旋转式压缩机 本发明涉及将泵和内燃机的增压器等的各种流体进行压缩的旋转式压缩机。
作为现有的这种旋转式压缩机,我们知道,例如日本实用新型登记申请的公开公报(日本实用新型公开1984年第181284号)所述,其具有:将流体流入口及流出口开设在内面的壳体;旋转自如地容纳于壳体内的筒状的外侧旋转体;旋转自如地支承在外侧旋转体内偏心位置的内侧旋转体;在设于内侧旋转体外周面的槽上安装的沿径向滑动自如的多个叶片,且做成了将流体从壳体的流入口吸入由各叶片隔开的外侧旋转体与内侧旋转体之间的空间然后从壳体的流出口排出的结构。
但是,由于现有地旋转式压缩机是一种各叶片的顶端一边与外侧旋转体内周面接触一边进行旋转的结构,故机械摩擦带来的损失较大,例如在用作为汽车增压器的场合等,存在着对于高速旋转的使用是不适合的问题。
鉴于上述存在的缺点,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使机械摩擦带来的损失大幅度降低的旋转式压缩机。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具有将流体流入口及流出口开设在内面的壳体、旋转自如地容纳于壳体内的筒状的外侧旋转体、旋转自如地支承在外侧旋转体内偏心位置的内侧旋转体,在通过使各旋转体向规定方向旋转而将流体从壳体的流入口吸入各旋转体之间的空间然后从壳体的流出口排出的旋转式压缩机中,在所述外侧旋转体的内周面,沿周向间隔地设置向径向形成凸状的至少一个分隔用凸部,并在内侧旋转体的外周面,沿周向间隔地设置向径向形成凹状的至少一个分隔用凹部,为使外侧旋转体的分隔用凸部沿内侧旋转体的分隔用凹部的内面作非接触的圆运动而将外侧旋转体与内侧旋转体互相连接。
采用本发明,由于当各旋转体旋转时,外侧旋转体的分隔用凸部沿内侧旋转体的分隔用凹部的内面作非接触的圆运动,故来自流入口的流体被吸入由分隔用凸部及凹部所分隔的各旋转体之间的空间,然后从流出口排出。由此,可大幅度降低机械摩擦带来的损失,也可充分适应于高速旋转的使用,极其有利于例如内燃机的增压器等。
附图的简单说明
图1是表示本发明一实施例的旋转式压缩机的侧剖视图。
图2是沿图1中5-5线箭头方向看到的剖视图。
图3是旋转式压缩机的主视图。
图4是旋转式压缩机的主要部分的分解立体图。
图5是旋转式压缩机的工作原理的说明图。
图6是表示本发明另一实施例的旋转式压缩机的俯视剖视图。
图7是沿图6中15-15线箭头方向看到的剖视图。
图8是沿图6中16-16线箭头方向看到的剖视图。
图1至图5是表示本发明的一实施例。本实施例的旋转式压缩机包括:构成压缩机本体的壳体1;旋转自如地容纳于壳体1内的外侧旋转体2;旋转自如地支承在外侧旋转体2内的偏心位置的内侧旋转体3;将外侧旋转体2及内侧旋转体3互相连接的转动自如的多个连接板4。
壳体1形成一端开口的筒状,在另一端上设有支承外侧旋转体2的支座1a。而在壳体1的一端安装有壳体罩1b,在壳体罩1b上设有支承内侧旋转体3的支座1c。壳体罩1b具有在壳体1内开口的流入口1d与流出口1e,流入口1d与流出口1e通过吸入管1f及排出管1g而与外部连接。
外侧旋转体2形成一端开口的筒状,并通过轴承2a而将其另一端侧转动自如地支承在壳体1的支座1a上,并通过轴承2c而将设在内部的支轴2b转动自如地支承在壳体罩1b的支轴1c上。在这种情况下,从外侧旋转体2的旋转中心向径向偏心地设置壳体罩1b的支轴1c。另外,在外侧旋转体2的内周面,沿周向间隔地设有向径向形成凸状的作为分隔用凸部的多个分隔片2d,各分隔片2d的顶端部截面形成圆形状。
内侧旋转体3形成二端开口的筒状,并通过轴承3a而将其内周面转动自如地支承在壳体罩1b的支轴1c上。另外,在内侧旋转体3的外周面,沿周向间隔地设有向径向形成凹状的作为分隔用凹部的多个分隔槽3b,并贯通各分隔槽3b的轴向一端侧,一直到内侧旋转体3的一端面为止。各分隔槽3b内截面形成圆形状,并贯通其周面的一部分,一直到内侧旋转体3的外周面为止。 各连接板4形成具有与内侧旋转体3的分隔槽3b内径同等外径的圆板状,且分别通过轴承4b而将设在其一端的支轴4a转动自如地与各分隔槽3b内的另一端侧连接。另外,在各连接板4的另一端,通过轴承4d而转动自如地连接与外侧旋转体2的各分隔片2d结合的销4c,销4c配置在以支轴4a为中心的规定的圆周上。即,通过连接板4的转动,各分隔片2d的顶端部就成为沿分隔槽3b的内面在分隔槽3b内作非接触的圆运动的状态。在这种情况下,各分隔片2d及分隔槽3b之间就保持着极微小的间隙。
在如上构成的旋转式压缩机中,当外侧旋转体2靠来自外部的旋转力旋转时,由于外侧旋转体2通过各连接板4而与内侧旋转体3连接,故外侧旋转体2及内侧旋转体3互相向同一方向旋转。此时,各旋转体2、3由于在互相偏心的位置进行旋转,故外侧旋转体2的各分隔片2d一边使各连接板4转动一边在内侧旋转体3的各分隔槽3b内作圆运动。因此,如图5所示,由于各旋转体2、3始终沿分隔槽3b内的内面以非接触来旋转至少二个分隔片2d,故可在由所述分隔片2d及分隔槽3b所分隔的各旋转体2、3之间的空间A吸入来自流入口1d的流体,然后从流出口1e排出。
如此,采用本实施例的旋转式压缩机,在于互相偏心位置进行旋转的外侧旋转体2和内侧旋转体3之间吸入流体而排出的结构中,由于通过使设在外侧旋转体2的内周面的多个分隔片2d沿设在内侧旋转体3外周面的多个分隔槽3b的内面作非接触的圆运动,从而使各分隔片2d与分隔槽3b互相不接触地将各旋转体2、3之间分隔,故可大幅度降低机械摩擦带来的损失,也可充分适应于高速旋转的使用。另外,通过各连接板4来连接外侧旋转体2与内侧旋转体3,由于通过各连接板4的转动,而使外侧旋转体2的各分隔片2d沿内侧旋转体3的各分隔槽3b的内面作圆运动,故通过将旋转力施加在外侧旋转体2上,可使内侧旋转体3旋转。
此外,在上述实施例中,示出了分别多个地设置分隔片2d与分隔槽3b的结构,但也可分别各一个地设置分隔片2d与分隔槽3b。
图6至图8是表示本发明的另一实施例。本实施例的旋转式压缩机包括:构成压缩机本体的壳体10;旋转自如地容纳于壳体10内的外侧旋转体11;旋转自如地支承在外侧旋转体11内偏心位置的内侧旋转体12;将外侧旋转体11与内侧旋转体12予以连动的一对齿轮13、14。
壳体10具有一端与另一端支承内侧旋转体12的支座10a与支轴10b,在其另一端与内部的大致中央,设有支承外侧旋转体11的支座10c、10d。壳体10具有沿其周面在内部开口的流入口10e及流出口10f,流入口10e及流出口10f互相沿壳体10的周向按一定间隔而配置。
外侧旋转体11包括:在轴向相对的圆板状的一端部11a及另一端部11b;在一端部11a与另一端部11b之间沿周向按一定间隔而设置的作为分隔用凸部的多个分隔片11c,且一端部11a通过轴承11d而转动自如地支承在壳体10的支座10d上,另一端部11b通过轴承11e而转动自如地支承在壳体10的支座10c上。各分隔片11c从外侧旋转体11的周面向中心形成凸状,其顶端部截面分别形成圆形状。另外,在外侧旋转体11的一端部11a侧设有齿轮11f。
在内侧旋转体12一端侧具有支轴12a,支轴12a通过轴承12b而转动自如地支承在壳体10的支座10a上。而在内侧旋转体12的另一端侧设有支座12c,支座12c通过轴承12d而转动自如地支承在壳体10的支轴10b上。在这种情况下,从外侧旋转体11的旋转中心向径向偏心地支承内侧旋转体12。在内侧旋转体12的周面,沿周向按一定间隔而设置向径向形成凹状的作为分隔用凹部的多个分隔槽12e,各分隔槽12e内截面形成圆形状。另外,在内侧旋转体12的支轴12a上设有齿轮12f。在这种情况下,内侧旋转体12的支轴12a贯通外侧旋转体11的一端部11a,与外侧旋转体11的齿轮11f互相同轴状地配置内侧旋转体12的齿轮12f。
各齿轮13、14互相沿轴向一体地设置,且通过轴承13a、14a而转动自如地将其两端支承在壳体10内。即,在各齿轮13、14上分别啮合有外侧旋转体11的齿轮11f及内侧旋转体12的齿轮12f,外侧旋转体11及内侧旋转体12通过各齿轮13、14而互相旋转。在这种情况下,外侧旋转体11侧及内侧旋转体12侧的减速比互相设定成同一数值。即,当外侧旋转体11及内侧旋转体12旋转时,各分隔片11c的顶端部就一边接近分隔槽12e的内面一边在分隔槽12e内作圆运动。在这种情况下,在各分隔片11c与分隔槽12e之间就可保持极微小的间隙。
在如上构成的旋转式压缩机中,当内侧旋转体12靠来自外部的旋转力旋转时,由于外侧旋转体11通过各齿轮13、14而与内侧旋转体12连接,故外侧旋转体11及内侧旋转体12互相向同一方向旋转。此时,由于各旋转体11、12在互相偏心的位置进行旋转,故外侧旋转体11的各分隔片11c沿内侧旋转体12的各分隔槽12e的内面作非接触的圆运动。因此,与上述实施例相同,在由分隔片11c及分隔槽12e分隔的各旋转体11、12之间的空间从壳体10的流入口10e吸入流体,然后从流出口10f排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