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够主动监察灯源状态的大处理量光催化废水降解反应器.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能够主动监察灯源状态的大处理量光催化废水降解反应器.pdf(31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申请公布号 CN 103359859 A (43)申请公布日 2013.10.23 CN 103359859 A *CN103359859A* (21)申请号 201310314950.7 (22)申请日 2013.07.18 C02F 9/08(2006.01) (71)申请人 李榕生 地址 315010 浙江省宁波市海曙区联丰路 169 弄 39 号 604 室 (72)发明人 李榕生 (54) 发明名称 能够主动监察灯源状态的大处理量光催化废 水降解反应器 (57) 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能够主动监察灯源状态的大 处理量光催化废水降解反应器, 属于废水处理技 术领域。 现有的相关技。
2、术中, 存在无极灯功能状态 难于即时知晓、 无极灯屏护用石英管管腔突水问 题, 以及, 微波能量浪费、 单罐废水处理量偏小、 降 解反应终点时刻难辨明、 次生臭氧逆向窜流腐蚀 磁控管等等问题, 本案针对上述系列问题。 本案将 光纤的一端引入到石英管周边, 光纤的另一端贴 近并指向紫外光强度检测仪的检测窗口, 藉此结 构即时监察无极灯其功能状态 ; 其结构还一揽子 地解决了其它所述问题。 (51)Int.Cl. 权利要求书 3 页 说明书 25 页 附图 2 页 (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发明专利申请 权利要求书3页 说明书25页 附图2页 (10)申请公布号 CN 1033。
3、59859 A CN 103359859 A *CN103359859A* 1/3 页 2 1. 能够主动监察灯源状态的大处理量光催化废水降解反应器, 该反应器的结构包括一 个容器, 所述容器其外形轮廓呈立方体形、 长方体形、 圆柱体形、 椭圆柱体形、 多棱柱体形、 球体形或椭球体形, 在所述容器内腔的下部区域装设有许多的微孔曝气头, 以及, 石英管, 该石英管架设在所述容器的内腔位置, 该石英管的两端装设有封堵盖头, 分别位于石英管 两端的所述封堵盖头上均开设有通气接口, 以及, 无极紫外灯, 该无极紫外灯呈棒状、 环状、 球状、 海星状或海胆状, 该无极紫外灯的数量至少在一个以上, 该数量。
4、至少在一个以上的无 极紫外灯均架设在所述石英管的内部, 以及, 空气泵, 该空气泵装设于所述容器的外部, 所 述石英管其一端封堵盖头上的通气接口经由通气管道并透过所述容器的壁与所述空气泵 的出气口联接, 所述石英管其另一端封堵盖头上的通气接口经由另一条通气管道与位于所 述容器内腔下部区域的微孔曝气头联接, 以及, 微波发生器, 该微波发生器装设于所述容器 的外部, 该微波发生器是磁控管, 以及, 波导管, 该波导管是用于传输微波的构件, 该波导管 的一端与所述磁控管联通, 该波导管的另一端透过所述容器的壁朝向所述容器的内腔, 以 及, 水泵, 该水泵位于所述容器的外部, 该水泵用于泵送待处理的。
5、废水, 该水泵其出水口通 往所述容器的内腔, 所述容器的顶部开设有尾气排放口, 其特征在于, 该波导管的透过所述 容器的壁的那一端进一步延伸进入所述容器的内腔, 该深入所述容器内腔的波导管的那一 端并且再进一步透过所述石英管的一个封堵盖头探入石英管的内部, 以及, 该反应器的结 构还包括金属材质的笼状的微波约束器, 笼状的微波约束器就是一个金属笼, 该笼状的微 波约束器上含有许多的孔洞或网眼, 该笼状的微波约束器的功能是约束微波, 遏制其无益 耗散, 同时, 允许大部分紫外光穿透, 该笼状的微波约束器的装设位置位于所述石英管的内 部, 该笼状的微波约束器其内腔与所述波导管的探入石英管的那一端联。
6、通, 所述联通指的 是微波通道意义上联接与贯通, 所述架设在石英管内部的无极紫外灯均被所述笼状的微波 约束器裹在其中, 以及, 增压泵, 该增压泵用于增压泵送混有大量催化剂微粒的降解之后的 水, 该增压泵其进水口经由通水管道并透过所述容器的壁与所述容器的内腔联接, 以及, 反冲洗式前置预过滤器, 该反冲洗式前置预过滤器其进水口与所述增压泵的出水口联接, 以及, 反冲洗式中空纤维膜微滤过滤器, 所述反冲洗式前置预过滤器其净水出口经由第一 个净水阀与该反冲洗式中空纤维膜微滤过滤器的进水口联接, 以及, 反冲洗式中空纤维膜 超滤过滤器, 所述反冲洗式中空纤维膜微滤过滤器其净水出口经由第二个净水阀与该。
7、反冲 洗式中空纤维膜超滤过滤器的进水口联接, 该反冲洗式中空纤维膜超滤过滤器其净水出口 与第三个净水阀的进口端联接, 该第三个净水阀的出水端是输出终端净水的出水端, 以及, 触媒浓浆过渡罐, 该触媒浓浆过渡罐是一个中空的罐体, 该触媒浓浆过渡罐用于暂时存放 所述过滤器其反冲洗程序所排放的触媒浓度比较高的水体, 位于该触媒浓浆过渡罐其内腔 底部的触媒浓浆回流口经由触媒浓浆回流阀通往所述容器的内腔, 该触媒浓浆回流阀是用 于开关控制该触媒回流通道的阀体, 所述反冲洗式前置预过滤器其污水出口经由第一个污 水阀通往该触媒浓浆过渡罐的内腔, 所述反冲洗式中空纤维膜微滤过滤器其污水出口经由 第二个污水阀通。
8、往该触媒浓浆过渡罐的内腔, 所述反冲洗式中空纤维膜超滤过滤器其污水 出口经由第三个污水阀通往该触媒浓浆过渡罐的内腔, 各所述过滤器均用于截留催化剂微 粒, 各所述过滤器其污水出口均转用为受截留催化剂微粒的回收再用输出口, 以及, 所述许 多的微孔曝气头相互聚集形成团簇状微孔曝气头集群, 该团簇状微孔曝气头集群悬空地架 设在所述容器内腔的下部区域, 该团簇状微孔曝气头集群其底侧边缘与所述容器内腔底面 权 利 要 求 书 CN 103359859 A 2 2/3 页 3 的纵向距离介于 10 厘米与 50 厘米之间, 该团簇状微孔曝气头集群其周遭边缘与所述容器 内腔侧壁的横向距离介于20厘米与30。
9、0厘米之间, 该团簇状微孔曝气头集群其中心或重心 位于所述石英管的正下方, 以及, 臭氧传感器, 该臭氧传感器其取样管的取样端口邻近所述 尾气排放口或探入所述尾气排放口的内部, 以及, 臭氧含量显示器、 臭氧警示器或臭氧含量 显示器与臭氧警示器的复合机构, 该臭氧传感器经由第一条电缆与该臭氧含量显示器、 臭 氧警示器或臭氧含量显示器与臭氧警示器的复合机构联接, 以及, 电源控制器, 该臭氧传感 器其输出电讯号经由第二条电缆与该电源控制器联接, 该电源控制器经由第三条电缆与所 述磁控管联接, 该电源控制器经由第四条电缆与所述空气泵联接, 该电源控制器是能够根 据其所接收的所述电讯号进行电源开关动。
10、作的电源控制器, 以及, 一组超声波换能器, 该一 组超声波换能器至少含有一个超声波换能器个体, 该一组超声波换能器用于辐射低频超声 波, 该低频超声波指的是频率在 20kHz-60kHz 范围的超声波, 该容器内腔底面由周边向中 心区域逐渐洼陷, 所述洼陷其坡度介于 5 度与 35 度之问, 该一组超声波换能器是贴附地装 设在该容器内腔底面其洼陷最深处所对应的那部分容器底壁的外侧面位置或内侧面位置, 以及, 高频振荡电讯号传输电缆, 该高频振荡电讯号传输电缆的一端与该超声波换能器联 接, 以及, 高频振荡电讯号发生器, 所述高频振荡电讯号传输电缆的另一端与该高频振荡电 讯号发生器联接, 以及。
11、, pH 探头, 以及, pH 分析仪, 该 pH 探头与 pH 分析仪相互联接, 该 pH 分 析仪并且与警报器联接, 该警报器用于对pH值超限状况发出警报, 该pH探头透过所述容器 的顶部伸入所述容器内腔, 以及, 经粉末烧结工艺制成的微孔不锈钢套筒, 该微孔不锈钢套 筒呈笔帽状, 该微孔不锈钢套筒位于所述容器内腔, 该微孔不锈钢套筒其封闭端朝下, 该微 孔不锈钢套筒其开口端朝上, 该微孔不锈钢套筒其朝上的开口端经由缓冲隔离垫与所述容 器顶部联接, 该 pH 探头其伸入所述容器内腔的那个部分探入该微孔不锈钢套筒之内, 该缓 冲隔离垫其材质是氟橡胶或硅橡胶, 以及, 两对于簧式浮球液位控制器。
12、, 该两对干簧式浮球 液位控制器均透过反应器的顶部伸入到反应器的内腔, 其中的一对干簧式浮球液位控制器 通过一个继电器与所述水泵的电源线缆联接, 其中的另一对干簧式浮球液位控制器通过另 一个继电器与所述增压泵的电源线缆联接, 该波导管其深入该容器内腔的那部分是由两段 不锈钢管构成, 该两段不锈钢管相互之间以法兰连接方式进行对接, 在该法兰连接之处, 使 用两层聚四氟乙烯垫片, 以及, 透波气密隔断板, 该透波气密隔断板是石英玻璃板、 聚四氟 乙烯板或致密烧结而成的陶瓷板, 该透波气密隔断板用于气密性横断分隔该波导管, 该透 波气密隔断板的板平面与该波导管该法兰连接之处的中轴线相互垂直, 该透波。
13、气密隔断板 其周边边缘楔入两层聚四氟乙烯垫片之间的结构位置, 以及, 第一个单向阀, 该第一个单向 阀装设在所述空气泵其送气通道上邻近所述空气泵出气口的位置, 以及, 石英管管腔正压 维持泵, 该石英管管腔正压维持泵是一台低功率的用于低流量泵送空气并仅以维持石英管 管腔正压为目的的微型的隔膜泵, 该石英管管腔正压维持泵其功率介于 5 瓦与 50 瓦之间, 该石英管管腔正压维持泵其出气口工作压强介于 1 米水柱与 5 米水柱之间, 该石英管管腔 正压维持泵其出气量在每分钟1升与每分钟80升之间, 该石英管管腔正压维持泵其出气口 透过第二个单向阀与所述空气泵作并联连接, 以及, 第三个单向阀, 该。
14、第三个单向阀装设在 该石英管管腔与所述微孔曝气头之间的联接气路上, 该联接气路也就是所述的另一条通气 管道, 以及, 至少一根以上的光纤, 以及, 紫外光强度检测仪, 该光纤的一端贴近并指向紫外 光强度检测仪的检测窗口, 该光纤的另一端透过该容器的顶部的壁深入到逼近该石英管管 权 利 要 求 书 CN 103359859 A 3 3/3 页 4 壁的位置并且其末梢指向该石英管的内腔。 2. 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的能够主动监察灯源状态的大处理量光催化废水降解反应器, 其特征在于, 该笼状的微波约束器其材质是经过镜面抛光处理的冲孔不锈钢。 3. 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的能够主动监察灯源状态的大处。
15、理量光催化废水降解反应器, 其特征在于, 该笼状的微波约束器是由镜面抛光不锈钢丝编织制成。 4. 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的能够主动监察灯源状态的大处理量光催化废水降解反应器, 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容器的底部开设有排污口, 该排污口用于排渣、 清污, 在该排污口位置 装设有排污阀, 所述排污阀是用于排污控制的阀门。 5. 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的能够主动监察灯源状态的大处理量光催化废水降解反应器, 其特征在于, 所述反冲洗式前置预过滤器其滤孔孔径介于5微米与300微米之间, 所述反冲 洗式中空纤维膜微滤过滤器其滤孔孔径介于 25 纳米与 1000 纳米之间, 所述反冲洗式中空 纤维膜超滤过滤器其。
16、滤孔孔径介于 15 纳米与 2 纳米之间。 6. 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的能够主动监察灯源状态的大处理量光催化废水降解反应器, 其特征在于, 该反冲洗式中空纤维膜超滤过滤器是由数量在一个以上的反冲洗式中空纤维 膜超滤过滤器单体相互并联联接组成。 7. 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的能够主动监察灯源状态的大处理量光催化废水降解反应器, 其特征在于, 该反冲洗式中空纤维膜微滤过滤器是由数量在一个以上的反冲洗式中空纤维 膜微滤过滤器单体相互并联联接组成。 8. 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的能够主动监察灯源状态的大处理量光催化废水降解反应器, 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反冲洗式中空纤维膜微滤过滤器其净水出口与所述反冲。
17、洗式中空纤维 膜超滤过滤器的进水口的联接管路上装设有第二个增压泵, 该第二个增压泵用于增补水压 以满足所述反冲洗式中空纤维膜超滤过滤器的进水压力需求。 9. 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的能够主动监察灯源状态的大处理量光催化废水降解反应器, 其特征在于, 该笼状的微波约束器自身结构中遍布的孔洞或网眼其口径范围是介于 0.5 厘 米与 3.0 厘米之间。 10. 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的能够主动监察灯源状态的大处理量光催化废水降解反应 器, 其特征在于, 该微孔不锈钢套筒其壁厚在3毫米至30毫米之间, 该微孔不锈钢套筒其微 孔孔径在 0.5 微米至 50 微米之间, 该缓冲隔离垫其厚度在 1 毫米至 。
18、8 毫米之间。 权 利 要 求 书 CN 103359859 A 4 1/25 页 5 能够主动监察灯源状态的大处理量光催化废水降解反应器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一种能够主动监察灯源状态的大处理量光催化废水降解反应器, 属于 C02F 废水处理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0002 微波光催化降解处理技术, 作为一种有效的针对含有机污染物工业废水的无害化 处理技术, 近年来颇受关注。 0003 关于微波光催化降解技术, 作为一例, 可以参见公开号为 CN102260003A 的中国专 利申请案。 0004 该公开号为 CN102260003A 的中国专利申请案, 是以微波作为激发源, 激发无极。
19、紫 外灯发射紫外线, 于液体内部照射掺有光催化剂二氧化钛的悬浮液, 该无极紫外灯被石英 管所笼罩保护着, 有空气泵向该石英管内腔持续注入空气, 由石英腔溢出的空气经由管道 与位于反应器底部的微孔曝气头联通, 该反应器内部的下方区域为曝气区, 该反应器内部 的上方区域是微波光催化反应区, 该方案还以反应器内置的膜分离组件, 来提析净化后的 水, 并以该膜分离组件实现光催化剂二氧化钛微粒的截留再用 ; 该方案还在无极紫外光源 与膜分离组件之间架设隔板, 用于防止紫外线对有机质的膜分离组件的辐射损伤 ; 通入反 应器内部的空气, 部分直接参与依托光催化剂二氧化钛的光催化降解反应, 还有一部分空 气,。
20、 在紫外光的直接照射下, 生成一定量的臭氧, 该生成的臭氧当然也发挥着针对有机污染 物的直接的氧化降解作用。 0005 该公开号为 CN102260003A 的中国专利申请案毫无疑问为微波光催化废水降解技 术的进步起到了不可忽视的推动作用, 其研发人员在该领域所展开的工作令人敬佩。 0006 基于由衷的敬佩之意, 以及, 共同的努力方向, 我们下面要谈的是问题。 0007 以下将要谈到的问题, 共有十七个 ; 该十七个问题是并列的十七个问题 ; 其排序 的先后仅仅是出于论述便捷的考虑。 0008 问题之一 : 0009 该公开号为 CN102260003A 的中国专利申请案, 其用于拦截催化剂。
21、二氧化钛微粒 的膜分离组件是安置于反应器内腔, 浸没在处理对象液体之中, 并且依靠升腾的含臭氧气 泡来冲刷膜分离组件, 藉此除去其表面所吸附、 滞留的催化剂微粒, 达成催化剂微粒的回 收、 再利用目的, 同时, 膜分离组件也是依靠这个方式自洁并保持其分离能力, 那么, 基于该 结构, 只能选用商业用帘式中空纤维膜组件或平板膜组件, 并且, 该膜分离组件是需要浸泡 在有臭氧气泡升腾的强氧化性的周遭环境中, 因此, 对膜分离组件的氧化耐受力必然有要 求, 普通材质的有机膜分离组件不能耐受这样的使用环境, 故只能选用 PVDF 材质的膜分离 组件, 这一点已在该案公开文本第 0009 段文字以及权项。
22、 3 中清楚地表明 ; 该种需要特殊的 氧化耐受力的滤膜其材质成本较高, 其市售价格当然也高于无氧化耐受力要求的普通有机 微滤膜组件 ; 换句话说, 该案的结构方式, 导致膜分离组件的材质被局限于较昂贵的 PVDF 材质。再有, 装置内可能的紫外光泄露, 可能触及有机膜组件, 这也要求装置内的有机膜组 说 明 书 CN 103359859 A 5 2/25 页 6 件材质能够抵抗紫外光辐照, 从这一点看, 基于该装置的结构方案, 有机膜分离组件的材质 也只能被局限在较昂贵的 PVDF 材质。 0010 有机膜组件相较于陶制过滤组件, 有其显而易见的优势 ; 关于这一点, 对于过滤技 术专业的人。
23、士来说, 是公知的, 在这里不展开赘述。 0011 那么, 在使用有机材质膜组件的前提之下, 能否撇开这种 PVDF 滤膜材质局限呢? 这是一个需要解决的问题, 此为问题之一。 0012 问题之二 : 0013 鉴于所述升腾气泡的冲刷力、 清洁能力比较弱, 因此, 与该清洁方式配合使用的 膜分离组件其孔径只能选用比较大的微滤级别的滤孔孔径, 该微滤级别的滤孔孔径为 0.1-0.2 微米, 关于这一点, 同样在该案公开文本第 0009 段文字以及权项 3 中有清楚的限 定, 该种滤孔孔径限定, 从该案这样的膜分离组件的选型、 内置且浸泡使用方式、 升腾气泡 自洁方法来看, 是必然的, 只能限定其。
24、滤孔孔径在微滤级别。换句话说, 这种以升腾气泡冲 刷的方式其冲刷力、 清洁力太弱, 以至于根本无法应对更小孔径的滤膜, 所以说, 在该案装 置中, 滤膜孔径限定在 0.1 微米 -0.2 微米之间, 是没有商量余地的必然选择。 0014 所谓0.1-0.2微米的滤孔孔径, 如果换一个计量单位, 对应的就是100-200纳米的 滤孔孔径 ; 那是什么概念呢?以其下限的 100 纳米滤孔孔径来说, 它所能拦截的催化剂微 粒其尺寸必须是在 100 纳米以上, 而小于 100 纳米的催化剂微粒是无法被拦截的 ; 换句话 说, 小于 100 纳米的催化剂微粒将直接穿透、 通过膜组件的滤孔, 混入降解反应。
25、器所输出的 所谓的净水之中。 0015 现在需要来谈谈紫外光催化降解反应所涉光催化剂的粒径以及光催化剂剂型选 择。 0016 从事光催化降解研究的专业人士都知道, 以紫外光激励的光化学降解反应, 其催 化剂多选用二氧化钛微粒催化剂 ; 目前, 在实验室水平上已经研发出品种繁多的基于二氧 化钛光催化特性的光降解用微粒催化剂, 当然, 这些不同制备方式形成的光降解用催化剂, 其粒径也是多样的 ; 不同制备方法制成的光催化剂其粒径小至20纳米, 大至100000纳米也 即 100 微米, 都有, 其中不乏性能优异的光催化剂品种 ; 但是, 由于性能长期稳定性评价、 制 备成本以及市场拓展等等方面因素。
26、的制约, 绝大多数的所述光催化剂其供应能力仅局限于 实验室水平, 而没有能够形成大规模市售的生产水平 ; 目前周知的能够大量购买到的市售 的能够实际大量使用的用于紫外光波段的光催化剂是著名的气相二氧化钛 P25 ; 气相二氧 化钛 P25 其具体技术含义, 业内人士都知道, 在这里不展开赘述 ; 气相二氧化钛 P25 的平均 粒径是 21 纳米 ; 气相二氧化钛 P25 性能不算最优, 但是, 其性能稳定, 关键是可以在市场上 大量购买得到, 并可以在工业规模上大量使用, 因此, 光催化专业实验室里也常常用 P25 催 化剂来作为衡量各种自制光催化剂催化性能的参照指针或对比指针, 事实上, 鉴。
27、于紫外光 催化降解反应的特点, 分散度越高的光催化剂, 越是适合该型反应的需要, 也就是说, 平均 粒径在 21 纳米左右的光催化剂其所能够提供的触媒界面面积、 抗沉降能力、 催化性能长期 稳定性等等方面, 综合而言, 是最理想的。 简单地讲, 目前, 价廉物美, 能够实际大量购买、 使 用的现成的市售的商品级的紫外光波段的光催化剂, 就是平均粒径为 21 纳米的气相二氧 化钛 P25 催化剂 ; 在工业规模的应用层面, 这种平均粒径为 21 纳米的光催化剂是事实上的 首选。 说 明 书 CN 103359859 A 6 3/25 页 7 0017 上文已述及, 该公开号为 CN1022600。
28、03A 的中国专利申请案, 其用于拦截光催化 剂的膜组件, 是以升腾气泡的冲刷来剥离膜组件表面所吸附、 沉积的催化剂微粒, 然而, 该 种以升腾气泡冲刷的方式其冲刷力、 清洁力太弱, 以至于根本无法应对更小孔径的滤膜, 因 此, 在该案装置中, 滤膜孔径被限定在0.1微米-0.2微米之间微滤滤孔级别, 换个计量单位 来说, 在该案装置中, 滤膜孔径被限定在100纳米-200纳米之间的微滤滤孔级别, 这是没有 商量余地的必然选择 ; 该案无可选择的100纳米-200内米之间的微滤滤孔当然无法拦截如 上所述的平均粒径为21纳米的气相二氧化钛P25颗粒 ; 那么, 如果使用P25光催化剂, 该催 化。
29、剂将完全无法拦截, 并流入所谓的净水中, 形成二次污染, 当然也造成催化剂的严重损失 和无法再用 ; 即便是使用其它品种的为此而特制的大粒径的二氧化钛光催化剂, 其使用过 程中因相互碰撞或与器壁碰撞, 必然也会产生大量小粒径碎片, 其中粒径小于 100 纳米的 碎片, 同样不能被 100 纳米 -200 纳米之间的微滤滤孔所拦截, 这些小碎片也会透过其膜组 件进入所谓的净水之中, 形成二次污染。 0018 可见, 该公开号为 CN102260003A 的中国专利申请案, 其针对光催化剂微粒的拦截 结构方案以及相关膜组件的清洁方案都不理想。 0019 因此, 如何在兼收并蓄该案优点的前提之下, 。
30、达成针对光催化剂微粒的精细的拦 截和回收再用, 是一个很值得深思的重要课题, 此为问题之二。 0020 问题之三 : 0021 我们知道, 液态水体其本身也能够吸收微波的能量, 并导致被处理的液态水体其 本身的温升效应, 而这种伴随废水处理过程而出现的温升效应, 却不是我们所期待的情形, 换句话说, 来自磁控管的微波能量没有完全被用于激发无极紫外灯, 而有相当一部分本应 只用于激发无极紫外灯的微波能量被耗散于所述的温升效应, 该种不受待见的温升效应造 成了不必要的微波能量浪费, 鉴于上述公开号为 CN102260003A 的中国专利申请案所展示 的装置结构方案, 其合理的途径, 只能是通过减少。
31、微波光催化反应器的体积或者说减少单 罐处理容量来来达成弱化微波多余耗散的目的, 关于这一点, 在该 CN102260003A 申请案其 具体实施方式中清晰表达了关于该装置结构整体的适宜尺寸, 其所表达的优选尺寸对应的 就是一个外形很小的装置, 那么, 如此一来, 反应器内壁与微波辐射源的距离小了, 与微波 接触的废水量小了, 废水所吸收的微波能量相对也小了, 与之相对应地, 单罐的废水处理量 因此也小了, 更具体地说, 其实施例中所表达的装置适宜尺寸所对应的内部容积是 40 升, 也即单罐废水处理量是40升, 即0.04立方, 换句话说, 其一次全套、 全程操作只解决了0.04 立方的工业废水。
32、, 那么, 就需要进行很多次的由首至尾的全套操作的重复, 其处理量的累加 才具有工业规模的意义, 打个比方说, 只是个大致的比方, 该案其优选结构尺寸大致对应的 单罐 0.04 立方这样的废水处理量, 需要重复 1000 次的由首至尾的全套、 全程操作, 其累加 量, 才能达到 40 立方这样一个具有工业水平的的废水处理量, 如此过度繁琐的重复操作将 导致人力、 物力的严重浪费, 可见, 该种由 CN102260003A 所展示的方案其实际的废水降解 处理效率可能不能尽如人意。因此, 如何在不造成更多微波能量浪费或减少微波能量浪费 的前提下, 增加单罐废水处理量, 减少该间歇式废水处理装置的不。
33、必要的太多的由首至尾 的重复操作次数, 提高其废水处理效率, 是一个有意义的值得关注的技术问题, 此为问题之 三。 0022 问题之四 : 说 明 书 CN 103359859 A 7 4/25 页 8 0023 该种由 CN102260003A 所展示的方案, 其反应罐内部漫布升腾的气泡, 对于推 动反应罐内部液体的相对大尺度的循环运动, 贡献稍显不足 ; 当然, 该不足之处, 对于 CN102260003A 方案如其具体实施方式中清晰表达的事实上对应的小尺寸、 小容量装置来 说, 几乎没有什么可观测的影响。 从工业规模的应用需求来看, 小尺寸的不能扩张处理量的 装置当然没有多大的吸引力 ;。
34、 那么, 作为一种可能性, 倘若有某种方式能够实现处理量的大 幅扩张, 此情形下, 反应罐内部液体的相对大尺度的循环运动其重要性就会自然地凸显出 来 ; 设想一下这种处理量大幅扩张的可能性, 那么, 如何强化反应罐内部液体的相对大尺度 的循环运动, 当然就是个问题, 此为问题之四。 0024 问题之五 : 0025 对于紫外光波段的光化学催化氧化反应来说, 有以下这么几个要素会影响到该种 氧化反应的效率, 其一是紫外光波长、 强度, 其二是光催化剂的粒径、 单位体积反应液中光 催化剂的使用量、 光催化剂其自身的催化性能等等, 其三是被氧化对象即水体中有机物的 浓度、 有机物分子结构其自身所决定。
35、的氧化难易程度等等, 其四是氧气气氛的充足程度, 在 其它条件相同的情况下, 氧气气氛的充足程度, 就会成为影响光化学催化氧化降解能力的 一个举足轻重的要素。 0026 如 CN102260003A 所展示的方案, 其安置于反应器内腔下部的众多微孔曝气头漫 布在底部, 并借由其所称的布水板, 使得这种微孔曝气头漫布安排的效果变得更甚, 当然, 这对于使用相对容易沉降的大颗粒的微米级的光催化剂的情形而言, 的确存在其有利的一 面, 但是, 从另一面来看, 这种微孔曝气头漫布安排的方式, 氧气气氛的供给过于分散, 而实 际上最需要强化供氧的区域的是光化学催化氧化的最有效区域, 由于短波紫外线在液态。
36、水 体中的有效穿透深度只有 20 厘米左右, 因此, 最需要强化供氧以促进光化学催化氧化进程 的有效区域实际上就是在石英管周边约 20 厘米距离之内的区域, 换句话说, 石英管周边约 20 厘米距离之内的区域是真正需要强化氧气气氛供给保障的区域, 这个区域氧气气氛供给 越强, 氧化反应也就进行得越快 ; 尤其特别地, 以微波激励方式来产生无极紫外发射, 其特 点就是可以做到大功率、 高强度, 这是无极紫外灯这种灯型的强项, 然而, 正因为其紫外辐 射的高功率、 高强度, 就更需要以强大的氧气气氛供给能力进行匹配, 否则的话, 那个强大 的紫外辐射能力就真的是大部分被浪费了。上文已经述及, 如 。
37、CN102260003A 所展示的方 案, 诸多因素限制了它的反应器尺寸, 限制了它的实际处理容量, 就如其具体实施例中清楚 地表明的那样, 那只能是一个单罐单次处理量只有 40 升左右的小反应器, 在这样的小反应 器、 小内腔的情况下, 因为尺寸本身就很小, 那么, 它在光化学催化氧化有效区域供氧集中 度方面的欠缺, 就不会那么明显, 甚至可以忽略不计, 更甚至完全可以看做是一个根本不存 在的问题, 面对那样的小尺寸的小反应器, 关于供氧集中度方面的欠缺问题, 根本就不可能 浮上脑际 ; 但是, 设想一下, 倘若能够克服所述诸多限制因素, 倘若能够有办法实际构建一 个大型、 大处理量的反应器。
38、, 那么上述石英管周边 20 厘米距离之内有效区域供氧强化问题 就会凸现出来, 尤其对于使用无极紫外灯作为紫外辐射源的情况, 上述石英管周边 20 厘米 距离之内有效区域供氧强化问题更加不容藐视, 因此, 如何在可能的大型无极紫外光催化 氧化降解反应器的构建之中, 增强所述有效区域的供氧集中度、 提高废水降解设备的效能, 就是个需要盯住的问题, 此为问题之五。 0027 问题之六 : 说 明 书 CN 103359859 A 8 5/25 页 9 0028 该 CN102260003A 方案将空气泵入内含无极紫外灯的石英管之内, 达成无极紫外 灯的通风降温、 冷却的目的, 而那些流动经过石英管。
39、的空气, 因受紫外线的照射, 有一部分 空气会转变为臭氧, 因此, 从石英管中流出的空气当然就是含有一些臭氧的空气, 该方案将 该含臭氧空气传输到位于反应器下方微孔曝气头, 并从微孔曝气头释出, 在这些含臭氧气 泡自下而上的升腾过程中, 其中所含的臭氧会与路程之中遇到的有机分子遭遇并发生氧化 还原反应, 这一氧化还原反应当然会消耗一部分臭氧, 这是没有疑问的, 但是, 上文已经述 及, 如 CN102260003A 所展示的方案, 必然存在的无法忽视的诸多的因素限制了它的反应器 尺寸, 限制了它的实际处理容量, 就如其具体实施例中清楚地表明的那样, 那只能是一个单 罐单次处理量只有 40 升左。
40、右的小反应器, 在这样的小反应器、 小内腔的情况下, 因为总体 尺寸本身就很小, 那么, 其反应器内腔的纵向尺寸或者满打满算地视作盛液深度也只能是 一个很小的尺寸, 这个尺寸如其具体实施方式之中所清楚地表明的, 只有大约 40 厘米, 满 打满算盛液深度也就只有40厘米, 实际上盛液深度当然要小于这个数, 就以40厘米的盛液 深度来分析, 那么, 这个 40 厘米的盛液深度是个什么概念呢?那就是说, 含臭氧空气升腾 通过废水的路径只有短短的 40 厘米, 这个路径太短了, 含臭氧空气气泡飞快地穿越仅仅只 有 40 厘米深的水体, 与水体接触时间太短了, 气泡中所含的臭氧, 只能有很小的一部分被。
41、 用于氧化降解有机物, 而大部分的臭氧实际上只是简单地路过液体, 从液面上逸出并经尾 气排放口排空, 简单地说, 这些臭氧的氧化作用潜力大部分被浪费了, 并且, 逸出的、 被浪费 的臭氧实际上会造成不必要的空气污染 ; 本案主要发明人曾以普通家用臭氧机经由微孔曝 气头向一米深的储水池中打入含臭氧空气, 在水深深度达一米的情况下, 仍然能够在水面 附近明显嗅到臭氧的气味, 可见, 那种 40 厘米深的盛液深度, 显然是不足以完全利用臭氧 ; 可见, 对于无极紫外光化学催化废水降解反应器这种类型的设备来说, 臭氧利用不完全的 问题也需要关注, 显然, 人们更期待的是臭氧利用更完全、 污染性尾气排放。
42、更少的无极紫外 废水降解反应器, 此为问题之六。 0029 问题之七 : 0030 废水催化降解反应器其运作, 需要消耗能量, 因此, 操作人员一定会希望, 当废水 降解反应进行到终点时, 能够不偏不倚地、 不过早也不过晚地即时地停止向反应器内部继 续注入能量 ; 停止注入能量的时刻倘若过早, 则废水降解不完全 ; 而如果早已达到反应终 点, 却仍然继续地向反应器内部注入能量, 那毫无疑问是在浪费宝贵的能源。 作为本案技术 背景的 CN102260003A 方案其结构不能对废水降解反应终点时刻给出任何的即时的信息, 那么, 就只能靠经验来估计废水降解反应的终点 ; 而靠经验来估计废水降解反应的。
43、终点, 那 显然不能令人满意 ; 那么, 如何针对废水降解反应终点时刻作出既不提前也无延迟的即时 的信息输出, 并在恰到好处的时刻即时地关闭对反应器的能量输入, 就是一个不可藐视的 技术门槛, 此为问题之七。 0031 问题之八 : 0032 接受微波光催化降解处理的所述工业废水, 其中难免夹杂一些缘自机械系统磨耗 过程的金属微粒以及碳粒之类的物质, 即便数量微小, 其存在几乎难以避免, 该公开号为 CN102260003A 的中国专利申请案中的所述有机质膜分离组件装设于微波光催化反应区, 其中的装设在石英管与膜分离组件之间的用于阻隔紫外线的隔板当然阻挡不了微波, 如 此, 微波的实际作用区域。
44、必然覆盖该方案中所述有机质膜分离组件所装设区域, 基于膜分 说 明 书 CN 103359859 A 9 6/25 页 10 离组件的工作机制, 如上所述的金属微粒以及碳粒之类的微粒其在膜分离组件有机质表层 的积淀过程难以避免, 而此类所述金属微粒以及碳粒之类的微粒, 恰恰是微波能量的良好 吸收介质, 吸收了微波能量的积淀态的所述金属微粒以及碳粒之类的微粒, 自然会对其紧 贴的有机质膜分离组件的表层产生基于热透蚀机制的持续的洞穿破坏, 如上所述, 由于该 CN102260003A 申请案其装置的结构决定了只能选用聚偏氟乙烯膜材, 该聚偏氟乙烯膜材耐 温约 140 摄氏度, 比一般膜材耐温确实高。
45、不少, 然而, 吸收了微波能量的积淀态的所述金属 微粒以及碳粒之类的微粒其点状洞穿式的热透蚀作用十分容易突破该聚偏氟乙烯膜材的 耐温温限, 由于上述原因, 可想而知, 该 CN102260003A 申请案其装置中的 PVDF 膜材其实际 使用寿命将大大低于所期待的理想的使用寿命, 该 CN102260003A 申请案其装置的结构, 决 定了在该结构框架下, 上述点状洞穿式的热透蚀破坏问题无法回避 ; 因此, 如何绕开该点状 洞穿式的热透蚀破坏问题, 亦需思量, 此为问题之八。 0033 问题之九 : 0034 该公开号为 CN102260003A 的中国专利申请案, 其说明书公开文本正文第 0。
46、008 段 文字及权利要求第二项, 对于其装置所能适用的催化剂粒径范围, 有一个限定, 该粒径范围 限定为20纳米至100微米。 我们知道, 在某些PH值预先调节不到位、 PH值不恰当的情况下, 二氧化钛微粒容易发生团聚, 进而影响其有效工作界面面积, 影响其光催化效能 ; 尤其对于 该粒径范围之中的那些相对较小粒径的区段, 更是容易出现因 PH 值预调不到位、 PH 值不恰 当而导致的团聚问题 ; 对于这种催化剂微粒团聚的情况, 是必须即时地采取有效措施, 进行 针对团聚体的解聚运作 ; 然而, 我们在该 CN102260003A 方案之中, 没有看到任何的有助于 即时地化解这一问题的结构或。
47、能够即时地化解该问题的方案提示。对于如 CN102260003A 方案那般因诸多因素限制而只能是小尺寸结构的反应器, 尚可以人工直接提起反应器, 进 行倾倒并在反应器外部检视、 处理上述团聚情况, 那么, 倘若有可能扩张其容量, 只是打个 比方说, 倘若是数个立方到数十个立方的大型反应器或巨型反应器, 那显然不是手工倾倒 其操作所能够对付的问题了, 那么, 对于这种催化剂微粒相互团聚的情况, 如何实现即时原 位处置, 就是一个技术问题, 此为问题之九。 0035 问题之十 : 0036 在该公开号为 CN102260003A 的中国专利申请案所表达的装置结构中, 用于屏护 无极紫外灯的石英管,。
48、 其外壁, 指的是石英管的外壁, 经长时间的与被处理工业废水的接 触, 难免逐渐积垢, 垢积的物质当然主要是不易被光催化反应所触动的无机类杂质, 因该机 制形成的积垢现象, 在设备长时间运行之后很容易被观察到 ; 附着于所述石英管外壁的垢 积层, 虽然只是薄薄的一层, 也足以对无极紫外灯的紫外光辐射造成显著的阻挡, 这将导致 该微波光催化反应处理装置的实际处理效力大幅减小 ; 其反应器内漫布升腾的气泡因过于 分散, 冲刷力量较弱, 倘若仅依靠该比较分散的气泡来维持石英管表面的光洁, 着实是勉为 其难, 换句话说, 该比较分散的气泡, 其较弱的冲刷力量尚不足以完全阻挡该石英管表面的 积垢进程 ;。
49、 在实验室尺度的使用过程中, 上述积垢问题不易觉察, 但是, 在工业应用尺度上, 该积垢问题毫无疑问将凸显出来 ; 因此, 如何在不拆机的前提下, 即时、 有效地清除该石英 管外壁上的垢积层, 维持该微波光催化处理装置的持续的高效率, 该问题亦不可忽视, 此为 问题之十。 0037 问题之十一 : 说 明 书 CN 103359859 A 10 7/25 页 11 0038 此问题为上文述及的问题之九其所衍生的问题。前面谈到, 在某些 PH 值预先调 节不到位、 PH 值不恰当的情况下, 二氧化钛微粒容易发生团聚, 进而影响其有效工作界面面 积, 影响其光催化效能 ; 尤其对于该 CN102260003A 方案论及的其所适用催化剂粒径范围之 中的那些相对较小粒径的区段, 更是容易出现因 PH 值预调不到位、 PH 值不恰当而导致的团 聚问题 ; 对于这种催化剂微粒团聚的情况, 是必须即时地采取有效措施, 进行针对团聚体的 解聚运作 ; 基于该 CN102260003A 方案其架构, 操作人员无法即时觉察反应器内部发生所述 团聚的情况, 因而也无法作出即时的处置, 由此, 该受诸多因素限制而只能是小尺寸结构的 反应器其有限的效能会进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