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疗高血脂症的中药配方 所属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治疗高血脂症的配方,一种以中草药为原料制备的中成药。背景技术
冠心病、心肌梗死、脑中风等心脑血管疾病是临床上常见的一类疾病,发病率和死亡率是各类疾病之首,严重危害了人类的生命和健康。而高血脂症又是动脉粥样硬化、冠心病、脑中风、心肌梗死的诱因,因此降低血浆胆固醇、甘油三脂、低密度脂蛋白对防治上述疾病十分重要。心肌梗死和冠脉血管及其微循环血管张力过高也有关,而血管张力过高和血浆中甘油三脂、胆固醇含量过高也有关,目前认为上述和钙通道活性过强联系密切,因此防治心肌梗死以抗钙和降低血浆中胆固醇和甘油三脂极为重要。临床证明,降低血浆胆固醇和甘油三脂浓度,能减少心肌梗死的危险。
目前临床上使用的降脂药如:羟甲戊二酸单酰辅酶A(HMG-CoA)还原酶抑制剂、藻酸双脂钠、安妥明、烟酸、考来烯胺等西药虽有较好的疗效,但均具有较强的毒副作用,不适于病人的长期应用以防治心脑血管疾病。
虽然也有一些治疗高血脂症的中成药,但或是因为其价格昂贵,患者难以承受;或是因为其效果不十分明显,患者仍然不得不依赖于一些西药。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不足之处,提供一种配方合理、降低血清甘油三脂和胆固醇、并有效防治心脑血管疾病的高效低毒的中药配方。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大黄30-50%;决明子30-40%;丹参10-20%;陈皮5-10%;人参2-5%;茯苓2-5%
本发明具有的优点是:该发明配方合理,药源充足,成本低廉,疗效确切,毒副作用小,适用于具有高胆固醇、高甘油三脂血症的心脑血管疾病患者,并有扩张冠状动脉和心肌缺血保护作用,尤其对具有高血脂症的冠心病、心绞痛患者,疗效更佳。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对本发明的实施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实施例1:
大黄 240g、决明子210g、丹参90g、陈皮30g、人参15g、茯苓15g
实施例2:
大黄180g、决明子180g、丹参120g、陈皮60g、人参30g、茯苓30g
实施例3:
大黄300g、决明子180g、丹参60g、陈皮30g、人参15g、茯苓15g
实施例4:
大黄240g、决明子180g、丹参60g、陈皮60g、人参30g、茯苓30g
实施例5:
大黄180g、决明子210g、丹参120g、陈皮60g、人参12g、茯苓18g
实施例6:
大黄210g、决明子180g、丹参120g、陈皮60g、人参12g、茯苓18g
本发明的解决方案是根据中西医结合理论和临床实验及多次处方筛选而得到具有健脾补中,泻浊逐瘀,清利湿热,活血化瘀,扶正培本、药膳同源的天然食用植物药。并结合组方中各味中草药的中西医辨证理论依据,健脾补中以治本,泻浊通便以治标,标本共求,则脾气得健,湿浊得去,积滞得下,诸证自除,达到降低血浆胆固醇和甘油三脂之功效,并具有扩张冠状动脉、抗钙、抑制血小板聚集和血栓形成的作用,从而发挥预防冠心病、心肌梗死、脑中风等心脑血管疾病发生和发展的作用。
中医理论认为高血脂症为素体脾气不足,运化功能失常,易改湿浊阻遏经络;或情志形响使肝气郁结,肝阳上亢,木旺克土,脾胃功能受损运化失调,湿浊化痰蕴热;或嗜食肥甘,醇滔乳酪,也使“湿从内受”,生湿—生痰—化热。故此病主要涉及肝、脾两脏,终至湿浊与痰瘀虚挟杂为病。其治疗应遵循重在“泻实”地基础上兼以健脾补虚。
本发明采用大黄、丹参活血化瘀、扩张冠状动脉、抗钙、抑制血小板聚集以达到预防血栓形成之目的;大黄、陈皮、决明子降低胆固醇和甘油三脂;人参、陈皮、茯苓改善肝、肾功能和调节免疫作用,使脂质代谢正常。综合诸药,本方能降低胆固醇和甘油三脂的含量,以治疗高血脂症,同时又有一定扩冠,改善心肌供血和抑制血栓形成的作用,对防治冠心病、心肌梗死和高血脂具有较好的防治意义。
试验例1:本发明的配方对高血脂大鼠的降脂作用
雄性大鼠72只,随机分为6组,每组12只在动物室习惯性饲养7天后开始实验。对照组给予普通饲料,造型组和各试药组给予特制造型饲料(30%玉米粉,20%面料,38%粗饲料,2%胆固醇,0.2%甲基硫氧嘧啶,10%猪大油),每鼠每日投食量10克。各组均灌胃给药,造型组给予生理盐水,本配方各剂量组分别为每日0.1g/kg,0.2g/kg,0.4g/kg,安妥明70mg/kg组,连续给药10天后取血,测各组大鼠血清甘油三脂(TG)、血清总胆固醇(TC)、高密度脂蛋白(HDL)、低密度脂蛋白(LDL)含量。
结果见表1:本配方明显降低高血脂大鼠血清中的TC、TG和LDL,对HDL无明显影响,降高血脂作用同于安妥明。
表1本发明的配方对高血脂大鼠的降脂作用
剂量 血清总胆固 血清甘油三 高密度脂蛋 低密度脂蛋
组别
(g/kg) 醇(mg/dl) 脂(mmol/L 白(mmol/L) 白(mmol/L)
对照组 1.72±0.26 0.40±0.10 1.38±0.27 0.66±0.16
造型组 生理盐水 2.93±0.36## 0.80±0.29## 1.54±0.21 1.56±0.23##
本配方 0.1 2.57±0.51 0.76±0.2 1.53±0.20 1.45±0.25
本配方 0.2 2.26±0.29** 0.58±0.17* 1.62±0.25 0.99±0.29**
本配方 0.4 2.03±0.34** 0.53±0.15** 1.52±0.17 0.84±0.26**
安妥明 0.07 2.22±0.43** 0.58±0.19* 1.59±0.28 0.91±0.21**
x±SD,n=12,*p<0.05,**p<0.01和造型组比较##p<0.01和对照组比较
试验例2:本发明的配方对高血脂鹌鹑的降脂作用
雄性鹌鹑72只,习惯性饲养7天后随机分成6组,每组12只。对照组给予普通饲料,造型组和各试药组给予造型饲料(88.9%普通饲料,1%胆固醇,0.1%甲基硫氧嘧啶,10%猪大油),自由进食,分笼饲养。造型组给予生理盐水,本配方各剂量组分别为每日0.1g/kg、0.2g/kg、0.4g/kg,安妥明70mg/kg组,连续给药10天后,颈动脉切开取血,测各组鹌鹑血清甘油三脂(TG)、血清总胆固醇(TC)、高密度脂蛋白(HDL)、低密度脂蛋白(LDL)含量。
结果见表2:本配方剂量依赖性的明显降低高血脂鹌鹑血清中的TC、TG和LDL。
表2本配方对高血脂鹌鹑的降脂作用
剂量 血清总胆固 血清甘油三 高密度脂蛋 低密度脂蛋
组别
(g/kg) 醇(mg/dl) 脂(mmol/L 白(mmol/L) 白(mmol/L)
对照组 6.33±1.27 0.89±0.22 7.64±1.29 0.89±0.22
造型组 生理盐水 9.97±1.65## 2.52±0.39## 8.25±1.27 2.52±0.39##
本配方 0.1 8.45±1.40* 2.11±0.37* 7.77±1.39 2.11±0.37*
本配方 0.2 7.71±1.38** 1.89±0.25** 8.03±1.21 1.89±0.25**
本配方 0.4 7.38±1.19** 1.61±0.27** 8.61±1.27 1.61±0.27**
安妥明 0.07 8.74±1.44 2.06±0.31** 8.30±1.22 2.06±0.31**
x±SD,n=12,*p<0.05,**p<0.01和造型组比较##p<0.01和对照组比较
试验例3:本发明的配方对大鼠心肌梗死的保护作用
雄性大鼠60只,随机分为对照组(生理盐水),本配方0.1g/kg、0.2g/kg、0.4g/kg组,维拉帕米5mg/kg组。各组分别连续灌胃给药1周,于第7天给药1h后,戊巴比妥钠麻醉,第3-4肋间开胸,剪开心包,挤出心脏,用无损伤线结扎冠脉前降支,闭合胸腔。分别记录各组结扎后1min、15min、30min时的S-T段变化,并于6h后取出心脏,去除左右心房,从心尖至心底部将心肌平切成0.1cm厚的切片,放入NBT染色液中,37℃染色15min,然后剪下未染上色的缺血坏死组织,称重并计算占总心肌重量的百分比。
结果见表3:本配方剂量依赖性的明显降低大鼠冠脉结扎引起的心肌梗死面积。并且对大鼠冠脉结扎后引起的S-T段抬高有明显的保护作用。
表3本配方对大鼠心肌梗死的作用
剂量 心肌梗死面积
组别 缺血后S-T段(mv)
(g/kg) (%重量百分比)
1min 15min 30min
对照组 生理盐水 29.9±3.80 0.55±0.12 0.57±0.12 0.57±0.08
本配方 0.1 26.8±2.78* 0.52±0.10 0.5 3±0.10 0.5 5±0.09
本配方 0.2 24.8±2.68** 0.53±0.08 0.50±0.14 0.51±0.07
本配方 0.4 23.2±2.39** 0.53±0.10 0.48±0.07* 0.46±0.09**
维拉帕米 5mg 23.1±2.72** 0.53±0.07 0.45±0.07* 0.40±0.09**
x±SD,n=12,*p<0.05,**p<0.01和对照组比较
试验例4:本发明的配方对大鼠垂体后叶素诱发心肌缺血的作用
雄性Wister大鼠60只,随机分为对照组(生理盐水),本配方0.1g/kg、0.2g/kg、0.4g/kg组,硝苯地平1mg/kg组,分别连续灌胃给药一周。于第7天灌胃1h后,戊巴比妥钠麻醉,记录II导联心电图,标准电压1mv=20mm,纸速50mm/s,待稳定后,由尾静脉注射垂体后叶素1u/kg,5s内注完,记录注射后5s、1min、5min、15min、30min、1h内的心电图变化,主要观察S-T段的位移及心率变化。
结果见表4和表5:对照组大鼠给垂体后叶素后,心率明显减慢,持续时间从5s开始到1h仍未恢复至原水平;第一期(1-30s)出现明显的ST段抬高和T波高耸,甚至形成单向曲线;第二期(30s后)1-7min出现明显的ST段下移,而T波无明显变化。本配方对大鼠垂体后叶素引起的ST段变化具有明显的改善作用,使垂体后叶素引起的心率减慢恢复正常,其作用强度近似硝苯地平。
表4本配方对垂体后叶素诱发大鼠心电图ST段位移的影响
剂量组别 S-T段位移(mv)
(g/kg)
药前 5s 1min 5min 15min对照组 生理盐水 0.14±0.04 0.27±0.09** 0.02±0.04** 0.01±0.06** 0.16±0.08本配方 0.1 0.14±0.03 0.27±0.07** 0.01±0.05** 0.16±0.05 0.17±0.05本配方 0.2 0.15±0.04 0.1 3±0.06 0.03±0.04** 0.15±0.05 0.18±0.07本配方 0.4 0.14±0.04 0.17±0.09 0.11±0.04 0.13±0.07 0.16±0.05硝苯地平 1mg 0.14±0.05 0.22±0.05** 0.09±0.04** 0.15±0.05 0.12±0.04
x±SD,n=12,**p<0.01和药前比较
表5本配方对垂体后叶素引起的心率变化的影响
剂量组别 药前 5s 1min 5min 15min 30min 1h
(g/kg)对照组 生理盐水 206±25 144±37** 147±29** 137±16** 138±13** 173±22** 174±25**本配方 0.1 204±24 154±23** 150±23** 138±15** 146±24** 173±19** 189±19本配方 0.2 197±17 173±18 148±40** 142±29** 145±19** 182±39 212±13本配方 0.4 207±15 210±25 162±34** 141±28** 156±36** 187±32 190±30硝苯地平 1mg 202±24 196±27 149±29** 142±30** 149±27** 182±23** 190±24
x±SD,n=12,**p<0.01和药前比较
本发明药物临床治疗冠心病、高血脂症330例。结果表明,本配方对降低胆固醇、甘油三脂,升高高密度脂蛋白,改善心肌供血有明显效果。
按1980年广州全国第一届内科学术年会心血管专业组织提出的有关冠心病诊断标准,并参考世界卫生组织(WHO)通过的冠心病、心绞痛命名及诊断标准,1995年4月至1996年3月选择冠心病稳定型心绞痛224例,为了患者的安全,变异型心绞痛、梗死前综合症、梗死后心绞痛等不稳定型心绞痛不作为选择的对象。另外106例无明显心绞痛,但血脂高(TC>230mg%,TG>160mg%),也作为选择对象重点观察本配方的降脂效果。这样总计330例,其中男216例,女114例,年龄26-78岁,平均51.7岁,其中冠心病心绞痛合并高血脂症者168例,血脂正常或接近正常者56例,合并程度不同的高血压病者44例,合并II型糖尿病者18例,106例高血脂症合并高血压病者24例。
服用本配方之前1-2周停用一切降脂扩冠药,卧位型心绞痛者可适当加用强心利尿剂,但不加用血管扩张剂消心痛等药,膳食和生活习惯照常,治疗对象每人每天饭后服2粒,每日4-6粒,连服15天为一疗程,一般高血脂症者服1-2疗程,冠心病心绞痛者服2个疗程,48例因病情需要临时含服硝酸甘油以临时缓解心绞痛。另外116例冠心病高血脂症患者仅服藻酸双脂钠50mg,每日三次,作为对照,疗程及观察内容与本配方相同。治疗前准确记录每日心绞痛次数、程度、发作诱因,记录心电图、血压、心率、心脏节律、血常规、血小板、血糖、血脂、肝肾功能,对平时心电图改变不明显,但平板运动试验阳性者记录其ST-T变化。
疗效评定标准:
(1)显效:ST-T恢复正常;TC下降>=20%;TG下降>=40%;HDL-C上升>=0.209mmol/L
(2)有效:ST-T比以前改善;TC下降10%-20%;TG下降20%-39%;HDL-C上升>=0.104-0.209mmol/L
(3)无效:未达到有效标准者
(4)恶化:ST-T改变不明显或加重;TC上升>=10%;TG上升10%;HDL-C下降>=0.104mmol/L
临床试验结果见表6和表7:
表6心绞痛患者服用本发明药物后的疗效评定 组别 例数 显效(%) 有效(%) 无效(%) 总有效(%) 本配方 186 18.8 50 30.1 68.8藻酸双脂钠 104 25 37.5 37.5 62.5注:224例心绞痛患者,平时心电图有ST-T改变者1 86例
表7高血脂症服用本发明药物前后血脂浓度的变化观察指标 治疗前(mg%) 治疗后(mg%) P值胆固醇 284.36±25.68 247.62±31.86 <0.01甘油三脂 204.13±53.43 164.83±41.26 <0.01高密度脂蛋白 45.86±9.14 50.23±7.66 <0.01
注:330例中高血脂症患者共274例,其中单纯高血脂症106例,冠心病合并高血脂症者168例
从表6和表7中可见本配方有明显的降低胆固醇、甘油三脂和提高高密度脂蛋白的作用,对冠心病心绞痛心电图的改善也比较理想。另外本发明药物毒副作用轻微,服用方便,除个别病例有轻度腹泻,大便变稀以外未见明显有不良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