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瓶机构及其无损伤进瓶装置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包装机械设备,具体是转瓶机构及应用转瓶机构的无损伤进瓶装置。
背景技术
在当前制造业进入工业自动化的时代,各种容器类商品在灌装、贴标、打码、旋盖
等自动化作业中,需要利用螺杆的螺距将容器的连续排列转化为间距排列,以符合下一工
序的定位要求。随着螺杆的旋转,在螺槽的螺旋力作用下推动容器往前作直线运动,螺槽的
圆弧面与容器必然产生线接触且由于螺旋力的线速度与容器的前进速度存在偏差而产生
相对压力差,从而产生划痕,损伤容器表面光洁度,严重影响了商品的外观。虽然,能够通过
提高螺杆的螺槽表面光洁度,以减少损伤程度,但螺杆的螺槽高精度加工困,始终不能从根
本上解决问题。众多追求更高商品品质的国内外企业迫切需求解决这一问题的技术方案,
在结合市场技术需求以及兼容现有各类自动化设备的技术改造性的基础上研发出一种高
性价比的无损伤送瓶机构。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一种无损伤的转瓶机构及其无损伤进
瓶装置。
为了实现以上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无损伤转瓶机构,由至少两个
相向旋转的星形拨轮构成,星形拨轮的圆周开设若干个齿槽,星形拨轮旋转时通过齿槽拨
动瓶子使瓶子拉开间距前进。
进一步地,所述两个星形拨轮的圆心线的连线与瓶子前进方向相交。
所述圆心线连线与瓶子前进方向相垂直。
进一步地,所述齿槽的内侧面至少包括两条圆弧边。
所述圆弧边为内凹圆弧边或外凸圆弧边。
所述圆弧边包括一条内凹圆弧边和一条外凸圆弧边。
进一步地,所述齿槽的内侧面至少包括两条直线边。
进一步地,所述齿槽的内侧面至少包括一条直线边和一条圆弧边。
所述圆弧边为内凹圆弧边或外凸圆弧边。
本发明采用的另一种技术方案是:无损伤进瓶装置,包括输送带、护栏和导向板,
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权利要求1至9任一项所述无损伤转瓶机构,所述星形拨轮分为星形主
动拨轮和星形从动拨轮,输送带上方设置星形主动拨轮,星形主动拨轮的进瓶方向设置护
栏,星形从动拨轮的圆心线与星形主动拨轮的圆心线连线垂直于瓶子前进方向,星形从动
拨轮的进瓶区域设置导向板;瓶子进入星形主动拨轮的齿槽后推动星形主动拨轮转动,瓶
子被拉开间距后进入星形从动拨轮。
实施上述技术方案,由于转瓶机械和进瓶装置设置星形拨轮,星形拨轮开设有与
瓶子外形配合的齿槽,瓶子运行到星形拨轮的齿槽时,瓶子与星形拨轮之间为面接触,依靠
瓶子自身的动力推动星形拨轮旋转,星形拨轮无动力旋转使瓶子与星形拨轮一体同步速度
行进,瓶子不会产生自转也即没有相对位移,进瓶压力差降低70%左右,避免了瓶子表面被
划伤,实现无损伤进瓶,从而提高瓶子的美观度。当星形拨轮旋转30°时,由于星形拨轮与瓶
子的接触正面是一个正向(外向)圆弧面,星形拨轮与瓶子接触背面是一个反向(内向)圆弧
面,于是瓶了在拨瓶星轮的作用下产生了垂直向上的分速度,正是利用了这个垂直向上的
分速度,使进瓶实现了有效拉开间距的分瓶效果,保证了按照预设的中心距值将瓶子送进
进瓶星轮,特别适合方形容器的进瓶作业,被广泛应用于旋转式机器如旋转式灌装机、旋转
式旋盖机、旋转式不干胶贴标机、旋转式冷胶贴标机、旋转式热熔胶贴标机等的送瓶装置。
由于进瓶装置的星形主动拨轮为圆周形结构,能够根据进瓶方向需要,增加不同位置的星
形拨轮以满足不同转向进瓶要求。
附图说明
图1为转瓶机构的原理图。
图2为星形拨轮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进瓶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转瓶机构由一对星形拨轮构成,两个星形拨轮的圆心连线与瓶子的前
进方向相交,优选垂直相交(90度夹角),也可以是相交45度、135度等。星形拨轮的圆周设置
若干个齿槽,两个星形拨轮的齿槽相向两两正对相夹的空间刚好容纳一个瓶子,瓶子的圆
心落在其中一个星形拨轮的外切圆上。
齿槽的内侧面与瓶子的外形相一致,可以是圆形、方形或多边形。例如图2所示,当
瓶子是方形时,齿槽3-1的内侧面由两条圆弧边构成,圆弧边与瓶子外形吻合。圆弧边分为
外凸圆弧边3-1和内凹圆弧边3-2。齿槽的除圆弧边外的其它部位为倒角形状。
如图3所示,无损伤进瓶装置由输送带1、护栏2、星形主动拨轮3、星形从动拨轮5和
导向板4组成。星形从动拨轮5和星形主动拨轮3的结构一致,星形从动拨轮5与星形主动拨
轮的齿数比为1.5:1。输送带1上方设置星形主动拨轮3,星形主动拨轮3的进瓶方向处设置
护栏2,护栏用于将瓶子导入星形主动拨轮的齿槽中,瓶子的圆心落在星形主动星轮的外切
圆上,首工位瓶子的圆心与星形主动拨轮的圆心连线与瓶子前进方向的夹角为45度。与瓶
子前进方向相垂直的90度方向处设置星形从动拨轮5,星形主动拨轮3的圆心与星形从动拨
轮5的圆心连线与瓶子前进方向的夹角为90度。星形从动拨轮5的进瓶区域设置导向板4,导
向板将瓶子导入工装区域(如贴标工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