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段式冷却水套.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两段式冷却水套.pdf(6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申请公布号 CN 103909645 A (43)申请公布日 2014.07.09 CN 103909645 A (21)申请号 201410085154.5 (22)申请日 2014.03.10 B29C 47/88(2006.01) B29L 23/00(2006.01) (71)申请人 苏州金纬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地址 215400 江苏省苏州市太仓市城厢工业 园区东安路 18 号 (72)发明人 何海潮 王淳德 (74)专利代理机构 南京钟山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2252 代理人 田媛 靳静 (54) 发明名称 两段式冷却水套 (57) 摘要 本发明公开一种两段式冷却水套, 包括外。
2、套 筒和同轴心收纳于外套筒内部的内芯筒, 外套筒、 内芯筒均具有前端和后端, 内芯筒上具有靠近前 端的第一走水槽和靠近后端的第二走水槽, 并与 外套筒的内壁之间分别形成第一水通道和第二水 通道, 第二水通道内水的温度略高于第一水通道 内水的温度。本发明的设计设置第一水通道和第 二水通道, 并控制使第二水通道内的水温略高于 第一水通道的水温, 这样既避免了现有技术中后 端水温过高造成的冷却效果不佳, 又能够避免第 二水通道带来的过度冷却, 有效提高制品内壁表 面的物理性能及其均匀性, 并且可以根据制管原 料的特性对第一水通道和第二水通道的水温分别 进行控制, 适用性强, 可推广应用。 (51)I。
3、nt.Cl. 权利要求书 1 页 说明书 3 页 附图 1 页 (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发明专利申请 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3页 附图1页 (10)申请公布号 CN 103909645 A CN 103909645 A 1/1 页 2 1. 一种两段式冷却水套, 其特征在于 : 包括外套筒和同轴心收纳于所述的外套筒内部 的内芯筒, 所述的外套筒、 所述的内芯筒均具有前端和后端, 所述的内芯筒上沿轴向从前端 向后端依次开设有第一进水孔、 第一出水孔、 第二进水孔及第二出水孔, 所述的第一进水孔 连通至第一水源, 所述的第一出水孔连通至第一水回收单元, 所述的第二进水孔连通至。
4、第 二水源, 所述的第二出水孔连通至第二水回收单元, 所述的内芯筒的外壁上对应所述的第 一进水孔、 第一出水孔、 第二进水孔和第二出水孔分别开设有周向的分流槽, 所述的第一进 水孔对应的分流槽与所述的第一出水孔对应的分流槽之间贯通设置有第一走水槽, 所述的 第一走水槽与所述的外套筒的内壁之间形成第一水通道, 所述的第二进水孔对应的分流槽 与所述的第二出水孔对应的分流槽之间贯通设置有第二走水槽, 所述的第二走水槽与所述 的外套筒的内壁之间形成第二水通道, 所述的第二水通道内水的温度略高于所述的第一水 通道内水的温度, 所述的外套筒的前端部的内壁与所述的内芯筒的前端部的外壁之间设置 有第一密封组件。
5、, 所述的外套筒的后端部的内壁与所述的内芯筒的后端部的外壁之间设置 有第二密封组件, 所述的第一进水孔、 第一出水孔、 第二进水孔和第二出水孔均位于所述的 第一密封组件和所述的第二密封组件之间, 所述的内芯筒的前端部设置有对外连接单元。 2. 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的两段式冷却水套, 其特征在于 : 所述的第二进水孔与所述的 第二出水孔之间的距离大于所述的第一进水孔与所述的第一出水孔之间的距离。 3. 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的两段式冷却水套, 其特征在于 : 所述的第一进水孔、 所述的第 二进水孔均设置有进水接头和进水管 ; 所述的第二出水孔、 所述的第二出水孔均设置有出 水接头和出水管 ; 。
6、各所述的进水接头、 进水管、 出水接头、 出水管均位于所述的内芯筒的内 部。 4. 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的两段式冷却水套, 其特征在于 : 所述的第一走水槽为多条直 槽、 单头螺旋槽或多头螺旋槽 ; 所述的第二走水槽为多条直槽、 单头螺旋槽或多头螺旋槽。 5. 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的两段式冷却水套, 其特征在于 : 所述的内芯筒的前端部固定 设置有前端盖, 所述的对外连接单元包括沿轴向开设在所述的前端盖上的连接孔、 设置在 所述的连接孔内的螺钉。 6. 根据权利要求 5 所述的两段式冷却水套, 其特征在于 : 所述的内芯筒的后端的内部 设置有一个卡台, 一个后端盖卡设在所述的卡台上, 所述。
7、的前端盖与所述的后端盖之间设 置有将二者轴向相定位的拉杆。 7. 根据权利要求 6 所述的两段式冷却水套, 其特征在于 : 所述的后端盖上开设有供所 述的进水管、 所述的出水管穿过的四个通孔。 8. 根据权利要求 6 或 7 所述的两段式冷却水套, 其特征在于 : 所述的拉杆的一端螺纹 连接在所述的前端盖上、 另一端穿过所述的后端盖后通过螺母固定。 9. 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的两段式冷却水套, 其特征在于 : 所述的外套筒的前端部的内 壁具有周向向内延伸的凸台, 所述的内芯筒的对应前端部具有与所述的凸台相轴向抵紧的 凸缘。 权 利 要 求 书 CN 103909645 A 2 1/3 页 3。
8、 两段式冷却水套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一种两段式冷却水套。 背景技术 0002 冷却水套的主要作用是通过水套的冷却温度使得制品的内壁快速降温成形, 以往 的水套中均是采用一段式的水通道, 即进入冷却水一直到达水套的后端再排出, 这样就使 得流至后端的水温已经明显升高, 冷却效果明显减弱, 制品的性能较低。 发明内容 0003 针对上述存在的技术不足,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两段式冷却水套, 设置两段 分别进出水控制的水通道, 靠近后端的水温略高于靠近前端的水温, 这样既保证良好的冷 却效果, 又避免过度冷却造成的环刚度降低, 使制品的性能达到最佳值。 0004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
9、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 一种两段式冷却水套, 包括外套筒和同轴心收纳于所述的外套筒内部的内芯筒, 所述 的外套筒、 所述的内芯筒均具有前端和后端, 所述的内芯筒上沿轴向从前端向后端依次开 设有第一进水孔、 第一出水孔、 第二进水孔及第二出水孔, 所述的第一进水孔连通至第一水 源, 所述的第一出水孔连通至第一水回收单元, 所述的第二进水孔连通至第二水源, 所述的 第二出水孔连通至第二水回收单元, 所述的内芯筒的外壁上对应所述的第一进水孔、 第一 出水孔、 第二进水孔和第二出水孔分别开设有周向的分流槽, 所述的第一进水孔对应的分 流槽与所述的第一出水孔对应的分流槽之间贯通设置有第一走水槽, 所。
10、述的第一走水槽与 所述的外套筒的内壁之间形成第一水通道, 所述的第二进水孔对应的分流槽与所述的第二 出水孔对应的分流槽之间贯通设置有第二走水槽, 所述的第二走水槽与所述的外套筒的内 壁之间形成第二水通道, 所述的第二水通道内水的温度略高于所述的第一水通道内水的温 度, 所述的外套筒的前端部的内壁与所述的内芯筒的前端部的外壁之间设置有第一密封组 件, 所述的外套筒的后端部的内壁与所述的内芯筒的后端部的外壁之间设置有第二密封组 件, 所述的第一进水孔、 第一出水孔、 第二进水孔和第二出水孔均位于所述的第一密封组件 和所述的第二密封组件之间, 所述的内芯筒的前端部设置有对外连接单元。 0005 优选。
11、地, 所述的第二进水孔与所述的第二出水孔之间的距离大于所述的第一进水 孔与所述的第一出水孔之间的距离。 0006 优选地, 所述的第一进水孔、 所述的第二进水孔均设置有进水接头和进水管 ; 所述 的第二出水孔、 所述的第二出水孔均设置有出水接头和出水管 ; 各所述的进水接头、 进水 管、 出水接头、 出水管均位于所述的内芯筒的内部。 0007 优选地, 所述的第一走水槽为多条直槽、 单头螺旋槽或多头螺旋槽 ; 所述的第二走 水槽为多条直槽、 单头螺旋槽或多头螺旋槽。 0008 优选地, 所述的内芯筒的前端部固定设置有前端盖, 所述的对外连接单元包括沿 轴向开设在所述的前端盖上的连接孔、 设置在。
12、所述的连接孔内的螺钉。 说 明 书 CN 103909645 A 3 2/3 页 4 0009 优选地, 所述的内芯筒的后端的内部设置有一个卡台, 一个后端盖卡设在所述的 卡台上, 所述的前端盖与所述的后端盖之间设置有将二者轴向相定位的拉杆。 0010 优选地, 所述的后端盖上开设有供所述的进水管、 所述的出水管穿过的四个通孔。 0011 优选地, 所述的拉杆的一端螺纹连接在所述的前端盖上、 另一端穿过所述的后端 盖后通过螺母固定。 0012 优选地, 所述的外套筒的前端部的内壁具有周向向内延伸的凸台, 所述的内芯筒 的对应前端部具有与所述的凸台相轴向抵紧的凸缘。 0013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
13、于 : 本发明的设计在外套筒与内芯筒之间设置靠前端的第一 水通道和靠后端的第二水通道, 并控制使第二水通道内的水温略高于第一水通道的水温, 这样既避免了现有技术中后端水温过高造成的冷却效果不佳, 又能够避免第二水通道带来 的过度冷却, 有效提高制品内壁表面的物理性能及其均匀性, 并且可以根据制管原料的特 性对第一水通道和第二水通道的水温分别进行控制, 适用性强, 可推广应用。 附图说明 0014 附图 1 为本发明的两段式冷却水套的结构示意图 ; 附图 2 为本发明的两段式冷却水套中的内芯筒的结构示意图。 0015 附图中 : 1、 外套筒 ; 2、 内芯筒 ; 3、 前端 ; 4、 后端 ;。
14、 5、 分流槽 ; 6、 第一走水槽 ; 7、 第二 走水槽 ; 8、 第一进水孔 ; 9、 进水接头 ; 10、 进水管 ; 11、 第一出水孔 ; 12、 出水接头 ; 13、 出水 管 ; 14、 密封圈 ; 15、 前端盖 ; 16、 连接孔 ; 17、 螺钉 ; 18、 卡台 ; 19、 后端盖 ; 20、 拉杆 ; 21、 凸台 ; 22、 凸缘 ; 23、 第二进水孔 ; 24、 第二出水孔。 具体实施方式 0016 下面结合附图所示的实施例对本发明作以下详细描述 : 本发明的两段式冷却水套用于制管模具的后方, 并与制管模具相固定连接, 该说明书 中的 “前端” 是指与制管模具相。
15、接的一端, 即靠近制管模具的一端, 而 “后端” 是指远离制管 模具的一端, 附图 1 及附图 2 中, 左侧为前端、 右侧为后端。 0017 如附图 1 及附图 2 所示, 一种两段式冷却水套, 包括外套筒 1 和同轴心收纳于外套 筒 1 内部的内芯筒 2, 外套筒 1、 内芯筒 2 均具有前端 3 和后端 4, 内芯筒 2 上沿轴向从前端 3 向后端 4 依次开设有第一进水孔 8、 第一出水孔 11、 第二进水孔 23 及第二出水孔 24, 第一 进水孔 8 连通至第一水源, 第一出水孔 11 连通至第一水回收单元, 第二进水孔 23 连通至第 二水源, 第二出水孔 24 连通至第二水回收。
16、单元, 内芯筒 2 的外壁上对应第一进水孔 8、 第一 出水孔 11、 第二进水孔 23 和第二出水孔 24 分别开设有周向的分流槽 5, 第一进水孔 8 对应 的分流槽 5 与第一出水孔 11 对应的分流槽 5 之间贯通设置有第一走水槽 6, 第一走水槽 6 与外套筒 1 的内壁之间形成第一水通道, 第二进水孔 23 对应的分流槽 5 与第二出水孔 24 对应的分流槽 5 之间贯通设置有第二走水槽 7, 第二走水槽 7 与外套筒 1 的内壁之间形成 第二水通道, 第二水通道内水的温度略高于第一水通道内水的温度, 外套筒1的前端3部的 内壁与内芯筒 2 的前端 3 部的外壁之间设置有第一密封组。
17、件, 外套筒 1 的后端 4 部的内壁 与内芯筒 2 的后端 4 部的外壁之间设置有第二密封组件, 第一进水孔 8、 第一出水孔 11、 第 二进水孔 23 和第二出水孔 24 均位于第一密封组件和第二密封组件之间, 内芯筒 2 的前端 说 明 书 CN 103909645 A 4 3/3 页 5 3 部设置有对外连接单元。 0018 进一步具体地, 第二进水孔 23 与第二出水孔 24 之间的距离大于第一进水孔 8 与 第一出水孔 11 之间的距离, 第一进水孔 8、 第二进水孔 23 均设置有进水接头 9 和进水管 10 ; 第二出水孔 24、 第二出水孔 24 均设置有出水接头 12 和。
18、出水管 13 ; 各进水接头 9、 进水 管 10、 出水接头 12、 出水管 13 均位于内芯筒 2 的内部, 第一走水槽 6 为多条直槽、 单头螺旋 槽或多头螺旋槽 ; 第二走水槽 7 为多条直槽、 单头螺旋槽或多头螺旋槽, 内芯筒 2 的前端 3 部固定设置有前端盖15, 对外连接单元包括沿轴向开设在前端盖15上的连接孔16、 设置在 连接孔 16 内的螺钉 17, 内芯筒 2 的后端 4 的内部设置有一个卡台 18, 一个后端盖 19 卡设 在卡台18上, 前端盖15与后端盖19之间设置有将二者轴向相定位的拉杆20, 后端盖19上 开设有供进水管10、 出水管13穿过的四个通孔, 拉杆。
19、20的一端螺纹连接在前端盖15上、 另 一端穿过后端盖 19 后通过螺母固定, 外套筒 1 的前端 3 部的内壁具有周向向内延伸的凸台 21, 内芯筒 2 的对应前端 3 部具有与凸台 21 相轴向抵紧的凸缘 22 ; 第一水源提供的冷却水 从进水管 10 经进水接头 9 和第一进水孔 8 达到对应的分流槽 5, 在分流槽 5 的作用下进入 第一走水槽 6 内, 直至在第一出水孔 11 对应的分流槽 5 汇合, 再经第一出水孔 11 和出水接 头 12 沿出水管 13 排至第一水回收单元 ; 第二水源提供的冷却水从进水管 10 经进水接头 9 和第二进水孔23达到对应的分流槽5, 在分流槽5的。
20、作用下进入第二走水槽7内, 直至在第 二出水孔 24 对应的分流槽 5 汇合, 再经第二出水孔 24 和出水接头 12 沿出水管 13 排至第 二水回收单元 ; 一般上述的外套筒 1 采用铜质结构, 内芯筒 2 采用铝质结构。 0019 上述的第一密封组件和第二密封组件分别采用两个平行设置的密封圈 14。 0020 使用时, 首先, 在内芯筒 2 内装好各个进水接头 9、 进水管 10、 出水接头 12 及出水 管 13, 然后将安装好前端盖 15 的内芯筒 2 以前端 3 从外套筒 1 的后端 4 伸入, 使凸缘 22 轴 向抵紧在凸台 21 上, 再通过螺钉 17 将前端盖 15 固定连接。
21、在制管模具上, 然后伸入内芯筒 2 内螺纹安装拉杆 20, 再使后端盖 19 上的对应孔套在拉杆 20、 各进水管 10 及各出水管 13 上, 并使后端盖 19 卡设在卡台 18 上, 在后端盖 19 的外侧利用螺母将后端盖 19 轴向定位在 拉杆 20 上。 0021 本发明的设计在外套筒 1 与内芯筒 2 之间设置靠前端 3 的第一水通道和靠后端 4 的第二水通道, 并控制使第二水通道内的水温略高于第一水通道的水温, 这样既避免了现 有技术中后端 4 水温过高造成的冷却效果不佳, 又能够避免第二水通道带来的过度冷却, 有效提高制品内壁表面的物理性能及其均匀性, 并且可以根据制管原料的特性对第一水通 道和第二水通道的水温分别进行控制, 适用性强。 0022 上述实施例只为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构思及特点, 其目的在于让熟悉此项技术的人 士能够了解本发明的内容并据以实施, 并不能以此限制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凡根据本发明 精神所作的等效变化或修饰, 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说 明 书 CN 103909645 A 5 1/1 页 6 图 1 图 2 说 明 书 附 图 CN 103909645 A 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