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克氏原螯虾的盆式育苗方法.pdf

上传人:sha****007 文档编号:5622608 上传时间:2019-02-28 格式:PDF 页数:6 大小:309.8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0910036286.8

申请日:

2009.10.13

公开号:

CN101692792A

公开日:

2010.04.14

当前法律状态:

终止

有效性:

无权

法律详情:

未缴年费专利权终止IPC(主分类):A01K 61/00申请日:20091013授权公告日:20110907终止日期:20131013|||授权|||实质审查的生效IPC(主分类):A01K 61/00申请日:20091013|||公开

IPC分类号:

A01K61/00

主分类号:

A01K61/00

申请人: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淡水渔业研究中心

发明人:

周鑫; 赵朝阳; 徐增洪; 王凤书

地址:

214081 江苏省无锡市滨湖区滨湖街道山水东路9号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无锡市大为专利商标事务所 32104

代理人:

殷红梅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克氏原螯虾的盆式育苗方法,具体地说是在盆式容器内完成克氏原螯虾虾苗繁育的过程,属于水产养殖技术领域。其特征包括育苗盆的选择、育苗准备、亲虾放养与管理和虾苗培育四大步骤。育苗盆内只放1只雌虾或抱卵虾,所繁育的虾苗规格整齐,有利于降低自相残杀率和提高虾苗成活率。育苗盆置于阴暗的育苗室内,雌虾性腺发育速度快,育苗操作简便,育苗效率高于传统的育苗方式。盆式育苗不受外界气候变化的影响,将同一天孵出的虾苗置于相同的生态条件下饲养,有利于开展群体选育,适合于在国内克氏原螯虾养殖场和科研部门推广应用。

权利要求书

1: 一种克氏原螯虾的盆式育苗方法,其特征是包括以下培育步骤: (1)育苗盆的选择: (a)、选择的育苗盆底面积为0.01-0.3m 2 ,盆高为25-60cm;(b)、育苗盆上端开口,内壁光滑;(c)育苗盆分为有盖或无盖两种,有盖育苗盆的盆盖上制有若干个直径为0.2-1.0cm的气孔;(d)育苗盆平行摆放或分层叠放; (2)、育苗准备: (a)、盆内底部铺设2-10cm的泥土,注入淡水,水深为1-15cm; (b)、育苗盆放置在育苗室内,育苗室内保持阴暗,光照强度小于3000Lx,室温控制在5℃-28℃; (3)雌虾或抱卵虾放养与管理: (a)、育苗盆内放养1尾已经过交配的克氏原螯虾雌虾或是抱卵虾;雌虾在盆内产卵、孵幼,幼体在盆内培育成虾苗; (b)、雌虾或抱卵虾在产卵或孵幼期间不投饵料或投饵料,饵料投喂量为虾体重的0-3%; (4)虾苗培育: (a)、虾苗孵出3天后投喂鱼糜、丰年虫无节幼体或颗粒饲料,每隔1-4天投喂1次,每次0.2-2克;同时在盆内投放一块面积为盆底面积1/3-1/2大小的塑料网片,网目为1.0-1.2cm,网片上带有着生藻类; (b)、虾苗孵出5-15天后分离亲虾,将同一天孵出的虾苗投放至相应的暂养池或养殖池中饲养。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克氏原螯虾的盆式育苗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育苗盆是圆柱形、圆台形、棱柱或棱台形。
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克氏原螯虾的盆式育苗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育苗盆为塑料盆、陶瓷盆、玻璃器皿、木盆、花盆或水泥盆。

说明书


一种克氏原螯虾的盆式育苗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克氏原螯虾虾苗的生产方法,具体地说是在盆式容器内完成克氏原螯虾虾苗繁育的过程,属于水产养殖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克氏原螯虾俗称淡水小龙虾,是一种生长快、口味鲜美和营养丰富的淡水虾类。该虾为杂食性品种,幼体以腐殖质、有机碎屑和着生藻类为食,成虾还可以捕食底栖生物、水草等动物性和植物性饵料。克氏原螯虾自1929年在我国的南京与安徽滁州交界地区首次发现以来,目前已遍布国内众多水域,成为我国具有较高经济价值的淡水水产品种。

    由于克氏原螯虾具有亲虾性腺发育缓慢、产卵量少和交配、产卵、孵苗不同步等特性,先育成的虾苗会大量残食后孵出的小虾苗,严重地影响了虾苗产量的提高。近年来,随着人工养殖规模的扩大,克氏原螯虾虾苗的来源已成为该产业急需解决的问题之一。池塘育苗、稻田育苗、河沟育苗、网箱育苗和工厂化育苗等形式是国内外最为常见的方式,上述育苗类型采用的是向水体投放克氏原螯虾亲虾或抱卵虾进行自繁、自育和自养,同时也有从其它水域购入虾苗进行放养,因此在同一水体中存在着不同规格的虾苗共生的现象,苗种间的自相残杀问题十分严重,尤其是工厂化育苗和网箱育苗方式因虾苗密度较高,育苗成活率通常只有5%-10%,严重影响了育苗产量和育苗效益的提高。除此之外,在克氏原螯虾家系选育和群体选育研究过程中,由于传统的自繁自育的育苗方式在同一水体中存在着不同批次的虾苗,不同家系的虾苗相互混合,其长成的规格大小主要由育苗批次的先后决定,长得快的个体并不一定具备生长优势,因此在虾苗群体中无法进行择优选择,使种质选育研究难以实施。传统的克氏原螯虾育苗步骤为:①亲虾消毒;②亲虾放养,其中雌雄比为4∶1;③雌虾交配;④部分雌虾在交配后数天内产卵,部分雌虾在交配后数十天后产卵;⑤部分受精卵在产卵后12天内卵出,部分受精卵在产卵后数十天内孵出;⑥不同规格的幼体和虾苗同池培育。由此可见,传统的育苗方式是不同批次和不同家系虾苗同池生长,存在着虾苗规格大小差异显著、自相残杀率高和难以选育的缺陷。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不足之处,从而提供一种克氏原螯虾盆式育苗的方法,使育成的虾苗规格能够基本保持一致,以降低虾苗间的自相残杀率,提高育苗成活率,并使群体选育等品种改良技术得以实现,从而促进克氏原螯虾养殖业的发展。

    按照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克氏原螯虾的盆式育苗方法包括育苗盆的选择、育苗准备、亲虾放养与管理和虾苗培育四大步骤。

    (1)、育苗盆的选择步骤是:

    (a)、育苗盆可以是圆柱形、圆台形、棱柱或棱台形,育苗盆底面积为0.01-0.3m2,盆高为25-60cm;(b)、育苗盆可以由塑料盆、陶瓷盆、玻璃器皿、木盆、花盆或水泥盆替代;(c)、育苗盆的上端开口,内壁光滑;(d)育苗盆可分为有盖或无盖两种,有盖育苗盆的盆盖上制有若干个直径0.2-1.0cm的气孔。

    (2)、育苗准备步骤是:

    (a)、盆内底部铺设2-10cm的泥土,注入淡水,水深为1-15cm;

    (b)、育苗盆放置在育苗室内,室内保持阴暗,光照强度小于3000Lx,室温控制在5℃-28℃;

    (3)雌虾或抱卵虾放养与管理的步骤是:

    (a)、育苗盆内放养1尾已经过交配的克氏原螯虾雌虾或是抱卵虾;雌虾在盆内产卵、孵幼,幼体在盆内培育成虾苗;

    (b)、雌虾或抱卵虾在产卵或孵幼期间可以不投饵料或少量投饵料,饵料为动物性饲料如鱼肉、蚌肉、螺肉或颗粒饲料,饵料投喂量为虾体重的0-3%。

    (4)虾苗培育的步骤是:

    (a)、虾苗孵出3天后可投喂鱼糜、丰年虫无节幼体或颗粒饲料,每隔1-4天投喂1次,每次0.2-2克。同时在盆内投放一块面积为盆底面积1/3-1/2大小的塑料网片,网目为1.0-1.2cm,网片上带有着生藻类。

    (b)、虾苗孵出5-15天后分离亲虾,将同一天孵出的虾苗投放至相应的暂养池或养殖池中饲养。

    所述的盆式育苗是指在育苗盆内放置1尾雌虾或抱卵虾,雌虾在盆内产卵、孵幼,幼体在盆内培育成虾苗。

    所述育苗室内控制光照强度是为了加快雌虾的性腺发育,缩短育苗周期。

    所述的育苗盆内加入泥土和注水是为了降低亲虾的应激反应,并保持盆内潮湿,以利于虾卵孵化和培育。

    所述育苗盆内注入淡水1-10cm是指盆底至水面的水深,水深的控制原则以雌虾背部露出水面为准。

    所述光照强度是指打开天窗或开灯时的光线强度。

    所述投放带有着生藻类的塑料网片是为了给幼体或虾苗提供植物性饵料和隐蔽物,以促进其生长和提高育苗成活率。

    所述水温控制在5℃-28℃是通过制冷设施进行调节。

    本发明与已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

    1、每盆只放1只雌虾或抱卵虾,所繁育的虾苗均出自同一只雌虾,虾苗规格整齐,有利于降低自相残杀率和提高虾苗成活率。2、盆式育苗便于光照强度的控制,可促进雌虾的性腺发育。3、盆式育苗便于完成剔除死虾、投饵和收捕虾苗,有利于生产管理。4、育苗效率高,育成的虾苗计数准确,有利于配套生产。5、育苗生产不受外界气候变化的影响。6、将同一天孵出的虾苗置于相同的生态条件下饲养,有利于开展群体选育。

    【具体实施方式】

    实例一:

    本发明为一种克氏原螯虾的盆式育苗方法,育苗工艺主要包括:(1)育苗盆地选择、(2)育苗准备、(3)亲虾放养与管理、(4)虾苗培育四大步骤。

    (1)、育苗盆的选择:育苗盆的制作材料为聚乙烯塑料,呈圆柱形,无盆盖,盆底和盆口的直径均为25cm,盆高30cm;育苗盆的上端开口,内壁光滑。

    (2)、育苗准备:盆内底部铺设5cm的泥土,注入淡水,水深为7cm;育苗盆放置在育苗室内的育苗架上,每5盆为一组,平行摆放。育苗室内保持阴暗,光照强度50Lx,室温控制在15℃;

    (3)、亲虾放养与管理:育苗盆内放养1尾已经过交配的克氏原螯虾雌虾;雌虾在产卵或孵幼期间不投饵。

    (4)、虾苗培育:虾苗孵出3天后投喂颗粒饲料,每隔2天投喂1次,每次0.5克。同时在盆内投放一块面积为盆底面积1/3大小的塑料网片,网目为1.2cm,网片上带有着生藻类。虾苗孵出8天后分离亲虾,并将同一天孵出的虾苗投放至相应的暂养池或养殖池中饲养。

    实例二:

    本发明为一种克氏原螯虾的盆式育苗方法,育苗工艺主要包括:(1)育苗盆的选择、(2)育苗准备、(3)亲虾放养与管理、(4)虾苗培育四大步骤。

    (1)、育苗盆的选择:育苗盆的制作材料为陶瓷,呈倒棱台形,无盆盖,盆底和盆口均为正方形,盆底边长为25cm,盆口边长为30cm,盆高35cm;育苗盆的上端开口,内壁光滑。

    (2)、育苗准备:盆内底部铺设8cm的泥土,注入淡水,水深为10cm;育苗盆放置在育苗室内的育苗架上,每5盆为一组,平行摆放。育苗室内保持阴暗,光照强度200Lx,室温控制在20℃;

    (3)、亲虾放养与管理:育苗盆内放养1尾已经过交配的克氏原螯虾雌虾;雌虾在产卵或孵幼期间少量投饵,日投饵量为亲虾体重的1%。

    (4)、虾苗培育:虾苗孵出3天后投喂颗粒饲料,每隔1天投喂1次,每次0.3克。同时在盆内投放一块面积为盆底面积1/2大小的塑料网片,网目为1.0cm,网片上带有着生藻类。虾苗孵出10天后分离亲虾,并将同一天孵出的虾苗投放至相应的暂养池或养殖池中饲养。

    实例三:

    本发明为一种克氏原螯虾的盆式育苗方法,育苗工艺主要包括:(1)育苗盆的选择、(2)育苗准备、(3)亲虾放养与管理、(4)虾苗培育四大步骤。

    (1)、育苗盆的选择:育苗盆由聚丙烯塑料制成,呈棱柱形,有盆盖,盆盖上有10个1cm的通气孔;盆底和盆口均为正方形,边长为30cm,盆高25cm;育苗盆的上端开口,盆内壁光滑;

    (2)、育苗准备:盆内底部铺设5cm的泥土,注入淡水,水深为7cm;育苗盆放置在育苗室内的育苗架上,每5盆为一组,平行摆放。育苗室内保持阴暗,光照强度500Lx,室温控制在18℃;

    (3)、亲虾放养与管理:育苗盆内放养1尾克氏原螯虾抱卵虾;雌虾在产卵或孵幼期间不投饵。

    (4)、虾苗培育:虾苗孵出2天后投喂颗粒饲料,每隔2天投喂1次,每次0.4克。同时在盆内投放一块面积为盆底面积1/2大小的塑料网片,网目为1.2cm,网片上带有着生藻类。虾苗孵出8天后分离亲虾,并将同一天孵出的虾苗投放至相应的暂养池或养殖池中饲养。

    实例四:

    本发明为一种克氏原螯虾的盆式育苗方法,育苗工艺主要包括:(1)育苗盆的选择、(2)育苗准备、(3)亲虾放养与管理、(4)虾苗培育四大步骤。

    (1)、育苗盆的选择:育苗盆由泥土烧制,呈圆台形,外形近似于花盆,无盆盖,盆底直径为30cm,盆口直径为35cm,盆高35cm;育苗盆的上端开口,盆内壁光滑。

    (2)、育苗准备:盆内底部铺设8cm的泥土,注入淡水,水深为10cm;育苗盆放置在育苗室内的育苗架上,每5盆为一组,平行摆放。育苗室内保持阴暗,光照强度200Lx,室温控制在20℃;

    (3)、亲虾放养与管理:育苗盆内放养1尾克氏原螯虾抱卵虾;雌虾在产卵或孵幼期间不投饵。

    (4)、虾苗培育:虾苗孵出3天后投喂颗粒饲料,每隔1天投喂1次,每次0.5克。同时在盆内投放一块面积为盆底面积1/2大小的塑料网片,网目为1.0cm,网片上带有着生藻类。虾苗孵出8天后分离亲虾,并将同一天孵出的虾苗投放至相应的暂养池或养殖池中饲养。

一种克氏原螯虾的盆式育苗方法.pdf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一种克氏原螯虾的盆式育苗方法.pdf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一种克氏原螯虾的盆式育苗方法.pdf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一种克氏原螯虾的盆式育苗方法.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克氏原螯虾的盆式育苗方法.pdf(6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本发明涉及一种克氏原螯虾的盆式育苗方法,具体地说是在盆式容器内完成克氏原螯虾虾苗繁育的过程,属于水产养殖技术领域。其特征包括育苗盆的选择、育苗准备、亲虾放养与管理和虾苗培育四大步骤。育苗盆内只放1只雌虾或抱卵虾,所繁育的虾苗规格整齐,有利于降低自相残杀率和提高虾苗成活率。育苗盆置于阴暗的育苗室内,雌虾性腺发育速度快,育苗操作简便,育苗效率高于传统的育苗方式。盆式育苗不受外界气候变化的影响,将同一天。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人类生活必需 > 农业;林业;畜牧业;狩猎;诱捕;捕鱼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