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烘焙用具.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烘焙用具.pdf(9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申请公布号 CN 104161294 A (43)申请公布日 2014.11.26 CN 104161294 A (21)申请号 201310181221.9 (22)申请日 2013.05.16 A23N 12/10(2006.01) (71)申请人 黄刚铭 地址 中国台湾嘉义市 申请人 黄淙暐 (72)发明人 黄刚铭 黄淙暐 (74)专利代理机构 北京科龙寰宇知识产权代理 有限责任公司 11139 代理人 孙皓晨 (54) 发明名称 烘焙用具 (57) 摘要 本发明是一种烘焙用具, 由一支架与一容器 枢接所组成 ; 该支架的上端设有一轴孔和一能于 轴孔内转动而固设有一结合件的轴杆 。
2、; 该容器由 一结合体、 一管体和一设有数透孔的底盖所组成, 其中, 该管体结合于结合体的下端, 管体的下端被 一底盖结合而封闭 ; 以一可以提供热气流和常温 气流的送风装置置于底盖的下方, 即可以提供热 气流对咖啡生豆等产生均匀加热的效果。当烘焙 完成后, 改变送风装置以提供常温气流, 即可以常 温气流快速冷却咖啡豆等。 (51)Int.Cl. 权利要求书 1 页 说明书 4 页 附图 3 页 (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发明专利申请 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4页 附图3页 (10)申请公布号 CN 104161294 A CN 104161294 A 1/1 页 2 1. 。
3、一种烘焙用具, 其特征在于 : 由一支架与一容器枢接所组成 ; 该支架的上端设有一 轴孔和一能在轴孔内转动而固设有一结合件的轴杆 ; 该容器由一中空的结合体、 一中空的 管体和一设有数透孔的底盖所构成 ; 该结合体有一上开放端、 一与上开放端相通的下开放 端和一被结合件 ; 结合体的被结合件结合于支架的结合件 ; 该管体有一上开放端和一与上 开放端相通的下开放端, 管体的上开放端结合于结合体的下开放端, 管体的上开放端与结 合体的下开放端相通 ; 管体的下开放端被一底盖结合而封闭。 2. 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的烘焙用具, 其特征在于 : 该底盖固设有一被结合件, 该被结合 件以一个二端具有吊。
4、钩的弹性件与结合体的挂钩结合。 3. 根据权利要求 2 所述的烘焙用具, 其特征在于 : 该使底盖由一中空且具有内螺纹的 外管体、 一具有透孔的网体和一中空且具有外螺纹的内管体所组成, 该网体的端边置于外 管体和内管体之间, 外管体的内螺纹与内管体的外螺纹螺合, 将该网体固定。 4. 根据权利要求 1 或 2 或 3 所述的烘焙用具, 其特征在于 : 该轴杆的上端固设有一拨 片。 5. 根据权利要求 4 所述的烘焙用具, 其特征在于 : 该支架的底部朝上凸出设有一杆件, 且该底盖设有一中心孔, 支架的杆件与底盖的中心孔结合。 6. 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的烘焙用具, 其特征在于 : 该底盖的下。
5、方有一可以提供热气流 和常温气流的送风装置。 权 利 要 求 书 CN 104161294 A 2 1/4 页 3 烘焙用具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一种烘焙用具, 尤其是关于以热气流快速烘焙和以常温气流快速冷却 豆类、 谷类、 坚果类等食材的适合家庭使用小型的烘焙用具者。 背景技术 0002 这几年国内喝咖啡的风气十分兴盛, 并已发展出品尝精致咖啡的风潮。文人雅仕 品尝精致咖啡, 讲究的是咖啡风味和咖啡因含量。 众所周知, 咖啡生豆的烘焙度的深浅会影 响咖啡风味和咖啡因含量, 烘焙愈浅果酸味愈浓, 因此的故, 浅焙的咖啡带有浓烈的果酸和 果香, 烘焙愈深酸味愈淡, 甘苦味会愈明显, 而。
6、且咖啡因也会在烘焙过程被破坏, 因此之故, 深焙的咖啡因含量比浅焙少。 0003 咖啡生豆的烘焙大致是依序进行脱水、 一爆、 二爆和下豆冷却等四个流程, 前三个 流程的进行合计约 15 分至 40 分。可以依照生豆特性与个人喜好, 不一定得烘完全部流 程。喜欢清香口味的人可以于一爆中途或一爆过后即停止 ; 喜欢浓香口味的人则可进入二 爆, 甚至持续一段时间的后才下豆。咖啡生豆的外部包着一层豆膜 ( 俗称 “银皮” ), 经过摄 氏二百度以上烘焙, 咖啡生豆的水分开始蒸发, 体积逐渐膨胀, 银皮会开始像头皮屑一般脱 落, 以曼特宁和安堤瓜等耐高温的生豆为例, 七分钟左右会发出第一爆, 声音低沉稀。
7、落, 这 表示热解作用已经启动了, 也就是淀粉开始转化成焦糖的开始, 水分也随着二氧化碳喷出 豆表, 发出低沉的爆裂声, 两分钟归于平静, 十二分钟左右又发出第二爆, 这个第二爆就代 表咖啡豆已经差不多烘好了, 十五分钟左右必须离开火源, 并让咖啡豆尽快冷却, 如此可使 其气孔收缩, 咖啡香气才得以保留。由于烘焙过后的咖啡豆会因氧化作用而使风味很快走 衰, 因此之故, 品尝烘焙后研磨现煮的咖啡才可以享受到咖啡豆的芬芳香甜风味, 令人赞不 绝口。 0004 烘焙咖啡豆应在一股受热的空气流中进行, 最佳的烘焙方式能够让对流的热量轻 易地穿透咖啡生豆而产生均匀加热的效果, 如果加热的状况不均匀, 则。
8、若干豆子在该烘烤 的过程会过早爆开, 其余则不会 ; 因而不能获致均匀的香味。均匀加热的效果可使咖啡豆 的内部物质迅速地升温, 如此可促使在该豆子里的湿气和油份蒸发与膨胀而对该银皮施加 压力, 因而造成豆子的爆裂。 而快速均匀冷却的效果可使咖啡豆的气孔收缩, 咖啡香气才得 以保留。目前市售都是商业用大型烘焙机, 例如, 中国台湾第 M299476 号 “咖啡豆烘焙机” 专利案, 使用时, 将咖啡生豆倒入滚筒, 接着点火, 使炉头生成炉火, 并启动一驱动机构以带 动滚筒转动, 凭借炉火的加温而烘焙滚筒内的咖啡生豆 ; 当咖啡豆烘焙完成, 操作者打开封 盖, 使咖啡豆经出料口掉出而落入于承料台的承。
9、盘中。 接着启动承料台的风扇, 将承盘中的 咖啡豆冷却, 即完成烘焙作业。该 咖啡豆烘焙机 以炉火对转动的滚筒加温, 因此其能源 效率差 ; 烘焙完成后, 必须将咖啡豆自滚筒内移到承盘中冷却, 手续繁杂 ; 又, 由于其需以 驱动机构带动滚筒转动, 因此的故, 其体积庞大而占用空间, 构造复杂而价格昂贵, 并不适 合家庭的少量的咖啡豆烘焙使用。 0005 因此, 如何能提供一种能源效率佳、 环保、 节能, 操作简易、 构造简单、 体积小、 容易 说 明 书 CN 104161294 A 3 2/4 页 4 携带, 价格低廉、 经久耐用, 而且具有能够排除银皮, 和能够以热气流快速烘焙和以常温气。
10、 流快速冷却豆类、 谷类、 坚果类等食材的适合家庭使用小型的烘焙用具, 让家庭或个人随时 随地都可以烘焙出专属自己口味的食品, 成为本发明研创动机的所在。 发明内容 0006 本发明的主要目的针对前述缺失而提供一种新型而且实用的烘焙用具, 尤其适合 于家庭中使用。 而更特别的是, 本发明的烘焙用具能够因热气流通过咖啡生豆时, 以气流旋 转烘焙用具, 并能够使咖啡生豆飘浮而使热气流轻易地穿透每一颗咖啡生豆而产生均匀加 热和快速完成烘焙的效果 ; 而且, 当热气流通过咖啡生豆时, 可以排除银皮和油烟, 避免银 皮烧焦和异味 ; 而且, 当烘焙完成后, 无须将咖啡豆自烘焙用具移出, 即可以常温气流快。
11、速 冷却而具有快速均匀冷却的效果, 如此快速均匀冷却, 可使咖啡豆的气孔收缩, 咖啡香气得 以保留, 非常理想。 0007 为达成前述目的, 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 0008 一种烘焙用具, 其特征在于 : 由一支架与一容器枢接所组成 ; 该支架的上端设有 一轴孔和一能在轴孔内转动而固设有一结合件的轴杆 ; 该容器由一中空的结合体、 一中空 的管体和一设有数透孔的底盖所构成 ; 该结合体有一上开放端、 一与上开放端相通的下开 放端和一被结合件 ; 结合体的被结合件结合于支架的结合件 ; 该管体有一上开放端和一与 上开放端相通的下开放端, 管体的上开放端结合于结合体的下开放端, 管体的上开放。
12、端与 结合体的下开放端相通 ; 管体的下开放端被一底盖结合而封闭。 0009 其中 : 该底盖固设有一被结合件, 该被结合件以一个二端具有吊钩的弹性件与结 合体的挂钩结合。 0010 其中 : 该使底盖由一中空且具有内螺纹的外管体、 一具有透孔的网体和一中空且 具有外螺纹的内管体所组成, 该网体的端边置于外管体和内管体之间, 外管体的内螺纹与 内管体的外螺纹螺合, 将该网体固定。 0011 其中 : 该轴杆的上端固设有一拨片。 0012 其中 : 该支架的底部朝上凸出设有一杆件, 且该底盖设有一中心孔, 支架的杆件与 底盖的中心孔结合。 0013 其中 : 该底盖的下方有一可以提供热气流和常温。
13、气流的送风装置。 0014 与现有技术相比较, 本发明具有的有益效果是 : 本发明以一可以提供热气流和常 温气流的送风装置如吹风机者置于底盖的下方, 启动送风装置以提供热气流, 使热气流经 过透孔、 内管体和咖啡生豆, 由于风力的作用, 使咖啡生豆略为飘浮和分开 ; 又, 由于风力的 作用, 使容器能够因轴杆能于轴孔内转动而转动, 因此热气流对咖啡生豆产生均匀加热的 效果, 而能获致均匀的香味。当烘焙完成后, 改变送风装置以提供常温气流, 即可以常温气 流快速冷却咖啡豆而具有快速均匀冷却的效果, 如此无须将咖啡豆自容器移出即可以快速 均匀冷却咖啡豆, 可使咖啡豆的气孔收缩, 咖啡香气得以保留,。
14、 非常理想。 附图说明 0015 图 1 是本发明烘焙用具的剖视图 ; 0016 图 2 是图 1 上标示 A 处的放大剖视图 ; 说 明 书 CN 104161294 A 4 3/4 页 5 0017 图 3 是图 1 上标示 B 处的放大剖视图 ; 0018 图 4 是图 1 上标示 C 处的放大剖视图 ; 0019 图 5 是本发明的结合体的上视图 ; 0020 图 6 是本发明的容器的分解剖视图 ; 0021 图 7 是本发明烘焙用具与送风装置结合的使用例示图。 0022 附图标记说明 : 1 支架 ; 11 轴孔 ; 12 轴杆 ; 13 结合件 ; 14 拨片 ; 15 杆件 ; 。
15、2 容器 ; 21 结合体 ; 211上开放端 ; 212下开放端 ; 213挂钩 ; 214被结合件 ; 215螺件 ; 22管体 ; 221上开 放端 ; 222 下开放端 ; 23 底盖 ; 231 透孔 ; 232 中心孔 ; 233 被结合件 ; 234 外管体 ; 235 网体 ; 236 内管体 ; 237 内螺纹 ; 238 外螺纹 ; 239 弹性件 ; 230 吊钩 ; 3 咖啡豆 ; 4 送风装置。 具体实施方式 0023 为了让本发明的前述及其他目的、 特征与优点能更明显被了解, 下文特举本发明 的较佳实施例, 并配合所附图式, 作详细说明。请参阅图 1 至图 6 所示。
16、, 本发明的一种烘焙 用具, 由一支架 1 与一容器 2 枢接所组成 ; 其中, 该支架 1 的上端设有一轴孔 11 和一能于 轴孔 11 内转动而固设有一结合件 13 如吊钩的轴杆 12 ; 较好的, 轴杆 12 的上端固设有一用 以控制轴杆 12 转动或停止转动的拨片 14 ; 又, 较好的, 支架 1 的底部设有一用以做为下轴 的杆件 15 ; 该容器 2 由一中空的结合体 21、 一中空的管体 22 和一设有数透孔 231 与一中 心孔 232 的底盖 23 所构成, 其中, 该结合体 21 是由耐热的材质如金属或无机材料如陶瓷制 成, 并且包含有一上开放端211、 一与上开放端211。
17、相通的下开放端212、 一固设于该结合体 21 上用以供吊挂的挂钩 213 和一结合于支架 1 的结合件 121 如提耳的被结合件 214 ; 该管 体 22 最好是由耐热、 透明的玻璃制成, 或是由废弃的耐热、 透明玻璃瓶制成, 有一上开放端 221 和一与上开放端 221 相通的下开放端 222, 管体 22 的上开放端 221 结合于结合体 21 的 下开放端212, 使管体22的上开放端221与结合体21的下开放端212相通 ; 管体22的上开 放端 221 与结合体 21 的下开放端 212 的结合, 可以是以螺合等适当方式, 或如图 4 所示, 以 螺件 215 结合 ; 管体 2。
18、2 的下开放端 222 被一底盖 23 结合而封闭 ; 管体 22 的下开放端 222 与底盖 23 的结合, 可以是以螺合方式等适当方式, 或如图 1、 3、 6 所示, 该底盖 23 固设有一 如提耳的被结合件 233, 该被结合件 233 以一个二端具有吊钩 230 的弹性件 239 与结合体 21 的挂钩 213 结合, 使底盖 23 被吊挂并将管体 22 的下开放端 222 紧密封闭 ; 底盖 23 的透 孔 231 的孔径小于被烘焙物, 如图 1、 3 所示, 该底盖 23 是由耐热的材质如金属或无机材料 如陶瓷制成中空且具有内螺纹 237 的外管体 234、 一由耐热的材质如金属。
19、或无机材料如陶 瓷制成且具有透孔231的网体235和一由耐热的材质如金属或无机材料如陶瓷制成中空且 具有外螺纹 238 的内管体 236 所组成, 该网体 235 的端边置于外管体 234 和内管体 236 之 间, 外管体 234 的内螺纹 237 与内管体 236 的外螺纹 238 螺合, 将该网体 235 固定 ; 底盖 23 的中心孔 232 可以是该网体 235 的中心处的透孔 231, 中心孔 232 与支架 1 的杆件 15 结合, 使容器 2 能够因轴杆 12 的转动而随着轴杆 12 转动时, 不会前后左右摆动。 0024 为使读者能更了解本发明的内容、 具体实施方式和功效, 。
20、兹将本发明再详细叙述 如后。请参阅图 7 所示, 将咖啡生豆 3 自管体 22 的上开放端 221 或下开放端 222 置入容器 2内 ; 次将结合体21和底盖23分别结合于管体22的上开放端221和下开放端222 ; 再将结 合体 21 的被结合件 214 与支架 1 的结合件 13 结合, 使容器 2 枢接于支架 1 上 ; 续将容器 2 说 明 书 CN 104161294 A 5 4/4 页 6 的底盖23的中心孔232与支架1的杆件15结合 ; 末将一可以提供热气流和常温气流的送风 装置 4 如吹风机者置于底盖 23 的下方, 启动送风装置 4 以提供热气流, 使热气流经过透孔 23。
21、1、 内管体 236 和咖啡生豆 3, 由于风力的作用, 使咖啡生豆 3 略为飘浮和分开 ; 又, 由于风 力的作用, 使容器 2 能够因轴杆 12 能于轴孔 11 内转动而转动, 因此热气流对咖啡生豆 3 产 生均匀加热的效果, 而能获致均匀的香味 ; 又, 由于风力的作用, 使咖啡生豆的银皮会脱落, 并由结合体 21 的上开放端 211 被收集, 因此, 银皮不会烧焦和产生异味。当烘焙完成后, 改 变送风装置 4 以提供常温气流, 即可以常温气流快速冷却咖啡豆 3 而具有快速均匀冷却的 效果, 如此无须将咖啡豆 3 自容器 2 移出即可以快速均匀冷却咖啡豆 3, 可使咖啡豆 3 的气 孔收。
22、缩, 咖啡香气得以保留, 非常理想。 0025 由于本发明支架与容器以枢接方式所组成, 因此, 凭借风力的作用, 使容器 2 能够 于烘焙和冷却时转动, 且以热气流和常温气流对咖啡豆进行加热和冷却而具有均匀、 快速 加热和冷却的效果。 0026 以上说明对本发明而言只是说明性的, 而非限制性的, 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理解, 在不脱离权利要求所限定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 可作出许多修改、 变化或等效, 但都将落 入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说 明 书 CN 104161294 A 6 1/3 页 7 说 明 书 附 图 CN 104161294 A 7 2/3 页 8 图 4 图 5 图 6 说 明 书 附 图 CN 104161294 A 8 3/3 页 9 图 7 说 明 书 附 图 CN 104161294 A 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