钓鱼用绕线架的防逆转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采用单向离合器的钓鱼用绕线架的防逆转装置。
背景技术
现今,以旋转式绕线架为首,在诸如电动式绕线架、两轴承式绕线架等众多的钓鱼用绕线架上安装采用单向离合器的防逆转装置。
图4显示了由实用新案登录第2524477号公报所公开的旋转式绕线架,图中1是通过轴承3而由绕线架本体5可旋转地支承的中空飞轮轴(旋转体),在它的前端一侧利用螺帽9固定转子7。而且,固定在摇柄轴上的驱动齿轮与刻设在飞轮轴1后端一侧外圆周上的小齿轮相啮合,通过对摇柄11进行旋转操作,使得转子7朝着鱼线缠绕的方向(正向旋转方向)旋转。
此外,在转子7上形成着一对支承臂13,在两支承臂13的前端,通过安装着行式滚轮15地遮盖臂17和遮盖支架19而安装可朝着鱼线缠绕位置和鱼线放出位置反转自如的半环状的遮盖物21。
另外,图中23是插穿过正轮轴1的卷线轴,在该卷线轴23的转子一侧的突出端安装着卷线筒25。而且,卷线轴23的后端一侧安装着横向(Traverse)机构,当朝着鱼线缠绕位置一侧搬倒遮盖物21并操作摇柄使转子7朝着鱼线卷绕的方向转动时,通过横向朝着前后方向作横向运动而使得鱼线卷回到卷线筒25上,当朝着鱼线放出位置一侧反向旋转遮盖物21将装置投掷出去时,则被缠绕到卷线筒25上的鱼线便呈螺旋线形状被掷出去。
此外,该旋转式绕线架27的转子7的圆筒部29内部安装着在投掷时或者缠绕鱼线时防止转子7朝着鱼线输出方向(反转方向)旋转的防逆转装置31。
图5及图6表示防逆转装置31的详细情况,该防逆转装置31的结构由安装在飞轮轴1外周上的单向离合器33、嵌合固定在该单向离合器33外周上的筒状防逆转体35、可与形成在该防逆转体35外周上的棘爪37的固定(系止)部69形成固定的固定爪39构成。在各棘爪37之间形成卡住固定爪39的缺口部38。
此外,如图6所示的单向离合器33由固定在飞轮轴1外周上的内轮41、将上述防逆转体35安装在外周上的飞轮43,以及被配置在内、外轮41、43之间的多个滚子45和定位架47及弹簧49构成,其中内轮41的外周形状呈圆形,利用定位架47按等间隔方式保持着滚子45。而且,在外轮43的圆壁上形成与各滚子45相对应的凹部(非楔形区域)51和与该凹部相连的倾斜面(楔形区域)53,滚子45在各自弹簧49的作用下靠在沿倾斜面53的方向上。
另一方面,如图5所示,从平面看固定爪39的外形为ㄑ字形形状,爪尖部形成了可与上述缺口部38进行配合的配合部55。而且,固定爪39由绕线架本体5可旋转地支承着,在弹簧部件57的作用下始终与固定部69处于固定的方向。
此外,固定爪39通过设置在操作杆59前端的凸轮61可以对固定部69进行拆装控制,并在操作杆59的弹簧悬挂部63与绕线架本体5之间安装着扭转弹簧65。而且,在如图4所示的朝绕线架本体后方突出的操作杆59上安装着旋钮67,当朝着图5的ON方向对该旋钮67进行操作时,配合部55便按图4中实线所示的那样与缺口部38配合并将固定爪固定在固定部69上,另外,当朝OFF方向(可逆转的状态)操作旋钮67时,凸轮61便克服弹簧(部件)57的弹性力(如图中点画线所示)使固定爪39沿反时针方向旋转,使得与固定部69之间的固定状态得到解除。
由于在实用新案登录的第2524477号公报上所公开的防逆转装置31采用了前述结构,因此当钓鱼人在沿ON方向操作旋钮67对手柄11进行缠绕操作时,滚子45在飞轮轴的正向旋转的带动下一起旋转并移动到凹部51内,这样飞轮轴1(转子7)便顺利地朝着鱼线缠绕的方向转动。
此外,在这种防逆转状态下,当因鱼的抖动使鱼线被拽出使转子7沿逆向旋转而飞轮轴1沿同方向旋转时,滚子45便移向倾斜面53方向并进入内、外轮41、43之间,在其楔形体的作用下利用单向离合器33使飞轮轴1与防逆转体组成一体,从而使配合部55与缺口部38相配合,并将固定爪固定在固定部69上以阻止转子7朝着鱼线被拽出的方向旋转。
另外,正如前面所述的一样,当将按钮沿OFF方向进行操作时,由于对固定爪39与固定部69之间的固定状态进行了解除,所以防逆转机构被转换成可逆转的状态使得转子7可以朝着正反两个方向旋转。
虽然防逆转装置31采用了如前所述的通过单向离合器33使固定爪39与联结在飞轮轴1上的防逆转体35的棘爪37进行拆装以便转换成防逆转状态和可以逆转的状态的结构,但是如图6所示的棘爪37的形状是,为了在飞轮轴1逆转时让固定爪39确实地进行固定,防逆转用固定部69的外形在径向外方比(与固定部相对应的)棘爪37的壁面71要高。
本发明要解决的问题
正如前面所述的那样,当将旋钮67沿OFF方向操作时,由于固定爪39与固定部69的固定状态已被解除,虽然防逆转机构31被转换成可逆转状态使得转子7可以沿着正、逆两个方向进行旋转,但是随着对鱼线进行的缠绕操作,通过滚子45与内、外轮41、43之间的摩擦而使得防逆转体35随着转子7一同沿着正向旋转。
因此当在可以逆转状态下进行快速、剧烈地缠绕操作中,即使操作旋钮67将防逆转装置31转换到防逆转状态,但也有可能出现固定爪39不与固定部69相固定而位于棘爪37之上使防逆转体35出现空转现象,这样便无法防止转子7的瞬时逆转,另外由于固定爪39的冲击连接而产生的防逆转体35的空转会引起固定爪39与棘爪37之间的磨损和损伤,从而会使防逆转机能出现故障。
本发明鉴于上述存在的不足这一实情,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如下特点的钓鱼用绕线架的防逆转装置:对利用单向离合器的这种防逆转装置进行改造,在防止防逆转体出现不必要的空转,提高垂钓时的防逆转性能。
技术方案
为实现上述目的,提供一种钓鱼用绕线架的防逆转用装置,其中在与摇柄操作连动回转的回转体上通过单向离合器连接着防逆转体73的同时,在绕线架本体上安装着与沿上述防逆转体的圆周方向设置的防逆转用固定部可以进行装脱的固定部件,其特征在于,该固定部由在防逆转体逆转时将固定部件能够进行固定的逆转用固定部、和该逆转用固定部尺寸大致相同或者略大的沿径向突出并在防逆转体正向旋转时可以将上述固定部件进行固定的正向旋转用固定部构成。
通过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本发明,在缠绕操作处于快速旋转时将防逆转体装置从可以逆转的状态转换成防逆转状态的时候,通过将固定部件固定在正向旋转用固定部而并防止逆转体进行空转。
附图的简要说明
图1表示如权利要求1的逆转防止装置上的防逆转体的第一实施方案的主视图。
图2表示如权利要求1的防逆转装置上的防逆转体的第二实施方案的主视图。
图3表示如权利要求1的防逆转装置上的防逆转体的第三实施方案的主视图。
图4表示安装现有技术的防逆转装置的旋转绕线架主要部分缺口的侧视图。
图5是图4中V-V线的截面图。
图6是图5的放大截面图。
优选实施方案
下面,参照附图介绍本发明的实施方案
防逆转装置的结构除了本发明部分外其他部分均与图4所表示的现有技术完全一样,这里将省略对其相同部分的说明,而只介绍本发明的有关部分,对于与现有技术一样的部分均采用相同的符号给予表示。
图1表示如权利要求1的防逆转装置中的防逆转体的第一实施方案,在本实施方案中,防逆转体73也与已经叙述过的防逆转体35一样,被固定在形成筒状的单向离合器33的外轮43的外圆周上。
而且,其特征还在于:如图中所示在其外圆周上沿圆周方向等间隔地形成有4个从平面看为圆弧状的棘爪75,与现有技术一样,在各棘爪75的一端侧形成当防逆转体73逆转时瞬间便可将固定爪39完全固定的逆转用固定部77,另外本实施方案中增加了具有如下特点的结构:在各棘爪75的另一端上、按照大致与上述逆转部77相同或者稍大的尺寸、向径向外侧突出设置着正向旋转用固定部39,该正向旋转用固定部39当防逆转装置从可逆转状态转换成防逆转状态时即使是在防逆转体73以高速沿正向旋转时可以将固定爪39在瞬间之内进行固定。
而且,通过上述的结构,图1所示的从防逆转体73的中心O处到正向转动用固定部79的突出端P处的尺寸L1、与从防旋转体37的中心O到旋转用固定部77的突出端Q的尺寸L2之间的关系如下式,即L1≥L2。
而且,本实施方案与图4所示的现有技术一样,在各逆转、正转用的固定部77、79上相邻设置防止固定爪39被拔出的缺口部81。
由于本实施方案的防逆转装置的防逆转体73具有上述结构,所以当钓鱼人在钓鱼时将旋钮67放置在ON位置时,配合部55便与缺口部81相配合将固定爪39固定在逆转用固定部77上。然后,在该状态下当对摇柄11实施缠绕操作时,在飞轮轴1的正向旋转的带动下,滚子45旋转并移动到凹部51里,这样飞轮轴1(转子7)便顺利地沿着缠绕鱼线的方向转动。
在这种防逆转的状态下,当因鱼的晃动作用鱼线被拽出使转子7沿逆向旋转而飞轮轴1作同向旋转时,滚子45移向倾斜面53的方向并进入到内轮与外轮41、43之间,在其楔体的作用下利用单向离合器33使飞轮轴1与防逆转体73形成一个整体,在固定爪39的作用下阻止转子7沿鱼线拽出方向的旋转。
另外,如果钓鱼人将旋钮67放置在OFF位置时,则解除了固定爪39与逆转用固定部之间的固定状态,此时防逆转机构被转换成可以逆转的状态,转子7便处于可向正、反两个方向旋转的状态。
而且,在这种可以逆转的状态,尽管防逆转体73在滚子45与内、外轮41、43之间的摩擦作用下随着转子7一起沿正旋转方向转动,但如上所述,在本实施例(状态)中,由于在各棘爪75上形成有逆转用固定部77和尺寸与该逆转用固定部77大致相同或者稍大并向径向外方突向的正向旋转用固定部79,所以即使是在可以逆转状态下进行快速剧烈的缠绕操作时,旋转旋钮67将防逆转装置转换成防逆转状态,可以将固定爪39的配合部55瞬间固定在正向旋转用固定部79上,并使转子7快速地移动到防逆转状态。
因此,根据本实施方案,即使是在可逆转的状态下进行快速、剧烈的缠绕操作中转成防逆转状态,但由于固定爪39的配合部55移动到了棘爪75上使得防逆转体75不会出现空转现象,并在瞬间使转子7进入到防逆转状态,所以即可以顺利地实现实际钓鱼时的防逆转机能,又可以在固定爪39受到冲击连接时不会使防逆转体75发生空转,从而可防止固定爪39和棘爪75出现磨损和损坏。
图2表示如权利要求1的防逆转装置上的防逆转体的第二实施方案,本实施方案的防逆转体83在呈筒状的外圆周上,沿圆周方向以180°的间隔设置有与上述棘爪75形状相同的具有正、逆转用固定部77、79的2个棘爪75,同时,在2个棘爪75之间沿圆周方向分别设置有其一侧带有逆转用固定部85的3个棘爪87,在各棘爪75、87之间设置有使固定爪39被卡住的缺口部89,在本实施方案中,正向转动用固定部79按照大致与逆转用固定部79、85相同或者稍大一些的尺寸被设置沿径向向外侧突出的形状。
另外,图3表示如权利要求1的防逆转装置中的防逆转体的第三实施方案,本实施例中的防逆转体91在筒状外圆周上,沿圆周方向以180°的间隔设置有其形状与图1的棘爪75相同的带有正逆转用固定部79、77的2个棘爪75,同时,与各反向、正向旋转用固定部77、79相邻设有缺口部93,图2及图3所示各实施例中的防逆转装置的其它结构由于与图4所示的现有技术结构相同,故这里将不再多述。
当通过采用这类防逆转体83、91的防逆转装置在可以逆转的状态下进行快速、剧烈的缠绕操作中,转动旋钮67将防逆转装置转换到防逆转状态,可以将固定爪39的配合部55在瞬间固定在正向旋转用固定部79上,并将转子7移动到防逆转状态。
因此,上述这些实施方案可以实现与第1实施方案相同的预期目的。
此外,本发明的防逆转装置不仅是一种由图4所说明的实用新案登录号第2524477号公报所提供的一种防逆转装置,当然也是一种能够适用于如由专利第3034756号公报所公开的那种由操作部件对转子实施制动的装置中的采用单向离合器的其他防逆转装置。
发明的效果
综上所述,如权利要求1的发明,由于在防逆转体的圆周方向设置了逆转用固定部和正向转动用固定部,所以即使是在缠绕操作时快速转动的情况下,可以将固定部件确实固定在防逆转体上,这样可以防止逆转体出现不必要的空转而顺利地实现实际钓鱼时的防逆转机能。
符号说明
39 固定爪
55 配合部
73、83、91 防逆转体
75、87 棘爪
77、85 逆转用固定部
79 正转用固定部
81、89、93 缺口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