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提高鼠尾藻出苗率和生长速度的育苗方法.pdf

上传人:GAME****980 文档编号:5456010 上传时间:2019-01-19 格式:PDF 页数:5 大小:304.4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310022213.X

申请日:

2013.01.22

公开号:

CN103039350A

公开日:

2013.04.17

当前法律状态:

终止

有效性:

无权

法律详情:

未缴年费专利权终止IPC(主分类):A01G 33/00申请日:20130122授权公告日:20140108终止日期:20150122|||授权|||实质审查的生效IPC(主分类):A01G 33/00申请日:20130122|||公开

IPC分类号:

A01G33/00

主分类号:

A01G33/00

申请人: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黄海水产研究所

发明人:

王飞久; 梁洲瑞; 孙修涛; 汪文俊; 刘福利

地址:

266071 山东省青岛市市南区南京路106号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北京科亿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50

代理人:

汤东凤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一种提高鼠尾藻出苗率和生长速度的育苗方法,属于鼠尾藻苗种培育领域,它包括鼠尾藻育苗池分区域采苗、控光的步骤和在幼苗不同阶段的精确控光步骤;本发明采用鼠尾藻育苗池分区域采苗和控光的方法,使采苗阶段的鼠尾藻幼苗避免了长时间受到上部漂浮种菜遮挡光照,从而影响受精卵发育的问题。分区域控光的培养方法既能够保证鼠尾藻生殖托得到充分的光照刺激,使其放散大量精子卵子,提高出苗率,又能使幼苗在合适的光照下快速生长。本发明在鼠尾藻幼苗不同阶段的精确控光方法,可在短时间内培育出较大规格鼠尾藻苗种,幼苗生长快、健康、出苗率高。

权利要求书

权利要求书一种提高鼠尾藻出苗率和生长速度的育苗方法,其特征在于它包括鼠尾藻育苗池分区域采苗、控光的步骤和在鼠尾藻幼苗不同生长阶段的精确控光步骤;
所述的鼠尾藻育苗池分区域采苗、控光的步骤:
第1天,在下午16:00点~18:00点,种菜经过清洗、清理敌害生物和附着生物后将其放在空气流通较好的阴凉处进行阴干刺激50~70min,脱水率控制在50%~60%,种菜经阴干刺激后,铺满已放入附着基的育苗池,雌、雄种藻比例为8:1~12:1,抖动种菜数次;
第2天,早上8点把育苗池分成左右两边,移动种菜使其分布于育苗池的一边,使种菜铺满育苗池的一半,下午两点再把全部种菜移动到另一边,对有种菜的育苗池区域采用16000~20000lx的光照,对无种菜的育苗池区域的光照控制在4500~6000lx范围内;第3天按照第2天的移动种菜及控光方法进行操作;
所述的在鼠尾藻幼苗不同生长阶段的精确控光方法:
第4天早上移出全部种菜后,调节光照在7000~8000lx范围内;第5天,调节光照在90000~12000lx范围内;第6天,调节光照在13000~15000lx范围内;第7天,调节光照在16000~20000lx范围内;第8天后,光照可维持在20000~25000lx范围内直至第14天,第15天即可出库。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提高鼠尾藻出苗率和生长速度的育苗方法,其特征是在所述的移动种菜到另一侧时,同时要抖动或翻滚种菜以加快受精卵脱落,并且使育苗池中雌、雄鼠尾藻种菜调换位置以使受精卵在附着基上均匀分布。

说明书

说明书一种提高鼠尾藻出苗率和生长速度的育苗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鼠尾藻苗种培育领域,是一种鼠尾藻育苗过程中的精确控光方法。
背景技术
鼠尾藻是一种新兴的大型经济海藻,具有很高的经济、生态价值:如作为海参、鲍鱼的优质饲料;可提取褐藻胶、甘露醇、碘等工业原料;降低海区富营养化、净化重金属污染海区等。目前,由于受海参养殖业快速发展的影响,天然鼠尾藻遭过度采集,其自然资源日益匮乏,已经难以满足市场需求。因此,开展鼠尾藻的人工养殖是解决供需矛盾、发展渔业经济的正确选择。
近年来,鼠尾藻育苗研究方兴未艾,但依然存在采苗率低、幼苗大小不整齐、有限的鼠尾藻卵子浪费很大、幼苗出库时长度较小等问题。目前鼠尾藻采苗方法有两种:1)将种菜集中放入一个采苗池中收集受精卵,然后将含受精卵的海水均匀泼洒到其它采苗池的附着基质上;2)将种菜直接平铺在各个采苗池的苗帘上方,让受精卵自由沉降到附着基质上。第1种方法有以下弊端:由于放大量的种菜会使采苗池水质很快变坏,影响到受精卵的生长,所以种菜放在采苗池的时间不允许太长,那么这样就不能充分利用还未从生殖托放散的卵子,再加上鼠尾藻雌雄生殖托发育不同步,短暂的收集时间就难以收集到最大量的受精卵。而第2种方法是目前鼠尾藻生产大县‑‑洞头县大规模育苗时较常用的方法,相对于第1种方法,其优势在于:种菜分散漂浮在各个育苗池的上方,在缓慢流水培育的条件下使我们有较充足的时间通过光照、温度、盐度等培养条件的改变来刺激鼠尾藻生殖托尽量地多放散精子和卵子。但第2种方法的缺点是:在种菜没移出采苗池之前,落下的受精卵会受到上部漂浮的种菜的光照遮挡,其光合作用受到限制。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提高鼠尾藻出苗率和生长速度的育苗方法,本发明在现有的鼠尾藻育苗方法(上述的第2种方法)基础上进行了改善,通过对育苗池进行分区采苗和光照,促使鼠尾藻雌、雄生殖托充分放散卵子和精子,鼠尾藻幼苗得到充足的光照以促使其快速生长,从而达到提高鼠尾藻幼苗附着密度、增加出苗率和促进幼苗快速增长以缩短室内育苗时间的目的。
本发明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提高鼠尾藻出苗率和生长速度的育苗方法,包括鼠尾藻育苗池分区域采苗、控光的步骤和在鼠尾藻幼苗不同生长阶段的精确控光步骤;
所述的鼠尾藻育苗池分区域采苗、控光的步骤:
第1天,在下午16:00点~18:00点,种菜经过清洗、清理敌害生物和附着生物后将其放在空气流通较好的阴凉处进行阴干刺激50~70min,脱水率控制在50%~60%,种菜经阴干刺激后,铺满已放入附着基的育苗池,雌、雄种藻比例为8:1~12:1,抖动种菜数次;
第2天,早上8点把育苗池分成左右两边,移动种菜使其分布于育苗池的一边,使种菜铺满育苗池的一半,下午两点再把种菜移动到另一边,对有种菜的育苗池区域采用16000~20000lx的光照,对无种菜的育苗池区域的光照控制在4500~6000lx范围内;第3天按照第2天的移动种菜及控光方法进行操作;
所述的在鼠尾藻幼苗不同生长阶段的精确控光方法:
第4天早上移出全部种菜后,调节光照在7000~8000lx范围内;第5天,调节光照在90000~12000lx范围内;第6天,调节光照在13000~15000lx范围内;第7天,调节光照在16000~20000lx范围内;第8天后,光照可维持在20000~25000lx范围内直至第14天,第15天即可出库。
进一步,在所述的移动种菜到另一侧时,同时要抖动或翻滚种菜以加快受精卵脱落,并且使育苗池中雌、雄鼠尾藻种菜调换位置以使受精卵在附着基上均匀分布。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的有益效果:
1、本发明采用鼠尾藻育苗池分区域采苗和控光的方法,使采苗阶段的鼠尾藻幼苗避免了长时间受到上部漂浮种菜遮挡光照,从而影响受精卵发育的问题。分区域控光的培养方法既能够保证鼠尾藻生殖托得到充分的光照刺激,使其放散大量精子卵子,提高出苗率,又能使幼苗在合适的光照下快速生长。
2、本发明在鼠尾藻幼苗不同阶段的精确控光方法,可在短时间内培育出较大规格鼠尾藻苗种,幼苗生长快、健康、出苗率高。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实施例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做进一步解释,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不受实施例任何形式上的限制。
实施例1
一种提高鼠尾藻出苗率和生长速度的育苗方法,包括鼠尾藻育苗池分区域采苗、控光的步骤和在鼠尾藻幼苗不同生长阶段的精确控光步骤;
所述的鼠尾藻育苗池分区域采苗、控光的步骤:
第1天,在下午16:00点,选取发育健壮、侧枝多、具有较多成熟生殖托且生殖托发育饱满的鼠尾藻藻体作为种菜。种菜先经过清洗、清理敌害生物和附着生物:需准备几个大塑料桶,用少许肥料(如尿素等)与海水按0.1%~0.2%的质量体积比例混合后,浸泡冲洗种菜5~10分钟,这样既可起到施肥的作用又可对无脊椎动物幼虫起到杀伤作用。经过肥料浸泡后的种菜再用海水冲洗1遍。育苗池采用水泥池。以棕帘、维尼纶帘、竹帘等作为附着基,雌、雄种藻比例约为10:1。将种菜放在空气流通较好的阴凉处进行阴干刺激1小时,脱水率控制在50%~60%。种菜经阴干刺激后,铺满育苗池,抖动种菜数次。
采苗的第2天早上8点,把育苗池分成左右两边,移动种菜使其分布于育苗池的一边,使种菜铺满育苗池的一半,下午两点再把种菜移动到另一边。对有种菜的育苗池区域采用16000~20000lx的光照,对无种菜的育苗池区域的光照控制在4500~6000lx范围内;采苗的第3天按照第2天的移动种菜及控光方法进行操作。
上述移动操作需注意:移动种菜到另一侧时,同时要抖动或翻滚种菜以加快受精卵脱落,并且使育苗池中雌、雄鼠尾藻种菜调换位置以使受精卵在附着基上尽量均匀分布。
所述的在鼠尾藻幼苗不同生长阶段的精确控光方法:
第4天早上移出全部种菜后,调节光照在7000~8000lx范围内;第5天,调节光照在90000~12000lx范围内;第6天,调节光照在13000~15000lx范围内;第7天,调节光照在16000~20000lx范围内;第8天后,光照可维持在20000~25000lx范围内直至第14天,第15天即可出库。
培养管理:水温控制在18~22℃,缓慢流水培育,使育苗池每天换水1/2‑1/3,3天洗刷1次。苗期管理遵循控温、换水、勤清洗3个原则。
本实施例是在2012年6~7月,在荣成青鱼滩育苗场进行,培育苗帘700个,15天的室内培育周期里得到如下结果:幼苗平均密度20.3株/cm2,苗帘平均附苗数16.24万株/帘,附苗率达到80%以上,平均苗高1.6mm,且培育的苗种均匀、健壮整齐。而传统的育苗方法,在15天的室内培育周期里幼苗平均密度12株/cm2,苗帘平均附苗数:9.6万株/帘,附苗率40%~60%,平均苗高1~1.2mm,若要达到本实施例的苗高,则要加长5~10天的培育周期。

一种提高鼠尾藻出苗率和生长速度的育苗方法.pdf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一种提高鼠尾藻出苗率和生长速度的育苗方法.pdf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一种提高鼠尾藻出苗率和生长速度的育苗方法.pdf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一种提高鼠尾藻出苗率和生长速度的育苗方法.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提高鼠尾藻出苗率和生长速度的育苗方法.pdf(5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申请公布号 CN 103039350 A (43)申请公布日 2013.04.17 CN 103039350 A *CN103039350A* (21)申请号 201310022213.X (22)申请日 2013.01.22 A01G 33/00(2006.01) (71)申请人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黄海水产研究 所 地址 266071 山东省青岛市市南区南京路 106 号 (72)发明人 王飞久 梁洲瑞 孙修涛 汪文俊 刘福利 (74)专利代理机构 北京科亿知识产权代理事务 所 ( 普通合伙 ) 11350 代理人 汤东凤 (54) 发明名称 一种提高鼠尾藻出苗率和生长速度的育苗方 。

2、法 (57) 摘要 一种提高鼠尾藻出苗率和生长速度的育苗方 法, 属于鼠尾藻苗种培育领域, 它包括鼠尾藻育苗 池分区域采苗、 控光的步骤和在幼苗不同阶段的 精确控光步骤 ; 本发明采用鼠尾藻育苗池分区域 采苗和控光的方法, 使采苗阶段的鼠尾藻幼苗避 免了长时间受到上部漂浮种菜遮挡光照, 从而影 响受精卵发育的问题。分区域控光的培养方法既 能够保证鼠尾藻生殖托得到充分的光照刺激, 使 其放散大量精子卵子, 提高出苗率, 又能使幼苗在 合适的光照下快速生长。本发明在鼠尾藻幼苗不 同阶段的精确控光方法, 可在短时间内培育出较 大规格鼠尾藻苗种, 幼苗生长快、 健康、 出苗率高。 (51)Int.Cl。

3、. 权利要求书 1 页 说明书 3 页 (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发明专利申请 权利要求书 1 页 说明书 3 页 1/1 页 2 1. 一种提高鼠尾藻出苗率和生长速度的育苗方法, 其特征在于它包括鼠尾藻育苗池分 区域采苗、 控光的步骤和在鼠尾藻幼苗不同生长阶段的精确控光步骤 ; 所述的鼠尾藻育苗池分区域采苗、 控光的步骤 : 第1天, 在下午16 : 00点18 : 00点, 种菜经过清洗、 清理敌害生物和附着生物后将其放 在空气流通较好的阴凉处进行阴干刺激 5070min, 脱水率控制在 50%60%, 种菜经阴干刺 激后, 铺满已放入附着基的育苗池, 雌、 雄种藻比例。

4、为 8 : 112 : 1, 抖动种菜数次 ; 第 2 天, 早上 8 点把育苗池分成左右两边, 移动种菜使其分布于育苗池的一边, 使种 菜铺满育苗池的一半, 下午两点再把全部种菜移动到另一边, 对有种菜的育苗池区域采用 1600020000lx 的光照, 对无种菜的育苗池区域的光照控制在 45006000lx 范围内 ; 第 3 天 按照第 2 天的移动种菜及控光方法进行操作 ; 所述的在鼠尾藻幼苗不同生长阶段的精确控光方法 : 第 4 天早上移出全部种菜后, 调节光照在 70008000lx 范围内 ; 第 5 天, 调节光照在 9000012000lx 范围内 ; 第 6 天, 调节光照。

5、在 1300015000lx 范围内 ; 第 7 天, 调节光照在 1600020000lx 范围内 ; 第 8 天后, 光照可维持在 2000025000lx 范围内直至第 14 天, 第 15 天即可出库。 2. 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的一种提高鼠尾藻出苗率和生长速度的育苗方法, 其特征是在 所述的移动种菜到另一侧时, 同时要抖动或翻滚种菜以加快受精卵脱落, 并且使育苗池中 雌、 雄鼠尾藻种菜调换位置以使受精卵在附着基上均匀分布。 权 利 要 求 书 CN 103039350 A 2 1/3 页 3 一种提高鼠尾藻出苗率和生长速度的育苗方法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属于鼠尾藻苗种培育领域。

6、, 是一种鼠尾藻育苗过程中的精确控光方法。 背景技术 0002 鼠尾藻是一种新兴的大型经济海藻, 具有很高的经济、 生态价值 : 如作为海参、 鲍 鱼的优质饲料 ; 可提取褐藻胶、 甘露醇、 碘等工业原料 ; 降低海区富营养化、 净化重金属污 染海区等。目前, 由于受海参养殖业快速发展的影响, 天然鼠尾藻遭过度采集, 其自然资源 日益匮乏, 已经难以满足市场需求。因此, 开展鼠尾藻的人工养殖是解决供需矛盾、 发展渔 业经济的正确选择。 0003 近年来, 鼠尾藻育苗研究方兴未艾, 但依然存在采苗率低、 幼苗大小不整齐、 有限 的鼠尾藻卵子浪费很大、 幼苗出库时长度较小等问题。目前鼠尾藻采苗方法。

7、有两种 : 1) 将 种菜集中放入一个采苗池中收集受精卵, 然后将含受精卵的海水均匀泼洒到其它采苗池的 附着基质上 ; 2) 将种菜直接平铺在各个采苗池的苗帘上方, 让受精卵自由沉降到附着基质 上。 第1种方法有以下弊端 : 由于放大量的种菜会使采苗池水质很快变坏, 影响到受精卵的 生长, 所以种菜放在采苗池的时间不允许太长, 那么这样就不能充分利用还未从生殖托放 散的卵子, 再加上鼠尾藻雌雄生殖托发育不同步, 短暂的收集时间就难以收集到最大量的 受精卵。而第 2 种方法是目前鼠尾藻生产大县 - 洞头县大规模育苗时较常用的方法, 相对 于第 1 种方法, 其优势在于 : 种菜分散漂浮在各个育苗。

8、池的上方, 在缓慢流水培育的条件下 使我们有较充足的时间通过光照、 温度、 盐度等培养条件的改变来刺激鼠尾藻生殖托尽量 地多放散精子和卵子。 但第2种方法的缺点是 : 在种菜没移出采苗池之前, 落下的受精卵会 受到上部漂浮的种菜的光照遮挡, 其光合作用受到限制。 发明内容 0004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提高鼠尾藻出苗率和生长速度的育苗方法, 本发明在现有的鼠尾藻育苗方法 (上述的第 2 种方法) 基础上进行了改善, 通过对育苗池进 行分区采苗和光照, 促使鼠尾藻雌、 雄生殖托充分放散卵子和精子, 鼠尾藻幼苗得到充足的 光照以促使其快速生长, 从而达到提高鼠尾藻幼苗附着密度、 增加出。

9、苗率和促进幼苗快速 增长以缩短室内育苗时间的目的。 0005 本发明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 0006 一种提高鼠尾藻出苗率和生长速度的育苗方法, 包括鼠尾藻育苗池分区域采苗、 控光的步骤和在鼠尾藻幼苗不同生长阶段的精确控光步骤 ; 0007 所述的鼠尾藻育苗池分区域采苗、 控光的步骤 : 0008 第1天, 在下午16 : 00点18 : 00点, 种菜经过清洗、 清理敌害生物和附着生物后将 其放在空气流通较好的阴凉处进行阴干刺激 5070min, 脱水率控制在 50%60%, 种菜经阴 干刺激后, 铺满已放入附着基的育苗池, 雌、 雄种藻比例为 8 : 112 : 1, 抖动种菜数次 。

10、; 0009 第 2 天, 早上 8 点把育苗池分成左右两边, 移动种菜使其分布于育苗池的一边, 说 明 书 CN 103039350 A 3 2/3 页 4 使种菜铺满育苗池的一半, 下午两点再把种菜移动到另一边, 对有种菜的育苗池区域采用 1600020000lx 的光照, 对无种菜的育苗池区域的光照控制在 45006000lx 范围内 ; 第 3 天 按照第 2 天的移动种菜及控光方法进行操作 ; 0010 所述的在鼠尾藻幼苗不同生长阶段的精确控光方法 : 0011 第 4 天早上移出全部种菜后, 调节光照在 70008000lx 范围内 ; 第 5 天, 调节光照 在900001200。

11、0lx范围内 ; 第6天, 调节光照在1300015000lx范围内 ; 第7天, 调节光照在 1600020000lx 范围内 ; 第 8 天后, 光照可维持在 2000025000lx 范围内直至第 14 天, 第 15 天即可出库。 0012 进一步, 在所述的移动种菜到另一侧时, 同时要抖动或翻滚种菜以加快受精卵脱 落, 并且使育苗池中雌、 雄鼠尾藻种菜调换位置以使受精卵在附着基上均匀分布。 0013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的有益效果 : 0014 1、 本发明采用鼠尾藻育苗池分区域采苗和控光的方法, 使采苗阶段的鼠尾藻幼苗 避免了长时间受到上部漂浮种菜遮挡光照, 从而影响受精卵发育的问。

12、题。分区域控光的培 养方法既能够保证鼠尾藻生殖托得到充分的光照刺激, 使其放散大量精子卵子, 提高出苗 率, 又能使幼苗在合适的光照下快速生长。 0015 2、 本发明在鼠尾藻幼苗不同阶段的精确控光方法, 可在短时间内培育出较大规格 鼠尾藻苗种, 幼苗生长快、 健康、 出苗率高。 具体实施方式 0016 下面通过实施例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做进一步解释, 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不受实 施例任何形式上的限制。 0017 实施例 1 0018 一种提高鼠尾藻出苗率和生长速度的育苗方法, 包括鼠尾藻育苗池分区域采苗、 控光的步骤和在鼠尾藻幼苗不同生长阶段的精确控光步骤 ; 0019 所述的鼠尾藻育苗池分区域。

13、采苗、 控光的步骤 : 0020 第1天, 在下午16 : 00点, 选取发育健壮、 侧枝多、 具有较多成熟生殖托且生殖托发 育饱满的鼠尾藻藻体作为种菜。 种菜先经过清洗、 清理敌害生物和附着生物 : 需准备几个大 塑料桶, 用少许肥料 (如尿素等) 与海水按0.1%0.2%的质量体积比例混合后, 浸泡冲洗种菜 510 分钟, 这样既可起到施肥的作用又可对无脊椎动物幼虫起到杀伤作用。经过肥料浸泡 后的种菜再用海水冲洗 1 遍。育苗池采用水泥池。以棕帘、 维尼纶帘、 竹帘等作为附着基, 雌、 雄种藻比例约为 10 : 1。将种菜放在空气流通较好的阴凉处进行阴干刺激 1 小时, 脱水 率控制在 5。

14、0%60%。种菜经阴干刺激后, 铺满育苗池, 抖动种菜数次。 0021 采苗的第2天早上8点, 把育苗池分成左右两边, 移动种菜使其分布于育苗池的一 边, 使种菜铺满育苗池的一半, 下午两点再把种菜移动到另一边。 对有种菜的育苗池区域采 用1600020000lx的光照, 对无种菜的育苗池区域的光照控制在45006000lx范围内 ; 采苗 的第 3 天按照第 2 天的移动种菜及控光方法进行操作。 0022 上述移动操作需注意 : 移动种菜到另一侧时, 同时要抖动或翻滚种菜以加快受精 卵脱落, 并且使育苗池中雌、 雄鼠尾藻种菜调换位置以使受精卵在附着基上尽量均匀分布。 0023 所述的在鼠尾藻。

15、幼苗不同生长阶段的精确控光方法 : 说 明 书 CN 103039350 A 4 3/3 页 5 0024 第 4 天早上移出全部种菜后, 调节光照在 70008000lx 范围内 ; 第 5 天, 调节光照 在9000012000lx范围内 ; 第6天, 调节光照在1300015000lx范围内 ; 第7天, 调节光照在 1600020000lx 范围内 ; 第 8 天后, 光照可维持在 2000025000lx 范围内直至第 14 天, 第 15 天即可出库。 0025 培养管理 : 水温控制在 1822, 缓慢流水培育, 使育苗池每天换水 1/2-1/3, 3 天 洗刷 1 次。苗期管理。

16、遵循控温、 换水、 勤清洗 3 个原则。 0026 本实施例是在2012年67月, 在荣成青鱼滩育苗场进行, 培育苗帘700个, 15天的 室内培育周期里得到如下结果 : 幼苗平均密度 20.3 株 /cm2, 苗帘平均附苗数 16.24 万株 / 帘, 附苗率达到 80% 以上, 平均苗高 1.6mm, 且培育的苗种均匀、 健壮整齐。而传统的育苗方 法, 在 15 天的室内培育周期里幼苗平均密度 12 株 /cm2, 苗帘平均附苗数 : 9.6 万株 / 帘, 附 苗率40%60%, 平均苗高11.2mm, 若要达到本实施例的苗高, 则要加长510天的培育周期。 说 明 书 CN 103039350 A 5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人类生活必需 > 农业;林业;畜牧业;狩猎;诱捕;捕鱼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