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是关于一种用于松散物料的冷却设备。 在传统的用于高温松散物料如烧结矿石的冷却设备中,烧结矿石沿一圆形轨迹运动,并且同时,冷却空气从轨迹下方向上流动以冷却烧结矿石。
日本实用新型No.1-25277中描述了这类冷却设备的典型例子。
该冷却设备包括一个沿一圆形轨迹运动的承载组件(它包括由一连接梁连接的圆形侧壁),和一个位于侧壁之间底部的槽,用于装载一批烧结矿石。冷却空气供入槽中的一个气箱。为了将冷却空气供入气箱,安装了一个沿圆形轨迹延伸的一个固定冷却管道,并在承载组件侧面安装了一个槽冷却管道。固定冷却管道和槽冷却管道之间的缝隙由水密封。
在圆形轨迹上一个位置处地用于装卸烧结矿石的供料/卸料站,槽冷却管道很可能与大气相通,这样冷却空气就会从槽冷却管道泄漏。为了避免这一问题,在供料/卸料站附近的一部分安装了一个固定板,用于关闭固定冷却管道内的空气通道。此外还安装了一个橡胶板,用以封闭槽冷却管道和固定板之间的间隙。在圆形轨道上不是供料/卸料站的其它冷却区域,在固定冷却管道的一个侧板部分和槽冷却管道的一个盖板之间安装了一个橡胶密封,用以防止冷却空气经水密舱流到供料/卸料站。
然而,采用这种已知的方案,用关闭固定冷却管道和槽冷却管道之间的间隙的橡胶密封要承受相当大的腐蚀,这就必须频繁地更换橡胶密封,从而造成维修非常麻烦的问题。
本发明的最初目的是提供一种用于松散物料的冷却设备,它克服了上述现有技术的问题,并且易于维修。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根据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用于松散物料的冷却设备,其中装载在一组可沿一圆形运行轨迹运动的槽上的大量高温松散物料由来自气箱的冷却空气冷却,气箱位于装载大量高温松散物料的各表面下方,所述冷却设备包括:
一个固定环形空气管道,它沿所述运行轨迹以圆形的方式安装并具有位于内圆周侧上的内侧壁部分和位于外圆周侧上的外侧壁部分,在所述内、外侧壁部分之间限定了一个空气通道,所述固定环形空气管道在顶部是敞开的;
环形水密舱,它们分别位于所述内、外侧壁部分的外侧上;
一个可动环形空气管道,它可与所述槽一体运动并可从上方覆盖所述固定环形空气管道敞开口;所述可动环形空气管道有一内圆周侧壁部分和一外圆周侧壁部分,所述侧壁部分的下端所处之位置分别与所述固定环形空气管道的内、外侧壁部分的上端对应;
一组连接管道,用以将可动环形空气管道与所述槽的相应气箱连通;
密封板件,它们分别从所述可动环形空气管道的两侧壁部分上垂下而进入所述环形水密舱的水中;
在所述可动环形空气管道的侧壁部分的各下端和所述固定环形空气管道的侧壁部分的各上端之间限定的缝隙,它们将固定环形空气管道内的空气通道与所述环形水密舱连通;
第一密封板,位于所述固定环形空气管道的侧壁部分的各上端并相对于所述可动环形空气管道的侧壁部分的各下端,以尽量减小所述缝隙;和
第二密封板,位于所述可动环形空气管道的侧壁部分的各下端,以与所述第一密封板一起形成迷宫式密封。
根据这种方案,固定环形空气管道和可动环形空气管道之间连接处的缝隙通过迷宫效应密封,迷宫效应是通过第一密封板,可动空气管道的侧壁部分,和第二密封板的组合获得的,这样就有效地阻止了冷却空气的逃逸。所以,就不需要如传统橡胶密封这类的密封结构,它们在相关表面之间必须滑动接触。这种方案没有、磨损的可能性并因此大大简化了维修和检查。
图1是一剖视图,示出了一个根据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用于松散物料的冷却设备;
图2是冷却设备的示意性平面视图;
图3是冷却设备一部分的局部剖视图;
图4是图3所示部分的局部剖侧视图;
图5是图4所示的局部剖平面视图;
图6是示意性剖视图,示出了根据本发明另一实施例的用于松散物料的冷却设备的一部分;
图7是一局部剖视图,示出了根据本发明又一实施例的用于松散物料的冷却设备的一部分,
现在参照图1至5描述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
在图1和2中,数字1表示一个可沿一圆形运行轨迹A运动的承载组件。承载组件1用于将热的松散物料或烧结矿石从位于运行轨迹A的一部分处的供料站输送到位于运行轨迹A的另一部分处的卸料站,从而在这样输送烧结矿石的同时用冷却空气冷却烧结矿石。承载组件1包括一个内圆形侧壁3和一个外圆形侧壁4,两个侧壁由一根连接梁2内连接,还包括一组槽7,槽7位于图形侧壁3,4之间的底部并可通过导轮5在圆形的导轨6上运动。
每个槽7包括一个两侧带导轮5的槽体11和位于槽体11顶部的气箱12。气箱12的顶侧带有一块加工有多个气孔13a的通气板13。气箱12在其内圆周侧面加工有一个开口14。
在承载组件1的径向内侧有一个固定环形空气管道21,它沿承载组件的运行轨迹A延伸。固定环形空气管道21的所处高度低于槽7并在其顶部是敞开口,并如图3至5详细所示,它具有内、外侧壁部分22,23,每个侧壁部分均加工有一个顶部敞开的环形水密舱24。固定环形空气管道21的侧壁部分22,23为双壁结构,即各侧壁部分22,23均带有一个内圆周板22a,23a和一外圆周板22b,23b。
一个覆盖整个固定环形空气管道2顶部的可动环形空气管道31位于内圆形侧壁3的圆周内侧下方,空气管道31通过一组连接管道37安装在内圆形侧壁3上。可动环形空气管道31和固定环形空气管道21通过水密而密封。更具体说,密封板34分别从可动环形空气管道31的侧壁部分32,33垂下以进入两个环形水密舱24。35所示的是一个安装法兰。每个密封板34这样构成即其下端位于各环形水密舱24内的水面之下。一个盖板36从各密封板34外侧的顶端倾斜向下延伸以便在外侧覆盖各环形水密舱24的顶部。
如图1所示,每个连接管道37将可动环形空气管道31与加工在内圆形侧壁3上并分别与各个槽7对应的开口8连通。通过连接管道37,槽7的各个气箱12的内部保持与固定环形空气管道21内的空气通道25相通,这样冷却空气就可通过空气通道25供入每个气箱12。
如图2所示,在承载组件1的运行轨迹A的中间位置有一个用于装、卸烧结矿石的供料/卸料站B,在该站B每个槽7的气箱12与大气相通。
所以,采取了一定措施以防止冷却空气从设备的该部分逃逸。更具体说如图3所示,可动环形空气管道31的下开口被加工成比固定环形空气管道21内的空气通道25的宽度窄。可动环形空气管道31的侧壁部分32,33的下端所处之位置略高于固定环形空气管道21的侧壁部分22,23的上端。在内圆周板23a和外圆周板22b(它们限定了固定环形空气管道21的环形水密舱24)的上端,分别带有第一密封板41,用以将相对于可动环形空气管道31的侧壁部分32,33的缝隙a减小到尽可能窄的程度,该密封板41基本上沿运行轨迹A的整个长度延伸。每个缝隙a构成了空气通道和其中一个环形水密舱之间的连接,在可动环形空气管道31的侧壁部分32,33的下端(其外侧),分别带有第二密封板42,用以与下端和第一密封板41一起形成迷宫式密封,该第二密封板42在第一密封板41的上方并沿运行轨迹A的整个长度延伸。
如图2至5所示,在烧结矿石的供料卸料站B的前端和后端位置,有一个用于关闭固定环形空气管道21内的空气通道25的固定板43。每个固定板43包括一对用于在横断面上隔断空气通道25的隔断侧板44,隔断侧板44在运行轨迹A的纵向上隔开一预定距离,并还包括一个在隔断侧板44的上端之间延伸的顶侧隔断板45,如图3所示,这样确定顶侧隔断板45高度方向的位置,即顶侧隔断板的上表面高于第一密封板41的上表面,从而使冷却空气在供料/卸料站B处的可能泄漏减至最低程度。
如图5所示,在供料/卸料站B的前、后端的固定板43之间的连通缝隙a由第三密封板46密封,该密封板与固定板43的顶侧隔断板45平齐。
如图4和5所示,在为每个槽7提供的相邻连接管道37之间的可动环形空气管道31的各部分带有隔板47,用以在槽7运动的方向上隔断固定环形空气管道21位于空气通道25上方的该部分。
如图1,3和4所示,冷却空气供给管道48在一预定位置与固定环形空气管道21连接。此外,如图1所示,一个用于回收因冷却烧结矿石而加热的空气的固定罩49位于圆形侧壁3和4的上方,该固定罩49沿运行轨迹A的整个长度延伸。
下面,解释设备的冷却原理。
在运行轨迹A上由冷却区域C标出的部分,由冷却空气供给管道48供入固定环形空气管道21的空气通道25内的冷却空气通过各个连接管道37进入相应槽7的气箱12。然后冷却空气通过槽7的通气板13以冷却烧结矿石。最后,冷却空气经槽7上方的固定罩49排出。
在冷却区域C进入固定环形空气管道21的空气通道25内的冷却空气被固定板43阻挡,使之不能进入供料/卸料站B。所以,冷却空气就不会经供料/卸料站B排入大气层。
在冷却区域C的空气通道25和环形水密舱24之间的连通缝隙a处,在第一密封板41,侧壁部分32,33和第二密封板42形成的迷宫效应作用下可以有效地阻止冷却空气泄漏。如果有泄漏的话,水密设计也会阻止空气的任何泄漏。
在供料/卸料站B,构成各固定板43上表面的顶侧隔断板45位于第一密封板41的上方。这是为了更好地保证能有效阻止冷却空气的泄漏。
可动环形空气管道31的位置比槽7低并经连接管道37的中间连接而与承载组件1连接。这样即使圆形侧壁3.4有任何损坏并需要更换,这种设计也使更换操作十分容易。由于环形水密舱24的位置比槽7低,所以对完成水密舱的维修和检查(必须从上方进行)非常有利。
如图2所示,在承载组件1的输送轨迹A上供料/卸料站B后面提供了一个热回收区域D,用于回收因冷却烧结矿石而被加热到高温的空气中的热量。在热回收区域D有一个未示出的热回收装置,所以可允许热空气从热回收装置返回到固定环形空气管道21。
如果热空气进入环形水密舱24并使舱内的水沸腾,就会带来极大的不便。为了防止这一问题,在热回收区域D,在第一密封板41的上方安装了未示出的第四密封板,所以可动环形空气管道31的侧壁部分32,33的相应下端与第一密封板41之间的连通缝隙a变窄。例如,与第三密封板46一样,第四密封板可位于相同的高度并隔开相同的距离。在热回收区域D和不含热回收区域D的冷却区域C之间的边界,安装一个结构类似于固定板43的顶侧隔断板45的隔断板,所以在热回收区域D和不含热回收区域D的冷却区域C之间不会产生气体混合。
图6示出了本发明的一个改进实施例。在该实施例中,第5密封板51位于例如与第三密封板46相同的高度,所以在运行轨迹A的整个长度上连通缝隙a被减小到尽可窄的程度。在冷却区域C而不是热回收区域D的其它部分,固定环形空气管道21的内、外板22b、23a上加工有空气孔52,所以固定环形空气管道21内被充分冷却的冷却空气进入环形水密舱24以冷却热回收区域D处的用于水密封的水。
图7示出了本发明的另一改进实施例。在该实施例中,水密舱24内的密封板34在其水面以下的下端分别安装有由不锈钢制成的钢丝刷56。当承载组件1运动时钢丝刷56与其一起运动。这样它们就可刷走沉积在环形水密舱底部的脏物。在至少一个圆周位置,在各环形水密舱24的底部有一个未示出的漏斗形沉积物排污口。
根据该方案,进入空气通道25的一部分脏物可进入环形水密舱24并沉积在其底部,但钢丝刷56能将它们朝各自的排污口清扫。这样清扫的脏物可通过与各排污口连接的排污管方便地排走。用这种钢丝刷56将脏物朝各排污口清扫的优点是不必在环形水密舱24的底部提供大量的排污口。
可采用橡胶板或类似物作为刮板代替所述钢丝刷56。也可以在一个位置安装数排刮板以提高刮扫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