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果树弱寄生病害绿色防控方法.pdf

上传人:大师****2 文档编号:5576901 上传时间:2019-02-18 格式:PDF 页数:8 大小:467.1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811128100.7

申请日:

2018-09-27

公开号:

CN109247176A

公开日:

2019-01-22

当前法律状态:

公开

有效性:

法律详情:

2019.01.22 公开 公开

IPC分类号:

A01G17/00

主分类号:

A01G17/00

申请人:

安徽金敦福农业科技有限公司

发明人:

蔡永欢, 邓大鹏, 陈栋

地址:

安徽省合肥市高新区创新大道2809号投资创新中心815-821室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合肥东信智谷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4143

代理人:

王学勇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果树弱寄生病害绿色防控方法,通过使用生物有机肥和矿物生态肥来改善土壤环境,再喷施诱导免疫激活剂来激活植物自身抗病机制;在弱寄生病发病前,再辅助喷施植物源杀菌剂。本发明采用土壤改良、诱抗激活免疫和植物源杀菌剂相组合的方法,能提高核桃免疫力和抗病性,有效控制核桃溃疡病的发生,提高果树生产能力,延长产果期;对保障核桃果农的生产效益,促进农村经济核桃产业发展有重要意义。

权利要求书

1.一种果树弱寄生病害绿色防控方法,其特征在于:通过使用生物有机肥和矿物生态肥来改善土壤环境,再喷施诱导免疫激活剂来激活植物自身抗病机制;在弱寄生病发病前,再辅助喷施植物源杀菌剂。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果树弱寄生病害绿色防控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果树弱寄生病害是指由葡萄座腔菌引起的核桃溃疡病。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果树弱寄生病害绿色防控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生物有机肥是以有机基质接种农业上可接受的有益微生物再经过无害化处理获得;所述有机基质是农家肥、饼肥、植物秸秆、纯粮食中的一种或多种。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果树弱寄生病害绿色防控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矿物生态肥是由天然矿石经过高温煅烧获得;所述天然矿石为钾长石和石灰石,活性硅钙镁钾总含量≥50%,活性铁钼硼锌总含量≥3%。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果树弱寄生病害绿色防控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诱导免疫激活剂为亚磷酸或亚磷酸盐、氨基酸、氨基酸衍生物、水杨酸、水杨酸衍生物、酵母提取物、海藻提取物中的一种或多种。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果树弱寄生病害绿色防控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植物源杀菌剂由多种植物提取的富含杀菌活性物质的植物精油复配而成。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果树弱寄生病害绿色防控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土壤改良全年实施两次,第一次在上一年果实收获之后,12月份之前;第二次在次年3月上中旬;将生物有机肥和矿物生态肥作物秋冬肥和春季花果肥施入土壤;施用方法为以树主干为中心,沿树冠雨际线,在果树上坡度方向做半圆或四周开沟,沟深10~20cm,宽20~30cm左右,将肥料分别或混合施与沟内,覆土;根据树龄和溃疡病发生情况,每棵树用量为:生物有机肥≥2.5kg/棵,矿物生态肥≥2kg/棵;步骤二、免疫激活剂次年3月份,核桃树叶片初展时,喷施500倍液诱导免疫激活剂,间隔7~10天连续施用3次,之后间隔20~30天再连续使用3次;步骤三、植物源杀菌剂4月初,在溃疡病发生前10天左右,植物源杀菌剂300倍液单用或结合免疫激活剂一同施用,间隔7天连续2次;连阴雨天气之后补用一次,杜绝病原物的侵入,杀死已侵染的病原菌;步骤四、刮皮治疗对于已感染溃疡病的核桃树,沿病斑外围刮除树皮,用植物源杀菌剂10~20倍液涂抹伤口四周,控制病斑扩展。

说明书

技术领域本发明涉及绿色植保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果树弱寄生病害绿色防控方法。背景技术自然界中有诸多以腐生生活为主的寄生菌,如:葡萄孢菌(Botrytis)、黑腐皮壳菌(Valsa)、葡萄座腔菌(Botryos-phaeria)、丝核菌(Rhizoctonia)、镰孢菌(Fusarium)、轮枝孢菌(Verlicllium)、假蜜环菌(Armillariella)以及引起果实腐烂的青霉菌(Peniillium)等,是一类寄生性很弱的非专性寄生菌。它们通常为害植物的非绿色部分,如根系、枝干、花和果实等;或当植物处于严重衰弱状态下才能为害植物的绿色部分,如链格孢菌(Alternaria)。离开了特定的环境条件,它们是不能在活体上寄生的。这类弱寄生物也称为兼性寄生物(facultative parasite)。由弱寄生病原物引起的病害称为弱寄生病害,弱寄生病原物的寄主范围通常较宽,没有明显的生理小种分化,对同种植物的不同品种致病性没有明显差异,如葡萄座腔菌(Botryosphaeria dothidea)和大丽轮枝菌(Verlicllium dahliae)可以侵染几百种植物。核桃溃疡病(Dothiorella gregaria)又称黑水病,是子囊菌亚门葡萄座腔菌引起的一种弱寄生性病害。当4月上旬气温达14-16℃时菌丝开始生长,病菌产生分生孢子器和分生孢子,进行传播侵染。病菌分生孢子一般在6月份大量形成,借风雨及昆虫传播,多从皮孔、气孔、芽鳞痕、剪锯口及冻伤、日灼等处侵入。6月中旬后气温升高至30℃以上时病害基本停止蔓延;9月份当外界温、湿度条件适宜孢子萌发和菌丝生长时,会再次发病,11月上旬病菌停止活动。病菌具有潜伏侵染特性,潜育期的长短与外界温度高低呈负相关,潜育期为1~2个月。该病往往具有发生普遍、危害严重、难以防治等特点,是核桃的主要病害。核桃溃疡病多发生在盛果期树干的中、基部,也可危害果实,严重时整个树干几乎全部发生。该病可引起树势衰弱,受病树皮的韧皮部和内皮层腐烂坏死,呈褐色或黑褐色。腐烂部位有时可深达木质部,严重发病的树木,由于病斑密集联合,影响养分输送,造成落花、落果,严重的造成枯枝,甚至整株死亡。据调查2002年宁国市山核桃溃疡病危害面积达1.1万hm2,其中严重危害面积0.035万hm2;同年,全国山核桃第一大产区浙江省的临安市山核桃溃疡病发病面积达到0.6万hm2以上,给当地果农造成了严重的损失,影响了核桃产业经济的发展。核桃溃疡病主要是由于果农为了追求产量过分依赖化学肥料导致的土壤环境恶化,土壤有机质和中微量元素亏缺,导致核桃树体衰弱,抵抗力下降所致。此前,尚未见到针对核桃溃疡病有效控制的报导。发病区通常采用的措施是:通过化学杀菌剂土壤消毒、地上部喷雾、基部点滴或病斑涂抹处理,但无论何种化学药剂都无法有效控制溃疡病,常表现为控制效果不佳、治疗不彻底的问题;或者通过加强林区管理,改化学肥料为普通农家肥、草木灰、沼液;或者在易发病的树干或侧枝上包裹塑料薄膜隔离病原菌等。但无论哪一种或多种方式都无法有效控制病害的发生,只能延缓树体因病衰败终趋死亡的时间。实践证明:核桃一旦感染溃疡病,将会加速树势衰弱进程;树势衰弱也会提高溃疡病的发病率和发病程度,最终导致树势完全衰败,失去生产能力或者死亡。发明内容针对现有技术中核桃溃疡病治理存在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果树弱寄生病害绿色防控方法,具体的为核桃溃疡病的绿色防控技术。旨在建立核桃树自身抗病能力,有效控制病害发生程度,提高果树生产能力,延长产果期。核桃溃疡病的发生与流行,与土壤理化性质、有机质含量,以及核桃树树龄、树势、抗病免疫能力等密切相关。因此,本发明从土壤改良入手,改善土壤理化条件、提高土壤养分和根系活力,提升树势,增强抗病能力;结合地上部喷施诱导免疫激活剂,提高免疫力和抗病性。地下与地上相结合,建立核桃树自身抗病能力,再辅助喷施植物源杀菌剂,彻底解决化学杀菌剂控制效果不佳、治疗不彻底的问题。具体技术方案如下:一种果树弱寄生病害绿色防控方法,通过使用生物有机肥和矿物生态肥来改善土壤环境,再喷施诱导免疫激活剂来激活植物自身抗病机制;在弱寄生病发病前,再辅助喷施植物源杀菌剂。所述弱寄生病是指葡萄孢菌、黑腐皮壳菌、葡萄座腔菌、丝核菌、镰孢菌、轮枝孢菌、假蜜环菌、青霉菌中的一种或多种病菌引起的果树病害。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改进,所述果树弱寄生病害是指由葡萄座腔菌引起的核桃溃疡病。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改进,所述生物有机肥是以有机基质接种农业上可接受的有益微生物再经过无害化处理获得;所述有机基质是农家肥、饼肥、植物秸秆、纯粮食中的一种或多种。如,所述生物有机肥是以纯大豆添加菌体蛋白生物发酵,经喷浆造粒获得;所述生物有机肥中有机质含量≥70%,生物有机肥中蛋白质含量≥40%,生物有机肥中氨基酸含量≥30%,生物有机肥中NPK≥8%。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改进,所述矿物生态肥是由天然矿石经过高温煅烧获得;所述天然矿石为钾长石和石灰石,活性硅钙镁钾总含量≥50%,活性铁钼硼锌总含量≥3%。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改进,所述诱导免疫激活剂为亚磷酸或亚磷酸盐、氨基酸、氨基酸衍生物、水杨酸、水杨酸衍生物、酵母提取物、海藻提取物中的一种或多种。如所述诱导免疫激活剂为亚磷酸钾和氨基酸以任意比例混合的组合物。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改进,所述植物源杀菌剂由多种植物提取的富含杀菌活性物质的植物精油复配而成。如所述植物源杀菌剂是为任意比例的丁子香酚和香芹酚的组合物。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改进,所述果树弱寄生病害绿色防控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土壤改良全年实施两次,第一次在上一年果实收获之后,12月份之前;第二次在次年3月上中旬。将生物有机肥和矿物生态肥作物秋冬肥和春季花果肥施入土壤;施用方法为以树主干为中心,沿树冠雨际线,在果树上坡度方向做半圆或四周开沟,沟深10~20cm,宽20-30cm左右,将肥料分别或混合施与沟内,覆土;根据树龄和溃疡病发生情况,每棵树用量为:生物有机肥≥2.5kg/棵,矿物生态肥≥2kg/棵。步骤二、免疫激活剂次年3月份,核桃树叶片初展时,喷施500倍液诱导免疫激活剂,间隔7~10天连续施用3次,之后间隔20~30天再连续使用3次;步骤三、植物源杀菌剂4月初,在溃疡病发生前10天左右,植物源杀菌剂300倍液单用或结合免疫激活剂一同施用,间隔7天连续2次;连阴雨天气之后补用一次,杜绝病原物的侵入,杀死已侵染的病原菌;步骤四、刮皮治疗对于已感染溃疡病的核桃树,沿病斑外围刮除树皮,用植物源杀菌剂10~20倍液涂抹伤口四周,控制病斑扩展。本发明作用机理:本发明以施用优质生物有机肥和矿物生态肥修复和改善核桃赖以生存的土壤环境为基础,增强根系活力,促进养分吸收和利用率,增强树势;通过诱导免疫激活剂,建立植物自身免疫机制,提高抗病性和耐病性;再通过植物源杀菌剂控制病原的繁殖和扩散。地上与地下、内部与外部,协同互作,实现控制核桃溃疡病,最终获得优质高产的目的。使用生物有机肥,消除土壤化学污染,土壤板结,恢复土壤水、肥、气、热的功能,达到受污染土壤的自然修复,平衡供应养份,使老化的、受伤害的根系以恢复并促进新根、新枝叶快速生长。使用矿物生态肥促使果树根细发达,吸收养分水分能力强;镁为叶绿素必须元素,使用后作物叶片浓绿,光合作用强,光合产物多;硅、钙能够是植物细胞壁增厚,参与植物抵抗外部病原菌侵染胁迫;本品养分可按作物需求持续供给,不会因上年产量高、消耗了树体的大量养分而补充不上,形成第二年树势弱、产量低,俗称“大小年”现象。使用诱导免疫激活剂,能够诱导抗病基因提前表达,刺激植物产生更多的天然防御物质,如植保素、免疫蛋白等,对病原菌的侵染具有持续的免疫力和耐受力,同时为植物抵御病原菌侵染胁迫提供更多的能量和物质合成前体。使用植物源杀菌剂:其来源于多种植物提取物,含有多种杀菌活性物质,如天然酚类、萜类、生物碱、黄酮等,协同作用干扰植物致病菌生化代谢,并能够同时作用于多个靶标,对多种病害具有预防与治疗作用。核桃溃疡病是弱寄生病害,感染该病主要是由于树势衰弱,抗病能力丧失。治理应从恢复树势,建立植物自身抗病能力入手,而不是传统的化学杀菌剂,就病治病。本发明核心技术就在于统筹多种措施,建立了植物自身抗性,实现控制核桃溃疡病的目的。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本发明采用土壤改良、诱抗激活免疫和植物源杀菌剂相组合的方法,能提高核桃免疫力和抗病性,有效控制核桃溃疡病的发生,提高果树生产能力,延长产果期;对保障核桃果农的生产效益,促进农村经济核桃产业发展有重要意义。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本发明在宁国市云梯畲族乡核桃种植区试验如下:实施情况1、试验地情况试验地选在宁国市云梯畲族乡白鹿村王生法果农的林区。该区核桃树平均树龄在20-30年,70%以上核桃树因溃疡病发生严重都已砍掉主杆,系溃疡病严重发生区。试验区核桃树上一年溃疡病发生率100%,发生程度严重,病斑单侧纵向感染,主杆病斑面积占树体面积的20-30%,发生部位集中在主杆基部至2米区间,以0.8米高度发生最为严重,侧枝发病较轻。试验林地坡度40-50°,花岗岩风化土,土壤腐殖质含量一般,保水性能较差;林地林木单一,90%以上为核桃树,零星掺杂即可板栗树和竹子。2014年之前有连年使用化学肥料的历史,2014年之后改为施用草木灰和沼液等。林地上有种植紫云英,人工机械除草。2、试验实施(1)土壤改良。2017年11月20日一次,每棵树用量为:生物有机肥5kg/棵,矿物生态肥2.5kg/棵;2018年3月6日一次,每棵树用量为:生物有机肥2.5kg/棵,矿物生态肥2kg/棵。使用方法:以核桃树主干为中心,沿树冠雨际线,在上坡度方向做半圆开沟,沟深10~15cm,宽20cm左右,将肥料混合后施与沟内,覆土。(2)免疫激活剂。分别于2018年3月6日、3月16日、3月27日、4月15日、5月10日、6月9日,共使用免疫激活剂6次,按720g/L亚磷酸钾溶液:15%活性氨基酸液体肥=1:1的比例,500倍液茎秆、叶面喷雾。(3)植物源杀菌剂。分别于2018年3月27日、4月15日、4月27日,共使用植物源杀菌剂3次,300倍液对易发病的主杆、侧枝以及树周土表喷雾,控制病原菌的侵入和蔓延。(4)刮皮治疗。于2018年6月9日,对部分发病部位,沿病斑外围刮除树皮,用植物源杀菌剂10倍液涂抹伤口四周,杀死病原菌,控制病斑扩展。3、调查结果及分析2018年5月11日,调查了核桃溃疡病病斑控制效果和叶绿素含量。分别取试验处理和对照处理的核桃树各5棵,调查病斑个数、最大病斑(水渍)面积、每棵树不同侧枝上取10片叶,测量叶绿素含量(SPAD值),结果见表1。2018年8月27日,调查了挂果数、新芽数,分别取5棵处理和对照的核桃树,在每棵树上分别取大小相当的侧枝(侧杆直径2~3cm左右),统计挂果量、新芽数量,结果见表2;每颗树上随机取6个核桃,合计各30个,比较了果实直径、单重、鲜果出果率、空籽率,结果见表3、表4。表1:核桃溃疡病和叶片SPAD值对比从表1可见,空白对照平均每棵树病斑数25.4个;处理病斑数2.8个,与对照相比,病斑数减少88.98%;数据表明,该土壤处理方案对核桃溃疡病具有显著的控制作用。病斑面积能够反应溃疡病的发生程度。由调查可知,处理区平均最大病斑面积仅为7.6cm2,而对照为20cm2。通过最大病斑面积对比,进一步证明该土壤处理方案能够明显减轻溃疡病发生程度。试验还测量了叶片叶绿素含量,结果表明,处理区叶片叶绿素含量更高,具有更强的光合作用能力,长势更旺。表2:核桃挂果树和新芽数对比由表2可见,试验处理每侧枝挂果数比对照多3个,新芽数量多6.6个。所以可以得出,试验处理挂果数量和新芽数量要比对照分别高出8%和9%左右,具有更高的产量输出。表3:核桃果实直径对比通过测量获得,试验处理核桃鲜果平均直径为31.91mm,对照处理31.67mm,处理果实更大。通过标准差对比,试验处理果实大小更均匀表4:核桃鲜果数据对比项目对照处理试验处理单果平均重(g)17.6219.1空籽率(%)26.6716.67由表4可见,试验处理和对照处理平均单果鲜重分别为:处理19.1g/粒,对照17.62g/粒。处理平均单果鲜重比对照重1.48g,鲜重高出8.5%。分别将取样核桃剥去外果皮,放入水中检测空籽率。得到处理空籽率为16.67%,对照为26.67%,处理比对照低10个百分点,具有更好实粒比重。所以,通过试验证明,本发明够显著降低核桃溃疡病的病斑数量,降低发病程度;核桃树长势与对照相比,试验处理的树长势更好,表现为叶色浓绿、新芽更多;测产结果表明处理挂果更多,平均单果重更高,且空籽率更低;由试验结果可知,通过生物有机肥、矿物生态肥、免疫激活剂和植物源杀菌剂组合管理,一年就能够将核桃溃疡病控制在极低的危害水平,同时能够显著提高产量。本发明以典型的果树弱寄生病害——核桃溃疡病防控技术为例,采用全生态农业生物技术系统能够有效控制病害的危害,通过植物营养和植物激活的方式解决弱寄生病害的技术是本发明的核心技术,该技术对保障果农的生产效益,促进果树产业的稳步向前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在上述实施例中,所述含量均为质量含量,如所述生物有机肥中有机质含量≥70%,即有机质的质量与生物有机肥总质量的质量百分比。在本发明中,核桃溃疡病的防控不使用任何化学杀菌剂,全程绿色。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一种果树弱寄生病害绿色防控方法.pdf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一种果树弱寄生病害绿色防控方法.pdf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一种果树弱寄生病害绿色防控方法.pdf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一种果树弱寄生病害绿色防控方法.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果树弱寄生病害绿色防控方法.pdf(8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发明专利申请 (10)申请公布号 (43)申请公布日 (21)申请号 201811128100.7 (22)申请日 2018.09.27 (71)申请人 安徽金敦福农业科技有限公司 地址 230000 安徽省合肥市高新区创新大 道2809号投资创新中心815-821室 (72)发明人 蔡永欢 邓大鹏 陈栋 (74)专利代理机构 合肥东信智谷知识产权代理 事务所(普通合伙) 34143 代理人 王学勇 (51)Int.Cl. A01G 17/00(2006.01) A01C 21/00(2006.01) A01G 7/06(2006.01) A01G。

2、 13/00(2006.01) (54)发明名称 一种果树弱寄生病害绿色防控方法 (57)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果树弱寄生病害绿色防控 方法, 通过使用生物有机肥和矿物生态肥来改善 土壤环境, 再喷施诱导免疫激活剂来激活植物自 身抗病机制; 在弱寄生病发病前, 再辅助喷施植 物源杀菌剂。 本发明采用土壤改良、 诱抗激活免 疫和植物源杀菌剂相组合的方法, 能提高核桃免 疫力和抗病性, 有效控制核桃溃疡病的发生, 提 高果树生产能力, 延长产果期; 对保障核桃果农 的生产效益, 促进农村经济核桃产业发展有重要 意义。 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6页 CN 109247176 A 2019.01.22 C。

3、N 109247176 A 1.一种果树弱寄生病害绿色防控方法, 其特征在于: 通过使用生物有机肥和矿物生态 肥来改善土壤环境, 再喷施诱导免疫激活剂来激活植物自身抗病机制; 在弱寄生病发病前, 再辅助喷施植物源杀菌剂。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果树弱寄生病害绿色防控方法, 其特征在于: 所述果树弱 寄生病害是指由葡萄座腔菌引起的核桃溃疡病。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果树弱寄生病害绿色防控方法, 其特征在于: 所述生物有 机肥是以有机基质接种农业上可接受的有益微生物再经过无害化处理获得; 所述有机基质 是农家肥、 饼肥、 植物秸秆、 纯粮食中的一种或多种。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

4、果树弱寄生病害绿色防控方法, 其特征在于: 所述矿物生 态肥是由天然矿石经过高温煅烧获得; 所述天然矿石为钾长石和石灰石, 活性硅钙镁钾总 含量50, 活性铁钼硼锌总含量3。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果树弱寄生病害绿色防控方法, 其特征在于: 所述诱导免 疫激活剂为亚磷酸或亚磷酸盐、 氨基酸、 氨基酸衍生物、 水杨酸、 水杨酸衍生物、 酵母提取 物、 海藻提取物中的一种或多种。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果树弱寄生病害绿色防控方法, 其特征在于: 所述植物源 杀菌剂由多种植物提取的富含杀菌活性物质的植物精油复配而成。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果树弱寄生病害绿色防控方法, 其特征在于包。

5、括以下步 骤: 步骤一、 土壤改良 全年实施两次, 第一次在上一年果实收获之后, 12月份之前; 第二次在次年3月上中旬; 将生物有机肥和矿物生态肥作物秋冬肥和春季花果肥施入土壤; 施用方法为以树主干为中心, 沿树冠雨际线, 在果树上坡度方向做半圆或四周开沟, 沟 深1020cm, 宽2030cm左右, 将肥料分别或混合施与沟内, 覆土; 根据树龄和溃疡病发生 情况, 每棵树用量为: 生物有机肥2.5kg/棵, 矿物生态肥2kg/棵; 步骤二、 免疫激活剂 次年3月份, 核桃树叶片初展时, 喷施500倍液诱导免疫激活剂, 间隔710天连续施用3 次, 之后间隔2030天再连续使用3次; 步骤三。

6、、 植物源杀菌剂 4月初, 在溃疡病发生前10天左右, 植物源杀菌剂300倍液单用或结合免疫激活剂一同 施用, 间隔7天连续2次; 连阴雨天气之后补用一次, 杜绝病原物的侵入, 杀死已侵染的病原 菌; 步骤四、 刮皮治疗 对于已感染溃疡病的核桃树, 沿病斑外围刮除树皮, 用植物源杀菌剂1020倍液涂抹 伤口四周, 控制病斑扩展。 权 利 要 求 书 1/1 页 2 CN 109247176 A 2 一种果树弱寄生病害绿色防控方法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绿色植保技术领域, 尤其涉及一种果树弱寄生病害绿色防控方法。 背景技术 0002 自然界中有诸多以腐生生活为主的寄生菌, 如: 葡萄孢菌。

7、(Botrytis)、 黑腐皮壳菌 (Valsa)、 葡萄座腔菌(Botryos-phaeria)、 丝核菌(Rhizoctonia)、 镰孢菌(Fusarium)、 轮枝 孢菌(Verlicllium)、 假蜜环菌(Armillariella)以及引起果实腐烂的青霉菌(Peniillium) 等, 是一类寄生性很弱的非专性寄生菌。 它们通常为害植物的非绿色部分, 如根系、 枝干、 花 和果实等; 或当植物处于严重衰弱状态下才能为害植物的绿色部分, 如链格孢菌 (Alternaria)。 离开了特定的环境条件, 它们是不能在活体上寄生的。 这类弱寄生物也称为 兼性寄生物(facultative。

8、 parasite)。 由弱寄生病原物引起的病害称为弱寄生病害, 弱寄 生病原物的寄主范围通常较宽, 没有明显的生理小种分化, 对同种植物的不同品种致病性 没有明显差异, 如葡萄座腔菌(Botryosphaeria dothidea)和大丽轮枝菌(Verlicllium dahliae)可以侵染几百种植物。 0003 核桃溃疡病(Dothiorella gregaria)又称黑水病, 是子囊菌亚门葡萄座腔菌引起 的一种弱寄生性病害。 当4月上旬气温达14-16时菌丝开始生长, 病菌产生分生孢子器和 分生孢子, 进行传播侵染。 病菌分生孢子一般在6月份大量形成, 借风雨及昆虫传播, 多从皮 孔、。

9、 气孔、 芽鳞痕、 剪锯口及冻伤、 日灼等处侵入。 6月中旬后气温升高至30以上时病害基 本停止蔓延; 9月份当外界温、 湿度条件适宜孢子萌发和菌丝生长时, 会再次发病, 11月上旬 病菌停止活动。 病菌具有潜伏侵染特性, 潜育期的长短与外界温度高低呈负相关, 潜育期为 12个月。 0004 该病往往具有发生普遍、 危害严重、 难以防治等特点, 是核桃的主要病害。 核桃溃 疡病多发生在盛果期树干的中、 基部, 也可危害果实, 严重时整个树干几乎全部发生。 该病 可引起树势衰弱, 受病树皮的韧皮部和内皮层腐烂坏死, 呈褐色或黑褐色。 腐烂部位有时可 深达木质部, 严重发病的树木, 由于病斑密集联。

10、合, 影响养分输送, 造成落花、 落果, 严重的 造成枯枝, 甚至整株死亡。 据调查2002年宁国市山核桃溃疡病危害面积达1.1万hm2, 其中严 重危害面积0.035万hm2; 同年, 全国山核桃第一大产区浙江省的临安市山核桃溃疡病发病 面积达到0.6万hm2以上, 给当地果农造成了严重的损失, 影响了核桃产业经济的发展。 0005 核桃溃疡病主要是由于果农为了追求产量过分依赖化学肥料导致的土壤环境恶 化, 土壤有机质和中微量元素亏缺, 导致核桃树体衰弱, 抵抗力下降所致。 此前, 尚未见到针 对核桃溃疡病有效控制的报导。 发病区通常采用的措施是: 通过化学杀菌剂土壤消毒、 地上 部喷雾、 。

11、基部点滴或病斑涂抹处理, 但无论何种化学药剂都无法有效控制溃疡病, 常表现为 控制效果不佳、 治疗不彻底的问题; 或者通过加强林区管理, 改化学肥料为普通农家肥、 草 木灰、 沼液; 或者在易发病的树干或侧枝上包裹塑料薄膜隔离病原菌等。 但无论哪一种或多 种方式都无法有效控制病害的发生, 只能延缓树体因病衰败终趋死亡的时间。 0006 实践证明: 核桃一旦感染溃疡病, 将会加速树势衰弱进程; 树势衰弱也会提高溃疡 说 明 书 1/6 页 3 CN 109247176 A 3 病的发病率和发病程度, 最终导致树势完全衰败, 失去生产能力或者死亡。 发明内容 0007 针对现有技术中核桃溃疡病治理。

12、存在的问题, 本发明提供一种果树弱寄生病害绿 色防控方法, 具体的为核桃溃疡病的绿色防控技术。 旨在建立核桃树自身抗病能力, 有效控 制病害发生程度, 提高果树生产能力, 延长产果期。 0008 核桃溃疡病的发生与流行, 与土壤理化性质、 有机质含量, 以及核桃树树龄、 树势、 抗病免疫能力等密切相关。 因此, 本发明从土壤改良入手, 改善土壤理化条件、 提高土壤养 分和根系活力, 提升树势, 增强抗病能力; 结合地上部喷施诱导免疫激活剂, 提高免疫力和 抗病性。 地下与地上相结合, 建立核桃树自身抗病能力, 再辅助喷施植物源杀菌剂, 彻底解 决化学杀菌剂控制效果不佳、 治疗不彻底的问题。 0。

13、009 具体技术方案如下: 0010 一种果树弱寄生病害绿色防控方法, 通过使用生物有机肥和矿物生态肥来改善土 壤环境, 再喷施诱导免疫激活剂来激活植物自身抗病机制; 在弱寄生病发病前, 再辅助喷施 植物源杀菌剂。 0011 所述弱寄生病是指葡萄孢菌、 黑腐皮壳菌、 葡萄座腔菌、 丝核菌、 镰孢菌、 轮枝孢 菌、 假蜜环菌、 青霉菌中的一种或多种病菌引起的果树病害。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改进, 所 述果树弱寄生病害是指由葡萄座腔菌引起的核桃溃疡病。 0012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改进, 所述生物有机肥是以有机基质接种农业上可接受的有 益微生物再经过无害化处理获得; 所述有机基质是农家肥、 饼肥、 。

14、植物秸秆、 纯粮食中的一 种或多种。 如, 所述生物有机肥是以纯大豆添加菌体蛋白生物发酵, 经喷浆造粒获得; 所述 生物有机肥中有机质含量70, 生物有机肥中蛋白质含量40, 生物有机肥中氨基酸 含量30, 生物有机肥中NPK8。 0013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改进, 所述矿物生态肥是由天然矿石经过高温煅烧获得; 所 述天然矿石为钾长石和石灰石, 活性硅钙镁钾总含量50, 活性铁钼硼锌总含量3。 0014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改进, 所述诱导免疫激活剂为亚磷酸或亚磷酸盐、 氨基酸、 氨 基酸衍生物、 水杨酸、 水杨酸衍生物、 酵母提取物、 海藻提取物中的一种或多种。 如所述诱导 免疫激活剂为亚磷酸。

15、钾和氨基酸以任意比例混合的组合物。 0015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改进, 所述植物源杀菌剂由多种植物提取的富含杀菌活性物 质的植物精油复配而成。 如所述植物源杀菌剂是为任意比例的丁子香酚和香芹酚的组合 物。 0016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改进, 所述果树弱寄生病害绿色防控方法, 包括以下步骤: 0017 步骤一、 土壤改良 0018 全年实施两次, 第一次在上一年果实收获之后, 12月份之前; 第二次在次年3月上 中旬。 将生物有机肥和矿物生态肥作物秋冬肥和春季花果肥施入土壤; 0019 施用方法为以树主干为中心, 沿树冠雨际线, 在果树上坡度方向做半圆或四周开 沟, 沟深1020cm, 宽20-。

16、30cm左右, 将肥料分别或混合施与沟内, 覆土; 根据树龄和溃疡病 发生情况, 每棵树用量为: 生物有机肥2.5kg/棵, 矿物生态肥2kg/棵。 0020 步骤二、 免疫激活剂 说 明 书 2/6 页 4 CN 109247176 A 4 0021 次年3月份, 核桃树叶片初展时, 喷施500倍液诱导免疫激活剂, 间隔710天连续 施用3次, 之后间隔2030天再连续使用3次; 0022 步骤三、 植物源杀菌剂 0023 4月初, 在溃疡病发生前10天左右, 植物源杀菌剂300倍液单用或结合免疫激活剂 一同施用, 间隔7天连续2次; 连阴雨天气之后补用一次, 杜绝病原物的侵入, 杀死已侵染。

17、的 病原菌; 0024 步骤四、 刮皮治疗 0025 对于已感染溃疡病的核桃树, 沿病斑外围刮除树皮, 用植物源杀菌剂1020倍液 涂抹伤口四周, 控制病斑扩展。 0026 本发明作用机理: 0027 本发明以施用优质生物有机肥和矿物生态肥修复和改善核桃赖以生存的土壤环 境为基础, 增强根系活力, 促进养分吸收和利用率, 增强树势; 通过诱导免疫激活剂, 建立植 物自身免疫机制, 提高抗病性和耐病性; 再通过植物源杀菌剂控制病原的繁殖和扩散。 地上 与地下、 内部与外部, 协同互作, 实现控制核桃溃疡病, 最终获得优质高产的目的。 0028 使用生物有机肥, 消除土壤化学污染, 土壤板结, 恢。

18、复土壤水、 肥、 气、 热的功能, 达 到受污染土壤的自然修复, 平衡供应养份, 使老化的、 受伤害的根系以恢复并促进新根、 新 枝叶快速生长。 0029 使用矿物生态肥促使果树根细发达, 吸收养分水分能力强; 镁为叶绿素必须元素, 使用后作物叶片浓绿, 光合作用强, 光合产物多; 硅、 钙能够是植物细胞壁增厚, 参与植物抵 抗外部病原菌侵染胁迫; 本品养分可按作物需求持续供给, 不会因上年产量高、 消耗了树体 的大量养分而补充不上, 形成第二年树势弱、 产量低, 俗称 “大小年” 现象。 0030 使用诱导免疫激活剂, 能够诱导抗病基因提前表达, 刺激植物产生更多的天然防 御物质, 如植保素。

19、、 免疫蛋白等, 对病原菌的侵染具有持续的免疫力和耐受力, 同时为植物 抵御病原菌侵染胁迫提供更多的能量和物质合成前体。 0031 使用植物源杀菌剂: 其来源于多种植物提取物, 含有多种杀菌活性物质, 如天然酚 类、 萜类、 生物碱、 黄酮等, 协同作用干扰植物致病菌生化代谢, 并能够同时作用于多个靶 标, 对多种病害具有预防与治疗作用。 0032 核桃溃疡病是弱寄生病害, 感染该病主要是由于树势衰弱, 抗病能力丧失。 治理应 从恢复树势, 建立植物自身抗病能力入手, 而不是传统的化学杀菌剂, 就病治病。 本发明核 心技术就在于统筹多种措施, 建立了植物自身抗性, 实现控制核桃溃疡病的目的。 。

20、0033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0034 本发明采用土壤改良、 诱抗激活免疫和植物源杀菌剂相组合的方法, 能提高核桃 免疫力和抗病性, 有效控制核桃溃疡病的发生, 提高果树生产能力, 延长产果期; 对保障核 桃果农的生产效益, 促进农村经济核桃产业发展有重要意义。 具体实施方式 0035 为了使本发明的目的、 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 以下结合实施例, 对本发明 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 应当理解, 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发明, 并不用于 限定本发明。 说 明 书 3/6 页 5 CN 109247176 A 5 0036 本发明在宁国市云梯畲族乡核桃种植区试验如下: 0037 实。

21、施情况 0038 1、 试验地情况 0039 试验地选在宁国市云梯畲族乡白鹿村王生法果农的林区。 该区核桃树平均树龄在 20-30年, 70以上核桃树因溃疡病发生严重都已砍掉主杆, 系溃疡病严重发生区。 试验区 核桃树上一年溃疡病发生率100, 发生程度严重, 病斑单侧纵向感染, 主杆病斑面积占树 体面积的20-30, 发生部位集中在主杆基部至2米区间, 以0.8米高度发生最为严重, 侧枝 发病较轻。 0040 试验林地坡度40-50 , 花岗岩风化土, 土壤腐殖质含量一般, 保水性能较差; 林地 林木单一, 90以上为核桃树, 零星掺杂即可板栗树和竹子。 2014年之前有连年使用化学肥 料的。

22、历史, 2014年之后改为施用草木灰和沼液等。 林地上有种植紫云英, 人工机械除草。 0041 2、 试验实施 0042 (1)土壤改良。 2017年11月20日一次, 每棵树用量为: 生物有机肥5kg/棵, 矿物生态 肥2.5kg/棵; 2018年3月6日一次, 每棵树用量为: 生物有机肥2.5kg/棵, 矿物生态肥2kg/棵。 使用方法: 以核桃树主干为中心, 沿树冠雨际线, 在上坡度方向做半圆开沟, 沟深1015cm, 宽20cm左右, 将肥料混合后施与沟内, 覆土。 0043 (2)免疫激活剂。 分别于2018年3月6日、 3月16日、 3月27日、 4月15日、 5月10日、 6月9。

23、 日, 共使用免疫激活剂6次, 按720g/L亚磷酸钾溶液:15活性氨基酸液体肥1:1的比例, 500倍液茎秆、 叶面喷雾。 0044 (3)植物源杀菌剂。 分别于2018年3月27日、 4月15日、 4月27日, 共使用植物源杀菌 剂3次, 300倍液对易发病的主杆、 侧枝以及树周土表喷雾, 控制病原菌的侵入和蔓延。 0045 (4)刮皮治疗。 于2018年6月9日, 对部分发病部位, 沿病斑外围刮除树皮, 用植物源 杀菌剂10倍液涂抹伤口四周, 杀死病原菌, 控制病斑扩展。 0046 3、 调查结果及分析 0047 2018年5月11日, 调查了核桃溃疡病病斑控制效果和叶绿素含量。 分别取。

24、试验处理 和对照处理的核桃树各5棵, 调查病斑个数、 最大病斑(水渍)面积、 每棵树不同侧枝上取10 片叶, 测量叶绿素含量(SPAD值), 结果见表1。 0048 2018年8月27日, 调查了挂果数、 新芽数, 分别取5棵处理和对照的核桃树, 在每棵 树上分别取大小相当的侧枝(侧杆直径23cm左右), 统计挂果量、 新芽数量, 结果见表2; 每 颗树上随机取6个核桃, 合计各30个, 比较了果实直径、 单重、 鲜果出果率、 空籽率, 结果见表 3、 表4。 0049 表1: 核桃溃疡病和叶片SPAD值对比 说 明 书 4/6 页 6 CN 109247176 A 6 0050 0051 0。

25、052 从表1可见, 空白对照平均每棵树病斑数25.4个; 处理病斑数2.8个, 与对照相比, 病斑数减少88.98; 数据表明, 该土壤处理方案对核桃溃疡病具有显著的控制作用。 病斑 面积能够反应溃疡病的发生程度。 由调查可知, 处理区平均最大病斑面积仅为7.6cm2, 而对 照为20cm2。 通过最大病斑面积对比, 进一步证明该土壤处理方案能够明显减轻溃疡病发生 程度。 试验还测量了叶片叶绿素含量, 结果表明, 处理区叶片叶绿素含量更高, 具有更强的 光合作用能力, 长势更旺。 0053 表2: 核桃挂果树和新芽数对比 0054 0055 由表2可见, 试验处理每侧枝挂果数比对照多3个, 。

26、新芽数量多6.6个。 所以可以得 出, 试验处理挂果数量和新芽数量要比对照分别高出8和9左右, 具有更高的产量输出。 0056 表3: 核桃果实直径对比 说 明 书 5/6 页 7 CN 109247176 A 7 0057 0058 通过测量获得, 试验处理核桃鲜果平均直径为31.91mm, 对照处理31.67mm, 处理果 实更大。 通过标准差对比, 试验处理果实大小更均匀 0059 表4: 核桃鲜果数据对比 0060 项目对照处理试验处理 单果平均重(g)17.6219.1 空籽率()26.6716.67 0061 由表4可见, 试验处理和对照处理平均单果鲜重分别为: 处理19.1g/粒。

27、, 对照 17.62g/粒。 处理平均单果鲜重比对照重1.48g, 鲜重高出8.5。 分别将取样核桃剥去外果 皮, 放入水中检测空籽率。 得到处理空籽率为16.67, 对照为26.67, 处理比对照低10个 百分点, 具有更好实粒比重。 0062 所以, 通过试验证明, 本发明够显著降低核桃溃疡病的病斑数量, 降低发病程度; 核桃树长势与对照相比, 试验处理的树长势更好, 表现为叶色浓绿、 新芽更多; 测产结果表 明处理挂果更多, 平均单果重更高, 且空籽率更低; 由试验结果可知, 通过生物有机肥、 矿物 生态肥、 免疫激活剂和植物源杀菌剂组合管理, 一年就能够将核桃溃疡病控制在极低的危 害水。

28、平, 同时能够显著提高产量。 0063 本发明以典型的果树弱寄生病害核桃溃疡病防控技术为例, 采用全生态农业 生物技术系统能够有效控制病害的危害, 通过植物营养和植物激活的方式解决弱寄生病害 的技术是本发明的核心技术, 该技术对保障果农的生产效益, 促进果树产业的稳步向前发 展具有重要意义。 0064 在上述实施例中, 所述含量均为质量含量, 如所述生物有机肥中有机质含量 70, 即有机质的质量与生物有机肥总质量的质量百分比。 0065 在本发明中, 核桃溃疡病的防控不使用任何化学杀菌剂, 全程绿色。 0066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 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 凡在本发明的精 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 等同替换和改进等, 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说 明 书 6/6 页 8 CN 109247176 A 8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人类生活必需 > 农业;林业;畜牧业;狩猎;诱捕;捕鱼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