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涉及一种双斜面楔,特别涉及用于固定电机的极和转子环的双斜面楔,它由两个同样的楔半体组成,该楔半体可以在其楔面上沿着楔的纵向滑动,并且由于其相互间相对的移动,楔的横向宽度也可随之而变化。 这种双斜面楔特别用于将极夹紧在转子环上和将转子环夹紧在同步电机的星形轮上(参见Wiedemann/Kellerberger所著“电机的结构”,柏林·海德堡,纽约,Springer出版社,1967年出版,第370页,图367b)。它由两个楔半体组成,其轴向的长度(一般最高可达2.5m)相当于极的长度。它的楔角与一般的楔相比显得很小。
制造这样长度的楔相对地说是相当昂贵的。它的安装很简单,但是想要将楔卸除而不损伤楔和其支撑面则实际上是不可能的。
本发明的使命就是提供一种双斜面楔,其制造很经济,装卸也容易。
这一使命将鉴于如开始提到的那种双斜面楔,根据本发明以这种方式来完成,即将楔面分散为多个彼此相同的分楔面,这些分楔面至少分段地能各自相互连接成一体,其中每一楔面的斜度与总的楔面的斜度相当。
这样产生的楔制造很简单,特别是当它是由单独冲制成的多块板材所组成时。
在安装方面,它与一般双斜面楔同样是毫无问题能予以装入的,在卸除时,在一段极短的取出间隔后,这楔就能松开。
下面将根据一个实施例对本发明作更详细的说明。附图中:
图1表示一个双斜面楔基本位置地顶视图;
图2系图1中的楔在相互对向移动时的楔半体的顶视图;
图3系图1中的楔的侧视图;
图4系放大比例的一个板层的截面图;
图5系一个水力发电机的转子轮缘的非常简化的截面图。
根据图1的双斜面楔由两个楔半体1和2所组成。每个楔半体具有多个楔面3,4,这些楔面成对地相互贴近在一起。在图示实施例中,每一楔半体预定有五个分楔面。每一个这种“分楔”具有一个楔角α,这个楔角比一般其楔边为一连到底的楔的楔角要大五倍。如有n个“分楔”,其楔角就大n倍。
一个分楔面3,4的长度和楔角α是这样安排的,即两个楔半体移动到一半分楔长度l0时,楔的宽度b达到最高值。
原则上楔半体1,2可以由整体材料制成,但是如果是由许多重叠地堆叠在一起的单片板材5(这些板材是层叠铺置的)组成的楔半体(图3)则在经济上要合算得多。这些单片板材可以按必要的精确度用废料下脚冲制出。此外还可以同时加工通孔6,这些通孔在板材堆中相互对准,因此,在整个堆中穿透。
通常在长度l内移动的双斜面楔的有效宽度b根据下面的关系得出,
b=b0+1·tanα
其中b0代表楔的开端宽度,α代表分楔的楔角。
板材堆于是就可相互铆牢。
一种简单的将单片板材组合的方法可以用这种方式进行,即参照图4在每一板材片5的一个面上开有凹口7,在该板材片的另一个面上,与凹口7同轴心是适当的一个凸出体8,凹口7的内径d1要比凸出体8的外径略小。凹口7和凸出体8的制成可以用一个单独工序来进行,最好是利用一个外径为d1的凸模和一个其凹口内径为d2的凹模将板材片5冲制而成。
在将板材堆压合时,凸出体8就被压入凹口7之内,从而保证了板材堆的联结。
图5是本发明双斜面楔较为理想的镶嵌的简化示意图。
在图的上半部,一个极9连同其燕尾状的极爪10被安置在一个水力机的转子环11的一条轴向槽内。由楔半体1,2组成的双斜面楔就镶嵌在槽的一个槽壁和爪之间。通过将两个楔半体相互轴向移动,就使极9和转子环11相互夹紧。
在图5的下半部,转子环11被固定在水力发电机的十字接头13外周围的轴向矩形板条12上,这里一个双斜面楔的楔半体1,2在矩形板条12的一个轴向矩形缺口内起到切向楔住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