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机器人.pdf

上传人:bo****18 文档编号:5457487 上传时间:2019-01-22 格式:PDF 页数:10 大小:707.7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611168829.8

申请日:

2016.12.16

公开号:

CN106426223A

公开日:

2017.02.22

当前法律状态:

实审

有效性:

审中

法律详情:

实质审查的生效IPC(主分类):B25J 11/00申请日:20161216|||公开

IPC分类号:

B25J11/00; B25J19/04

主分类号:

B25J11/00

申请人:

北京奇虎科技有限公司

发明人:

黄明; 杨刚

地址:

100088 北京市西城区新街口外大街28号D座112室(德胜园区)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北京市立方律师事务所 11330

代理人:

王增鑫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实施例公开了一种机器人,所述机器人包括:机器人本体、拍摄装置与光学镜片。其中,所述拍摄装置设置在所述机器人本体上;所述光学镜片设置在所述拍摄装置的拍摄视界范围内,所述光学镜片倾斜放置,将垂直于所述拍摄视界中轴线方向射入的光线折射进入所述拍摄视界范围内。通过在该机器人的拍摄装置拍摄视界范围内设置光学镜片,该光学镜片倾斜放置,能够将垂直于该拍摄视界中轴线方向摄入的光线进行折射,即能够将拍摄装置拍摄死角内的光线折射,使该光线准直的进入到拍摄视界内,即使拍摄装置能够拍摄到其拍摄死角内的影像。解决现有技术中,固定安装的拍摄装置无法拍摄其夹角区域内影像的问题。

权利要求书

1.一种机器人,其特征在于,所述机器人包括:
机器人本体;
拍摄装置,所述拍摄装置设置在所述机器人本体上;
光学镜片,所述光学镜片设置在所述拍摄装置的拍摄视界范围内,所述光学镜片倾斜
放置,将垂直于所述拍摄视界中轴线方向射入的光线折射进入所述拍摄视界范围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机器人,其特征在于,所述机器人还包括:
承载件,所述承载件设置在所述机器人本体上,所述承载件的一端弯曲伸入所述拍摄
视界范围内;
所述承载件伸入所述拍摄视界范围内的一端设有倾斜面,所述光学镜片设置在所述倾
斜面上。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机器人,其特征在于,所述拍摄装置设置在所述机器人本体上
端,所述承载件设置在所述机器人本体的顶部;
所述光学镜片将所述拍摄视界中轴线正下方射入的光线折射进入所述拍摄视界范围
内。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机器人,其特征在于,所述承载件上设有与所述机器人本体顶
部配合的卡槽230,所述承载件通过所述卡槽230与所述机器人本体可拆卸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机器人,其特征在于,所述机器人本体的顶部设有第一永磁
体,所述承载件上设有与所述第一永磁体配合的第二永磁体,所述第一永磁体与所述第二
永磁体的连接限定所述承载件设有倾斜面的一端位于所述拍摄视界范围内。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机器人,其特征在于,所述机器人本体的顶部设有第一永磁
体,所述卡槽230内设有与所述第一永磁体配合的第二永磁体,所述第一永磁体与所述第二
永磁体的连接限定所述承载件设有倾斜面的一端位于所述拍摄视界范围内。
7.根据权利要求1~6任意一项所述的机器人,其特征在于,所述光学镜片倾斜放置的
角度为0~90°之间。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机器人,其特征在于,所述光学镜片倾斜放置的角度为45°。
9.根据权利要求1~6任意一项所述的机器人,其特征在于,所述光学镜片的面积大于
所述光学镜片所在位置处拍摄视界范围的面积,限定所述拍摄装置获取的光线均为所述光
学镜片折射的光线。
10.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机器人,其特征在于,所述承载件的另一端构造成弧形,并贴
附于所述机器人本体的表面。

说明书

一种机器人

技术领域

本发明实施例涉及智能设备领域,尤其是一种机器人。

背景技术

随着移动通信、计算机以及互联网技术的发展,智能机器人由于其体积较小,处理
能力强,被广泛的应用于教育、科研或安全等领域,并受到用户的认可。

现有技术中,为使机器人对现实环境或者用户的指令行为进行辨识,一般均在机
器人上设置拍摄装置,机器人通过拍摄装置实时获取所在环境的真实影像或用户的指令行
为。

本发明创造的发明人在研究中发现,现有技术中机器人的拍摄装置以固定的方式
安装在机器人上,故其能够拍摄的视界范围也是有限的,仅能够拍摄拍摄装置前方的画面,
且拍摄时由于拍摄装置的拍摄视界由近及远呈喇叭状,即以地面为水平线,拍摄装置的拍
摄视界与地面之间存在一定夹角,对于固定放置的拍摄装置来讲,该夹角即为机器人的拍
摄死角,对于该区域始终无法进行拍摄。但现实的使用中往往需要机器人获取该夹角区域
内的影像,如拍摄用户写字或画画等行为时,由于拍摄清晰度的要求,在夹角区域内进行拍
摄是最佳的拍摄区域。现有技术中固定设置的无人机无法对垂直于其拍摄视界中轴线方向
的夹角区域进行拍摄。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主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机器人,通过在该机器人的拍摄装
置拍摄视界范围内设置光学镜片,该光学镜片倾斜放置,能够将垂直于该拍摄视界中轴线
方向摄入的光线进行折射,即能够将拍摄装置拍摄死角内的光线折射,使该光线准直的进
入到拍摄视界内,即使拍摄装置能够拍摄到其拍摄死角内的影像。解决现有技术中,固定安
装的拍摄装置无法拍摄其夹角区域内影像的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创造的实施例采用的一个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机
器人,所述机器人包括:

机器人本体;

拍摄装置,所述拍摄装置设置在所述机器人本体上;

光学镜片,所述光学镜片设置在所述拍摄装置的拍摄视界范围内,所述光学镜片
倾斜放置,将垂直于所述拍摄视界中轴线方向射入的光线折射进入所述拍摄视界范围内。

可选地,所述机器人还包括:

承载件,所述承载件设置在所述机器人本体上,所述承载件的一端弯曲伸入所述
拍摄视界范围内;

所述承载件伸入所述拍摄视界范围内的一端设有倾斜面,所述光学镜片设置在所
述倾斜面上。

可选地,所述拍摄装置设置在所述机器人本体上端,所述承载件设置在所述机器
人本体的顶部;

所述光学镜片将所述拍摄视界中轴线正下方射入的光线折射进入所述拍摄视界
范围内。

可选地,所述承载件上设有与所述机器人本体顶部配合的卡槽230,所述承载件通
过所述卡槽230与所述机器人本体可拆卸连接。

可选地,所述机器人本体的顶部设有第一永磁体,所述承载件上设有与所述第一
永磁体配合的第二永磁体,所述第一永磁体与所述第二永磁体的连接限定所述承载件设有
倾斜面的一端位于所述拍摄视界范围内。

可选地,所述机器人本体的顶部设有第一永磁体,所述卡槽230内设有与所述第一
永磁体配合的第二永磁体,所述第一永磁体与所述第二永磁体的连接限定所述承载件设有
倾斜面的一端位于所述拍摄视界范围内。

可选地,所述光学镜片倾斜放置的角度为0~90之间°。

可选地,所述光学镜片倾斜放置的角度为45°。

可选地,所述光学镜片的面积大于所述光学镜片所在位置处拍摄视界范围的面
积,限定所述拍摄装置获取的光线均为所述光学镜片折射的光线。

可选地,所述承载件的另一端构造成弧形,并贴附于所述机器人本体的表面。

可选地,所述承载件构造成弧形的一端设有第三永磁体,所述机器人本体上设有
感应所述第三永磁体磁力变化的霍尔传感器。

本发明实施例的有益效果是:通过在该机器人的拍摄装置拍摄视界范围内设置光
学镜片,该光学镜片倾斜放置,能够将垂直于该拍摄视界中轴线方向摄入的光线进行折射,
即能够将拍摄装置拍摄死角内的光线折射,使该光线准直的进入到拍摄视界内,即使拍摄
装置能够拍摄到其拍摄死角内的影像。解决现有技术中,固定安装的拍摄装置无法拍摄其
夹角区域内影像的问题。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
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
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
图。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机器人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光学镜片折射原理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承载件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技术领域的人员更好地理解本发明方案,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
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

在本发明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及上述附图中的描述的一些流程中,包含了按照
特定顺序出现的多个操作,但是应该清楚了解,这些操作可以不按照其在本文中出现的顺
序来执行或并行执行,操作的序号如101、102等,仅仅是用于区分开各个不同的操作,序号
本身不代表任何的执行顺序。另外,这些流程可以包括更多或更少的操作,并且这些操作可
以按顺序执行或并行执行。需要说明的是,本文中的“第一”、“第二”等描述,是用于区分不
同的消息、设备、模块等,不代表先后顺序,也不限定“第一”和“第二”是不同的类型。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
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
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
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1

请参阅图1,图2,图1为本实施例机器人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实施例光学镜片
折射原理图。

如图1所示,一种机器人,包括:机器人本体100、拍摄装置110与光学镜片210。其
中,拍摄装置110设置在所述机器人本体100上;光学镜片210设置在所述拍摄装置110的拍
摄视界范围内,所述光学镜片210倾斜放置,将垂直于所述拍摄视界111中轴线112方向射入
的光线折射进入所述拍摄视界111范围内。

具体的,机器人本体100包括基座以及设置在基座120上方的显示装置130,其中,
基座120为柱形体,显示装置130为设置在基座120上方,用于与用户进行人机交流的主要窗
口,显示装置130包括壳体以及设置在壳体131上的显示屏132。该壳体131一端可旋转的连
接在基座120上。

拍摄装置110设置在壳体131上,具体地拍摄装置110设置在显示屏132上方的壳体
131上。拍摄装置110的拍摄视界111是指:以摄像装置为拍摄的原点,在拍摄装置110面向的
方向呈喇叭状散射的光线射入路径。拍摄装置110之所以能够拍摄到事物的影像,其原理在
于,事物的本身具有反射光线的本能,当太阳光或者其他光源发出的光线照射在事物上时,
事物反射该光线,由于不同事物反射的光线不同,故能够区别出不同事物的颜色。拍摄装置
110进行拍摄时,同样也是收集拍摄视界111范围内的光线,并将光线表示的颜色加以记录,
而形成拍摄事物的影像。因此拍摄时,只有将拍摄的事物的反射光线射入到拍摄装置110的
拍摄视界111范围内,该事物即能够被拍摄装置110拍摄到。本实施方式中,拍摄装置110具
体为摄像头。

如图2所示,光学镜片210为能够将射入其中的光线进行折射的光学镜。将光学镜
片210放置在拍摄装置110拍摄视界111的范围内,且该光学镜片210向下倾斜放置,即光学
镜片210与拍摄视界111的中轴线112形成锐角。在该放置形态下,拍摄装置110拍摄死角位
置反射的光线首先射入到光学镜片210内,由于光学镜片210倾斜放置,能够将其下方射入
的光线进行折射,使该光线能够准直的进入到拍摄世界范围内,进而进入到拍摄装置110
内,使拍摄装置110能够拍摄到其正下方拍摄死角内的影像。

需要指出的是,将拍摄装置110正向面对的空间看做一个圆柱形,拍摄装置110的
拍摄视界111即为放置在该圆柱形空间内的喇叭形路径,由于喇叭形路径的起点横截面积
较小,喇叭形终点的横截面积较大,即喇叭形路径与圆柱形空间之间形成内部具有锥形切
面的柱形体,该内部具有锥形切面的柱形体即为拍摄装置110的拍摄死角,由此能够看出拍
摄装置110的拍摄死角不局限在拍摄视界111中轴线112的下方,而是一个立体的拍摄死角
空间,故想要拍摄该死角空间内其他方位的景象,需要将光学镜片210倾斜方向进行调整,
以使其能够拍摄不同方位的影像。

本实施例中光学镜片210为平面反光镜,但光学镜片210不局限于平面反光镜一
种,在一些选择性实施方式中,光学镜片210能够为(不限于):凹面反光镜或凸面反光镜等
能够对射入光线进行反射的镜面。

光学镜片210与拍摄视界111中轴线112之间的夹角为0~90°之间,光学镜片210中
反光的一面折射光线的能力和折射光线的位置与其倾斜的角度之间存在关联。具体地,当
光学镜片210与拍摄视界111中轴线112之间的夹角趋向于0°时,光学镜片210与拍摄视界
111的中轴线112越趋向于平行,此时光学镜片210能够接受更多来自由拍摄视界111中轴线
112正下方事物反射的光线,但是由于光学镜片210与拍摄视界111中轴线112趋向于平行,
接受的反射光仅少数光线经过折射进入到拍摄视界111的范围内,拍摄装置110能够拍摄到
拍摄视界111中轴线112正下方的事物影像较少。当光学镜片210与拍摄视界111中轴线112
之间的夹角趋向于90°时,光学镜片210与拍摄视界111的中轴线112越趋向于垂直,此时光
学镜片210能够接受较少来自由拍摄视界111中轴线112正下方事物反射的光线,接受的反
射光仅少数光线经过折射进入到拍摄视界111的范围内,且进入拍摄视界111的光线是有无
限接近机器人本体100的事物反射的光线,拍摄装置110能够拍摄到拍摄视界111中轴线112
正下方的事物影像较少,且无限接近与机器人本体100。优选地,本实施方式中,光学镜片
210与拍摄视界111中轴线112之间的夹角为45°,在该夹角时,光学镜片210能够获取较多拍
摄视界111中轴线112下方食物反射的光线,并能够将接收到的反射光线几乎完全的折射,
使其准直的进入到拍摄视界111内,使拍摄装置110能够拍摄到视野角度广且清晰的画面
45°。仅是本实施例中光学镜片210与拍摄视界111中轴线112之间夹角的一个优选实施例,
根据具体应用场景的不同,机器人使用环境光源放置位置不同,或者选用的光学镜片210的
折射率不同,都会使光学镜片210与拍摄视界111之间的最佳角度发生变化,应当根据具体
应用场景选取光学镜片210与拍摄视界111之间合适的角度。

拍摄装置110的拍摄视界111的横截面积是逐渐增大的,为保证拍摄装置110拍摄
影像的清晰度,以及拍摄装置110拍摄的影像应当不包括除光学镜片210反射光线所呈现出
的图像。为满足上述条件,本实施例中,光学镜片210的面积大于光学镜片210所在位置处拍
摄视界111范围的面积,限定拍摄装置110获取的光线均为光学镜片210折射的光线。具体的
本实施方式中,光学镜片210为长方形,由于拍摄视界111位于光学镜片210所在位置的横截
面积为圆形,光学镜片210的宽度要大于拍摄视界111位于光学镜片210所在位置的横截面
的直径。但光学镜片210的具体形状不局限于长方形,根据具体应用场景的不同,光学镜片
210的形状不局限于:正方形、正六边形、正八边形、圆形、椭圆形等,为使上述形状的光学镜
片210满足使用要求,光学镜片210的尺寸要保证光学镜片210所在位置的横截面不超出光
学镜片210。

上述实施方式通过在该机器人的拍摄装置110拍摄视界111范围内设置光学镜片
210,该光学镜片210倾斜放置,能够将垂直于该拍摄视界111中轴线112方向摄入的光线进
行折射,即能够将拍摄装置110拍摄死角内的光线折射,使该光线准直的进入到拍摄视界
111内,即使拍摄装置110能够拍摄到其拍摄死角内的影像。解决现有技术中,固定安装的拍
摄装置110无法拍摄其夹角区域内影像的问题。

请参阅图3,图3为本实施例承载件结构示意图。

如图3所示,本实施例中机器人还包括:承载件200。本实施例中的光学镜片210为
该机器人的附属部件,即该光学镜片210能够不连接在机器人本体100上,由于光学镜片210
放置的位置是放置在拍摄装置110的拍摄路径范围内即可,故光学镜片210能够通过外部的
支架或其他外部设施进行搭载,在本实施列中,光学镜片210搭载在承载件200上,承载件
200设置在机器人本体100上,且承载件200的一端弯曲伸入到拍摄装置110的拍摄视界111
内,承载件200弯曲伸入到拍摄装置110拍摄视界111内一端的端部设有倾斜面220,光学镜
片210粘贴固定在该倾斜面220上,由于倾斜面220的倾斜的角度与拍摄视界111的中轴线
112形成锐角夹角,粘贴在该倾斜面220上的光学镜片210同样的与拍摄视角中轴线112形成
锐角夹角。将光学镜片210放置的承载件200上,承载件200设置在机器人本体100上,采用这
种连接方式能够使光学镜片210与机器人本体100形成相对固定的连接方式与位置,无需在
使用时对该光学镜片210进行重新放置,方便机器人的使用。

机器人拍摄装置110的作用不局限于获取由光学镜片210折射的光线,其作用是两
用性的,如机器人拍摄装置110在正常使用时需要获取其拍摄视界111范围的事物,而不需
要拍摄由光学镜片210折射进入到其拍摄视界111范围内的景象,此时如果承载件200固定
设置在机器人本体100上时,机器人拍摄装置110拍摄的景象不能够随时进行变换,不方便
机器人的使用。在一些选择性实施方式中,在承载件200的中间位置或者其躯干部的其他位
置开设有卡槽230,该卡槽230与壳体131顶部相配合,能够卡装在该壳体131顶部上。具体
地,壳体131顶部为长方形,承载件200上开设的卡槽230方形,卡槽230的横截面的面积略大
于壳体131顶部的横截面积,是卡槽230能够卡接安装在机器人壳体131顶部,承载件200通
过卡槽230活动连接与机器人顶部的连接方式,能够随时将承载件200从机器人上拆卸下
来,使拍摄装置110拍摄到的景象能够由正常拍摄视角与拍摄经过光学镜片210折射后的景
象之间进行随意转化,方便机器人在不同功能之间进行转化。

本实施例中机器人拍摄装置110设置在机器人壳体131显示屏132上方的中间位
置,在其他选择性实施例中,拍摄装置110设置的位置有所区别,但相同的是,机器人拍摄装
置110设定的位置一旦确定该拍摄装置110的位置即不再发生变换,也就是说,拍摄装置110
的拍摄视界111也是固定的。在拍摄视界111固定的状态下,光学镜片210放置的具体位置也
是固定。在一些选择性实施方式中,为方便将承载件200快速安装在机器人壳体131上,且安
装后能够使光学镜片210位于拍摄视界111范围内。在壳体131顶部设置第一永磁体,卡槽
230内内部设有与第一永磁体配合的第二永磁体,第一永磁体设置于拍摄装置110的正上
方,且拍摄装置110位于第一永磁体的正中间,第二永磁体设置在承载件200卡槽230的内
部,第一永磁体与第二永磁体的极性刚好相反,具有相互吸引的本能,因此在本实施方式
中,将承载件200安装在壳体131顶部时,第一永磁体与第二永磁体相互吸引,能够使承载件
200快速安装在机器人壳体131顶部,且由于第一永磁体安装的位置为拍摄装置110的正上
方,因此,第一永磁体与第二永磁体结合后能够使承载件200位于拍摄视界111的中间位置,
即能够使光学镜片210位于拍摄视界111的范围内。第一永磁体和第二磁体均为天然的磁石
或人造磁体构成。

机器人壳体131的背部设计为弧形,承载件200的另一端贴附于壳体131表面,即承
载件200的另一端构造成弧形。为使光学镜片210位于拍摄视界111的范围内,承载件200设
有倾斜面220的一端处于悬空状态,承载件200通过卡槽230与壳体131顶部实现卡接连接,
若承载件200设有倾斜面220的一端收到向上或者向下的外力后,承载件200容易在外力的
作用下脱离该壳体131。本实施方式中,将承载件200的另一端设计成弧形,并使其贴附于壳
体131的背部,能够使承载件200与壳体131之间的连接更加稳定。如承载件200收到向上的
外力作用后,承载件200设计成弧形的一端与卡槽230形成对抗该向上外力的应力,使承载
件200避免脱离壳体131。若承载件200受到向下的外力作用后,由于,承载件200设计成弧形
的一端重心在摄像装置下方,增加了承载件200的稳定性,使承载件200在受到较小的向下
作用的外力时,不容易产生晃动和脱落现象。

本实施例中,机器人壳体131上设有显示屏132,该显示屏132为与用户进行人机交
互的主要窗口,为防止用户近距离操作拍摄机器人,对用户的视力造成影响,机器人预设有
防止过进操作的保护程序,其具体操作防止为,当用户正常操作的距离时,拍摄装置110拍
摄到用户过于接近的画面,机器人即将显示屏132关闭,以起到保用户的作用。本实施例中
由于为机器人加装了光学镜片210,为保证拍摄的清晰度,光学镜片210放置的位置距拍摄
装置110之间的距离小于用户操作的正常距离,因此根据设定的保护程序,将光学镜片210
放置于拍摄时而范围内时,机器人即会启动保护程序,使显示屏132处于关闭状态。即加装
了光学镜片210的机器人的显示屏132无法正常使用。

为解决上述存在的技术问题,本实施方式中,承载件200构造成弧形的一端内侧设
有第三永磁体,并在机器人可以内部相对应的位置上设有与第三永磁体相配合的霍尔传感
器。霍尔传感器能够感应到外界磁力的变化,并将磁力变换的信息发送给机器人,机器人在
获取到该信息之后关闭或抑制防止过进操作的保护程序的开启。具体地,承载件200在安装
到机器人上时,霍尔传感器所在位置的磁力变化为稳定性的磁场,该磁场不足以触发霍尔
传感器。当承载件200安装到壳体131上时,第三永磁体位于霍尔传感器的上方,此时,霍尔
传感器感应到第三永磁体的磁场被触发,进而关闭了关闭或抑制防止过进操作的保护程序
的开启。第三磁体为天然的磁石或人造磁体构成。

实施例2

本实施例区别于实施例1的是,本实施例中承载件200不设卡槽230,承载件200与
壳体131之间的连接均通过磁体进行,具体地,在壳体131顶部设置第一永磁体,承载件200
内部设有与第一永磁体配合的第二永磁体,第一永磁体设置于拍摄装置110的正上方,且拍
摄装置110位于第一永磁体的正中间,第二永磁体设置在承载件200的内部,第一永磁体与
第二永磁体的极性刚好相反,具有相互吸引的本能,因此在本实施方式中,将承载件200安
装在壳体131顶部时,第一永磁体与第二永磁体相互吸引,能够使承载件200快速安装在机
器人壳体131顶部,且由于第一永磁体安装的位置为拍摄装置110的正上方,因此,第一永磁
体与第二永磁体结合后能够使承载件200位于拍摄视界111的中间位置,即能够使光学镜片
210位于拍摄视界111的范围内。第一永磁体和第二磁体均为天然的磁石或人造磁体构成。

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的说明书及其附图中给出了本发明的较佳的实施例,但是,
本发明可以通过许多不同的形式来实现,并不限于本说明书所描述的实施例,这些实施例
不作为对本发明内容的额外限制,提供这些实施例的目的是使对本发明的公开内容的理解
更加透彻全面。并且,上述各技术特征继续相互组合,形成未在上面列举的各种实施例,均
视为本发明说明书记载的范围;进一步地,对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可以根据上述说明
加以改进或变换,而所有这些改进和变换都应属于本发明所附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

一种机器人.pdf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一种机器人.pdf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一种机器人.pdf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一种机器人.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机器人.pdf(10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本发明实施例公开了一种机器人,所述机器人包括:机器人本体、拍摄装置与光学镜片。其中,所述拍摄装置设置在所述机器人本体上;所述光学镜片设置在所述拍摄装置的拍摄视界范围内,所述光学镜片倾斜放置,将垂直于所述拍摄视界中轴线方向射入的光线折射进入所述拍摄视界范围内。通过在该机器人的拍摄装置拍摄视界范围内设置光学镜片,该光学镜片倾斜放置,能够将垂直于该拍摄视界中轴线方向摄入的光线进行折射,即能够将拍摄装置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作业;运输 > 手动工具;轻便机动工具;手动器械的手柄;车间设备;机械手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