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消肿止痛膏及其制作方法.pdf

上传人:1*** 文档编号:5631002 上传时间:2019-03-01 格式:PDF 页数:9 大小:380.0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03139980.0

申请日:

2003.07.24

公开号:

CN1473612A

公开日:

2004.02.11

当前法律状态:

撤回

有效性:

无权

法律详情:

发明专利申请公布后的视为撤回|||实质审查的生效|||公开

IPC分类号:

A61K35/78; A61K9/06; A61P29/00; A61P19/08

主分类号:

A61K35/78; A61K9/06; A61P29/00; A61P19/08

申请人:

吴锦辉; 吴锦锋

发明人:

吴锦辉; 吴锦锋

地址:

529400广东省恩平市恩城西门北住宅一区二巷1号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江门市嘉权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代理人:

喻新学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消肿止痛膏及其制作方法;本膏药由多种中草药组成,各种中草药的重量组成份数为:散血丹、鸡骨香、吹龙管、五味根、木芙蓉、土泽兰、水牛角各9~10份,土鳖、宽筋藤、田七、红花、大黄、刘寄奴、金不换、柴胡、苏木、赤芍、大叶蛇总管、七叶一枝花、牛膝、救必应、毛七、毛冬青、两面针、黑虎根、乳香、没药、冰片各5~7份;本膏药对于对跌打扭伤、骨折晚期、关节脱位、痛风性关节炎、骨质增生性关节炎肿痛等具有疗效好、见效快、副作用极少的效果。

权利要求书

1: 一种消肿止痛膏,其特征在于由多种中草药组成,各种中草药的 重量组成份数为:散血丹、鸡骨香、吹龙管、五味根、木芙蓉、 土泽兰、水牛角各9~10份,土鳖、宽筋藤、田七、红花、大黄、 刘寄奴、金不换、柴胡、苏木、赤芍、大叶蛇总管、七叶一枝花、 牛膝、救必应、毛七、毛冬青、两面针、黑虎根、乳香、没药、 冰片各5~7份。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消肿止痛膏,其特征在于各种中草药的重 量组成份数为:散血丹、鸡骨香、吹龙管、五味根、木芙蓉、土 泽兰、水牛角各10份,土鳖、宽筋藤、田七、红花、大黄、刘寄 奴、金不换、柴胡、苏木、赤芍、大叶蛇总管、七叶一枝花、牛 膝、救必应、毛七、毛冬青、两面针、黑虎根、乳香、没药、冰 片各5份。
3: 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消肿止痛膏的制备方法是: a:按比例备齐各原料; b:将准备好的散血丹、五味根、黑虎根、两面针、水牛角、田七、 大黄、刘寄奴、柴胡、苏木、赤芍、宽筋藤、救必应、牛膝、 放于470~670份的植物油内浸泡5~7天后,煎煮至滚开,再 用中低火煎至黄褐色,加入准备好的鸡骨香、吹龙管、木芙蓉、 土泽兰、土鳖、红花、金不换、毛七、毛冬青、乳香、没药, 大叶蛇总管、七叶一枝花、再煎至焦黄转黑色时,过滤去渣, 形成药油; c:将步骤b过滤得到的药油用大火煎至无水气; d:将步骤c得到的药油控制油温在280℃~300℃范围内,离火, 把步骤a准备好的150~370份的成膏调料加入油锅内,边加边 快速搅拌,搅拌至到大烟去尽,待温度约100℃左右时加入冰片, 搅拌均匀,待慢慢降温成为药膏; e:将步骤d得到的药膏放入清溪水中浸泡,7天后将药膏捞起, 放阴凉处晾干水份; f:将步骤e得到的药膏加温至溶开,待温度浆至80℃,将药膏摊 涂在布托或纸托上,盖上土塑料薄膜,包装待用。
4: 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消肿止痛膏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 述的步骤b中的植物油为山茶油。
5: 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消肿止痛膏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 述的步骤d中的成膏调料为黄丹。
6: 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消肿止痛膏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c 所述的药油煎至无水气:以棒将药油滴入凉水中呈饼状不散为标 准。
7: 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消肿止痛膏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f 所述的药膏摊涂在布托或纸托上以1mm~2mm厚为宜。

说明书


一种消肿止痛膏及其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由多种中草药制成的外用膏药及其制作方法,具体来说是用于治疗跌打扭伤、骨折晚期、关节脱位、痛风性关节炎、骨质增生性关节炎肿痛的外用膏药及其制作方法。背景技术

    跌打扭伤、骨折、关节脱位及热性筋骨肌肉疾患是常见和多发性疾患,常采用手术、注射针剂、内服和外敷药物等方法进行治疗,但价格高、治疗复杂,副作用大。后来市场上出现的外用膏药多为“一膏通治”,针对性不强,治愈率不高,有的使用虽然操作方便,但经过化学处理,不能保持中药原性,药力不能很好地集中,药力透释作用过分分散,不能有效地达到深层组织,活血化淤作用相应较差,而且贴膏后易引起皮肤过敏。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一种对于跌打扭伤、骨折晚期、关节脱位、痛风性关节炎、骨质增生性关节炎肿痛,具有疗效好、见效快、副作用极少的中草药外用消肿止痛膏。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消肿止痛膏,其特征在于由多种中草药组成,各种中草药的重量组成份数为:

    散血丹、鸡骨香、吹龙管、五味根、木芙蓉、土泽兰、水牛角各9~10份,土鳖、宽筋藤、田七、红花、大黄、刘寄奴、金不换、柴胡、苏木、赤芍、大叶蛇总管、七叶一枝花、牛膝、救必应、毛七、毛冬青、两面针、黑虎根、乳香、没药、冰片各5~7份。

    本消肿止痛膏的制备方法为:

    a:按比例备齐各原料;

    b:将准备好的散血丹、五味根、黑虎根、两面针、水牛角、田七、

    大黄、刘寄奴、柴胡、苏木、赤芍、宽筋藤、救必应、牛膝、放于470~670份的植物油内浸泡5~7天后,煎煮至滚开,再用中低火煎至黄褐色,加入准备好的鸡骨香、吹龙管、木芙蓉、土泽兰、土鳖、红花、金不换、毛七、毛冬青、乳香、没药,大叶蛇总管、七叶一枝花、再煎至焦黄转黑色时,过滤去渣,形成药油;

    c:将步骤b过滤得到的药油用大火煎至无水气;

    d:将步骤c得到的药油控制油温在280℃~300℃范围内,离火,把步骤a准备好的150~370份的成膏调料加入油锅内,边加边快速搅拌,搅拌至到大烟去尽,待温度约100℃左右时加入冰片,搅拌均匀,待慢慢降温成为药膏;

    e:将步骤d得到的药膏放入清溪水中浸泡,7天后将药膏捞起,放阴凉处晾干水份;

    f:将步骤e得到的药膏加温至溶开,待温度浆至80℃,将药膏摊涂在布托或纸托上,盖上土塑料薄膜,包装待用。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采用常用的中草药,药源充足,制作方法简单,成本低,对人体无副作用;本中药有活血散淤、通经止痛的作用,对跌打扭伤、骨折晚期、关节脱位、痛风性关节炎、骨质增生性关节炎肿痛等具有疗效好、见效快、副作用极少的效果。

    本中药配方到制作方法上都注意解决皮肤过敏问题,配方中的山茶油和水牛角都有润肤止痒的功效,毛七、大叶蛇总管、七叶一枝花均有较强的清热解毒作用,尤其是毛七可以解漆毒过敏,而且本产品在制作上长时间放入清溪水中浸泡,使药物对皮肤的刺激减到最低,即使有过敏情况出现,只要外擦市面上抗过敏药膏后再敷用本药膏,仍然有较好的疗效效果。具体实施方式

    一种消肿止痛膏,采用常用的中草药,药源充足,制作方法简单,成本低,对人体无副作用;本中药有活血散淤、通经止痛的作用,对跌打扭伤、骨折晚期、关节脱位、痛风性关节炎、骨质增生性关节炎肿痛等具有疗效好、见效快、副作用极少的效果。

    本消肿止痛膏的由多种中草药组成,各种中草药地名称及重量组成份数为:

    散血丹、鸡骨香、吹龙管、五味根、木芙蓉、土泽兰、水牛角各9~10份,土鳖、宽筋藤、田七、红花、大黄、刘寄奴、金不换、柴胡、苏木、赤芍、大叶蛇总管、七叶一枝花、牛膝、救必应、毛七、毛冬青、两面针、黑虎根、乳香、没药、冰片各5~7份。

    本消肿止痛膏的最佳的中草药重量组成份数为:

    散血丹、鸡骨香、吹龙管、五味根、木芙蓉、土泽兰、水牛角各10份,土鳖、宽筋藤、田七、红花、大黄、刘寄奴、金不换、柴胡、苏木、赤芍、大叶蛇总管、七叶一枝花、牛膝、救必应、毛七、毛冬青、两面针、黑虎根、乳香、没药、冰片各5份。

    本消肿止痛膏的制备方法,它包括下列步骤:

    a:按比例备齐各原料;

    b:将准备好的散血丹、五味根、黑虎根、两面针、水牛角、田七、大黄、刘寄奴、柴胡、苏木、赤芍、宽筋藤、救必应、牛膝、放于470~670份的植物油内浸泡5~7天后,煎煮至滚开,再用中低火煎至黄褐色,加入准备好的鸡骨香、吹龙管、木芙蓉、土泽兰、土鳖、红花、金不换、毛七、毛冬青、乳香、没药,大叶蛇总管、七叶一枝花、再煎至焦黄转黑色时,过滤去渣,形成药油;植物油的最佳重量份数为570份。

    c:将步骤b过滤得到的药油用大火煎至无水气;

    d:将步骤c得到的药油控制油温在280℃~300℃范围内,离火,把步骤a准备好的150~370份的成膏调料加入油锅内,边加边快速搅拌,搅拌至到大烟去尽,待温度约100℃左右时加入冰片,搅拌均匀,待慢慢降温成为药膏;成膏调料的最佳重量份数为250份。

    e:将步骤d得到的药膏放入清溪水中浸泡,7天后将药膏捞起,晾干水份;

    f:将步骤e得到的药膏加温至溶开,待温度浆至80℃,将药膏摊涂在布托或纸托上,盖上土塑料薄膜,包装待用。

    本消肿止痛膏的制备方法中,步骤b中的植物油可以是山茶油、麻油或者黄豆油,而在本发明的实施例中植物油最佳为山茶油;步骤d中的成膏调料可以为黄丹、铅丹或者樟丹,而在本发明的实施例中取黄丹为最佳成膏调料;步骤c所述的药油煎至无水气:以棒将药油滴入凉水中呈饼状不散为标准;步骤e所述的药膏摊涂在布托或纸托上以1mm~2mm厚为宜。

    本产品使用时将膏药摊涂在布托或纸托上贴于患处,药力随着人体的热量的产生而到达深层组织,达到活血化淤、通经止痛的效果,而且药力持久。本发明从配方到制作方法上都注意解决皮肤过敏问题,配方中的山茶油和水牛角都有润肤止痒的功效,毛七、大叶蛇总管、七叶一枝花均有较强的清热解毒作用,尤其是毛七可以解漆毒过敏。而且本产品在制作上长时间放入清溪水中浸泡,使药物对皮肤的刺激减到最低,而且即使有过敏情况出现,只要外擦市面上抗过敏药膏后再敷用本药膏,仍然有较好的疗效效果。

    本消肿止痛膏的其中几个临床病例如下:

    1.吴忠权,男,成年,恩平市良西镇农民,2002年4月20日骑两轮摩托车翻倒,致右足踝关节扭伤,即时肿胀疼痛,活动受限,未经任何处理。两小时后贴上本跌打膏,贴膏后半小时自诉已不觉疼痛,患肢可着地慢慢行走,回家后每天敷用本药膏,第4天已经能够参加日常活动。

    2.李小珊,女,成年,恩平市邮政局职员,被摩托车撞伤倒地,致左足外踝关节脱位,经当地中医院复位、外敷等处理,三天后患处仍肿胀严重,并引起周围出现过敏性皮疹,患足无法着地,稍作移动即疼痛剧烈。经过“肤轻松膏”外搽过敏性皮疹处,敷用本药膏,包扎固定,每天换药一次,三天后痊愈。

    3.威廉,男,成年,澳洲人,2001年12月11日就诊,搬重物致腰部扭伤,无法行走站立,贴本跌打膏后一半小时自诉腰痛减轻,6小时后可坐立,每天敷用本药膏一次,三天后可自由行走,七天痊愈,至今无见复发。

    4.黄霖,男,成年,恩平市恩城镇居民,2002年8月16日从竹梯上跌地,致左胫排骨粉碎性骨折,经他人手法复位,敷用草药夹板固定半月,出现全身多处粘膜肿胀,局部皮疹等过敏反应。后经抗过敏治疗,改敷用本药膏,隔三天换药一次,用药其间伤处疼痛明显减轻,继续敷用本药膏,两个月后痊愈。

一种消肿止痛膏及其制作方法.pdf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一种消肿止痛膏及其制作方法.pdf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一种消肿止痛膏及其制作方法.pdf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一种消肿止痛膏及其制作方法.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消肿止痛膏及其制作方法.pdf(9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消肿止痛膏及其制作方法;本膏药由多种中草药组成,各种中草药的重量组成份数为:散血丹、鸡骨香、吹龙管、五味根、木芙蓉、土泽兰、水牛角各910份,土鳖、宽筋藤、田七、红花、大黄、刘寄奴、金不换、柴胡、苏木、赤芍、大叶蛇总管、七叶一枝花、牛膝、救必应、毛七、毛冬青、两面针、黑虎根、乳香、没药、冰片各57份;本膏药对于对跌打扭伤、骨折晚期、关节脱位、痛风性关节炎、骨质增生性关节炎肿痛等具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人类生活必需 > 医学或兽医学;卫生学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