部带和初始容器之间的联接。
     这样, 如果希望的话, 有可能避免任何种类的胶合或焊接, 同时由于卷部 40 通过 机械联接确保了外部带 6 和容器之间的结合。
     此外, 应当注意, 通过使用伸性纸, 将有可能形成倒锥体, 其不仅与锥形起始形状 配合, 而且还具有将允许由此形成的大口杯之间更大间隔和完美叠置的变形。
     如图 26 所示, 外部带实际上具有锥形上部 41 和具有与侧壁 3 分离的曲线轮廓的 下部, 该部分在其底侧设置有加强卷部 9。
     图 28 和 29 所示实施例使用由伸性纸制成的圆柱形外部带。
     上部 41 连接到大口杯的锥形部分上并与之配合, 并且如前述方法中那样通过形 成卷部 40 实现结合。
     图 29 示出的最终容器具有圆柱形侧部带 6。
     应当注意, 通过将纸质容器制成为两件, 有可能获得外部带的受控偏离和符合要 求的隔热 ( 与侧壁 3 或多或少隔开 ), 并且容器可以利用已有机器进行制造。
     应当注意, 通常来讲, 从已经形成的锥体 ( 有可能已经制成具有底部的大口杯 ) 开 始的锥体的一部分的翻转可以利用传统的方法分开进行或者在翻转之前直接进行。
     材料可以是传统的纸和 / 或纸板和 / 或伸性纸, 特别地其可延伸性不小于 5%, 有 或者没有防水添加剂或附属物。
     显然, 图示的所有示例性实施例可以使用标准纸或可伸性纸。 在后一种情况下, 有 可能在实施阶段插入用于容器的其它成形和细节, 以利用材料的上述拉伸性 ( 例如, 用普 通纸不能获得的圆形形状 )。在这方面, 图 10a 和 10b 示出了用于对图 1 和 2 所示容器的几 何形状进行改变的一些可能, 其可通过使用上述伸性纸获得。 例如, 将有可能通过变形获得 对侧壁 3 的几何形状的改变, 使得后者具有部分弯曲的轮廓 10, 如图所示。 还介绍了截面为 圆形的外部带 6。详细地, 图 10a 示出了大口杯 ; 图 10b 示出了小杯子。显然, 图 2 所示实 施例可以仅对外部带使用伸性纸 ( 其更为昂贵 ), 以便使后者具有特殊形状。
     本发明实现了重要的优点。首先, 利用为本发明主题的方法获得的大口杯经证明 是允许使用单张纸质片材对热包含物进行隔热的第一个解决方案。 这在非常有竞争力的时 间进度上获得了可观的材料节约和生产成本降低。可以看到, 所述大口杯在使用时结构牢 固并且非常不易变形, 使消费者的手隔热, 同时保持为运输和储存产品目的所必需的优异 的可叠置性。 可以看到容器口与正常大口杯相同, 并且能够避免液体在被饮用过程中溢出。 所提出的制造方法易于工业化并且简单, 因而产品成本也得以降低。最后, 根据试验, 已经 看到, 所采用的构造可以确保更好地保持饮料温度。这样, 有可能使饮料更长时间地保温, 或者使其不会非常烫并且在准备立即饮用的同时仍然确保其保持在最佳温度。

制造用于食物例如液体特别是饮料的纸质容器例如用于热饮的纸杯的方法.pdf_第1页
第1页 / 共46页
制造用于食物例如液体特别是饮料的纸质容器例如用于热饮的纸杯的方法.pdf_第2页
第2页 / 共46页
制造用于食物例如液体特别是饮料的纸质容器例如用于热饮的纸杯的方法.pdf_第3页
第3页 / 共4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制造用于食物例如液体特别是饮料的纸质容器例如用于热饮的纸杯的方法.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制造用于食物例如液体特别是饮料的纸质容器例如用于热饮的纸杯的方法.pdf(46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申请公布号CN102333703A43申请公布日20120125CN102333703ACN102333703A21申请号201080009109122申请日20100108MI2009A00000520090108ITB65D3/06200601B65D81/3820060171申请人诺娃卡特公司地址意大利拉科申请人乔治特拉尼72发明人乔治特拉尼詹马里奥安吉莱里马里恩斯特纳74专利代理机构北京集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11227代理人田军锋邹伟艳54发明名称制造用于食物例如液体特别是饮料的纸质容器例如用于热饮的纸杯的方法57摘要本发明构想用于制造用于食品例如饮料尤其是热饮的纸质容器的方法,。

2、所述纸质容器包括底壁2和从底壁2伸出的侧壁3,侧壁3与底壁2协作形成用于容纳产品的腔室4;还设置有允许使用者的手与容纳在腔室4中的产品隔热的装置5。该方法包括使侧壁3向外向下翻折、使得构成初始容器侧壁上部的材料逐步变为构成外部带6的步骤。30优先权数据85PCT申请进入国家阶段日2011082486PCT申请的申请数据PCT/IB2010/0000192010010887PCT申请的公布数据WO2010/079417EN2010071551INTCL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12发明专利申请权利要求书4页说明书8页附图33页CN102333717A1/4页21一种制造特别是用于食品的纸质。

3、容器的方法,包括制造管形纸质的初始侧壁3、形成内部腔室的步骤,其特征在于,在制造所述初始侧壁3之后还包括预先布置纸质的外部带6的步骤,所述外部带结合到侧壁3上、从侧壁3伸出并且向下离开侧壁3以便在外部带6和侧壁3之间形成隔热空隙7,所述外部带6形成自由下部边缘6A,特别是使所述隔热空隙7敞开。2如在先权利要求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制造管形初始侧壁3的所述步骤包括使特别为扁平、更特别为扇形形状的坯20成形、直至所述坯20呈现管形构造的子步骤,所述管形构造具有所述坯20的端部带22,23的重叠区域21,以及将所述带22,23彼此结合、特别是形成液密密封的子步骤。3如上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4、,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将底壁2结合到管形的初始侧壁3上、从而形成具有容纳腔室4的初始纸质容器的步骤。4如上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制造初始侧壁3的步骤包括制造锥形的初始侧壁3。5如上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中,制造管形初始侧壁3的步骤用于形成高度大于最终容器的侧壁3的高度的初始侧壁,并且,预先布置外部带6的步骤包括将侧壁3向外向下翻折、使得构成初始侧壁3的上部的材料逐步变为构成外部带6的子步骤。6如上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包括制造具有底壁2的纸质初始容器的步骤,初始侧壁3从底壁2伸出,所述底壁2和所述初始侧壁3形成容纳腔室4,并且在制造初始容器之后还包括。

5、预先布置纸质的外部带6的步骤,所述外部带结合到侧壁3上、从所述侧壁本身伸出并向下离开所述侧壁以便在外部带6与侧壁3之间形成隔热空隙7,所述外部带6形成自由下部边缘6A,特别是使所述隔热空隙7敞开。7如权利要求5或6所述的方法,其中,制造初始侧壁的步骤用于形成高度大于最终容器的高度的侧壁3,并且,预先布置外部带6的步骤包括将侧壁3向外向下翻折、使得构成初始容器侧壁上部的材料逐步变为构成外部带6的子步骤。8如上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中,预先布置外部带的步骤包括在翻折侧壁的子步骤之前,至少在侧壁3的上部区域中形成过量材料。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方法,其中,形成过量材料的子步骤包括使例如初始容。

6、器的侧壁3的至少上部朝向侧壁3的对称轴线A压缩,所述侧壁3具有从底部2沿着内部腔室敞开的方向扩大的大体上锥形的轮廓。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压缩步骤包括将初始侧壁3或者初始容器安置在至少与侧壁的一部分例如下部反轮廓的第一阴模12中;利用至少与侧壁的一部分例如下部反轮廓的第一阳模13锁定初始侧壁3或者初始容器,成形元件14放置在容器腔室4内;压缩主体15作用于初始侧壁3的上部以使初始侧壁3的上部压靠成形元件14以便形成上述过量材料。11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方法,其中,成形元件14包括接收侧壁3的上部的纸材的表面14A,所述表面14A为大体上圆柱形或者略微成锥形,成形元件14特别地与。

7、第权利要求书CN102333703ACN102333717A2/4页3一阳模14制成为单件。12如权利要求1011所述的方法,其中,压缩主体15通过沿从底壁2朝向侧壁3的上部的方向滑动以使所述侧壁3的上部压靠成形元件14,特别是压缩主体15的上颈部15A与接收成形元件14的纸材的表面14A配合。13如权利要求712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中,使侧壁3向外向下翻折的子步骤包括预先布置上部导向主体16;预先布置下部导向主体15;所述上部和下部导向主体15,16协作以形成能够允许侧壁上部通过并向下翻折的成形空隙17,上部和下部导向主体15,16特别是同时作用在所述侧壁上部并且相对于容器在朝向底壁2的方。

8、向上共同移动,以便使上部逐渐翻折。14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方法,其中,上部导向主体16具有弯曲的内凹构象的成形区域18,下部导向主体15包括具有弯曲的外凸构象的相应成形区域19,所述内凹和外凸成形区域18,19之间的距离形成所述空隙17。15如权利要求13或14所述的方法,其中,在上部和下部导向主体15,16朝向底壁2运动的过程中,空隙17的尺寸变化,特别地尺寸是减小的。16如权利要求815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中,形成过量材料的子步骤包括用伸性纸预先布置侧壁3的至少上部。17如上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中,制造初始容器的步骤用于形成具有管形初始侧壁的容器,所述管形初始侧壁的高度大于最。

9、终容器的侧壁3的高度,并且,预先布置外部带7的步骤包括将侧壁3向外向下翻折、使得构成初始侧壁上部的材料逐步变为构成外部带6的子步骤。18如上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中,制造初始侧壁3的步骤用于形成高度大于最终容器的高度的初始侧壁3,并且,预先布置外部带6的步骤包括使管形初始侧壁向内向上翻折的子步骤。19如上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中,预先布置外部带的步骤包括下面的子步骤将初始容器插入到阴模30中,所述阴模30至少部分地与初始容器本身的下部反轮廓;将柔性材料制成的元件29插入初始容器中;将与初始容器大体上反轮廓的芯部28插入初始容器中,柔性材料制成的所述元件29插在初始容器和芯部。

10、28之间;将初始容器的侧壁3的上部和由柔性材料制成的元件29的上部通过夹持装置31固定;利用夹持装置31使侧壁向外向下翻折,使得构成初始侧壁上部的材料逐步变为构成外部带6。20如在先权利要求所述的方法,还包括子步骤将初始容器插入由柔性材料制成的另一元件36中,由柔性材料制成的所述另一元件36插在初始容器和阴模30之间。权利要求书CN102333703ACN102333717A3/4页421如在先权利要求所述的方法,其中,在已经将侧壁3向外翻折之后,进行如下步骤从夹持装置中松开由柔性材料制成的元件29并且使其与外部带6隔开,以及使由柔性材料制成的另一元件36部分地升高以形成在所述外部带6上的卷部。

11、9。22如上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中,预先布置外部带的步骤包括下面的子步骤在侧壁3的上部边缘8处形成向外的唇部9A;利用锁定装置28固定所述唇部9A;利用锁定装置38使侧壁向外向下翻折,使得构成初始侧壁上部的材料逐步变为构成外部带6。23如上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中,预先布置外部带的步骤包括下面的子步骤预先布置旋转平面38,特别是所述旋转平面38具有朝向旋转轴线A倾斜的成形表面46,47,将初始侧壁3安置在所述旋转平面上,使得所述初始侧壁的延伸轴线8与旋转轴线重合,沿着轴线A移动所述初始侧壁和所述旋转平面以更靠近从而形成所述外部带6。24如在先权利要求所述的方法,其中,预先。

12、布置外部带的步骤包括在初始侧壁3的上部边缘8处形成向外的唇部9A的另一子步骤。25如上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中,预先布置外部带6的步骤包括下面的子步骤单独地形成环形外部带;将所述环形外部带、特别地以不可移除的方式或者通过互锁在侧壁3的上部边缘8处联接到初始容器。26如权利要求25所述的方法,其中,形成环形外部带的步骤用于形成锥形外部带,联接步骤用于将锥形带的具有最小直径的区域附接到侧壁的上部边缘上。27如权利要求25所述的方法,其中,联接初始容器的环形外部带的步骤通过将端部45在顶部以不可移除的方式结合在存在于侧壁3的上部边缘8处的卷部40上实现,或者将端部45在底部以不可移除的方式。

13、或通过互锁结合到所述卷部40上实现。28如权利要求2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联接步骤包括下面的子步骤将环形外部带安置在侧壁3的上部边缘8处;使所述上部边缘8的一部分卷曲以获得卷部40,所述卷部40包括来自所述侧壁3和来自所述环形外部带6的材料,从而形成外部带与初始容器之间的联接。29如权利要求25所述的方法,其中,制造环形外部带包括下面的子步骤单独地形成由伸性纸制成的环形外部带;使所述环形外部带的一部分进一步变形以允许与容器的侧壁3相关的叠置和受控偏分。30如权利要求25所述的方法,其中,形成环形外部带的步骤用于形成管形圆柱形外部带,联接步骤用于将圆柱形带的上部区域附接到侧壁的上部边缘上。权。

14、利要求书CN102333703ACN102333717A4/4页531一种制造特别是用于食品的纸质容器的设备,包括阴模12,所述阴模12适于接收至少一个管形的初始侧壁3,特别适于接收纸质的初始容器,所述初始容器具有底壁2和从底壁2伸出的侧壁3,所述底壁2和所述侧壁3形成容纳腔室4;阳模13,所述阳模13适于插入所述初始侧壁3的内部以与阴模12协作锁定初始侧壁3的至少一个下部;上部引导主体16,所述上部引导主体16适于将初始侧壁的自由边缘8固定在锁定状态下,以便使所述自由边缘8向外向下翻折,使得构成初始侧壁上部的材料逐步变为构成外部带6。32如在先权利要求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设备还包括下。

15、部导向主体15,所述下部导向主体15适于与上部导向主体16协作以形成外部带,所述上部和下部导向主体15,16能够在初始侧壁被锁定的情况下沿着侧壁3的延伸轴线A相对于阳模和阴模12,13移动。33如在先权利要求所述的方法,还包括成形元件14,成形元件14特别地具有圆柱形壁,下部导向主体16与成形元件14协作以使初始侧壁3的上部压靠成形元件本身并且形成用于获得外部带6的过量原材料。权利要求书CN102333703ACN102333717A1/8页6制造用于食物例如液体特别是饮料的纸质容器例如用于热饮的纸杯的方法技术领域0001本发明的主题是制造特别但不专用于食物例如液体更具体地是饮料的容器、特别是。

16、容纳热饮的大口杯的方法,其中,容器本身设置有用于避免热过度传递给消费者的手的适当装置。众所周知,市场上具有各种类型的纸质大口杯,由于存在允许容器本身被握住而不会烫伤使用者的适当装置,从而允许饮用热或烫饮。第一种已知类型的这种大口杯使用附加绝缘体,其固定到大口杯的外面,通常与大口杯本身的侧壁反轮廓并且由例如聚苯乙烯或类似物的不导热材料制成。尽管非常好地完成所提出的任务,这种结构需要使用不同的材料并且由于侧壁的尺寸变厚而不允许大口杯叠置。另一种已知类型的这种容器提出,侧壁应当包括至少一层纸材,由两张联接在一起的片材组成的波纹纸板联接到所述纸材层上。波纹使使用者的手和热饮隔开并且空气起到隔热作用。然。

17、而,如上所述,这种容器必需使用至少三层重叠的纸板,从而增加了成本和制造时间。另一种已知类型的容器,就其侧壁而言由两层纸材组成,其中,在联接在一起之前,第二外面层被适当地刺穿以便产生一个或两个支撑把手,所述把手从侧壁径向突出并且允许大口杯在不接触其热侧壁的情况下进行握持。显示,该结构尽管确实允许产品能够叠置在任何情况下,由于侧壁厚度加倍,只能部分地叠置,但是这种结构在制造阶段需要更多的原材料,还需要一系列后续加工步骤以形成该第二壁、刺穿并将其固定到大口杯结构上以便形成上述把手。显而易见,上述工作必然伴随成本增加,这在大量消耗但单位价值低的产品领域有时候是令人无法接受的。还已知另一种类型的纸质大口。

18、杯,其中,构成侧壁的两层中的至少外层由可弹性变形的纸制成,使得在附接之前,该层可以适当地变形以便具有使消费者的手和热饮再次隔开的凸起板;在这种情况下,大口杯只需要使用两层纸制成。文献EP1474333同样披露了制造纸质大口杯的方法,该方法需要从扁平扇形的适当食品级纸板开始,并且形成圆弧形折线。该工序需要将扁平扇形的上部区域向外翻折,随后将折叠的扇形往回以下面的方式卷绕在其本身上以同时形成大口杯本身的侧壁和翻折的滚边。下一步骤使将扇形的相对边缘沿着竖直壁焊接并且将底壁结合到由此形成的大口杯上。0002根据所引用的欧洲专利描述的方法虽然列出了非常少的基本步骤,但揭示了其本身较为复杂,特别是将扇形的。

19、相对边缘焊接在一起以及联接底壁的步骤。该方法实际上需要通过难以按照工业和可重复方式进行控制的表面进行加工,使得所述方法仅在制造原型方面可行,但不能转化为工业生产机器。0003应当注意,焊接已翻折带的末端边缘不仅关键而且必要,因为有缺陷的或者仅部分焊接必然导致容器不可使用,容器将不再液密。此外,如上所述形成的边缘带尤其是在扇形卷起阶段倾向于自身封闭。该特性削弱了大口杯的隔热性能并严重限制了它的可叠置性,结果是同样只是部分叠置。0004另一方面,文献EP291326描述了使塑料大口杯隔热的方法。特别地,形成单独的纸质边缘带,对其成形以遵从截面为圆形。大体上圆柱形带附接到塑料大口碑的上部边缘上并且具。

20、有适当的排放凹口以允许侧部带自身塌陷用于可叠置的目的。然而,必须注意,这说明书CN102333703ACN102333717A2/8页7些通道使边缘带弱化并且使其容易塌陷,因此,本实施例可专门应用于具有向前述欧洲专利中描述的那样形成的环形部分的大口杯,其使环形部分至少保持最小距离,从而确保它起到隔热物质的作用。然而,必须注意到,将这种边应用于不能具有这种突出元件的纸质大口杯实际上是不可能的,因为大口杯将基本上丧失其隔热特性。0005在可替代实施例中,工序描述了形成具有锥形形状的周向带,其在大口杯上部开口的区域中联接到塑料大口杯的最大直径处。侧部带的下部同样抵靠从塑料大口杯伸出的环形元件以确保上。

21、述隔热空隙的存在。同样,在第二实施例中,已经证明在塑料大口杯中存在收缩带是必要的,因此,该实施例也不能应用于纸质大口杯。0006在这种情况下,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制造用于饮料的大口杯的可用的新方法,其能够基本解决上述缺陷。本发明的第一目的是提供一种可工业化、简单且不昂贵的制造饮料容器的方法,所述容器具有供大口杯使用的装置,其使手在饮用热饮期间不被烫伤,由单层壁制成并且节约了大量材料和加工时间。本发明的主要目的还在于提供一种制造方法,其使能够获得可容易叠置的产品并且成本适中。本发明的另一从属目的是提供大量具体的示例性和可替代的制造方法,其能够以工业化方式利用少量加工步骤制造所述容器,尤其是通过。

22、对大体上标准类型的纸质大口杯结构进行处理通过变形或胶合完成。0007这些或其它在后续描述中变得更加显而易见的目的基本上通过如所附权利要求所述的制造尤其用于液体更具体地用于饮料的容器的方法获得。附图说明0008其它特征和优点将通过对获得用于饮料的纸质容器的方法的示例性但非专用或限制实施例的详细描述变得更加显而易见。本发明将参考附图描述如下,其中0009图1示出了根据本发明方法制造的用于热饮的纸质大口杯的纵截面图;0010图1A示出了从图1所示容器上方观察到的视图;0011图2示出了根据变型实施例的用于热饮的纸质大口杯的纵截面图;0012图35示出了根据第一方法获得图1所示大口杯的制造步骤的时间顺。

23、序;0013图6和7示出了根据另一方法获得图2所示大口杯的制造步骤的时间顺序;0014图8A8E示出了根据可替代实施方法获得图1所示大口杯的制造步骤的时间顺序;0015图9示出了图8D的放大视图;0016图10A和10B示出了使用伸性纸获得的可能的变型实施例;0017图11和12示出了根据说明书制造容器侧壁3的两个初始步骤;0018图13和14示出了根据所述制造方法制造外部带6的两个可能步骤;0019图15和16示出了使用图8A8E所示制造设备的可替代制造设备制造如下所述容器的两个步骤;0020图17示出了利用图15和16所示设备制造的容器;0021图1820示出了图15所示设备的变型实施例;。

24、0022图21示出了利用图1820所示设备制造的容器;0023图22和23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制造方法的变型实施例;0024图24和25示出了所述纸质容器的两种其它构造;说明书CN102333703ACN102333717A3/8页80025图2629示出了与根据本发明方法的两个不同变型实施例相关的连续制造步骤;0026图30和31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用于制造纸质容器的可替代方法;和0027图32示出了图30和31所示方法的变型实施例。具体实施方式0028参考附图,数字1总体上表示特别用于食品、更具体地用于液体例如饮料的纸质容器,特别是用于容纳饮料的大口杯,其能够允许饮用热或烫饮茶、咖啡、巧克力等,。

25、同时在不烫伤手的情况下握住大口杯本身。显而易见,容器将适于容纳任何其他物质,例如冰激凌或玉米粥或其它物质可能包括非食品物质,允许使用者的手与所容纳的产品隔热。如可通过观察图1、2、10A和10B注意到的,可看到容器包括圆形底壁2,底壁2包括扁圆部和边缘10,所述边缘10向下翻折、横向于扁平部并且预定为以不可移除的方式联接通过胶合或焊接到侧壁3的下部区域上。通常由经过适当折叠和联接的单张纸材构成的侧壁从底壁2伸出并且与底壁2配合形成用于容纳饮料的腔室4。为此,底壁2和侧壁包括食品级塑料薄膜,其联接到纸表面上并且与液体直接接触面向上述腔室4的内部。侧壁通常具有锥形形状具有圆形基部,从位于底部的较小。

26、尺寸开始,朝向临近容器的上部边缘8的较大截面延伸。应当注意,底壁和整个侧壁各自均由单张纸材形成。容器还具有用于允许使用者的手至少部分地与容纳在腔室4中的液体隔热的装置5;换句话说,作为本发明主题的大口杯特别适于容纳和饮用热/烫饮,避免与容纳热液体的容器的易管理性相关的任何问题。这些装置5有利地包括在容器的上部边缘8附近连接到侧壁3上的外部带6,从而在顶部形成连接弯曲部以靠在消费者的嘴上,从而由于其没有尖锐边缘的构造而避免了液体溅出。外部带6从圆形上部边缘8伸出并向下延伸至少足以允许容器被一只手握住的长度,从而构成握持带。为了这个目的,并且没有限制性的,外部带可以至少延伸侧壁3的高度的三分之一,。

27、沿着侧壁的整个圆形延伸部将其完全包围。结合到侧壁3上并且从侧壁自身伸出并在底部离开侧壁的外部带6在外部带6和侧壁3之间形成隔热空间7;该空隙在底部敞开并且不包含隔热插入件或其他东西,因为隔热功能由空隙内的空气实现。如上所述,外部带具有足以允许用手在不接触侧壁3的情况下容易管理容器的延伸。图1和2所示实施例的差异在于,在第一种情况下,侧壁3和外部带6由单张纸材整体地单件制成,因此在不丧失连续性以及不产生任何间断部或加厚部的情况下清楚地结合在一起。另一方面,图2示出了侧壁3和边缘带6分开形成并且通过胶合或者热焊接或类似的不可移除的结合系统结合到上部边缘8的区域上;可替代地,结合是可移除的,例如通过。

28、互锁,如图2629所示和后面所述。应当注意,在图2的该连接中,在外壁和内壁的部分中存在重叠区域。图1所示容器在外部带6的下部自由边缘6A的区域上还具有形成在其整个边缘上的加强卷部9,从而增大其抵抗由于压扁外部握持带材产生的变形在握住大口杯期间产生沿该方向的力。显而易见,根据需要、尺寸或容器的期望用途,可以没有该卷部9或者具有不同的形状和几何结构。同样,外部带6可以具有锥形构造具体的,倒锥体,从其位于大口杯上部边缘8的最小截面开始,并且朝向其位于下部区域的最大自由截面延伸。利用这种几何结构,隔热空隙7形成空气隔离垫,侧壁3和外部带之间的距离随着其从顶部向底部延伸而增大。0029该空隙7为空的并且。

29、在位于外部带6的自由边缘6A的区域中的底部是敞开的,从说明书CN102333703ACN102333717A4/8页9而能够接收另一个容器的上部区域的插入可叠置。简单地说,容器显然能够完美地叠置,因为不存在防止上述相互联接的明显变厚的壁部或底切。显而易见,在保持可叠置的重要特性的情况下,侧壁和外部带将有可能采用其他几何结构。很清楚,容器还相对于附图所示延伸轴线A成圆柱对称。根据上文对产品技术性能进行限定的描述,存在多种制造它的方法。一些可能的和最有利的制造方法在下面进行描述,以突出纸制大口杯的结构简化。显而易见,在不脱离本发明的发明构思的情况下,可替代地,能够采用其它等同的制造方法。就其本质而。

30、言,根据本发明的制造方法包括制造至少一个管形的初始侧壁3的起始步骤,形成贯穿腔室,其在最后实施例中是能够形成容器侧壁的结构。0030通常,工艺将从图11所示的扇形以便形成锥形的侧壁扁平坯20开始。0031扁平坯20将适当地变形,直到它具有图12所示的管形构造为止,图12示出了材料21的重叠区域。特别地,将使坯的端部带22、23部分重合它们将重叠以便以不可移除的方式结合在一起,形成液密密封。0032执行该初始联接步骤可以确保侧壁将是液密的,因为通过密封或胶合使上述重叠区域21结合是在大体平坦的表面上进行的并因此可以是自动化的,并且以可重复和极其可靠的方式进行该操作。0033因此,在制造阶段,将有。

31、可能如下面更充分描述的那样继续进行到制造外部带6,或者可替代地并且通常优选地将底壁2联接到下部区域24上以形成如图3所示类型的容器。0034应当注意,在这方面,根据要求,形成初始侧壁3和将其联接到底壁2上可以在单个且同时进行的制造步骤中进行,或者同样它们可以在相继的制造步骤中进行。0035还应当注意,通常来讲,如下所述的所有制造方法可以仅应用于初始侧壁3,或者可替代地应用于最终的初始容器,即,具有侧壁和底壁2。0036唯一例外是图14和32所述方法,其中,翻折的边缘带6通过将初始侧壁3的下部如图11和12中24所示,即具有最小截面的部分,向内向上翻折而形成。0037如上所述,下面将描述多种可能。

32、的产品类型,尤其是参考使用图3所示类型的初始容器作为起始元件。0038制造尤其适合于容纳热产品的纸质容器的方法通常至少包括制造纸质初始容器的步骤,所述初始容器具有底壁2和从底壁伸出的侧壁3,使得底壁和侧壁形成容纳腔室。另外,工序的第一部分是形成标准大口杯型容器,但其高度比最终的大口杯高与外部带6的长度相等的量;换句话说,起始容器图3的侧壁将具有与最终容器的高度加上外部带的高度相等的高度。随后,但不是与初始容器的形成同时,该工序随后进行纸质的外部带6的制备,外部带6结合到侧壁本身上并且从侧壁本身向下伸出并离开,从而形成位于外部带6和侧壁3之间的上述隔热空隙。特别地,外部带6形成自由的下部外边缘,。

33、其向如前所述的使隔热空隙7敞开。应当注意,上述制备外部带的步骤首先包括将侧壁3向外向下翻折的有利子步骤,使得构成初始容器侧壁的上部壁的材料逐渐变为构成外部带6。0039这在图4中以举例方式进行了示意性地图示。0040在第一制造工序中,为了实现所述方法,特别是使侧壁向外向下翻折成为可能,必需设计在执行该向下翻折之前的子步骤,即,至少在初始容器的侧壁3的上部区域中形成过量的材料。这个形成过量材料的子步骤例如可以包括至少在侧壁上部提供伸性纸。说明书CN102333703ACN102333717A5/8页10实际上,该伸性纸使得可能通过纸本身的可延伸性来确保具有过量材料,其允许纸在不导致纸材料撕破或削。

34、弱的情况下向外翻折。0041可替代地,尤其是当使用普通纸不过在适当或有必要的情况下也可以在使用伸性纸时应用该方法时,过量材料通过沿容器对称轴线A的方向使初始容器的侧壁上部压缩的步骤形成。尤其是参考图8A8E和9,我们注意到,它们图示了通过适当设备制造容器的连续步骤。0042首先,图3所示已经形成的容器通过使用沿侧壁的一部分例如下部反轮廓的第一阴模12锁定。如图8所示,第一阴模12实际上与侧壁的整个下部配合可能地,如果有的话,和底壁配合。通过使用至少与侧壁的一部分例如,下部反轮廓的第一阳模13锁定初始容器。同样可如图8A所示,阳模移动到与阴模完全配合,夹住锥形侧壁的下部和底壁2。仍然参考图8A,。

35、我们注意到存在成形元件14,我们看到其定位在容纳腔室4的内部,第一阳模13中也是如此。实际上,在所示实施例中,阳模13和成形元件14制成为单件;在可替代的实施例中,这些元件可利用独立并且协作的元件制成。详细地,阳模13与初始容器的相应部分相符并且反轮廓,相反地,成形元件14相对于侧壁3的上部、尤其是相对于预定形成翻折边缘带的部分的间隙。在所示实施例中,成形元件14具有圆柱形形状并且包括表面14A,用于在圆形区域上进行压缩之后,接收侧壁3的上部的纸材。在没有图示的更为复杂的实施例中,表面14A可以略微成锥形。还要注意到存在压缩主体15,其设计成作用于初始容器的侧壁3的上部,以使所述部分压抵成形元。

36、件14以便形成上述过量材料。如可从图8A8E所示的顺序中清楚看到的,压缩主体15从底部向上滑动即,从底壁朝向侧壁上部,移动成与成形元件14配合以使侧壁3的上部从锥形构造变为如图8C所示的圆柱形构造。在图8C所示构造中,有可能启动将侧壁3向外向下翻折的子步骤。特别地,为此目的设置上部导向主体16和下部导向主体15。在所示情况中,下部导向主体15与前面提到的压缩主体相同。换句话说,上部和下部导向主体15、16协作以形成能够允许侧壁上部穿过并向下翻折的成形空隙17。详细地,虽然阳模和阴模13、12是固定的并且不能将容器保持在位,但是上部和下部导向主体15、16能够共同向下移动并且作用在侧壁上部上,以。

37、便迫使其进行向外翻转运动。如可所引用的附图注意到的,上部导向主体16具有弯曲并为内凹构象的成形区域18;相应地,下部导向主体15具有弯曲但为外凸构象的对应的成形区域19。所述内凹和外凸成形区域18、19之间的距离形成上述空隙17。应当注意到,可选地,在上部和下部导向主体15、16运动期间,空隙17的尺寸可以变化;特别地,有利的是在其向下运动期间成形空隙17的轴向尺寸沿轴线A是减小的。通过如图9所示逐步适当地进行,进行到利用前面通过压缩步骤形成的过量材料使侧部带6逐渐翻折。由于形成了上述过量材料,就可能使纸在不产生裂口的情况下向外翻折,对比地,如果使用普通的、非伸性纸就不可能避免产生裂口。004。

38、3在制造所述容器的设备的可替代实施例中,采用适当的阴模30,其与初始容器本身的下部至少部分地反轮廓在这种情况下,同样,将有可能仅进行到形成初始侧壁3,或者可替代地,形成已经装有密封底部的大口杯。由柔性材料例如,橡胶、织物、柔性薄膜或类似物制成的元件29插入初始容器中。与柔性材料29具有相同尺寸和形状的、由刚性材料例如钢制成的适当芯部28以下面的方式插入上述锥体的内部以与纸质初始容器的内表面配合,如图15清楚示出的那样。说明书CN102333703ACN102333717A6/8页110044换句话说,该附图所示设备刚性锁定初始容器的下部即,底壁2和预定用于形成图7所示最终容器的侧壁3的部分。0。

39、045阴模30将使指定用于形成上述外部带的初始侧壁的上部6自由。0046初始容器的侧壁3和柔性材料制成的元件29的两个自由上部通过使用适当的夹持装置31彼此牢固固定。0047图15示出了夹持装置包括主上部凸缘32、辅下部凸缘33和从属凸缘34。0048在制造容器期间,工序包括使夹持装置31沿图15所示箭头35的方向向下移动。0049在图16所示后续步骤中,我们注意到,纸质容器的外部带已经向下翻折,使得它移动至与阴模30的相应成形表面30A配合,带6插在阴模30的上述成形表面和柔性材料制成的元件29之间。特别地,可以看到,夹持装置31,即在这种情况下的主凸缘和次凸缘32、33,仍然锁定在纸质容器。

40、的上部此时,其已成为外部带6的自由下部边缘6A上。换句话说,锥形芯部插入到与柔性材料具有相同尺寸和形状的锥体中。0050纸质锥体装配在先前已经组装好的部件上,并且使纸和柔性材料锥体一起同时降低。0051原始边缘被保持住以避免纸皱折,并且在到达位置,翻转部分与具有相应尺寸和斜度的反锥体相遇。0052在可替代的图1820所示的变型实施例中,具有由柔性材料制成的另一元件36,其插在阴模30和要变形的纸质容器之间。0053特别地,柔性材料制成的另一元件36的上部由上述夹持装置31适当地锁定。0054在图18所示构造中,我们注意到,纸质初始容器基本上全部容纳在由柔性材料制成的上述两个元件29、36内。0。

41、055如在前面的例子中一样,使夹持装置31沿图18中箭头35的方向移动,使它们变成图19所示的翻折构造。0056这时,使由柔性材料制成的第一元件29向上移动,如图20所示。0057随后,通过使由柔性材料制成的另一元件36沿图20中箭头37的方向向上移动,利用例如辅凸缘33,我们确保形成图示的卷部9。0058换句话说,将已经形成图21所示类型的容器。0059换句话说,如在先前系统中一样,要翻转的纸质锥体装配在锥形芯部上,其又由柔性材料锥体覆盖。0060围绕它装配由柔性材料制成的另一锥体使得纸位于由柔性材料制成的两个锥体之间,随后进行如前所示和所述的工序;当将由柔性材料制成的两个锥体的上部边缘其略。

42、长于纸质锥体保持在一起例如利用环时,第二外部锥体进一步便于要翻转锥体的下降。0061在到达位置,翻转部分与具有相应尺寸和斜度的反锥体相遇。在这种情况下,由柔性材料制成的锥体仅提升形成卷部其通常形成大口杯的边缘所必需的距离。0062显而易见,如果希望进一步使外部带更远以便有助于叠置的话,则位于纸外的柔性材料可以更深。0063在图22和23所示另一实施例中,工序中的第一步骤是在侧壁3的上部边缘8处形成向外唇部9A。说明书CN102333703ACN102333717A7/8页120064唇部9A由沿着图23中箭头39的方向向下平移的适当锁定装置38夹住,从而形成上述外部带6。0065换句话说,大口。

43、杯的要翻转的上部边缘为了利用传统方法开始形成卷部而进行预先布置,并且利用两个环锁定以防止其进一步皱折。0066随后,通过施加均匀的力使两个环下降,从而使初始大口杯的希望部分翻转。0067应当注意到,按照同样的方式未描绘,还将有可能使大口杯本身的侧壁的下部边缘提升,同时在这种情况下使保持边缘的两个环保持不动。0068图3032图示了另一制造方法。0069在这种情况下,同样,首先在初始侧壁的上部边缘图30或下部边缘图32处形成向外唇部9A。0070随后建立旋转平面38,特别是具有朝向旋转轴线A倾斜的成形表面46、47。0071特别地,旋转平面具有与锥体本身斜度相等的锥形凹度。0072初始侧壁3位于。

44、旋转平面上,其延伸轴线A与旋转轴线重合。0073这时,通过使初始侧壁和旋转平面38沿着轴线A共同移动形成外部带图31。0074显然,通过作用于侧壁的较宽上部边缘图30或者作用于相同初始侧壁的较窄下部边缘图32,同样的方法可以对如图30所示的初始容器实施或者仅对图32所示的初始侧壁实施。0075换句话说,要翻转的锥体被推靠旋转内凹锥体,施加轻微压力。0076该旋转锥体具有与锥体本身的斜度相等的锥形凹度,在锥体由于压力而下降到旋转内凹锥体上之前,预先布置相应的边缘以便利用传统方法开始形成卷部。0077在可用于形成图2所示容器的不同制造方法图6、7和2429中,分别组装底壁2和侧壁3,随后将其联接到。

45、外部带6上。一旦组装好普通的纸质大口杯,那么就将已经制成的锥形外部带以不可移除的方式或通过互锁连接到其上。在图6和7所示细节中,环形外部带在侧壁3本身的上部边缘8处以不可移除的方式联接到初始容器上。该联接步骤用于将锥形带具有最小截面的区域附接到侧壁的上部边缘上。0078外部带6的上部边缘可以插到在大口杯上部边缘上的卷部的下面,或者可以在如图7所示部分联接的反轮廓表面上使用胶合。同样显而易见的是,根据需要,加强卷部如果有的话以标准方式并且利用标准技术形成。0079参考图24所示实施例,通过将端部45在顶部以不可移除的方式结合到存在于侧壁3的上部边缘8处的卷部40上,或者根据图25所示实施例,通过。

46、将端部45以不可移除的方式或通过互锁结合到所述卷部40下面,来进行联接步骤。0080在图26和27所示另一变型实施例中,已经形成的环形外部带安置在侧壁3的上部边缘8处。0081所述上部边缘的一部分卷曲以获得卷部40,该卷部40包括来自所述侧壁3和来自所述环形外部带6的材料,从而形成外部带和初始容器之间的联接。0082这样,如果希望的话,有可能避免任何种类的胶合或焊接,同时由于卷部40通过机械联接确保了外部带6和容器之间的结合。0083此外,应当注意,通过使用伸性纸,将有可能形成倒锥体,其不仅与锥形起始形状配合,而且还具有将允许由此形成的大口杯之间更大间隔和完美叠置的变形。说明书CN102333。

47、703ACN102333717A8/8页130084如图26所示,外部带实际上具有锥形上部41和具有与侧壁3分离的曲线轮廓的下部,该部分在其底侧设置有加强卷部9。0085图28和29所示实施例使用由伸性纸制成的圆柱形外部带。0086上部41连接到大口杯的锥形部分上并与之配合,并且如前述方法中那样通过形成卷部40实现结合。0087图29示出的最终容器具有圆柱形侧部带6。0088应当注意,通过将纸质容器制成为两件,有可能获得外部带的受控偏离和符合要求的隔热与侧壁3或多或少隔开,并且容器可以利用已有机器进行制造。0089应当注意,通常来讲,从已经形成的锥体有可能已经制成具有底部的大口杯开始的锥体的一。

48、部分的翻转可以利用传统的方法分开进行或者在翻转之前直接进行。0090材料可以是传统的纸和/或纸板和/或伸性纸,特别地其可延伸性不小于5,有或者没有防水添加剂或附属物。0091显然,图示的所有示例性实施例可以使用标准纸或可伸性纸。在后一种情况下,有可能在实施阶段插入用于容器的其它成形和细节,以利用材料的上述拉伸性例如,用普通纸不能获得的圆形形状。在这方面,图10A和10B示出了用于对图1和2所示容器的几何形状进行改变的一些可能,其可通过使用上述伸性纸获得。例如,将有可能通过变形获得对侧壁3的几何形状的改变,使得后者具有部分弯曲的轮廓10,如图所示。还介绍了截面为圆形的外部带6。详细地,图10A示。

49、出了大口杯;图10B示出了小杯子。显然,图2所示实施例可以仅对外部带使用伸性纸其更为昂贵,以便使后者具有特殊形状。0092本发明实现了重要的优点。首先,利用为本发明主题的方法获得的大口杯经证明是允许使用单张纸质片材对热包含物进行隔热的第一个解决方案。这在非常有竞争力的时间进度上获得了可观的材料节约和生产成本降低。可以看到,所述大口杯在使用时结构牢固并且非常不易变形,使消费者的手隔热,同时保持为运输和储存产品目的所必需的优异的可叠置性。可以看到容器口与正常大口杯相同,并且能够避免液体在被饮用过程中溢出。所提出的制造方法易于工业化并且简单,因而产品成本也得以降低。最后,根据试验,已经看到,所采用的构造可以确保更好地保持饮料温度。这样,有可能使饮料更长时间地保温,或者使其不会非常烫并且在准备立即饮用的同时仍然确保其保持在最佳温度。说明书CN102333703ACN102333717A1/33页14图1说明书附图CN102333703ACN102333717A2/33页15图1A说明书附图CN102333703ACN102333717A3/33页16图2说明书附图CN102333703ACN102333717A4/33页17图3说明书附图CN102333703ACN102333717A5/33页18图4说明书附图CN102333703ACN102333717A6/33页19图5说明书附图。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作业;运输 > 输送;包装;贮存;搬运薄的或细丝状材料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