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蛾卵收集机.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蛾卵收集机.pdf(7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申请公布号 CN 101933494 A (43)申请公布日 2011.01.05 CN 101933494 A *CN101933494A* (21)申请号 201010265853.X (22)申请日 2010.08.27 A01K 67/033(2006.01) (71)申请人 广东省昆虫研究所 地址 510260 广东省广州市新港西路 105 号 (72)发明人 韩诗畴 霍志华 吕欣 戴建青 安新城 (74)专利代理机构 广州科粤专利商标代理有限 公司 44001 代理人 莫瑶江 黄培智 (54) 发明名称 一种蛾卵收集机 (57)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蛾卵收集机, 包括有气。
2、密 的机箱, 在机箱内设有集蛾笼、 至少一个驱动滚轮 组、 毛刷辊、 毛刷排, 抽风机, 所述集蛾笼设置在毛 刷辊上, 所述毛刷排一端与机箱壁面连接, 另一侧 与集蛾笼表面接触, 所述驱动滚轮组与所述毛刷 辊驱动连接 ; 在所述集蛾笼下方设有分离口, 所 述分离口下端连接有集卵瓶, 所述分离口的旁侧 设有集尘袋, 所述抽风机与集尘袋连接。 集尘袋有 软管连接, 可置于收集机箱体的外侧。 本发明装置 在蛾卵与鳞片分离及卵的收集过程时不会造成鳞 片杂尘扬逸而造成环境污染, 从而保持养虫室清 洁干净和避免昆虫鳞片接触人体皮肤或吸入呼吸 道而产生不良反应。避免由于手工拍打、 刷扫的 方法造成扬尘, 达。
3、到保护环境和人体健康的目的 ; 有利于大规模产业化生产寄主卵, 大量减少饲养 员清理环境的工作量。 (51)Int.Cl. (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发明专利申请 权利要求书 1 页 说明书 2 页 附图 3 页 CN 101933494 A1/1 页 2 1. 一种蛾卵收集机, 其特征在于 : 包括有气密的机箱 (10), 在机箱 (10) 内设有集蛾笼 (2)、 至少一个驱动滚轮组 (4)、 毛刷辊 (3)、 毛刷排 (1), 抽风机 (6), 所述集蛾笼 (2) 设置在 毛刷辊 (3) 上, 所述毛刷排 (1) 一端与机箱 (10) 壁面连接, 另一侧与集蛾笼 (2)。
4、 表面接触, 所述驱动滚轮组 (4) 与所述毛刷辊 (3) 驱动连接 ; 在所述集蛾笼 (2) 下方设有分离口 (5), 所述分离口 (5) 下端连接有集卵瓶 (8), 所述分离口 (5) 的旁侧设有集尘袋 (7), 所述抽风 机 (6) 与集尘袋 (7) 连接。 权 利 要 求 书 CN 101933494 A1/2 页 3 一种蛾卵收集机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到天敌昆虫繁殖的中间寄主 - 米蛾卵或麦蛾卵的收集装置。 背景技术 0002 随着人们对安全健康食品的认识提高, 绿色食品、 有机食品需求量日益增加, 其中 这些产品生产环节中对农林害虫生物防治技术及措施提出更高的要求。 天。
5、敌昆虫大量繁殖 是生物防治中必不可少的重要一环。 在国内外, 赤眼蜂的使用面积位居天敌昆虫之首, 全国 每年用于害虫生物防治的赤眼蜂面积超过百万亩, 用于防治水稻害虫稻纵卷叶螟的稻 螟赤眼蜂, 还有防治荔枝蒂蛀虫的某些赤眼蜂只能以米蛾卵为寄主, 繁殖赤眼蜂需要大量 的米蛾或麦蛾卵, 在这些昆虫卵饲养过程中, 必须首先考虑环境保护和人体健康。 0003 用于农林害虫生物防治的天敌昆虫(卵寄生蜂赤眼蜂)的中间寄主卵来自于 室内大量繁殖的鳞翅目昆虫, 如米蛾卵或麦蛾卵。 在这些昆虫的饲养过程中, 需要收集成虫 置于网笼让其集中产卵。经过一天后米蛾产卵与米蛾笼网上, 收集米蛾卵时靠手工刮扫, 使米蛾卵。
6、脱落, 然后集中在瓷盘或塑料盘中, 以手工操作方法分离鳞片或米蛾卵, 工作效率 低。 另外由于收集蛾卵过程中, 网笼里的鳞翅目昆虫成虫会因惊动产生大量的微小鳞片, 这 些蛾类的鳞片轻而小, 很易随风飘扬, 昆虫鳞片对人们的呼吸道和皮肤有致敏作用, 影响昆 虫饲养员的身体健康。国外有半机械化方法有电动刷刮或吸尘器收集成虫, 由于操作过程 中不可避免地有鳞片飞扬, 而且各有不足, 手工拍打法、 玻璃瓶捕捉法易使米蛾逃逸 ; 电动 刷刮法易刮伤成虫影响产卵量 ; 吸尘器一次只能吸附一只或几只成虫, 其它成虫容易惊动 而逃窜。共同点是工作效率十分低, 既不能保护环境也不能适应繁殖天敌昆虫需要大量寄 主。
7、卵的要求。 发明内容 0004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收集米蛾卵或麦蛾卵时影响是饲养员的身体健 康、 收集工作效率低等技术问题, 提供一种在收集米蛾卵过程中, 通过气流控制条件下完成 蛾卵与鳞片分离及卵的收集、 保持饲养室内干净, 达到保护环境和人体健康目的的环保型 蛾类卵收集机。 0005 为实现以上目的, 本发明采取了以下的技术方案 : 一种蛾卵收集机, 包括有气密的 机箱, 在机箱内设有集蛾笼、 至少一个驱动滚轮组、 毛刷辊、 毛刷排, 抽风机, 所述集蛾笼设 置在毛刷辊上, 所述毛刷排一端与机箱壁面连接, 另一侧与集蛾笼表面接触, 所述驱动滚轮 组与所述毛刷辊驱动连接 ; 在所述。
8、集蛾笼下方设有分离口, 所述分离口下端连接有集卵瓶, 所述分离口的旁侧设有集尘袋, 所述抽风机与集尘袋连接。 集尘袋有软管连接, 可置于收集 机箱体的外侧。 0006 收集机以气流和机械装置的作用, 带出集蛾笼中的蛾卵及昆虫鳞片杂尘, 分别进 入专用容器集中处理。 全过程在气密的机箱中完成, 昆虫鳞片不会飘逸, 以保持收集机内清 洁干净和避免昆虫鳞片接触人体皮肤或吸入呼吸道而产生不良反应。 说 明 书 CN 101933494 A2/2 页 4 0007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 具有如下优点 : 本发明装置在收集蛾卵时处于气密的机 箱内, 并将集蛾笼置于风机产生的吸收气流中, 其鳞片杂尘不会扬。
9、逸造成环境污染, 从而保 持养虫室清洁干净和避免昆虫鳞片接触人体皮肤或吸入呼吸道而产生不良反应。同时, 机 器设上下两层独立工作位置, 可同时操作, 提高工作效率 ; 此外, 机器还具有体积小, 重量 轻, 使用方便等优点 ; 能在密闭条件下完成收集过程, 避免由于手工拍打、 刷扫的方法造成 扬尘, 达到保护环境和人体健康的目的 ; 可以提高 3 5 倍工作效率, 有利于大规模产业化 生产寄主卵, 大量减少饲养员清理环境的工作量。 附图说明 0008 图 1 为本发明蛾卵收集机内部结构立体图 ; 0009 图 2 为图 1 的主视图 ; 0010 图 3 为图 1 的右视图 ; 0011 附图。
10、标记说明 : 1- 毛刷排, 2- 集蛾笼, 3- 毛刷辊, 4- 驱动滚轮组, 5- 分离口, 6- 抽 风机, 7- 集尘袋, 8- 集卵瓶, 10- 机箱。 具体实施方式 0012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的内容做进一步详细说明。 0013 实施例 : 0014 请参阅图1到图3所示, 一种蛾卵收集机, 包括有气密的机箱10, 在机箱10内设有 集蛾笼 2、 至少一个驱动滚轮组 ( 含凹凸轮 )4、 毛刷辊 3、 毛刷排 1, 抽风机 6, 集蛾笼 2 设置 在毛刷辊 3 上, 毛刷排 1 一端与机箱 10 壁面连接, 另一侧与集蛾笼 2 表面接触, 驱动滚轮组 4 与毛刷辊 。
11、3 驱动连接 ; 在集蛾笼 2 下方设有分离口 5, 分离口 5 下端连接有集卵瓶 8, 分离 口 5 的旁侧设有集尘袋 7, 抽风机 6 与集尘袋 7 连接。 0015 本实施例中, 根据实际需要, 可在收集机内设置上下两层独立工作位置, 每层设有 一个集蛾笼 2, 集蛾笼 2 设置在两个驱动滚轮组 4 上, 并配上一个毛刷排 1, 上下两层同时操 作, 提高工作效率。 电源开关开启时驱动滚轮组、 凹凸轮、 毛刷辊、 抽风机按设定程序同步工 作。 0016 本发明工作过程如下 : 米蛾(麦蛾)成虫在集蛾笼中交配产卵, 蛾卵粘附于集蛾笼 壁。需用本收集机收集蛾卵时, 先将集蛾笼横放入滚轮组上方。
12、, 启动开关, 集蛾笼在滚轮和 毛刷辊的共同驱动下缓慢转动, 转动中带有间歇跳动。 笼壁上的蛾卵受到毛刷辊、 毛刷排的 刮扫, 在集蛾笼抖动中受振动而坠落, 同时米蛾(麦蛾)鳞片等杂尘亦在风机的吸气负压作 用下降落, 到达分离口, 蛾卵在重力作用下落入集卵瓶, 而鳞片杂尘等则被吸入集尘袋, 从 而完成蛾卵与鳞片分离及卵的收集。主要关键是利用鳞片和蛾卵不同自重的特点。 0017 上列详细说明是针对本发明可行实施例的具体说明, 该实施例并非用以限制本发 明的专利范围, 凡未脱离本发明所为的等效实施或变更, 均应包含于本案的专利范围中。 说 明 书 CN 101933494 A1/3 页 5 图 1 说 明 书 附 图 CN 101933494 A2/3 页 6 图 2 说 明 书 附 图 CN 101933494 A3/3 页 7 图 3 说 明 书 附 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