溶聚丁苯橡胶的聚合方法.pdf

上传人:a1 文档编号:547743 上传时间:2018-02-21 格式:PDF 页数:13 大小:393.9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97117712.0

申请日:

1997.08.21

公开号:

CN1209440A

公开日:

1999.03.03

当前法律状态:

终止

有效性:

无权

法律详情:

专利权有效期届满IPC(主分类):C08F 236/10申请日:19970821授权公告日:20020220|||授权|||公开|||

IPC分类号:

C08F236/10; C08F2/06

主分类号:

C08F236/10; C08F2/06

申请人:

北京燕山石油化工公司研究院;

发明人:

刘青; 范赤; 赵丽赟

地址:

北京市房山区凤凰亭路9号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专利商标事务所

代理人:

王杰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采用正丁基锂或仲丁基锂为引发剂合成S-SBR。为了实现S-SBR中苯乙烯与丁二烯的恒比共聚,在聚合反应体系中加入少量2-甲基-2-己醇钾,加入的2-甲基-2-己醇钾的量为有效引发剂量的0.025~0.367倍。本方法适用于以环己烷、抽余油、环己烷和正己烷混合溶剂为溶剂的聚合体系,在体系中有无THF均可实现恒比共聚,合成出低1,2结构无规S-SBR,在聚合反应后期可以用SnCl4对活性末端封端形成星型S-SBR。

权利要求书

1: 一种溶聚丁苯橡胶的聚合方法,其特征在于采用由正丁基锂 或仲丁基锂与无规助剂2-甲基-2-己醇钾组成的二元引发体系 在整个聚合过程中进行苯乙烯与丁二烯的恒比共聚,得到低1,2 -结构含量的溶聚丁苯橡胶。
2: 按照权利要求1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引发体系中加入活 化剂四氢呋喃(THF)。
3: 按照权利要求1的方法,其特征在于THF与有机锂引发剂 的摩尔比范围为0∶1-1∶1。
4: 按照权利要求1的方法,其特征在于2-甲基-2-己醇 钾与有机锂引发剂的摩尔比范围0.025~0.367。
5: 按照权利要求4的方法,其特征在于2-甲基-2-己醇钾 与有机锂引发剂的摩尔比为0.05∶1。
6: 按照权利要求1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用溶剂为环己烷。
7: 按照权利要求1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用溶剂为抽余油。
8: 按照权利要求1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用溶剂为环己烷与 正己烷混合溶剂体系。
9: 按照权利要求1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反应物料中加入偶 联剂SnCl 4 ,该偶联剂与有机锂引发剂的摩尔比为0.2。
10: 按照权利要求1-9制备的低1,2-结构含量的溶聚丁 苯橡胶。

说明书


溶聚丁苯橡胶的聚合方法

    本发明涉及溶聚丁苯橡胶(S-SBR)的聚合方法,更具体地说,涉及具有低1,2-结构的溶聚丁苯橡胶的聚合方法。

    EP0,238,784A2中提到了在制备无规丁苯中使用三烃基镁钠无规剂,该无规剂的使用可以使聚合物的1,2-结构含量介于10-20%之间,但这种无规剂合成工艺复杂。

    US3,294,768中涉及到以有机锂和有机钾混合引发剂制备丁苯橡胶的方法,但该专利中选用的钾盐完全不溶于脂肪烃溶剂,必须以固体形式加入到反应体系中,不利于实现大规模生产。

    US3,994,528也涉及到以有机锂和酚钾盐的混合引发剂制备无规丁苯共聚物,可控制聚合物的1,2-结构含量为8-35%。但酚钾盐的用量很大,当采用脂肪烃溶剂时,有机锂与酚钾盐的摩尔比Li/K为4/1~5/1。

    众所周知,在丁基锂引发丁苯共聚体系中,加入少量t-BuOK或t-BuONa等能使苯乙烯在丁苯共聚中的相对活性增加、在将[t-BuOK]/[BuLi]比值调整至适当值时,共聚物组成几乎与单体一致,即可获得恒比共聚物。但已往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以t-BuOK作为添加剂的基础上,而对高效的2-甲基-2-己醇钾没有提及,亦不涉及溶剂体系及偶联封端技术。

    目前,制备S-SBR是采用正丁基锂或仲丁基锂为引发剂,以THF为活化剂和结构调节剂来制取的。其中THF的加入可以提高反应速度,调节苯乙烯和丁二烯的反应竞聚率,实现恒比共聚。但THF的大量加入会引起反应产物微观结构中1,2-结构含量的增加,苯乙烯微嵌段含量减少,影响其物理机械性能。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之处,本申请人进行了广泛的研究,结果出人意料地发现使用2-甲基-2-己醇钾作为助引发剂可以高效快速地实现恒比共聚,得到1,2-结构含量低的溶聚丁苯橡胶。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工艺简单、适合于实现大规模工业生产和能够制备1,2-结构含量低的溶聚丁苯橡胶地聚合方法。

    本发明采用Li/K/THF三元引发体系进行丁苯橡胶的溶液聚合、可以合成出在整个聚合过程中为恒比共聚的,且其最终产物1,2-结构含量小于18%的S-SBR、体系中THF的加入可以适当调整终产物中1,2-结构含量。

    本发明采用的聚合单体为苯乙烯和丁二烯,溶剂为环己烷、抽余油或环己烷与正己烷的混合溶剂,引发剂为正丁基锂或仲丁基锂,所采用的无规助剂为2-甲基-2-己醇钾,聚合反应以THF为活化剂。原料规格及精制过程如下:苯乙烯为工业聚合级,在高纯氮气保护下,加入γ-氧化铝干燥脱水后使用;丁二烯为工业聚合级,直接使用;环己烷、抽余油为工业级,需加入γ-氧化铝干燥脱水三天以上,在使用前通入高纯氮气半小时以除去体系内可能存在的氧气;正己烷为工业级,需加入γ-氧化铝干燥脱水三天以上,使用前通入高纯氮气鼓泡半小时以除去体系内可能存在的氧气;引发剂正丁基锂或仲丁基锂、无规助剂2-甲基-2-己醇钾均为自制产品;THF为分析纯试剂、经过加钠回流、蒸馏处理后通入氮气鼓泡待用。

    本发明所用单体苯乙烯含量为20-30%(以单体总质量为基准),丁二烯相应含量为80~70%,聚合溶液浓度范围为10-20%(重量),2-甲基-2-己醇钾与有机锂引发剂的摩尔比范围为0.025∶1~0.367∶1之间,最佳值为0.05∶1,THF与有机锂引发剂的摩尔比范围为0∶1-1∶1。

    如果需要的话,本发明方法制得的活性无规共聚物可以被偶联,偶联剂采用SiCl4,偶联剂与有机锂引发剂的摩尔比为0.2。

    本发明的无规共聚物是通过间歇法生产的。首先将单体和溶剂加入到反应器内,然后将2-甲基-2-己醇钾和有机锂引发剂分别加入到反应器内,反应时间为0.2-2小时。

    本发明的聚合过程可在0-130℃的温度范围内进行,但通常是在40-120℃间进行,聚合反应压力应保持聚合体系为液体,一般在0.05~1MPa之间,通常选择0.1~0.3MPa。

    在聚合反应结束时,要对聚合液进行处理,以终止活性聚合物、避免与空气中的氧气接触。常用终止剂为异丙醇、水、乙醇,通常在聚合物沉淀之前应加入少量抗氧剂如2,6-二叔丁基-4-甲基苯酚,然后将聚合物在过量乙醇中沉淀出来。

    亦可将终止后加有防老剂的聚合物溶液直接脱溶剂得到产物,亦可将上述聚合物溶液用蒸汽煮使溶剂与水形成共沸物而被脱除。湿聚合物再经干燥和造粒而得到产物。

    本发明旨在通过Li/K/THF三元引发体系,获得不同低1,2结构的无规丁苯共聚物,本申请人发现,少量2-甲基-2-己醇钾的加入,对产物的微观结构无大影响,却可极大地改变丁苯竞聚率。本申请人进行了下列一些研究:

    1.在以环己烷为溶剂,有或无少量THF为活化剂的体系中加入不同量的2-甲基-2-己醇钾,产物偶联或不偶联;

    2.在以抽余油为溶剂,少量THF为活化剂的体系中加入不同量2-甲基-2-己醇钾,产物偶联或不偶联;

    3.在以环己烷/正己烷混合溶剂(环己烷/正己烷=70/30,重量比)为溶剂,有或无少量THF为活化剂的体系中加入不同量的2-甲基-2-己醇钾,产物偶联或不偶。

    采用本发明所提供的聚合体系中加入少量2-甲基-2-己醇钾的方法,可以获得在不同转化率下苯乙烯含量相同的聚合产物,而不加2-甲基-2-己醇钾的聚合物,由于丁二烯的竞聚率远大于苯乙烯的竞聚率,因而聚合产物在反应初期,结合丁二烯含量远大于原料中丁二烯所占配比,使产物有嵌段共聚物的倾向。

    本发明具有如下优点:

    1.2-甲基-2-己醇钾活性高,用量少,取用方便,其合成工艺路线简单;

    2.显著改善聚合过程中不同转化率下结合苯乙烯与结合丁二烯的比值;

    3.反应适用于各种聚合溶剂体系,如环己烷、抽余油和环己烷/正己烷混合体系,体系内极性添加剂THF/Li的范围可以在0-10之间变化,聚合反应引发温度可定在30-70℃;

    4.聚合反应产物中1,2-结构含量较低,恒比共聚情况下1,2-结构含量小于18%,可以获得低1,2-结构无规恒比共聚S-SBR;

    5.2-甲基-2-己醇钾的加入对产物的分子量分布影响不大;

    6.聚合物活性链可进一步进行封端和偶联反应。

    图1表示采用环己烷体系的情况下不同2-甲基-2-己醇钾加入量对聚合物中苯乙烯含量与转化率关系的影响;

    图2表示在采用抽余油体系的情况下不同2-甲基-2-己醇钾加入量对聚合物中苯乙烯含量与转化率关系的影响;

    图3表示在采用混合溶剂体系的情况下不同2-甲基-2-己醇钾加入量对聚合物中苯乙烯含量与转化率关系的影响;

    图4表示在采用无THF环己烷体系的情况下不同2-甲基-2-己醇钾加入量对聚合物中苯乙烯含量与转化率关系的影响。

    下列实施例用于描述本发明,但决不意味着对本发明构成任何限制,与此相反,本申请人仅将其视作本发明各种技术解决方案的最佳实施方案之一。

    实施例1采用2-甲基-2-己醇钾/正丁基锂/四氢呋喃/环己烷体系合成S-SBR

    实验在2升不锈钢反应釜中进行,反应釜经环己烷浸洗后,抽空充氮(高纯氮)抽排三次,反应釜采用热油加热或冷油冷却,热油温度设定为55℃,冷油温度为30℃。首先一次加入精制环己烷960g,苯乙烯50ml,THF0.146ml,丁二烯135g。用热油加热反应物料,待反应釜内温度升至50℃时,控制热油和冷油比例,使物料温度保持稳定,用已知浓度正丁基锂清除体系内杂质,然后加入一定量的2-甲基-2-己醇钾的环己烷溶液,最后加入有效正丁基锂0.18mmol(视产物设计分子量而定),在50℃下引发聚合反应。聚合反应结束后可以加一定量的SnCl4进行偶联反应,合成星型丁苯橡胶(SBR),亦可以不进行偶联反应合成线型SBR,聚合反应初始压力为0.1MPa。反应釜搅拌桨转速设定为100rpm,在不同聚合反应时间取胶样,所取胶样用乙醇终止凝聚后,进行真空干燥。聚合反应转化率采用重量法进行测量,样品的微观结构含量采用红外光谱测定,分子量采用凝胶渗透色谱测定,样品中苯乙烯含量采用紫外-可见光谱测定。

    实验获得了在不同2-甲基-2-己醇钾用量情况下,聚合反应转化率与聚合物中结合苯乙烯含量的关系数据,如图1所示。图1的实验结果说明2-甲基-2-己醇钾的引入,使苯乙烯-丁二烯共聚合趋于无规化,当2-甲基-2-己醇钾与引发剂正丁基锂的比例为0.05时,就可以使笨乙烯在聚合物分子链中的分布达到均匀分布。可见:2-甲基-2-己醇钾可以作为合成S-SBR的无规剂,而且其活性是很高的。

    由图1还可以发现,随着2-甲基-2-己醇钾加入量的增加,相同聚合转化率下聚合物中苯乙烯含量随之增加,可见2-甲基-2-己醇钾是有效的苯乙烯-丁二烯竞聚率调节剂。

    聚合产物微观结构的测定结果如表1所示,由表1可见:根据本发明所制备的丁苯无规共聚物具有低1,2-结构含量的特点。

    表1以2-甲基-2-己醇钾为无规剂条件下丁苯共聚物的微观结构    实验号    K/Li    CC%    CT%    CV%    RSB013    0.367    22.13    45.85    31.01    RSB014    0.167    22.07    52.75    25.17    RSB015    0.092    27.16    53.07    19.75    RSB016    0.050    28.69    53.76    17.54  RSB320C*    0.050    30.12    57.56    12.31  RSB320B*    0.050    28.55    57.46    13.97  RSB320A*    0.050    28.94    56.87    14.18  RSB017    0.025    29.61    54.59    15.78

    注:CC%:顺式1,4结构含量;CT%:反式1,4结构含量;CV%∶1,2-结构含量;

    *非等温聚合:RSB320A温升30℃,RSB320B温升40℃,RSB320C温升50℃。

    由GPC测定的丁苯无规共聚物的分子量及分子量分布数据如表2所示。由表2可见,2-甲基-2-己醇钾的加入对产物分子量及分子量分布无影响。

    对丁苯无规共聚物进行物理机械性能测定,结果如表3所示。可见,所合成产物具有较好的物理机械性能。

    表2丁苯无规共聚物的分子量及分子量分布聚合时间(min)    16    25    35    55    90聚合转化率%   25.71   43.75   63.57   79.32   86.43设计分子量×104    3.6    6.1    8.9    11.1    12.1    MW×104    4.2    6.8    9.8    12.3    13.7    Mn×104    3.9    6.3    9.4    10.8    11.8       P   1.073   1.083   1.143    1.138    1.158

    表3实验号RSB970113A(SnCl4偶联,Sn/Li=0.20)邵尔硬度 撕裂强度 kg/cm2永久变形%300%定伸强度Kg/cm2  扯断强度  kg/cm2   相对  伸长%66    23  12    112    222    448

    实施例2采用2-甲基-2-己醇钾/正丁基锂/(四氢呋喃)/抽余油体系合成S-SBR

    产物的原料配比及制备方法以及聚合物中苯乙烯含量、微观结构的测试与实施例1相同,不同之处在于聚合溶剂体系改为抽余油,聚合釜容积为5升(原料加入量相应为抽余油2380g,苯乙烯113ml,丁二烯294g,THF0.3185ml)。实验数据见图(2)。

    由图(2)可见,调整聚合反应前加入体系内的2-甲基-2-己醇钾用量,亦可实现恒比共聚。产物物理机械性能见表4:

    表4实验号970401003(SnCl4偶联,Sn/Li=0.20)邵尔硬度 撕裂强度 kg/cm2永久变 形%300%定伸强度Kg/cm2 扯断强度  kg/cm2相对伸长% 68    27   9    124    208   -

    实施例3采用2-甲基-2-己醇钾/正丁基锂/(四氢呋喃)/环己烷-正己烷混合溶剂体系合成S-SBR

    产物的原料配比及制备方法以及结合苯乙烯含量、微观结构的测试与实施例1相同,不同之处在于聚合溶剂体系改为环己烷与正己烷的混合溶剂,聚合釜容积为5升(原料加入量相应为环己烷1810g,正己烷776g,苯乙烯113ml,丁二烯294g,THF0.3185ml)。实验数据见图(3)。

    由图(3)可见,调整聚合反应前加入体系内的2-甲基-2-己醇钾用量,亦可实现恒比共聚。

    对共聚产物的物理机械性能进行分析,结果如表5

                            表5实验号:970403004(SnCl4偶联,Sn/Li=0.20)邵尔硬度 撕裂强度 kg/cm2永久变形%300%定伸强度Kg/cm2 扯断强度 kg/cm2相对伸长% 66    25   9    122    237  451

    实施例4采用2-甲基-2-己醇钾/正丁基锂/环己烷体系聚合S-SBR

    产物的原料配比及制备方法以及结合苯乙烯含量、微观结构的测试与实施例1相同,不同之处在于聚合体系中没有添加活化剂THF,聚合釜容积为5升(原料加入量相应为环己烷2400g,苯乙烯113ml,丁二烯294g)。实验数据见图(4)

    由图(4)可见,调整聚合反应前加入体系内的2-甲基-2-己醇钾用量,亦可实现恒比共聚。

    对共聚产物的物理机械性能进行分析,结果如表6。

                          表6实验号:970324001(SnCl4偶联,Sn/Li=0.20)邵尔硬度 撕裂强度 kg/cm2永久变形%300%定伸强度Kg/cm2 扯断强度 kg/cm2相对伸长% 70    29  12    122   228  -

溶聚丁苯橡胶的聚合方法.pdf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溶聚丁苯橡胶的聚合方法.pdf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溶聚丁苯橡胶的聚合方法.pdf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溶聚丁苯橡胶的聚合方法.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溶聚丁苯橡胶的聚合方法.pdf(13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采用正丁基锂或仲丁基锂为引发剂合成SSBR。为了实现SSBR中苯乙烯与丁二烯的恒比共聚,在聚合反应体系中加入少量2甲基2己醇钾,加入的2甲基2己醇钾的量为有效引发剂量的0.0250.367倍。本方法适用于以环己烷、抽余油、环己烷和正己烷混合溶剂为溶剂的聚合体系,在体系中有无THF均可实现恒比共聚,合成出低1,2结构无规SSBR,在聚合反应后期可以用SnCl4对活性末端封端形成星型SSBR。。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化学;冶金 > 有机高分子化合物;其制备或化学加工;以其为基料的组合物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