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长途客运驾驶人综合素质的评测系统及评测方法.pdf

上传人:Y0****01 文档编号:5591805 上传时间:2019-02-20 格式:PDF 页数:14 大小:405.5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410257754.5

申请日:

2014.06.09

公开号:

CN104000614A

公开日:

2014.08.27

当前法律状态:

驳回

有效性:

无权

法律详情:

发明专利申请公布后的驳回IPC(主分类):A61B 5/16申请公布日:20140827|||实质审查的生效IPC(主分类):A61B 5/16申请日:20140609|||公开

IPC分类号:

A61B5/16; A61B3/02

主分类号:

A61B5/16

申请人:

南通大学

发明人:

戴家隽; 王华容; 莫闲; 成明智; 邱佩钰; 缪绿青; 施利承; 潘发达; 张宏明

地址:

226000 江苏省南通市崇川区啬园路9号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代理人: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长途客运驾驶人综合素质的评测系统及评测方法,包括长途客运驾驶人行进过程的暗适应检测、动视力检测、深度知觉的检测、速度感知的检测、注意力集中的检测、注意力分配的检测、注意力广度的检测、应变能力的检测以及场依存度检测,用以上11项的检测,判定长途客运驾驶人的在长途车驾驶过程中是否具有尽可能少的出现交通问题的特质。另外,还可以通过一套综合检测标准,结合11项检测的数据值根据核主成分分析方法进行数据分析,从而获得综合评测指标,对长途客运驾驶人是否适合长途车驾驶进行综合指标评测。

权利要求书

权利要求书
1.  一种长途客运驾驶人素质评测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用于检测长途客运驾驶人在行进过程中从明处到暗处时的视觉适应能力的暗适应检测仪、行进过程中视力检测的动视力检测仪、行进过程中对距离感知的深度知觉测试仪、行进过程中对速度感知的速度估计测试仪、注意集中能力的注意集中测试仪、注意分配能力的注意分配测试仪、注意广度的广度测试仪、检测长途客运驾驶人反应判断能力的复杂反应判断测试仪、长途客运驾驶人场依存度检测的场依存测试仪。

2.  一种长途客运驾驶人素质评测方法,应用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长途客运驾驶人素质评测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a:长途客运驾驶人在行进过程中从明到暗时的视觉适应能力的检测;检测中,暗适应测试仪设定视标辉度为500±100Lx、光适应刺激光辉度为2700±250Lx,视力暗适应背景辉度为0.5-20Lx,仪器图像的上下左右标示,光适应刺激时间预设为30S,至少测试两组,测试时,记录被测长途客运驾驶人在昏暗环境下正确辨识夜视力测试仪上物体所用的时间的平均值X1,若X1在12s以内,则合格;
步骤b:长途客运驾驶人在行进过程中的动视力检测;检测中,动视力测试仪设定视标辉度为500±100Lx、仪器图像的上下左右标示,至少测试两组,测试时,记录被测长途客运驾驶人在运动情况下正确辨识动视力测试仪上物体对应的视力值平均值X2,若X2在0.1以上,则合格;
步骤c:长途客运驾驶人行进过程中对距离感知的检测;检测中,所述深度知觉测试仪设定两根间距相隔30mm直径3mm的固定杆和一根供长途客运驾驶人遥控的移动速度在50mm/s的移动杆,至少测试两组,测试时,长途客运驾驶人遥控移动杆逼近两固定杆所形成的平面,若移动杆与上述平面间的距离的平均误差值X3在1.05cm以内,则合格;
步骤d:长途客运驾驶人在行进过程中对速度感知的检测;检测中,速度估计测试仪在屏幕上从左到右依次设定有明区和盲区,并在屏幕上设定一横向移动的红色刺激光点,至少测试两组,检测时,长途客运驾驶人先观看并预估红色刺激光点通过明区的时间,在红色刺激光点保持匀速前进的情况下,测试长途客运驾驶人判断该红色刺激光点通过盲区的时间的平均误差值X4,若X4在1.27s以内,则合格;
步骤e:长途客运驾驶人在行进过程中注意集中能力的检测;检测中,注意 力集中测试仪上配有一光标笔和触摸屏上设有转速为20r/min旋转靶,预设测试时间为20s,至少测试两组,测试时,长途客运驾驶人通过光标笔触碰屏幕上移动的旋转靶并跟踪移动靶的运动。统计长途客运驾驶人在预设测试时间内光标笔脱离移动靶的平均次数X5、光标笔在移动靶上总共停留的时间的平均值X6,若X5在28次以内,以及X6在13.35s以上,则合格;
步骤f:长途客运驾驶人在行进过程中注意分配的检测;检测中,注意力分配测试仪的屏幕上设有若干有闪烁的光点以及高、中、低三种音色的声音输出,至少测试两组,测试时,分别统计长途客运驾驶人单独光干扰的情况下正确判断具体某一个点亮的次数F1、单独高、中、低三种音色干扰时正确判断三种音色中其中任意一种音色的次数S1、在光点和高、中、低三种音色共同干扰下正确判断具体某一点亮的次数F2和正确判断三种音色中其中任意一种音色的次数S2,通过以下公式计算出注意力分配值的平均值X7,
X7=S2×F2S1×F1]]>
若X7在0.37以上,则合格;
步骤g:长途客运驾驶人在行进过程中注意广度的检测;检测中,心理实验系统检测模块为显示屏上随机出现至少5个红点数,长途客运驾驶人至少判断5组显示屏上出现的红点数,统计长途客运驾驶人每组红点判断数占当组红点总数的百分比,接着采用直线内插法算出第一次出现50%时所对应的红点判断数,至少测试两组,计算出红点判断数的平均值X8,若X8在6个以上,则合格;
步骤h:长途客运驾驶人反应判断能力的检测;检测中,复杂反应判断测试仪的显示屏上随机出现红、绿、黄三色光点,三色光点的直径为80mm,要求长途客运驾驶人尽快做出选择反应,至少检测16次,统计长途客运驾驶人正确判断光点颜色的平均反应时间X9和平均错误次数X10,若X9在1.12s以内,且X10在5次之内,则合格;
步骤i:长途客运驾驶人场依存度检测的场依存的检测;检测中,场依存测试仪为一个可绕支点旋转的竖直放置的方框,方框内设置有一个可相对支点旋转的竖直放置的调整棒,调整棒与可调节该调整棒旋转的旋钮相连,测试前长途客运驾驶人蒙住双眼,且保证该调节棒不垂直于水平面,测试时,长途客运驾驶人睁开双眼,调整调节棒垂直水平面,至少测试两组,计算调整棒与水平面之间的垂直度的平均误差X11,若X11在3.75mm以内,则合格。

3.  一种长途客运驾驶人素质综合评测方法,基于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长途客运驾驶人素质评测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长途客运驾驶人检测指标无量纲化处理,包括以下小步骤:
步骤a,长途客运驾驶人在昏暗环境下正确辨识夜视力测试仪上物体所用的时间的平均值X1的无量纲化处理获得标准化后的数值Y1,通过以下公式计算,
Y1=X1-112-1]]>
步骤b,长途客运驾驶人在运动情况下正确辨识动视力测试仪上物体对应的视力值平均值X2的无量纲化处理获得标准化后的数值Y2,通过以下公式计算,
Y2=X2-0.10.9-0.1]]>
步骤c,长途客运驾驶人移动杆与上述平面间的距离的平均误差值X3的无量纲化处理获得标准化后的数值Y3,通过以下公式计算,
Y3=X3-01.05-0]]>
步骤d,长途客运驾驶人判断该红色刺激光点通过盲区的时间的平均误差值X4的无量纲化处理获得标准化后的数值Y4,通过以下公式计算,
Y4=X4-0.141.27-0.14]]>
步骤f,长途客运驾驶人在预设测试时间内光标笔脱离移动靶的次数的平均值X5的无量纲化处理获得标准化后的数值Y5,通过以下公式计算,
Y5=X5-5.728.5-5.7]]>
步骤g,长途客运驾驶人在光标笔在移动靶上总共停留的时间的平均值X6的无量纲化处理获得标准化后的数值Y6,通过以下公式计算,
Y6=X6-13.3519.35-13.35]]>
步骤h,注意力分配值的平均值X7的无量纲化处理获得标准化后的数值Y7,通过以下公式计算,
Y7=X7-0.490.79-0.49]]>
步骤i,红点判断数的平均值X8的无量纲化处理获得标准化后的数值Y8,通过以下公式计算,
Y8=X8-612-6]]>
步骤j,长途客运驾驶人正确判断光点颜色的平均反应时间X9的无量纲化处理获得标准化后的数值Y9,通过以下公式计算,
Y9=X9-0.551.12-0.55]]>
步骤k,长途客运驾驶人平均错误次数X10的无量纲化处理获得标准化后的数值Y10,通过以下公式计算,
Y10=X10-05-0]]>
步骤l,长途客运驾驶人测试时调整棒与水平面之间的垂直度的平均误差X11的无量纲化处理获得标准化后的数值Y7,通过以下公式计算,
Y11=X11-0.333.75-0.33]]>
步骤二:利用核主成分析方法,计算5组综合评测指标中间值F1,F2,F3,F4,F5,通过以下公式计算,
F1=0.1671X1-0.5264X2+0.3173X3-0.3565X4-0.2711X5+0.1591X6-0.0287X7+0.5373X8+0.1607X9+0.0630X10-0.2218X11
F2=-0.4384X1+0.0552X2+0.3288X3+0.3291X4+0.3699X5-0.1101X6-0.0182X7+0.1785X8-0.0077X9-0.0511X10-0.6360X11
F3=-0.0422X1+0.2171X2+0.4054X3+0.1096X4-0.2338X5+0.0951X6-0.5825X7+0.0766X8-0.5056X9+0.2765X10+0.1838X11
F4=-0.1420X1-0.2593X2-0.0260X3+0.5385X4-0.3177X5+0.5954X6-0.0833X7-0.1770X8+0.1607X9-0.3186X10+0.0291X11
F5=0.2983X1+0.3920X2+0.0371X3-0.2173X4+0.1655X5+0.1972X6-0.1989X7+0.2193X8-0.0813X9-0.7366X10-0.0753X11
步骤三,通过以下公式计算,得出最终综合评测指标F,
F=0.3639F1+0.2599F2+0.1321F3+0.0831F4+0.0629F5
若F值在-0.1741以上,则合格。

说明书

说明书一种长途客运驾驶人综合素质的评测系统及评测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长途客运驾驶人综合素质的评测系统及评测方法,属于心理素质评测领域。
背景技术
长途客运普遍选用大、中型客车为运输工具,乘员多、车速高、并通常跨地域运输,运行时间长,一旦发生交通事故,极易导致人员的重大伤亡。综观我国各类道路事故中,客车肇事造成的交通事故最为突出。根据公安部的数据显示,2005-2011年,客车交通事故占一次性死亡10人以上特大交通事故百分比为61.5%~85.1%,且呈上升趋势。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现在对车辆的设计越来越考虑到车辆的稳定性,如ABS抱死制动系统、BAS制动辅助系统和ASR加速防滑控制系统,也越来越注意车辆的安全设置,如安全带,安全气囊,加宽后视镜,婴儿椅等,这些均增加了驾驶人及乘客的安全保障。同时对道路的设计也较多地考虑到最大限度地对驾驶人的生理心理给予良性刺激,促使其保持良好的驾驶状态。道路环境和车辆设计的不断改进,从理论上来说,应该使我们的交通安全系数越来越高,然而交通事故的发生率还是居高不下,究其原因,我们发现,在“人-车-路的交通系统”中,人是导致交通事故的主导因素。有研究表明在造成交通事故的各种因素中,人的原因约占90%以上,其中以驾驶人的原因为主,约占总数的73%以上。
因此,以长途客运驾驶人为研究对象,旨在确立评价长途客运驾驶人“驾驶适宜性”的生理、心理学检测方法,并划定其必须达到的范围,从而制定出长途客运驾驶人“驾驶适宜性”评价标准和方法,为长途客运驾驶人选拔提供理论参考依据。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长途客运驾驶人综合素质的评测系统及评测方法,通过一系列指标判定驾驶人驾驶适宜性。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为:用于检测长途客运驾驶人在行进过程中从明处到暗处时的视觉适应能力的暗适应检测仪、行进过程中视力检测的动视力检测仪、行进过程中对距离感知的深度知觉测试仪、行进过程中对速度感知的速度估计测试仪、注意集中能力的注意集中测试仪、注意分配能力的注 意分配测试仪、注意广度的广度测试仪、检测长途客运驾驶人反应判断能力的复杂反应判断测试仪、长途客运驾驶人场依存度检测的场依存测试仪。一种长途客运驾驶人素质评测方法,应用一种长途客运驾驶人素质评测系统,其创新点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a:长途客运驾驶人在行进过程中从明到暗时的视觉适应能力的检测;检测中,暗适应测试仪设定视标辉度为500±100Lx、光适应刺激光辉度为2700±250Lx,视力暗适应背景辉度为0.5-20Lx,仪器图像的上下左右标示,光适应刺激时间预设为30S,至少测试两组,测试时,记录被测长途客运驾驶人在昏暗环境下正确辨识夜视力测试仪上物体所用的时间的平均值X1,若X1在12s以内,则合格;
步骤b:长途客运驾驶人在行进过程中的动视力检测;检测中,动视力测试仪设定视标辉度为500±100Lx、仪器图像的上下左右标示,至少测试两组,测试时,记录被测长途客运驾驶人在运动情况下正确辨识动视力测试仪上物体对应的视力值平均值X2,若X2在0.1以上,则合格;
步骤c:长途客运驾驶人行进过程中对距离感知的检测;检测中,所述深度知觉测试仪设定两根间距相隔30mm直径3mm的固定杆和一根供长途客运驾驶人遥控的移动速度在50mm/s的移动杆,至少测试两组,测试时,长途客运驾驶人遥控移动杆逼近两固定杆所形成的平面,若移动杆与上述平面间的距离的平均误差值X3在1.05cm以内,则合格;
步骤d:长途客运驾驶人在行进过程中对速度感知的检测;检测中,速度估计测试仪在屏幕上从左到右依次设定有明区和盲区,并在屏幕上设定一横向移动的红色刺激光点,至少测试两组,检测时,长途客运驾驶人先观看并预估红色刺激光点通过明区的时间,在红色刺激光点保持匀速前进的情况下,测试长途客运驾驶人判断该红色刺激光点通过盲区的时间的平均误差值X4,若X4在1.27s以内,则合格;
步骤e:长途客运驾驶人在行进过程中注意集中能力的检测;检测中,注意力集中测试仪上配有一光标笔和触摸屏上设有转速为20r/min旋转靶,预设测试时间为20s,至少测试两组,测试时,长途客运驾驶人通过光标笔触碰屏幕上移动的旋转靶并跟踪移动靶的运动。统计长途客运驾驶人在预设测试时间内光标笔脱离移动靶的平均次数X5、光标笔在移动靶上总共停留的时间的平均值X6,若X5在28次以内,以及X6在13.35s以上,则合格;
步骤f:长途客运驾驶人在行进过程中注意分配的检测;检测中,注意力分配测试仪的屏幕上设有若干有闪烁的光点以及高、中、低三种音色的声音输出,至少测试两组,测试时,分别统计长途客运驾驶人单独光干扰的情况下正确判断具体某一个点亮的次数F1、单独高、中、低三种音色干扰时正确判断三种音色中其中任意一种音色的次数S1、在光点和高、中、低三种音色共同干扰下正确判断具体某一点亮的次数F2和正确判断三种音色中其中任意一种音色的次数S2,通过以下公式计算出注意力分配值的平均值X7,
X7=S2×F2S1×F1]]>
若X7在0.37以上,则合格;
步骤g:长途客运驾驶人在行进过程中注意广度的检测;检测中,心理实验系统检测模块为显示屏上随机出现至少5个红点数,长途客运驾驶人至少判断5组显示屏上出现的红点数,统计长途客运驾驶人每组红点判断数占当组红点总数的百分比,接着采用直线内插法算出第一次出现50%时所对应的红点判断数,至少测试两组,计算出红点判断数的平均值X8,若X8在6个以上,则合格;
步骤h:长途客运驾驶人反应判断能力的检测;检测中,复杂反应判断测试仪的显示屏上随机出现红、绿、黄三色光点,三色光点的直径为80mm,要求长途客运驾驶人尽快做出选择反应,至少检测16次,统计长途客运驾驶人正确判断光点颜色的平均反应时间X9和平均错误次数X10,若X9在1.12s以内,且X10在5次之内,则合格;
步骤i:长途客运驾驶人场依存度检测的场依存的检测;检测中,场依存测试仪为一个可绕支点旋转的竖直放置的方框,方框内设置有一个可相对支点旋转的竖直放置的调整棒,调整棒与可调节该调整棒旋转的旋钮相连,测试前长途客运驾驶人蒙住双眼,且保证该调节棒不垂直于水平面,测试时,长途客运驾驶人睁开双眼,调整调节棒垂直水平面,至少测试两组,计算调整棒与水平面之间的垂直度的平均误差X11,若X11在3.75mm以内,则合格。
一种长途客运驾驶人素质综合评测方法,基于一种长途客运驾驶人素质评测系统,其创新点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长途客运驾驶人检测指标无量纲化处理,包括以下小步骤:
步骤a,长途客运驾驶人在昏暗环境下正确辨识夜视力测试仪上物体所用的时间的平均值X1的无量纲化处理获得标准化后的数值Y1,通过以下公式计算,
Y1=X1-112-1]]>
步骤b,长途客运驾驶人在运动情况下正确辨识动视力测试仪上物体对应的视力值平均值X2的无量纲化处理获得标准化后的数值Y2,通过以下公式计算,
Y2=X2-0.10.9-0.1]]>
步骤c,长途客运驾驶人移动杆与上述平面间的距离的平均误差值X3的无量纲化处理获得标准化后的数值Y3,通过以下公式计算,
Y3=X3-01.05-0]]>
步骤d,长途客运驾驶人判断该红色刺激光点通过盲区的时间的平均误差值X4的无量纲化处理获得标准化后的数值Y4,通过以下公式计算,
Y4=X4-0.141.27-0.14]]>
步骤f,长途客运驾驶人在预设测试时间内光标笔脱离移动靶的次数的平均值X5的无量纲化处理获得标准化后的数值Y5,通过以下公式计算,
Y5=X5-5.728.5-5.7]]>
步骤g,长途客运驾驶人在光标笔在移动靶上总共停留的时间的平均值X6的无量纲化处理获得标准化后的数值Y6,通过以下公式计算,
Y6=X6-13.3519.35-13.35]]>
步骤h,注意力分配值的平均值X7的无量纲化处理获得标准化后的数值Y7,通过以下公式计算,
Y7=X7-0.490.79-0.49]]>
步骤i,红点判断数的平均值X8的无量纲化处理获得标准化后的数值Y8,通过以下公式计算,
Y8=X8-612-6]]>
步骤j,长途客运驾驶人正确判断光点颜色的平均反应时间X9的无量纲化处 理获得标准化后的数值Y9,通过以下公式计算,
Y9=X9-0.551.12-0.55]]>
步骤k,长途客运驾驶人平均错误次数X10的无量纲化处理获得标准化后的数值Y10,通过以下公式计算,
Y10=X10-05-0]]>
步骤l,长途客运驾驶人测试时调整棒与水平面之间的垂直度的平均误差X11的无量纲化处理获得标准化后的数值Y7,通过以下公式计算,
Y11=X11-0.333.75-0.33]]>
步骤二:利用核主成分析方法,计算5组综合评测指标中间值F1,F2,F3,F4,F5,通过以下公式计算,
F1=0.1671X1-0.5264X2+0.3173X3-0.3565X4-0.2711X5+0.1591X6-0.0287X7+0.5373X8+0.1607X9+0.0630X10-0.2218X11
F2=-0.4384X1+0.0552X2+0.3288X3+0.3291X4+0.3699X5-0.1101X6-0.0182X7+0.1785X8-0.0077X9-0.0511X10-0.6360X11
F3=-0.0422X1+0.2171X2+0.4054X3+0.1096X4-0.2338X5+0.0951X6-0.5825X7+0.0766X8-0.5056X9+0.2765X10+0.1838X11
F4=-0.1420X1-0.2593X2-0.0260X3+0.5385X4-0.3177X5+0.5954X6-0.0833X7-0.1770X8+0.1607X9-0.3186X10+0.0291X11
F5=0.2983X1+0.3920X2+0.0371X3-0.2173X4+0.1655X5+0.1972X6-0.1989X7+0.2193X8-0.0813X9-0.7366X10-0.0753X11
步骤三,计算步骤二,通过以下公式计算,得出最终综合评测指标F,
F=0.3639F1+0.2599F2+0.1321F3+0.0831F4+0.0629F5
若F值在-0.1741以上,则合格。
本发明的优点在于:长途客运驾驶人行进过程的暗适应检测、长途客运驾驶人在行进过程中的动视力检测、驾驶行进过程中对距离感知的检测、长途客运驾驶人在行进过程中对速度感知的检测、长途客运驾驶人在行进过程中注意力集中的检测、长途客运驾驶人在行进过程中注意力分配的检测、长途客运驾驶人在行 进过程中注意力广度的检测、长途客运驾驶人应变能力的检测以及场依存度检测,用以上一系列的检测,判定长途客运驾驶人的在长途车驾驶过程中是否具有尽可能少的出现交通问题的特质。
另外,还可以通过一套综合检测标准,结合11项检测的数据值根据核主成分分析方法进行数据分析,从而获得综合评测指标,对长途客运驾驶人是否适合长途车驾驶进行综合指标评测。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选取江苏省的苏南(常州)、苏中(扬州、南通)、苏北(盐城、淮安)具有代表性的5个城市的汽运公司专职长途客运驾驶人进行检测。共检测到驾驶人样本1418人,有效样本1413人,均为男性年龄27~55岁,平均39.83岁,总驾龄1~40年,平均17.27年,采集样本的人口统计学特征表1。另外,调取每个驾驶人近3年的长途运输事故记录,采集样本的事故统计情况见表2。
表1长途客运驾驶人人口学资料统计

表2事故统计情况
事故次数人数百分比(%)事故数所占事故百分比0110478.100126518.826585.762362.53611.65380.682.59
本发明的长途客运驾驶人素质评测系统,通过以下设备进行检测,用于检测长途客运驾驶人在行进过程中从明处到暗处时的视觉适应能力的暗适应检测仪、行进过程中视力检测的动视力检测仪、行进过程中对距离感知的深度知觉测试仪、行进过程中对速度感知的速度估计测试仪、注意集中能力的注意集中测试仪、注意分配能力的注意分配测试仪、注意广度的广度测试仪、检测长途客运驾驶人反应判断能力的复杂反应判断测试仪、长途客运驾驶人场依存度检测的场依存测试仪。采用11个单项指标组合形成的一套评测系统的作为评测标准时,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a:长途客运驾驶人在行进过程中从明到暗时的视觉适应能力的检测;检测中,暗适应测试仪设定视标辉度为500±100Lx、光适应刺激光辉度为2700±250Lx,视力暗适应背景辉度为0.5-20Lx,仪器图像的上下左右标示,光适应刺激时间预设为30S,至少测试两组,测试时,记录被测长途客运驾驶人在昏暗环境下正确辨识夜视力测试仪上物体所用的时间的平均值X1,若X1在12s以内,则合格;
步骤b:长途客运驾驶人在行进过程中的动视力检测;检测中,动视力测试仪设定视标辉度为500±100Lx、仪器图像的上下左右标示,至少测试两组,测试时,记录被测长途客运驾驶人在运动情况下正确辨识动视力测试仪上物体对应的视力值平均值X2,若X2在0.1以上,则合格;
步骤c:长途客运驾驶人行进过程中对距离感知的检测;检测中,所述深度知觉测试仪设定两根间距相隔30mm直径3mm的固定杆和一根供长途客运驾驶人遥控的移动速度在50mm/s的移动杆,至少测试两组,测试时,长途客运驾驶人遥控移动杆逼近两固定杆所形成的平面,若移动杆与上述平面间的距离的平均误差值X3在1.05cm以内,则合格;
步骤d:长途客运驾驶人在行进过程中对速度感知的检测;检测中,速度估计测试仪在屏幕上从左到右依次设定有明区和盲区,并在屏幕上设定一横向移动的 红色刺激光点,至少测试两组,检测时,长途客运驾驶人先观看并预估红色刺激光点通过明区的时间,在红色刺激光点保持匀速前进的情况下,测试长途客运驾驶人判断该红色刺激光点通过盲区的时间的平均误差值X4,若X4在1.27s以内,则合格;
步骤e:长途客运驾驶人在行进过程中注意集中能力的检测;检测中,注意力集中测试仪上配有一光标笔和触摸屏上设有转速为20r/min旋转靶,预设测试时间为20s,至少测试两组,测试时,长途客运驾驶人通过光标笔触碰屏幕上移动的旋转靶并跟踪移动靶的运动。统计长途客运驾驶人在预设测试时间内光标笔脱离移动靶的平均次数X5、光标笔在移动靶上总共停留的时间的平均值X6,若X5在28次以内,以及X6在13.35s以上,则合格;
步骤f:长途客运驾驶人在行进过程中注意分配的检测;检测中,注意力分配测试仪的屏幕上设有若干有闪烁的光点以及高、中、低三种音色的声音输出,至少测试两组,测试时,分别统计长途客运驾驶人单独光干扰的情况下正确判断具体某一个点亮的次数F1、单独高、中、低三种音色干扰时正确判断三种音色中其中任意一种音色的次数S1、在光点和高、中、低三种音色共同干扰下正确判断具体某一点亮的次数F2和正确判断三种音色中其中任意一种音色的次数S2,通过以下公式计算出注意力分配值的平均值X7,
X7=S2×F2S1×F1]]>
若X7在0.37以上,则合格;
步骤g:长途客运驾驶人在行进过程中注意广度的检测;检测中,心理实验系统检测模块为显示屏上随机出现至少5个红点数,长途客运驾驶人至少判断5组显示屏上出现的红点数,统计长途客运驾驶人每组红点判断数占当组红点总数的百分比,接着采用直线内插法算出第一次出现50%时所对应的红点判断数,至少测试两组,计算出红点判断数的平均值X8,若X8在6个以上,则合格;
步骤h:长途客运驾驶人反应判断能力的检测;检测中,复杂反应判断测试仪的显示屏上随机出现红、绿、黄三色光点,三色光点的直径为80mm,要求长途客运驾驶人尽快做出选择反应,至少检测16次,统计长途客运驾驶人正确判断光点颜色的平均反应时间X9和平均错误次数X10,若X9在1.12s以内,且X10在5次之内,则合格;
步骤i:长途客运驾驶人场依存度检测的场依存的检测;检测中,场依存测 试仪为一个可绕支点旋转的竖直放置的方框,方框内设置有一个可相对支点旋转的竖直放置的调整棒,调整棒与可调节该调整棒旋转的旋钮相连,测试前长途客运驾驶人蒙住双眼,且保证该调节棒不垂直于水平面,测试时,长途客运驾驶人睁开双眼,调整调节棒垂直水平面,至少测试两组,计算调整棒与水平面之间的垂直度的平均误差X11,若X11在3.75mm以内,则合格。
一种基于采用11个单项指标组合形成的一套评测系统中采集的单项指标的平均值,结合核主成分分析方法,形成一套综合评测标准。这是因为由于很多因素影响着驾驶人驾驶适宜性,而单项指标仅能反映驾驶人在某一方面素质的优或劣,因此通过对各项分数据检测指标进行全面的数据运算处理,得到一个综合指标,优化考核驾驶人的驾驶适宜性。
步骤一:长途客运驾驶人检测指标无量纲化处理,包括以下小步骤:
步骤a,长途客运驾驶人在昏暗环境下正确辨识夜视力测试仪上物体所用的时间的平均值X1的无量纲化处理获得标准化后的数值Y1,通过以下公式计算,
Y1=X1-112-1]]>
步骤b,长途客运驾驶人在运动情况下正确辨识动视力测试仪上物体对应的视力值平均值X2的无量纲化处理获得标准化后的数值Y2,通过以下公式计算,
Y2=X2-0.10.9-0.1]]>
步骤c,长途客运驾驶人移动杆与上述平面间的距离的平均误差值X3的无量纲化处理获得标准化后的数值Y3,通过以下公式计算,
Y3=X3-01.05-0]]>
步骤d,长途客运驾驶人判断该红色刺激光点通过盲区的时间的平均误差值X4的无量纲化处理获得标准化后的数值Y4,通过以下公式计算,
Y4=X4-0.141.27-0.14]]>
步骤f,长途客运驾驶人在预设测试时间内光标笔脱离移动靶的次数的平均值X5的无量纲化处理获得标准化后的数值Y5,通过以下公式计算,
Y5=X5-5.728.5-5.7]]>
步骤g,长途客运驾驶人在光标笔在移动靶上总共停留的时间的平均值X6的无量纲化处理获得标准化后的数值Y6,通过以下公式计算,
Y6=X6-13.3519.35-13.35]]>
步骤h,注意力分配值的平均值X7的无量纲化处理获得标准化后的数值Y7,通过以下公式计算,
Y7=X7-0.490.79-0.49]]>
步骤i,红点判断数的平均值X8的无量纲化处理获得标准化后的数值Y8,通过以下公式计算,
Y8=X8-612-6]]>
步骤j,长途客运驾驶人正确判断光点颜色的平均反应时间X9的无量纲化处理获得标准化后的数值Y9,通过以下公式计算,
Y9=X9-0.551.12-0.55]]>
步骤k,长途客运驾驶人平均错误次数X10的无量纲化处理获得标准化后的数值Y10,通过以下公式计算,
Y10=X10-05-0]]>
步骤l,长途客运驾驶人测试时调整棒与水平面之间的垂直度的平均误差X11的无量纲化处理获得标准化后的数值Y7,通过以下公式计算,
Y11=X11-0.333.75-0.33]]>
步骤二:利用核主成分析方法,计算5组综合评测指标中间值F1,F2,F3,F4,F5,通过以下公式计算,
F1=0.1671X1-0.5264X2+0.3173X3-0.3565X4-0.2711X5+0.1591X6-0.0287X7+0.5373X8+0.1607X9+0.0630X10-0.2218X11
F2=-0.4384X1+0.0552X2+0.3288X3+0.3291X4+0.3699X5-0.1101X6-0.0182X7+0.1785X8-0.0077X9-0.0511X10-0.6360X11
f3=-0.0422X1+0.2171X2+0.4054X3+0.1096X4-0.2338X5+0.0951X6-0.5825X7+0.0766X8-0.5056X9+0.2765X10+0.1838X11
F4=-0.1420X1-0.2593X2-0.0260X3+0.5385X4-0.3177X5+0.5954X6-0.0833X7-0.1770X8+0.1607X9-0.3186X10+0.0291X11
F5=0.2983X1+0.3920X2+0.0371X3-0.2173X4+0.1655X5+0.1972X6-0.1989X7+0.2193X8-0.0813X9-0.7366X10-0.0753X11
步骤三,计算步骤二,通过以下公式计算,得出最终综合评测指标F,
F=0.3639F1+0.2599F2+0.1321F3+0.0831F4+0.0629F5
若F值在-0.1741以上,则合格。
以上对本发明创造的一个实施例进行了详细说明,但所述内容仅为本发明创造的较佳实施例,不能被认为用于限定本发明创造的实施范围。凡依本发明创造申请范围所作的均等变化与改进等,均归属于本发明创造的专利涵盖范围之内。

一种长途客运驾驶人综合素质的评测系统及评测方法.pdf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一种长途客运驾驶人综合素质的评测系统及评测方法.pdf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一种长途客运驾驶人综合素质的评测系统及评测方法.pdf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一种长途客运驾驶人综合素质的评测系统及评测方法.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长途客运驾驶人综合素质的评测系统及评测方法.pdf(14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申请公布号 CN 104000614 A (43)申请公布日 2014.08.27 CN 104000614 A (21)申请号 201410257754.5 (22)申请日 2014.06.09 A61B 5/16(2006.01) A61B 3/02(2006.01) (71)申请人 南通大学 地址 226000 江苏省南通市崇川区啬园路 9 号 (72)发明人 戴家隽 王华容 莫闲 成明智 邱佩钰 缪绿青 施利承 潘发达 张宏明 (54) 发明名称 一种长途客运驾驶人综合素质的评测系统及 评测方法 (57)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长途客运驾驶人综合素质 的评测系统及评测方法, 包。

2、括长途客运驾驶人行 进过程的暗适应检测、 动视力检测、 深度知觉的检 测、 速度感知的检测、 注意力集中的检测、 注意力 分配的检测、 注意力广度的检测、 应变能力的检测 以及场依存度检测, 用以上 11 项的检测, 判定长 途客运驾驶人的在长途车驾驶过程中是否具有尽 可能少的出现交通问题的特质。 另外, 还可以通过 一套综合检测标准, 结合 11 项检测的数据值根据 核主成分分析方法进行数据分析, 从而获得综合 评测指标, 对长途客运驾驶人是否适合长途车驾 驶进行综合指标评测。 (51)Int.Cl. 权利要求书 4 页 说明书 9 页 (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发明专利。

3、申请 权利要求书4页 说明书9页 (10)申请公布号 CN 104000614 A CN 104000614 A 1/4 页 2 1. 一种长途客运驾驶人素质评测系统, 其特征在于包括 : 用于检测长途客运驾驶人在 行进过程中从明处到暗处时的视觉适应能力的暗适应检测仪、 行进过程中视力检测的动视 力检测仪、 行进过程中对距离感知的深度知觉测试仪、 行进过程中对速度感知的速度估计 测试仪、 注意集中能力的注意集中测试仪、 注意分配能力的注意分配测试仪、 注意广度的广 度测试仪、 检测长途客运驾驶人反应判断能力的复杂反应判断测试仪、 长途客运驾驶人场 依存度检测的场依存测试仪。 2. 一种长途客运。

4、驾驶人素质评测方法, 应用权利要求 1 所述的一种长途客运驾驶人素 质评测系统, 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 步骤 a : 长途客运驾驶人在行进过程中从明到暗时的视觉适应能力的检测 ; 检测中, 暗 适应测试仪设定视标辉度为 500100Lx、 光适应刺激光辉度为 2700250Lx, 视力暗适应 背景辉度为 0.5-20Lx, 仪器图像的上下左右标示, 光适应刺激时间预设为 30S, 至少测试两 组, 测试时, 记录被测长途客运驾驶人在昏暗环境下正确辨识夜视力测试仪上物体所用的 时间的平均值 X1, 若 X1 在 12s 以内, 则合格 ; 步骤 b : 长途客运驾驶人在行进过程中的动视力检。

5、测 ; 检测中, 动视力测试仪设定视标 辉度为 500100Lx、 仪器图像的上下左右标示, 至少测试两组, 测试时, 记录被测长途客运 驾驶人在运动情况下正确辨识动视力测试仪上物体对应的视力值平均值X2, 若X2在0.1以 上, 则合格 ; 步骤 c : 长途客运驾驶人行进过程中对距离感知的检测 ; 检测中, 所述深度知觉测试 仪设定两根间距相隔 30mm 直径 3mm 的固定杆和一根供长途客运驾驶人遥控的移动速度在 50mm/s 的移动杆, 至少测试两组, 测试时, 长途客运驾驶人遥控移动杆逼近两固定杆所形成 的平面, 若移动杆与上述平面间的距离的平均误差值 X3 在 1.05cm 以内,。

6、 则合格 ; 步骤 d : 长途客运驾驶人在行进过程中对速度感知的检测 ; 检测中, 速度估计测试仪在 屏幕上从左到右依次设定有明区和盲区, 并在屏幕上设定一横向移动的红色刺激光点, 至 少测试两组, 检测时, 长途客运驾驶人先观看并预估红色刺激光点通过明区的时间, 在红色 刺激光点保持匀速前进的情况下, 测试长途客运驾驶人判断该红色刺激光点通过盲区的时 间的平均误差值 X4, 若 X4 在 1.27s 以内, 则合格 ; 步骤 e : 长途客运驾驶人在行进过程中注意集中能力的检测 ; 检测中, 注意力集中测试 仪上配有一光标笔和触摸屏上设有转速为 20r/min 旋转靶, 预设测试时间为 2。

7、0s, 至少测试 两组, 测试时, 长途客运驾驶人通过光标笔触碰屏幕上移动的旋转靶并跟踪移动靶的运动。 统计长途客运驾驶人在预设测试时间内光标笔脱离移动靶的平均次数 X5、 光标笔在移动靶 上总共停留的时间的平均值 X6, 若 X5 在 28 次以内, 以及 X6 在 13.35s 以上, 则合格 ; 步骤 f : 长途客运驾驶人在行进过程中注意分配的检测 ; 检测中, 注意力分配测试仪的 屏幕上设有若干有闪烁的光点以及高、 中、 低三种音色的声音输出, 至少测试两组, 测试时, 分别统计长途客运驾驶人单独光干扰的情况下正确判断具体某一个点亮的次数 F1、 单独 高、 中、 低三种音色干扰时正。

8、确判断三种音色中其中任意一种音色的次数 S1、 在光点和高、 中、 低三种音色共同干扰下正确判断具体某一点亮的次数 F2 和正确判断三种音色中其中 任意一种音色的次数 S2, 通过以下公式计算出注意力分配值的平均值 X7, 权 利 要 求 书 CN 104000614 A 2 2/4 页 3 若 X7 在 0.37 以上, 则合格 ; 步骤 g : 长途客运驾驶人在行进过程中注意广度的检测 ; 检测中, 心理实验系统检测模 块为显示屏上随机出现至少 5 个红点数, 长途客运驾驶人至少判断 5 组显示屏上出现的红 点数, 统计长途客运驾驶人每组红点判断数占当组红点总数的百分比, 接着采用直线内插。

9、 法算出第一次出现 50时所对应的红点判断数, 至少测试两组, 计算出红点判断数的平均 值 X8, 若 X8 在 6 个以上, 则合格 ; 步骤 h : 长途客运驾驶人反应判断能力的检测 ; 检测中, 复杂反应判断测试仪的显示屏 上随机出现红、 绿、 黄三色光点, 三色光点的直径为 80mm, 要求长途客运驾驶人尽快做出选 择反应, 至少检测16次, 统计长途客运驾驶人正确判断光点颜色的平均反应时间X9和平均 错误次数 X10, 若 X9 在 1.12s 以内, 且 X10 在 5 次之内, 则合格 ; 步骤 i : 长途客运驾驶人场依存度检测的场依存的检测 ; 检测中, 场依存测试仪为一 个。

10、可绕支点旋转的竖直放置的方框, 方框内设置有一个可相对支点旋转的竖直放置的调整 棒, 调整棒与可调节该调整棒旋转的旋钮相连, 测试前长途客运驾驶人蒙住双眼, 且保证该 调节棒不垂直于水平面, 测试时, 长途客运驾驶人睁开双眼, 调整调节棒垂直水平面, 至少 测试两组, 计算调整棒与水平面之间的垂直度的平均误差 X11, 若 X11 在 3.75mm 以内, 则合 格。 3. 一种长途客运驾驶人素质综合评测方法, 基于权利要求 2 所述的一种长途客运驾驶 人素质评测系统, 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 步骤一 : 长途客运驾驶人检测指标无量纲化处理, 包括以下小步骤 : 步骤 a, 长途客运驾驶人。

11、在昏暗环境下正确辨识夜视力测试仪上物体所用的时间的平 均值 X1 的无量纲化处理获得标准化后的数值 Y1, 通过以下公式计算, 步骤 b, 长途客运驾驶人在运动情况下正确辨识动视力测试仪上物体对应的视力值平 均值 X2 的无量纲化处理获得标准化后的数值 Y2, 通过以下公式计算, 步骤 c, 长途客运驾驶人移动杆与上述平面间的距离的平均误差值 X3 的无量纲化处理 获得标准化后的数值 Y3, 通过以下公式计算, 步骤 d, 长途客运驾驶人判断该红色刺激光点通过盲区的时间的平均误差值 X4 的无量 纲化处理获得标准化后的数值 Y4, 通过以下公式计算, 步骤 f, 长途客运驾驶人在预设测试时间内。

12、光标笔脱离移动靶的次数的平均值 X5 的无 量纲化处理获得标准化后的数值 Y5, 通过以下公式计算, 权 利 要 求 书 CN 104000614 A 3 3/4 页 4 步骤 g, 长途客运驾驶人在光标笔在移动靶上总共停留的时间的平均值 X6 的无量纲化 处理获得标准化后的数值 Y6, 通过以下公式计算, 步骤 h, 注意力分配值的平均值 X7 的无量纲化处理获得标准化后的数值 Y7, 通过以下 公式计算, 步骤 i, 红点判断数的平均值 X8 的无量纲化处理获得标准化后的数值 Y8, 通过以下公 式计算, 步骤 j, 长途客运驾驶人正确判断光点颜色的平均反应时间 X9 的无量纲化处理获得标。

13、 准化后的数值 Y9, 通过以下公式计算, 步骤 k, 长途客运驾驶人平均错误次数 X10 的无量纲化处理获得标准化后的数值 Y10, 通过以下公式计算, 步骤 l, 长途客运驾驶人测试时调整棒与水平面之间的垂直度的平均误差 X11 的无量 纲化处理获得标准化后的数值 Y7, 通过以下公式计算, 步骤二 : 利用核主成分析方法, 计算 5 组综合评测指标中间值 F1, F2, F3, F4, F5, 通过 以下公式计算, F1 0.1671X1-0.5264X2+0.3173X3-0.3565X4-0.2711X5+0.1591X6-0.0287X7+0.537 3X8+0.1607X9+0.。

14、0630X10-0.2218X11 F2-0.4384X1+0.0552X2+0.3288X3+0.3291X4+0.3699X5-0.1101X6-0.0182X7+0.178 5X8-0.0077X9-0.0511X10-0.6360X11 F3-0.0422X1+0.2171X2+0.4054X3+0.1096X4-0.2338X5+0.0951X6-0.5825X7+0.076 6X8-0.5056X9+0.2765X10+0.1838X11 F4-0.1420X1-0.2593X2-0.0260X3+0.5385X4-0.3177X5+0.5954X6-0.0833X7-0.177 。

15、0X8+0.1607X9-0.3186X10+0.0291X11 F5 0.2983X1+0.3920X2+0.0371X3-0.2173X4+0.1655X5+0.1972X6-0.1989X7+0.219 3X8-0.0813X9-0.7366X10-0.0753X11 步骤三, 通过以下公式计算, 得出最终综合评测指标 F, F 0.3639F1+0.2599F2+0.1321F3+0.0831F4+0.0629F5 权 利 要 求 书 CN 104000614 A 4 4/4 页 5 若 F 值在 -0.1741 以上, 则合格。 权 利 要 求 书 CN 104000614 A 5 。

16、1/9 页 6 一种长途客运驾驶人综合素质的评测系统及评测方法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一种长途客运驾驶人综合素质的评测系统及评测方法, 属于心理素质 评测领域。 背景技术 0002 长途客运普遍选用大、 中型客车为运输工具, 乘员多、 车速高、 并通常跨地域运输, 运行时间长, 一旦发生交通事故, 极易导致人员的重大伤亡。综观我国各类道路事故中, 客 车肇事造成的交通事故最为突出。根据公安部的数据显示, 2005-2011 年, 客车交通事故占 一次性死亡10人以上特大交通事故百分比为61.585.1, 且呈上升趋势。 随着科学技 术的发展, 现在对车辆的设计越来越考虑到车辆的稳定性,。

17、 如 ABS 抱死制动系统、 BAS 制动 辅助系统和 ASR 加速防滑控制系统, 也越来越注意车辆的安全设置, 如安全带, 安全气囊, 加宽后视镜, 婴儿椅等, 这些均增加了驾驶人及乘客的安全保障。 同时对道路的设计也较多 地考虑到最大限度地对驾驶人的生理心理给予良性刺激, 促使其保持良好的驾驶状态。道 路环境和车辆设计的不断改进, 从理论上来说, 应该使我们的交通安全系数越来越高, 然而 交通事故的发生率还是居高不下, 究其原因, 我们发现, 在 “人-车-路的交通系统” 中, 人是 导致交通事故的主导因素。有研究表明在造成交通事故的各种因素中, 人的原因约占 90 以上, 其中以驾驶人的。

18、原因为主, 约占总数的 73以上。 0003 因此, 以长途客运驾驶人为研究对象, 旨在确立评价长途客运驾驶人 “驾驶适宜 性” 的生理、 心理学检测方法, 并划定其必须达到的范围, 从而制定出长途客运驾驶人 “驾驶 适宜性” 评价标准和方法, 为长途客运驾驶人选拔提供理论参考依据。 发明内容 0004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长途客运驾驶人综合素质的评测系统及评测方法, 通 过一系列指标判定驾驶人驾驶适宜性。 0005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为 : 用于检测长途客运驾驶人在行进过 程中从明处到暗处时的视觉适应能力的暗适应检测仪、 行进过程中视力检测的动视力检测 仪、 行进过程。

19、中对距离感知的深度知觉测试仪、 行进过程中对速度感知的速度估计测试仪、 注意集中能力的注意集中测试仪、 注意分配能力的注意分配测试仪、 注意广度的广度测试 仪、 检测长途客运驾驶人反应判断能力的复杂反应判断测试仪、 长途客运驾驶人场依存度 检测的场依存测试仪。一种长途客运驾驶人素质评测方法, 应用一种长途客运驾驶人素质 评测系统, 其创新点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 0006 步骤 a : 长途客运驾驶人在行进过程中从明到暗时的视觉适应能力的检测 ; 检测 中, 暗适应测试仪设定视标辉度为 500100Lx、 光适应刺激光辉度为 2700250Lx, 视力暗 适应背景辉度为 0.5-20Lx, 仪器。

20、图像的上下左右标示, 光适应刺激时间预设为 30S, 至少测 试两组, 测试时, 记录被测长途客运驾驶人在昏暗环境下正确辨识夜视力测试仪上物体所 用的时间的平均值 X1, 若 X1 在 12s 以内, 则合格 ; 说 明 书 CN 104000614 A 6 2/9 页 7 0007 步骤 b : 长途客运驾驶人在行进过程中的动视力检测 ; 检测中, 动视力测试仪设定 视标辉度为 500100Lx、 仪器图像的上下左右标示, 至少测试两组, 测试时, 记录被测长途 客运驾驶人在运动情况下正确辨识动视力测试仪上物体对应的视力值平均值 X2, 若 X2 在 0.1 以上, 则合格 ; 0008 步。

21、骤 c : 长途客运驾驶人行进过程中对距离感知的检测 ; 检测中, 所述深度知觉测 试仪设定两根间距相隔 30mm 直径 3mm 的固定杆和一根供长途客运驾驶人遥控的移动速度 在 50mm/s 的移动杆, 至少测试两组, 测试时, 长途客运驾驶人遥控移动杆逼近两固定杆所 形成的平面, 若移动杆与上述平面间的距离的平均误差值 X3 在 1.05cm 以内, 则合格 ; 0009 步骤 d : 长途客运驾驶人在行进过程中对速度感知的检测 ; 检测中, 速度估计测试 仪在屏幕上从左到右依次设定有明区和盲区, 并在屏幕上设定一横向移动的红色刺激光 点, 至少测试两组, 检测时, 长途客运驾驶人先观看并。

22、预估红色刺激光点通过明区的时间, 在红色刺激光点保持匀速前进的情况下, 测试长途客运驾驶人判断该红色刺激光点通过盲 区的时间的平均误差值 X4, 若 X4 在 1.27s 以内, 则合格 ; 0010 步骤 e : 长途客运驾驶人在行进过程中注意集中能力的检测 ; 检测中, 注意力集中 测试仪上配有一光标笔和触摸屏上设有转速为 20r/min 旋转靶, 预设测试时间为 20s, 至少 测试两组, 测试时, 长途客运驾驶人通过光标笔触碰屏幕上移动的旋转靶并跟踪移动靶的 运动。统计长途客运驾驶人在预设测试时间内光标笔脱离移动靶的平均次数 X5、 光标笔在 移动靶上总共停留的时间的平均值X6, 若X。

23、5在28次以内, 以及X6在13.35s以上, 则合格 ; 0011 步骤 f : 长途客运驾驶人在行进过程中注意分配的检测 ; 检测中, 注意力分配测试 仪的屏幕上设有若干有闪烁的光点以及高、 中、 低三种音色的声音输出, 至少测试两组, 测 试时, 分别统计长途客运驾驶人单独光干扰的情况下正确判断具体某一个点亮的次数 F1、 单独高、 中、 低三种音色干扰时正确判断三种音色中其中任意一种音色的次数 S1、 在光点和 高、 中、 低三种音色共同干扰下正确判断具体某一点亮的次数 F2 和正确判断三种音色中其 中任意一种音色的次数 S2, 通过以下公式计算出注意力分配值的平均值 X7, 0012。

24、 0013 若 X7 在 0.37 以上, 则合格 ; 0014 步骤 g : 长途客运驾驶人在行进过程中注意广度的检测 ; 检测中, 心理实验系统检 测模块为显示屏上随机出现至少 5 个红点数, 长途客运驾驶人至少判断 5 组显示屏上出现 的红点数, 统计长途客运驾驶人每组红点判断数占当组红点总数的百分比, 接着采用直线 内插法算出第一次出现 50时所对应的红点判断数, 至少测试两组, 计算出红点判断数的 平均值 X8, 若 X8 在 6 个以上, 则合格 ; 0015 步骤 h : 长途客运驾驶人反应判断能力的检测 ; 检测中, 复杂反应判断测试仪的显 示屏上随机出现红、 绿、 黄三色光点。

25、, 三色光点的直径为 80mm, 要求长途客运驾驶人尽快做 出选择反应, 至少检测16次, 统计长途客运驾驶人正确判断光点颜色的平均反应时间X9和 平均错误次数 X10, 若 X9 在 1.12s 以内, 且 X10 在 5 次之内, 则合格 ; 0016 步骤 i : 长途客运驾驶人场依存度检测的场依存的检测 ; 检测中, 场依存测试仪为 一个可绕支点旋转的竖直放置的方框, 方框内设置有一个可相对支点旋转的竖直放置的调 整棒, 调整棒与可调节该调整棒旋转的旋钮相连, 测试前长途客运驾驶人蒙住双眼, 且保证 说 明 书 CN 104000614 A 7 3/9 页 8 该调节棒不垂直于水平面,。

26、 测试时, 长途客运驾驶人睁开双眼, 调整调节棒垂直水平面, 至 少测试两组, 计算调整棒与水平面之间的垂直度的平均误差 X11, 若 X11 在 3.75mm 以内, 则 合格。 0017 一种长途客运驾驶人素质综合评测方法, 基于一种长途客运驾驶人素质评测系 统, 其创新点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 0018 步骤一 : 长途客运驾驶人检测指标无量纲化处理, 包括以下小步骤 : 0019 步骤 a, 长途客运驾驶人在昏暗环境下正确辨识夜视力测试仪上物体所用的时间 的平均值 X1 的无量纲化处理获得标准化后的数值 Y1, 通过以下公式计算, 0020 0021 步骤 b, 长途客运驾驶人在运动情况。

27、下正确辨识动视力测试仪上物体对应的视力 值平均值 X2 的无量纲化处理获得标准化后的数值 Y2, 通过以下公式计算, 0022 0023 步骤 c, 长途客运驾驶人移动杆与上述平面间的距离的平均误差值 X3 的无量纲化 处理获得标准化后的数值 Y3, 通过以下公式计算, 0024 0025 步骤 d, 长途客运驾驶人判断该红色刺激光点通过盲区的时间的平均误差值 X4 的 无量纲化处理获得标准化后的数值 Y4, 通过以下公式计算, 0026 0027 步骤 f, 长途客运驾驶人在预设测试时间内光标笔脱离移动靶的次数的平均值 X5 的无量纲化处理获得标准化后的数值 Y5, 通过以下公式计算, 00。

28、28 0029 步骤 g, 长途客运驾驶人在光标笔在移动靶上总共停留的时间的平均值 X6 的无量 纲化处理获得标准化后的数值 Y6, 通过以下公式计算, 0030 0031 步骤 h, 注意力分配值的平均值 X7 的无量纲化处理获得标准化后的数值 Y7, 通过 以下公式计算, 0032 0033 步骤 i, 红点判断数的平均值 X8 的无量纲化处理获得标准化后的数值 Y8, 通过以 下公式计算, 0034 0035 步骤 j, 长途客运驾驶人正确判断光点颜色的平均反应时间 X9 的无量纲化处理获 得标准化后的数值 Y9, 通过以下公式计算, 说 明 书 CN 104000614 A 8 4/9。

29、 页 9 0036 0037 步骤 k, 长途客运驾驶人平均错误次数 X10 的无量纲化处理获得标准化后的数值 Y10, 通过以下公式计算, 0038 0039 步骤 l, 长途客运驾驶人测试时调整棒与水平面之间的垂直度的平均误差 X11 的 无量纲化处理获得标准化后的数值 Y7, 通过以下公式计算, 0040 0041 步骤二 : 利用核主成分析方法, 计算 5 组综合评测指标中间值 F1, F2, F3, F4, F5, 通过以下公式计算, 0042 F1 0.1671X1-0.5264X2+0.3173X3-0.3565X4-0.2711X5+0.1591X6-0.0287X7+0 .5。

30、373X8+0.1607X9+0.0630X10-0.2218X11 0043 F2-0.4384X1+0.0552X2+0.3288X3+0.3291X4+0.3699X5-0.1101X6-0.0182X7+0 .1785X8-0.0077X9-0.0511X10-0.6360X11 0044 F3-0.0422X1+0.2171X2+0.4054X3+0.1096X4-0.2338X5+0.0951X6-0.5825X7+0 .0766X8-0.5056X9+0.2765X10+0.1838X11 0045 F4-0.1420X1-0.2593X2-0.0260X3+0.5385X4-0。

31、.3177X5+0.5954X6-0.0833X7-0 .1770X8+0.1607X9-0.3186X10+0.0291X11 0046 F5 0.2983X1+0.3920X2+0.0371X3-0.2173X4+0.1655X5+0.1972X6-0.1989X7+0 .2193X8-0.0813X9-0.7366X10-0.0753X11 0047 步骤三, 计算步骤二, 通过以下公式计算, 得出最终综合评测指标 F, 0048 F 0.3639F1+0.2599F2+0.1321F3+0.0831F4+0.0629F5 0049 若 F 值在 -0.1741 以上, 则合格。 005。

32、0 本发明的优点在于 : 长途客运驾驶人行进过程的暗适应检测、 长途客运驾驶人在 行进过程中的动视力检测、 驾驶行进过程中对距离感知的检测、 长途客运驾驶人在行进过 程中对速度感知的检测、 长途客运驾驶人在行进过程中注意力集中的检测、 长途客运驾驶 人在行进过程中注意力分配的检测、 长途客运驾驶人在行进过程中注意力广度的检测、 长 途客运驾驶人应变能力的检测以及场依存度检测, 用以上一系列的检测, 判定长途客运驾 驶人的在长途车驾驶过程中是否具有尽可能少的出现交通问题的特质。 0051 另外, 还可以通过一套综合检测标准, 结合 11 项检测的数据值根据核主成分分析 方法进行数据分析, 从而获。

33、得综合评测指标, 对长途客运驾驶人是否适合长途车驾驶进行 综合指标评测。 具体实施方式 0052 本发明选取江苏省的苏南(常州)、 苏中(扬州、 南通)、 苏北(盐城、 淮安)具有代 表性的 5 个城市的汽运公司专职长途客运驾驶人进行检测。共检测到驾驶人样本 1418 人, 有效样本 1413 人, 均为男性年龄 27 55 岁, 平均 39.83 岁, 总驾龄 1 40 年, 平均 17.27 说 明 书 CN 104000614 A 9 5/9 页 10 年, 采集样本的人口统计学特征表1。 另外, 调取每个驾驶人近3年的长途运输事故记录, 采 集样本的事故统计情况见表 2。 0053 表。

34、 1 长途客运驾驶人人口学资料统计 0054 0055 表 2 事故统计情况 0056 事故次数人数百分比 ( )事故数所占事故百分比 0110478.100 126518.826585.76 2362.53611.65 380.682.59 0057 本发明的长途客运驾驶人素质评测系统, 通过以下设备进行检测, 用于检测长途 客运驾驶人在行进过程中从明处到暗处时的视觉适应能力的暗适应检测仪、 行进过程中视 说 明 书 CN 104000614 A 10 6/9 页 11 力检测的动视力检测仪、 行进过程中对距离感知的深度知觉测试仪、 行进过程中对速度感 知的速度估计测试仪、 注意集中能力的注。

35、意集中测试仪、 注意分配能力的注意分配测试仪、 注意广度的广度测试仪、 检测长途客运驾驶人反应判断能力的复杂反应判断测试仪、 长途 客运驾驶人场依存度检测的场依存测试仪。采用 11 个单项指标组合形成的一套评测系统 的作为评测标准时, 包括以下步骤 : 0058 步骤 a : 长途客运驾驶人在行进过程中从明到暗时的视觉适应能力的检测 ; 检测 中, 暗适应测试仪设定视标辉度为 500100Lx、 光适应刺激光辉度为 2700250Lx, 视力暗 适应背景辉度为 0.5-20Lx, 仪器图像的上下左右标示, 光适应刺激时间预设为 30S, 至少测 试两组, 测试时, 记录被测长途客运驾驶人在昏暗。

36、环境下正确辨识夜视力测试仪上物体所 用的时间的平均值 X1, 若 X1 在 12s 以内, 则合格 ; 0059 步骤 b : 长途客运驾驶人在行进过程中的动视力检测 ; 检测中, 动视力测试仪设定 视标辉度为 500100Lx、 仪器图像的上下左右标示, 至少测试两组, 测试时, 记录被测长途 客运驾驶人在运动情况下正确辨识动视力测试仪上物体对应的视力值平均值 X2, 若 X2 在 0.1 以上, 则合格 ; 0060 步骤 c : 长途客运驾驶人行进过程中对距离感知的检测 ; 检测中, 所述深度知觉测 试仪设定两根间距相隔 30mm 直径 3mm 的固定杆和一根供长途客运驾驶人遥控的移动速。

37、度 在 50mm/s 的移动杆, 至少测试两组, 测试时, 长途客运驾驶人遥控移动杆逼近两固定杆所 形成的平面, 若移动杆与上述平面间的距离的平均误差值 X3 在 1.05cm 以内, 则合格 ; 0061 步骤 d : 长途客运驾驶人在行进过程中对速度感知的检测 ; 检测中, 速度估计测试 仪在屏幕上从左到右依次设定有明区和盲区, 并在屏幕上设定一横向移动的红色刺激光 点, 至少测试两组, 检测时, 长途客运驾驶人先观看并预估红色刺激光点通过明区的时间, 在红色刺激光点保持匀速前进的情况下, 测试长途客运驾驶人判断该红色刺激光点通过盲 区的时间的平均误差值 X4, 若 X4 在 1.27s 。

38、以内, 则合格 ; 0062 步骤 e : 长途客运驾驶人在行进过程中注意集中能力的检测 ; 检测中, 注意力集中 测试仪上配有一光标笔和触摸屏上设有转速为 20r/min 旋转靶, 预设测试时间为 20s, 至少 测试两组, 测试时, 长途客运驾驶人通过光标笔触碰屏幕上移动的旋转靶并跟踪移动靶的 运动。统计长途客运驾驶人在预设测试时间内光标笔脱离移动靶的平均次数 X5、 光标笔在 移动靶上总共停留的时间的平均值X6, 若X5在28次以内, 以及X6在13.35s以上, 则合格 ; 0063 步骤 f : 长途客运驾驶人在行进过程中注意分配的检测 ; 检测中, 注意力分配测试 仪的屏幕上设有若。

39、干有闪烁的光点以及高、 中、 低三种音色的声音输出, 至少测试两组, 测 试时, 分别统计长途客运驾驶人单独光干扰的情况下正确判断具体某一个点亮的次数 F1、 单独高、 中、 低三种音色干扰时正确判断三种音色中其中任意一种音色的次数 S1、 在光点和 高、 中、 低三种音色共同干扰下正确判断具体某一点亮的次数 F2 和正确判断三种音色中其 中任意一种音色的次数 S2, 通过以下公式计算出注意力分配值的平均值 X7, 0064 0065 若 X7 在 0.37 以上, 则合格 ; 0066 步骤 g : 长途客运驾驶人在行进过程中注意广度的检测 ; 检测中, 心理实验系统检 测模块为显示屏上随机。

40、出现至少 5 个红点数, 长途客运驾驶人至少判断 5 组显示屏上出现 说 明 书 CN 104000614 A 11 7/9 页 12 的红点数, 统计长途客运驾驶人每组红点判断数占当组红点总数的百分比, 接着采用直线 内插法算出第一次出现 50时所对应的红点判断数, 至少测试两组, 计算出红点判断数的 平均值 X8, 若 X8 在 6 个以上, 则合格 ; 0067 步骤 h : 长途客运驾驶人反应判断能力的检测 ; 检测中, 复杂反应判断测试仪的显 示屏上随机出现红、 绿、 黄三色光点, 三色光点的直径为 80mm, 要求长途客运驾驶人尽快做 出选择反应, 至少检测16次, 统计长途客运驾。

41、驶人正确判断光点颜色的平均反应时间X9和 平均错误次数 X10, 若 X9 在 1.12s 以内, 且 X10 在 5 次之内, 则合格 ; 0068 步骤 i : 长途客运驾驶人场依存度检测的场依存的检测 ; 检测中, 场依存测试仪为 一个可绕支点旋转的竖直放置的方框, 方框内设置有一个可相对支点旋转的竖直放置的调 整棒, 调整棒与可调节该调整棒旋转的旋钮相连, 测试前长途客运驾驶人蒙住双眼, 且保证 该调节棒不垂直于水平面, 测试时, 长途客运驾驶人睁开双眼, 调整调节棒垂直水平面, 至 少测试两组, 计算调整棒与水平面之间的垂直度的平均误差 X11, 若 X11 在 3.75mm 以内,。

42、 则 合格。 0069 一种基于采用 11 个单项指标组合形成的一套评测系统中采集的单项指标的平均 值, 结合核主成分分析方法, 形成一套综合评测标准。 这是因为由于很多因素影响着驾驶人 驾驶适宜性, 而单项指标仅能反映驾驶人在某一方面素质的优或劣, 因此通过对各项分数 据检测指标进行全面的数据运算处理, 得到一个综合指标, 优化考核驾驶人的驾驶适宜性。 0070 步骤一 : 长途客运驾驶人检测指标无量纲化处理, 包括以下小步骤 : 0071 步骤 a, 长途客运驾驶人在昏暗环境下正确辨识夜视力测试仪上物体所用的时间 的平均值 X1 的无量纲化处理获得标准化后的数值 Y1, 通过以下公式计算,。

43、 0072 0073 步骤 b, 长途客运驾驶人在运动情况下正确辨识动视力测试仪上物体对应的视力 值平均值 X2 的无量纲化处理获得标准化后的数值 Y2, 通过以下公式计算, 0074 0075 步骤 c, 长途客运驾驶人移动杆与上述平面间的距离的平均误差值 X3 的无量纲化 处理获得标准化后的数值 Y3, 通过以下公式计算, 0076 0077 步骤 d, 长途客运驾驶人判断该红色刺激光点通过盲区的时间的平均误差值 X4 的 无量纲化处理获得标准化后的数值 Y4, 通过以下公式计算, 0078 0079 步骤 f, 长途客运驾驶人在预设测试时间内光标笔脱离移动靶的次数的平均值 X5 的无量纲。

44、化处理获得标准化后的数值 Y5, 通过以下公式计算, 0080 0081 步骤 g, 长途客运驾驶人在光标笔在移动靶上总共停留的时间的平均值 X6 的无量 说 明 书 CN 104000614 A 12 8/9 页 13 纲化处理获得标准化后的数值 Y6, 通过以下公式计算, 0082 0083 步骤 h, 注意力分配值的平均值 X7 的无量纲化处理获得标准化后的数值 Y7, 通过 以下公式计算, 0084 0085 步骤 i, 红点判断数的平均值 X8 的无量纲化处理获得标准化后的数值 Y8, 通过以 下公式计算, 0086 0087 步骤 j, 长途客运驾驶人正确判断光点颜色的平均反应时间。

45、 X9 的无量纲化处理获 得标准化后的数值 Y9, 通过以下公式计算, 0088 0089 步骤 k, 长途客运驾驶人平均错误次数 X10 的无量纲化处理获得标准化后的数值 Y10, 通过以下公式计算, 0090 0091 步骤 l, 长途客运驾驶人测试时调整棒与水平面之间的垂直度的平均误差 X11 的 无量纲化处理获得标准化后的数值 Y7, 通过以下公式计算, 0092 0093 步骤二 : 利用核主成分析方法, 计算 5 组综合评测指标中间值 F1, F2, F3, F4, F5, 通过以下公式计算, 0094 F1 0.1671X1-0.5264X2+0.3173X3-0.3565X4-。

46、0.2711X5+0.1591X6-0.0287X7+0 .5373X8+0.1607X9+0.0630X10-0.2218X11 0095 F2-0.4384X1+0.0552X2+0.3288X3+0.3291X4+0.3699X5-0.1101X6-0.0182X7+0 .1785X8-0.0077X9-0.0511X10-0.6360X11 0096 f3-0.0422X1+0.2171X2+0.4054X3+0.1096X4-0.2338X5+0.0951X6-0.5825X7+0 .0766X8-0.5056X9+0.2765X10+0.1838X11 0097 F4-0.1420。

47、X1-0.2593X2-0.0260X3+0.5385X4-0.3177X5+0.5954X6-0.0833X7-0 .1770X8+0.1607X9-0.3186X10+0.0291X11 0098 F5 0.2983X1+0.3920X2+0.0371X3-0.2173X4+0.1655X5+0.1972X6-0.1989X7+0 .2193X8-0.0813X9-0.7366X10-0.0753X11 0099 步骤三, 计算步骤二, 通过以下公式计算, 得出最终综合评测指标 F, 0100 F 0.3639F1+0.2599F2+0.1321F3+0.0831F4+0.0629F5 0101 若 F 值在 -0.1741 以上, 则合格。 0102 以上对本发明创造的一个实施例进行了详细说明, 但所述内容仅为本发明创造的 较佳实施例, 不能被认为用于限定本发明创造的实施范围。凡依本发明创造申请范围所作 说 明 书 CN 104000614 A 13 9/9 页 14 的均等变化与改进等, 均归属于本发明创造的专利涵盖范围之内。 说 明 书 CN 104000614 A 14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人类生活必需 > 医学或兽医学;卫生学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