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色打印墨匣.pdf

上传人:b*** 文档编号:5486970 上传时间:2019-01-27 格式:PDF 页数:14 大小:767.7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510741341.9

申请日:

2015.11.03

公开号:

CN106626783A

公开日:

2017.05.10

当前法律状态:

授权

有效性:

有权

法律详情:

授权|||实质审查的生效IPC(主分类):B41J 2/175申请日:20151103|||公开

IPC分类号:

B41J2/175

主分类号:

B41J2/175

申请人:

研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发明人:

罗进添; 陈宏泽

地址:

中国台湾新竹市科学园区研发二路28号1楼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上海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31100

代理人:

喻学兵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提供一种多色打印墨匣,包含:本体,具有容置空间;分隔件,设置于容置空间中,以将容置空间分隔定义出四个墨室,四个墨室的体积相同;一封闭件,每一封闭件具有二凸部;其中,本体更具有四个供墨流道,分别设置于每一墨室中,每一供墨流道具有第一端部、第二端部及第三端部,第一端部是分别与对应的墨室连通,第二端部是分别横向水平延伸连通至相对应的喷墨槽,第三端部是分别横向水平沿伸贯穿本体而形成插槽,且封闭件的凸部均分别插入对应的插槽中,俾将四个墨室内的墨水分别导送至相对应的喷墨槽,进行打印工作。

权利要求书

1.一种多色打印墨匣,其特征在于,包含:
一本体,具有一容置空间;
一分隔件,设置于该容置空间中,以将该容置空间分隔定义出四个墨室,
该四个墨室的体积相同;以及
二封闭件,每一该封闭件具有二凸部;
其中,该本体更具有四个供墨流道,分别设置于每一该墨室中,每一该供
墨流道具有一第一端部、一第二端部及一第三端部,该第一端部分别与对应的该墨
室连通,该第二端部分别横向水平延伸连通至相对应的一喷墨槽,该第三端部分别
横向水平沿伸贯穿该本体而形成一插槽,且每一该封闭件的该凸部均分别插入对应
的该插槽中,以将该四个墨室内的墨水分别导送至相对应的该喷墨槽,进行打印工
作。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色打印墨匣,其特征在于,该分隔件、该供墨流道
及该本体为一体成型的结构。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色打印墨匣,其特征在于,该本体具有一底面,该
底面设有一喷墨芯片,且这些喷墨槽对应设置于该喷墨芯片上。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色打印墨匣,其特征在于,该本体具有四侧壁,二
相对设置的该侧壁的底部各具有一凹部,且二相邻的该墨室中设置的该供墨流道的
该第三端部构成的二该插槽与同一该侧壁的该凹部相连通,且二该插槽之间具有一
高度差。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多色打印墨匣,其特征在于,每一该封闭件具有该二
凸部及一本体,当该二凸部对应设置于二相邻的该墨室下的该插槽内时,该本体对
应设置于该侧壁的该凹部内,以封闭二相邻的该墨室。

说明书

多色打印墨匣

【技术领域】

本发明系关于一种打印墨匣,尤指一种适用于打印装置的多色打
印墨匣。

【背景技术】

随着科技的进步,印表机已发展为操作简便,能提供诸如办公室、
学校及个人快速打印出需求的各式彩色文件及图片,其中喷墨式印表机所印制的成
品不仅具有光泽鲜明、色彩饱满等优点,更可印制在多种不同材质的纸张上,综合
成本及实用性,喷墨式印表机在现今市场上占有重要的地位,广为大众使用。

喷墨式印表机目前以四种颜色混合迭加达到全彩印刷为主,所谓
的四种颜色即:青色(Cyan)、洋红色(Magenta)、黄色(Yellow)及黑色(Black),因
此喷墨式印表机为存放及供应CMYK四色墨水,延伸出多种墨匣结构,大致可区
分为两种类型,其中一种为两个分离墨匣的设计,分别为黑色墨匣与彩色墨匣,彩
色墨匣具有三个墨室,以容置CMY三种色墨水;另一种类型则为四色分离墨匣的
设计,将CMYK四色墨水各自以不同的墨匣独立设置,近年某些喷墨式印表机更
具5至6色墨匣的设计,以降低打印成本。

一般来说,墨匣属于耗材,故喷墨式印表机于使用一段时间的后,
便会因为墨匣内的墨水耗尽而必须更换墨匣,然而,习知墨匣的各墨室空间大小不
同,使得装在各墨室内的各色墨水填装量不同,容易造成部分颜色耗尽而其余颜色
尚未用完的状况,而残留的墨水亦无法再利用,必须要更换整个墨匣才能继续打印,
因而造成墨水的浪费。

因此,如何发展一种多色打印墨匣,俾使墨匣中各墨室的大小相
同以避免造成墨水浪费的问题,实为本领域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多色打印墨匣,俾解决墨匣中各墨室
的大小不同造成墨水浪费的问题,并提升墨水的利用率。

为达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多色打印墨匣,包含:本体,具
有容置空间;分隔件,设置于容置空间中,以将容置空间分隔定义出四个墨室,其
中四个墨室的体积相同;一封闭件,每一封闭件具有二凸部;其中,本体更具有四
个供墨流道,分别设置于每一墨室中,每一供墨流道具有第一端部、第二端部及第
三端部,第一端部系分别与对应的墨室连通,第二端部系分别横向水平延伸连通至
相对应的喷墨槽,第三端部系分别横向水平沿伸贯穿本体而形成插槽,且封闭件的
凸部均分别插入对应的插槽中,俾将四个墨室内的墨水分别导送至相对应的喷墨
槽,进行打印工作。

一种多色打印墨匣,包含:

一本体,具有一容置空间;

一分隔件,设置于该容置空间中,以将该容置空间分隔定义出四个墨室,
该四个墨室的体积相同;以及

二封闭件,每一该封闭件具有二凸部;

其中,该本体更具有四个供墨流道,分别设置于每一该墨室中,每一该供
墨流道具有一第一端部、一第二端部及一第三端部,该第一端部分别与对应的该墨
室连通,该第二端部分别横向水平延伸连通至相对应的一喷墨槽,该第三端部分别
横向水平沿伸贯穿该本体而形成一插槽,且每一该封闭件的该凸部均分别插入对应
的该插槽中,以将该四个墨室内的墨水分别导送至相对应的该喷墨槽,进行打印工
作。

该分隔件、该供墨流道及该本体为一体成型的结构。

该本体具有一底面,该底面设有一喷墨芯片,且该等喷墨槽对应
设置于该喷墨芯片上。

该本体具有四侧壁,二相对设置的该侧壁的底部各具有一凹部,
且二相邻的该墨室中设置的该供墨流道的该第三端部构成的该二插槽与同一该侧
壁的该凹部相连通,且该二插槽之间具有一高度差。

每一该封闭件具有该二凸部及一本体,当该二凸部对应设置于二
相邻的该墨室下的该插槽内时,该本体对应设置于该侧壁的该凹部内,以封闭二相
邻的该墨室。

【附图说明】


图1A系为本发明较佳实施例的多色打印墨匣的结构正视图。

图1B系为本发明较佳实施例的多色打印墨匣的结构底视图。

图2系为第1图所示的多色打印墨匣的A-A’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3系为图2所示的多色打印墨匣的C-C’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4系为第1图所示的B-B’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5系为本发明较佳实施例的封闭件的结构示意图。

【符号说明】


1:多色打印墨匣

10:本体

10a:容置空间

101:底部

100a:第一供墨流道

100b:第二供墨流道

100c:第三供墨流道

100d:第四供墨流道

101a、101b:第一端部

102:第一凹部

102a、102b:第二端部

103:第二凹部

103a、103b、103c:第三端部

104:侧壁

105:开口

11:分隔件

12:墨室

12a:第一墨室

12b:第二墨室

12c:第三墨室

12d:第四墨室

131a:第一上插槽

131b:第一下插槽

132a:第二上插槽

132b:第二下插槽

141、142:封闭件

141a、142a:第一凸部

141b、142b:第二凸部

141c、142c:主体

15:喷墨槽

15a:第一喷墨槽

15b:第二喷墨槽

15c:第三喷墨槽

15d:第四喷墨槽

16:喷墨芯片

【具体实施方式】

体现本发明特征与优点的一些典型实施例将在后段的说明中详细
叙述。应理解的是本发明能够在不同的态样上具有各种的变化,其皆不脱离本发明
的范围,且其中的说明及图式在本质上系当作说明之的用,而非用于限制本发明。

请一并参阅第1A、1B及2图,图1A系为本发明较佳实施例的
多色打印墨匣的结构正视图,图1B系为本发明较佳实施例的多色打印墨匣的结构
底视图,图2系为第1图所示的多色打印墨匣的A-A’剖面结构示意图。如图所示,
本发明的多色打印墨匣1主要包含本体10、分隔件11、二封闭件141、142。其
中,本体10具有容置空间10a,分隔件11系设置于本体10的容置空间10a中,
并将容置空间10a进一步分隔定义出体积相同的四个墨室12,用以容置相同容量、
不同颜色的墨水,封闭件141、142则各具有二凸部141a、141b(如图5所示)、
142a、142b;以及,本体10更具有四个供墨流道100,于本实施例中,四个供墨
流道100分别为第一供墨流道100a、第二供墨流道100b、第三供墨流道100c及
第四供墨流道100d,分别对应设置于每一墨室12中,每一供墨流道100a、100b、
100c、100d各具有第一端部101a、101b(如图3所示)、第二端部102a、102b(如
图3所示)及第三端部103a、103b、103c(如第3、4图所示),第一端部101a、
101b分别与对应的墨室12连通,第二端部102a、102b分别横向水平延伸连通至
相对应的喷墨槽15,第三端部103a、103b、103c分别横向水平沿伸贯穿本体10
而形成插槽131a、131b、132a、132b(如第3、4图所示),且封闭件141、142
的二凸部141a、141b、142a、142b分别插入对应的插槽131a、131b、132a、
132b中,俾将四个墨室12内的墨水分别导送至相对应的喷墨槽15,进行打印工
作。

续参阅图1A及图1B。如图1A所示,于本实施例中,本体10
系为一方形中空的匣体结构,但不以此为限,且具有一开口105,用以供分隔件
11经由开口105而设置于本体10内,并将本体11区隔出四个墨室12,于本实
施例中,四个墨室12分别为第一墨室12a、第二墨室12b、第三墨室12c及第四
墨室12d,但不以此为限。于一些实施例中,分隔件11与本体10系可为彼此分
隔设置的结构,然而于另一些实施例中,分隔件11与本体10亦可但不限为一体
成型的结构。以及,于一些实施例中,多色打印墨匣1更具有一盖体(未图示),用
以覆盖于开口105上,俾封闭本体10内的墨室12。且如图1B所示,本体10具
有四个侧壁104及一底面101,于底面101上设有喷墨芯片16,且喷墨芯片16
上具有四个喷墨槽15(如图3所示),于本实施例中,四个喷墨槽15分别为第一喷
墨槽15a、第二喷墨槽15b、第三喷墨槽15c及第四喷墨槽15d,且每一个喷墨槽
15a、15b、15c、15d(如图3所示)均与其对应的墨室12a、12b、12c、12d相连
通,由此可见,喷墨芯片16上的喷墨槽15(如图3所示)的数量系与本体10的墨
室12的数量相对应,换言之,若本体10上具有六个墨室12,则其喷墨芯片16
的喷墨槽15的数量即为六个,故墨室12及其对应的喷墨槽15的数量系可依照实
际施作情形而任施变化。

请续参阅图2,如前所述,本实施例的多色打印墨匣1的本体10
具有四个供墨流道100,即为第一供墨流道100a、第二供墨流道100b、第三供墨
流道100c及第四供墨流道100d,且该等供墨流道100a、100b、100c、100d分
别设置于相对应的第一墨室12a、第二墨室12b、第三墨室12c及第四墨室12d
中,用以将该等第一墨室12a、第二墨室12b、第三墨室12c及第四墨室12d中
容置的墨水透过第一供墨流道100a、第二供墨流道100b、第三供墨流道100c及
第四供墨流道100d以导送至其相对应的第一喷墨槽15a、第二喷墨槽15b、第三
喷墨槽15c及第四喷墨槽15d(如图3所示)中,以进行多色喷印作业。于另一些实
施例中,本体10、分隔件11及该等供墨流道100系可为但不限为一体成型的结
构。

请参阅图3,图3系为图2所示的多色打印墨匣的C-C’剖面结
构示意图。本发明的多色打印墨匣1虽具有第一墨室12a、第二墨室12b、第三墨
室12c及第四墨室12d,然于本图中仅例示第一墨室12a及第二墨室12b,以便
于说明。如图所示,于本实施例中,第一墨室12a中设有第一供墨流道100a,具
有第一端部101a、第二端部102a及第三端部103a,其中,第一端部101a系与
第一墨室12a相连通,借此可让存储于第一墨室12a中的墨水流入第一供墨流道
100a中,至于第二端部102a则对应设置于第一墨室12a之的下,且横向水平延
伸连通至相对应的第一喷墨槽15a,俾使第一墨室12a内的墨水可自第一端部
101a输送至第二端部102a处,再输送至第一喷墨槽15a中,以进行喷印作业;
于本实施例中,第一供墨流道100a更具有第三端部103a,且第三端部103a系与
第一端部101a、第二端部102a相连通,且同样设置于第一墨室12a之的下,并
横向水平延伸、且贯穿本体10的侧壁104,而与外界相连通。于另一些实施例中,
侧壁104的底部区域更可凹陷以构成第一凹部102,且第一凹部102系与第三端
部103a相连通,进而使第三端部103a形成第一上插槽131a,以供对应的封闭件
141的凸部141a设置于其中。

同样地,第二墨室12b中亦设有第二供墨流道100b,第二供墨
流道100b同样具有第一端部101b、第二端部102b及第三端部103b,且第二供
墨流道100b的第一端部101b亦与对应的第二墨室12b相连通,借此供存储于第
二墨室12b中的墨水流入第二供墨流道100b中,并经由第二端部102b流至相对
应的第二喷墨槽15b中,以进行喷印作业;相同地,第二供墨流道100b的第三端
部103b的设置方式亦为横向水平延伸,且贯穿本体10的另一侧壁104,此侧壁
104系与第一墨室12a相连通的侧壁104相对应设置,且在此侧壁104的底部处
亦凹陷形成第二凹部103,且第二凹部103亦与第二供墨流道100b的第三端部
103b相连通,进而使第三端部103b形成第二下插槽132b。

至于第三墨室12c与第四墨室12d的内部结构系分别与第一墨室
12a及第二墨室12b的内部结构相仿,故于此不再赘述。然而,如图3可见,第
一墨室12a下的第三端部103a所构成的第一上插槽131a与第二墨室12b下的第
三端部103b所构成的第二下插槽132b之间系具有一高度差,换言之,第一墨室
12a下的第三端部103a所构成的第一上插槽131a与其另一相邻的第四墨室12d
下的第三端部(未图示)所构成的第一下插槽131b(如图4所示)之间亦具有一高度
差,且第三墨室12c下的第三端部103c所构成的第二上插槽132a(如图4所示)
与第二墨室12b下的第三端部103b所构成的第二下插槽132b之间亦具有一高度
差。

请参阅图4、5,图4系为第1图所示的B-B’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5系为本发明较佳实施例的封闭件的结构示意图。如图4所示,可见第一墨室
12a、第二墨室12b、第三墨室12c及第四墨室12d内设置的第一供墨流道100a、
第二供墨流道100b、第三供墨流道100c及第四供墨流道100d的配置方式,且于
本实施例中,第一墨室12a的第一供墨流道100a的第三端部103a及第四墨室12d
的第四供墨流道100d的第三端部(未图示)系与同一侧壁104上的第一凹部102相
连通,且该二第三端部103a所构成的第一上插槽131a及第一下插槽131b系可
与同一封闭件141对应组接,借此以同时封闭第一墨室12a及第四墨室12d;相
同的,第二墨室12b的第二供墨流道100b的第三端部(未图示)及第三墨室12c的
第三供墨流道100c的第三端部103c系与同一侧壁104上的第二凹部103相连通,
且该二第三端部103c所构成的第二上插槽132a及第二下插槽132b系可与同一
封闭件142对应组接。且如图5所示,本发明的封闭件141、142系为二相同结
构的元件,且封闭件141、142各具有第一凸部141a、142a、第二凸部141b、
142b及主体141c、142c,其中每一封闭件141、142的第一凸部141a、142a及
第二凸部141b、142b均可分别对应插入同一侧的二插槽中,例如:封闭件141
的第一凸部141a可对应插入第一墨室12a下的第一上插槽131a中,而其第二凸
部141b则可对应插入第四墨室12d下的第一下插槽131b中,借此以透过封闭件
141的设置,而同时将第一墨室12a及第四墨室12d下的二第三端部103a予以封
闭,进而使第一墨室12a及第四墨室12d可达密封状态。相同的,封闭件142的
第一凸部142a亦可对应插入第三墨室12c下的第二上插槽132a中,且其第二凸
部142b可对应插入第二墨室12b下的第二下插槽132b中,透过此封闭件142的
设置,而将第二墨室12b及第三墨室12c下的二第三端部103c予以封闭,进而使
第二墨室12b及第三墨室12c可达密封状态。至于封闭件141、142的主体141c、
142c系可分别对应设置于本体10的侧壁104的第一凹部102及第二凹部103中,
并透过主体141c、142c之外型设计,将封闭件141、142稳固地卡合于第一凹部
102及第二凹部103内,并使该二封闭件141、142不会凸出于侧壁104之外。

于本实施例中,在插入封闭件141及142之后,多种墨水即可分
别存储于本发明的多色打印墨匣1的第一墨室12a、第二墨室12b、第三墨室12c
及第四墨室中12d,且借由与各墨室12对应相连通的供墨流道100将各墨室12
内的墨水分别导送至相对应的喷墨槽15(如图3所示),再透过喷墨芯片16(如图
1B所示)驱动而将墨水喷出,进行打印作业。然若欲进行各色墨水的补充时,亦可
将封闭件141、142脱离于本体10,并可透过一导墨管(未图示)而与一连续供墨系
统(未图示)连接,借此以对第一墨室12a、第二墨室12b、第三墨室12c及第四墨
室中12d进行墨水补注。

综上所述,本发明的多色打印墨匣透过分隔件将容置空间分隔成
四个相同体积的墨室,借此可让各色墨水皆有相同的容量,避免墨水浪费而达到更
佳的墨水利用率,同时更透过封闭件的设置,以使多色打印墨匣可实施连续供墨的
补充作业。因此本发明所载的多色打印墨匣极具有产业利用价值,爰依法提出申请。

本发明得由熟悉此技术的人士任施匠思而为诸般修饰,然皆不脱
如附申请专利范围所欲保护者。

多色打印墨匣.pdf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多色打印墨匣.pdf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多色打印墨匣.pdf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多色打印墨匣.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多色打印墨匣.pdf(14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本发明提供一种多色打印墨匣,包含:本体,具有容置空间;分隔件,设置于容置空间中,以将容置空间分隔定义出四个墨室,四个墨室的体积相同;一封闭件,每一封闭件具有二凸部;其中,本体更具有四个供墨流道,分别设置于每一墨室中,每一供墨流道具有第一端部、第二端部及第三端部,第一端部是分别与对应的墨室连通,第二端部是分别横向水平延伸连通至相对应的喷墨槽,第三端部是分别横向水平沿伸贯穿本体而形成插槽,且封闭件的凸。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作业;运输 > 印刷;排版机;打字机;模印机〔4〕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