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因表达调节DNA,表达盒,表达载体和转基因植物.pdf

上传人:b*** 文档编号:546880 上传时间:2018-02-21 格式:PDF 页数:25 大小:861.7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97196690.7

申请日:

1997.07.22

公开号:

CN1226285A

公开日:

1999.08.18

当前法律状态:

终止

有效性:

无权

法律详情:

未缴年费专利权终止IPC(主分类):C12N 15/29申请日:19970722授权公告日:20030709终止日期:20130722|||授权||||||公开

IPC分类号:

C12N15/29; C12N15/82; A01H5/00

主分类号:

C12N15/29; C12N15/82; A01H5/00

申请人:

萨波罗啤酒株式会社;

发明人:

广田直彦; 木原诚; 黑田久夫; 伊藤一敏

地址:

日本东京

优先权:

1996.07.23 JP 193433/96

专利代理机构:

永新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代理人:

于辉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提供了新的基因表达调节DNA。该基因表达调节DNA包含来自大麦D-大麦醇溶蛋白基团(其能促使所需基因得以表达)的启动子区,及调节基于所说启动子区的所说基因的表达的调节区。该调节区至少由一个激活区(其激活所说基因的表达)与一个抑制区(其抑制所说基因的表达)组成。利用该基因表达调节DNA可按需要控制植物细胞(如大麦)内的基因的表达。

权利要求书

1.一种基因表达调节DNA,其包含一个来自大麦D-大麦醇溶蛋
白基因的用于表达任何所需结构基因的启动子区和一个调节基于所
说启动子区的所说结构基因的表达的调节区。
2.权利要求1的基因表达调节DNA,其中所说的调节区包含一个
用于激活基于所说启动子区的所说结构基因的表达的激活区和一个
抑制基于所说启动子区的所说结构基因表达的抑制区。
3.权利要求1的基因表达调节DNA,其中所说的启动子区和调节
区包含序列表中所描述的SEQ ID NO:1的碱基序列或者其具有启动子
活性与表达调节活性的部分。
4.权利要求2的基因表达调节DNA,其中所说的激活区至少包含
SEQ ID NO:1中从1,096-1,302位的碱基序列,或者其具有表达激活
能力的部分。
5.权利要求2的基因表达调节DNA,其中所说的抑制区至少包含
SEQ ID NO:1中从1-1,095位的碱基序列,或者其具有表达抑制能力
的部分。
6.一种基因表达盒,其中所需结构的基因与权利要求1的基因
表达调节DNA相连接,这样所说的基因可得以表达。
7.一种表达载体,其具有权利要求6的基因表达盒。
8.一种转基因植物,其是通过将权利要求6的表达盒转移进植
物体内而产生的。
9.权利要求8的转基因植物,其中所说的植物是大麦。

说明书

基因表达调节DNA,表达盒,表达载体和转基因植物

发明所属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调节植物细胞内基因表达的基因表达调节DNA,
尤其涉及来自大麦D-大麦醇溶蛋白基因的基因表达调节DNA。

技术背景

在大麦(Hordeum vulgare)的种子中,大量存在各种特异表达的
蛋白质(种子存储蛋白质),其中35-55%属于在醇中可溶的大麦醇溶
蛋白(Shewry,大麦:化学和技术,pp.164:谷物化学家公司美
国协会,1993)。

根据基因在染色体上的基因座,氨基酸序列等将大麦醇溶蛋白
分成四种类型,B,C,D,和γ。在它们中,B,C和γ的cDNA和基因组
DNA均被分离出来了,而且这些结构基因和它们的表达调节DNA均得
以阐明。

另一方面,虽然分离了包含D-大麦醇溶蛋白的整个翻译区的
cDNA(Hirota等,DDBJ,D82941,1996)并分析了其结构,但仅仅
是确定了其基因组DNA的部分翻译区,且发现5′-上游区比较短
(Sorensen等,分子遗传,250,750-760,1996)。

虽然所说的5′-上游区的DNA碱基序列确实很短(由436bp组成),
然而根据微粒轰击分析,定性确定该区具有启动子活性。

发明所要解决的问题

本发明发明人曾仔细地研究了D-大麦醇溶蛋白基因,以从启动
子区上游发现基因表达调节区(其调节D-大麦醇溶蛋白的表达)的存
在。

本发明旨在提供一种基因表达调节DNA,该基因表达调节DNA包
含一个启动子区(其启动D-大麦醇溶蛋白基因的表达)和一个调节区
(其调节所说启动子所启动的表达)。此外,本发明旨在提供在所说
表达调节DNA调节下用以表达所需基因的表达盒与载体。

此外,本发明旨在提供转移了所说表达盒或所说表达载体的转
基因植物,即一种新的栽培品种。
发明描述

如上述,(1)本发明的基因表达调节DNA包含一个启动子区(其来
自大麦D-大麦醇溶蛋白基因,能够使D-大麦醇溶蛋白基因表达)和一
个调节区(其调节基于所说启动子区的结构基因的表达)。

根据上述,将所需结构基因与来自大麦D-大麦醇溶蛋白基因的
启动子区相连接,则被连接的结构基因的表达受所说调节区的特异
调控。

优选地,所说的调节区包含一个激活区(其激活基于所说启动子
区的结构基因的表达)和一个抑制区(其抑制基于所说启动子区的所
说结构基因的表达)。

也就是说,激活区特异地提高与所说启动子区相连的结构基因
的表达,而抑制区则特异地减少它的表达。

这种特异性受植物的组织和发育阶段控制,且激活区或抑制区
根据适当的组织或发育阶段而提高或减少与所说启动子区相连的结
构基因的表达。

例如,根据种子中大量表达的大麦D-大麦醇溶蛋白的基因,则
可推断所说表达调节DNA的所说激活区在种子中的作用是特异地提高
结构基因(其与所说的启动子区相连接)的表达,并且,当种子进入
下一个发育阶段,则与所说的启动子区相连的结构基因的表达受到
所说的抑制区的抑制。因此,若要使所说的结构基因在种子中得以
特异表达,可利用来自大麦D-大麦醇溶蛋白基因的调节区的构建体
将其实现。

此外,基因表达调节区没必要均由上述的激活区和抑制区一起
组成,根据特定的目的其可仅由所说的激活区进行构建。在这种情
况下,由于与所说的启动子区相连接的结构基因的表达水平总是处
于提高状态,这样的构建体在要求回收所说结构基因的产物时,提
供了一种有效的生产手段。

从大麦染色体的D-大麦醇溶蛋白的基因的上游序列中可获得所
说的表达调节DNA。

更具体地说,所说的表达调节DNA优选由序列表中所描述的SEQ
ID NO:1的碱基序列或者其具有启动子活性与表达调节活性的部分而
组成。此外,所说的表达调节DNA可由具有一些碱基缺失、插入或取
代的SEQ ID NO:1的碱基序列衍生物而组成,只要所形成的序列仍有
效地保持了所说启动子和表达调节的活性。

在所说的表达调节DNA中,启动子区优选由序列表中SEQ ID
NO:1的1,303-1,739的碱基序列所组成,且更优选地,是1,446-
1,739的碱基序列。此外,这些具有一些碱基缺失、插入或取代的序
列,它们在本质上与所说的碱基序列功能是相同的,只要他们有效
地保持了所说的启动子的活性。

另一方面,所说的激活区至少由SEQ ID NO:1中从1,096-1,302
位的碱基序列所组成,或者由其具有表达激活能力的部分所组成。
因此,它可能由SEQ ID NO:1的1,096-1,302的碱基序列(其具有表达
激活能力)和它的侧翼区所组成。

更具体地说,由SEQ ID NO:1中1-1302碱基序列的缺失所衍生的
1,303-1,739的碱基序列,不能促进那里所连接的结构基因的表达。
另一方面,通过将1,096-1,302序列连接到所说的1,303-1,096序列
所衍生出的1,104-1,739碱基序列可促进结构基因的表达。

因此,激活区可由SEQ ID NO:1的1,096-1,302的整个碱基序列
或其片段所组成。此外,人们猜测所说的部分激活区可能位于SEQ
ID NO:1的1,303位处的下游,并且与1,096-1,302碱基序列相连接
或者与其连续节段(其后为余下的组分)相连,最终形成完全的激活
区。

因此,所说的激活区可由至少包含1,096-1,302碱基序列部分
(该部分具有表达激活能力)的碱基序列而构建。此外,它可由具有
有效表达激活能力的序列所形成,尽管所说的序列与上述的序列不
是完全的相同。也就是说,即使由所说的碱基序列部分缺失,插入
或取代所形成的序列,它们与本发明的那些碱基序列本质上功能是
相同的,只要它们具有表达激活能力。

同时,所说的表达抑制区可由SEQ ID NO:1的1-1,095碱基序列
部分(其具有表达抑制能力)而构建。

更具体地说,通过进一步将SEQ ID NO:1的1-1,095碱基序列与
包含所说的启动子和表达激活区(特异地,为SEQ ID NO:1的1,096-
1,739碱基序列)相连接,若序列中仅有启动子区时表达水平被降
低,这表明所说的抑制区具有消除表达激活区的表达活性增强作用
的能力。

此外,所说的SEQ ID NO:1中1-1,095的序列足以作为表达抑制
区。例如,保持表达抑制能力的该序列的部分可用来替代整个表达
抑制区,而且可利用与所说序列本质上功能相同的碱基序列来替代
所说的序列,只要它们具有所说的表达抑制作用。

优选不仅可从大麦DNA中得到上述每个区域的碱基序列,而且可
根据本文所揭示的碱基序列通过杂交技术等,从不同于大麦的其他
植物中获得。这些序列可以是人工合成。本文所获得的碱基序列部
分可通过碱基取代等在修饰后进行利用。

(2)优选利用所说的表达调节DNA与所需结构基因相连接形成表
达盒。

可利用这样形成的表达盒,通过将它直接导入到所需植物体内
从而使其整合在染色体上等产生转基因植物。

此外,可将表达盒整合至所需载体上以用作表达载体。可将这
样形成的表达载体导入植物,以产生转基因植物,也可用于体外表
达系统等。

在这样形成的转基因植物中,所说的结构基因的表达受表达调
节DNA的调节。虽然任何植物(在其体内所说的表达调节DNA能适当地
起作用)可用于基因转移,但在它们当中大麦是优选的。

植物细胞(其被导入了所说的表达盒或载体)优选为成熟的种子
的胚乳组织,在其内的结构基因(其为外源基因)的表达得到特异地
增强。除此之外,可利用再生性的植物细胞,如那些来源于花药和
未成熟的胚等等。将表达盒或者载体导入具有再生潜力的植物细胞
中,为改善大麦和其它植物的种子或在种子中产生基因产物提供了
有效的方法。

附图简述

图.1显示了本发明的表达调节DNA部分与所报导的D-大麦醇溶
蛋白基因的5′-上游区之间的同源性。星号(*)表明所说的DNA和基因
中的同源碱基。

图.2显示了将本发明的表达调节DNA部分与大麦高分子量的麦
谷蛋白基因的启动子区的碱基序列相比较的结果。

图.3显示了将本发明的表达调节DNA的限制性酶切图,与高分
子量麦谷蛋白的基因的启动子区的限制性酶切图,及大家熟知的所
报导的D-大麦醇溶蛋白基因的5′上游区的限制性酶切图相比较的结
果。

图.4是制备本发明表达载体(报道质粒)过程的图解。

图.5是本发明各种表达载体(报道质粒)的GUS活性的图表。

图.6是本发明的各种表达载体(报道质粒)的GUS活性的图表,所
说的载体是由分步缺失本发明的表达调节DNA产生的。

最佳实施方案

下面描述本发明优选的实施方案。

1.表达调节DNA的分离

从大麦染色体DNA上的D-大麦醇溶蛋白基因的5′-上游区可分离
出表达调节DNA。该分离方法包括三个主要步骤,即:1)制备大麦
染色体DNA,2)克隆DNA,3)碱基测序。

1)大麦染色体DNA的制备

大麦染色体DNA可由标准的方法制备,例如,按照″克隆和测序
-植物生物技术-A实验室手册(Noson Bunkasha),P.252(1989)″中
所描述的那些方法,等等。

2)表达调节DNA的分离和它的克隆

利用标准的方法如,按照″基因技术产品指导手册1995-
1996(Takarashuzo),F-16(1995)″中所描述的那些方法等等,可将
表达调节DNA从具有所确定的启动子活性的已知的D-大麦醇溶蛋白基
因的5′-上游区(从此指定为″已知区″)中分离出来。

除上述方法之外,可通过筛选常规方法所制备的染色体文库,
利用与D-大麦醇溶蛋白基因同源的探针,如,按照″克隆和测序-植
物生物技术-A实验室手册(Noson Bunkasha),P.252(1989)″中所
描述的那些方法等等,分离出所说的DNA。

同时,以标准技术[参考分子克隆手册,冷泉港实验室(1982)]
进行指导本发明必要的有关基因克隆的操作,包括限制性酶消化、
DNA连接操作、大肠杆菌转化等等。

3)碱基序列的测序

通过按照Maxam-Gilbert[酶学方法,65,499(1980)]的化学修
饰法与双脱氧核苷酸链终止法[基因,19,269(1982)]等等,可对
上述分离的表达调节DNA的碱基序列进行测序。

除了上述的将表达调节DNA从大麦中分离出的方法之外,所说的
表达调节DNA或与其足够相同的DNA还可根据上述所确定的碱基序
列,通过Southern杂交方法从其它植物中回收。此外,所说的表达
调节DNA可根据所说的碱基序列利用DNA合成仪进行人工合成。

2.表达盒和载体的构建,及其在细胞中的表达

1)表达盒的制备

将所需结构基因连接在所说的表达调节DNA的下游,接着将转录
终止因子如NOS终止子连接在所说的结构基因的下游,则可以制备表
达盒。可将这样制备的表达盒以线型形式直接转移到植物染色体
上,或整合到所需质粒(如下述其将被用作为表达载体)上。

2)表达载体的制备

如上述,可通过将表达盒整合在所需质粒上从而制备表达载
体。此外,可通过连续地将表达调节DNA、结构基因以及转录因子与
所说的质粒连接在一起进行制备。任何质粒如市售的质粒
pBI101(Clontec)均可加以利用,但根据其利用目的可优选。

例如,优选利用具有适于被表达载体转化的有机体的复制起点
的质粒。同时,若要求在两个不同有机体中复制时(例如,大肠杆菌
和植物如大麦),优选利用包含两种复制起点的穿梭载体。若要大量
回收表达载体时,优选具有大拷贝数的质粒。

此外,在上述的质粒中,具有基于药物或营养的选择性标记的
质粒,可通过对已转移到有机体体内的表达载体进行检测从而被筛
选出来。    

按照标准技术[如分子克隆手册冷泉港实验室(1982)]可制备上
述的表达载体或表达盒。

3)将表达盒或表达载体转移进植物中

被导入了表达盒或表达载体的细胞包括植物细胞如成熟种子胚
乳细胞和那些来自花药和未成熟胚的具再生潜力的细胞。

按照标准方法[植物细胞报道,10,595(1992)]可将表达盒或
表达载体转移进植物细胞内,这些方法包括:聚乙二醇法、电穿孔
法[如参考自然,319,791(1986)]、粒子枪法[如参考性质(自
然),327,70(1987)]、激光穿孔法[如参考大麦遗传学Ⅵ,
231(1991)和农杆菌介导法[如参考植物杂志,6,271(1994)]。

例如,在由所说的胚乳制备了原生质体后,通过标准方法如聚
乙二醇方法可将所说的表达盒或表达载体转移进大麦成熟种子的胚
乳中。

4)转基因植物

如上述,可通过将整合在表达盒或表达载体内的外源DNA转移进
植物内从而创造出转基因植物,形成不同于野生型植物那些性质的
新栽培品种。

例如,若表达盒或表达载体中所包含的结构基因与植物的萌发
和生长有关,则通过转基因植物的萌发和生长可控制收获时间或产
率。若所说的结构基因与植物组分相关,则可能获得一种新的栽培
品种。

实施例

下列实施例进一步说明本发明,但其并不以任何方式限制本
发明。

实施例1.大麦染色体DNA的制备及其限制性酶消化

在把实验农场所培养的大麦(Haruna Nijo)的绿叶冻干后,从冻
干的组织中提取染色体DNA。用限制性酶PstⅠ(50个单位)完全消化
这样所获得的全部DNA(5μg)。用乙醇沉淀DNA组分,并用无菌水(10μ
1)溶解。

实施例2.衔接子DNA的连接

利用连接试剂盒(Takarashuzo),在16摄氏度温育30分钟,将
PstⅠ-消化的大麦(Haruna Nijo)DNA(2.5μg)连接到PstcⅠ结合体
(Takarashuzo,5μl)上。用乙醇沉淀结合体-连接的DNA,并用无菌
水(5μl)将其溶解,然后用作PCR的模板DNA。

实施例3.D-大麦醇溶蛋白基因的特异引物的合成

根据SEQ ID NO:2的序列,合成一套包含下列D-大麦醇溶蛋白基
因5′-端邻近区的序列的引物DNA:
5′-TCTCACGTTCAG-CGGTGGTGAGAGCC-3′(引物DHP1)和
5′-GTTCCCATTGATCTCACGTTCAGCG-3′(引物DHP2)。

实施例4.PCR扩增D-大麦醇溶蛋白基因的5′-上游区

对于第一扩增,反应溶液包含实施例2所获得的模板DNA(1.0μ
l)、引物DHP2(100μM,1.0μl)、引物C1(Takarashuzo)(100μM,
1.0μl)、dNTP混合物(各2.5mM,4.0μl)和含镁的10×PCR缓冲液
(Boehringer)(5.0l)、热稳定的DNA聚合酶(膨胀高保真,
Boehringer)(0.5μl),和另一些无菌水(37.5μl)。利用热控制器
(MJ研究),在94摄氏度下初始双链体变性2分钟,然后进行30个温
度循环,每一个循环包括60摄氏度下退火30秒,与68摄氏度合成3分
钟,及94摄氏度变性15秒,而完成反应。通过琼脂糖凝胶电泳,这
样所获得的PCR扩增产物未显示任何特异性扩增的DNA带。

进行第二扩增实验时,条件与第一扩增实验类似,且仍利用与
上述类似的反应溶液,只是还添加了第一PCR的扩增产物作为模板
DNA(1.0μl),引物DHP1(100μM,1.0μl)及引物C2(Takarashuzo)
(100μM,1.0μl)。这样所获得的PCR扩增产物的琼脂糖电泳显示
了在约1.8 kb的特异扩增带。

实施例5.PCR扩增产物的克隆

将所说的PCR扩增产物进行琼脂糖凝胶电泳,然后从凝胶中去除
1.8kb的带,用玻璃乳(glass-milk)方法纯化(Bio101),并用平末
端试剂盒(Takarashuzo)使其平末端化。将该片段克隆进克隆载体
pUC118的HincⅡ位点而获得DPP3克隆。

实施例6.对DPP3克隆的结构分析

通过从DNA两个末端的连续的缺失对DPP3克隆进行结构分析。按
照缺失试剂盒(Takarashuzo)所提供的说明切除从两端开始的约200
bp的间隔区的DNA来制备缺失突变体,并利用双脱氧核苷酸链终止法
对其进行结构分析。

序列表中的SEQ ID NO:1显示了所确定的D-大麦醇溶蛋白基因的
5′-上游区的结构(DPP3),下文称为表达调节DNA。

由于这样获得的表达调节DNA包含的序列与序列表中SEQ ID
NO:2中所显示D-大麦醇溶蛋白cDNA的5′-端区的序列同源,因此可猜
测这样所获得的DNA片断至少含有D-大麦醇溶蛋白的启动子区。更具
体地说,SEQ ID NO:2包含D-大麦醇溶蛋白结构基因区。此外,SEQ
ID NO:2中的翻译起始密码子ATG的上游部分启动子区的部分(其位置
对应于37-39)与SEQ ID NO:1中的表达调节DNA的启动子区的那部分
相同(其位置为1704-1739)。

在所说表达调节DNA的启动子区中确定了GCN4盒(GAGTCA)(其位
置为序列表中SEQ ID NO:1的1153-1158与1174-1179),除了TATA盒
广泛存在于真核启动子区,GCN4盒也经常被发现存在于许多种子存
储蛋白质的启动子中,并且为成熟种子中的有效表达所需要。

图.1显示了上述所获得的表达调节DNA的部分碱基序列(上行)
与所报导的D-大麦醇溶蛋白基因的5′-上游区(下文称已知区)(下行)
之间的同源性。

将上述获得的表达调节DNA的碱基序列与报道的启动子区的碱基
序列比较,图.2显示上述所获得的表达调节DNA的碱基序列部分与
小麦高分子量的麦谷蛋白基因的启动子区的碱基序列部分的比较,
其中上行显示表达调节DNA的部分(碱基编号为1261-1739),下行显
示所报道的高分子量麦谷蛋白的启动子区。

图.3显示表达调节DNA的限制性酶切图(A)与高分子量麦谷蛋白
基因的已知区(B)和启动子区(C)的限制性酶切图的比较结果。

实施例7.报道质粒(表达载体的制备)

图.4是报道质粒制备各步骤的示意图。将包含GUS基因和NOS
终止子的pBI101质粒(Clontech)的HindⅢ-EcoRⅠ片段插入到
pUC118质粒的HindⅢ和EcoRⅠ位点之间,以构成阴性对照载体
pBI11(图.4A)。若利用阳性对照载体,pACTlF在稻米植物和大麦
中结构性地得以表达。

另一方面,包含所需表达调节DNA(DPP3)的报道质粒在DPP3的下
游与GUS基因和NOS终止子相连。更具体地说,将由DPP3切除
HindⅢ片段后制备的质粒DPP3HD用Bpull02Ⅰ消化(平末端化),并
以EcoRⅠ作进一步的消化。在该EcoRⅠ位点处插入SmaⅠ-EcoRⅠ片段
(其包含pBI101的GUS基因和NOS终止子)以形成质粒DPP3HDGUS9。然
后,在DPP3HDGUS9的HindⅢ位点处再插入HindⅢ片段(前面切除
下的)以形成报道质粒(DPP3GUS2)(图.4B)。

实施例8.从报道质粒DPP3GS2中切除启动子区

利用缺失试剂盒,连续地从实施例7所获得的报道质粒DPP3GUS2
的5′-端切除碱基片段以构建各种报道质粒。更具体地说,这些被切
除碱基片段包括SEQ ID NO:1的下列序列段:报道质粒DPP3GUS2△32
为219-1739,DPP3GUS2△16为1096-1739,DPP3GUS2△42为1198-
1739,DPP3HDGUS9为1303-1739,DPP3GUS2△47为1446-1739,以及
DPP3GUS2△22为1526-1739。

实施例9.成熟种子胚乳中的启动子活性的检测

利用实施例7中所描述的报道质粒,通过瞬时测定系统检测D-大
麦醇溶蛋白基因(其从成熟种子胚乳中分离而来)的启动子区的活
性。

将大麦(栽培品种Bomi)的成熟种子(约开花后14天)去掉外皮,
然后分别用70%乙醇和稀释5倍的次氯酸盐溶液灭菌,接着用水洗涤
三次。取出胚乳,在25摄氏度下用含有4%纤维素酶和11%甘露糖醇的
CPW溶液(其由0.2mM KH2PO4,10mM CaCl2,1mM MgSO4,以及1mM
KNO3组成)处理,并过夜。

这样所获得的原生质体在用包含11%甘露糖醇的CPW溶液洗涤之
后,然后分散到试管中(每个转化系统为106原生质体),并悬浮在
DNA(30μg)和C100S溶液中[其由7%山梨糖醇,100mM CaCl2,和
4.7mM的MES(pH为5.7)组成](200μl)。添加含有40%聚乙二醇的
C100S溶液(pH7.0)至该悬浮液中,并将混合液温育10分钟。接着
在上述混合物中添加LW溶液[遗传学理论应用,81:
437(1991)](10ml),并将所形成的的混合物进行离心。添加L1溶液
[遗传学理论应用,81:437(1991)](3ml)至沉淀里,并将混合物
在25摄氏度下过夜温育。然后在温育混合物中添加LW溶液(20
ml),并离心混合物。将这样获得的沉淀悬浮在GUS抽提液中(其由
0.05M Na3PO4,0.01M EDTA,0.1%十二烷基肌氨酸钠
(sarkosyl),0.1%TritonX-100,及0.1%2-巯基乙醇组成)(200μ
1)。将上清液冰冻解冻两次,离心,然后用作测定启动子活性时的
粗酶溶液。也就是说,这样获得的粗酶溶液与4-甲基伞形基
(methylumbelliferyl)-β-D-葡糖苷酸反应后,则用0.2M纯碱终止
反应,并测定4-甲基伞形酮的量以显示启动子的活性。利用″蛋白质
测定″(BioRad)进行蛋白质定量分析。

图.5显示了各种表达载体所转移的大麦原生质体中所表达的
GUS活性。该图表明转移了包含分离的D-大麦醇溶蛋白启动子区的
报道质粒DPP3GUS2的成熟大麦种子的原生质体与转移了pACT1F载体
的比较,前者所表达的GUS活性比后者高约1.5倍,这表明所说的
表达调节DNA具有启动子活性。

实施例10.在成熟种子原生质体中的缺失启动子的活性的检

按照实施例9中所描述的类似方式,将实施例8中所获得的每个
缺失报道质粒转移到成熟大麦种子的原生质体中,然后测定GUS活
性。图.6显示了每个缺失载体所转移的原生质体中的GUS活性。该
图清楚地表明采用包含短启动子区的质粒DPP3GUS2△22时表达的GUS
活性小,而酶活性从DPP3GUS2△47到DPP3HDGUS9随启动子长度的增
加而增加。一旦GUS活性经DPP3GUS2△42降低后,利用DPP3GUS2△
16可达到最高。然而,利用包含全长启动子的DPP3GUS2△32和
DPP3GUS2,酶活性却再次受抑制。

植物中,在体内启动子的基因表达水平通常受植物条件调控,包
括所涉及的组织、发育阶段、营养状态等等。也就是说,启动子具
有一个调节区,不仅可增加还可抑制基因的表达水平,使植物中的
基因表达处于平衡。关于这点,测定开花14天后的D-大麦醇溶蛋白
基因的GUS活性和D-大麦醇溶蛋白的启动子活性,其表明促进D-大
麦醇溶蛋白基因表达的区域(激活区)位于SEQ ID NO:1的1303-1739
碱基中(DPP3HDGUS9),抑制调节D-大麦醇溶蛋白基因的表达的区域
(抑制区)位于1-1095。这些结果表明在体内这些区域相互协同使D-
大麦醇溶蛋白的有效表达处于平衡状态。

本发明阐明了成熟大麦种子的表达调节DNA的碱基序列和有效转
录调节区的碱基序列。可将表达盒(其中该表达调节DNA与一种适当
的外源结构基因以及转录终止因子相连接)或表达载体(其中所说的
表达盒整合在质粒上)导入到大麦或其它植物中。通过把表达调节
DNA转移进植物内,可产生具有大麦种子或其它定向改良的植物种子
的转基因植物,或可作为在种子中产生基因产物的工具的那些物
质。

因此,通过育种,所说的表达调节DNA有利于植物繁殖或栽培与
种植。
                          序列表
  SEQ ID NO:1

长度:1739

类型:核酸

链型:双链

拓扑结构:线型

分子类型:DNA

序列描述:
CTGCAGATTT GCAAAAGCAA TGACTAACAG ATACATATAT TGCAAAAAAA ACAGAGGATA        60
ATCACTTTTA TTAGATGAAA TAAACAGATC AATTTACATA AGTCCTCACT TCTCCAAACA       120
GTATTCAGGA CCATGATAAA ACCGATTACG TAGCTCTGTT TTGGAAGATC CAAATCCTCA       180
AGTTGAGTTT CATTAATTGG AATCGATTGT ATGCTAAACA CGATGAACAA ATGGTGGGTT       240
ACGTGGCATA GCATACAACT ATTCCCCTAT TATTCTGCAT GCATGATCTC AATCGGACTC       300
CTTCCTAGTT CCTAGTTGGC TCTGCTTTGA ACTTTCATCC ACATCTCTTT GAGTTATTAT       360
TAACAGACGC AAGAAACATT TTTTTGCGCT AAGCCAAGGT GAGGCAAGGT CGCATTGGAG       420
GACTGATGGA CTGGCTTCGA TGGATTATGA TATACTCGGT TTTGCCTGTT TGACTGTTAC       480
GTTTTTCTAA TTTTGTGGTT AGGAATTTTT CGCCGCAGAG TATAGAATAA CTAAGCTCAA       540
CACAAACAAT TTAGCAAGCA CATTAAACTG GGATCGTAGG AGCGCACCTG GATTTTGTTG       600
GTTGATGGTG GATGAAATGG GTGAATTTAA TAACTGATAT AGTGTCAGTG CAACGGAAGC       660
CCATTTTTCA TACAAGTTAT TAATATTGTC AACATTTGTC AACAAACAAA TGTTTAACTC       720
AGGTTTGCAA TTATGAAGCC CCAATTATAA GAAGGGGATA TTATGATGGC GTGAGCAAGT       780
GATAAGGCCA AGGGGAGAAG AAGTGCAGCA TCTACGCAGC CCAGTGAAAG ATAGTGAAAA       840
TACAGAGAGG CAGGGACGGG GGAGCAACAC ATGGAAATCA TAGAAGAACA AAAGAGTTTA       900
AACATAGGAG GCAGATATAA TGGACAGCTA AATCTGCATT ATCTCATTTG GGAAATGAAA       960
AAAATAATCC TATTCTTGTG TAAATCAAAA CTATTTGCCG CGAATTTTCT TCGAAGATCC      1020
TGTGTTAATT TTAGACACGG CTGACCAAAG GTTTTCAATT AGTTGAGTTT TGTCACGGAA      1080
AGGTGTTTCC ATACATCCAA AAATTCTAAA AACTTTTTGA TACGGCGCGT TCGTAGCATA      1140
GCTAGATGTT GTGAGTCACT GGATAGATAT TGTGAGTCAT ATCGTGGATT TGTGTTGCCT      1200
GCAAATCCAA CTACATGACA AGCAACAAAT GAGCTTTTGG AAAGATGATT TCTCAATTTA      1260
CCAGTTCCAT GCAAGCTACC TTCCACTACT CGACATGCTT AAAAGCTTCG AGTGCCCGCC        1320
GATTTGCCAG CAATGGCTAA CAGACACATA TTCTGCCAAA ACCCCAGAAC AATAATCACT        1380
TCTCGTAGAT GAAGAGAACA GACCAAGATA CAAACGTCCA CGCTTCAGCA AACAGTACCC        1440
CAGAACTAGG ATTAAGCCGA TTACGCGGCT TTAGCAGACC GTCCAAAAAA ACTGTTTTGC        1500
AAAGCTCCAA TTCCTCCTTG CTTATCCAAT TTCTTTTGTG TTGGCAAACT GCACTTGTCC        1560
AACCGATTTT GTTCTTCCCG TGTTTCTTCT TAGGCTAACT AACACAGCCG TGCACATAGC        1620
CATGGTCCGG AATCTTCACC TCGTCCCTAT AAAAGCCCAG CCAATCTCCA CAATCTCATC        1680
ATCACCGAGA ACACCGAGAA CCACAAAACT AGAGATCAAT TCATTGACAG TCCACCGAG         1739
SEQ ID NO:2
  长度:2296
  类型:核酸
  链型:双链
  拓扑结构:线型
  分子类型:DNA
  序列描述:
CAAAACTAGA GATCAATTCA TTGACAGTCC ACCGAGATGG CTAAGCGGCT GGTCCTCTTT          60
GTGGCGGTAA TCGTCGCCCT CGTGGCTCTC ACCACCGCTG AACGTGAGAT CAATGGGAAC         120
AACATTTTCC TTGATAGCCG CTCTAGGCAG CTACAGTGTG AGCGCGAGCT CCAGGAGAGC         180
TCGCTCGAGG CGTGCCGGCG GGTCGTGGAC CAACAGCTGG TTGGCCAGCT GCCATGGAGC         240
ACGGGGCTCC AGATGCAGTG CTGCCAGCAG CTTCGGGACG TCAGCCCCGA GTGCCGCCCC         300
GTCGCCCTCA GCCAGGTCGT GAGGCAATAC GAGCAGCAAA CCGAGGTGCC ATCCAAGGGA         360
GGATCCTTCT ACCCGGGCGG GACCGCACCG CCGCrGCAGC AAGGAGGATG GTGGGGAACC         420
TCTGTAAAAT GGTACTACCC AGACCAAACT TCTTCGCAAC AGTCATGGCA AGGGCAACAA         480
GGGTACCACC AAAGCGTAAC TTCTTCCCAG CAGCCAGGAC AAGGGCAGCA AGGGTCCTAC         540
CCAGGTTCAA CTTTCCCGCA GCAGCCAGGA CAAGGACAAC AACCAGGACA GAGGCAGCCA         600
TGGTCCTATC CAAGTGCAAC TTTCCCACAA CAGCCAGGGC AAGGGCAAGG GCAACAAGGG         660
TACTACCCAG GCGCAACTTC CCTGCTGCAG CCAGGACAAG GGCAACAAGG GCCCTACCAG         720
AGTGCAACTT CTCCACAGCA GCCAGGACAA GGACAGGGAC AACAAGAGAC CTATCCAATT         780
GCAACTTCCC CGCATCAGCC AGGACAATGG CAACAACCAG GACAAGGGCA ACAAGGGTTC         840
TACCCAAGTG TAACTTCTCC ACAACAGTCG GGACAAGGGC AACAAGGGTA CCCAAGTACA         900
ACTTCTCCAC AACAATCGGG GCAAGGGCAA CAGCTGGGAC AAGGGCAACA ACCAGGACAA         960
GGGCAACAAG GGTACCCAAG TGCAACTTTT CCACAACAGC CAGGACAATG GCAACAAGGG    1020
TCCTACCCAA GTACAACTTC TCCGCAGCAG TCAGGACAAG GGCAACAAGG GTACAACCCA    1080
AGTGGAACTT CTACGCAGcA GCCGGGACAA GTGCAACAGT TGGGACAAGG GCAACAAGGG    1140
TACTACCCAA TTGCAACTTC TCCGCAGCAG CCAGGACAAG GGCAACAGCT AGGACAAGGG    1200
CAACAACCAG GACATGGGCA ACAGCTAGTG CAAGGGCAAC AACAAGGACA AGGGCAACAA    1260
GGACACTACC CAAGTATGAC TTCTCCGCAC CAAACAGGAC AAGGGCAAAA AGGATACTAC    1320
CCAAGTGCAA TTTCTCCGCA GCAGTCAGGA CAAGGACAAC AAGGATACCA GCCTAGTGGA    1380
GCTTCTTCAC AGGGGTCGGT GCAAGGGGCG TGCCAGCACA GCACATCTTC TCCGCAGCAG    1440
CAAGCACAAG GGTGCCAAGC TTCTTCACCA AAGCAAGGGC TAGGGTCGTT GTACTACCCG    1500
AGTGGAGCTT ATACACAACA GAAACCAGGG CAAGGGTACA ACCCAGGTGG AACTTCTCCG    1560
CTGCACCAGC AAGGGGGAGG GTTCGGCGGC GGGTTAACGA CGGAGCAACC GCAGGGAGGA    1620
AAGCAGCCAT TCCATTGCCA GCAAACCACT GTCTCCCCTC ACCAGGGTCA GCAAACCACT    1680
GTTTCCCCTC ATCAGGGTCA GCAAACCACT GTCTCCCCTC ATCAGGGTCA GCAAACCACT    1740
GTCTCCCCTC ACCAGGGTCA GCAAACCACC GTCTCCCCTC ACCAGGGTCA GCAAACCACC    1800
GTCTCCCCTC ATCAGGGTCA GCAAACCACT GTCTCCCCTC ATCCGGGTCA GCAAACCACC    1860
GTCTCCCCTC ATCAGGGTCA GCAAACCACC GTCTCCCCTC ATCAGGGTCA GCAAACCACC    1920
GTCTCCCCTC ATCAGGGTCA GCAGCCCGGC GAGCAGCCTT GCGGTTTCCC TGGCCAGCAA    1980
ACCACCGTGT CTCTGCACCA TGGTCAGCAG TCCAACGAGT TGTACTACGG CAGCCCATAC    2040
CATGTTAGCG TGGAGCAGCC GTCGGCCAGC CTAAAGGTAG CAAAGGCGCA GCAGCTCGCG    2100
GCGCAGCTGC CGGCAATGTG TCGGCTGGAG GGCGGCGGCG GCCTGTTGGC CAGCCAGTAG    2160
TAGAACTCTG GCAGCTCGCA TGGTGCTTGG GCATGCATGC ACCTTAGCTA TACAATAAAC    2220
GTGACGTGTG CTTGCAGTTT TTCATGTAAC TAGGGTAAAA CCCAACAATA ATGCAAAACG    2280
GAAAGCTTCT CCATCC                                                    2296

基因表达调节DNA,表达盒,表达载体和转基因植物.pdf_第1页
第1页 / 共25页
基因表达调节DNA,表达盒,表达载体和转基因植物.pdf_第2页
第2页 / 共25页
基因表达调节DNA,表达盒,表达载体和转基因植物.pdf_第3页
第3页 / 共2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基因表达调节DNA,表达盒,表达载体和转基因植物.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基因表达调节DNA,表达盒,表达载体和转基因植物.pdf(25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本发明提供了新的基因表达调节DNA。该基因表达调节DNA包含来自大麦D大麦醇溶蛋白基团(其能促使所需基因得以表达)的启动子区,及调节基于所说启动子区的所说基因的表达的调节区。该调节区至少由一个激活区(其激活所说基因的表达)与一个抑制区(其抑制所说基因的表达)组成。利用该基因表达调节DNA可按需要控制植物细胞(如大麦)内的基因的表达。。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化学;冶金 > 生物化学;啤酒;烈性酒;果汁酒;醋;微生物学;酶学;突变或遗传工程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