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治疗呼吸道疾病的中药复方制剂及其制备方法 本申请是申请号为 200610015522.4、 申请日为 2006 年 8 月 31 日、 发明名称为 “一 种治疗呼吸道疾病的中药复方制剂及其制备方法” 的发明专利申请的分案申请。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中药制剂, 尤其涉及一种治疗呼吸道疾病的中药复方制剂及其制 备方法。 背景技术 常见的呼吸道疾病主要有流行性感冒、 普通性感冒、 急性气管 - 支气管炎、 慢性支 气管炎急性发作、 细菌性肺炎、 病毒性肺炎及非典型性肺炎等, 呼吸道病毒经常导致严重的 流行性疾病, 非典型性肺炎 (SARS) 的凶险性已经引起了世界各国的高度重视 ; 流行性感冒 是由流感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疾病, 也是人类至今尚不能有效控制的世界性传染病。临 床特点是起病急、 病程短、 高热、 乏力、 全身肌肉酸痛, 伴轻度呼吸道症状。流行性感冒的传 染性大, 易引起爆发及大流行。 该类疾病最明显的标志就是发热, 由其他呼吸道病毒引起的 感冒发热是一种高发病种, 立足于中医理论基础上开发出的新药 “达原饮” 对发热的对抗有 明显的作用。
“达原饮” 出自明代吴又可 《温疫论》 , 该方由槟榔、 厚朴、 草果仁、 知母、 黄芩、 芍药、 甘草等组成, 为开达膜原、 辟秽化浊之要方, 方中厚朴散满、 化痰下气、 破戾气所结 ; 草果仁 辛烈辟秽, 宣透伏邪 ; 槟榔行气所结、 使邪速溃。三药相伍, 直达膜原 - 瘟疫盘结处, 逐邪外 出。瘟疫之邪内郁成熟, 最易伤阴, 故佐以黄芩清热, 知母滋阴清热, 芍药敛阴, 用甘草可缓 前三药之猛, 又可制后三药之寒, 诸药合用, 开达膜原, 辟秽化浊, 热邪得清, 邪去病解。
“达原饮” 传统用药剂型为水煎剂, 其质量不能控制, 保存性低, 病人需按医嘱煎煮 服用大量的水煎剂, 服用量大, 特别是儿童服药多又很大的不方便之处, 服用口感差, 限制 了其应用, 也不适应市场需求。 为了更好的发挥达原饮的临床疗效, 医药工作者对该经典方 进行了大量的研究, 主要是对其临床药理作用作了大量工作, 但目前市场上没有该品种上 市。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克服上述 “达原饮” 传统中药名方汤剂的缺点, 为呼吸道疾病 患者提供一种安全有效、 质量可控、 服用方便的中成药制剂及其制备方法。
本发明另一个目的是公开了复方制剂在制备治疗呼吸道感染性药物中的应用, 特 别是细菌性感染和病毒性感染引起的呼吸道疾病。
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
本发明治疗呼吸道疾病的中药复方制剂, 它是由下述重量份数的原料, 经过以下 步骤制备的,
槟榔 3 ~ 20 份 厚朴 1 ~ 10 份 草果仁 1 ~ 5 份 白芍 1 ~ 10 份知母 1 ~ 10 份 黄芩 1 ~ 10 份 甘草 1 ~ 5 份
其中 : 草果仁用水蒸汽蒸馏或超临界萃取收集挥发油, 备用 ; 厚朴用乙醇提取, 提 取液减压浓缩, 干燥, 得提取物 ; 其余药味, 水煮、 醇沉, 大孔树脂吸附, 收集洗脱液, 浓缩, 干 燥, 得提取物 ; 将上述干燥提取物及挥发油混合, 按常规方法制成可药用的剂型。
本发明优选实施方案中, 按如下药材组成及配制成各种制剂 :
槟榔 6 份 厚朴 3 份 草果仁 1.5 份 白芍 3 份
知母 3 份 黄芩 3 份 甘草 1.5 份
其中 : (1) 取草果仁, 加 1 ~ 20 倍量水, 用水蒸汽蒸馏或采用超临界二氧化碳萃取 挥发油, 超临界二氧化碳萃取条件为 : 萃取温度为 50℃, 压力为 32Mpa, 解析温度为 60℃, 压 力为 6Mpa, 平均流量为 125kg/h, 萃取 0.5 ~ 4 小时, 得草果仁挥发油 ; 备用 ;
(2) 取厚朴用 30%~ 95%乙醇提取, 提取液减压回收溶剂, 浓缩, 干燥, 粉碎, 得提 取物, 备用 ;
(3) 取除草果仁、 厚朴外其余药味, 加 1 ~ 20 倍量水, 加热提取 1 ~ 4 次, 每次 0.5 ~ 3 小时, 合并水提液, 滤过, 滤液浓缩至 1.05 ~ 1.30, 加 95%乙醇至含醇量为 30 ~ 85%, 放置, 滤过, 减压回收溶剂, 加水稀释至一定体积, 过大孔吸附树脂纯化, 用 2 ~ 5 倍柱 体积的水洗脱后, 再用 3 ~ 6 倍柱体积 30%~ 80%乙醇水溶液洗脱, 收集洗脱液, 浓缩, 干 燥, 粉碎, 得提取物, 备用 ; 将上述干燥物, 按常规方法制成药剂学上可接收的各种剂型。 本发明所述的提取方式可以是 : 冷浸法、 回流法、 渗漉法等 ; 浓缩方法可以是 : 常 压浓缩、 减压浓缩或薄膜浓缩等 ; 干燥方法可以是 : 接触干燥、 气流干燥、 隧道式干燥, 真空 ( 减压 ) 干燥、 沸腾干燥、 喷雾干燥、 冷冻干燥、 远红外干燥、 微波干燥 ; 大孔吸附树脂可以 是: HPD-100、 HPD-200、 HPD-300、 HPD-400、 HPD-500、 HPD-600、 NAK-9、 NKA-12、 D101、 AB-8、 D201 等树脂型号。
本发明所述的剂型是 : 颗粒剂、 胶囊剂、 片剂、 口服液、 丸剂、 混悬剂、 冻干粉、 滴丸 剂、 微丸剂、 口含片、 口崩片、 胶丸、 软胶囊、 分散片、 溶液剂、 气雾剂、 喷雾剂、 巴布剂或贴剂 ; 优选颗粒剂、 胶囊剂、 片剂、 口服液、 丸剂、 冻干粉、 滴丸剂、 微丸剂、 口含片、 口崩片、 胶丸、 软 胶囊、 分散片、 喷雾剂、 巴布剂或贴剂。更优选颗粒剂、 胶囊剂、 片剂、 口服液、 冻干粉、 滴丸 剂。最优选颗粒剂。
本发明处方中槟榔为棕榈科植物槟榔的干燥成熟种子, 主要含有槟榔碱、 槟榔次 碱, 及去甲基槟榔碱等生物碱, 其水浸液对皮肤真菌, 流感病毒有抑制作用。
处方中草果仁为姜科植物草果仁的干燥成熟果实, 照清炒法炒至焦黄色并微鼓 起, 去壳, 取仁所得, 主要含有挥发油具有躁湿温中, 除痰截疟的功效。
厚朴为木兰科植物厚朴的干燥皮, 根皮及枝皮, 具有广谱的抗菌作用, 对革兰氏阳 性菌、 耐酸性菌、 肺炎球菌、 白喉杆菌、 溶血性链球菌、 枯草杆菌、 金黄色葡萄球菌、 志贺氏及 施氏痢疾杆菌及常见致病性皮肤真菌等均有抑制作用, 厚朴酚、 和厚朴酚、 四氢厚朴酚及四 氢和厚朴酚, 均有极强的抑制细菌的作用。 木兰醇、 和厚朴酚等对 TPA 激活的 Epstein-Barr 病毒 (Ebr) 有明显的抑制作用。
知母为百合科植物知母的干燥根茎, 具有 “滋阴” 作用 ; 对大肠杆菌所致家兔发热 有解热作用, 其解热有效成分为芒果苷 ; 芒果苷还可镇咳、 祛痰 ; 知母对伤寒杆菌、 痢疾杆 菌、 白喉杆菌、 肺炎双球菌、 葡萄球菌等均有一定抑制作用 ; 异芒果苷还具有显著的抗单纯
疱疹病毒作用, 芒果苷和异芒果苷均可阻止 HSV-I 在细胞内的复制。
黄芩为唇形科植物黄芩的干燥根, 具有明显的抗炎作用, 黄芩苷、 黄芩素均能显著 降低炎症时小鼠耳毛细血管通透性亢进及低气压所致小鼠试验性肺出血, 对角叉菜胶性大 鼠足肿有与阿司匹林相似的抗炎作用, 对酵母、 伤寒菌苗所致家兔发热有解热作用 ; 黄芩还 具有广谱的抗菌作用, 对流感病毒、 鼻病毒等有抑制作用。
白芍为毛茛科植物芍药的干燥块茎, 主要含有芍药苷及牡丹酚等, 具有免疫调节 作用, 可提高小鼠腹腔巨噬细胞的吞噬百分率和吞噬指数 ; 对 T 细胞功能呈机能与浓度依 赖性双向调节作用, 可促进特异性及非特异性调节细胞的诱导, 具有明显的抗炎作用 ; 还具 有抗菌、 抗病毒作用。
甘草为豆科植物甘草的干燥根及根茎, 含甘草甜素及多种黄酮类成份, 具有多种 生物活性。甘草酸类化合物通过对多种病毒的直接作用和诱生干扰素, 增强天然杀伤细 胞和巨噬细胞活性等活化宿主免疫功能的间接作用而发挥广谱的抗病毒作用, 对艾滋病毒 (HIV)、 单纯性疱疹病毒、 水痘 - 带状疱疹病毒 (VZV) 均有抑制作用, 还具有诱导干扰素的作 用, 刺激细胞产生 γ- 干扰素, 而 γ- 干扰素为国外报道具有抑制 SARS 病毒的作用, 此外, 甘草还有提高免疫功能、 抗炎、 解毒等作用。
本方七味药, 槟榔、 厚朴、 草果仁为君药, 知母、 白芍、 黄芩为使药, 以甘草调和诸 药。其中草果仁主要以挥发油成分为活性物质, 厚朴中木脂素类成分为主要活性成分。其 余五味, 黄芩有效成分之一为黄芩苷, 知母主要有效成分为菝葜皂苷, 白芍主要活性成分为 芍药苷, 槟榔中主要活性物质为水溶性生物碱类, 甘草含甘草次酸及甘草酸等甾体类化学 成分。 通过测定挥发油量、 黄芩苷、 芍药苷、 菝葜皂苷元、 甘草酸及甘草次酸等指标成分的转 移率, 结合药理试验 ( 以清热作用为评价指标 ) 结果, 比较了常规水提法、 常规醇提法、 本发 明提取工艺, 从中优选出最佳制备工艺。其所采用的处方如下 :
槟榔 300g、 厚朴 150g、 草果仁 75g、 知母 150g
白芍 150g、 黄芩 150g、 甘草 75g
1、 常规水提法 :
取上述处方药材加 6 ~ 14 倍量水煎煮 3 次, 每次 0.5 ~ 3 小时, 滤过, 合并滤液, 浓缩, 干燥, 得干膏粉 336.0g。
2、 常规醇提法 :
取草果仁 75g 加 1 ~ 20 倍量水, 水蒸汽蒸馏 3 ~ 12 小时, 提取挥发油, 收集挥发 油, 备用 ; 取厚朴 150g, 用 50%~ 95%乙醇提取 1 ~ 4 次, 每次回流提取 0.5 ~ 2 小时, 提 取液减压回收溶剂, 浓缩, 干燥, 粉碎, 得提取物, 备用 ; 其余药材加 6 ~ 14 倍量 30 ~ 80% 乙醇, 提取三次, 每次 0.5 ~ 2 小时, 合并提取液, 浓缩, 干燥, 粉碎, 得提取物, 备用 ; 分别取 出适量干粉。
3、 本发明提取工艺 :
取草果仁 75g 加 1 ~ 20 倍量水, 水蒸汽蒸馏 3 ~ 12 小时, 提取挥发油, 收集挥发 油, 备用 ; 取厚朴 150g, 用 50%~ 95%乙醇提取 1 ~ 4 次, 每次回流提取 0.5 ~ 2 小时, 提 取液减压回收溶剂, 浓缩, 干燥, 粉碎, 得提取物, 备用 ; 取处方量的其余药材加 6 ~ 14 倍量 水, 加热提取三次, 每次 0.5 ~ 2 小时, 合并水提液, 浓缩至相对密度 1.15 ~ 1.20, 加 95%乙 醇至含醇量达 50%~ 80%, 放置过夜, 滤过, 收集滤液, 回收溶剂, 回收尽乙醇, 加水稀释至一定体积, 上大孔吸附树脂柱, 用 2 ~ 5 倍柱体积的水洗脱后, 再用 3 ~ 6 倍柱体积 30%~ 80%乙醇水溶液洗脱, 收集洗脱液, 浓缩, 干燥, 粉碎, 得提取物, 备用 ; 分别取出适量干粉。
本发明制剂的优选工艺为 : 取草果仁 75g, 加 12 倍量水, 用水蒸汽蒸馏法提取挥发 油, 提取 6 小时, 收集挥发油, 备用 ; 取厚朴 150g, 用 70%乙醇提取, 提取 3 次, 每次回流提取 1 小时, 提取液减压回收溶剂, 浓缩, 干燥, 粉碎, 得提取物, 备用 ; 取槟榔 300g、 知母 150g、 白 芍 150g、 黄芩 150g、 甘草 75g 加 12 倍量水, 加热提取三次, 每次 1 小时, 合并水提液, 浓缩至 相对密度 1.20, 加 95%乙醇至含醇量达 70%, 放置过夜, 滤过, 收集滤液, 回收溶剂, 回收尽 乙醇, 加水稀释至一定体积, 上大孔吸附树脂柱, 用 4 倍柱体积的水洗脱后, 再用 5 倍柱体积 50%乙醇水溶液洗脱, 收集洗脱液, 浓缩, 干燥, 粉碎, 得提取物, 依法测定。结果见表 1。
表 1 各提取方法比较
各提取方法所制得的提取物药理评价 :
试验方法和结果 :
试验选用肛温合格大鼠 50 只, 试验前测量肛温, 按肛温随机分成 6 组, 每组 10 只, 雌雄各半。按表 1 所示剂量分别 ig 给药, 每天 1 次, 连续 3 天, 对照组及模型组灌胃给予同 体积的蒸馏水。在末次给药后即刻皮下注射 5%的酵母混悬液 10ml/kg( 新鲜配制 ), 引起 细菌感染性发热, 于给药前和致热后 4、 5、 6、 7 小时, 分别测肛温, 将各给药组大鼠体温变化 平均数与模型组大鼠体温变化平均数比较, 进行统计学 t 检验。结果 ( 见表 2) 显示, 模型 组大鼠体温明显升高, 致热后 6 小时达峰值 ; 2 号样品在致热后 4、 5、 6 小时降温显著, 1 号、 3 号样品未见明显降温作用。表明达原药物 2 号样品对酵母引起的大鼠发热有显著的解热 作用 (1 为水提法, 2 为本发明提取工艺, 3 为醇提工艺 )。
表 2 各提取方法对酵母所致大鼠发热的解热作用 (n = 10)
*** 给药组与模型组比较 *p < 0.05, p < 0.001
结论 : 综合分析上述各项指标, 确定本发明提取工艺为最优工艺。
本发明药物的有益效果表现在 : 经药效学试验证明, 本发明药物具有明显的清热、 抗病毒、 抗菌、 抗炎、 化痰、 止咳及发汗作用, 尤其是可用于抗呼吸道感染和中医属于凤温肺 热症者, 具体试验如下 :
一 . 清热作用
1、 对酵母所致大鼠发热的解热作用
结果 ( 见表 3) 显示, 模型组大鼠体温明显升高, 致热后 6 小时达峰值 ; 达原药物在 致热后 4 小时、 6 小时降温非常显著, 高剂量组 8 小时仍有降温作用, 表明达原药物对酵母引 起的大鼠发热有显著的解热作用。阳性对照药阿司匹林降温作用也显著。
表 3 达原药物对酵母所致大鼠发热的解热作用 (n = 10)
模型组与对照组比较△△ p < 0.01 △△△ p < 0.001
给药组与模型组比较 *p < 0.05 **p < 0.01 ***p < 0.001
2、 对家兔非感染性发热的影响
结果 ( 见表 4) 显示, 脱脂牛奶能够引起家兔发热, 灌胃给予达原药物能够显著降 低发热家兔的肛温, 高剂量组在致热后 6 小时仍有显著的降温作用, 表明, 达原药物对脱脂 牛奶引起的家兔非感染性发热亦有显著的解热作用。
表 4 达原药物对家兔非感染性发热的解热作用 (n = 8)
给药组与模型组比较 *p < 0.05 **p < 0.01
3、 对大肠杆菌内毒素所致大鼠发热的解热作用
结果 ( 见表 5, 图 1) 显示, 给予内毒素后, 模型组大鼠肛温明显升高, 在 2 小时、 6小 时出现峰值, 且第二个峰值低于第一个峰值, 很好地体现出该模型 2 个峰值的特点 ; 灌胃给 予达原药物后能够显著降低肛温的升高, 特别是中、 低剂量组对第二个高温峰值仍有显著 的降温作用, 表明达原药物对大肠杆菌内毒素引起的大鼠发热有显著的解热作用。为了便 于服用, 分别根据本制剂的各药味有效成分理化性质, 采用现代制剂技术, 利用不同的提取 方式进行提取, 在保证疗效的前提下, 达到既保留有效成分, 又尽可能多的祛除无效成分, 降低制剂的服用量的目的, 便于制剂成型。
二 . 抗菌作用 1. 体外抑菌作用试验用菌种及来源 :
金黄色葡萄球菌 : 标准株 CMCC-26003,
绿脓杆菌 : 标准株 CMCC-10211,
肺炎链球菌 : 标准株 CMCC-31001,
肺炎克雷伯杆菌 : 标准株 CMCC-46117
表皮葡萄球菌 : 标准株 CMCC-26069,
乙型溶血性链球菌 : 标准株 CMCC-32210
以上标准菌株均购自中国药品生物制品检定所。
大肠杆菌 : 临床分离株, 由天津市中心妇产科医院提供。
结果 ( 见表 6) 显示, 达原药物对金葡菌、 绿脓杆菌、 肺炎链球菌、 表皮葡萄球菌等 4 种实验菌均有明显的体外抑菌作用, 其最低抑菌浓度分别为 : 40.625mg 生药 /ml、 10.156mg 生药 /ml、 2.359mg 生药 /ml、 2.359mg 生药 /ml, 而对肺炎克雷伯杆菌、 乙型溶血性链球菌及 大肠杆菌无明显抑菌作用。
表 6 达原药物对细菌的抑制作用
2. 对体内感染细菌小鼠的保护作用
2.1 对体内感染金黄色葡萄球菌小鼠的保护作用
结果 ( 见表 7) 显示, 达原药物高剂量组存活动物数与对照组比较虽无显著性差 异, 但该剂量能够显著延长动物的平均存活时间, 表明达原药物对感染金黄色葡萄球菌的 小鼠有一定的保护作用。阳性药头孢拉定保护作用非常显著。
表 7 达原药物对体内感染金黄色葡萄球菌小鼠的保护作用
与对照组比较 *p < 0.05 **p < 0.01 ***p < 0.001
2.2 对体内感染肺炎链球菌小鼠的保护作用
结果 ( 见表 8) 显示, 达原药物对体内感染肺炎链球菌小鼠的存活只数无明显影 响, 但能明显延长小鼠平均存活时间, 表明对肺炎链球菌感染的小鼠有一定的保护作用。 阳 性药头孢拉定保护作用非常显著。
表 8 达原药物对体内感染肺炎链球菌小鼠的保护作用
与对照组比较 *p < 0.05 ***p < 0.001
三 . 抗炎作用
1. 对小鼠巴豆油性耳肿的影响
结果 ( 见表 9) 显示, 达原药物各剂量组对小鼠耳肿均有非常显著的抑制作用, 其 抗炎作用具有一定的剂量依赖关系。
表 9 达原药物对小鼠巴豆油性耳肿的影响
与对照组比较 *p < 0.05 **P < 0.01 ***p < 0.001
2. 对小鼠腹腔毛细血管通透性的影响
结果 ( 见表 10) 显示, 达原药物各剂量组 OD 值与对照组 OD 值比较均显著降低, 表 明该药能显著抑制醋酸引起的小鼠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加, 有显著的抗炎作用。阳性对照药 作用亦显著。
表 10 达原药物对小鼠毛细血管通透性的影响
与对照组比较 *p < 0.05 **P < 0.01
3. 对大鼠角叉菜胶足肿的影响
试验结果见表 11, 表明达原药物在此模型上能明显抑制角叉菜胶引起的大鼠足 肿, 具有显著的抗炎作用。
表 11 达原药物对大鼠角叉菜胶足肿的影响 (n = 10)
与对照组比较 *P < 0.05**P < 0.0112***P < 0.四 . 祛痰止咳作用
1 祛痰作用
达原药物各剂量组酚红分泌量均显著增加, 表明该药能够显著促进气管对痰液的 分泌, 有显著的祛痰作用。阳性对照药竹沥水祛痰作用也非常显著。
表 12 达原药物对小鼠祛痰作用的影响
与对照组比较 *p < 0.05***p < 0.0012. 止咳作用
达原药物能够显著地延长小鼠咳嗽潜伏期, 减少咳嗽次数。阳性对照药咖啡因止 咳作用非常显著。
表 13 达原药物对小鼠的止咳作用
与模型组比较 *p < 0.05 ***p < 0.001 五 . 发汗作用 达原药物有显著的发汗作用。阳性对照药麻黄汤发汗作用亦很显著。 发汗评分标准 : 0级: 皮毛干燥, 无汗 ; 1级: 皮毛松, 无汗 : 2级: 皮毛松, 腹部或胸颈有汗 ; 3级: 皮毛松, 腹、 胸部均有汗 ; 4级: 皮毛松, 下颌至腹部均有汗。 表 14 达原药物对小鼠的发汗作用与对照组比较 ***p < 0.001
六 . 抗病毒试验
试验结果表明 : 达原药物对提高流感病毒感染小鼠死亡保护率, 统计学具有显著 性差异。见下表 15 :
分组 正常对照组 病毒对照组 利巴韦林组 达原药物
动物数 (n) 24 24 24 24死亡数 (n) 0 21 12 4存活数 (n) 24 3 12 20死亡率 (n) 0** 87.50 50* 16.67**死亡保护率 (% )37.50 70.83* ** 与病毒模型组比较, p < 0.05 ; p < 0.01附图说明
以下, 结合附图来详细说明本发明的实施例, 其中 : 图 1 达原药物对大肠杆菌内毒素所致发热大鼠的解热作用。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做进一步说明, 下面各实施例仅用于说明本发明而 并非对本发明的限制, 其中药材来源 : 所有原料均为市售, 且符合药典标准。
槟榔 : 本药材为棕榈科植物槟榔 Arcca catechu L. 的干燥成熟种子。
厚朴 : 本药材为木兰科植物厚朴 Magnolia officinalis Rehd.et Wils.
草果仁 : 本药材为姜科植物草果 Amomum tsao-ko Crevost et Lemaire 的干燥成 熟果实的炮制品。
黄芩 : 本药材为唇形科植物黄芩 Scutellaria baicalensis Georgi 的干燥根。
知母 : 本药材为百合科植物知母 Anemarrhena asphodeloides Bge. 的干燥根茎。
白芍 : 本药材为毛茛科植物芍药 Paeonia lactiflora Pall. 的干燥根。
甘草 : 本药材为豆科植物甘草 Glycyrrhiza uralensis Fisch. 的干燥根茎。实施例 1 :
按下列配比称取原料药 :
槟榔 6 份 厚朴 3 份 草果仁 1.5 份 知母 3 份
白芍 3 份 黄芩 3 份 甘草 1.5 份
(1) 以上七味原料, 取草果仁, 加 12 倍量水, 用水蒸汽蒸馏法提取挥发油, 收集挥 发油, 备用 ;
(2) 取厚朴用 75%乙醇提取, 提取液减压回收溶剂, 浓缩, 干燥, 粉碎, 得提取物, 备用 ;
(3) 取除草果仁、 厚朴外其余药味, 加 12 倍量水, 加热提取 3 次, 每次 1 小时, 合并 水提液, 滤过, 滤液浓缩至 1.05, 加 95%乙醇至含醇量为 75%, 放置, 滤过, 减压回收溶剂, 加水稀释至一定体积, 过 D101 大孔吸附树脂纯化, 用 5 倍柱体积的水洗脱后, 再用 5 倍柱体 积 70%乙醇水溶液洗脱, 收集洗脱液, 浓缩, 干燥, 粉碎, 得提取物, 备用 ;
(4) 将上述挥发油用 β- 环糊精进行包合后, 干燥, 得挥发油包合物 ; 合并上述干 粉提取物, 过 80 目筛, 加适量糖粉, 制粒, 包装, 即得本发明药物颗粒剂。
实施例 2 : 按下列配比称取原料药 :
槟榔 5 份 厚朴 2.5 份 草果仁 1.5 份 知母 2.5 份
白芍 2.5 份 黄芩 2.5 份 甘草 1 份
步骤 (1)、 (2) 和 (3) 同实施例 1, (4) 将 (2) 与 (3) 中提取物加蔗糖、 糊精适量, 混 匀, 制成颗粒, 干燥, 喷加 (1) 中所得草果仁挥发油, 然后按常规工艺制备胶囊。
实施例 3 :
按下列配比称取原料药 :
槟榔 6 份 厚朴 3 份 草果仁 1.5 份 知母 3 份
白芍 3 份 黄芩 3 份 甘草 1.5 份
(1) 以上七味原料, 取草果仁, 采用超临界二氧化碳萃取挥发油, 条件为 : 萃取温 度为 50 ℃, 压力为 32Mpa, 解析温度为 60 ℃, 压力为 6Mpa, 平均流量为 125kg/ 小时, 萃取 0.5 ~ 4 小时, 得草果仁挥发油 ; 用 β- 环糊精进行包合后, 干燥, 得包合物 ;
(2) 取厚朴用 75%乙醇提取, 提取液减压回收溶剂, 浓缩, 干燥, 粉碎, 得提取物, 备用 ;
(3) 取除草果仁、 厚朴外其余药味, 加 12 倍量水, 加热提取 3 次, 每次 1 小时, 合并 水提液, 滤过, 滤液浓缩至 1.30, 加 95%乙醇至含醇量为 75%, 放置, 滤过, 减压回收溶剂, 加水稀释至一定体积, 过 AB-8 大孔吸附树脂纯化, 用 5 倍柱体积的水洗脱后, 再用 5 倍柱体 积 80%乙醇水溶液洗脱, 收集洗脱液, 浓缩, 干燥, 粉碎, 得提取物, 备用 ;
(4) 合并将上述提取物, 混匀, 制成颗粒, 干燥, 压片, 得本发明药物片剂。
实施例 4 :
按下列配比称取原料药 :
槟榔 6 份 厚朴 3 份 草果仁 1.5 份 知母 3 份
白芍 3 份 黄芩 3 份 甘草 1.5 份
(1) 以上七味原料, 取草果仁, 采用超临界二氧化碳萃取挥发油, 条件为 : 萃取温
度为 55 ℃, 压力为 30Mpa, 解析温度为 60 ℃, 压力为 5.8Mpa, 平均流量为 130kg/ 小时, 萃 取 2 小时, 得草果仁挥发油 ; 采用饱合水溶液法用羟丙基 β- 环糊精对挥发油进行包合, 羟 丙基 β- 环糊精以 25ml/g 的比例加水加热溶解, 冷至室温, 按照油∶羟丙基 β- 环糊精= 1 ∶ 10(ml/g) 加入草果仁挥发油, 搅拌 90 分钟, 取出, 冷藏 24 小时, 抽滤, 沉淀物常温干燥 48 小时, 得到挥发油包合物 ;
(2) 取厚朴用 70%乙醇提取, 提取液减压回收溶剂, 浓缩, 干燥, 粉碎, 得提取物, 备用 ;
(3) 取除草果仁、 厚朴外其余药味, 加 12 倍量水, 加热提取 3 次, 每次 1 小时, 合并 水提液, 滤过, 滤液浓缩至 1.25, 加 95%乙醇至含醇量为 75%, 放置, 滤过, 减压回收溶剂, 加水稀释至一定体积, 过 AB-8 大孔吸附树脂纯化, 用 5 倍柱体积的水洗脱后, 再用 5 倍柱体 积 80%乙醇水溶液洗脱, 收集洗脱液, 浓缩, 干燥, 粉碎, 得提取物, 备用 ;
(4) 将上述包合物及提取物和甘露醇混合, 加注射用水溶解, 活性炭吸附, 滤过, 滤 液加注射用水至规定量, 加硫代硫酸钠适量, 调节 PH 值至 6.0 ~ 7.0, 过 0.2μm 膜滤过, 灌 装, 冷冻干燥, 即得本发明冻干粉。
实施例 5 : 按下列配比称取原料药 :
槟榔 6 份 厚朴 3 份 草果仁 1.5 份 知母 3 份
白芍 3 份 黄芩 3 份 甘草 1.5 份
(1) 以上七味原料, 取草果仁, 加 14 倍量水, 用水蒸汽蒸馏法提取挥发油, 收集挥 发油, 备用 ;
(2) 取厚朴用 70%乙醇提取, 提取液减压回收溶剂, 浓缩, 干燥, 粉碎, 得提取物, 备用 ;
(3) 取除草果仁、 厚朴外其余药味, 加 10 倍量水, 加热提取 3 次, 每次 1 小时, 合并 水提液, 滤过, 滤液浓缩至 1.15, 加 95%乙醇至含醇量为 70%, 放置, 滤过, 减压回收溶剂, 加水稀释至一定体积, 过 D101 大孔吸附树脂纯化, 用 5 倍柱体积的水洗脱后, 再用 5 倍柱体 积 70%乙醇水溶液洗脱, 收集洗脱液, 浓缩, 干燥, 粉碎, 得提取物, 备用 ;
(4) 合并上述挥发油与提取物, 按药物∶聚乙二醇 6000 = 1 ∶ 1, 加入聚乙二醇 6000 基质, 在 80℃下熔融后, 滴入 0℃下液体石蜡中, 滴距为 6cm, 滴制成型, 除去液体石蜡, 干燥, 即得本发明滴丸剂。
实施例 6 :
按下列配比称取原料药 :
槟榔 6 份 厚朴 3 份 草果仁 1.5 份 知母 3 份
白芍 3 份 黄芩 3 份 甘草 1.5 份
步骤 (1)、 (2) 和 (3) 同实施例 1, 合并挥发油与提取物, 加适量 PEG400 与甘油适 量, 混匀, 压制或滴制成软胶囊。
实施例 7 :
按下列配比称取原料药 :
槟榔 6 份 厚朴 3 份 草果仁 1.5 份 知母 3 份
白芍 3 份 黄芩 3 份 甘草 1.5 份
(1) 以上七味原料, 取草果仁, 加水蒸馏, 收集蒸馏液, 蒸馏后的水溶液滤过, 备用; (2) 取厚朴用 70%乙醇提取, 滤过, 得提取液, 备用 ;
(3) 取除草果仁、 厚朴外其余药味, 加 12 倍量水, 加热提取 3 次, 每次 1 小时, 合并 水提液, 滤过, 滤液浓缩至 1.15 ~ 1.20, 加 95%乙醇至含醇量为 70%, 放置, 滤过, 减压回 收溶剂, 加水稀释至一定体积, 过 D101 大孔吸附树脂纯化, 用 5 倍柱体积的水洗脱后, 再用 5 倍柱体积 70%乙醇水溶液洗脱, 收集洗脱液, 备用 ;
(4) 合并 (2) 与 (3) 提取液, 回收乙醇, 加入草果仁挥发油及上述蒸馏液, 混匀, 加 适量附加剂, 加水至规定量, 用氢氧化钠溶液调节 PH 值至 5.8 ~ 6.2, 静置, 滤过, 灌装, 灭 菌, 即得本发明口服液。
实施例 8 :
按下列配比称取原料药 : (注: 每份为 100g)
槟榔 6 份 厚朴 3 份 草果仁 1.5 份 知母 3 份
白芍 3 份 黄芩 3 份 甘草 1.5 份
(1) 以上七味原料, 取草果仁, 加 14 倍量水, 用水蒸汽蒸馏法提取挥发油, 收集挥 发油, 备用 ;
(2) 取厚朴用 70%乙醇提取, 提取液减压回收溶剂, 浓缩, 干燥, 粉碎, 得提取物, 备用 ;
(3) 取除草果仁、 厚朴外其余药味, 加 12 倍量水, 加热提取 3 次, 每次 1 小时, 合并 水提液, 滤过, 滤液浓缩至 1.10 ~ 1.15, 加 95%乙醇至含醇量为 70%, 放置, 滤过, 减压回 收溶剂, 加水稀释至一定体积, 过 D101 大孔吸附树脂纯化, 用 5 倍柱体积的水洗脱后, 再用 5 倍柱体积 70%乙醇水溶液洗脱, 收集洗脱液, 浓缩, 干燥, 粉碎, 得提取物, 备用 ;
(4) 将 (1) 中草果仁挥发油采用 β- 环糊精进性包合, 得包合物 ; 将上述提取物与 包合物合并, 混匀加交联聚乙烯吡咯烷酮 34g、 低取代羟丙基纤维素 46g、 微晶纤维素 130g, 制粒, 加适量滑石粉, 压片制成本发明分散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