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谱抗真菌药氟康唑的制备方法.pdf

上传人:e2 文档编号:556234 上传时间:2018-02-22 格式:PDF 页数:9 大小:38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110274946.3

申请日:

2011.09.16

公开号:

CN102344419A

公开日:

2012.02.08

当前法律状态:

驳回

有效性:

无权

法律详情:

发明专利申请公布后的驳回IPC(主分类):C07D 249/08申请公布日:20120208|||实质审查的生效IPC(主分类):C07D 249/08申请日:20110916|||公开

IPC分类号:

C07D249/08

主分类号:

C07D249/08

申请人:

浙江金伯士药业有限公司

发明人:

宋苗根; 蒋忠良; 王金银

地址:

311418 浙江省杭州市富阳市里山镇金伯士路1号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杭州杭诚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3109

代理人:

林宝堂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广谱抗真菌药氟康唑的制备方法,其目的在于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生产成本高、产物收率较低、产品质量较差的问题。本发明采用1H-1,2,4-三氮唑作为原料,先与多聚甲醛进行加成反应制得1-(羟甲基)-1H-1,2,4-三氮唑,然后1-(羟甲基)-1H-1,2,4-三氮唑与氯化亚砜进行氯化反应得1-(氯甲基)-1H-1,2,4-三氮唑,最后1-(氯甲基)-1H-1,2,4-三氮唑与镁形成格式试剂后,再与2,4-二氟苯甲酸乙酯反应制得氟康唑。本发明采用了国内普遍容易得到的化合物为原料,生产成本低,对生产设备无特殊要求,各步反应条件温和,操作简便并无损环境,适合工业化推广。

权利要求书

1: 一种广谱抗真菌药氟康唑的制备方法, 其特征在于 : 采用 1H-1,2,4- 三氮唑作为 原料, 先与多聚甲醛进行加成反应制得 1-( 羟甲基 )-1H-1,2,4- 三氮唑, 然后 1-( 羟甲 基 )-1H-1,2,4- 三氮唑与氯化亚砜进行氯化反应得 1-( 氯甲基 )-1H-1,2,4- 三氮唑, 最后 1-( 氯甲基 )-1H-1,2,4- 三氮唑与镁形成格式试剂后, 再与 2,4- 二氟苯甲酸乙酯反应制得 氟康唑 ; 所述的制备方法反应流程式如下 : 其 中, 式Ⅰ为氟康唑 ; 式 Ⅱ 为 1-( 羟 甲 基 )-1H-1,2,4- 三 氮 唑 ; 式 Ⅲ 为 1-( 氯 甲 基 )-1H-1,2,4- 三氮唑。
2: 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的广谱抗真菌药氟康唑的制备方方法, 其特征在于 : 所述的制 备方法的具体步骤如下 : (1) 制备 1-( 羟甲基 )-1H-1,2,4- 三氮唑 按重量份计, 在反应器中加入 1H-1,2,4- 三氮唑 1 份、 1,2- 二氯乙烷 4~5 份以及催 化剂三乙胺 0.05~0.15 份, 搅拌均匀后, 加入多聚甲醛 0.43~0.48 份, 然后继续搅拌升 温至回流状态, 反应 4~6 小时, 冷却至室温, 过滤收集析出的固体, 烘干后即得 1-( 羟甲 基 )-1H-1,2,4- 三氮唑 ; (2) 制备 1-( 氯甲基 )-1H-1,2,4- 三氮唑 按重量份计, 在反应器中加入步骤 (1) 制得的 1-( 羟甲基 )-1H-1,2,4- 三氮唑 1 份和 1,2- 二氯乙烷 10~13 份, 搅拌溶解后, 用冰盐浴降温至 0~10℃, 然后采用滴加方式加入氯化 亚砜 4.8~6.1 份, 滴加过程中不断搅拌反应混合物, 控制滴加速度使得滴加过程中反应混 合物温度的不超过 25℃, 滴加完毕后撤去冰盐浴, 自然升至室温后再加热至回流状态, 反应 2~4 小时, 反应结束后蒸馏得残余物, 向残余物中加入 8~12 份 1,2- 二氯乙烷, 搅拌条件下滴 加饱和碳酸氢钠溶液调节 pH 至 7~8, 分液, 有机相用无水硫酸钠干燥, 过滤除去干燥剂后蒸 馏除去溶剂, 得到粗品 1-( 氯甲基 )-1H-1,2,4- 三氮唑 ; (3) 制备氟康唑 a、 按 重 量 份 计, 在反应器中加入步骤 (2)制 得 的 1-( 氯 甲 基 )-1H-1,2,4- 三 氮 唑 1.26~1.40 份、 无水四氢呋喃 2~3 份、 镁屑 0.25~0.29 份和单质碘 0.04~0.06 份, 加热至回 流, 反应 2.5~3 小时, 制得 1-( 氯甲基 )-1H-1,2,4- 三氮唑格式试剂, 待用 ; 2 b、 按重量份计, 在另一反应器中加入 2,4- 二氟苯甲酸乙酯 1 份, 无水四氢呋喃 2~3 份, 搅拌均匀后滴加上述制备好的 1-( 氯甲基 )-1H-1,2,4- 三氮唑格式试剂, 滴加过程保持反 应混合物的温度不超过 50℃, 滴加完毕后继续室温搅拌反应 10~15 小时, 反应结束, 加入饱 和氯化铵水溶液淬灭反应, 分液, 水相用乙酸乙酯萃取, 合并有机相, 后用无水硫酸钠干燥, 过滤除去无水硫酸钠后, 滤液升温至 75~85℃蒸馏除去溶剂, 得到氟康唑粗品, 氟康唑粗品 用质量浓度 70~80% 的异丙醇水溶液重结晶, 得到成品氟康唑。
3: 根据权利要求 2 所述的制备方方法, 其特征在于 : b 步中乙酸乙酯的用量为 2,4- 二 氟苯甲酸乙酯重量的 2~4 倍, 萃取次数为 2~3 次。 4. 根据权利要求 2 或 3 所述的制备方方法, 其特征在于 : b 步中异丙醇水溶液的用量为 2,4- 二氟苯甲酸乙酯重量的 2~4 倍。
4: 8~6.1 份, 滴加过程中不断搅拌反应混合物, 控制滴加速度使得滴加过程中反应混 合物温度的不超过 25℃, 滴加完毕后撤去冰盐浴, 自然升至室温后再加热至回流状态, 反应 2~4 小时, 反应结束后蒸馏得残余物, 向残余物中加入 8~12 份 1,2- 二氯乙烷, 搅拌条件下滴 加饱和碳酸氢钠溶液调节 pH 至 7~8, 分液, 有机相用无水硫酸钠干燥, 过滤除去干燥剂后蒸 馏除去溶剂, 得到粗品 1-( 氯甲基 )-1H-1,2,4- 三氮唑 ; (3) 制备氟康唑 a、 按 重 量 份 计, 在反应器中加入步骤 (2)制 得 的 1-( 氯 甲 基 )-1H-1,2,4- 三 氮 唑 1.26~1.40 份、 无水四氢呋喃 2~3 份、 镁屑 0.25~0.29 份和单质碘 0.04~0.06 份, 加热至回 流, 反应 2.5~3 小时, 制得 1-( 氯甲基 )-1H-1,2,4- 三氮唑格式试剂, 待用 ; 2 b、 按重量份计, 在另一反应器中加入 2,4- 二氟苯甲酸乙酯 1 份, 无水四氢呋喃 2~3 份, 搅拌均匀后滴加上述制备好的 1-( 氯甲基 )-1H-1,2,4- 三氮唑格式试剂, 滴加过程保持反 应混合物的温度不超过 50℃, 滴加完毕后继续室温搅拌反应 10~15 小时, 反应结束, 加入饱 和氯化铵水溶液淬灭反应, 分液, 水相用乙酸乙酯萃取, 合并有机相, 后用无水硫酸钠干燥, 过滤除去无水硫酸钠后, 滤液升温至 75~85℃蒸馏除去溶剂, 得到氟康唑粗品, 氟康唑粗品 用质量浓度 70~80% 的异丙醇水溶液重结晶, 得到成品氟康唑。 3. 根据权利要求 2 所述的制备方方法, 其特征在于 : b 步中乙酸乙酯的用量为 2,4- 二 氟苯甲酸乙酯重量的 2~4 倍, 萃取次数为 2~3 次。 4. 根据权利要求 2 或 3 所述的制备方方法, 其特征在于 : b 步中异丙醇水溶液的用量为 2,4- 二氟苯甲酸乙酯重量的 2~4 倍。

说明书


广谱抗真菌药氟康唑的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广谱抗真菌药氟康唑的制备方法, 特别涉及一种广谱抗真菌药氟 康唑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真菌感染是一种常见病, 一般分为浅表层感染和深部真菌感染, 其中深部真菌感 染危害性很大, 严重的可以致人死亡。抗真菌药物以唑类药物为主, 其中氟康唑于 1990 年 经 FDA 批准在美国上市, 二十年来该药已经在全球 30 多个国家上市, 一直稳居抗真菌药市 场领先地位, 其疗效和应用范围已经得到了广大患者的肯定, 因此对其生产工艺的改进, 降 低其生产成本, 扩大其推广范围, 造福更多的病患成为相应领域内科研工作者的工作重点。
     在 目 前 国 内 外 相 关 文 献 中 对 氟 康 唑 的 合 成 方 法 主 要 分 为 两 类, 一类如文献 (European Journal of Medicinal Chemistry 39 (2004) 579–592) 、 公开号 CN1861582A 发明专利及公开号 CN1699351A 发明专利中所述, 以间二氟苯作为原料, 依次与氯乙酰氯和 1H-1,2,4- 三氮唑反应后, 再与三甲基碘化砜或者三甲基碘化亚砜反应生成环氧化合物中 间体, 最后再与 1H-1,2,4- 三氮唑进行开环反应生成氟康唑, 该方法目前为国内生产厂家 广泛采用的生产方法, 但是该方法中需要用到三甲基碘化砜或者三甲基碘化亚砜, 该原料 价格昂贵, 并且形成环氧化合物的收率不是很高, 直接导致最终产品氟康唑的生产成本难 以降低, 影响其推广应用。
     另一种如文献 《氟康唑的合成》 , 华西药学杂志, 2005 年第 20 卷第 3 期, 241-242 ; 《氟康唑及其类似物的合成方法改进》 , 中国医药工业杂志, 1990 年第 21 卷第 4 期, 152-153) 中所提到, 也采用间二氟苯作为原料, 通过格式反应直接与 1,3- 二氯丙酮反应得到的中 间体, 然后再与 1H-1,2,4- 三氮唑反应制备得到氟康唑, 但是方法各步收率较低, 并且在与 1,3- 二氯丙酮的反应过程中选择性差, 副产物较多, 难以分离纯化, 得到的产品质量较差, 该方法暂时没有工业化前景。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生产成本高、 产物收率较低、 产品质量较 差的问题, 提供一种广谱抗真菌药氟康唑的制备方法, 生产成本低, 生产设备无特殊要求, 反应条件温和、 便于操作并无损环境, 适合工业化推广。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 一种广谱抗真菌药氟康唑的制备方法, 采用 1H-1,2,4- 三氮唑作为原料, 先与多聚甲 醛进行加成反应制得 1-( 羟甲基 )-1H-1,2,4- 三氮唑, 然后 1-( 羟甲基 )-1H-1,2,4- 三 氮 唑 与 氯 化 亚 砜 进 行 氯 化 反 应 得 1-( 氯 甲 基 )-1H-1,2,4- 三 氮 唑, 最 后 1-( 氯 甲 基 )-1H-1,2,4- 三氮唑与镁形成格式试剂后, 再与 2,4- 二氟苯甲酸乙酯反应制得氟康唑 ; 所述的制备方法反应流程式如下 :其 中, 式Ⅰ为氟康唑 ; 式 Ⅱ 为 1-( 羟 甲 基 )-1H-1,2,4- 三 氮 唑 ; 式 Ⅲ 为 1-( 氯 甲 基 )-1H-1,2,4- 三氮唑。本发明采用了国内普遍容易得到的化合物为原料, 通过三步反应, 制备得到氟康唑, 本发明对生产设备无特殊要求, 仅在原有设备上进行少量调整即可投入 使用, 各步反应条件温和, 操作简便并无损环境, 适合工业化推广。
     作为优选, 所述的制备方法的具体步骤如下 : (1) 制备 1-( 羟甲基 )-1H-1,2,4- 三氮唑 按重量份计, 在反应器中加入 1H-1,2,4- 三氮唑 1 份、 1,2- 二氯乙烷 4~5 份以及催 化剂三乙胺 0.05~0.15 份, 搅拌均匀后, 加入多聚甲醛 0.43~0.48 份, 然后继续搅拌升 温至回流状态, 反应 4~6 小时, 冷却至室温, 过滤收集析出的固体, 烘干后即得 1-( 羟甲 基 )-1H-1,2,4- 三氮唑 ; (2) 制备 1-( 氯甲基 )-1H-1,2,4- 三氮唑 按重量份计, 在反应器中加入步骤 (1) 制得的 1-( 羟甲基 )-1H-1,2,4- 三氮唑 1 份和 1,2- 二氯乙烷 10~13 份, 搅拌溶解后, 用冰盐浴降温至 0~10℃, 然后采用滴加方式加入氯化 亚砜 4.8~6.1 份, 滴加过程中不断搅拌反应混合物, 控制滴加速度使得滴加过程中反应混 合物温度的不超过 25℃, 滴加完毕后撤去冰盐浴, 自然升至室温后再加热至回流状态, 反应 2~4 小时, 反应结束后蒸馏得残余物 (反应结束后蒸馏是为了除去过量的氯化亚砜和大部分 溶剂, 残余物为黄色粘稠物) , 向残余物中加入 8~12 份 1,2- 二氯乙烷, 搅拌条件下滴加饱和 碳酸氢钠溶液调节 pH 至 7~8, 分液, 有机相用无水硫酸钠干燥, 过滤除去干燥剂后蒸馏除去 溶剂, 得到粗品 1-( 氯甲基 )-1H-1,2,4- 三氮唑 ; 粗品 1-( 氯甲基 )-1H-1,2,4- 三氮唑为黄 色液体, 粗品不需纯化可直接用于下一步反应 ; (3) 制备氟康唑 a、 按 重 量 份 计, 在反应器中加入步骤 (2)制 得 的 1-( 氯 甲 基 )-1H-1,2,4- 三 氮 唑 1.26~1.40 份、 无水四氢呋喃 2~3 份、 镁屑 0.25~0.29 份和单质碘 0.04~0.06 份, 加热至 回流, 反应 2.5~3 小时 (引发反应后, 单质碘颜色褪去, 调节加热装置使混合物保持微沸 状态, 直至镁屑基本反应完全, 这个过程的用时即反应时间 2.5~3 小时) , 制得 1-( 氯甲 基 )-1H-1,2,4- 三氮唑格式试剂, 待用 ; b、 按重量份计, 在另一反应器中加入 2,4- 二氟苯甲酸乙酯 1 份, 无水四氢呋喃 2~3 份, 搅拌均匀后滴加上述制备好的 1-( 氯甲基 )-1H-1,2,4- 三氮唑格式试剂, 滴加过程保持反应混合物的温度不超过 50℃, 滴加完毕后继续室温搅拌反应 10~15 小时, 反应结束, 加入饱 和氯化铵水溶液淬灭反应, 分液, 水相用乙酸乙酯萃取, 合并有机相, 后用无水硫酸钠干燥, 过滤除去无水硫酸钠后, 滤液升温至 75~85℃蒸馏除去溶剂, 得到氟康唑粗品, 氟康唑粗品 用质量浓度 70~80% 的异丙醇水溶液重结晶, 得到成品氟康唑。
     作为优选, b 步中乙酸乙酯的用量为 2,4- 二氟苯甲酸乙酯重量的 2~4 倍, 萃取次 数为 2~3 次。
     作为优选,b 步中异丙醇水溶液的用量为 2,4- 二氟苯甲酸乙酯重量的 2~4 倍。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 1、 本发明避免了使用昂贵三甲基碘化砜或者三甲基碘化亚砜, 采用的各步原料国内 均有大量供应且价格低廉, 能有效的降低产品的生产成本。
     2、 本发明通过三步反应, 制备得到氟康唑, 反应过程易于控制, 无需复杂和特殊的 设备, 仅在原有设备上进行少量调整即可投入使用, 各步反应条件温和, 操作简便并无损环 境, 适合工业化推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具体实施例, 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具体说明。
     实施例 1 (1) 制备 1-( 羟甲基 )-1H-1,2,4- 三氮唑 在 反 应 器 中 加 入 1H-1,2,4- 三 氮 唑 (69g, 1mol) , 1,2- 二 氯 乙 烷 (270ml) 和 催 化 剂 三乙胺 (6.9g), 搅拌均匀后, 加入多聚甲醛 (33g, 1.1mol), 然后继续搅拌升温至回流反 应, 约 6 小时, 然后冷却至室温, 过滤收集析出的固体, 烘干后得到白色固体, 即 1-( 羟甲 基 )-1H-1,2,4- 三氮唑, 约 92.3g, 收率约 93.2%。M.P.65-67℃。1H-NMR (CDCl3, 500MHz) δ: 8.59(s, 1H), 8.07(s, 1H), 7.28(s, 1H), 5.75(s, 2H)。
     (2) 制备 1-( 氯甲基 )-1H-1,2,4- 三氮唑 在 反 应 器 中 加 入 1-( 羟 甲 基 )-1H-1,2,4- 三 氮 唑 (99g, 1mol)和 1,2- 二 氯 乙 烷 (1000ml), 搅拌溶解后, 用冰盐浴降温至 5℃左右, 然后滴加加入氯化亚砜 (595g, 5mol) , 滴 加过程中反应混合物不断搅拌, 控制滴加速度使得滴加过程中反应混合物不超过 25℃, 滴 加完毕后撤去冰盐浴, 自然升至室温后再继续加热至回流搅拌反应, 约 4 小时, 反应结束后 蒸馏除去过量的氯化亚砜和大部分溶剂, 残余物为黄色粘稠物, 此时再向残余物中加入的 1,2- 二氯乙烷 (800ml) , 搅拌下滴加饱和碳酸氢钠溶液, 调节 pH 至 7。分液, 有机相用无水 硫酸钠干燥, 过滤除去干燥剂后蒸馏除去溶剂, 得到粗品 1-( 氯甲基 )-1H-1,2,4- 三氮唑 (Ⅲ) , 为黄色液体, 约 111g, 收率约 94.5%。粗品不需纯化可直接用于下一步反应。1H-NMR (CDCl3, 500MHz) δ : 8.54(s, 1H), 8.01(s, 1H), 5.69(s, 2H)。
     (3) 制备氟康唑 a、 在反应器中加入 1-( 氯甲基 )-1H-1,2,4- 三氮唑 (259g, 2.2mol) , 无水四氢呋喃 (600ml) , 镁屑 (53g, 2.2mol) 和单质碘 (9.3g) , 加热至回流, 引发反应后 (单质碘颜色褪去) 调节加热装置是混合物保持微沸状态, 直至镁屑基本反应完全, 约 3 小时, 制备好的 1-( 氯 甲基 )-1H-1,2,4- 三氮唑格式试剂待用。
     b、 在 另 一 反 应 器 中 加 入 2,4- 二 氟 苯 甲 酸 乙 酯 (186g, 1mol) , 无水四氢呋喃
     (600ml) , 搅拌均匀后滴加上述制备好的 1-( 氯甲基 )-1H-1,2,4- 三氮唑格式试剂, 滴加 过程保持混合物温度不超过 50℃, 滴加完毕后继续室温搅拌反应 15 小时, 反应结束, 加入 饱和氯化铵水溶液淬灭反应, 分液, 水相用乙酸乙酯 (625ml) 萃取 2 次, 合并有机相, 后用 无水硫酸钠干燥, 过滤除去干燥剂无水硫酸钠后, 滤液升温至 80℃除去溶剂, 得到氟康唑 粗品, 粗品用 75% 的异丙醇水溶液 (558g) 重结晶, 烘干后得到白色晶体粉末, 为成品氟康 唑 (218.5g) , 收 率 71.4%。M.P.138-141 ℃。1H-NMR (CDCl3, 500MHz) δ : 4.39(d, 2H), 4.81(d, 2H), 6.73-6.87(m, 2H), 7.44-7.51(m, 1H), 7.92(s, 2H) , 8.03(s, 2H)。 FAB-MS(m/z) : 307(M+H)。
     实施例 2 本 实 施 例 其 他 步 骤 与 实 施 例 1 相 同, 不同之处在于步骤 (1)的 1-( 羟 甲 基 )-1H-1,2,4- 三氮唑的制备 : 在 反 应 器 中 加 入 1H-1,2,4- 三 氮 唑 (69g, 1mol) , 1,2- 二 氯 乙 烷 (220ml) 和 催 化 剂 三乙胺 (6.9g), 搅拌均匀后, 加入多聚甲醛 (30g, 1.0mol), 然后继续搅拌升温至回流反 应, 4 小时, 然后冷却至室温, 过滤收集析出的固体, 烘干后得到白色固体, 即 1-( 羟甲 基 )-1H-1,2,4- 三氮唑, 约 88.3g, 收率约 89.2%。M.P.65-67℃。1H-NMR (CDCl3, 500MHz) δ: 8.59(s, 1H), 8.07(s, 1H), 7.28(s, 1H), 5.75(s, 2H)。 实施例 3 本 实 施 例 其 他 步 骤 与 实 施 例 1 相 同, 不同之处在于步骤 (1)的 1-( 羟 甲 基 )-1H-1,2,4- 三氮唑的制备 : 在 反 应 器 中 加 入 1H-1,2,4- 三 氮 唑 (69g, 1mol) , 1,2- 二 氯 乙 烷 (250ml) 和 催 化 剂 三乙胺 (6.9g), 搅拌均匀后, 加入多聚甲醛 (32g, 1.07mol), 然后继续搅拌升温至回流反 应, 约 6 小时, 然后冷却至室温, 过滤收集析出的固体, 烘干后得到白色固体, 即 1-( 羟甲 基 )-1H-1,2,4- 三氮唑, 约 91.1g, 收率约 92.0%。M.P.65-67℃。1H-NMR (CDCl3, 500MHz) δ: 8.59(s, 1H), 8.07(s, 1H), 7.28(s, 1H), 5.75(s, 2H)。
     实施例 4 本 实 施 例 其 他 步 骤 与 实 施 例 1 相 同, 不同之处在于步骤 (2)的 1-( 氯 甲 基 )-1H-1,2,4- 三氮唑的制备 : 在 反 应 器 中 加 入 1-( 羟 甲 基 )-1H-1,2,4- 三 氮 唑 (99g, 1mol)和 1,2- 二 氯 乙 烷 (800ml), 搅拌溶解后, 用冰盐浴降温至 8 ℃左右, 然后滴加加入氯化亚砜 (476g, 4mol) , 滴 加过程中反应混合物不断搅拌, 控制滴加速度使得滴加过程中反应混合物不超过 25℃, 滴 加完毕后撤去冰盐浴, 自然升至室温后再继续加热至回流搅拌反应, 约 4 小时, 反应结束后 蒸馏除去过量的氯化亚砜和大部分溶剂, 残余物为黄色粘稠物, 此时再向残余物中加入的 1,2- 二氯乙烷 (800ml) , 搅拌下滴加饱和碳酸氢钠溶液, 调节 pH 至 7。分液, 有机相用无水 硫酸钠干燥, 过滤除去干燥剂后蒸馏除去溶剂, 得到粗品 1-( 氯甲基 )-1H-1,2,4- 三氮唑 (Ⅲ) , 为黄色液体, 约 103.2g, 收率约 87.8%。 粗品不需纯化可直接用于下一步反应。 1H-NMR (CDCl3, 500MHz) δ : 8.54(s, 1H), 8.01(s, 1H), 5.69(s, 2H)。
     实施例 5 本 实 施 例 其 他 步 骤 与 实 施 例 1 相 同, 不同之处在于步骤 (2)的 1-( 氯 甲 基 )-1H-1,2,4- 三氮唑的制备 :
     在 反 应 器 中 加 入 1-( 羟 甲 基 )-1H-1,2,4- 三 氮 唑 (99g, 1mol)和 1,2- 二 氯 乙 烷 (1000ml), 搅拌溶解后, 用冰盐浴降温至 3℃左右, 然后滴加加入氯化亚砜 (536g, 4.5mol) , 滴加过程中反应混合物不断搅拌, 控制滴加速度使得滴加过程中反应混合物不超过 25℃, 滴加完毕后撤去冰盐浴, 自然升至室温后再继续加热至回流搅拌反应, 约 2 小时, 反应结束 后蒸馏除去过量的氯化亚砜和大部分溶剂, 残余物为黄色粘稠物, 此时再向残余物中加入 的 1,2- 二氯乙烷 (800ml) , 搅拌下滴加饱和碳酸氢钠溶液, 调节 pH 至 8。分液, 有机相用无 水硫酸钠干燥, 过滤除去干燥剂后蒸馏除去溶剂, 得到粗品 1-( 氯甲基 )-1H-1,2,4- 三氮唑 (Ⅲ) , 为黄色液体, 约 106.6g, 收率约 90.7%。 粗品不需纯化可直接用于下一步反应。 1H-NMR (CDCl3, 500MHz) δ : 8.54(s, 1H), 8.01(s, 1H), 5.69(s, 2H)。
     实施例 6 本 实 施 例 其 他 步 骤 与 实 施 例 1 相 同, 不同之处在于步骤 (2)的 1-( 氯 甲 基 )-1H-1,2,4- 三氮唑的制备 : 在 反 应 器 中 加 入 1-( 羟 甲 基 )-1H-1,2,4- 三 氮 唑 (99g, 1mol)和 1,2- 二 氯 乙 烷 (900ml), 搅拌溶解后, 用冰盐浴降温至 0 ℃左右, 然后滴加加入氯化亚砜 (560g, 4.7mol) , 滴加过程中反应混合物不断搅拌, 控制滴加速度使得滴加过程中反应混合物不超过 25℃, 滴加完毕后撤去冰盐浴, 自然升至室温后再继续加热至回流搅拌反应, 约 3 小时, 反应结束 后蒸馏除去过量的氯化亚砜和大部分溶剂, 残余物为黄色粘稠物, 此时再向残余物中加入 的 1,2- 二氯乙烷 (800ml) , 搅拌下滴加饱和碳酸氢钠溶液, 调节 pH 至 8。分液, 有机相用无 水硫酸钠干燥, 过滤除去干燥剂后蒸馏除去溶剂, 得到粗品 1-( 氯甲基 )-1H-1,2,4- 三氮唑 (Ⅲ) , 为黄色液体, 约 110.2g, 收率约 93.8%。 粗品不需纯化可直接用于下一步反应。 1H-NMR (CDCl3, 500MHz) δ : 8.54(s, 1H), 8.01(s, 1H), 5.69(s, 2H)。
     实施例 7 本实施例其他步骤与实施例 1 相同, 不同之处在于步骤 (3) 的氟康唑的制备 : a、 在反应器中加入 1-( 氯甲基 )-1H-1,2,4- 三氮唑 (235g, 2.0mol) , 无水四氢呋喃 (420ml) , 镁屑 (48g, 2.0mol)和单质碘 (9.3g) , 加热至回流, 引发反应后 (单质碘颜色褪 去) 调节加热装置是混合物保持微沸状态, 直至镁屑基本反应完全, 约 2.5 小时, 制备好的 1-( 氯甲基 )-1H-1,2,4- 三氮唑格式试剂待用。
     b、 在 另 一 反 应 器 中 加 入 2,4- 二 氟 苯 甲 酸 乙 酯 (186g, 1mol) , 无水四氢呋喃 (4200ml) , 搅拌均匀后滴加上述制备好的 1-( 氯甲基 )-1H-1,2,4- 三氮唑格式试剂, 滴加 过程保持混合物温度不超过 50℃, 滴加完毕后继续室温搅拌反应 10 小时, 反应结束, 加入 饱和氯化铵水溶液淬灭反应, 分液, 水相用乙酸乙酯 (625ml) 萃取 3 次, 合并有机相, 后用 无水硫酸钠干燥, 过滤除去干燥剂无水硫酸钠后, 滤液升温至 85℃除去溶剂, 得到氟康唑 粗品, 粗品用 70% 的异丙醇水溶液 (558g) 重结晶, 烘干后得到白色晶体粉末, 为成品氟康 唑 (188.4g) , 收 率 61.6%。M.P.138-141 ℃。1H-NMR (CDCl3, 500MHz) δ : 4.39(d, 2H), 4.81(d, 2H), 6.73-6.87(m, 2H), 7.44-7.51(m, 1H), 7.92(s, 2H) , 8.03(s, 2H)。 FAB-MS(m/z) : 307(M+H)。
     实施例 8 本实施例其他步骤与实施例 1 相同, 不同之处在于步骤 (3) 的氟康唑的制备 : a、 在反应器中加入 1-( 氯甲基 )-1H-1,2,4- 三氮唑 (247g, 2.1mol) , 无水四氢呋喃(500ml) , 镁屑 (50.4g, 2.1mol) 和单质碘 (9.3g) , 加热至回流, 引发反应后 (单质碘颜色褪 去) 调节加热装置是混合物保持微沸状态, 直至镁屑基本反应完全, 约 3 小时, 制备好的 1-( 氯甲基 )-1H-1,2,4- 三氮唑格式试剂待用。
     b、 在 另 一 反 应 器 中 加 入 2,4- 二 氟 苯 甲 酸 乙 酯 (186g, 1mol) , 无水四氢呋喃 (500ml) , 搅拌均匀后滴加上述制备好的 1-( 氯甲基 )-1H-1,2,4- 三氮唑格式试剂, 滴加 过程保持混合物温度不超过 50℃, 滴加完毕后继续室温搅拌反应 12 小时, 反应结束, 加入 饱和氯化铵水溶液淬灭反应, 分液, 水相用乙酸乙酯 (625ml) 萃取 2 次, 合并有机相, 后用 无水硫酸钠干燥, 过滤除去干燥剂无水硫酸钠后, 滤液升温至 75℃除去溶剂, 得到氟康唑 粗品, 粗品用 80% 的异丙醇水溶液 (558g) 重结晶, 烘干后得到白色晶体粉末, 为成品氟康 唑 (203.8g) , 收 率 66.6%。M.P.138-141 ℃。1H-NMR (CDCl3, 500MHz) δ : 4.39(d, 2H), 4.81(d, 2H), 6.73-6.87(m, 2H), 7.44-7.51(m, 1H), 7.92(s, 2H) , 8.03(s, 2H)。 FAB-MS(m/z) : 307(M+H)。
     实施例 9 本实施例其他步骤与实施例 1 相同, 不同之处在于步骤 (3) 的氟康唑的制备 : a、 在反应器中加入 1-( 氯甲基 )-1H-1,2,4- 三氮唑 (247g, 2.1mol) , 无水四氢呋喃 (450ml) , 镁屑 (53g, 2.2mol) 和单质碘 (9.3g) , 加热至回流, 引发反应后 (单质碘颜色褪去) 调节加热装置是混合物保持微沸状态, 直至镁屑基本反应完全, 约 3 小时, 制备好的 1-( 氯 甲基 )-1H-1,2,4- 三氮唑格式试剂待用。
     b、 在 另 一 反 应 器 中 加 入 2,4- 二 氟 苯 甲 酸 乙 酯 (186g, 1mol) , 无水四氢呋喃 (500ml) , 搅拌均匀后滴加上述制备好的 1-( 氯甲基 )-1H-1,2,4- 三氮唑格式试剂, 滴加 过程保持混合物温度不超过 50℃, 滴加完毕后继续室温搅拌反应 10 小时, 反应结束, 加入 饱和氯化铵水溶液淬灭反应, 分液, 水相用乙酸乙酯 (625ml) 萃取 2 次, 合并有机相, 后用 无水硫酸钠干燥, 过滤除去干燥剂无水硫酸钠后, 滤液升温至 80℃除去溶剂, 得到氟康唑 粗品, 粗品用 75% 的异丙醇水溶液 (558g) 重结晶, 烘干后得到白色晶体粉末, 为成品氟康 唑 (209.1.5g) , 收率 68.3%。M.P.138-141℃。1H-NMR (CDCl3, 500MHz) δ : 4.39(d, 2H), 4.81(d, 2H), 6.73-6.87(m, 2H), 7.44-7.51(m, 1H), 7.92(s, 2H) , 8.03(s, 2H)。 FAB-MS(m/z) : 307(M+H)。
     尽管发明人已经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做了较为详细的阐述和列举, 应当理解, 对 于本领域一个熟练的技术人员来说, 对上述实施例作出修改和 / 或变通或者采用等同的替 代方案是显然的, 都不能脱离本发明精神的实质, 本发明中出现的术语用于对本发明技术 方案的阐述和理解, 并不能构成对本发明的限制。9

广谱抗真菌药氟康唑的制备方法.pdf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广谱抗真菌药氟康唑的制备方法.pdf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广谱抗真菌药氟康唑的制备方法.pdf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广谱抗真菌药氟康唑的制备方法.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广谱抗真菌药氟康唑的制备方法.pdf(9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申请公布号CN102344419A43申请公布日20120208CN102344419ACN102344419A21申请号201110274946322申请日20110916C07D249/0820060171申请人浙江金伯士药业有限公司地址311418浙江省杭州市富阳市里山镇金伯士路1号72发明人宋苗根蒋忠良王金银74专利代理机构杭州杭诚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33109代理人林宝堂54发明名称广谱抗真菌药氟康唑的制备方法57摘要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广谱抗真菌药氟康唑的制备方法,其目的在于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生产成本高、产物收率较低、产品质量较差的问题。本发明采用1H1,2,4三氮唑作为原料,先与多。

2、聚甲醛进行加成反应制得1羟甲基1H1,2,4三氮唑,然后1羟甲基1H1,2,4三氮唑与氯化亚砜进行氯化反应得1氯甲基1H1,2,4三氮唑,最后1氯甲基1H1,2,4三氮唑与镁形成格式试剂后,再与2,4二氟苯甲酸乙酯反应制得氟康唑。本发明采用了国内普遍容易得到的化合物为原料,生产成本低,对生产设备无特殊要求,各步反应条件温和,操作简便并无损环境,适合工业化推广。51INTCL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12发明专利申请权利要求书2页说明书6页CN102344439A1/2页21一种广谱抗真菌药氟康唑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采用1H1,2,4三氮唑作为原料,先与多聚甲醛进行加成反应制得1羟甲基1。

3、H1,2,4三氮唑,然后1羟甲基1H1,2,4三氮唑与氯化亚砜进行氯化反应得1氯甲基1H1,2,4三氮唑,最后1氯甲基1H1,2,4三氮唑与镁形成格式试剂后,再与2,4二氟苯甲酸乙酯反应制得氟康唑;所述的制备方法反应流程式如下其中,式为氟康唑;式为1羟甲基1H1,2,4三氮唑;式为1氯甲基1H1,2,4三氮唑。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广谱抗真菌药氟康唑的制备方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制备方法的具体步骤如下(1)制备1羟甲基1H1,2,4三氮唑按重量份计,在反应器中加入1H1,2,4三氮唑1份、1,2二氯乙烷45份以及催化剂三乙胺005015份,搅拌均匀后,加入多聚甲醛043048份,然后继续搅拌升。

4、温至回流状态,反应46小时,冷却至室温,过滤收集析出的固体,烘干后即得1羟甲基1H1,2,4三氮唑;(2)制备1氯甲基1H1,2,4三氮唑按重量份计,在反应器中加入步骤(1)制得的1羟甲基1H1,2,4三氮唑1份和1,2二氯乙烷1013份,搅拌溶解后,用冰盐浴降温至010,然后采用滴加方式加入氯化亚砜4861份,滴加过程中不断搅拌反应混合物,控制滴加速度使得滴加过程中反应混合物温度的不超过25,滴加完毕后撤去冰盐浴,自然升至室温后再加热至回流状态,反应24小时,反应结束后蒸馏得残余物,向残余物中加入812份1,2二氯乙烷,搅拌条件下滴加饱和碳酸氢钠溶液调节PH至78,分液,有机相用无水硫酸钠干。

5、燥,过滤除去干燥剂后蒸馏除去溶剂,得到粗品1氯甲基1H1,2,4三氮唑;(3)制备氟康唑A、按重量份计,在反应器中加入步骤(2)制得的1氯甲基1H1,2,4三氮唑126140份、无水四氢呋喃23份、镁屑025029份和单质碘004006份,加热至回流,反应253小时,制得1氯甲基1H1,2,4三氮唑格式试剂,待用;权利要求书CN102344419ACN102344439A2/2页3B、按重量份计,在另一反应器中加入2,4二氟苯甲酸乙酯1份,无水四氢呋喃23份,搅拌均匀后滴加上述制备好的1氯甲基1H1,2,4三氮唑格式试剂,滴加过程保持反应混合物的温度不超过50,滴加完毕后继续室温搅拌反应101。

6、5小时,反应结束,加入饱和氯化铵水溶液淬灭反应,分液,水相用乙酸乙酯萃取,合并有机相,后用无水硫酸钠干燥,过滤除去无水硫酸钠后,滤液升温至7585蒸馏除去溶剂,得到氟康唑粗品,氟康唑粗品用质量浓度7080的异丙醇水溶液重结晶,得到成品氟康唑。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制备方方法,其特征在于B步中乙酸乙酯的用量为2,4二氟苯甲酸乙酯重量的24倍,萃取次数为23次。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制备方方法,其特征在于B步中异丙醇水溶液的用量为2,4二氟苯甲酸乙酯重量的24倍。权利要求书CN102344419ACN102344439A1/6页4广谱抗真菌药氟康唑的制备方法技术领域0001本发明涉及一种广谱抗。

7、真菌药氟康唑的制备方法,特别涉及一种广谱抗真菌药氟康唑的制备方法。背景技术0002真菌感染是一种常见病,一般分为浅表层感染和深部真菌感染,其中深部真菌感染危害性很大,严重的可以致人死亡。抗真菌药物以唑类药物为主,其中氟康唑于1990年经FDA批准在美国上市,二十年来该药已经在全球30多个国家上市,一直稳居抗真菌药市场领先地位,其疗效和应用范围已经得到了广大患者的肯定,因此对其生产工艺的改进,降低其生产成本,扩大其推广范围,造福更多的病患成为相应领域内科研工作者的工作重点。0003在目前国内外相关文献中对氟康唑的合成方法主要分为两类,一类如文献(EUROPEANJOURNALOFMEDICINA。

8、LCHEMISTRY392004579592)、公开号CN1861582A发明专利及公开号CN1699351A发明专利中所述,以间二氟苯作为原料,依次与氯乙酰氯和1H1,2,4三氮唑反应后,再与三甲基碘化砜或者三甲基碘化亚砜反应生成环氧化合物中间体,最后再与1H1,2,4三氮唑进行开环反应生成氟康唑,该方法目前为国内生产厂家广泛采用的生产方法,但是该方法中需要用到三甲基碘化砜或者三甲基碘化亚砜,该原料价格昂贵,并且形成环氧化合物的收率不是很高,直接导致最终产品氟康唑的生产成本难以降低,影响其推广应用。0004另一种如文献氟康唑的合成,华西药学杂志,2005年第20卷第3期,241242;氟康唑。

9、及其类似物的合成方法改进,中国医药工业杂志,1990年第21卷第4期,152153)中所提到,也采用间二氟苯作为原料,通过格式反应直接与1,3二氯丙酮反应得到的中间体,然后再与1H1,2,4三氮唑反应制备得到氟康唑,但是方法各步收率较低,并且在与1,3二氯丙酮的反应过程中选择性差,副产物较多,难以分离纯化,得到的产品质量较差,该方法暂时没有工业化前景。发明内容0005本发明的目的在于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生产成本高、产物收率较低、产品质量较差的问题,提供一种广谱抗真菌药氟康唑的制备方法,生产成本低,生产设备无特殊要求,反应条件温和、便于操作并无损环境,适合工业化推广。0006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

10、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广谱抗真菌药氟康唑的制备方法,采用1H1,2,4三氮唑作为原料,先与多聚甲醛进行加成反应制得1羟甲基1H1,2,4三氮唑,然后1羟甲基1H1,2,4三氮唑与氯化亚砜进行氯化反应得1氯甲基1H1,2,4三氮唑,最后1氯甲基1H1,2,4三氮唑与镁形成格式试剂后,再与2,4二氟苯甲酸乙酯反应制得氟康唑;所述的制备方法反应流程式如下说明书CN102344419ACN102344439A2/6页5其中,式为氟康唑;式为1羟甲基1H1,2,4三氮唑;式为1氯甲基1H1,2,4三氮唑。本发明采用了国内普遍容易得到的化合物为原料,通过三步反应,制备得到氟康唑,本发明对生产设备无特殊要求,。

11、仅在原有设备上进行少量调整即可投入使用,各步反应条件温和,操作简便并无损环境,适合工业化推广。0007作为优选,所述的制备方法的具体步骤如下(1)制备1羟甲基1H1,2,4三氮唑按重量份计,在反应器中加入1H1,2,4三氮唑1份、1,2二氯乙烷45份以及催化剂三乙胺005015份,搅拌均匀后,加入多聚甲醛043048份,然后继续搅拌升温至回流状态,反应46小时,冷却至室温,过滤收集析出的固体,烘干后即得1羟甲基1H1,2,4三氮唑;(2)制备1氯甲基1H1,2,4三氮唑按重量份计,在反应器中加入步骤(1)制得的1羟甲基1H1,2,4三氮唑1份和1,2二氯乙烷1013份,搅拌溶解后,用冰盐浴降温。

12、至010,然后采用滴加方式加入氯化亚砜4861份,滴加过程中不断搅拌反应混合物,控制滴加速度使得滴加过程中反应混合物温度的不超过25,滴加完毕后撤去冰盐浴,自然升至室温后再加热至回流状态,反应24小时,反应结束后蒸馏得残余物(反应结束后蒸馏是为了除去过量的氯化亚砜和大部分溶剂,残余物为黄色粘稠物),向残余物中加入812份1,2二氯乙烷,搅拌条件下滴加饱和碳酸氢钠溶液调节PH至78,分液,有机相用无水硫酸钠干燥,过滤除去干燥剂后蒸馏除去溶剂,得到粗品1氯甲基1H1,2,4三氮唑;粗品1氯甲基1H1,2,4三氮唑为黄色液体,粗品不需纯化可直接用于下一步反应;(3)制备氟康唑A、按重量份计,在反应器。

13、中加入步骤(2)制得的1氯甲基1H1,2,4三氮唑126140份、无水四氢呋喃23份、镁屑025029份和单质碘004006份,加热至回流,反应253小时(引发反应后,单质碘颜色褪去,调节加热装置使混合物保持微沸状态,直至镁屑基本反应完全,这个过程的用时即反应时间253小时),制得1氯甲基1H1,2,4三氮唑格式试剂,待用;B、按重量份计,在另一反应器中加入2,4二氟苯甲酸乙酯1份,无水四氢呋喃23份,搅拌均匀后滴加上述制备好的1氯甲基1H1,2,4三氮唑格式试剂,滴加过程保持反说明书CN102344419ACN102344439A3/6页6应混合物的温度不超过50,滴加完毕后继续室温搅拌反应。

14、1015小时,反应结束,加入饱和氯化铵水溶液淬灭反应,分液,水相用乙酸乙酯萃取,合并有机相,后用无水硫酸钠干燥,过滤除去无水硫酸钠后,滤液升温至7585蒸馏除去溶剂,得到氟康唑粗品,氟康唑粗品用质量浓度7080的异丙醇水溶液重结晶,得到成品氟康唑。0008作为优选,B步中乙酸乙酯的用量为2,4二氟苯甲酸乙酯重量的24倍,萃取次数为23次。0009作为优选,B步中异丙醇水溶液的用量为2,4二氟苯甲酸乙酯重量的24倍。0010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1、本发明避免了使用昂贵三甲基碘化砜或者三甲基碘化亚砜,采用的各步原料国内均有大量供应且价格低廉,能有效的降低产品的生产成本。00112、本发明通过三步反应。

15、,制备得到氟康唑,反应过程易于控制,无需复杂和特殊的设备,仅在原有设备上进行少量调整即可投入使用,各步反应条件温和,操作简便并无损环境,适合工业化推广。具体实施方式0012下面通过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具体说明。0013实施例1(1)制备1羟甲基1H1,2,4三氮唑在反应器中加入1H1,2,4三氮唑(69G,1MOL),1,2二氯乙烷270ML和催化剂三乙胺69G,搅拌均匀后,加入多聚甲醛33G,11MOL,然后继续搅拌升温至回流反应,约6小时,然后冷却至室温,过滤收集析出的固体,烘干后得到白色固体,即1羟甲基1H1,2,4三氮唑,约923G,收率约932。MP6567。1H。

16、NMRCDCL3,500MHZ859S,1H,807S,1H,728S,1H,575S,2H。0014(2)制备1氯甲基1H1,2,4三氮唑在反应器中加入1羟甲基1H1,2,4三氮唑(99G,1MOL)和1,2二氯乙烷1000ML,搅拌溶解后,用冰盐浴降温至5左右,然后滴加加入氯化亚砜(595G,5MOL),滴加过程中反应混合物不断搅拌,控制滴加速度使得滴加过程中反应混合物不超过25,滴加完毕后撤去冰盐浴,自然升至室温后再继续加热至回流搅拌反应,约4小时,反应结束后蒸馏除去过量的氯化亚砜和大部分溶剂,残余物为黄色粘稠物,此时再向残余物中加入的1,2二氯乙烷(800ML),搅拌下滴加饱和碳酸氢钠。

17、溶液,调节PH至7。分液,有机相用无水硫酸钠干燥,过滤除去干燥剂后蒸馏除去溶剂,得到粗品1氯甲基1H1,2,4三氮唑(),为黄色液体,约111G,收率约945。粗品不需纯化可直接用于下一步反应。1HNMRCDCL3,500MHZ854S,1H,801S,1H,569S,2H。0015(3)制备氟康唑A、在反应器中加入1氯甲基1H1,2,4三氮唑(259G,22MOL),无水四氢呋喃(600ML),镁屑(53G,22MOL)和单质碘(93G),加热至回流,引发反应后(单质碘颜色褪去)调节加热装置是混合物保持微沸状态,直至镁屑基本反应完全,约3小时,制备好的1氯甲基1H1,2,4三氮唑格式试剂待用。

18、。0016B、在另一反应器中加入2,4二氟苯甲酸乙酯(186G,1MOL),无水四氢呋喃说明书CN102344419ACN102344439A4/6页7(600ML),搅拌均匀后滴加上述制备好的1氯甲基1H1,2,4三氮唑格式试剂,滴加过程保持混合物温度不超过50,滴加完毕后继续室温搅拌反应15小时,反应结束,加入饱和氯化铵水溶液淬灭反应,分液,水相用乙酸乙酯(625ML)萃取2次,合并有机相,后用无水硫酸钠干燥,过滤除去干燥剂无水硫酸钠后,滤液升温至80除去溶剂,得到氟康唑粗品,粗品用75的异丙醇水溶液(558G)重结晶,烘干后得到白色晶体粉末,为成品氟康唑(2185G),收率714。MP1。

19、38141。1HNMRCDCL3,500MHZ439D,2H,481D,2H,673687M,2H,744751M,1H,792S,2H,803S,2H。FABMSM/Z307MH。0017实施例2本实施例其他步骤与实施例1相同,不同之处在于步骤(1)的1羟甲基1H1,2,4三氮唑的制备在反应器中加入1H1,2,4三氮唑(69G,1MOL),1,2二氯乙烷220ML和催化剂三乙胺69G,搅拌均匀后,加入多聚甲醛30G,10MOL,然后继续搅拌升温至回流反应,4小时,然后冷却至室温,过滤收集析出的固体,烘干后得到白色固体,即1羟甲基1H1,2,4三氮唑,约883G,收率约892。MP6567。1。

20、HNMRCDCL3,500MHZ859S,1H,807S,1H,728S,1H,575S,2H。0018实施例3本实施例其他步骤与实施例1相同,不同之处在于步骤(1)的1羟甲基1H1,2,4三氮唑的制备在反应器中加入1H1,2,4三氮唑(69G,1MOL),1,2二氯乙烷250ML和催化剂三乙胺69G,搅拌均匀后,加入多聚甲醛32G,107MOL,然后继续搅拌升温至回流反应,约6小时,然后冷却至室温,过滤收集析出的固体,烘干后得到白色固体,即1羟甲基1H1,2,4三氮唑,约911G,收率约920。MP6567。1HNMRCDCL3,500MHZ859S,1H,807S,1H,728S,1H,5。

21、75S,2H。0019实施例4本实施例其他步骤与实施例1相同,不同之处在于步骤(2)的1氯甲基1H1,2,4三氮唑的制备在反应器中加入1羟甲基1H1,2,4三氮唑(99G,1MOL)和1,2二氯乙烷800ML,搅拌溶解后,用冰盐浴降温至8左右,然后滴加加入氯化亚砜(476G,4MOL),滴加过程中反应混合物不断搅拌,控制滴加速度使得滴加过程中反应混合物不超过25,滴加完毕后撤去冰盐浴,自然升至室温后再继续加热至回流搅拌反应,约4小时,反应结束后蒸馏除去过量的氯化亚砜和大部分溶剂,残余物为黄色粘稠物,此时再向残余物中加入的1,2二氯乙烷(800ML),搅拌下滴加饱和碳酸氢钠溶液,调节PH至7。分。

22、液,有机相用无水硫酸钠干燥,过滤除去干燥剂后蒸馏除去溶剂,得到粗品1氯甲基1H1,2,4三氮唑(),为黄色液体,约1032G,收率约878。粗品不需纯化可直接用于下一步反应。1HNMRCDCL3,500MHZ854S,1H,801S,1H,569S,2H。0020实施例5本实施例其他步骤与实施例1相同,不同之处在于步骤(2)的1氯甲基1H1,2,4三氮唑的制备说明书CN102344419ACN102344439A5/6页8在反应器中加入1羟甲基1H1,2,4三氮唑(99G,1MOL)和1,2二氯乙烷1000ML,搅拌溶解后,用冰盐浴降温至3左右,然后滴加加入氯化亚砜(536G,45MOL),滴。

23、加过程中反应混合物不断搅拌,控制滴加速度使得滴加过程中反应混合物不超过25,滴加完毕后撤去冰盐浴,自然升至室温后再继续加热至回流搅拌反应,约2小时,反应结束后蒸馏除去过量的氯化亚砜和大部分溶剂,残余物为黄色粘稠物,此时再向残余物中加入的1,2二氯乙烷(800ML),搅拌下滴加饱和碳酸氢钠溶液,调节PH至8。分液,有机相用无水硫酸钠干燥,过滤除去干燥剂后蒸馏除去溶剂,得到粗品1氯甲基1H1,2,4三氮唑(),为黄色液体,约1066G,收率约907。粗品不需纯化可直接用于下一步反应。1HNMRCDCL3,500MHZ854S,1H,801S,1H,569S,2H。0021实施例6本实施例其他步骤与。

24、实施例1相同,不同之处在于步骤(2)的1氯甲基1H1,2,4三氮唑的制备在反应器中加入1羟甲基1H1,2,4三氮唑(99G,1MOL)和1,2二氯乙烷900ML,搅拌溶解后,用冰盐浴降温至0左右,然后滴加加入氯化亚砜(560G,47MOL),滴加过程中反应混合物不断搅拌,控制滴加速度使得滴加过程中反应混合物不超过25,滴加完毕后撤去冰盐浴,自然升至室温后再继续加热至回流搅拌反应,约3小时,反应结束后蒸馏除去过量的氯化亚砜和大部分溶剂,残余物为黄色粘稠物,此时再向残余物中加入的1,2二氯乙烷(800ML),搅拌下滴加饱和碳酸氢钠溶液,调节PH至8。分液,有机相用无水硫酸钠干燥,过滤除去干燥剂后蒸。

25、馏除去溶剂,得到粗品1氯甲基1H1,2,4三氮唑(),为黄色液体,约1102G,收率约938。粗品不需纯化可直接用于下一步反应。1HNMRCDCL3,500MHZ854S,1H,801S,1H,569S,2H。0022实施例7本实施例其他步骤与实施例1相同,不同之处在于步骤(3)的氟康唑的制备A、在反应器中加入1氯甲基1H1,2,4三氮唑(235G,20MOL),无水四氢呋喃(420ML),镁屑(48G,20MOL)和单质碘(93G),加热至回流,引发反应后(单质碘颜色褪去)调节加热装置是混合物保持微沸状态,直至镁屑基本反应完全,约25小时,制备好的1氯甲基1H1,2,4三氮唑格式试剂待用。0。

26、023B、在另一反应器中加入2,4二氟苯甲酸乙酯(186G,1MOL),无水四氢呋喃(4200ML),搅拌均匀后滴加上述制备好的1氯甲基1H1,2,4三氮唑格式试剂,滴加过程保持混合物温度不超过50,滴加完毕后继续室温搅拌反应10小时,反应结束,加入饱和氯化铵水溶液淬灭反应,分液,水相用乙酸乙酯(625ML)萃取3次,合并有机相,后用无水硫酸钠干燥,过滤除去干燥剂无水硫酸钠后,滤液升温至85除去溶剂,得到氟康唑粗品,粗品用70的异丙醇水溶液(558G)重结晶,烘干后得到白色晶体粉末,为成品氟康唑(1884G),收率616。MP138141。1HNMRCDCL3,500MHZ439D,2H,48。

27、1D,2H,673687M,2H,744751M,1H,792S,2H,803S,2H。FABMSM/Z307MH。0024实施例8本实施例其他步骤与实施例1相同,不同之处在于步骤(3)的氟康唑的制备A、在反应器中加入1氯甲基1H1,2,4三氮唑(247G,21MOL),无水四氢呋喃说明书CN102344419ACN102344439A6/6页9(500ML),镁屑(504G,21MOL)和单质碘(93G),加热至回流,引发反应后(单质碘颜色褪去)调节加热装置是混合物保持微沸状态,直至镁屑基本反应完全,约3小时,制备好的1氯甲基1H1,2,4三氮唑格式试剂待用。0025B、在另一反应器中加入2。

28、,4二氟苯甲酸乙酯(186G,1MOL),无水四氢呋喃(500ML),搅拌均匀后滴加上述制备好的1氯甲基1H1,2,4三氮唑格式试剂,滴加过程保持混合物温度不超过50,滴加完毕后继续室温搅拌反应12小时,反应结束,加入饱和氯化铵水溶液淬灭反应,分液,水相用乙酸乙酯(625ML)萃取2次,合并有机相,后用无水硫酸钠干燥,过滤除去干燥剂无水硫酸钠后,滤液升温至75除去溶剂,得到氟康唑粗品,粗品用80的异丙醇水溶液(558G)重结晶,烘干后得到白色晶体粉末,为成品氟康唑(2038G),收率666。MP138141。1HNMRCDCL3,500MHZ439D,2H,481D,2H,673687M,2H。

29、,744751M,1H,792S,2H,803S,2H。FABMSM/Z307MH。0026实施例9本实施例其他步骤与实施例1相同,不同之处在于步骤(3)的氟康唑的制备A、在反应器中加入1氯甲基1H1,2,4三氮唑(247G,21MOL),无水四氢呋喃(450ML),镁屑(53G,22MOL)和单质碘(93G),加热至回流,引发反应后(单质碘颜色褪去)调节加热装置是混合物保持微沸状态,直至镁屑基本反应完全,约3小时,制备好的1氯甲基1H1,2,4三氮唑格式试剂待用。0027B、在另一反应器中加入2,4二氟苯甲酸乙酯(186G,1MOL),无水四氢呋喃(500ML),搅拌均匀后滴加上述制备好的1。

30、氯甲基1H1,2,4三氮唑格式试剂,滴加过程保持混合物温度不超过50,滴加完毕后继续室温搅拌反应10小时,反应结束,加入饱和氯化铵水溶液淬灭反应,分液,水相用乙酸乙酯(625ML)萃取2次,合并有机相,后用无水硫酸钠干燥,过滤除去干燥剂无水硫酸钠后,滤液升温至80除去溶剂,得到氟康唑粗品,粗品用75的异丙醇水溶液(558G)重结晶,烘干后得到白色晶体粉末,为成品氟康唑(20915G),收率683。MP138141。1HNMRCDCL3,500MHZ439D,2H,481D,2H,673687M,2H,744751M,1H,792S,2H,803S,2H。FABMSM/Z307MH。0028尽管发明人已经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做了较为详细的阐述和列举,应当理解,对于本领域一个熟练的技术人员来说,对上述实施例作出修改和/或变通或者采用等同的替代方案是显然的,都不能脱离本发明精神的实质,本发明中出现的术语用于对本发明技术方案的阐述和理解,并不能构成对本发明的限制。说明书CN102344419A。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化学;冶金 > 有机化学〔2〕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