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垫.pdf

上传人:xia****o6 文档编号:558187 上传时间:2018-02-22 格式:PDF 页数:11 大小:428.4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92100271.8

申请日:

1992.01.09

公开号:

CN1063440A

公开日:

1992.08.12

当前法律状态:

终止

有效性:

无权

法律详情:

|||授权||||||公开

IPC分类号:

B27M3/00; B27J1/02

主分类号:

B27M3/00; B27J1/02

申请人:

郑洪喆; 林仁圭

发明人:

郑洪喆; 林仁圭

地址:

南朝鲜全罗南道

优先权:

1991.01.17 KR 691/91; 1991.10.30 KR 18216/91

专利代理机构:

上海专利事务所

代理人:

万一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一种竹垫包括多根横贯垫子宽度的竹条、联编绳和绳端夹紧装置;每一根竹条具有一个凸出部和一个凹口部,沿着每一竹垫子构件即竹条的上、下表面上都有纵向的嵌联编绳的凹槽,另有一个横向的绳端夹紧构件,该构件沿垫子纵向开有多个接受联编绳末端的通孔,沿垂直垫子方向开有多个与这些通孔正交的铆钉孔,通过开有通孔的铆钉铆接使通孔变形来减少其横截面,因此,联编绳就置于变形的通孔中被紧紧地夹住,而不用形成绳结。

权利要求书

1: 一种竹垫,包括: 多根通过联编绳连结起来的竹条,所述的每一根竹条横贯所联编的垫子的整个宽度,并且在竹条前侧具有一横贯垫子宽度的凸出部,在竹条后侧具有一横贯垫子宽度并用来与相邻竹条的前凸出部相吻合的凹口部; 在每一根竹条的外表面上沿着垫子的纵向具有多个供嵌入联编绳的凹槽,此凹槽沿着竹条的纵向上均匀地间隔排列着; 多根连结竹条的联编绳,所述的每一根联编绳有一围绕部分围绕形成竹垫的一个纵向端的竹条的突出部分,并沿着凸出部上的联编用凹槽延伸,从围绕部分延伸出绳子的两头,所述绳子的两头沿着在每根竹条的上、下表面上联编凹槽延伸,并在相邻的竹条之间相互交叉成X型;以及 一种用来分别连结联编绳的末端的绳端连结装置。
2: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竹垫,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一种分别用来连结联编绳的末端的装置包括一横贯垫子整个宽度的绳端夹紧构件,该构件位于紧靠形成垫子的另一纵向末端的一根竹条边用以夹住联编绳的两个末端,所述的绳端夹紧构件开有多个沿垫子的纵向延伸的通孔,该通孔在竹条的纵向上均匀地间隔排列着,并与所述的每一根竹条的外表面上的供联编用凹槽一一对应(数量相等),用以分别接受(容纳)联编绳的末端,此外,夹紧构件上还开有多个与所述的通孔分别相正交的铆钉孔,此铆钉孔在所述的绳端夹紧构件的纵向上均匀地间隔排列着,多个铆钉就分别插入所述的铆钉孔中,每一个铆钉也开有一个当铆钉插入铆钉孔中时与所述的绳端夹紧构件的通孔对准的通孔,当铆钉铆接时,通孔就变形而减少它的 横截面,那样,设置在变形的通孔中的联编绳的相应部分就紧紧地夹在其中。

说明书


本发明涉及一种竹垫,更具体地讲,涉及一种由多根横贯垫子整个宽度的竹条组成的竹垫。

    有多种类型的通常的竹垫是众所周知的。例如,一种包括大量长方形竹块,每一竹块具有横向长度约3cm,纵向长度约0.6cm的竹垫。在这种竹垫的情况下,利用连接绳把长方形竹块一块块结成Z字形,就好象铺砖块一样。为此目的,每一竹块具有一对沿纵向延伸的、间隔开的通孔,为了制作成一个以上所述的结构的竹垫,要通过切割工作制备几百块长方形竹块,并且要在每块长方形竹块上至少钻两个通孔,然后,将连接绳穿过通孔把所有的竹块联接起来,就好象穿小珠子那样。但是,这些工作需要花费大量劳动和很长的工作时间。

    在这种常规的结构中,相邻的竹块间形成了间隙,这是由于在形成竹块和通孔时产生的公差所造成的,结果,当躺在或坐在垫子上的使用者在其上移动时,在间隙处他的皮肤就有可能被咬住,从而有可能使他的皮肤受到损伤。另一方面,在垫子地一边上,连接绳的末端要连在一起形成绳结。因为这些绳结暴露在外,导致外观粗糙,结果,垫子的质量随之降低。

    本发明由上述已有技术中所遇到的问题而得到了启发。

    因此,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具有改进结构的竹垫,通过连接绳不用形成绳结来改进外观,并且也改进了竹垫构件的联接方法。

    本发明的另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缩短劳动量和工作时间的竹垫。

    本发明的目的是通过提供这样一种竹垫来达到的:所述竹垫包括多根通过联编绳连结在一起的竹条,所述的每一根竹条横贯所述垫子的整个宽度,并且在每一根竹条前侧有一横贯垫子整个宽度的凸出部,其后侧有一横贯垫子整个宽度的凹口部,所述凹口部用来接受(容纳)相邻的竹条的凸出部;每一根竹条的外表面沿着垫子纵向有多个供嵌入联编绳的凹槽,凹槽沿竹条的纵向均匀地间隔排列着;多根联编绳用来连结竹条,所述的每一根联编绳具有一用来围绕形成竹垫一个纵向端的竹条的凸出部的围绕部分,并且从所述的围绕部分延伸出绳子的两头分别沿着每一根竹条的上、下表面的供嵌入联编绳的凹槽部分延伸,并且在相邻(其后)的竹条间相互交叉成X型;然后依靠绳端夹紧构件来分别固定联编绳的绳端部。

    本发明的固定联编绳的绳端部的装置包括一个横贯垫子整个宽度的绳端夹紧构件,并且设置在紧靠形成垫子另一纵向末端的竹条旁边来夹住联结绳的端部,所述的绳端夹紧构件开有多个沿垫子的纵向延伸的通孔,该通孔在竹条的纵向上均匀地间隔排列着,并与所述的每一根竹条的外表面上的凹槽一一对应(数量相等),以分别接受(容纳)联编绳的端部,此外还开有多个与所述的通孔成正交的垂直的铆钉孔,铆钉孔在所述的绳端夹紧构件的上面上均匀地间隔排列着,多个铆钉就分别插入所述的铆钉孔中,每一个铆钉也具有一个当铆钉插入铆钉孔中时与所述的绳端夹紧构件的通孔对准的通孔。当铆钉铆接时此通孔被变形,而减少了它的横截面,那样,设置在变形的通孔中的联编绳的相应部分就被紧紧地夹在其中。

    本发明的其它的目的和方面将通过下面结合附图对实施例所作的描述而更为清楚。

    图1是本发明的竹垫的局部分解透视图;

    图2是本发明的竹垫构件的连接状态的截面图;

    图3是图1中A部分的部分分解放大的视图;

    图4是说明本发明的铆钉变形状态的截面图。

    参见图1。图中示出了本发明的一种竹垫。图1中用编号“1”表示的竹垫是由多个横贯垫子1整个宽度的竹条2组成,竹条2是通过联编绳3联编在一起,如图1所示。每一根竹条2在其前侧有横贯垫子1整个宽度的凸面或突出部2a,在其后侧有横贯垫子1整个宽度的凹面或凹口2b,此凹面或凹口与相邻的竹条2的突出部相吻合。同样地,每一根竹条2的外表面有多个沿垫子1纵向延伸的供嵌入联编绳的凹槽2c,凹槽2c在竹条2的纵向上均匀地间隔排列着。

    本发明的竹垫1还包括一横贯垫子1整个宽度的联编绳末端夹紧构件4,所述绳端夹紧构件4位于垫子1的最后端,用来夹住联编绳3的末端3a,该绳端夹紧构件上还开有多个沿垫子1的纵向延伸的通孔4a,并且该通孔在竹条2的纵向上均匀地间隔排列着,所述绳端夹紧构件4的通孔4a与每根竹条2上供嵌入联编绳的凹槽2c一一对应以分别容纳(接受)联编绳3的末端3a;所述绳端夹紧构件4还具有多个分别与通孔4a正交的垂直的铆钉孔4b,铆钉孔4b沿绳端夹紧构件4的纵向均匀地间隔排列着;为了与最后即最末端的竹条2保持紧密接触,绳端夹紧构件4在其前侧也有横贯垫子1宽度的凸面或突出部。从图3可以最清楚地看出,铆钉5分别插入绳端夹紧构件4的铆钉孔4b中以便夹住联编绳3的末端3a。当将铆钉5插入相应的铆钉孔4b中时,每一个铆钉5有一与绳端夹紧构件4的通孔4a对齐的通孔5a。有了这一结构,每一条联编绳3的两根末端3a可以同时穿过绳端夹紧构件4的通孔4a和插在绳端夹紧构件4的铆钉孔4b中的铆钉5的通孔5a。

    请参见图2。图中用图解说明了按照本发明通过所述联编绳3把一根根竹条2联结起来的方法,为了使解释简单起见,所述的联结法所联结的仅仅是三根竹条2、2′和2″,当然,此方法同样能适用于更多竹条的联结。将竹条联结起来制成一条竹垫时,首先把联编绳3绕在第一根竹条也就是绕在前端竹条2上以沿着形成在前端竹条2的外表面上的凹槽延伸。也就是说,每一根联编绳3有一绕在前端竹条2的凸出部周围的围绕部分,并沿着突出部分上的凹槽部分延伸,接着从围绕部分延伸出绳子的两头,沿着前端竹条2的上、下表面上的凹槽部分延伸,并在竹条2后侧凹口处相互交叉成X型。也就是说,每一联编绳3的上面的绳子部分在竹条2的后侧向下延伸,而下面的绳子部分则向上延伸。此后,下一根竹条2′就置于前端竹条2的后部,使竹条2′的前侧凸出部分与前端竹条2的后凹口处相吻合,此时,每一根联编绳3的X型部分就隐藏在前端竹条2的后凹口和下一根竹条2′的前凸出部之间,这样绳3的X型部分也被嵌在下一根竹条2′的前凸出部上的凹槽中。每一根联编绳3的向上延伸的绳子部分然后沿着竹条2′的上凹槽部分延伸,同样地,每一根联编绳3的向下延伸的绳子部分沿着竹条2′的下凹槽延伸。此后,每一根联编绳3的两部分与前端竹条2的情况一样相互交叉。这样,多根竹条就被联编在一起。等到最后的一根,也就是说后端竹条2″用前面所述的相同方法联编好之后,就用绳端夹紧构件4夹住联编绳3的两根末端3a。也就是说,沿着后端竹条2″的上、下凹槽延伸的每一根绳子3的两端插进绳端夹紧构件4的通孔4a中,穿过插在绳端夹紧构件4的铆钉孔4b中且与通孔4a对齐的铆钉5的通孔5a。于是,每一根联编绳3的两末端3a穿出绳端夹紧构件4的通孔4a。此后,将绳端夹紧构件4紧靠后端竹条2″,使绳端夹紧构件4的前凸出部与后端竹条2″的后凹口相吻口,此时,每一根联编绳3的两端3a被拉紧,在这种状态下,就可使铆钉5铆接,通过铆接,每个铆钉5的通孔5a被变形而截面积减少,这种情况可以最清楚地从图4看出。通过使每个通孔5a截面积减少的变形,位于变形的通孔5a中的联编绳3的相应部分就在那里被夹紧。铆接结束后,从绳端夹紧构件4中伸出的每根联编绳3的两端3a用刀来割掉。此时,就得到了没有绳结的竹垫。

    从以上的描述中可以清楚地看出,本发明提供的竹垫包括许多带有可以嵌入联编绳的联编凹槽的竹条。因此,联编绳就不会从垫子的外表面上凸出,因此,只有它们的表面部分才能接触到使用者或其它物质,从而显著地降低了磨损,结果,竹垫的寿命就可以延长,而且,竹条的扎紧状态也能够始终牢固地维持着,因为联编绳稳定地置于竹条的联编凹槽中,它们在水平方向不能移动。相邻的竹条之间彼此紧密地接触,因为一根竹条的凸出部与另一根竹条的凹口相吻合。因此,相邻的竹条就不会夹住使用者的皮扶,而且,此种竹条的联编和组合也是非常简单和容易的,因为每一根竹条的长度都与垫子的宽度相同,因而其制造成本低廉。本发明所述的联编绳的末端的连接是利用绳端夹紧构件通过铆接来完成的,结果联编绳的末端就牢固地连接起来但并不暴露在外,因此,改进了垫子的外观和提高了垫子的质量。

    虽然为了阐述和说明本发明而描述了本发明的最佳实施例,但是熟悉本技术领域的人员仍可以在不脱离权项所揭示的本发明的范围和精神的情况下进行种种改进和补充。

竹垫.pdf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竹垫.pdf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竹垫.pdf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竹垫.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竹垫.pdf(11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一种竹垫包括多根横贯垫子宽度的竹条、联编绳和绳端夹紧装置;每一根竹条具有一个凸出部和一个凹口部,沿着每一竹垫子构件即竹条的上、下表面上都有纵向的嵌联编绳的凹槽,另有一个横向的绳端夹紧构件,该构件沿垫子纵向开有多个接受联编绳末端的通孔,沿垂直垫子方向开有多个与这些通孔正交的铆钉孔,通过开有通孔的铆钉铆接使通孔变形来减少其横截面,因此,联编绳就置于变形的通孔中被紧紧地夹住,而不用形成绳结。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作业;运输 > 木材或类似材料的加工或保存;一般钉钉机或钉U形钉机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