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0910184585.6
2009.08.31
CN101638811A
2010.02.03
撤回
无权
发明专利申请公布后的视为撤回IPC(主分类):D01C 1/00公开日:20100203|||实质审查的生效|||公开
D01C1/00; D01C1/02; D01C1/04
D01C1/00
盐城纺织职业技术学院
瞿才新
224005江苏省盐城市职教园区
南京天华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高玉珠
本发明涉及一种利用桑树皮作为原料制备纺织纤维的脱胶工艺,其特征在于采用酶处理方法对桑皮纤维进行脱胶,其具体工艺步骤如下:桑皮自然处理—微波加热—机械捶打除杂—酸浸预处理—碱中和—碱性果胶酶处理—碱液煮练—水洗—纤维素酶处理—漂白—水洗—烘干。本发明的优点是,生产效率高,对纤维损伤小,纤维制成率高;碱、酸、水的用量非常少,污染小,且能耗、水耗低,作业环境安全。
1、 一种桑皮纤维的脱胶工艺,其特征在于:采用酶处理方法对桑皮纤维进行脱胶,其工艺步骤如下:桑皮自然处理——微波加热——机械捶打除杂——酸浸预处理——碱中和——碱性果胶酶处理——碱液煮练——水洗——纤维素酶处理——漂白——水洗——烘干。2、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桑皮纤维的脱胶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微波加热工艺中,其微波功率为1-2KW,处理时间为2-5分钟。3、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桑皮纤维的脱胶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酸浸预处理工艺中,其硫酸浓度为0.25%,温度为30~60℃,处理时间为1小时。4、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桑皮纤维的脱胶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碱中和工艺中,氢氧化钠浓度为0.25%,处理时间为0.5小时。5、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桑皮纤维的脱胶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碱性果胶酶处理工艺中,碱性果胶酶浓度为2%~5%,温度为45℃~50℃,处理时间3-5小时。6、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桑皮纤维的脱胶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碱液煮练工艺中,其氢氧化钠浓度为1.5%,三聚磷酸钠3%~5%水玻璃3%~8%,煮练温度100℃,时间2-5小时。7、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桑皮纤维的脱胶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纤维素酶处理工艺中,纤维素酶溶液浓度为0.1%~0.2%,处理温度为30℃~60℃。8、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桑皮纤维的脱胶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漂白工艺中,漂白剂采用双氧水,其浓度为1-3%,温度100℃。
一种桑皮纤维的脱胶工艺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纺织纤维的制备工艺,尤其是一种利用桑树皮制备纺织纤维的脱胶工艺。 背景技术 桑皮纤维的优劣,主要取决于脱胶的程度。目前常用的方法有自然脱胶法和化学脱胶法,自然脱胶法受环境影响大,耗费时间长,生产效率低,质量难以保证。化学脱胶法是利用桑皮中的胶质和纤维素对酸、碱、氧化物的作用性质不同,通过煮练水洗等化学、物理机械手段使胶质与纤维分离。鉴于桑树皮中的胶质含量过高,一次碱煮不能起到很好的效果,通常采用二次碱煮的工艺路线。其主要脱胶工序为: 桑皮除杂——水浸——锤洗——预处理——一煮——水洗——二煮——酸漂洗——水洗——皂洗——水洗——烘干——后整理 通过大量实践发现,上述的二煮法存在脱胶过度的弊端,破坏了桑皮纤维的结构,短绒较多,使纤维表面粗糙,可纺性差、制成率低,且工艺流程长、操作相对复杂,同时对环境也会造成严重污染,不符合现代社会的生态环保和谐发展的理念,因此限制了其产业化。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环保高效的桑皮纤维脱胶工艺。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采用酶处理方法对桑皮纤维进行脱胶,其工艺步骤如下:桑皮自然处理——微波加热——机械捶打除杂——酸浸预处理——碱中和——碱性果胶酶处理——碱液煮练——水洗——纤维素酶处理——漂白——水洗——烘干。 所述的微波加热工艺中,其微波功率为1-2KW,处理时间为2-5分钟。 所述的酸浸预处理工艺中,其硫酸浓度为0.25%,温度为30~60℃,处理时间为1小时。 所述的碱中和工艺中,氢氧化钠浓度为0.25%,处理时间为0.5小时。 所述的碱性果胶酶处理工艺中,碱性果胶酶浓度为2%~5%,温度为45℃~50℃,处理时间3-5小时。 所述的碱液煮练工艺中,其氢氧化钠浓度为1.5%,三聚磷酸钠3%~5%,水玻璃3%~8%,煮练温度100℃,时间2-5小时。 所述的纤维素酶处理工艺中,采用浓度为0.1%~0.2%的纤维素酶溶液对桑皮纤维进行处理,温度为30℃~60℃。 所述的漂白工艺中,漂白剂采用双氧水,其浓度为1-3%,温度100℃。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所具备的优点是,采用酶脱胶工艺,脱胶效率高,对纤维损伤小,纤维制成率高;碱、酸、水的用量少,污染小,且能耗、水耗低;作业环境安全,符合现代绿色环保的要求。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涉及一种利用桑树皮作为原料制备纺织纤维的脱胶工艺,其特征在于采用酶处理方法对桑皮纤维进行脱胶,其主要工艺步骤如下: 桑皮自然处理——微波处理——机械捶打除杂——酸浸预处理——碱中和——碱性果胶酶处理——碱液煮练——水洗——纤维素酶处理——漂白——水洗——烘干。 下面对每一步工艺步骤进行详细描述: 1、桑皮自然处理: 桑树皮收集后经过日晒风化并辅以机械捶打,以除去大部分的蜡质及部分外皮,减少脱胶压力。然后放在常温下进行自然吸湿时效处理,处理时间2~5小时。 2、微波加热处理: 将桑树皮原料放入微波炉中进行微波加热处理。其微波处理参数:微波功率1KW,处理时间2~5分钟,每隔一分钟翻动一次。通过微波加执处理,使水分子快速地渗透到桑皮纤维的内部,引起桑皮中非纤维类物质迅速溶胀,部分可溶于水的胶质溶解,部分不溶于水的胶质经过剧烈振动,减少了桑皮纤维与胶质的粘着力,为后面的生物酶及化学处理打开了通道。 3、机械捶打除杂 经微波处理后的桑树皮,胶质干化,其与纤维的粘着力已经大大降低,经过机械捶打,可以极大的减小胶质与纤维的结合程度,便于酶及化学试剂的吸附与渗透。同时部分胶质已脱离纤维,可直接去除。 4、浸酸预处理 将桑皮放入浓度为0.25%硫酸溶液内浸泡,温度30~60℃,常压,浴比[桑皮质量(g)与浓度为0.25%的硫酸溶液的体积(ml)之比]为1∶20,浸泡时间1小时。 5、碱中和 采用浓度为0.25%的氢氧化钠溶液浸泡,常温常压,浴比[桑皮质量(g)与浓度为0.25%的氢氧化钠溶液的体积(ml)之比]为1∶15,浸泡时间0.5小时。该工艺步骤主要是对浸酸预处理中残留的酸进行中和,同时也为下一步碱性果胶酶的处理提供一个可靠的碱性环境。 6、碱性果胶酶处理 碱性果胶酶主要包括原果胶酶,裂解酶和果胶水解酶。配制成浓度为2%~5%的碱性果胶酶溶液进行浸泡处理,温度45℃~50℃,常压,最适pH值9.0,pH值范围6~10。浴比[桑皮质量(g)与浓度为2%~5%的碱性果胶酶溶液的体积(ml)之比]为1∶20,浸泡处理时间3-5小时。 7、碱液煮练 在1.5%浓度的氢氧化钠溶液中分别加入3%~5%的三聚磷酸钠和3%~8%的水玻璃,配制成碱煮液,煮练温度100℃,常压,浴比[桑皮质量(g)与碱煮液的体积(ml)之比]1∶20,煮练时间2小时。 8、水洗 将碱液滤除,用蒸馏水反复浸泡搓洗2~5次,使最终残液为中性或弱碱性。 9、纤维素酶处理 采用宁夏和氏璧生物技术有限公司生产的粉末状纤维素酶,配制成浓度为0.1%~0.2%的纤维素酶溶液对桑皮纤维进行处理,温度为30℃~60℃,最佳50℃,pH:4.0~5.5,最佳4.8。浴比[桑皮纤维的质量(g)与浓度为0.1%~0.2%的纤维素酶溶液的体积(ml)之比]1∶(30~40),处理时间2小时。 纤维素酶可对桑皮纤维上的半纤维素进行处理,使纤维表面柔和,增强光泽。 10、漂白 漂白剂为双氧水,浓度2%,浴比1∶20,常压,温度100℃,漂白时间45分钟。 11、水洗 用蒸馏水反复浸泡搓洗2~5次,使最终残液为中性或弱碱性,去除桑皮纤维上残留的部分纤维素酶或双氧水,防止在烘干过程中,纤维素酶或双氧水对桑皮纤维素过度处理,损伤纤维。 12、烘干 经水洗后的桑皮纤维滤除多余水分,自然晾晒2~3天,然后放到烘箱中烘干。在烘干过程中,每隔20分钟翻动一次。 经过上述脱胶工艺处理的桑皮纤维的平均长度为18~22mm,最长可达25mm,线密度为2.3dtex,桑皮纤维的强度为4.5~6.5cN/dtex,断裂伸长率为7%~13%。其工艺过程中,碱、酸、水的用量非常少,污染小,且能耗、水耗低,作业环境安全。
《一种桑皮纤维的脱胶工艺.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桑皮纤维的脱胶工艺.pdf(6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本发明涉及一种利用桑树皮作为原料制备纺织纤维的脱胶工艺,其特征在于采用酶处理方法对桑皮纤维进行脱胶,其具体工艺步骤如下:桑皮自然处理微波加热机械捶打除杂酸浸预处理碱中和碱性果胶酶处理碱液煮练水洗纤维素酶处理漂白水洗烘干。本发明的优点是,生产效率高,对纤维损伤小,纤维制成率高;碱、酸、水的用量非常少,污染小,且能耗、水耗低,作业环境安全。。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