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抛光机自动喂料机构【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抛光机的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抛光机自动喂料机构。
【背景技术】
在钢管生产中,钢管坯料需要通过抛光机的抛光处理,改善外观的同时,提高钢管
的表面质量,但是目前的抛光机在喂料时,需要工作人员手动上料,不仅劳动强度高,工作
效率低且增加了工作人员的数量,人工成本提高,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提高钢管的生产效
率,同时降低劳动强度和劳动成本,有必要提出一种抛光机自动喂料机构。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抛光机自动喂料机构,其
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抛光机的喂料通常采用手动辅助喂料,自动化程度较低,不仅劳动强
度高,而且工作效率低的技术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出了一种抛光机自动喂料机构,包括机架总成、进料气
缸和喂料气缸,所述的机架总成由若干个分支架在同一水平面上沿着同一方向排列而成,
所述的若干个分支架的结构相同,整体为矩形状,并且每个分支架的四处内角分别通过一
根长条形加强杆固定连接,所述的每个分支架上均设置有第一斜杆,每个斜杆前端的上表
面均设置有顶板,下表面均固连有定位板,一侧侧面上均固连有定位块,所述的定位板上均
可转动连接同一根圆杆,所述的圆杆上均布有若干第一固定销,每个第一固定销的另一端
均可转动安装一推料杆,所述的圆杆上还固连有第二固定销,所述的第二固定销与进料气
缸的推杆头端固连,所述的机架总成的一侧设置有喂料气缸。
作为优选,所述的分支架的数量为3~9个。
作为优选,所述的分支架由后立柱、前立柱、水平底杆、第一斜杆和第二斜杆组成,
所述的后立柱和前立柱分别垂直固连于水平底杆的前、后端,所述的后立柱的前侧垂直固
连有第一支撑杆,所述的第一斜杆的一端与第一支撑杆连接,另一端与前立柱的后侧连接,
所述的前立柱的后侧还垂直固连有第二支撑杆和第三支撑杆,所述的第二支撑杆和第三支
撑杆的另一端均与第二斜杆固连。
作为优选,所述的第一支撑杆、第二支撑杆、第三支撑杆均与水平底杆平行,所述
的第二支撑杆位于第三支撑杆的上方,所述的第二支撑杆的长度大于第三支撑杆的长度,
所述的第二斜杆的下部分倾斜,并与第一斜杆平行,上部分竖直,与后立柱平行,所述的第
一斜杆与第二斜杆下部分之间形成落料甬道,所述的后立柱与第二斜杆上部分之间形成落
料槽,所述的第二斜杆的下部分还可调节设置有调节板,所述的调节板下端面与第一斜杆
平行,所述的第一斜杆呈前低后高设置。
作为优选,所述的定位块上开设有通槽,所述通槽的轨迹与第一斜杆的长度方向
垂直,并与顶板的后端垂直相接,所述的第一固定销的数量与分支架的数量相同,且第一固
定销对应位于每个分支架的一侧,所述的推料杆的头端可穿过对应定位块上的通槽。
作为优选,所述的进料气缸固定安装在其中一个分支架上,所述的喂料气缸的推
杆与落入顶板上的钢管同轴。
作为优选,所述的顶板的末端垂直设置有连接轴,所述的连接轴上设置有圆柱辊。
作为优选,所述的机架总成在出料端的分支架的顶板上设置有用于感应钢管的感
应器。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提供的一种抛光机自动喂料机构,结
构合理,通过进料气缸实现落料甬道中的钢管自动进料,通过喂料气缸将钢管从机架总成
上推出进入抛光机,实现钢管自动喂料,进料气缸与喂料气缸两者的联动,实现了钢管的自
动进料喂料,自动化程度大大提高,降低了劳动强度,且感应器的感应作用可及时不间断地
重复进料喂料,防止断料,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
本发明的特征及优点将通过实施例结合附图进行详细说明。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一种抛光机自动喂料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一种抛光机自动喂料机构的左视图;
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一种抛光机自动喂料机构的右视图;
图4是图3中A部的局部放大图;
图5是本发明实施例的分支架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明了,下面通过附图中及实施例,对
本发明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但是应该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发
明,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的范围。此外,在以下说明中,省略了对公知结构和技术的描述,以
避免不必要地混淆本发明的概念。
参阅图1至图5,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抛光机自动喂料机构,包括机架总成1、进
料气缸2和喂料气缸3,所述的机架总成1由若干个分支架11在同一水平面上沿着同一方向
排列而成,所述的若干个分支架11的结构相同,整体为矩形状,并且每个分支架11的四处内
角分别通过一根长条形加强杆4固定连接,所述的每个分支架11上均设置有第一斜杆113,
每个斜杆113前端的上表面均设置有顶板5,下表面均固连有定位板6,一侧侧面上均固连有
定位块7,所述的定位板6上均可转动连接同一根圆杆60,所述的圆杆60上均布有若干第一
固定销61,每个第一固定销61的另一端均可转动安装一推料杆62,所述的圆杆60上还固连
有第二固定销63,所述的第二固定销63与进料气缸2的推杆头端固连,所述的机架总成1的
一侧设置有喂料气缸3。
其中,所述的分支架的数量为3~9个,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分支架的数量为6个。
具体地,所述的分支架11由后立柱110、前立柱111、水平底杆112、第一斜杆113和
第二斜杆117组成,所述的后立柱110和前立柱111分别垂直固连于水平底杆112的前、后端,
所述的后立柱110的前侧垂直固连有第一支撑杆114,所述的第一斜杆113的一端与第一支
撑杆114连接,另一端与前立柱111的后侧连接,所述的前立柱111的后侧还垂直固连有第二
支撑杆115和第三支撑杆116,所述的第二支撑杆115和第三支撑杆116的另一端均与第二斜
杆117固连。
进一步地,所述的第一支撑杆114、第二支撑杆115、第三支撑杆116均与水平底杆
112平行,所述的第二支撑杆115位于第三支撑杆116的上方,所述的第二支撑杆115的长度
大于第三支撑杆116的长度,所述的第二斜杆117的下部分倾斜,并与第一斜杆113平行,上
部分竖直,与后立柱110平行,所述的第一斜杆113与第二斜杆117下部分之间形成落料甬
道,所述的后立柱110与第二斜杆117上部分之间形成落料槽,所述的第二斜杆117的下部分
还可调节设置有调节板118,所述的调节板118下端面与第一斜杆113平行,所述的第一斜杆
113呈前低后高设置。
进一步地,所述的定位块7上开设有通槽71,所述通槽71的轨迹与第一斜杆113的
长度方向垂直,并与顶板5的后端垂直相接,所述的第一固定销61的数量与分支架11的数量
相同,且第一固定销61对应位于每个分支架11的一侧,所述的推料杆62的头端可穿过对应
定位块7上的通槽71。
具体地,进料气缸2固定安装在其中一个分支架11上,所述的喂料气缸3的推杆与
落入顶板5上的钢管同轴。进料气缸2的数量可以是一个,也可以是多个,当为多个进料气缸
2时,均匀分布于多个分支架11上,喂料气缸3固定安装于外部固定件上。
进一步地,所述的顶板5的末端垂直设置有连接轴51,所述的连接轴51上设置有圆
柱辊52。圆柱辊52的设置,使得钢管在推出的过程中,减少摩擦接触面,降低钢管表面的磨
损情况。
更进一步地,所述的机架总成1在出料端的分支架11的顶板5上设置有用于感应钢
管的感应器53。感应器53的设置可及时进行钢管的进料,保证连续性工作,提高工作效率。
本发明工作过程:
本发明一种抛光机自动喂料机构在工作过程中,工作人员将需要进行抛光处理的
钢管置于落料槽中,部分钢管沿着第一斜杆113滚落,并依次在落料甬道中排列,直至空位
满,由于顶板5的作用,在没有外作用力的情况下,钢管无法自动落入顶板5之上,感应器53
感应到顶板5上没有钢管时,发送信号,通过控制装置控制进料气缸2动作,进料气缸2的推
杆推动第二固定销63,第二固定销63带动圆杆60在定位板6上转动,圆杆60转动带动第一固
定销61动作,通过第一固定销61带动推料杆62沿着定位块7上的通槽71运动,将位于通槽71
上的钢管顶出至顶板5上,此时,感应器53感应到顶板5上有钢管,进料气缸2回位停止动作,
喂料气缸3动作,喂料气缸3上的推杆推动顶板5上的钢管向机架总成1的出料端前进,最后
落入抛光机后回位,当钢管完全推出机架总成1时,感应器53感应到顶板5上没有钢管,则驱
动进料气缸2动作,进行下一根钢管的进料及喂料,如此循环,实现钢管连续性不间断的进
料喂料,自动化程度高,大大降低了劳动强度,提高钢管的抛光效率。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的精
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或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