炎症性疾病治疗预防剂.pdf

上传人:a*** 文档编号:5628237 上传时间:2019-03-01 格式:PDF 页数:27 大小:1.33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02804235.2

申请日:

2002.01.16

公开号:

CN1489460A

公开日:

2004.04.14

当前法律状态:

撤回

有效性:

无权

法律详情:

发明专利申请公布后的视为撤回|||实质审查的生效|||公开

IPC分类号:

A61K31/198; A61K38/02; A61P29/00; A61P19/02

主分类号:

A61K31/198; A61K38/02; A61P29/00; A61P19/02

申请人:

味之素株式会社;

发明人:

米田纯也; 村田幸惠; 羽室淳尔

地址:

日本东京都

优先权:

2001.01.30 JP 21643/2001

专利代理机构:

中国专利代理(香港)有限公司

代理人:

孟凡宏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通过使用鸟氨酸和/或支链氨基酸作为有效成分,提供优良的炎症性疾病治疗预防剂。还进一步提供使用该药剂的炎症性疾病治疗或预防方法、以及该有效成分在炎症性疾病治疗预防剂中的应用。作为有效成分使用的氨基酸(鸟氨酸、支链氨基酸),游离体是不言而喻的,还可以使用可存在的盐、可在体内转化为该有效成分的氨基酸(游离体)的衍生物。特别是通过同时使用鸟氨酸和支链氨基酸,更可进一步提高效果。无副作用或副作用极少,特别是在类风湿性关节炎等关节炎疾病的治疗、预防、防止病情发展、改善等方面,可以以药物(包括输液、营养剂等)、饮料食品(包括医疗用食品、健康食品、指定保险食品等)的形态使用。

权利要求书

1: 炎症性疾病治疗预防剂,其特征在于含有鸟氨酸和/或支链氨 基酸作为有效成分; (鸟氨酸和支链氨基酸在存在时,分别可以是游离体、盐以及可以 在体内转化为游离体的衍生物的任何形态)。
2: 权利要求1所述的炎症性疾病治疗预防剂,其中鸟氨酸和/或 支链氨基酸是L-型。
3: 权利要求1所述的炎症性疾病治疗预防剂,其中支链氨基酸是 亮氨酸、异亮氨酸和缬氨酸中的至少一种。
4: 权利要求1-3的任意一项所述的炎症性疾病治疗预防剂,该炎 症性疾病治疗预防剂含有鸟氨酸和支链氨基酸
5: 权利要求1-4的任意一项所述的炎症性疾病治疗预防剂,该炎 症性疾病治疗预防剂是关节炎疾病预防治疗剂。
6: 权利要求1-5的任意一项所述的炎症性疾病治疗预防剂,其中 鸟氨酸是鸟氨酸衍生物,该鸟氨酸衍生物是包含作为构成氨基酸的鸟 氨酸的肽。
7: 权利要求1-6的任意一项所述的炎症性疾病治疗预防剂,该炎 症性疾病治疗预防剂适合经口给予或经口摄取。
8: 权利要求1-7的任意一项所述的炎症性疾病治疗预防剂,该炎 症性疾病治疗预防剂有药物或饮料食品形态。
9: 权利要求8所述的炎症性疾病治疗预防剂,其中药物有营养剂 和输液的任意一种形态,饮料食品有医疗用食品、健康食品和指定保 险食品的任意一种形态。
10: 炎症性疾病治疗或预防方法,其特征在于将鸟氨酸和/或支链 氨基酸摄取或给予到机体内; (鸟氨酸和支链氨基酸在存在时,分别可以是游离体、盐以及可以 在体内转化为游离体的衍生物的任何形态)。
11: 权利要求10所述的方法,该摄取或给予的形态是权利要求1- 7中任意一项所述的炎症性疾病治疗预防剂的形态。
12: 权利要求10或11所述的方法,其中该摄取或给予形态是药 物或饮料食品的形态。
13: 权利要求10-12所述的方法,该方法是关节炎疾病的预防或 治疗方法。
14: 鸟氨酸和/或支链氨基酸在炎症性疾病治疗预防剂中的应用; (鸟氨酸和支链氨基酸在存在时,分别可以是游离体、盐以及可以 在体内转化为游离体的衍生物的任何形态)。
15: 权利要求14所述的应用,该炎症性疾病治疗预防剂是用于药 物或饮料食品的形态。
16: 权利要求14所述的应用,该炎症性疾病治疗预防剂是权利要 求1-7的任意一项所述的内容。
17: 权利要求14-16任何一项中所述的应用,该炎症性疾病治疗 预防剂是关节炎疾病预防治疗剂。

说明书


炎症性疾病治疗预防剂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新型炎症性疾病治疗预防剂,具体地说,涉及含有鸟氨酸和/或支链氨基酸(可以是游离体、盐、可在机体内转化为游离体的氨基酸衍生物等任何形态。)作为有效成分、对以关节炎疾病、风湿性疾病、特别是以类风湿性关节炎(风湿关节炎)为典型的炎症性疾病的治疗、预防、防止病情发展和/或改善等有效的药剂(组合物)(以下,在本发明中称为“炎症性疾病治疗预防剂”),根据本发明,可以提供安全性高(无副作用或副作用极小。)、具有上述优异作用的药物(包括输液、营养剂等)和饮料食品(包括医疗用食品、健康食品、指定保险食品等)。本发明还涉及对炎症性疾病的治疗(包括炎症性疾病的治疗、改善、防止病情发展等。)或预防方法、对该特定活性成分的炎症性疾病治疗(包括炎症性疾病的治疗、改善、防止病情发展等)预防剂的应用等。

    背景技术

    风湿性疾病是引起关节及其周围疼痛的疾病的总称。风湿性疾病有多种,按原因分类,主要有免疫异常(类风湿性关节炎、全身性红斑狼疮等)、感染(细菌性关节炎等)、变态反应(血清病等)、生化及内分泌异常(痛风、甲状旁腺机能亢进等)、退行性变化(变形性关节病、变形性脊椎炎)、外伤性及神经性(外伤性关节炎、糖尿病、肩腕综合征等)、遗传性及先天性(先天性髋关节形成不全等)、肿瘤(多发性骨髓瘤等)以及其他(淀粉样变性等)。按病态分类为滑膜炎(类风湿性关节炎)、软骨变性(变形性关节病)、晶体诱发性关节炎(痛风)、关节感染症(细菌性关节炎)、肌腱附着部症(强直性脊柱炎)、肌腱炎(钙化肌腱炎)、肌炎(皮肌炎)以及精神身体性因素(结缔组织炎)。

    随着老龄化社会的进展,风湿性疾病的发病率越来越高,发达国家地发病率为10%以上。特别是变形性关节病在20岁以后,随着年龄的增加而增加,到50岁,包括轻症在内半数以上均有此病。风湿性疾病的主要临床症状是关节及其周围疼痛,由于病态不同,全身器官伴随有各种伴发症状。风湿性疾病的治疗原则是找出引起关节症状的原因疾病,并考虑其病态进行治疗。作为对关节症状的对症疗法,有经口或非经口给予非甾体类抗炎药物和甾体药物,抑制炎症和疼痛,同时进行患部的冷却和加温等物理疗法的方法。有机能障碍时,也给予运动疗法和辅助器具,使用人工关节等外科疗法。长期的关节病变会影响患者的精神状态,有时需要抗抑郁药或寻求心理咨询等专家的治疗。

    下面,详细阐述药物疗法的现状。

    治疗风湿性疾病(以下,简称为“RA”)时,作为第一选择药物,可使用非甾体类消炎镇痛药(NSAIDs)。但是最近,NSAIDs在RA治疗中的作用正在减小。这是由于RA中可应用到NSAIDs的镇痛作用,但其并没有抗风湿作用。并且,临床上不可忽视NSAIDs的以消化道疾病、肾功能降低等为代表的副作用,这也是原因之一。这样状况下,早期使用金诺芬、青霉胺等抗风湿药(disease-modifying antirheumaticdrugs:DMARDs)。最近开始使用以甲氨蝶呤(MTX)、FK506等为首的新型抗风湿药。该药剂作用于免疫系统,修正其异常,但在作用机理方面尚有许多不明之处,成为今后的研究课题。传统上,考虑到副作用的严重程度,不太在早期使用,但最近,专业医生之间有从相当早期就给予DMARDs的倾向。

    另外,对RA的病因、病态的分析在迅速地进步,已开发出抗细胞因子疗法、经口肽疗法、反义疗法或通过抗粘附分子抗体的治疗等新治疗方法。另一方面,却未见到以预防类风湿性关节炎为目的的药物和饮料食品。至今为止主要开发以RA发病后减轻症状为目的的治疗药物,但未见有可发病前给药的预防药物。开发出以预防伴随RA的局部炎症为主要目的的治疗、预防药物成为需求。在遗传性RA发病可能性高的病例中,也期待着开发出以预防为目的、可经口摄取的饮料食品。

    开发的课题、目的

    风湿性疾病的治疗原则是找出引起关节症状的原因疾病,并考虑其病态进行治疗。但是,往往原因疾病有多种多样,且基本上多为难治性疾病,其治疗也多是迟迟没有进展。因此,如何通过非甾体类抗炎药物和甾体药物等对症治疗药物和物理治疗方法抑制疼痛,这成为当前治疗的基本方法。但是,风湿性疾病多为难治性疾病,治疗也多是长期性,因而药物治疗必须是副作用少,可以长期给药,但是现在使用的非甾体类抗炎药物和甾体药物有各种副作用,长期使用会产生很多问题。例如,非甾体类抗炎药物会引发严重的胃出血、消化性溃疡及肾功能障碍等。甾体药物会引发因免疫抑制作用而出现的感染症状加重、消化性溃疡、骨质疏松症等多种副作用。物理疗法也只不过是暂时性地减轻疼痛。

    在上述状况下,本发明的课题在于开发一种安全性好,可以经口给药或经口摄取食用、作为饮料食品使用,具有上述作用的优良的炎症性疾病治疗预防剂。特别是,在于开发以预防上述RA所伴随的局部炎症为主要目的,适合作为饮料食品的药剂。

    发明的公开

    本发明者们发现含有鸟氨酸、支链氨基酸(亮氨酸、异亮氨酸、缬氨酸等)的组合物在对关节炎的典型动物模型经口给予时,显示了优良的效果,并发现含有这些氨基酸作为有效成分的药剂对于炎症性疾病,特别是关节炎疾病和风湿性疾病的治疗、预防、防止病情发展、改善等极为有效,几乎无副作用,适合作为药物(包括输液、营养剂等)、饮料食品(包括医疗用饮料食品、健康食品、指定保险食品等),从而基于上述认识完成了本发明。

    即,本发明是一种炎症性疾病治疗预防剂(炎症性疾病的治疗、预防、防止病情发展和/或改善等的药剂),其特征在于含有鸟氨酸和/或支链氨基酸作为有效成分。

    鸟氨酸和支链氨基酸在存在时,分别可以是游离体、盐以及可以在体内转化为游离体的衍生物等任何形态。

    以盐的形态使用时,可以从存在的有效成分氨基酸的盐中选择作为饮料食品或药物可接受的盐。

    有效成分鸟氨酸和支链氨基酸存在有光学异构体,但本发明中,对光学异构体的种类并无特别限定。由于L体是天然存在的,因而优选L体。

    支链氨基酸包括亮氨酸、异亮氨酸和缬氨酸等。作为上述本发明使用的有效成分,优选采用鸟氨酸、亮氨酸、异亮氨酸和缬氨酸中的至少1种(1种以上)。

    作为上述有效成分,适宜采用含有鸟氨酸、支链氨基酸中的亮氨酸、异亮氨酸和缬氨酸的至少1种(1种以上)的混合氨基酸。更优选包含全部4种氨基酸。

    适用本发明的药剂的对象疾病为炎症性疾病,炎症性疾病的代表性疾病可以例举关节炎疾病和风湿性疾病。

    本发明中,对于作为有效成分使用的鸟氨酸或支链氨基酸,可以使用可分别在体内转化为上述氨基酸的氨基酸衍生物(鸟氨酸衍生物、亮氨酸衍生物、异亮氨酸衍生物、缬氨酸衍生物等),例如可以有分子内包含、且尽量多地包含所述有效成分氨基酸作为构成氨基酸的肽类。

    本发明的产品可以是非经口使用,不过经口给予或经口摄取可以特别显示上述优良的作用,因而适合经口给予或经口摄取。因此,可以以药物或饮料食品的形态方便地使用。

    上述药物除通常的经口制剂、非经口制剂之外,还包括营养剂、输液等制剂。而作为饮料食品,除了期望或寻求上述效果的普通食品类、饮料之外,还可以以医疗用食品、健康食品、指定保险食品等形态使用。

    另外,上述本发明的药剂,除含有本发明的上述有效成分,具有上述目的的效果和作用之外,还可以含有其他有效成分(同质或异质)和添加剂,这些均包含在本发明中。

    作为本发明的另外的形态,还提供炎症性疾病的治疗或预防方法,其特征在于将鸟氨酸和/或支链氨基酸摄入或给予机体内。

    (鸟氨酸和支链氨基酸在存在时,分别可以是游离体、盐以及可以在体内转化为游离体的衍生物等任何形态。)

    在该摄取或给予的形态中,可以采用上述炎症性疾病治疗预防剂。特别是为这种药物(营养剂、输液等)形态或用于饮料食品(医疗用食品、健康食品、指定保险食品等)的形态时,优选可以摄取或给予。这种方法特别适合关节炎疾病的预防或治疗方法。

    作为本发明的另外的形态,还提供鸟氨酸和/或支链氨基酸(活性成分)在炎症疾病治疗预防剂,优选关节炎疾病预防治疗剂中的应用。

    (鸟氨酸和支链氨基酸当存在时,分别可以是游离体、盐以及可以在体内转化为游离体的衍生物等任何形态。)

    该炎症性疾病治疗预防剂是如上述说明的内容,如上所述,作为优选例,可以有药物(营养剂、输液等)的形态或用于饮料食品(医疗用食品、健康食品、指定保险食品等)的形态。

    附图简述

    图1

    图1是表示实施例3的对类风湿性关节炎自然发病的SKG小鼠的鸟氨酸给药效果图,表示对SKG小鼠给予L-鸟氨酸(游离体)时关节评分随时间的变化。

    关于关节评分,分别用肉眼判定,未发病为0;指关节红肿为0.1;四肢关节肿大为0.5;关节肿大严重为1.0。将四肢评分的合计作为对小鼠的评分。

    ■:对照;▲:鸟氨酸。

    图2

    图2是表示实施例4的对类风湿性关节炎自然发病的SKG小鼠的支链氨基酸混合物BCAA给药效果图,表示对SKG小鼠给予BCAA时关节评分随时间的变化。

    关于关节评分,分别用肉眼判定,未发病为0;指关节红肿为0.1;四肢关节肿大为0.5;关节肿大严重为1.0。将四肢评分的合计作为小鼠的评分。

    ■:对照;▲:BCAA。

    图3

    图3是表示实施例6的不同浓度的鸟氨酸对类风湿性关节炎的抑制效果图。表示对SKG小鼠经口给予L-鸟氨酸(游离体)时关节评分随时间的变化,观察了L-鸟氨酸的3种不同浓度的给药量依存性。

    关于关节评分,分别用肉眼判定,未发病为0;指关节红肿为0.1;四肢关节肿大为0.5;关节肿大严重为1.0。将四肢评分的合计作为小鼠的评分。

    □:对照组;○:0.006%;●:0.03%;■:0.15%(均为水溶液中的鸟氨酸浓度(%重量))。

    实施方式

    下面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

    鸟氨酸(L-型)是蛋白质中含有的碱性氨基酸的一种。已知鸟氨酸和支链氨基酸的下述药理生理效果,但与风湿性疾病的关系尚属未知。

    鸟氨酸是尿素循环的构成成分之一,该循环将氨基酸代谢产生的中枢神经毒素氨在肝脏转化为尿素,进行无毒化。鸟氨酸与氨基甲酰磷酸合成酶的变构激活体N-乙酰基谷氨酸一起,通过其浓度的变化来对应进食过程中氮量的急剧变化。另外,鸟氨酸是腐胺、亚精胺、精胺等多胺的原料。多胺具有碱性,与DNA紧密结合,控制其复制,从而影响蛋白质合成和细胞分裂。多在蛋白质和核酸合成活动旺盛的组织中含有。

    支链氨基酸是亮氨酸、异亮氨酸、缬氨酸等在侧链上具有分支烷基链的疏水性氨基酸。侧链参与疏水键,与酶等活性中心囊的结合部位的形成有关。另外,支链氨基酸占必需氨基酸的40%,其代谢特别具有高的临床意义。肝硬化症中,不只是摄取量降低,也可以认为是由于对高血氨的解毒作用,导致从血液摄取到肌肉组织的支链氨基酸摄取亢进。因此,支链氨基酸的经口补充疗法使肝脏合成的白蛋白等上升,可见肝性脑病和肝硬化症的改善。在后面所述的实施例中,将支链氨基酸的L-亮氨酸、L-异亮氨酸和L-缬氨酸3种混合氨基酸,特别是以游离体,按照2∶1∶1.2左右的指定混合比例混合使用,但该混合比例可允许有变化幅度。另外,将支链氨基酸作为本发明的有效成分使用时,也可以将这样的支链氨基酸以单独1种或多种(2种以上)组合使用,这样的有效成分的使用当然也包含在本发明中。该氨基酸以除游离体之外的形态存在时,也可以以盐的形态或者将盐的形态混合到游离体中使用,此时使用的盐的形态也应当是药用或饮料食品可接受的,本领域人员常用范围内的物质也全部包括在作为本发明的一种形态用于该有效成分的氨基酸之中。

    风湿性疾病当中,患者数最多的类风湿性关节炎(风湿关节炎)是复发、缓解反复进行的多发性关节炎,从轻症病例到关节破坏或伴随有关节外症状病例,是范围广泛的疾病。其原因尚未明确,但目前有两种学说。即对于存在于关节特别是滑膜和软骨的某种自身抗原,淋巴细胞等的免疫应答出现异常;还有因某种原因,滑膜细胞自身的增殖活性出现亢进两种说法。RA的主要病变发生在滑膜组织,滑膜异常增生,形成肉芽组织(血管翳),并由此侵蚀、破坏软骨和骨。另外有炎症的滑膜中有巨大的T细胞聚集灶,炎症进一步发展后也会出现B细胞的浸润灶。风湿的病态与T细胞以及炎症引发的IL-1和肿瘤坏死因子(tumor necrosis factor:TNF)-α等为数众多的细胞因子有关。另外,从风湿患者体内频繁检出的作为针对自身免疫球蛋白(Ig)G的抗体已知的类风湿因子也可能与病态有关。还从风湿患者的单核细胞和巨噬细胞的细胞中观察到活性氧和溶酶体酶的释放,这也可能与风湿中所见的炎症等病态有关。

    为了研究这种发病原因未明的风湿性疾病的预防、治疗方法,用动物进行的病态模型是不可缺的。已知类风湿性关节炎的动物模型有通过给予抗原/佐剂产生的诱发型模型、自然发病模型、使用基因操作小鼠的工程模型。

    从风湿性滑膜炎的组织学角度来看,RA的动物实验模型最少需要满足下述5点:(1)滑膜表层细胞的增殖和肥厚;(2)滑膜组织内单核细胞、淋巴细胞和浆细胞的浸润以及淋巴滤泡的形成;(3)纤维蛋白的贮留;(4)血管翳的形成;以及(5)软骨浸蚀和纤维化。还可以在此基础上,增加(6)慢性滑膜炎倾向;(7)关节炎为多发性;(8)RA的情况下,雌雄性别比例几乎都是3∶1,雌动物多;(9)家族性因素等,但满足(6)~(9)的模型很少。因此,现状是根据研究目的选择使用模型。

    动物模型大致划分为自然发病模型和诱发模型。自然发病模型具有不需免疫等人工操作发病的优点,但多数情况下,有由于发病年龄是老龄而需时较长,无法控制发病时期等缺点。而诱发模型在用抗原等致敏诱发这点上需要人工操作,但是有可以控制在适当的时期,使希望数量的动物发病的优点。经常被采用的模型有小鼠或大鼠的胶原诱发关节炎(CIA)和大鼠的佐剂关节炎(AA)。CIA是小鼠或大鼠被诱发的慢性多发性关节炎,通过将同种或异种的II型胶原(IIc:软骨中含量丰富)与佐剂共同在皮内致敏引起。已知BB/DR大鼠和H-2q及H-2r单模标本小鼠(DBA-1等)是易感体系,其在MHCII的RTI的Dβ链的多态区,具有与人的RA感受性序列(RASS)相似性高的序列,该RASS是被确认与人的RA相关性高的HLA DR1和DR4等共通的序列。对大鼠实施一次免疫,10~15天后发病,但小鼠通常需要追加免疫,10天~2星期后80~100%的动物发病。症状持续数月,之后遗留关节僵直和手指向外侧弯曲,自然治愈。AA是通过将结核菌等耐酸菌的加热致死菌的油乳胶在大鼠的皮内致敏而诱发的多发性关节炎,广泛用于抗炎药物和抗风湿药的筛选和开发。关节炎是指四肢关节发红肿胀,致敏10~14天后发病。持续数月后,遗留关节僵直、变形,炎症自然治愈。组织学上呈与RA很相似的慢性增生性滑膜炎的影像,形成血管翳,但可见反应性骨增生。关于AA的发病机理,有下述三种学说。

    (a)由于对肽聚糖(PG)等细菌细胞壁成分的迟发性过敏反应;(b)由于PG、特别是胞壁酰二肽(MDP)的佐剂作用,导致动物的一些组织成为自身抗原而引起发病的自身免疫病;以及(c)由于关节软骨的蛋白聚糖的链式蛋白与细菌细胞成分(特别是热休克蛋白HSP65)之间的共同抗原性所引起的交叉反应性。

    自然发病模型有SKG小鼠模型。BALB/c小鼠群体中,发现了显示关节肿胀的小鼠,并通过兄妹交配延续症状。判定SKG小鼠间的交配是在6月龄时,观察到几乎所有的小鼠的四肢关节均有一些肿胀。这种关节炎不是由于微生物的垂直、水平感染,而是由于常染色体劣性遗传变异引起。在出生后2个月,关节的肿胀主要自前足指关节开始,然后波及手关节、足关节。6个月后,大多数出现关节僵直。从病态组织学看,是从滑膜炎开始,进展为关节周炎、血管翳形成、软骨软骨下骨组织破坏、纤维化。该模型显示了慢性滑膜炎,与上述模型不同,其特征在于未见关节炎的自然治愈。这是炎症的迁延规律研究上非常有意味的模型。工程模型有插入了人的T细胞白血病病毒-1(HTLV-1)的Tax基因的转基因(tg)小鼠。发现该tg小鼠中,转基因在关节部位表达,在这些部位,IL-1α、IL-1β、IL-6、TNF-α、TGF-β、IFN-γ和IL-2等炎症性细胞因子及MHC基因被激活。这些小鼠对抗核抗体、RF、热休克蛋白和IIc的免疫反应比非tg小鼠高。如果考虑可能是Tax基因的反式激活作用引起产生炎症细胞因子的影响、以及自身免疫机制中的病毒的参与等问题时,这是一种有意味的模式。

    从RA引发的发炎滑膜伴随有高度的T细胞浸润、HLA-DR分子上具有特定的肽链序列与RA发病有强的相关性等,可以知道在RA炎症中,T细胞发挥着很大的作用。由关节内或关节外的一些抗原刺激而激活的T细胞产生IL-2,使表达作为IL-2受体的CD25的其他T细胞或自身增殖。关节外活化的T细胞瞬时表达CD25和CD69等早期活化因子后,一边表达VLA-1,一边粘附在强表达ICAM-1的滑膜内的血管内皮细胞上,在血管外,即脱离进入滑膜内,同时重新表达CD69。抑制该活化T细胞产生IL-2因子的有多胺。多胺是具有2个以上的伯氨基的直链脂族烃的总称,代表性的有腐胺、亚精胺、精胺等。多胺经由可由多胺氧化酶氧化的产物之一过氧化氢,抑制IL-2的产生。单核细胞产生这种多胺,抑制活化T细胞产生IL-2,从而抑制细胞增殖。鸟氨酸因鸟氨酸脱羧酶的作用而变为腐胺。腐胺因精胺合酶或亚精胺合酶的作用而变为精胺或亚精胺。由于RA患者的血清中的精胺或亚精胺的浓度比正常人的值高,所以认为有一种在机体内抑制活化T细胞的细胞增殖的力量。本发明中,采用三种机理不同的关节炎动物模型来阐明可以说是多胺原料的鸟氨酸可以作为关节炎的治疗、预防等的药剂。

    作为支链氨基酸制剂,有包含提供给临床的L-亮氨酸、L-异亮氨酸和L-缬氨酸(均为游离体)的“リ-バクト”(味之素株式会社注册商标),目的用于使表现为低白蛋白血的非代偿性肝硬化患者的低蛋白血得到改善。该支链氨基酸制剂在本发明所使用的三种关节炎动物模型的任一种都中可抑制关节的肿胀。

    本发明的炎症性疾病治疗预防剂特别对于风湿性疾病以及该疾病所伴随的并发症的治疗、预防、防止病情进展、病态改善等有效。该药剂可以将上述有效成分单独或以混合物使用。另外,也可以与其他作用机理不同的风湿性疾病治疗剂联合给药。对给予形式并无特别限定,可以是注射给予等非经口给予、经口给予等任何给予形式,由于可以经口给予,因而本发明的药剂是方便的。

    本发明中作为有效成分的鸟氨酸可以使用游离体、鸟氨酸盐、可以在体内转化为游离体的衍生物。对于支链氨基酸,也同样可以使用游离体、可存在的所述氨基酸盐、在体内可以转化为游离体的该氨基酸的衍生物等。也可以将这样的鸟氨酸与1种以上的支链氨基酸同时使用。可以以至少含有上述有效成分的组合物的形式使用,具体地,当作为药物、饮料食品等给予或摄取时,可以对炎症性疾病的治疗、预防、防止病情的进展、改善等,特别是对关节炎疾病、风湿性疾病的治疗、预防、防止病情进展、改善等发挥作用。

    上述本发明的有效成分中使用的氨基酸存在各种光学异构体及其混合物,本发明对其种类等并无特别限定。即,可以使用任何光学异构体、消旋体,不过由于L-型是天然存在的,因而被优选使用。

    本发明的有效成分中使用的鸟氨酸,可以任意使用来源于动物或植物的天然蛋白质水解获得的产物或通过发酵法或化学合成法获得的产物。鸟氨酸的光学异构体存在有如上所述的D-型、L-型、DL-型等,但用于本发明时,优选作为机体蛋白质成分的L-型。鸟氨酸也可以直接使用(游离体)或以各种盐的形式使用。由于鸟氨酸显碱性,因而鸟氨酸的盐主要使用与酸形成的盐。形成盐的酸使用无机酸、有机酸均可。无机酸例如有硫酸、硝酸、磷酸、氢卤酸(盐酸、氢溴酸、氢碘酸等)。有机酸例如有甲酸、乙酸、丙酸、草酸、琥珀酸、马来酸、富马酸、柠檬酸、谷氨酸、天冬氨酸、γ-亚麻酸、琥珀酸生育酚单酯、磷酸生育酚、抗坏血酸、磷酸抗坏血酸酯、磷酸抗坏血酸酯生育酚、硫辛酸、N-乙酰半胱氨酸、N,N’-二乙酰半胱氨酸、硫辛酸(lipoic acid)等,有光学异构体时,优选使用L-型。

    作为本发明的有效成分使用的鸟氨酸,可以使用可在机体内转化为游离的鸟氨酸的衍生物,该衍生物可以是在作为饮料食品等摄取时,可以在机体内迅速转化为鸟氨酸(游离体)的任何衍生物。例如这样的衍生物包括以鸟氨酸为构成成分的肽(鸟氨酸肽)。可以使用由2~50个左右的氨基酸构成的肽,但本发明中,由于是换算为活性主体鸟氨酸摄取,因而优选鸟氨酸的含量尽量高。例如,这样的肽可以优选作为肽链中构成氨基酸的鸟氨酸含量为大约10%重量以上,更优选大约30%重量以上。肽链的构成成分中,鸟氨酸是活性主体因而是必需的,除此之外的氨基酸的种类为任意,不过优选多含支链氨基酸。这样的肽可以通过化学合成法、发酵法、天然蛋白质的水解、天然肽等各种方法获得、使用。天然蛋白质例如有大豆蛋白质,根据常规方法,用化学方式或酶水解为肽,再用离子交换树脂法等提纯的鸟氨酸短链肽,由于作为饮料食品使用时可以低价大量提供,因而优选。另外鸟氨酸短链肽与鸟氨酸相比,在味道、稳定性、安全性等方面优异,特别适合作为饮料食品等摄取。这些鸟氨酸肽作为饮料食品等摄取时,与作为药物使用时一样,可以在机体内迅速分解,发挥鸟氨酸(游离体)的作用。

    可以将本发明的有效成分,特别是鸟氨酸(游离体、特别是L-型)、鸟氨酸盐、鸟氨酸衍生物或含有这些鸟氨酸和支链氨基酸的组合物以药物、饮料食品等的形态使用。

    作为药物使用时,可以以如下所述的各种药物剂型剂型使用。

    而作为饮料食品等摄取时,可以不使用各种添加剂,以原型摄取,但为了方便摄取,可以添加调味料、香料等使用。

    药物的形态如后面所述,饮料食品等的形态可以是粉末、颗粒、细粒、片剂、胶囊、液体、果冻等通常的饮料食品等所使用的任何形态。上述有效成分,特别是鸟氨酸、鸟氨酸盐、鸟氨酸衍生物或含有这些鸟氨酸等和支链氨基酸的组合物可以通过添加到现有的饮料食品等中使其含有而摄取。可以通过添加到例如饮料、清凉饮料、酸奶、糖、果冻、乳酸菌饮料等中,使其含有而摄取。

    利用本发明进行目的疾病的治疗、预防、防止病情发展、改善等时,可以将本发明使用的上述有效成分、鸟氨酸、支链氨基酸,特别是鸟氨酸、鸟氨酸盐、鸟氨酸衍生物(本发明中,均包含在广义“鸟氨酸”中)或含有这些鸟氨酸和支链氨基酸的组合物直接单独作为药物、饮料食品等给予或摄取,为了进一步提高效果,也可以添加使用可与上述有效成分相加或协同地起作用的成分。更优选的摄取形态是例如与可与上述有效成分相加或协同地起作用的抗坏血酸、半胱氨酸或维生素E等抗氧化剂同时使用,作为饮料食品等摄取。

    将本发明的炎症性疾病治疗预防剂以药物、饮料食品等的形态给予或摄取时,应该根据本发明的对象疾病、疾病的状态、病人的体重、年龄、体质、体况等来调整给予量(经口)或摄取量,以鸟氨酸(游离体、盐、衍生物等)作为有效成分时,通常每天的量换算为鸟氨酸(游离体),可以在优选0.25~10g左右,更优选1~10g左右的范围内适当选择。另一方面,以支链氨基酸作为有效成分时,换算为异亮氨酸(游离体),可以在优选0.25~10g左右,更优选1~10g左右的范围内适当选择。

    上述鸟氨酸与支链氨基酸同时使用时,可以参考上述鸟氨酸换算量选择适宜的使用量。

    同时使用时,对鸟氨酸与支链氨基酸的混合比例并无特别限定,可以按重量比,相对于鸟氨酸1,优选使用支链氨基酸为0.1~10左右,更优选支链氨基酸为1~5左右,进一步优选支链氨基酸为1~2左右。

    当作为药物非经口给予时,需要根据患者的状态和制剂的形态,选择上述经口给予量的二分之一~二十分之一左右。

    对于1天的给予或服用(摄取)的次数,可以根据上述疾病的状态和药物、饮料食品等的形态,1天分1至数次摄取。

    下面对作为药物使用时的制剂进行说明。

    可以在本发明使用的有效成分(1种或多种)的基础上,包含药理学上可接受的各种制剂用物质(作为辅助剂等)。制剂用物质可以根据制剂的剂型适当选择,可以有例如赋形剂、稀释剂、添加剂、崩解剂、粘合剂、覆盖剂、润滑剂、滑动剂、润滑剂、芳香剂、甜味剂、助溶剂等。进一步具体地例举制剂用物质,可以包括碳酸镁、二氧化钛、乳糖、甘露糖醇及其他糖类、滑石粉、牛乳蛋白、明胶、淀粉、纤维素及其衍生物、动物和植物油、聚乙二醇、以及溶剂例如灭菌水和一元或多元醇例如甘油。

    本发明的药剂可以制成已知的或将来要开发的各种药物剂型,例如经口给药(内服药)、腹腔内给药、经皮给药、吸入给药、眼药等各种给药形态。可以适当采用已知的或将来要开发的方法来将本发明的药剂配制为各种药物制剂。

    各种药物制剂的形态包括例如适当的固形或液体的剂型,例如颗粒、粉剂、包衣片剂、片剂、(微)胶囊、栓剂、糖浆、果汁、混悬液、乳液、滴剂(滴下剤)、注射用溶液、延缓活性物质的释放的制剂等。

    制成上述例举的剂型的本发明的药剂中,应当含有可以发挥药效的有效量的上述有效成分,这是不言而喻的。

    本发明的药剂的给药量如前所述。

    除了本发明所使用的必须有效成分之外,还可以使用各种成分,这种情况下,可以利用关于该使用成分的已知制剂技术,并根据各种剂型制成必要的制剂。

    作为上述本发明的其他形态,还包括炎症性疾病的治疗或预防方法,其特征在于将鸟氨酸和/或支链氨基酸摄取或给予到机体内;以及作为进一步的形态,还有鸟氨酸和/或支链氨基酸(活性成分)在炎症性疾病治疗预防剂,优选对关节炎疾病预防治疗剂中的应用。

    这些发明均可根据上述对本发明的炎症性疾病治疗预防剂的说明和后面叙述的实施例,并根据需要参考已有的公开技术容易地实施。

    最佳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实施例进一步具体地说明本发明,但本发明并不受这些实施例限定。

    (实施例1)

    《对胶原诱发关节炎的小鼠进行鸟氨酸给药的效果》

    用DBA-1小鼠,根据规定做法诱导胶原诱发关节炎(CIA),研究L-鸟氨酸(游离体)的药剂效果。CIA利用将小鼠用II型胶原致敏诱发试验性关节炎(参照Courtenay等,Nature,283,666-668,1980)的已知方法。

    每只小鼠用100μg/0.1ml抗原量的乳剂向尾根部进行皮内注射。初次致敏3周后,采用相同组成的乳剂,与初次致敏一样,每只小鼠用100μg/0.1ml抗原量向尾根部进行皮内注射,进行追加免疫。追加面以后的第4天起,关节炎发病,可见发红并伴随有浮肿。追加免疫约2周后,关节炎程度达到高峰。浮肿的程度分为4类,分别对四肢进行肉眼判断。在II型胶原和FCA乳剂的皮内给药的同时,开始经口给予鸟氨酸(0.03%)。结果,对照组中,观察到自第2次皮下给药起的第6天,5只中有1只、在第7天,5只中有2只出现足关节肿胀,10天后,5只中有4只小鼠出现了关节肿胀的发病。

    另一方面,在鸟氨酸给予组中,至第2次皮下给药后的第13天,全组的小鼠均未确认有发病(参照表1。)。

    对照组中,从第2次皮下给药后的第12天,关节评分的平均值上升到2.8,之后该值维持到第17天。在鸟氨酸给药组,未观察到关节肿胀,关节评分为0(参照表1。)。

    从以上结果可知:通过给予鸟氨酸可以显著抑制CIA。

    [表1]《对CIA小鼠进行鸟氨酸给药的效果》抗原引发后的天数 关节炎发病个体的比例(%)       关节评分  对照组 鸟氨酸组  对照组 鸟氨酸组    0    0    0    0    0    4    0    0    0    0    6    20    0    0.2    0    8    60    0    0.8    0    10    80    0    1.6    0    12    100    0    3.0    0    14    100    0    3.2    0

    抗原引发是指追加免疫。

    从饮水量换算的鸟氨酸的经口摄取量为约40mg/kg/天,换算为人体,则相当于约2-3g/日的经口摄取。

    (实施例2)

    《(对胶原诱发关节炎的小鼠进行支链氨基酸给药的效果)》

    用DBA-1小鼠,根据规定做法诱导胶原诱发关节炎(CIA),与上述实施例1同样地,对支链氨基酸混合物的药剂效果进行了研究。条件与上述相同。

    将支链氨基酸混合物(L-异亮氨酸∶L-亮氨酸∶L-缬氨酸=1∶2∶1.2(重量比),均为游离体,以下简称为“BCAA”)以250mg/L的容量经口给予,结果观察到自第2次皮下给药起的第7天,5只中有1只、在第12天,5只中有2只出现足关节肿胀,之后到第18天未见发病小鼠数量增加(参照表2。)。对照组中,自第2次皮下给药后的第12天,关节评分的平均值上升到2.8。之后该值维持到第14天。在BCAA给药组,自第2次皮下给药后的第12天上升到1.4,之后未见上升。(参照表2。)。

    [表2]《对CIA小鼠进行BCAA给药的效果》抗原引发后的天数关节炎发病个体的比例(%)         关节评分    对照组    BCAA 组    对照组    BCAA组    0    4    6    8    10    12    0    0    20    60    80    100    0    0    0    20    20    40    0    0    0.2    0.8    1.6    3.0    0    0    0    0.2    0.6    1.2    14    18    100    100    40    40    3.2    2.2    1.2    0.8

    抗原引发是指追加免疫。

    从饮水量换算的BCAA的经口摄取量总量为约40mg/kg/天,换算为人体,则构成BCAA的每种氨基酸为0.5-2g,总量相当于约2-3g/日的经口摄取。

    (实施例3)

    《对类风湿性关节炎自然发病模型小鼠给予鸟氨酸的效果》

    用类风湿性关节炎(风湿关节炎)自然发病模型小鼠SKG小鼠,研究L-鸟氨酸(游离体)的给药效果。对出生4、8周的雄性SKG小鼠,与实施例1同样地,通过经口给药法进行0.03%浓度的L-鸟氨酸(游离体)的给药。结果,在出生后4周开始给药的组中,至出生后10周,对照组、给药组均观察到了发病。但出生后11周时,相对于对照组的平均评分值0.74,鸟氨酸给药组为0.18,显示了抑制的倾向。在出生后20周时,相对于对照组的关节平均评分值3.1,鸟氨酸给药组为2.0,可见35%的抑制效果。出生后4周给药组,从发病开始即可见抑制倾向。出生后8周开始给药组中,自发病2周后可见受抑制倾向,但其效果比出生4周开始给药组低。

    从以上结果可知:鸟氨酸对于类风湿性关节炎自然发病模型的SKG小鼠显示出显著的抑制关节肿胀效果。并且可知:就给药时期而言,越早期开始给予鸟氨酸,得到越强的效果(参照图1。)。

    (实施例4)

    《对类风湿性关节炎自然发病模型小鼠给予支链氨基酸的效果》

    用类风湿性关节炎自然发病模型小鼠SKG小鼠,使用上述BCAA作为支链氨基酸,研究其给药效果。与实施例2同样地,对出生4周(RA发病前)、出生12周(RA发病后)的雄性SKG小鼠以250mg/L的容量经口给予BCAA。出生4周开始实验的组中,对照组和给药组均在出生10周时开始发病。

    从以上结果可知:出生11周时,相对于对照组为0.5的关节肿胀评分,给药组为0.24,可见显著的受抑制倾向(50%)。另外,出生15周时,相对于对照组为1.94,给药群为0.5,可见显著的抑制倾向(参照图2。)。

    (实施例5)

    《对胶原诱发关节炎小鼠的鸟氨酸给药效果随给药量的变化》

    同样地,诱导胶原诱发关节炎(CIA),进行与上述同样的实验。给予L-鸟氨酸(游离体)浓度为0.15%、0.03%和0.006%(均为%重量)的3种水溶液,结果可见随给药量而变化的关节肿胀抑制效果。在追加免疫后的第14天进行判定。结果如表3所示。

    另外,所有的实验组所摄取的水溶液的量几乎相同。

    [表3]《对CIA小鼠的鸟氨酸给药效果随给药量的变化》L-鸟氨酸(%重量)关节炎发病个体的比例(%)    关节评分    对照组    0.006%    0.03%    0.15%    100    40    20    10    3.3    1.0    0.6    0.2

    (实施例6)

    《对SKG小鼠的鸟氨酸给药效果随给药量的变化》

    同样地,使用类风湿性关节炎自然发病模型小鼠SKG小鼠,进行鸟氨酸给药效果随给药量变化的研究。

    进行与上述同样的实验,给予L-鸟氨酸(游离体)浓度为0.15%、0.03%和0.006%(均为%重量)的3种水溶液,结果可见随给药量而变化的关节肿胀抑制效果。结果如图3所示。

    另外,所有的实验组所摄取的水溶液的量几乎相同。

    (实施例7)

    《对于佐剂诱发关节炎的鸟氨酸给药效果》

    使用Lewis大鼠,根据规定做法诱导佐剂诱发关节炎(AA),研究L-鸟氨酸(游离体)的药剂效果。AA利用可诱发大鼠的试验性关节炎(参照Taurog等,Meth.Enzymolo.162,339-355,1988)的已知方法。给予每只大鼠右脚心50μl1%(W/V)佐剂。通过大鼠后肢浮肿测定装置测定给药1、2、3周后的右足底的浮肿体积,以相对于对象组的比例来评价效果。在给予佐剂的同时,用经口给药法开始给予鸟氨酸(0.03%)。给予生理盐水组为100%时,鸟氨酸给药组的肿胀是对照组的25%(第1周),可见有抑制。结果如表4所示。

    以上结果显示了:鸟氨酸除对CIA模型和SKG模型外,对AA模型也明显地抑制了关节肿胀。

    [表4]《对AA大鼠的鸟氨酸给药效果》

    (关节肿胀(%)/对照组的比例)    药剂    佐剂给予后天数    7    14    21    生理盐水    100    100    100    鸟氨酸    25    20    30

    给药量与实施例1相同,经口给予0.03%浓度的鸟氨酸。

    在给予佐剂后的第7、14和21天进行判定。

    (实施例8)

    《(通过给予胶原诱发关节炎小鼠营养平衡饲料测定的鸟氨酸给予效果》

    用DBA-1小鼠,根据规定方法诱导胶原诱发关节炎(CIA),与实施例1同样地,研究包含在营养平衡饲料中的L-鸟氨酸(游离体)的药剂效果。实验的条件与上述相同。结果,对照组中,观察到自第2次皮下给药起的14天后,5只中有4只小鼠出现关节肿胀,而在鸟氨酸给予组中,至第2次皮下给药后的第14天,全组的小鼠均未确认有发病。发病率(%)结果如表5所示。

    从以上结果可知:鸟氨酸不仅以自由饮用水的形式给予,包含在营养平衡饲料中也具有抑制关节肿胀的效果。

    [表5]发病率(%)    药剂    追加免疫后的天数    7    10    14仅有营养平衡饲料    40    80    100含有L-鸟氨酸的营养平衡饲料    0    20    20

    给予时使用了将每100g营养平衡饲料调整至含有30mg鸟氨酸的含有L-鸟氨酸(游离体)的营养平衡饲料。

    由给饵量换算的鸟氨酸的经口摄取量为约46mg/kg/天,换算为人体则相当于经口摄取约2-3g/天。

    (实施例9)《对胶原诱发关节炎的小鼠同时给予鸟氨酸和支链氨基酸的效果》

    用DBA-1小鼠,根据规定方法诱导胶原诱发关节炎(CIA),通过自由饮水法经口同时给予L-鸟氨酸(游离体)(0.01%)和上述指定混合比例的支链氨基酸混合物BCAA(125mg/L)。对照组中,观察到自第2次皮下给药起的第12天,10只中有10只出现足关节肿胀,而在BCAA单独给药组中,观察到10只中有3只发病,但在同时给药组未发现有发病的小鼠。对照组中,自第2次皮下给药起的第12天,关节评分的平均值为3.2,而鸟氨酸单独给药组为0.8,BCAA单独给药组为1.2。同时给药组为0。这些结果如表6所示。

    [表6]《对CIA小鼠进行鸟氨酸和BCAA的联合给药的效果》    药剂关节炎发病个体的比例(%)    关节评分    对照组    100    3.2    鸟氨酸    30    0.8    BCAA    30    1.2    联合给药组    0    0

    由饮水量换算的鸟氨酸的经口摄取量为约15mg/kg/天,换算为人体则相当于经口摄取约2-3g/天。BCAA的经口摄取量总量为约20mg/kg/天,换算为人体则相当于构成BCAA的每种氨基酸为0.25-2g,总量为相当于约1-1.5g/天的经口摄取。

    发明的效果

    以鸟氨酸和/或支链氨基酸作为有效成分含有的本发明的炎症性疾病治疗预防剂,特别对于以类风湿性关节炎为典型的炎症性疾病的治疗、预防、防止病情发展和/或改善等极为有效,这样的炎症性疾病的治疗、预防、防止病情进展和/或改善等无副作用,或极少有副作用,对于药物(包括输液、营养液等)是不言而喻的,可以期待其预防和改善的效果,而且适合作为饮料食品(包括医疗用食品、健康食品、指定保险食品等)的形态。

    通过将鸟氨酸与支链氨基酸,特别是亮氨酸、异亮氨酸和缬氨酸的混合物同时使用,更能提高上述效果。

    根据本发明,还可以提供使用该药剂的炎症性疾病治疗或预防方法,以及该有效成分在炎症性疾病治疗预防剂中的应用等。

    从而,本发明在产业上,特别是医疗、药物、饮料食品等众多领域中极为有用。

炎症性疾病治疗预防剂.pdf_第1页
第1页 / 共27页
炎症性疾病治疗预防剂.pdf_第2页
第2页 / 共27页
炎症性疾病治疗预防剂.pdf_第3页
第3页 / 共2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炎症性疾病治疗预防剂.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炎症性疾病治疗预防剂.pdf(27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通过使用鸟氨酸和/或支链氨基酸作为有效成分,提供优良的炎症性疾病治疗预防剂。还进一步提供使用该药剂的炎症性疾病治疗或预防方法、以及该有效成分在炎症性疾病治疗预防剂中的应用。作为有效成分使用的氨基酸(鸟氨酸、支链氨基酸),游离体是不言而喻的,还可以使用可存在的盐、可在体内转化为该有效成分的氨基酸(游离体)的衍生物。特别是通过同时使用鸟氨酸和支链氨基酸,更可进一步提高效果。无副作用或副作用极少,特别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人类生活必需 > 医学或兽医学;卫生学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