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镀系统及其废水处理方法.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电镀系统及其废水处理方法.pdf(14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申请公布号 CN 103374743 A (43)申请公布日 2013.10.30 CN 103374743 A *CN103374743A* (21)申请号 201210125753.6 (22)申请日 2012.04.26 C25D 17/00(2006.01) C25D 21/16(2006.01) C02F 9/04(2006.01) C02F 1/42(2006.01) C02F 1/44(2006.01) C02F 103/16(2006.01) (71)申请人 富葵精密组件 ( 深圳 ) 有限公司 地址 518103 广东省深圳市宝安区福永镇塘 尾工业区工厂 5 栋 1 。
2、楼 申请人 臻鼎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72)发明人 黄昱中 (54) 发明名称 电镀系统及其废水处理方法 (57) 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电镀系统, 其包括第一水洗 槽、 电镀槽、 第二水洗槽、 第三水洗槽、 离子交换装 置及逆渗透装置。离子交换装置具有塔体及收容 于该塔体内的重金属选择性离子交换树脂。塔体 连接于第二水洗槽与逆渗透装置之间。重金属选 择性离子交换树脂用于与水洗废水进行离子交 换。 逆渗透装置内设有逆渗透膜, 用于对离子交换 后的水洗废水进行逆渗透处理, 以获得相互分离 的纯水及浓水。逆渗透装置具有纯水流出口及浓 水流出口。纯水流出口与所述第三水洗槽相连, 用于将逆渗透装置处理后产。
3、生的纯水输送至所述 第三水洗槽。 浓水流出口与第一水洗槽相连, 用于 将逆渗透装置处理后产生的浓水输送至第一水洗 槽。本发明还涉及该电镀系统的废水处理方法。 (51)Int.Cl. 权利要求书 2 页 说明书 9 页 附图 2 页 (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发明专利申请 权利要求书2页 说明书9页 附图2页 (10)申请公布号 CN 103374743 A CN 103374743 A *CN103374743A* 1/2 页 2 1. 一种电镀系统, 其包括一个电镀设备, 该电镀设备包括依次相邻设置的第一水洗槽、 电镀槽、 第二水洗槽及第三水洗槽, 所述第一水洗槽用于对待。
4、电镀工件进行水洗, 所述电镀 槽用于对工件进行电镀, 所述第二水洗槽和第三水洗槽用于对电镀后的工件进行水洗, 其 特征在于, 该电镀系统还包括一个废水处理设备, 该废水处理设备包括离子交换装置及逆 渗透装置, 所述离子交换装置包括塔体及收容于所述塔体内的重金属选择性离子交换树 脂, 所述塔体具有塔体进液口及塔体出液口, 所述塔体进液口与所述第二水洗槽相连, 所述 第二水洗槽与塔体进液口之间安装有第一进液阀, 所述塔体出液口与逆渗透装置相连通, 所述塔体出液口与逆渗透装置之间安装有第二进液阀, 所述重金属选择性离子交换树脂用 于与水洗废水进行离子交换, 所述逆渗透装置内设有逆渗透膜, 用于对离子。
5、交换后的水洗 废水进行逆渗透处理, 以获得相互分离的纯水及浓水, 所述逆渗透装置具有一个纯水流出 口及一个浓水流出口, 所述纯水流出口与所述第三水洗槽相连, 用于将所述逆渗透装置处 理后产生的纯水输送至所述第三水洗槽, 所述浓水流出口与所述第一水洗槽相连, 用于将 所述逆渗透装置处理后产生的浓水输送至所述第一水洗槽。 2. 如权利要求 1 所述的电镀系统, 其特征在于, 所述废水处理设备进一步包括一个连 接于所述第二水洗槽与所述离子交换装置之间的滤芯装置, 所述滤芯装置具有一个滤芯进 液口及一个滤芯出液口, 所述滤芯进液口通过第一输液管与所述第二水洗槽相连, 所述滤 芯出液口通过第二输液管与所。
6、述塔体进液口相连, 所述滤芯装置用于将所述第二水洗槽内 的水洗废水中较大颗粒的杂质在水洗废水注入所述离子交换装置的塔体之前滤出, 所述第 一进液阀安装于所述第二输液管。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电镀系统, 其特征在于, 所述废水处理设备进一步包括一个 缓冲槽, 所述缓冲槽具有一个缓冲进液口、 一个缓冲出液口及一个缓冲溢流口, 所述缓冲进 液口通过第三输液管与所述塔体出液口相连, 所述缓冲出液口通过第四输液管与所述逆渗 透装置相连, 所述缓冲溢流口通过溢流连接管与所述第二水洗槽相连, 所述第二进液阀安 装于所述第三输液管。 4. 如权利要求 3 所述的电镀系统, 其特征在于, 所述废水处理设备。
7、进一步包括连接于 所述缓冲槽与所述第二水洗槽之间的高压泵。 5. 如权利要求 1 所述的电镀系统, 其特征在于, 所述离子交换装置进一步连接有一个 再生处理池和一个废水收集池, 所述再生处理池内盛置有再生处理液, 再生处理池通过第 一连接管与所述塔体进液口相连, 所述第一连接管安装有第三进液阀, 所述废水收集池通 过第二连接管与所述塔体出液口相连, 所述第二连接管安装有第四进液阀。 6. 如权利要求 1 所述的电镀系统, 其特征在于, 所述离子交换装置进一步包括一个第 三连接管、 安装于所述第三连接管的第五进液阀、 第四连接管及安装于所述第四连接管的 第六进液阀, 所述第二水洗槽进一步具有一个。
8、反洗水出液口及一个反洗水进液口, 所述第 二水洗槽的反洗水出液口通过所述第三连接管与所述塔体进液口相连, 所述反洗水进液口 通过所述第四连接管与所述塔体出液口相连。 7. 如权利要求 1 所述的电镀系统, 其特征在于, 所述离子交换装置进一步包括一个第 三连接管、 安装于所述第三连接管的第五进液阀、 第四连接管及安装于所述第四连接管的 第六进液阀, 所述第一水洗槽进一步具有一个反洗水出液口及一个反洗水进液口, 所述第 一水洗槽的反洗水出液口通过所述第三连接管与所述塔体进液口相连, 所述反洗水进液口 权 利 要 求 书 CN 103374743 A 2 2/2 页 3 通过所述第四连接管与所述塔。
9、体出液口相连。 8. 如权利要求 1 所述的电镀系统, 其特征在于, 所述逆渗透装置包括一个过滤单元和 一个逆渗透单元, 所述过滤单元连接于所述逆渗透单元与塔体出液口之间, 用于过滤来自 离子交换装置的水洗废水中的杂质, 所述逆渗透单元具有一个收容所述逆渗透膜的腔体, 所述腔体具有所述纯水流出口、 所述浓水流出口及一个逆渗透进液口, 所述逆渗透进液口 与所述过滤单元相连。 9. 如权利要求 8 所述的电镀系统, 其特征在于, 所述过滤单元包括包括依次串联的微 米级滤芯单元、 颗粒活性碳滤芯单元及压缩活性碳滤芯单元, 所述微米级滤芯单元与离子 交换装置相连, 所述压缩活性碳滤芯单元与所述逆渗透单。
10、元相连。 10. 一种电镀系统的废水处理方法, 包括步骤 : 提供如权利要求 1 中所述的电镀系统 ; 将所述第二水洗槽产生的水洗废水注入所述塔体 ; 对塔体内的水洗废水进行离子置换处理, 从而得到离子置换后的水洗废水 ; 将所述离子置换后的水洗废水注入所述逆渗透装置, 对所述逆渗透装置内的水洗废水 进行逆渗透处理, 从而获得相互分离的纯水及浓水 ; 以及 将获得的纯水注入所述第三水洗槽, 并将获得的浓水注入所述第一水洗槽。 11. 如权利要求 10 所述的废水处理方法, 其特征在于, 在将所述第二水洗槽里面的水 洗废水注入所述塔体之前, 将所述第二水洗槽产生的水洗废水注入一个滤芯装置, 以过。
11、滤 所述第二水洗槽内的水洗废水中的杂质。 12. 如权利要求 10 所述的废水处理方法, 其特征在于, 在将获得的纯水注入所述第三 水洗槽, 并将获得的浓水注入所述第一水洗槽之后, 还包括一个将来自所述第二水洗槽的 水洗废水反方向注入所述塔体以反洗重金属选择性离子交换树脂的步骤。 权 利 要 求 书 CN 103374743 A 3 1/9 页 4 电镀系统及其废水处理方法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一种电镀技术, 尤其涉及一种电镀系统及电镀系统的废水处理方法。 背景技术 0002 随着电子产业的飞速发展, 作为电子产品基本构件的电路板的制作技术显得越来 越重要。 电路板一般由覆铜基板经裁。
12、切、 钻孔、 电镀、 曝光、 显影、 蚀刻、 压合、 印刷、 成型等一 系列工艺制作而成。具体可参阅 C.H. Steer 等人在 Proceedings of the IEEE, Vol.39, No.2 (2002年8月)中发表的 “Dielectric characterization of printed circuit board substrates” 一文。其中, 电镀是电路板制作的一个重要制作工艺, 其主要使用电镀系统对 电路板表面进行选择性镀铜以及在通孔孔壁镀铜。然而, 电镀过程中产生的含有大量重金 属铜离子的水洗废水不仅给环境带来严重污染, 而且造成大量重金属资源的流失。 。
13、0003 在电路板工厂, 因水洗废水来源过于复杂, 大部分企业往往采用物理方法对水洗 废水进行处理。该物理方法是利用物理作用分离废水中呈悬浮状态的污染物质。该处理过 程并不改变物质的化学性质, 如混凝沉降。 混凝沉降技术是指将适当数量的混凝剂 (聚合氯 化铝、 聚合硫酸铁、 阳离子聚丙烯酰胺等) 投入水洗废水中, 经过充分混合、 反应, 使废水中 微小悬浮颗粒和胶体颗粒互相产生凝聚作用, 成为颗粒较大、 易于沉降的絮凝体, 经过沉淀 加以去除, 而经过混凝沉降处理后的废水则排至外界。 然而, 上述方法处理后的废水直接排 至外界, 污染了环境, 也浪费了大量的水资源。 0004 因此, 有必要提。
14、供一种可有效地循环利用水洗废水的电镀系统及电镀系统的废水 处理方法。 发明内容 0005 以下将以实施例说明一种电镀系统及电镀系统的废水处理方法。 0006 一种电镀系统, 其包括一个电镀设备及废水处理设备。该电镀设备包括依次相邻 设置的第一水洗槽、 电镀槽、 第二水洗槽及第三水洗槽。 所述第一水洗槽用于对待电镀工件 进行水洗。所述电镀槽用于对工件进行电镀。所述第二水洗槽和第三水洗槽用于对电镀后 的工件进行水洗。该废水处理设备包括离子交换装置及逆渗透装置。所述离子交换装置包 括塔体及收容于所述塔体内的重金属选择性离子交换树脂。 所述塔体具有塔体进液口及塔 体出液口。所述塔体进液口与所述第二水洗。
15、槽相连。所述第二水洗槽与塔体进液口之间安 装有第一进液阀。所述塔体出液口与逆渗透装置相连通。所述塔体出液口与逆渗透装置之 间安装有第二进液阀。所述重金属选择性离子交换树脂用于与水洗废水进行离子交换。所 述逆渗透装置内设有逆渗透膜, 用于对离子交换后的水洗废水进行逆渗透处理, 以获得相 互分离的纯水及浓水。所述逆渗透装置具有一个纯水流出口及一个浓水流出口。所述纯水 流出口与所述第三水洗槽相连, 用于将所述逆渗透装置处理后产生的纯水输送至所述第三 水洗槽。所述浓水流出口与所述第一水洗槽相连, 用于将所述逆渗透装置处理后产生的浓 水输送至所述第一水洗槽。 说 明 书 CN 103374743 A 4。
16、 2/9 页 5 0007 一种电镀系统的废水处理方法, 其包括以下步骤 : 提供上述电镀系统 ; 将所述第 二水洗槽产生的水洗废水注入所述塔体 ; 对塔体内的水洗废水进行离子置换处理, 从而得 到离子置换后的水洗废水 ; 将所述离子置换后的水洗废水注入所述逆渗透装置, 对所述逆 渗透装置内的水洗废水进行逆渗透处理, 从而获得相互分离的纯水及浓水 ; 以及将获得的 纯水注入所述第三水洗槽, 并将获得的浓水注入所述第一水洗槽。 0008 本技术方案的电镀系统与该电镀系统的废水处理方法, 其先利用离子交换装置及 逆渗透装置对水洗废水进行处理, 而后将处理后所获得的纯水及浓水分别补充至第三水洗 槽及。
17、第一水洗槽内, 不仅可以不断地给第三水洗槽及第一水洗槽补充部分水, 提高了水洗 废水的利用率, 而且可以有效地减少水洗废水污染环境的可能。 附图说明 0009 图 1 为本技术方案实施方式提供的电镀系统的示意图, 其包括一个离子交换装 置。 0010 图 2 为图 1 中的离子交换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0011 主要元件符号说明 电镀系统100 电镀设备10 废水处理设备20 第一水洗槽11 第四水洗槽12 电镀槽16 第二水洗槽13 第三水洗槽14 第五水洗槽15 离子交换装置21 第一输液管31 第二输液管32 第一进液阀40 第二进液阀41 逆渗透装置50 纯水输送管38 浓水输送管39 。
18、溢流口107、 131、 145、 901 第二出液口132 第二进液口133 第一进液口101 第一出液口103 废液排出管105、 136 第四进液口121 水洗水输送管123 水洗水供给池125 第三进液口141、 143 塔体201 重金属选择性离子交换树脂203 塔体进液口2011 内部空腔2012 塔体出液口2013 说 明 书 CN 103374743 A 5 3/9 页 6 逆渗透单元51 腔体502 逆渗透膜503 逆渗透进液口504 纯水流出口505 浓水流出口507 滤芯装置80 滤芯进液口801 滤芯出液口803 缓冲槽90 第三输液管33 缓冲进液口903 缓冲出液口。
19、905 再生处理池17 再生处理液18 第四输液管34 第三进液阀42 第五输液管35 第四进液阀43 废水收集池19 第六输液管36 第五进液阀44 第七输液管37 第六进液阀45 反洗水出液口137 反洗水进液口139 过滤单元53 微米级滤芯单元508 颗粒活性碳滤芯单元509 压缩活性碳滤芯单元510 进液口5081、 5091、 5101 出液口5083、 5093、 5103 第一连接管61 第二连接管62 第三连接管63 第四连接管64 溢流连接管65 如下具体实施方式将结合上述附图进一步说明本发明。 具体实施方式 0012 下面将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方案的电镀系统及电镀系统。
20、的废水处理方法。 0013 请参阅图 1, 本技术方案较佳实施例提供一种电镀系统 100, 用于对一个电路基板 (图未示) 进行电镀处理, 并对电镀处理工艺中产生的废水进行处理, 以使得处理后的废水 可以回用于电镀处理工艺中。电镀系统 100 包括电镀设备 10 及与电镀设备 10 相连的废水 处理设备 20。 0014 电镀设备 10 用于对电路基板进行电镀处理, 其包括第一水洗槽 11、 第四水洗槽 12、 电镀槽 16、 第二水洗槽 13、 第三水洗槽 14 及第五水洗槽 15。第五水洗槽 15 位于第二水 洗槽 13 及第三水洗槽 14 之间。第一水洗槽 11、 第四水洗槽 12、 电。
21、镀槽 16、 第二水洗槽 13、 说 明 书 CN 103374743 A 6 4/9 页 7 第三水洗槽 14 及第五水洗槽 15 依次相邻设置。电路基板在进行电镀处理时, 依次进入以 进行电镀前水洗、 电镀及电镀后水洗等制程。 0015 第一水洗槽 11 和第四水洗槽 12 均用于对电镀前的电路基板进行水洗。第一水洗 槽11具有一个第一进液口101及一个第一出液口103。 第一进液口101与废水处理设备20 相连。第一出液口 103 通过废液排出管 105 与一个废水收集池 ( 图未示 ) 相连, 以使第一 水洗槽 11 内的水洗废水可以通过废液排出管 105 流入与废液排出管 105 相。
22、连的废水收集 池。第四水洗槽 12 具有一个第四进液口 121。第四进液口 121 通过水洗水输送管 123 与水 洗水供给池 125 相连, 以对第四水洗槽 12 内的水进行补给。由于第四水洗槽 12 内的水较 第一水洗槽11内的水干净, 因而第四水洗槽12与第一水洗槽11之间具有一个溢流口107, 以使第四水洗槽 12 内的水可溢入第一水洗槽 11, 以给第一水洗槽 11 补充部分水。 0016 电镀槽 16 内盛置有电镀液, 用于对电路基板进行电镀。 0017 第二水洗槽 13、 第三水洗槽 14 及第五水洗槽 15 均用于对电镀后的电路基板进行 水洗。 第二水洗槽13具有一个第二出液口。
23、132、 一个第二进液口133、 一个废液排出口135、 一个反洗水出液口 137、 及一个反洗水进液口 139。第二出液口 132、 第二进液口 133、 反洗 水出液口 137 及反洗水进液口 139 均与废水处理设备 20 相连。废液排出口 135 通过废液 排出管 136 将第二水洗槽 13 内的部分水洗废水注入与废液排出管 105 相连的废水收集池。 第三水洗槽 14 具有两个第三进液口 141 及 143。一个第三进液口 141 与废水处理设备 20 相连。另一个第三进液口 143 通过水洗水输送管 123 与水洗水供给池 125 相连, 以对第三 水洗槽 14 内的水进行补给。 。
24、0018 由于第三水洗槽 14 内的水较第五水洗槽 15 内的水干净, 第五水洗槽 15 内的水较 第二水洗槽13干净, 因而第二水洗槽13与第五水洗槽15之间具有一个溢流口131、 第三水 洗槽 14 与第五水洗槽 15 之间具有一个溢流口 145, 以使第三水洗槽 14 内的水可溢入第五 水洗槽 15, 第五水洗槽 15 内的水可溢入第二水洗槽 13。 0019 电路基板依次被传送经第一水洗槽 11 及第四水洗槽 12 内的水清洗后, 进入电镀 槽 16 内进行电镀。电镀后的电路基板再依次被传送经第二水洗槽 13、 第五水洗槽 15 及第 三水洗槽 14 内的水清洗后进入后续制程, 例如曝。
25、光、 显影、 蚀刻、 压合、 印刷、 成型等。 0020 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 第一水洗槽 11 与第四水洗槽 12 之间也可以再设有一 个水洗槽、 两个水洗槽或者更多个水洗槽, 主要依据待清洗的电路基板需达到的品质要求 而具体设定。本领域技术人员还可以理解, 第二水洗槽 13 及第三水洗槽 14 之间还可以具 有两个水洗槽、 三个水洗槽或者更多个水洗槽, 主要根据待清洗的电路基板需达到的品质 要求而具体设定。 0021 请一并参阅图图2, 废水处理设备20用于对第二水洗槽13产生的水洗废水进行净 化再生处理, 并将净化再生后的水回用于第三水洗槽 14 和第一水洗槽 11。废水处理设备 2。
26、0 包括离子交换装置 21、 连接于第二水洗槽 13 与离子交换装置 21 之间的滤芯装置 80、 逆 渗透装置 50、 及连接于离子交换装置 21 与逆渗透装置 50 之间的缓冲槽 90。其中, 第二水 洗槽 13 产生的水洗废水先经过滤芯装置 80, 然后通过离子交换装置 21, 再进入缓冲槽 90, 最后经过逆渗透装置 50 回用于第三水洗槽 14 和第一水洗槽 11。 0022 具体地, 滤芯装置80内安装有过滤材料, 用于将第二水洗槽13内的水洗废水中较 大颗粒的杂质在水洗废水注入离子交换装置 21 之前滤出。滤芯装置 80 具有一个滤芯进液 说 明 书 CN 103374743 A。
27、 7 5/9 页 8 口 801 及一个滤芯出液口 803。滤芯进液口 801 通过第一输液管 31 与第二水洗槽 13 的第 二出液口132相连, 从而使得第二水洗槽13内的水洗废水依次经由第二出液口132、 第一输 液管 31、 滤芯进液口 801 注入滤芯装置 80 内。滤芯出液口 803 通过第二输液管 32 与离子 交换装置 21 相连通。第二输液管 32 上安装有第一进液阀 40, 从而使得经滤芯装置 80 过滤 后的第二水洗槽 13 内的水洗废水依次经由滤芯出液口 803、 第二输液管 32 及第一进液阀 40 注入离子交换装置 21。 0023 离子交换装置 21 用于对来自第。
28、二水洗槽 13 的经过滤芯装置 80 过滤的水洗废水 进行离子交换处理, 以使得来自第二水洗槽 13 的经过滤芯装置 80 过滤的水洗废水中的铜 离子与水洗废水相分离。离子交换装置 21 包括塔体 201 及收容于塔体 201 内的重金属选 择性离子交换树脂203。 重金属选择性离子交换树脂203用于吸附来自第二水洗槽13的经 过滤芯装置 80 过滤的水洗废水中的铜离子。 0024 举例而言, 塔体 201 可以为容积为 4L 的塔, 重金属选择性离子交换树脂 203 可以 为含亚氨基二乙酸 (IDA) 基团的 Amberlite IRC 748 树脂, 且重金属选择性离子交换树脂 203 的。
29、体积为 2L。当然, 重金属选择性离子交换树脂 203 也可以为聚苯乙烯三乙醇胺树脂 或三乙烯四胺型树脂或其它重金属选择性树脂。 0025 塔体201具有依次连通的塔体进液口2011、 内部空腔2012及塔体出液口2013。 塔 体进液口 2011 通过第二输液管 32 与滤芯出液口 803 相连, 从而使得来自第二水洗槽 13 的 水洗废水依次经由第一输液管 31、 滤芯装置 80、 第二输液管 32、 第一进液阀 40 及塔体进液 口2011注入塔体201的内部空腔2012, 以与重金属选择性离子交换树脂203发生离子交换 反应, 从而降低水洗废水中铜离子的含量。水洗废水的流量为 12 升。
30、 / 小时 -64 升 / 小时。 本实施方式中, 水洗废水的流量为 60 升 / 小时。 0026 塔体出液口 2013 通过第三输液管 33 及缓冲槽 90 与逆渗透装置 50 相连, 以将经 重金属选择性离子交换树脂 203 处理过的水洗废水注入逆渗透装置 50。第三输液管 33 安 装有第二进液阀 41。 0027 离子交换装置 21 还连接有一个再生处理池 17 和一个废水收集池 19。再生处理 池 17 内盛置有再生处理液 18, 再生处理池 17 通过第一连接管 61 与塔体 201 的塔体进液 口 2011 相连, 废水收集池 19 通过第二连接管 62 与塔体出液口 2013。
31、 相连。第一连接管 61 安装有第三进液阀 42, 第二连接管 62 安装有第四进液阀 43。当重金属选择性离子交换树 脂203吸附能力饱和时, 为了使得重金属选择性离子交换树脂203再生以恢复其吸附能力, 可以关闭第一进液阀 40、 第二进液阀 41、 第五进液阀 44 及第六进液阀 45, 并开启第三进液 阀42及第四进液阀43, 以使再生处理液18通过第一连接管61、 第三进液阀42、 塔体进液口 2011进入内部空腔2012, 对重金属选择性离子交换树脂203进行再生处理。 再生处理液18 可为 5%20%(体积百分比) 的硫酸或者盐酸, 且其流速范围为 4 升 / 小时 8 升 / 。
32、小时。优 选地, 本实施方式中, 再生处理液 18 为 10% 硫酸, 且其流速为 6 升 / 小时。再生处理液 18 可与重金属选择性离子交换树脂 203 发生离子交换反应, 以将吸附在重金属选择性离子交 换树脂 203 上的铜离子从重金属选择性离子交换树脂 203 移除。发生离子交换反应后携带 铜离子的再生处理液18依次经由塔体出液口2013、 第四进液阀43及第二连接管62注入废 水收集池 19, 以备进行后续处理, 例如重新注入电镀槽 16 或者进行浓缩或者废弃。 0028 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 再生处理池 17 与第三进液阀 42 之间、 第四进液阀 43 说 明 书 CN 10。
33、3374743 A 8 6/9 页 9 与废水收集池 19 之间也可以具有高压泵, 以便于经由再生处理池 17 内的再生处理液 18 及 携带铜离子的再生处理液 18 可以更容易得注入相应的塔体 201 及废水收集池 19。 0029 优选的, 塔体 201 的塔体出液口 2013 还通过第三连接管 63 与第二水洗槽 13 的反 洗水出液口 137 相连, 塔体 201 的塔体进液口 2011 还通过第四连接管 64 与第二水洗槽 13 的反洗水进液口 139 相连。所述第三连接管 63 安装有第五进液阀 44, 所述第四连接管 64 安装有第六进液阀 45。经过一段时间的离子交换, 塔体 。
34、201 内会残留一些水洗废水带入塔 体 201 内的杂质及破碎的重金属选择性离子交换树脂 203, 该些杂质及破碎的重金属选择 性离子交换树脂 203 与较大块的重金属选择性离子交换树脂 203 混合在一起, 影响了较大 块的重金属选择性离子交换树脂 203 对铜离子的吸附能力, 为了将该些杂质及破碎的重金 属选择性离子交换树脂203与较大块的重金属选择性离子交换树脂203分离以提高较大块 的重金属选择性离子交换树脂 203 的吸附能力, 需要对塔体 201 进行反洗。反洗过程中, 关 闭第一进液阀40、 第二进液阀41、 第三进液阀42及第四进液阀43, 开启第五进液阀44及第 六进液阀 4。
35、5, 以使第二水洗槽 13 内的水洗废水依次经由第五进液阀 44、 第三连接管 63 从 塔体201的塔体出液口2013注入塔体201, 以对塔体201进行反洗, 从而使得水洗废水将该 些杂质及破碎的重金属选择性离子交换树脂 203 从塔体 201 底部带至塔体 201 顶部。移至 塔体201顶部的该些杂质及破碎的重金属选择性离子交换树脂203随着水洗废水从塔体进 液口 2011 依次经由第六进液阀 45 及第四连接管 64 注入第二水洗槽 13 内, 从而将该些杂 质及破碎的重金属选择性离子交换树脂203与较大块的重金属选择性离子交换树脂203分 离, 提高重金属选择性离子交换树脂 203 。
36、对铜离子的吸附能力。 0030 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 第二水洗槽13与第五进液阀44之间可以具有高压泵, 以便于第二水洗槽 13 内的水洗废水可以更容易地从塔体出液口 2013 注入塔体 201 ; 第二 水洗槽 13 与第六进液阀 45 之间也可以就有高压泵, 以便于携带杂质及破碎的重金属选择 性离子交换树脂 203 的水洗废水可以更容易地从塔体进液口 2011 注入第二水洗槽 13。 0031 另外, 对塔体 201 进行反洗所用的水也可以来自第一水洗槽 11、 第四水洗槽 12 或 者第五水洗槽 15, 反洗后的水也可以注入第一水洗槽 11、 第四水洗槽 12 或者第五水洗槽 15。。
37、 0032 需要说明的是, 本实施例中, 为使得重金属选择性离子交换树脂 203 具有较好的 离子交换质量, 使用滤芯装置 80 将来自第二水洗槽 13 的水洗废水中较大颗粒的杂质在水 洗废水注入离子交换装置21之前滤出, 以防止重金属选择性离子交换树脂203受到水洗废 水中较大颗粒杂质的冲击而变碎, 及防止水洗废水中较大颗粒杂质包围重金属选择性离子 交换树脂 203 而降低重金属选择性离子交换树脂 203 对铜离子的吸附能力。当然, 本领域 技术人员可以理解, 滤芯装置 80 并不是必要技术特征。即使滤芯装置 80 省略不要, 即, 离 子交换装置 21 直接与第二水洗槽 13 相连通, 也。
38、可以实现对来自第二水洗槽 13 的水洗废水 的离子交换处理。 0033 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 第二水洗槽13与滤芯装置80之间可以具有高压泵, 以 便于第二水洗槽 13 内的水洗废水可以更容易地注入滤芯装置 80 ; 滤芯装置 80 与离子交换 装置 21 之间也可以就有高压泵, 以便于经滤芯装置 80 过滤后的水洗废水可以更容易地从 塔体进液口 2011 注入塔体 201。 0034 缓冲槽 90 连接于离子交换装置 21 与逆渗透装置 50 之间, 以将经由离子交换装置 说 明 书 CN 103374743 A 9 7/9 页 10 21 处理后的水洗废水暂时存储, 从而减轻逆渗透装置。
39、 50 的负荷量。缓冲槽 90 具有一个缓 冲进液口 903、 缓冲出液口 905 及一个缓冲溢流口 901。缓冲进液口 903 通过第三输液管 33 与塔体出液口2013相连, 以使经由离子交换装置21处理后的水洗废水可以注入缓冲槽90。 缓冲出液口 905 通过第四输液管 34 与逆渗透装置 50 相连, 以使缓冲槽 90 内的水洗废水可 以注入逆渗透装置 50。缓冲槽 90 通过缓冲溢流口 901 及溢流连接管 65 与第二水洗槽 13 的第二进液口 133 相连, 以使到达缓冲溢流口 901 的经由离子交换装置 21 处理后的水洗废 水可以通过溢流连接管 65 注入第二水洗槽 13 内。
40、。 0035 逆渗透装置 50 用于对经重金属选择性离子交换树脂 203 处理后的来自缓冲槽 90 的水洗废水进行逆渗透处理, 从而可以获得相分离的纯水及浓水。纯水是指水中的强电解 质和弱电解质 ( 如 SiO2、 CO2等 ) 去除或降低到一定程度的水, 其在 25 摄氏度的室温下, 电 导率范围为 :2.0S/cm-40.0S/cm。浓水指的是将经重金属选择性离子交换树脂 203 处 理后的水洗废水中的其他杂质及逆渗透装置 50 内的杂质带出逆渗透装置的水。优选地, 为 了节约成本, 本实施方式中的逆渗透装置 50 可以与一般市售家用型逆渗透饮水装置结构 相近。例如, 其净水产水量可大约为。
41、 7.9 升 / 小时。 0036 逆渗透装置 50 包括一个逆渗透单元 51 和一个过滤单元 53。逆渗透单元 51 具有 一个腔体 502 及设于腔体 502 内的逆渗透膜 503。腔体 502 具有设于腔体 502 顶端的逆渗 透进液口 504、 一个设于腔体 502 底端的纯水流出口 505、 及一个设于腔体 502 侧壁的浓水 流出口 507。经重金属选择性离子交换树脂 203 处理过的水洗废水依次经由塔体出液口 2013、 第三输液管 33、 第二进液阀 41 及逆渗透进液口 504 注入腔体 502, 以使逆渗透膜 503 对经重金属选择性离子交换树脂 203 处理过的水洗废水进。
42、行过滤, 从而获得相分离的纯水 及浓水。 0037 经逆渗透单元 51 获得的纯水经由纯水流出口 505、 纯水输送管 38、 及第三进液口 141 注入第三水洗槽 14, 以给第三水洗槽 14 不断地补给水。由于第三水洗槽 14 内的水可 溢入第五水洗槽 15, 第五水洗槽 15 内的水可溢入第二水洗槽 13, 从而使得第二水洗槽 13、 第三水洗槽 14、 及第五水洗槽 15 内的水可以不断地更新。 0038 经逆渗透单元 51 获得的浓水经由浓水流出口 507、 浓水输送管 39 及第一进液口 101 注入第一水洗槽 11, 以便于给第一水洗槽 11 不断得补充一部分水。 0039 过滤。
43、单元 53 用于过滤经重金属选择性离子交换树脂 203 处理过的来自缓冲槽 90 的水洗废水, 以去除经重金属选择性离子交换树脂 203 处理过的水洗废水中颗粒较大的杂 质, 从而减轻逆渗透单元 51 的负荷量。过滤单元 53 包括依次串联的一个微米级滤芯单元 508、 一个颗粒活性碳滤芯单元 509 及一个压缩活性碳滤芯单元 510。 0040 微米级滤芯单元 508 内置有微米级滤芯材料。所述微米级滤芯材料指的是该滤芯 材料具有多个微米级孔, 以使得小于该微米级孔的孔径的杂质可以通过该滤芯材料。本实 施方式中, 该微米级滤芯单元 508 为 5 微米滤芯单元。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 该微。
44、米级 滤芯单元 508 也可以为 4 微米滤芯单元、 6 微米滤芯单元、 3 微米滤芯单元等其他微米级滤 芯单元, 应根据实际需要来选择。 0041 微米级滤芯单元 508 的进液口 5081 通过第四输液管 34 与缓冲出液口 905 相连。 微米级滤芯单元 508 的出液口 5083 通过第五输液管 35 与颗粒活性碳滤芯单元 509 的进液 口 5091 相连。颗粒活性碳滤芯单元 509 的出液口 5093 通过第六输液管 36 与压缩活性碳 说 明 书 CN 103374743 A 10 8/9 页 11 滤芯单元 510 的进液口 5101 相连。压缩活性碳滤芯单元 510 的出液口。
45、 5013 与逆渗透单元 51 的逆渗透进液口 504 相连, 从而使得经重金属选择性离子交换树脂 203 处理过的水洗废 水依次经微米级滤芯单元508、 颗粒活性碳滤芯单元509及压缩活性碳滤芯单元510过滤后 再注入逆渗透单元51, 以减轻了逆渗透单元51的负荷量。 当然, 若逆渗透单元51的逆渗透 能力较强, 过滤单元 53 也可以省略不要。也就是说, 来自于离子交换装置 21 处理后的水洗 废水可以在经过缓冲槽 90 后直接进入逆渗透单元 51, 从而分离为纯水与浓水。 0042 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 逆渗透装置50与第一水洗槽11之间可以具有进液阀, 以便于控制浓水是否注入第一水。
46、洗槽 11 ; 逆渗透装置 50 与第一水洗槽 11 之间还可以具有 高压泵, 以便于浓水可以更容易得注入第一水洗槽11。 本领域技术人员还可以理解, 逆渗透 装置 50 与第三水洗槽 14 之间可以具有进液阀, 以便于控制纯水是否注入第三水洗槽 14 ; 逆渗透装置 50 与第三水洗槽 14 之间还可以具有高压泵, 以便于纯水可以更容易得注入第 三水洗槽 14。 0043 本实施方式中, 由于水洗废水的流量 60 升 / 小时大于逆渗透装置 50 的净水产水 量7.9升/小时, 因此在离子交换装置21与逆渗透装置50之间设置有缓冲槽90, 以将经由 离子交换装置 21 处理后的水洗废水暂时存。
47、储, 从而减轻逆渗透装置 50 的负荷量。本领域 技术人员可以理解, 若水洗废水的流量等于或者小于逆渗透装置 50 的净水产水量, 缓冲槽 90 也可以省略不要。也就是说, 水洗废水在经过离子交换装置 21 后, 可以直接注入逆渗透 装置 50。本领域技术人员还可以理解, 缓冲槽 90 与塔体 201 之间、 缓冲槽 90 与逆渗透装置 50之间、 缓冲槽90与第二水洗槽13之间也可以具有进液阀, 以便于控制经由离子交换装置 21 处理后的水洗废水是否可以相应地注入缓冲槽 90、 逆渗透装置 50 及第一水洗槽 11。本 领域技术人员还可以理解, 缓冲槽 90 与塔体 201 之间、 缓冲槽 。
48、90 与逆渗透装置 50 之间、 缓 冲槽 90 与第二水洗槽 13 之间也可以具有高压泵, 以便于经由离子交换装置 21 处理后的水 洗废水可以更容易得注入相应的缓冲槽 90、 逆渗透装置 50 及第一水洗槽 11。 0044 使用上述电镀系统 100 处理废水的方法如下 : 首先, 使第二水洗槽 13 内的水洗废 水从第二水洗槽 13 注入滤芯装置 80, 以对水洗废水进行初级过滤 ; 接着, 将经滤芯装置 80 过滤后的水洗废水注入塔体 201 ; 接着, 利用塔体 201 内的重金属选择性离子交换树脂 203 对注入塔体 201 内的水洗废水中的铜离子进行离子置换处理, 从而得到离子置。
49、换后的水洗 废水 ; 然后, 将所述离子置换后的水洗废水注入逆渗透装置50 ; 接着, 利用逆渗透装置50内 的逆渗透单元 51 对所述逆渗透装置内的水洗废水进行逆渗透处理, 从而获得分离后的纯 水及浓水 ; 最后, 将获得的纯水注入第三水洗槽 14, 并将获得的浓水注入第一水洗槽 11。 0045 为了对塔体201进行反洗, 电镀系统100的废水处理方法中, 在将获得的纯水注入 第三水洗槽 14, 并将获得的浓水注入第一水洗槽 11 步骤后还可以包括一个将第二水洗槽 13 内的水洗废水依次经由经由所述反洗水出液口 137、 第六输液管 36、 第五进液阀 44 及塔 体出液口2013注入所述塔体201, 并依次经由所述塔体进液口2011、 第六进液阀45、 第七输 液管 37 及反洗水进液口 139 流入第二水洗槽 13 内的步骤。 0046 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 电镀系统 100 的废水处理方法还可以包括利用再生处 理液 18 再生重金属选择性离子交换树脂 203 的步骤。 0047 相对于现有技术, 本技术方案的电镀系统 100 及其废水处理方法, 其先利用离子 交换装置 2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