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汽车安全带.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汽车安全带.pdf(5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申请公布号CN104129356A43申请公布日20141105CN104129356A21申请号201410283113722申请日20140623B60R22/0020060171申请人刘刚凌地址541004广西壮族自治区桂林市七星区建干路8号72发明人刘刚凌74专利代理机构北京轻创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11212代理人王新生54发明名称一种汽车安全带57摘要本发明提供一种可以阻止乘客上身向前撞击的汽车安全带,包括左肩带、右肩带、左胸带、右胸带、左侧腰带、右侧腰带、左前腰带和右前腰带,左肩带和右肩带上端分别固定于第一固定环和第二固定环上,下端分别绕过左定位环和右定位环后用第一长度调节扣和。
2、第二长度调节扣分别扣住,左胸带和右胸带一端分别固定于左肩带和右肩带中上部,另一端分别绕过第一锁扣和第一锁舌后用第三长度调节扣和第四长度调节扣分别扣住,左侧腰带和右侧腰带一端分别固定于第五固定环和第六固定环,另一端分别绕过左定位环和右定位环后用第五长度调节扣和第六长度调节扣分别扣住,左前腰带绕过左定位环后固定于第二锁扣上,右前腰带绕过右定位环后固定于第二锁舌上。51INTCL权利要求书1页说明书2页附图1页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12发明专利申请权利要求书1页说明书2页附图1页10申请公布号CN104129356ACN104129356A1/1页21一种汽车安全带,其特征在于包括左肩带1。
3、、右肩带2、左胸带21、右胸带22、左侧腰带9、右侧腰带10、左前腰带15和右前腰带16,所述左肩带1的上端固定于第一固定环3上,所述左肩带1的下端穿过绕过左定位环7之后用第一长度调节扣5扣住;所述右肩带2的上端固定于第二固定环4上,所述右肩带2的下端绕过右定位环8之后用第二长度调节扣6扣住;所述左胸带21的一端固定于所述左肩带1的中上部,另一端绕过第一锁扣25之后用第三长度调节扣23扣住;所述右胸带22的一端固定于所述右肩带2的中上部,另一端绕过第一锁舌26之后用第四长度调节扣24扣住;所述左侧腰带9的一端固定于第五固定环11,另一端绕过所述左定位环7之后用第五长度调节扣13扣住;所述右侧腰。
4、带10的一端固定于第六固定环12,另一端绕过所述右定位环8之后用第六长度调节扣14扣住;所述左前腰带15绕过所述左定位环7之后固定于第二锁扣17上,所述右前腰带16绕过所述有定位环8之后固定于第二锁舌18上。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汽车安全带,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三固定环19,所述第三固定环19设置在所述左肩带1的中部,所述左胸带21与所述左肩带1之间通过所述第三固定环19固定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汽车安全带,其特征在于所述右肩带2的中上部设置有第四固定环20,所述右胸带22的一端固定于所述第四固定环20。权利要求书CN104129356A1/2页3一种汽车安全带技术领域0001本发。
5、明涉及汽车零部件领域,尤其是一种汽车安全带。背景技术0002现有的大多数的汽车安全带为三点式安全带,又少部分的汽车已使用了四点式安全带。三点式的安全带只能围住一边肩部及腰部,当车辆因为撞击而受到极大的冲击力时,上半身极容易脱离而使乘客受伤;四点式的安全带虽然将两个肩部都围住了,但胸部却没有围住,当受到冲击力时,两条肩带也很容易向两边脱离而造成乘客上半身向前撞击受伤。发明内容0003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更加安全可靠的、阻止乘客上身向前撞击的汽车安全带。0004本发明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汽车安全带,包括左肩带、右肩带、左胸带、右胸带、左侧腰带、右侧腰带、左前腰带和右前腰。
6、带,所述左肩带的上端固定于第一固定环上,所述左肩带的下端穿过绕过左定位环之后用第一长度调节扣扣住;所述右肩带的上端固定于第二固定环上,所述右肩带的下端绕过右定位环之后用第二长度调节扣扣住;所述左胸带的一端固定于所述左肩带的中上部,另一端绕过第一锁扣之后用第三长度调节扣扣住;所述右胸带的一端固定于所述右肩带的中上部,另一端绕过第一锁舌之后用第四长度调节扣扣住;所述左侧腰带的一端固定于第五固定环,另一端绕过所述左定位环之后用第五长度调节扣扣住;所述右侧腰带的一端固定于第六固定环,另一端绕过所述右定位环之后用第六长度调节扣扣住;所述左前腰带绕过所述左定位环之后固定于第二锁扣上,所述右前腰带绕过所述有。
7、定位环之后固定于第二锁舌上。0005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在左右两边肩带的中上部分别设置了左右胸带,不仅能够将两条肩带进行定位,使其不容易向旁边脱离,还可以阻挡乘客上身向前撞击,达到了更好的保护效果。0006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本发明还可以做如下改进。0007进一步,还包括第三固定环,所述第三固定环设置在所述左肩带的中部,所述左胸带与所述左肩带之间通过所述第三固定环固定连接。0008进一步,所述右肩带的中上部设置有第四固定环,所述右胸带的一端固定于所述第四固定环。0009采用上述两个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第三、第四固定环可以采用可旋转的固定环,当两边胸带没有扣起时,胸带可以跟随固定环旋转,比直。
8、接固定于肩带上更加灵活耐用,不容易被撕裂。附图说明0010图1为本发明锁扣与锁舌未扣起时的结构示意图;说明书CN104129356A2/2页40011图2为本发明锁扣与锁舌扣起时的结构示意图。0012附图中,各标号所代表的部件列表如下00131、左肩带,2、右肩带,3、第一固定环,4、第二固定环,5、第一长度调节扣,6、第二长度调节扣,7、左定位环,8、右定位环,9、左侧腰带,10、右侧腰带,11、第五固定环,12、第六固定环,13、第五长度调节扣,14、第六长度调节扣,15、左前腰带,16、右前腰带,17、第二锁扣,18、第二锁舌,19、第三固定环,20、第四固定环,21、左胸带,22、右胸。
9、带,23、第三长度调节扣,24、第四长度调节扣,25、第一锁扣,26、第一锁舌。具体实施方式0014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原理和特征进行描述,所举实例只用于解释本发明,并非用于限定本发明的范围。0015在一个具体实施方式中,如图1所示,一种汽车安全带,包括左肩带1、右肩带2、左胸带21、右胸带22、左侧腰带9、右侧腰带10、左前腰带15和右前腰带16,所述左肩带1的上端固定于第一固定环3上,所述左肩带1的下端穿过绕过左定位环7之后用第一长度调节扣5扣住;所述右肩带2的上端固定于第二固定环4上,所述右肩带2的下端绕过右定位环8之后用第二长度调节扣6扣住;所述左胸带21的一端固定于所述左肩带1的中。
10、上部,另一端绕过第一锁扣25之后用第三长度调节扣23扣住;所述右胸带22的一端固定于所述右肩带2的中上部,另一端绕过第一锁舌26之后用第四长度调节扣24扣住;所述左侧腰带9的一端固定于第五固定环11,另一端绕过所述左定位环7之后用第五长度调节扣13扣住;所述右侧腰带10的一端固定于第六固定环12,另一端绕过所述右定位环8之后用第六长度调节扣14扣住;所述左前腰带15绕过所述左定位环7之后固定于第二锁扣17上,所述右前腰带16绕过所述有定位环8之后固定于第二锁舌18上。0016在左肩带1和右肩带2的中上部分别设置了左胸带21和右胸带22,不仅能够将两条肩带进行定位,使其不容易向旁边脱离,还可以阻。
11、挡乘客上身向前撞击,达到了更好的保护效果。0017本发明还包括第三固定环19,所述第三固定环19设置在所述左肩带1的中部,所述左胸带21与所述左肩带1之间通过所述第三固定环19固定连接。0018所述右肩带2的中上部设置有第四固定环20,所述右胸带22的一端固定于所述第四固定环20。0019第三固定环19和第四固定环20可以采用可旋转的固定环,当左右两边胸带没有扣起时,胸带可以跟随固定环旋转,比直接固定于肩带上更加灵活耐用,不容易被撕裂。0020如图2所示为第一锁扣25与第一锁舌扣26起及第二锁扣17与第二锁舌18扣起时的结构示意图。0021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说明书CN104129356A1/1页5图1图2说明书附图CN104129356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