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垃圾分拣设备及方法.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垃圾分拣设备及方法.pdf(12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申请公布号 CN 103934202 A (43)申请公布日 2014.07.23 CN 103934202 A (21)申请号 201410140062.2 (22)申请日 2014.04.09 B07B 13/00(2006.01) (71)申请人 深圳市朗坤环保有限公司 地址 518036 广东省深圳市龙岗区坪地高桥 工业区朗坤科技园 (72)发明人 袁艺东 陈建湘 杨友强 方勇 李帅 张卓 刘瑜 (74)专利代理机构 深圳鼎合诚知识产权代理有 限公司 44281 代理人 郭燕 彭家恩 (54) 发明名称 一种垃圾分拣设备及方法 (57) 摘要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垃圾分拣设备。在储。
2、料腔 内包括隔离装置和刺破装置, 隔离装置套在刺破 装置外部。 在动力装置的驱动下, 隔离装置和刺破 装置一起转动, 第二垃圾被刺破装置的缠绕件刺 破并保留在缠绕件上, 在离心力的作用下, 第一垃 圾从储料腔的第一出料口排出 ; 而后将第二垃圾 从缠绕件上脱离并从第二出料口排出, 从而实现 第一垃圾和第二垃圾的分拣。 基于上述设备, 本申 请还公开了一种垃圾分拣方法。 (51)Int.Cl. 权利要求书 1 页 说明书 5 页 附图 5 页 (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发明专利申请 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5页 附图5页 (10)申请公布号 CN 103934202 A CN 。
3、103934202 A 1/1 页 2 1.一种垃圾分拣设备,包括储料腔 (1) , 所述储料腔 (1) 顶部开有用于投放垃圾的入料 口 (11) , 所述储料腔 (1) 开设有用于排放块状的第一垃圾的第一出料口 (12) 和具有缠绕性 的第二垃圾的第二出料口 (13) , 其特征在于, 还包括 : 隔离装置 (2) 、 刺破装置 (3) 和动力装 置 (4) ; 所述刺破装置 (3) 置于所述储料腔 (1) 内的底部, 所述刺破装置 (3) 顶部布置有多个具 有硬度的条状缠绕件 (30) , 所述缠绕件 (30) 用于缠绕第二垃圾 ; 所述隔离装置 (2) 置于所述储料腔 (1) 内, 覆盖。
4、在所述刺破装置 (3) 上, 所述隔离装置 (2) 上开有与所述多个缠绕件 (30) 相配合的多个通孔 (20) ; 所述多个缠绕件 (30) 分别可活 动穿过所述多个通孔 (20) ; 所述动力装置 (4) 用于驱动刺破装置 (3) 和所述隔离装置 (2) 。 2. 如权利要求 1 所述的垃圾分拣设备, 其特征在于, 所述动力装置 (4) 驱动刺破装置 (3) 和所述隔离装置 (2) 转动和相对运动, 以使得所述多个缠绕件 (30) 穿出所述多个通孔 (20) 或收缩至所述多个通孔 (20) 内。 3. 如权利要求 1 所述的垃圾分拣设备, 其特征在于, 所述动力装置 (4) 包括用于驱动刺。
5、 破装置 (3) 和所述隔离装置 (2) 转动的第一动力装置 (41) 和用于驱动刺破装置 (3) 和所述 隔离装置 (2) 相对运动的第二动力装置 (42) 。 4. 如权利要求 2 所述的垃圾分拣设备, 其特征在于, 所述隔离装置 (2) 顶部还包括多个 用于导出第一垃圾和第二垃圾的导出件 (26) 。 5. 如权利要求 1-3 任意一项所述的垃圾分拣设备, 其特征在于, 还包括料斗 (6) , 所述 料斗 (6) 与所述储料腔 (1) 的入料口 (11) 连通。 6. 如权利要求 1-3 任意一项所述的垃圾分拣设备, 其特征在于, 所述隔离装置 (2) 为塔 状, 所述刺破装置 (3) 。
6、被覆盖面的轮廓与所述隔离装置 (2) 形状相匹配。 7. 如权利要求 5 所述的垃圾分拣设备, 其特征在于, 所述隔离装置 (2) 的表面呈阶梯层 状。 8. 如权利要求 1-3 任意一项所述的垃圾分拣设备, 其特征在于, 还包括左出料槽 (14) , 所述左出料槽 (14) 连接在所述第一出料口 (12) 下方, 所述左出料槽 (14) 用于导向第一出 料口 (12) 所排放的第一垃圾。 9. 如权利要求 7 所述的垃圾分拣设备, 其特征在于, 还包括右出料槽 (15) , 所述右出料 槽 (15) 连接在所述第二出料口 (13) 下方, 所述右出料槽 (15) 用于导向第二出料口 (13)。
7、 所 排放的第二垃圾。 10. 一种垃圾分拣方法, 其特征在于, 一个垃圾分拣周期包括 : 缠绕阶段、 第一排放阶 段和第二排放阶段 ; 在缠绕阶段, 刺破装置的缠绕件穿过隔离装置的通孔, 刺破装置和隔离装置转动, 缠绕 件穿刺和缠绕投入的垃圾, 在离心力的作用下, 使投入的第一垃圾向储料腔四周散开 ; 在第一排放阶段, 刺破装置和隔离装置在第一动力装置的驱动下转动, 开启第一出料 口, 在离心力的作用下, 第一垃圾从第一出料口排出 ; 第二垃圾缠绕在缠绕件上 ; 在第二排放阶段, 缠绕件收缩至隔离装置的通孔内, 第二垃圾在隔离装置的隔离下从 缠绕件上脱离 ; 开启第二出料口, 在离心力的作用。
8、下, 脱落的第二垃圾从第二出料口排出。 权 利 要 求 书 CN 103934202 A 2 1/5 页 3 一种垃圾分拣设备及方法 技术领域 0001 本申请涉及垃圾处理领域, 具体涉及一种垃圾分拣设备及方法。 背景技术 0002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 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餐厨垃圾产生量越来越大, 餐厨垃圾 的处理已成为我国城市管理者面临的新课题, 成为制约我国城市发展的一个障碍。特别是 在连续出现三聚氰胺、 瘦肉精和地沟油等事件后, 国家已将餐厨垃圾处理上升为重大食品 安全项目, 相继出台了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地沟油整治和餐厨废弃物管理的意见 等一 系列政策文件, 要求各地尽快开展食品。
9、安全整顿工作 ; 要求通过开展试点, 探索适宜的餐厨 垃圾资源化利用和无害化处理技术工艺路线及管理模式, 提高餐厨垃圾资源化利用和无害 化处理水平。 通过各项措施严厉打击非法收购和处置行为, 杜绝餐厨垃圾再次流回餐桌, 通 过有效途径使餐厨垃圾最大程度的 “无害化、 减量化、 资源化” 处理。 0003 在此背景下, 全国很多单位开展了餐厨垃圾资源化利用和无害化处理的研究和实 践, 并开发了餐厨垃圾厌氧发酵、 餐厨垃圾饲料化、 餐厨垃圾堆肥等资源化利用处理工艺路 线。餐厨垃圾成分复杂、 杂质多, 多数为塑料袋包裹, 常含有塑料袋、 塑料瓶、 长条带等塑料 杂质, 餐厨垃圾无论采用哪种资源化利用。
10、处理工艺路线, 都需要对杂质进行分选, 将无用的 杂质特别是塑料袋去除, 以进行资源化利用。 0004 目前国内一些城市已经开展厨余垃圾分类收集工作, 但分类收集工作进展缓慢。 由于厨余垃圾中含有大量塑料袋, 使得厨余垃圾资源化利用过程中分拣困难, 在厨余垃圾 厌氧系统中塑料袋的分拣去除是不可缺少的一段工艺, 因此将塑料袋、 长条带等分拣出来 是系统处理的关键。但是目前厨余垃圾分拣设备中并无成熟设备, 多数采用餐厨垃圾中滚 筒筛简单筛分然后破碎, 或用锤式破碎机将塑料袋和餐厨垃圾一起破碎, 如此造成物料含 有大量塑料碎片影响厌氧 ; 也有采用水选工艺将塑料袋提取, 但需要使用大量的水资源。 发。
11、明内容 0005 本申请提供一种垃圾分拣设备及方法, 以实现厨余垃圾的分拣。 0006 根据本申请的第一方面, 本申请提供一种垃圾分拣设备, 包括 : 储料腔、 隔离装置、 刺破装置和动力装置。其中, 0007 储料腔顶部开有用于投放垃圾的入料口, 储料腔开设有用于排放块状的第一垃圾 的第一出料口和具有缠绕性的第二垃圾的第二出料口 ; 0008 刺破装置置于储料腔内的底部, 刺破装置顶部布置有多个具有硬度的条状缠绕 件, 缠绕件用于缠绕第二垃圾 ; 0009 隔离装置置于储料腔内, 覆盖在刺破装置上, 隔离装置上开有与多个缠绕件相配 合的多个通孔 ; 多个缠绕件分别可活动穿过多个通孔 ; 00。
12、10 动力装置 4 用于驱动刺破装置和隔离装置。 0011 根据本申请的第二方面, 本申请提供一种垃圾分拣方法, 一个垃圾分拣周期包括 : 说 明 书 CN 103934202 A 3 2/5 页 4 缠绕阶段、 第一排放阶段和第二排放阶段。 0012 在缠绕阶段, 刺破装置的缠绕件穿过隔离装置的通孔, 刺破装置和隔离装置转动, 缠绕件穿刺和缠绕投入的垃圾, 在离心力的作用下, 使投入的第一垃圾向储料腔四周散 开 ; 0013 在第一排放阶段, 刺破装置和隔离装置在第一动力装置的驱动下转动, 开启第一 出料口, 在离心力的作用下, 第一垃圾从第一出料口排出 ; 第二垃圾缠绕在缠绕件上 ; 00。
13、14 在第二排放阶段, 缠绕件收缩至隔离装置的通孔内, 第二垃圾在隔离装置的隔离 下从缠绕件上脱离 ; 开启第二出料口, 在离心力的作用下, 脱落的第二垃圾从第二出料口排 出。 0015 本申请的有益效果是 : 根据本申请提供的垃圾分拣设备, 由于储料腔内包括刺破 装置, 因此能够将储料腔内的第二垃圾刺穿并保留在缠绕件上 ; 在动力装置的驱动下, 第一 垃圾从第一出料口排出 ; 第二垃圾在隔离装置的作用下, 脱离缠绕件, 在动力装置的驱动 下, 从第二出料口排出。从而实现第一垃圾和第二垃圾的分拣。 附图说明 0016 图 1 为本申请实施例垃圾分拣设备轴侧剖视图 ; 0017 图 2 为本申请。
14、实施例刺破装置主视结构示意图 ; 0018 图 3 为本申请实施例隔离装置俯视结构示意图 ; 0019 图 4 为本申请实施例隔离装置与空心轴连接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 0020 图 5 为本申请实施例动力装置传动结构示意图 ; 0021 图 6 为本申请实施例垃圾分拣设备结构示意图 . 具体实施方式 0022 下面通过具体实施方式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0023 本申请文件中, 在未作相反说明的情况下, 使用的方位词如 “上、 下、 左、 右、 顶部、 底部” 通常是指附图所示的上、 下、 左、 右、 顶部、 底部 ;“内、 外” 是指相对于各部件本身的轮 廓的内、 外。 0024。
15、 请参考图 1, 为本申请实施例公开的垃圾分拣设备的轴侧剖视图, 该设备包括 : 储 料腔 1、 隔离装置 2、 刺破装置 3 和动力装置 4。其中, 0025 储料腔 1 顶部开有用于投放垃圾的入料口 11, 储料腔 1 开设有用于排放块状的第 一垃圾的第一出料口 12 和具有缠绕性的第二垃圾的第二出料口 13, 在一种具体实施例中, 第一出料口 12 和第二出料口 13 应开设在储料腔 1 的侧壁, 为了避免第一垃圾和第二垃圾 在排放出各自出料口 (12、 13) 时意外地混淆, 第一出料口 12 和第二出料口 13 优选开设在 储料腔 1 的侧壁相对的位置, 即尽可能扩大第一出料口 12。
16、 和第二出料口 13 的距离。在本 实施例中, 第一垃圾主要为厨余垃圾, 包括但不限于如米饭、 面食、 过期食品、 肉类鱼虾 (可 含壳) 类、 螃蟹壳、 贝壳、 骨头、 瓜果蔬菜、 皮核、 蔗渣、 茶叶渣等块状的有机垃圾, 第二垃圾包 括但不限于塑料袋、 长条纤维、 缠绕物及长条带等无机垃圾, 这些无机垃圾具备有一定的缠 绕性, 这使得它们在外力的作用下能够缠绕在其它物件上。 在一种具体实施例中, 为了便于 投放垃圾, 在储料腔 1 上方还连接有料斗 6, 料斗 6 与入料口 11 连通。 说 明 书 CN 103934202 A 4 3/5 页 5 0026 刺破装置 3 置于储料腔 1 。
17、内的底部, 请参考图 2, 为刺破装置 3 结构示意图。刺破 装置 3 顶部布置有多个条状缠绕件 30, 缠绕件 30 具有一定的硬度, 从而能够刺穿第二垃圾 (如塑料袋) , 在本实施例中, 缠绕件 30 用于缠绕第二垃圾。缠绕件 30 布置的密度与处理的 垃圾的量及类型有关。在本实施例中, 缠绕件 30 为刺针, 在其它实施例中, 缠绕件 30 还可 以是其它能够刺破第二垃圾的部件, 譬如耙齿、 钢针等。在本实施例中, 缠绕件 30 优选垂直 于刺破装置 3 顶面地安装在刺破装置 3 的顶部。 0027 隔离装置2置于储料腔1内, 覆盖在刺破装置3上, 请参考图3, 为隔离装置2的俯 视结。
18、构示意图。隔离装置 2 上开有与多个缠绕件 30 相配合的多个通孔 20, 多个缠绕件 30 分别可活动穿过多个通孔20。 在一种具体实施例中, 可以根据需要来设置多个通孔20的大 小, 为了防止储料腔 1 内的垃圾从多个通孔 20 落入刺破装置 3 及其它部件, 多个通孔 20 的 大小以缠绕件 30 可活动穿过为准。为了便于导出第一垃圾和第二垃圾, 在隔离装置 2 的顶 部还设置有多个导出件 26, 导出件 26 可以选为斜叶片或螺旋叶片等。进一步地, 为了有效 地增加隔离装置2与垃圾的接触面积, 从而提高垃圾的处理效率, 隔离装置2可以设计成塔 状, 请参考图 4, 优选地, 隔离装置 。
19、2 的横截面直径随着横截面由上至下而增大, 即表面呈阶 梯层状。此时, 多个通孔 30 应当优选分布在隔离装置 2 各层。为了保证缠绕件 30 可活动 穿过通孔 20, 刺破装置 3 的形状应当与隔离装置 2 相匹配, 因此, 刺破装置 3 也应当设计成 阶梯层塔状。 0028 为了便于收集第一垃圾, 该设备还可以包括左出料槽 14, 左出料槽 14 连接在第一 出料口 12 下方, 左出料槽 14 用于导向第一出料口 12 所排放的第一垃圾 ; 为了便于收集第 二垃圾, 该设备还可以包括右出料槽 15, 右出料槽 15 连接在第二出料口 13 下方, 右出料槽 15 用于导向第二出料口 13。
20、 所排放的第二垃圾。 0029 动力装置4用于驱动刺破装置3和隔离装置2, 可以通过现有的传动装置来实现向 各装置提供驱动力。 在一种具体实施例中, 动力装置4一方面驱动刺破装置3和隔离装置2 一起转动 ; 另一方面还驱动刺破装置 3 和隔离装置 2 作相对运动, 以使得多个缠绕件 30 穿 出多个通孔 20 或收缩至多个通孔 20 内。在一种具体实施例中, 动力装置 4 可以驱动刺破 装置 3 或者隔离装置 2 以实现相对运动, 在另一种具体实施例中, 动力装置 4 也可以同时驱 动刺破装置 3 和隔离装置 2 以实现相对运动。动力装置 4 可以由多个子动力装置构成, 如 第一动力装置41和。
21、第二动力装置42, 其中, 第一动力装置41用于驱动刺破装置3和隔离装 置 2 一起转动, 进一步地, 转动过程也可以快慢交替 ; 第二动力装置 42 用于驱动刺破装置 3 和 / 或隔离装置 2, 以实现驱动刺破装置 3 和隔离装置 2 相对运动, 进而实现多个缠绕件 30 可活动穿过多个通孔 20。 0030 请参照图 1 和图 5, 以第一动力装置 41 为马达、 第二动力装置 42 为液压缸为例对 动力装置 4 的传动及厨余垃圾分拣的工作流程予以说明 : 0031 对于多个缠绕件 30 可活动穿过多个通孔 20, 以第二动力装置 42 驱动刺破装置 3 为例。多根横杆 61 的一端连接。
22、在刺破装置 3 内侧, 多根横杆 61 穿过其配套的多个导向轴 62, 导向轴 62 连接在隔离装置 2 的底端, 其中, 横杆 61 的根数可以根据需要来确定, 通常为 3 到 4 根为宜, 多根横杆 61 的另一端连接聚集在一起 ; 在隔离装置 2 的下方通过空心轴 64 连接支撑, 空心轴 64 的上端通过上轴承 71 连接到上支架 63 上 (为了实现破装置 3 和隔离 装置 2 一起作圆周运动, 在其它实施例中, 如果不需要作圆周运动, 也可以通过其它配件进 说 明 书 CN 103934202 A 5 4/5 页 6 行连接, 如直接固接在上支架 63 上) , 第二动力装置 42。
23、 的一端穿过空心轴 64 与聚集在一起 的多根横杆 61 的另一端相连, 第二动力装置 42 的另一端连接到第二动力装置支架 66。通 过上述的传动连接方式, 在第二动力装置42的驱动下, 与第二动力装置42一端聚集相连的 多根横杆 61 便可以驱动刺破装置 3 上下运动, 也就实现了多个缠绕件 30 可活动穿过多个 通孔 20。 0032 对于刺破装置 3 和隔离装置 2 的圆周运动, 空心轴 64 的下端通过下轴承 72 连接 到下支架67上, 在空心轴64的中间合适部位固定有链轮73, 链轮73通过链条74连接到第 一动力装置 41。经过上述连接方式, 在第一动力装置 41 的驱动下, 。
24、链条 74 可以通过链轮 73 带动空心轴 64 转动, 继而实现了刺破装置 3 和隔离装置 2 的圆周运动。 0033 需要说明的是, 以上动力装置 4 和传动装置也可以采用其它的现有技术来替代, 本实施例只是为了便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更清楚地理解本申请的技术方案, 而列举的一 个具体实施方式, 不能认定为本申请的全部技术内容, 在本申请技术方案的构思下, 本领域 技术人员还能进行其它的推演 : 譬如, 第二动力装置 42 还可以采用气动元件、 杠杆或其它 能够实现共线不同向的往复运动的动力源, 相应的, 传动方式也可能会有所改变 ; 再如, 上 述链条 74 通过链轮 73 带动空心轴 6。
25、4 转动也可以采用皮带带动的方式, 还可以采用齿轮、 变速箱等方式来实现转动。 0034 为了便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更深入地理解本申请技术方案, 请参照图 6, 为本实施例 公开的垃圾分拣设备优选的结构示意图, 基于上述该设备, 本实施例还公开了一种垃圾分 拣方法, 在一个垃圾分拣周期内, 包含三个工作阶段 : 缠绕阶段、 第一排放阶段和第二排放 阶段, 具体工作流程如下 : 0035 在缠绕阶段, 启动第二动力装置42使得刺破装置3的缠绕件30穿过隔离装置2的 通孔 20 ; 启动第一动力装置 41, 刺破装置 3 和隔离装置 2 在第一动力装置 41 的驱动下开始 转动 ; 此时, 便可以通过。
26、料斗 6 投入垃圾, 当储料腔 1 中的垃圾达到一定量时停止投放 ; 随 着刺破装置 3 和隔离装置 2 的转动, 刺破装置 3 的缠绕件 30 能够穿刺第二垃圾 (如塑料袋、 长条纤维、 缠绕物及长条带等无机垃圾) , 同时也能对第一垃圾 (如米饭、 面食、 过期食品、 肉 类鱼虾类、 螃蟹壳、 贝壳、 骨头、 瓜果蔬菜、 皮核、 蔗渣、 茶叶渣等有机的厨余垃圾) 进行初步 搅碎。在离心力的作用下, 使投入的第一垃圾向储料腔 1 四周散开。 0036 在第一排放阶段, 刺破装置 3 和隔离装置 2 在第一动力装置 41 的驱动下继续转 动, 并开启第一出料口12, 排放第一垃圾。 第一出料口。
27、12可以通过手动方式打开, 也可以在 其它动力源的驱动下打开。在刺破装置 3 和隔离装置 2 转动过程中, 被穿刺的第二垃圾会 缠绕在缠绕件 30 上, 而第一垃圾在离心力的作用下从第一出料口 12 排出。进一步地, 在隔 离装置 2 的导出件 26 作用下, 可以更有效地排放第一垃圾。 0037 在第二排放阶段, 缠绕件 30 收缩至隔离装置 2 的通孔 20 内, 开启第二出料口 13, 排放第二垃圾。切换第二动力装置 42 的模式, 使得缠绕件 30 收缩至隔离装置 2 的通孔 20 内, 此时, 在隔离装置 2 的隔离下, 缠绕在缠绕件 30 上的第二垃圾会被分离出来, 即从缠绕 件 。
28、30 上脱离。刺破装置 3 和隔离装置 2 在第一动力装置 41 的驱动下继续转动, 于是, 第二 垃圾在离心力的作用下从第二出料口 13 排出。进一步地, 在隔离装置 2 的导出件 26 作用 下, 可以更有效地排放第二垃圾。同样地, 第二出料口 13 可以通过手动方式打开, 也可以在 其它动力源的驱动下打开。 说 明 书 CN 103934202 A 6 5/5 页 7 0038 在排放完第二垃圾时, 便可以再次启动第二动力装置42使得刺破装置3的缠绕件 30 穿过隔离装置 2 的通孔 20, 进行下一周期的垃圾分拣。 0039 采用本实施例公开的垃圾分拣设备, 可以有效地将用于包裹的塑料。
29、袋、 长条纤维、 缠绕物及长条带等无机垃圾刮破, 且将它们从有机垃圾中分拣出来, 还能将瓜果、 蔬菜等柔 性有机垃圾初步搅碎。 0040 以上内容是结合具体的实施方式对本发明所作的进一步详细说明, 不能认定本发 明的具体实施只局限于这些说明。对于本发明所属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 在不脱 离本发明构思的前提下, 还可以做出若干简单推演或替换。 说 明 书 CN 103934202 A 7 1/5 页 8 图 1 说 明 书 附 图 CN 103934202 A 8 2/5 页 9 图 2 图 3 说 明 书 附 图 CN 103934202 A 9 3/5 页 10 图 4 说 明 书 附 图 CN 103934202 A 10 4/5 页 11 图 5 说 明 书 附 图 CN 103934202 A 11 5/5 页 12 图 6 说 明 书 附 图 CN 103934202 A 1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