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涉及一种步兵轻武器-步枪。它由一种发射有壳弹的普通步枪和一种发射无弹壳的步枪组成。 现代自动步枪发展到今天,无论其原理(主要有两大原理-导气式和半自由枪机式)还是结构,可以说是比较完善了。为了减轻单兵负荷,提高携弹量,各国都相继装备了各种小口径自动步枪。如美国的M16系列步枪、德国的G3步枪、苏联的AK74步枪等小口径自动步枪。由于因为小口径步枪具有许多普通口径步枪所没有的优点。枪械小口径化已成为轻武器的一大发展趋势。这之后,又出现了结构较简单、枪及枪弹的重量大幅度降低能够节约原材料的无壳弹步枪。如德国的G11(G41)、澳大利亚的G30R及美国根据G11研制的先进战斗步枪(ACR)。
除导气式和半自由枪机式两原理外,还有一种自由枪机式自动原理。它具有结构简单紧凑,机构简化等特点,有利于提高武器的机动性。这可从某些冲锋枪上看出来。这种自动原理一般只用于发射手枪弹的冲锋枪和手枪。如中国的1985年式轻型冲锋枪。
由于发射有壳弹的步枪和发射无壳弹的步枪受自动原理不同和结构的限制,所以这两种步枪中地任何一个部件都不能通用,加之目前这两种步枪的零部件数量较多,在战时的补给和维修中将造成困难。由于传统自动枪械中采用的都是后置压缩式复进簧,这样,后座能量除供自动机完成自动射击动作外,还会有部分能量通过复进簧经枪托传到人体从而产生后座力。后座力对于自动枪械来说,是非常不利的,它会影响射击精度等多方面。
本发明的目的是要提供两种采用自由枪机式自动原理的步枪,它们能有效地发射各自的枪弹且无后座力,并实现枪械基本部件通用。
本发明的目的是这样实现:将压缩式复进簧换成可前置的拉伸式复进簧,通过一连杆与枪机成自动机。通过采用拉伸式复进簧的和相同的自动原理来改善自由枪机式武器的闭锁性能、无后座力射击和主要零部件通用。
本发明由于只是对复进簧作了改换及增加一连杆,所以结构简单:由采用小口径和自由枪机式自动原理所以零部件的数量大为减少,重量轻,提高了武器的机动性和携弹量;由于实现了无后座力射击,所以射击精度特别度;由采用了类似手枪的供弹装置(即将弹匣装在握把中)中无托结构(即机匣为枪托),所以尺寸小,士兵携带方便,有利于狭小空间作战;由于弹匣在握把中,弹膛有射手贴腮之前,所以能够避免只能抵右肩射击,左撇子不适用和发生炸膛等缺点;由于将两种步枪实现枪族化,提高了轻武器的标准化程度,所以补给和维修简化。
与任何轻武器一样,作为本发明之一的无壳弹步枪的关键也在于枪弹。所谓无壳弹步枪可以理解为枪械在射击没有弹壳抛出,枪械中没有,更准确地说不需要退壳机构。所以本枪弹引进了坦克炮弹上的可燃药筒技术来制造其弹壳,即该弹壳可燃,可用为发射药的部分,所以不需要退壳机构。其外观、尺寸均与现有小口径枪弹的金属壳相同,弹头与现有小口径弹头通用。为了防止自燃,弹壳表面涂覆有耐高温。耐氧化的涂料。
本发明的具体结构由以下的实施及附图给出。
图1是根据本发明之一的无壳弹步枪提出的剖面图。
下面结合图1详细说明本发明的细节及工作情况。
该步枪包括枪管(1),它拧接上机匣(2)上,上机匣(2)内有枪机(3),击针直接固定在机头上,在枪机(3)后端与连杆(4)相连,连杆(4)位于下机匣(5)内,下机匣前端内装复进簧(6);枪机(3)、连杆(4)、复进簧(6)的连接是以两个销子连接,其中连接杆和复进簧的销子同时也是机柄;下机匣上还装有把握(7),内有30发枪弹的直弹匣(3),把握前有发射机(具体结构来绘出)和扳机(10),无壳弹枪换装上机匣(2)和枪机(3)上加装退壳机构即可发射有壳弹,也就是说这两支枪中枪管(1)、枪机(3)、下机匣(5)及下机匣上的所有零部件均可通用。
射击时,先将机柄向后拉置待发位置,使连杆(4)受控于发射机构。同时,一发枪弹进入弹膛(9),扳动扳机(10),枪机(5)在复进簧的作用下复进,击针打击枪弹底火,枪机(3)依靠惯性和复进簧簧力闭锁枪膛。射出弹头后,在弹壳或燃气推动下,枪机(3)开锁通过连杆(4)使复进簧伸长,枪机后座,枪机后应过程中,弹壳被抛出枪外或排出废气。同时,下一发枪弹进入待击。本发明均可选择射击方式,或单发或连发。
本发明的两支枪全长780毫米,其中枪管550毫米,口径5.56毫米。除可发射中国生产的5.56毫米枪弹后,还可发射北约标准的5.56毫米枪弹(SS109枪弹)。这两枪还可构成各自的枪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