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治疗脾肾阳虚证的中药组合物.pdf

上传人:罗明 文档编号:5456064 上传时间:2019-01-19 格式:PDF 页数:5 大小:226.4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510151223.2

申请日:

2015.04.02

公开号:

CN104784616A

公开日:

2015.07.22

当前法律状态:

实审

有效性:

审中

法律详情:

实质审查的生效IPC(主分类):A61K 36/9064申请日:20150402|||公开

IPC分类号:

A61K36/9064; A61P1/14; A61P13/12; A61K35/62(2006.01)N; A61K35/64(2015.01)N

主分类号:

A61K36/9064

申请人:

于淑军

发明人:

于淑军; 刁亚军; 童宁宁; 张春花; 邓波

地址:

264300山东省威海市青岛北路29号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青岛高晓专利事务所37104

代理人:

张晓波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属于中药技术领域。本发明的目的是以中医理论为基础进而提供一种治疗脾肾阳虚证的中药组合物,该中药组合物是采用下列重量配比的原料药物组合而成:炙黄芪55-65份、砂仁3-9份、五倍子25-35份、益智仁25-35份、茯苓25-35份、益母草25-35份、山萸肉25-35份、覆盆子25-35份、菟丝子25-35份、水蛭9-15份。该中药组合物在药物选用上虽然为常用药物,但通过对病症准确的辩证分析,将常规药物进行合理配伍,斟酌用量,其能取得令人满意的治疗效果。

权利要求书

权利要求书
1.  一种治疗脾肾阳虚证的中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中药组合物是采用下列重量配比的原料药物组合而成:炙黄芪55-65份、砂仁3-9份、五倍子25-35份、益智仁25-35份、茯苓25-35份、益母草25-35份、山萸肉25-35份、覆盆子25-35份、菟丝子25-35份、水蛭9-15份。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治疗脾肾阳虚证的中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原料药物的最佳重量配比为:炙黄芪60份、砂仁6份、五倍子30份、益智仁30份、茯苓30份、益母草30份、山萸肉30份、覆盆子30份、菟丝子30份、水蛭12份。

说明书

说明书一种治疗脾肾阳虚证的中药组合物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中药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脾肾阳虚证的中药组合物。
背景技术
脾肾阳虚证,中医病证名。指脾肾阳气亏虚,虚寒内生,以久泻久痢、水肿、腰腹冷痛等为主要表现的虚寒证候。脾肾阳虚常见于肥胖、鼓胀等疾病。脾肾阳虚证的病因病机多由脾、肾久病耗气伤阳,或久泻久痢,或水邪久踞,导致肾阳虚衰不能温养脾阳,或脾阳久虚不能充养肾阳,终则脾肾阳气俱伤而成。脾为后天之本,肾为先天之本。脾主运化水谷精微,须借助肾阳的温煦,肾脏精气亦有赖于水谷精微的不断补充与化生。脾与肾,后天与先天是相互资生、相互影响。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以中医理论为基础进而提供一种治疗脾肾阳虚证的中药组合物。
为实现上述技术目的,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治疗脾肾阳虚证的中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中药组合物是采用下列重量配比的原料药物组合而成:炙黄芪55-65份、砂仁3-9份、五倍子25-35份、益智仁25-35份、茯苓25-35份、益母草25-35份、山萸肉25-35份、覆盆子25-35份、菟丝子25-35份、水蛭9-15份。
 上述原料药物的最佳重量配比为:炙黄芪60份、砂仁6份、五倍子30份、益智仁30份、茯苓30份、益母草30份、山萸肉30份、覆盆子30份、菟丝子30份、水蛭12份。
本发明所提供的中药组合物的服用方法为:将上述重量配比的原料药物混合后采用常规煎制中药的方法取其药汁300-500ml,每日早晚两次服用,每日一副。
方解:本方证由于脾肾气虚,不能固摄、封藏精微物质,出现周身乏力,尿中有泡沫,舌苔白,或腻,脉濡或滑。脾气虚弱,不能运化水谷精微,固件周身乏力,面色萎黄,肾虚封藏无力,精微外泄,故见尿中蛋白阳性,解尿有泡沫。方中重用黄芪,其味甘、微温,归脾、肺经,具有补气升阳,益卫固表,利水消肿,托疮生肌的功效。《珍珠囊》:“黄芪甘温纯阳,有用其五:补诸虚不足,一也;益元气,二也;壮脾胃,三也;去肌热,四也;排脓止痛,活血生血,内托阴疽,为疮家圣药,五也。”固方中重用黄芪以补中补肾为主,为君药。黄芪治肾有四方面:一是直接补肾脏元气;二是补中升气,使肾受荫;三是益肾气化阴;四是补气利水,助膀胱气化。在用法上王昂曾指出黄芪“炙用补中,益元气,温三焦,壮脾胃”之功效;山萸肉、覆盆子、菟丝子益肾固精;益智仁暖肾温脾、固精缩尿;五倍子味酸涩,以固精止遗,共为臣药,辅助黄芪益气而固精。水蛭活血通络,配合黄芪、菟丝子、益智仁以补气行血,化瘀而不伤气,使气补而不滞,而元气愈旺。元气既旺,愈能鼓舞水蛭之力以消症瘕。同时,水蛭通过逐恶血化瘀血具有生新血之能,得黄芪之补益之力,补气以生血,相得益彰,事半而功倍。益母草活血利水,配合黄芪、益智仁以补气化水,土茯苓清热利湿为主,脾脏喜燥而恶湿,因能利湿,故可健脾益胃,同时防止补益太过而酿成湿热,均为佐药。砂仁芳香走窜,行气和胃,为醒脾调胃要药,引药入脾胃,同时又能防止行气而防气滞,为使药。全方配合,共奏健脾补肾,益气固精之功。该中药组合物在药物选用上虽然为常用药物,但通过对病症准确的辩证分析,将常规药物进行合理配伍,斟酌用量,其能取得令人满意的治疗效果。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做进一步说明。
实施例1
一种治疗脾肾阳虚证的中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中药组合物是采用下列重量配比的原料药物组合而成:炙黄芪60g、砂仁6g、五倍子30g、益智仁30g、茯苓30g、益母草30g、山萸肉30g、覆盆子30g、菟丝子30g、水蛭12g。
在本实施例中,采用上述重量配比的原料药物进行了临床试验,实验如下:
   自2012年以来收治脾肾阳虚证患者628例,年龄在21-78岁之间,其症状表现为:久泻久痢、水肿、腰腹冷痛、或周身乏力、精神疲倦、尿中有泡沫,脉象多沉滑、濡细、迟,纳食差,舌苔以湿白滑为主。治疗方案选择服用该实施例中提供的中药组合物,7天为一疗程。治疗标准    
1、             精神好转,不良症状有所减轻为有效。
2、             不良症状消失,纳食、精神、脉象恢复正常为治愈。
效果如下:
在628例患者中,其中有415例患者在服用1周后即显示疗效,在415例患者中有313例患者的久泻久痢症状缓解,大便开始成型,纳食改善,精神好转,有102例患者不良症状彻底消失,脉象尺脉沉细有力、关脉和缓有力,得以痊愈。继续服用该中药组合物2-4周,有411例患者得以痊愈,合前愈患者共513例患者脾肾阳虚一症得以治愈,剩下的115例患者中,92例患者症状明显好转,显示该中药组合物具有疗效。通过统计,该中药组合物对治疗脾肾阳虚证的有效率达96.33%,治愈率为81.68。通过上述临床试验可知,该中药组合物在治疗脾肾阳虚一症上,具有显著的治疗效果。
实施例2
 一种治疗脾肾阳虚证的中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中药组合物是采用下列重量配比的原料药物组合而成:炙黄芪65g、砂仁6g、五倍子35g、益智仁35g、茯苓25g、益母草25g、山萸肉25g、覆盆子25g、菟丝子35g、水蛭12g。
典型病例
患者李某,男,58岁,症状表现为:周身乏力、喜卧、纳食差,经年便溏,面色无华,精神疲惫,舌苔白滑,尺脉沉细无力,关脉迟滑。诊断其由于年龄增大、脾肾阳气亏损过渡导致阳气不足所致。
治疗方案:服用本实施例中所提供的中药组合物进行治疗。
服用该中药组合物1周后,自感身体四肢有力,行走相对于服药前距离显著延长,纳食改善,精神好转,继续服药2周,面色恢复红润,经年便溏症状消失,大便成型,乏力、喜卧等不良症状消失,尺脉有力,关脉平缓,脾肾阳虚证得以治愈。
实施例3
一种治疗脾肾阳虚证的中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中药组合物是采用下列重量配比的原料药物组合而成:炙黄芪55g、砂仁9g、五倍子25g、益智仁25g、茯苓35g、益母草35g、山萸肉35g、覆盆子35g、菟丝子25g、水蛭15g。
典型病例
患者吴某,女,28岁,自生育后1年自感精神疲惫,常瞌睡,胃部饱闷、偶有痛感,纳食差,面色发黄兼有斑点出现,大便糖稀、次数多,有脱肛症状,舌苔白,尺脉极弱。
分析其由于生育后元气损耗过度导致脾肾阳气受损而致,建议其服用该实施例所提供的中药组合物进行治疗。
服用该中药组合物2周后,胃部饱闷感及痛感消失,进食改善,大便开始成型,继续服用该中药组合物2周,脱肛症状消失,精神豁然,进食正常,同时面部斑点变浅消失,脉诊尺脉有力,脾肾阳虚得以治愈。为巩固疗效,建议其加服1周结束,至今1年再无复发。
实施例4
一种治疗脾肾阳虚证的中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中药组合物是采用下列重量配比的原料药物组合而成:炙黄芪55份、砂仁9份、五倍子25份、益智仁35份、茯苓25份、益母草35份、山萸肉25份、覆盆子35份、菟丝子25份、水蛭15份。
实施例5
一种治疗脾肾阳虚证的中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中药组合物是采用下列重量配比的原料药物组合而成:炙黄芪65份、砂仁3份、五倍子35份、益智仁25份、茯苓35份、益母草25份、山萸肉35份、覆盆子25份、菟丝子35份、水蛭9份。

一种治疗脾肾阳虚证的中药组合物.pdf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一种治疗脾肾阳虚证的中药组合物.pdf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一种治疗脾肾阳虚证的中药组合物.pdf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一种治疗脾肾阳虚证的中药组合物.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治疗脾肾阳虚证的中药组合物.pdf(5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本发明属于中药技术领域。本发明的目的是以中医理论为基础进而提供一种治疗脾肾阳虚证的中药组合物,该中药组合物是采用下列重量配比的原料药物组合而成:炙黄芪55-65份、砂仁3-9份、五倍子25-35份、益智仁25-35份、茯苓25-35份、益母草25-35份、山萸肉25-35份、覆盆子25-35份、菟丝子25-35份、水蛭9-15份。该中药组合物在药物选用上虽然为常用药物,但通过对病症准确的辩证分析,。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人类生活必需 > 医学或兽医学;卫生学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