塑胶注入件以及塑胶模具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模具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塑胶注入件以及塑胶模具。
背景技术
现有塑胶模具的浇口通常为针点浇口,针点浇口的结构为一个口径较大的单一浇
口,由于针点浇口的口径较大,注塑时塑胶液体的流量较大,因此,当注塑完成后,产品上会
留有较多的残胶,在残胶去除后的断口处容易出现不平整的现象,此外,利用针点浇口浇注
时还会产生拉胶丝的问题。
上述的结构产生的残胶和拉胶丝问题都会影响塑料制品后续的装配,在塑料制品
后续的工艺中,需要增加工序将其压平,这使得塑胶制品的工艺复杂化且成本增加。
因此,需要提出一种改进的方案解决上述缺陷。
发明内容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塑胶注入件以及塑胶模具,可改善上述缺陷。
本申请的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塑胶注入件,包括本体以及多个浇口,
所述本体具有用于液体塑胶流通的流道,
多个所述浇口均开设于所述本体上,且均与所述流道连通。
优选地,所述本体包括筒状体和连接在所述筒状体的一端的堵头,
所述流道形成于所述筒状体内的空腔,多个所述浇口均开设在所述堵头上。
优选地,多个所述浇口中的至少一者沿所述堵头的内壁指向外壁的方向为尺寸逐
渐减小的锥形结构。
优选地,多个所述浇口在所述堵头上沿同一圆周分布。
优选地,多个所述浇口在所述圆周上均匀分布。
优选地,所述浇口的数量为三个。
优选地,多个所述浇口中的至少一者在所述堵头的内壁以及外壁上呈圆形。
优选地,多个所述浇口在所述堵头的内壁以及外壁上均呈圆形。
优选地,所述堵头为弧形结构,所述弧形结构凸向远离所述筒状体的一侧。
本申请的第二方面提供了一种塑料模具,包括塑胶注入件,所述塑胶注入件为上
述任一项所述的塑胶注入件。
本申请提供的技术方案可以达到以下有益效果:
本申请提供的塑胶注入件,将现有技术中单一大口径的针点浇口优化为多个浇
口,多个浇口均与流道连通,如此设置后,每个浇口处液体塑胶的流量减小,流道内的液体
塑胶可通过多个较小流量的浇口注入塑胶模具的内腔中,从而减小了浇口与塑胶产品的断
口处的出现残胶和拉胶丝问题的几率,改善了现有技术中采用单一大口径的针点浇口注胶
时产生的残胶多、拉胶丝的缺陷,在后续的制造过程中,断口处无需增加压平工序,简化了
塑胶制品的加工工艺,同时降低了生产成本。
应当理解的是,以上的一般描述和后文的细节描述仅是示例性的,并不能限制本
申请。
附图说明
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塑胶注入件与塑胶制品的示意图;
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所提供的塑胶注入件的示意图。
附图标记:
1-塑胶注入件;
11-本体;
11a-筒状体;
11b-堵头;
12-浇口;
2-液体塑胶;
3-塑胶制品。
此处的附图被并入说明书中并构成本说明书的一部分,示出了符合本申请的实施
例,并与说明书一起用于解释本申请的原理。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具体的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申请做进一步的详细描述。
如图1-2所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塑胶注入件1,塑胶注入件1作为塑胶模具
中的一个零部件,用于将液体塑胶2注入塑胶模具的型腔内,以便成型出塑胶制品3。
如图2所示,塑胶注入件1包括本体11以及多个浇口12,本体11具有用于液体塑胶2
流通的流道,多个浇口12均开设于本体11上,且均与流道连通,当成型塑胶制品3时,液体塑
胶2经由流道和浇口12进入型腔内,并在冷却后成型。
本体11通常包括筒状体11a和连接在筒状体11a的一端的堵头11b,筒状体11a内的
空腔即作为液体塑胶2流通的流道,堵头11b连接在筒状体11a的一端。根据一个实施例,多
个浇口12可以开设在筒状体11a上。本实施例中,多个浇口12开设在堵头11b上,如此设置的
浇口12使得液体塑胶2流出流道的方向与液体塑胶2受到的压力方向一致,使得液体塑胶2
的流动更加顺畅,且注胶效率高。
本申请中,还可设置多个浇口12中的至少一者沿堵头11b的内壁指向外壁的方向
为尺寸逐渐减小的锥形结构,也就是说,浇口12可以不设置成等径的柱形孔,而是设置成锥
形孔,其大端靠近堵头11b的内壁,小端靠近堵头11b的外壁,这样一来,浇口12的小端处具
有了收拢液体塑胶2的作用,当注胶完成,塑胶制品3断口处的残胶或拉胶丝的问题能够得
到改善,提高其表面的平整度。
多个浇口12在堵头11b上的分布方式可以是任意方式,例如,多个浇口12可以按行
列式分布等,在本实施例中,多个浇口12沿同一圆周分布,在同一圆周上分布的浇口12可加
强液体塑胶2流动流出流道时的均匀性,更进一步地,多个浇口12还可以在圆周上均匀分
布,以使得各浇口12之间具有相同的间隔,液体塑胶2的均匀流动进一步得到加强。
在图2所示的实施例中,浇口12的数量设置为三个,三个浇口12在同一圆周上均匀
分布,浇口12的设置数量与堵头11b的表面积的大小相匹配,一方面,改善了浇口开设数量
过多时工艺复杂的缺陷,另一方面改善了浇口数量过少时成型效率低的缺陷。
此外,浇口12的形状也可以任意设置,例如,浇口12可以设置成椭圆形、方形等,本
实施例中,设置多个浇口12中的至少一者在堵头11b的内壁以及外壁上呈圆形,圆形浇口方
便加工,加工工艺性好。进一步,多个浇口12还可以在堵头11b的内壁以及外壁上均呈圆形。
堵头11b用于封堵筒状体11a,堵头11b可以设置成平板结构或任意的曲形结构,本
实施例中,堵头11b设置为弧形结构,且该弧形结构凸向远离筒状体11a的一侧,也就是说,
堵头11b在筒状体11a的一端形成弧形凸头,这样设置的优点在于,当液体塑胶2进入流道
时,液体塑胶2能够被聚拢在堵头11b的凹腔中,并经由该凹腔流入塑胶模具的成型腔内,而
不会在流道内滞留,减少了液体塑胶2在流道内残留的现象。
如图1所示,图1示出了塑胶注入件1与塑胶制品3的示意图,采用本申请提供的塑
胶注入件1,塑胶制品3的断口处残胶和拉胶丝的问题得到了改善,且无需增加压平工艺,简
化了塑胶制品3的加工工艺且降低了加工成本。
需要说明的是,浇口12的开口尺寸可以根据塑胶制品3的体积设定,如果塑胶制品
3的体积较大,则浇口12的开口尺寸可适当加大,如果塑胶制品3的体积较小,则浇口12的开
口尺寸可适当减小,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依据经验值设定。
本申请还提供了一种塑料模具,该塑胶模具包括塑胶注入件1,塑胶注入件1为上
述任一方案所述的塑胶注入件1。
以上所述仅为本申请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申请,对于本领域的技
术人员来说,本申请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申请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
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