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辅助阴极及利用它对盲孔进行阳极氧化的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铝合金盲孔阳极氧化方法, 特别是涉及一种深孔阳极氧化方法。背景技术 在一些通用工程和军事工业方面, 有些较大的铝合金的零部件需要阳极氧化, 这 些零部件有时有很深的盲孔, 不仅零件表面需要有较厚的氧化膜, 这些盲孔的氧化膜, 也要 达到一定的要求。现有的的解决方法是通过调整工件装夹方向, 在工艺上提高氧化电压和 延长氧化时间, 使盲孔内达到一定的膜厚。
上述现有的解决方法存在以下不足之处 : 1、 对一些较大的工件, 调整装夹方向比较困难, 不能很好的解决膜厚均匀问题, 表面与 孔内膜厚相差很大, 为了孔内的膜厚度达到要求, 而提高氧化电压和延长氧化时间, 造成能 源浪费 ; 2、 导致其它部位的尺寸不合格, 这种现象在硬质氧化过程中尤其明显。
发明内容
本发明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 提供一种操作灵活方便、 氧化膜层厚 度理想的辅助阴极, 以及利用该辅助阴极对盲孔进行阳极氧化的方法。本发明的技术解决 方案如下 : 一种辅助阴极, 所述辅助阴极的主体是一段合金材质的圆管, 所述圆管的一端封闭、 另 一端具有与所述圆管的径向平行的中间孔, 在靠近所述中间孔的所述圆管的侧壁上均匀地 开有垂直于所述圆管径向方向的数个小孔 (便于电解液在盲孔中均匀流动) ; 所述数个小孔 的两侧具有套在所述圆管上的圆环形支撑架, 所述圆环形支撑架上有缺口 ; 所述圆管上还具有接线孔, 所述接线孔与导线相连。
中间孔的直径一般比圆管的直径小 5 ~ 10mm。
所述圆管上还具有支管, 所述支管可套软管。
所述软管与过滤机的进口管相连接。
所述支管是 PVC 材质所述支管是 PVC 材质或其它不导电塑料。所述导线上有导电 夹, 所述导电夹与阴极杆相连。
所述合金是铝合金或钛合金。
上述任一辅助阴极对盲孔进行阳极氧化的方法, 包括如下步骤 : 首先, 将试块放入氧化槽液中, 再将所述辅助阴极放入试块的盲孔中, 所述辅助阴极与 所述盲孔孔底保持一定的距离 (例如, 10 ~ 15mm) 以免短路 , 并固定所述辅助阴极 ; 然后将 所述试块通过挂具与阳极杆接触好, 打开循环泵, 将所述辅助阴极的导电夹与所述阴极杆 相连, 开始氧化直至在所述盲孔的表面得到指定的膜厚。
所述氧化槽液中硫酸浓度为 150 ~ 200g/l, 温度为 18 ~ 22℃。
在圆管的一端有一个支管与圆管的中心孔相连 ( 如图 3), 另一端与软管相连, 以便于氧化槽液在孔中流动。
所述圆形支撑架采用 PVC 材料材质或其它不导电塑料, 以避免铝管与工件孔壁接 触导致短路而烧毁工件。所述支撑架上有分布均匀的缺口可便于电解液在盲孔中流动。
所述软管内部有细的钢丝, 以避免在氧化过程中软管变形, 导致流量不稳定 ; 所述 软管的一端与所述支管相连通, 另一端与进入电解槽的进口管相连, 进口管的槽液经过调 整温度, 由循环泵提供能量。
所述导线采用不污染槽液的铝合金芯。所述导线连接导电夹, 可通过导电夹方便 地与阴极杆接通。
与现有技术相比, 本发明的的技术效果如下 : 第一 : 由于在盲孔内的电解液处于循环流动的状态, 能及时带走氧化产生的热量, 从而 能持续生成氧化膜。
第二 : 由于有辅助阴极在盲孔中的使用, 使得电力线能在盲孔中得到有效分布, 从 而能使氧化膜在工件的表面和盲孔中同步生成, 提高了膜厚的均匀性, 提高了电流效率, 降 低了能耗。
第三 : 在阴极上采用导电夹, 使用方便。能根据需要, 在氧化过程中通过导电夹与 阴极杆的断开和接通来控制氧化操作的关闭和开启, 及时调整盲孔内的氧化膜厚度。 附图说明
图 1 是本发明中用到的一种辅助阴极的结构示意图 ; 图 2 是本发明中辅助阴极中圆形支撑架和铝管中心孔的放大示意图 ; 图 3 是本发明中用到的辅助阴极主体剖视图 ; 图 4 是本发明中用的的另一种辅助阴极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 用实施例来进一步说明本发明内容, 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仅限于实施 例。 对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背离本发明精神和保护范围的情况下做出的其它的变化和修 改, 仍包括在本发明保护范围之内。
实施例 1 本实施例在于说明本发明在氧化深 250mm、 直径 50mm 盲孔中的应用。
制备试块 : 取一个 400 * 200 * 350(mm) 材质为 6061 铝合金 (6061 铝合金的主 要合金元素是镁与硅, 并形成 Mg2Si 相) 的试块, 在其上作一个深 250mm、 直径 50mm 的简单孔 (即, 盲孔) , 通过螺纹将试块与挂具连接。
图 1 是本发明氧化中所用到的辅助阴极结构示意图。如图 1 所示, 所述辅助阴极 的主体 1 为一根长约 260mm、 直径约 25mm 的铝合金圆管, 一端封闭, 另一端中间孔 7 (在图 2 中示出) 的长度为 245 ~ 250mm( 如图 3 中箭头 A 段所示 , 中间孔 7 的直径为 20mm), 在靠 近孔底一侧的圆管侧壁上均匀地的开有数个小孔 4, 其两端为两个直径为 48mm 的圆环形支 撑架 3, 圆环形支撑架 3 上有缺口 8(如图 2 所示) 。主体 1 的一端有接线孔, 该接线孔与导 线 6 相连, 以用于通过导线 6 使主体 1 与阴极相连。在主体 1 的一端有支管 5, 支管 5 的孔 直径为 20mm, 支管 5 的一端与圆管的中间孔 7 相连通, 支管 5 的另一端与孔径为 20mm 软管2 相连。 导线 6 的另一端可装导电夹, 此时通过导电夹与电源的连接控制氧化操作的开启 和关闭。
装夹 首先, 将试块放入氧化槽液中, 再将所述辅助阴极放入试块的盲孔 (直径为 50mm) 中, 所 述辅助阴极与所述盲孔孔底保持 10 ~ 15mm 的距离, 以免短路, 并固定所述辅助阴极 ; 然后 将所述试块通过挂具与阳极杆接触好, 打开循环泵, 将所述辅助阴极的导电夹与所述阴极 杆相连。
阳极氧化 如本领域技术人员所共知, 阳极氧化的前后处理流程在此就不再多述, 按已知的常规 方式处理, 处理好的试块放入氧化槽液, 槽液为普通氧化槽液, 硫酸浓度为 150 ~ 200g/l, 温度为 20℃左右, 将循环泵打开, 等到软管 2, 软管与进入氧化槽的槽液管道联通 , 试块和 辅助阴极整个都是浸入氧化槽液中 . 等到软管中的电解液中无大量气泡, 开启电源氧化, 2 电流密度为 1A/dm , 氧化 60 分钟。
检测到试块表面氧化膜厚在 25 微米左右, 盲孔内膜厚在 18 微米左右。
实施例 2 本实施例在于说明本发明在氧化深 250mm、 直径 30mm 盲孔中的应用。
制备试块 : 取一个 400 * 200 * 350( 单位为 mm) 材质为 6061 铝合金试块, 在其 上作一个深 250mm、 直径 30mm 的简单孔 (即, 盲孔) , 通过螺纹将试块与挂具连接。
制备辅助阴极 : 本实施例用到的辅助阴极的结构如图 4, 同图 1 稍有一点区别, 在 于主体 9 为一根长 260mm、 直径 15mm 的铝合金圆管, 圆管的中部为一直径为 10mm 的通孔, 主 体 9 的一端与软管 13 相连通, 主体 1 的侧面有个接线孔 12, 该接线孔与导线 14 连接, 通过 导线 14 将主体 9 与阴极相连。在远离接线孔的一侧的主体 1 侧壁上均匀的开有小孔 11, 其 两端为两个直径为 28mm 圆环形的支撑架 10, 支撑架上有缺口 8, 导线 6 的另一端接有导电 夹, 该导电夹可控制氧化操作的开启和关闭。
装夹 首先, 将试块放入氧化槽液中, 再将所述辅助阴极放入试块的盲孔 (直径为 30mm) 中, 所 述助阴极与所述盲孔孔底保持 10 ~ 15mm 的距离, 以免短路 , 并固定所述辅助阴极 , 然后 将所述试块通过挂具与阳极杆接触好, 打开循环泵, 将所述辅助阴极的导电夹与所述阴极 杆相连。
阳极氧化 如本领域技术人员所共知, 阳极氧化的前后处理流程在此就不再多述, 按已知的常规 方式处理, 处理好的试块放入氧化槽液, 槽液为普通氧化槽液 (硫酸浓度为 150 ~ 200g/l, 三价铝离子的浓度为 1 ~ 15g/l) , 温度为 20 度左右, 将循环泵打开, 到软管中的的电解液中 2 无大量气泡, 开启电源氧化, 电流密度为 1A/dm , 氧化 50 分钟。
检测表面氧化膜厚在 24 微米左右, 孔内膜厚在 18 微米左右。
实施例 3 本实施例用于说明本发明在硬质氧化方面的应用。
制备试块 : 取一个 400*200*350( 单位为 mm) 材质为 6061 铝合金试块, 在其上作
一个深 250mm, 直径 20mm 的简单孔 (即, 盲孔) , 通过螺纹将试块与挂具连接。
制备辅助阴极 本实施例用到的辅助阴极的结构示意图也如同图 1 所示, 只是尺寸与实施例 1 有差别。 主体 1 为一根长 260mm、 直径 10mm 的铝合金圆管, 一端封闭, 另一端中间孔 7 的直径为 8mm, 在远离接线孔的一侧的主体 1 侧壁上均匀的开有小孔 4, 其两端为两个直径为 18 圆环形的 支撑架 3, 支撑架上的缺口 8, 圆管的一端有个接线孔, 以用于通过导线 6 与阴极相连, 导线 的另一端接有导电夹, 在圆管的一端有一个支管 5, 孔径为 8 与圆管的中心孔相连, 另一端 与孔径为 8mm 软管 2 相连。
装夹 首先, 将试块放入氧化槽液中, 再将所述辅助阴极放入试块的盲孔 (直径为 20mm 单位) 中, 所述助阴极与所述盲孔孔底保持 10 ~ 15mm 的距离, 以免短路 . 并固定所述辅助阴极 ; 然后将所述试块通过挂具与阳极杆接触好, 打开循环泵, 将所述辅助阴极的导电夹与所述 阴极杆相连。
阳极氧化 如本领域技术人员所共知, 阳极氧化的前后处理流程在此就不再多述, 按已知的常规 方法处理, 处理好的试块放入氧化槽液, 槽液为普通氧化槽液, 硫酸浓度为 150 ~ 200g/l, 温度为 0±2 度, 将循环泵打开, 直到软管中的电解液中无大量气泡, 开启电源氧化, 电流密 2 度为 2A/dm , 氧化 60 分钟。 检测表面氧化膜厚在 45 微米左右, 孔内膜厚在 38 微米左右。
实施例 4 本实施例旨在说明如果孔内的氧化膜生成速度过快, 可以通过本实施例的方法调整盲 孔内氧化膜厚度。
制备试块 : 取一个 400*200*350( 单位为 mm) 材质为 6061 铝合金试块, 在其上作 一个深 250mm, 直径 50mm 的简单孔 (即, 盲孔) , 通过螺纹将试块与挂具连接, 制备辅助阴极 如图 1 所示的阴极, 请先参阅图 1, 图 1 是本发明氧化中所用到的辅助阴极结构示意图。 主体 1 一根长 260mm 直径 25mm 铝合金的圆管, 一端封闭, 另一端中间孔 7 直径为 20mm, 在 靠近孔底的一侧的圆管侧壁上均匀的开有小孔 4, 其两端为两个直径为 48mm 圆环形的支撑 架 3, 支撑架上的缺口 8, 圆管的一端有个接线孔, 以用于通过导线 6 与阴极相连, 导线的另 一端接有导电夹, 在圆管的一端有一个支管 5, 孔径为 20 与圆管的中心孔相连, 另一端与孔 径为 20 软管 2 相连。
装夹 首先, 将试块放入氧化槽液中, 再将所述辅助阴极放入试块的盲孔 (直径为 50 单位 mm) 中, 所述辅助阴极助阴极与所述盲孔孔底保持 10 ~ 15mm 的距离, 以免短路, 并固定所述辅 助阴极 ; 然后将所述试块通过挂具与阳极杆接触好, 打开循环泵, 将所述辅助阴极的导电夹 与所述阴极杆相连。
阳极氧化 如领域技术人员所共知, 阳极氧化的前后处理流程在此就不再多述, 将处理好的试块 放入氧化槽液, 槽液为普通氧化槽液, 硫酸浓度为 150 ~ 200g/l, 温度为 0±2 度, 将循环泵
打开, 到软管中的的电解液中无大量气泡, 开启电源氧化, 电流密度为 2A/dm2, 氧化 70 分钟。
检测表面氧化膜厚在 55 微米左右, 孔内膜厚在 50 微米左右。内外膜厚相差 5 微 米左右, 把导电夹与阴极杆脱开, 继续氧化 10 分钟, 表面氧化膜厚度达到 60 微米左右, 内外 膜厚差达到 10 微米。
实施例 5 本实施例在于说明本发明的辅助阴极还可以采用钛合金 ,( 钛合金较铝合金不易损 耗 )。
制备试块 : 取一个 400 * 200 * 350(mm) 材质为 6061 铝合金 (6061 铝合金的主 要合金元素是镁与硅, 并形成 Mg2Si 相) 的试块, 在其上作一个深 250mm、 直径 50mm 的简单孔 (即, 盲孔) , 通过螺纹将试块与挂具连接。
图 1 是本发明氧化中所用到的辅助阴极结构示意图。如图 1 所示, 所述辅助阴极 的主体 1 为一根长约 260mm、 直径约 25mm 的钛合金圆管, 一端封闭, 另一端中间孔 7 (在图 2 中示出, 其长度 L 为支管 5 的中心到阴极钛管端面的距离) 的直径为 20mm, 在靠近孔底一侧 的圆管侧壁上均匀地的开有数个小孔 4, 其两端为两个直径为 48mm 圆环形支撑架 3, 圆环形 支撑架 3 上有缺口 8 (如图 2 所示) 。主体 1 的一端有接线孔, 该接线孔与导线 6 相连, 以用 于通过导线 6 使主体 1 与阴极相连。在主体 1 的一端有支管 5, 支管 5 的孔直径为 20mm, 支 管 5 的一端与圆管的中心孔 7 相连通, 支管 5 的另一端与孔径为 20mm 软管 2 相连。 导线 6 的另一端可装导电夹, 此时通过导电夹与电源的连接控制氧化操作的开启 和关闭。
装夹 首先, 将试块放入氧化槽液中, 再将所述辅助阴极放入试块的盲孔 (直径为 50mm) 中, 所 述辅助阴极与所述盲孔孔底保持 10 ~ 15mm 的距离, 以免短路, 并固定所述辅助阴极 ; 然后 将所述试块通过挂具与阳极杆接触好, 打开循环泵, 将所述辅助阴极的导电夹与所述阴极 杆相连。
阳极氧化 如本领域技术人员所共知, 阳极氧化的前后处理流程在此就不再多述, 按已知的常规 方式处理, 处理好的试块放入氧化槽液, 槽液为普通氧化槽液, 硫酸浓度为 150 ~ 200g/l, 温度为 20℃左右, 将循环泵打开, 等到软管 2(软管与进入氧化槽的槽液管道通 , 试块和辅 助阴极整个都是浸入氧化槽液中 .) 中的电解液中无大量气泡, 开启电源氧化, 电流密度为 2 1A/dm , 氧化 60 分钟。
检测到试块表面氧化膜厚在 25 微米左右, 盲孔内膜厚在 18 微米左右。
通过验证明, 根据不同的盲孔尺寸, 灵活的改变辅助阴极的尺寸, 采用本发明对带 有盲孔的较大工件进行阳极氧化, 不仅能在零件表获得氧化膜, 还能在零件的深孔内获得 所需要的氧化膜, 从而满足零件的功能性要求, 同时由于辅助阴极可以通过导电夹在氧化 过程中进行断开和接通, 因此能根据需要调整工件盲孔内的氧化膜厚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