磁头制造方法和制造磁头用的磁头外壳封堵夹具.pdf

上传人:a**** 文档编号:545232 上传时间:2018-02-21 格式:PDF 页数:28 大小:989.2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93102021.2

申请日:

1993.03.01

公开号:

CN1083958A

公开日:

1994.03.16

当前法律状态:

终止

有效性:

无权

法律详情:

专利权的终止(未缴年费专利权终止)授权公告日:2001.1.17|||授权|||公开

IPC分类号:

G11B5/10

主分类号:

G11B5/10

申请人:

TDK株式会社;

发明人:

上冈登喜夫

地址:

日本东京

优先权:

1992.09.10 JP 268155/92; 1992.11.02 JP 315612/92

专利代理机构:

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专利代理部

代理人:

姜华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一种磁头制造方法,能防止磁记录介质走带面上产生气孔,从而提高成品率和可靠性。该方法包括:使磁头心8朝向外壳6的正面开口7,在用透气性薄板2封堵正面开口7的情况下,将第一树脂14注入外壳6内的空间13;将第二树脂14A滴落或涂布在透气性薄板2上;然后,在用透气性薄板2封堵正面开口7的情况下使外壳6内的第一树脂14加热固化,用一次树脂铸塑来充填上述外壳6内的空间13。

权利要求书

1: 一种磁头制造方法,其特征是在使磁头心朝向磁头外壳的正面开口同时用透气性薄板封堵了该正面开口的情况下,从磁头外壳的上部向该外壳内注入、充填树脂。
2: 一种磁头制造方法,其特征是包括:使磁头心朝向磁头外壳的正面开口而且用透气性薄板封堵该正面开口的第一工序;在封堵了上述正面开口的情况下从上述磁头外壳的上部向该外壳内注入、充填第一树脂的第二工序;将第二树脂局部地滴落或涂布在上述透气性薄板上的第三工序;和在这些第一到第三工序之后将上述磁头外壳内的上述第一树脂加热固化的第四工序。
3: 按照权利要求2所说的磁头制造方法,其特征是所说的第一工序是把多个带磁头心的上述磁头外壳在上述透气性薄板上相互间隔开排列的工序,所说的第三工序是把上述第二树脂滴落或涂布在相邻的上述磁头外壳间的上述透气性薄板上的工序。
4: 按照权利要求2所说的磁头制造方法,其特征是所说的第三工序是把上述第二树脂滴落或涂布在与上述磁头外壳的正面对接的上述透气性薄板上。
5: 按照权利要求1-4所说的磁头制造方法,其特征是将上述透气性薄板放置在有槽部的支座的与上述磁头外壳正面的曲面密合的凹面上,通过把带磁头心的上述磁头外壳插入上述支座的上述槽部使之重压在上述透气性薄板上,从而封堵上述磁头外壳的正面开口。
6: 一种制造磁头用的磁头外壳封堵夹具,其特征是它有用与磁 头外壳内充填的树脂相反的非粘合性的弹性树脂材料制成的支座,在上述支座的上面形成有其凹面与上述磁头外壳正面的曲面密合的凹槽,在上述凹槽的槽底形成有用以使从上述磁头外壳正面突出的磁头心和挤压垫片部分错开的多个间隔配置的空槽部,宽度与上述凹槽的横向宽度大体相等的带状透气性薄板沿该凹槽放置在上述凹面上。
7: 按照权利要求6所说的制造磁头用的磁头外壳封堵夹具,其特征是上述凹槽的横向宽度设计得比上述磁头外壳的横向宽度小,借助上述凹槽的弹性扩开,把上述磁头外壳压入该凹槽内。

说明书


本发明涉及磁带录像机用伴音磁头、音频盒式磁头或其它用途的磁头制造方法,以及实施该制造方法时使用的磁头外壳封堵夹具。

    参照图14和15对这种磁带录像机用磁头1A进行说明,如图15所示,录音回放用和控制信号用磁头部5、5相互隔开地收纳在金属(如坡莫合金等)制的磁头外壳6内,在该外壳6的正面(磁介质滑动接触面一侧)预先用不锈钢等非磁性挤压垫片25固着成一体。这些磁头部5的每一个的正面有记录回放隙缝(磁隙缝),卷绕有线圈10的线圈骨架9装在用坡莫合金、铁氧体等磁体制成的磁头心8上。在外壳6上的磁带等磁记录介质走带的正面设置有正面开口7,用以分别露出上述磁头5的有记录回放隙缝4的磁头心8的端面。而磁头心8通过夹持器16定位固定在外壳6内部,使有该磁隙缝4的端面朝向开口7。在收纳有此装配完的磁头心8的磁头外壳6的空间,如图14所示,注入树脂以使外壳内固定。

    对以往地向磁头外壳6内注入树脂的工序进行说明,首先如图11所示,向上述的带磁头心的磁头外壳6进行第一次树脂注入。也就是向外壳6内的空间注入环氧树脂14,并使之加热固化。这时,如图11、图12所示,在环氧树脂14固化前期间,有些环氧树脂14从磁头心8的顶端8A与正面开口7之间的隙缝流出并落下。因而如图12所示,由于环氧树脂14在磁头心8的顶端部分呈下垂的状态固化,从而获得已将磁头心顶端8和正面开口7间的缝隙12填缝的半树脂注入磁头1B。而在外壳6内的上部出现树脂流出部分的空间17。

    接着对此半树脂注入磁头1B进行第二次树脂注入。即如图13所示,再向因树脂流出形成的空间17注入环氧树脂14A,并使之加热固化,结果,充填了该空间17,使外壳6内部密封。随后,将从已用环氧树脂14、14A密封固定的全树脂注入磁头1C的磁头心顶端8A突出出来的磁记录介质走带面研磨加工成平滑的面,构成图14和图15所示加工完的磁头1A。

    可是在使用上述现有的制造方法时,由于用树脂充填外壳6内的空间,要使用用环氧树脂进行二次浇铸成型的二次铸型法,因而在此制造方法中存在各种各样的问题。首先,二次铸型法要把注入树脂、加热固化这样的工序都要进行二次,不但需要作业时间,在各工序中的干燥器等设备也需要两倍。而且在第一次注入树脂时,因为树脂由外壳流出同时在顶端呈下垂状固化,这部分树脂完全浪费,因而需要更多的树脂。树脂注入前的熬炼作业也要进行二次。此外在用树脂密封外壳后研磨加工磁记录介质走带面时,因为在顶端面下垂有大块的已硬化的树脂,所以需要粗研磨的时间。

    针对以上的问题,本发明的第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磁头制造方法,该方法在制造具有用树脂充填在外壳内的结构的磁头时,只要注入一次树脂就能把树脂充分充填在外壳内,不但能减少作业次数、缩短作业时间,还能节约树脂的用量,降低制造成本。

    本发明的第二个目的是提供另一种磁头制造方法,该方法只要注入一次树脂就能把树脂充分充填在外壳内,而且由于能防止在磁头正面露出的树脂面发生气孔,从而可提高成品率和可靠性。

    本发明的第三个目的是提供一种实施上述磁头制造方法直接使用的磁头制造装置,该装置是一种在制造上述磁头时使支承磁头外壳和注入树脂变得容易、且能使生产率提高的制造磁头用的磁头外壳封堵夹具。

    按照本发明的第一个发明,是提供了一种磁头制造方法,该方法的特征是使磁头心面向磁头外壳的正面开口,并且在用透气性薄板封堵该正面开口的情况下,从该磁头外壳的上部向该外壳内注入、充填树脂。

    本发明的第二个发明是提供了另一种磁头制造方法,该方法的特征是包括如下工序:使磁头心面向磁头外壳的正面开口,而且用透气性薄板封堵该正面开口的第一工序;在封堵上述正面开口的情况下从上述磁头外壳的上部向该外壳内注入、充填第一树脂的第二工序;把第二树脂局部地滴落或涂布在上述透气性薄板上的第三工序;和在这些第一至第三工序后使上述磁头外壳内的上述第一树脂加热固化的第四工序。

    本发明的制造磁头用的磁头外壳封堵夹具,具有用与充填在磁头外壳内的树脂相反的非粘合性的弹性树脂材料制成的支座,在上述支座的上面形成其凹面与上述磁头外壳正面的曲面密合的凹槽,在上述凹槽的槽底形成多个间隔配置的空槽部,用以错开从上述磁头外壳正面突出出来的磁头心和挤压垫片部分,其宽度与上述凹槽的横宽大体相等的带状薄板沿该凹槽放置在上述凹面上。

    在本发明的制造磁头的方法中,使磁头心面向外壳的正面开口配置,同时是在已用透气性薄板封堵上述正面开口的情况下用树脂密封上述外壳内的空间,因为用透气性薄板封堵了外壳的正面开口,所以将树脂注入外壳内时,能防止树脂从外壳的开口流出。这时,按照本发明的一个状态,与把第一树脂注入外壳内空间的上述第二工序同时,或在其前后,实施把第二树脂适量地滴落在或涂布在透气性薄板上的第三工序。通过此第三工序能使透气性薄板上浸渍的树脂实质上成为饱和状态。所以,在把外壳内的铸塑树脂加热固化的第四工序中,如果树脂中的液体成分像浸入透气性薄板那样传播,因为在上述第三工序中,树脂的液体成分已对透气性薄板浸渍到几乎饱和的程度,所以外壳内树脂中的液体成分流出得很少。因而,在上述铸塑树脂加热固化时,外壳正面开口处不会发生树脂不足,所以在磁头外壳正面的磁记录介质走带面上不会产生气孔(实验时产生率为0%)。这就能解决由于气孔中积存磁粉而导致的退磁等问题,产品的成品率和可靠性都能提高。

    下面将按照附图说明本发明的磁头制造方法的实施例。图1-图5示出有关本发明的第一发明的磁头制造方法,是用于磁带录像机伴音控制用的磁头的一个例子,成品磁头的磁介质走带面与图15所示的相同。在这些图中,1D是把记录回放用的磁头部5(录音回放用和控制信号用)收纳入金属(坡莫合金等)制的外壳6内,而且缠绕有线圈10的磁头心为临时固定状态的磁头。这些磁头部5有记录回放隙缝(磁隙缝)4,缠绕着线圈10的线圈骨架9安装在用坡莫合金、铁氧体等磁体制成的线圈骨架8上,而且用夹持器16临时固定在外壳6内。如图3所示,在不锈钢等非磁性挤压垫片25在正面固着成一体的磁头外壳6上的磁带等磁记录介质走带的外壳正面(介质走带面)上,设置有正面开口7用以使记录回放用磁头部5的有记录回放隙缝4的磁头心8的顶端面分别露出。磁头心8的有该磁隙缝4的顶端面稍微从外壳6的正面开口7突出。按照以下说明对带有此装配完的磁头心的外壳6内的空间,进行树脂浇铸成型。

    首先,如图1所示,用与应充填的环氧树脂相反的非粘着性的弹性树脂(橡胶状硅酮树脂等)制备支座18。在此支座18上形成用以嵌合上述临时固定磁头1D的外壳6的顶端部分的第一凹部19,此凹部19的底面19A是具有与外壳正面的曲面的曲率相同的凹面。在该底面19A上设置有用以使从磁头1D的外壳正面突出的磁头心8与挤压垫片25(图3)回避(防止接触)并放走空气的第二凹部20。进而在支座18上形成使第二凹部内与外部连通的贯通孔26。而且上述凹部19的横向宽度U设计得比该外壳的横向宽度V更小一点。最好设定为0<V-U≤0.15mm。

    上述磁头1D,如图2及图3所示,使其顶端面的正面开口7朝向下方,而且像分别封堵开口7那样,在把透气性薄板2放置在凹部19的底面上的情况下嵌合在上述支座18的凹部19上(成为外壳正面放置在透气性薄板上的状态)。这时,磁头1D压在支座18上。也就是说,因为支座18是用弹性树脂制成,而且设定其上述凹部19的横向宽度U比外壳6的横向宽度V更小些,通过将磁头1D强制地嵌入其凹部19,能使外壳6的正面和透气性薄板2牢固地压在凹部19的底面19A上,保持密合状态(能防止外壳嵌入后再脱离)。第二凹部20的存在也能使作为外壳正面突出物的磁头心8的顶端面和挤压垫片25错开,使外壳正面与支座18的凹部19的底面19A紧密而有效地接触。像这样,使外壳正面通过透气性薄板2与支座18的底面19A成紧密接合状态,并维持此紧密接合状态,这对在后工序充填树脂时防止树脂漏出是很重要的。

    所以,如图4所示,把环氧树脂14注入外壳6内部的空间13,并使之加热固化。这时,因为通过与支座18的凹部底面19A相对的透气性薄板2来维持外壳正面的密合性,所以在外壳6与透气性薄板2之间不会产生使树脂泄漏那样的隙缝,再者一部分树脂从正面开口7与磁头心8的隙缝12渗出到透气性薄板2上,而不会流到透气性薄板2的外部。随后,将已用环氧树脂密封固定的树脂固定磁头1E从支座18上取下,同时将透气性薄板2从该磁头1E上剥离,再把突出出来的磁头心8的磁记录介质走带面6A研磨加工成平滑的表面,这就制成如图5所示的成品磁头1A。

    而且,上述透气性薄板2是使用树脂固化后容易剥离的网孔状布、无纺织物、透气性薄纸等材料。

    按照以上实施例的结构,在用树脂固定外壳内的磁头部5时,由于用透气性薄板封堵外壳的正面开口后再进行外壳内空间的树脂注入,所以用一次树脂铸模就能完成,与以往的二次铸模的制法相比,能得到各种改进。也就是说,因为用透气性薄板封堵外壳的正面开口,在注入树脂到固化这段时间树脂不会流到外壳外部,所以用一次树脂铸塑就能把外壳内的全部空间密封,而且能避免发生树脂泄漏。

    在上述实施例中,注入树脂时防止了树脂从磁头外壳的正面开口7和磁头心8的间隙流出,但有时在注入外壳内的树脂加热固化时,如图6所示,在完工后的磁头1A正面的固化后的环氧树脂14处产生气孔28。下面对其原因进行探讨。

    如上所述,在图4的状态下实行使外壳内的铸塑树脂加热固化的工序,开始时注入外壳内的树脂为低粘度,由外壳6的正面开口7与磁头心8间的隙缝渗漏到透气性薄板2上的树脂中的液体成分(环氧单体、固化剂等)与无机填料分离,浸渍传播到透气性薄板2A(图3)。这时,在图3所示的透气性薄板2的位于外壳6的两侧部分2A上,几乎只浸渍有液体成分。而继续加热后,树脂14因进行化学反应,其粘度上升而凝胶化。在此,将浸渍在透气性薄板2A中的树脂量用Vs表示,将补偿由外壳6的正面开口7流出量的外壳6内部的追加树脂量用Vf表示,如果Vs=Vf,则不会产生因树脂不足而引起的气孔。可是,因为外壳6内部的树脂随化学反应而发热,比外部的反应进行得更快,最终比浸含在透气性薄板2的位于外壳外侧部分2A中的树脂更快地凝胶化,因而更快地使其流动性变坏。进而因在树脂14中含有无机填料,其流动性更快地下降(无机填料作为堵塞气孔的要素而起作用)。因而,在向透气性薄板2的外侧部分2A进行浸渍时,由于液体成分流出,应补偿此流出部分Vs的Vf量的补充树脂,因为外壳6内部树脂的流动性低,所以来不及补充向透气性薄板2的浸渍量VS。这就造成Vf<Vs的关系,使该部分正面开口7附近的树脂变得不足,如图10所示,在正面开口7和磁头心8之间的隙缝12附近产生气孔28。此气孔28非球形孔隙(气泡),而是呈锥形且很深。这样的话,因为树脂14的气孔28呈锥状且很深地产生在外壳6的正面开口7与磁头心8之间的隙缝12处,所以即使对沿图6的虚线的磁记录介质的走带面进行研磨加工后,也能在磁记录介质走带面上表现出来,此气孔28为0.1-0.5mm。出现这样的气孔28后,在磁记录介质走带时,磁粉将积存在气孔28中,出现了造成退磁的危险性。本发明的第二个发明提供了一种不必担心会产生这样气孔的方法。下面对此第二个发明的实施例进行说明。

    图7示出本发明的第二发明的磁头制造方法的一个实施例。在此图中,与第一发明的情况相同,1D是将记录回放用磁头部5(录音回放用和控制信号记录回放用)收纳在金属(坡莫合金等)制的外壳6内,用夹持器16临时固定在磁头外壳6内的装配完的磁头,是磁带录相机伴音控制用的磁头的一个例子。这些磁头部5有记录回放隙缝(磁隙缝),通过把缠绕有线圈的线圈骨架9装配到用坡莫合金、铁氧体等磁体制成的磁头心8上来构成。如图7所示,在使不锈钢等非磁性挤压垫片25在正面紧固成一体的磁头外壳6的磁带等磁记录介质走带的外壳正面(介质走带面)上,设置正面开口7,用以使磁头部5的有记录回放隙缝的磁头心8的顶端面分别露出。而且,磁头心8定位在外壳6的内部使有该磁隙缝的顶端面朝向正面开口7。

    与上述第一发明中的磁头制造方法相同,用与应先充填的环氧树脂相反的非粘结性的弹性树脂制备支座18。这时,如图7所示,支座18要载置多个磁头1D,因而沿支座18长度方向延伸的第一凹部19、在该凹部19内形成的第二凹部20及贯通孔26分别设置在支座18上。

    首先,作为第一工序,使上述磁头1D的顶端面的正面开口7朝向下方,在把分别封堵开口7的透气性薄板2放置在凹部19的底面19A上的情况下,把上述磁头1D嵌合在上述支座18的凹部19处。这时,通过透气性薄板2使与上述支座的凹部19的底面19A成紧固状态,并维持此紧固状态(与上述第一发明的图1-图5的工序相同)。而且,上述透气性薄板2使用网眼状布、无纺织物、透气性薄纸等在后工序树脂硬化后容易剥离的材料,并能连续地设置在多个凹部19的底面19A上,成一条长带状。

    然后,与上述图1-图5的情况相同,把添加了能使耐磨特性提高的硅石等无机填料的环氧树脂14注入每个磁头1D的外壳6内的空间13中,即实施第二工序(与图4相同)。在向此外壳6内部的空间13注入树脂的同时,或在其前后,使与注入外壳6的相同的液状树脂(含无机填料)14A适量地滴落或涂布在透气性薄板2上的相邻磁头1D间的中间部分2X上,即实施第三工序。对上述外壳6的正面开口7来说,因为是通过与支座18的凹部底面19A相对的透气性薄板2来维持外壳正面的密合性,所以在外壳6和透气性薄板2之间不会产生导致树脂漏出的隙缝。

    接着进入第四工序,在把磁头1D安装到支座18上的状态下进行树脂14的加热固化。树脂14在加热初期为低粘度,树脂中的液体成份(环氧单体、固化剂等)与无机填料分离,可能会从正面开口7和磁头心8的间隙12渗出到透气性薄板2上,但是在上述第三工序中,因为滴落或涂布在透气性薄板2的中间部分2X上的树脂14A的液体成分在大致达到饱和状态之前都浸含在该透气性薄板中,所以能少量地抑制外壳内树脂14的液体成分的流出。进行加热后,外壳6内的树脂14、透气性薄板2上的树脂14A同时进行化学反应,使粘度上升而凝胶化,最后固化。在以上的树脂加热固化的工序中,一部分树脂从正面开口7和磁头心8间的隙缝12渗出到透气性薄板2上,但不流到透气性薄板2的外部。

    最后,把用环氧树脂14密封固定的磁头从支座18上取下,同时把透气性薄板2从该磁头上剥离,再把磁头心8顶端面突出出来的外壳正面的磁记录介质走带面研磨加工成平滑的表面,就得到了上述图5所示的成品磁头1A。

    按照以上实施例的结构,在对外壳内进行树脂铸塑时,由于把外壳6的正面开口用透气性薄板2封堵后再把树脂注入外壳内的空间,同时也使同样的树脂适量地滴落或涂布在透气性薄板上的相邻外壳之间,在外壳内的铸塑树脂加热固化前,能预先使树脂在透气性薄板2上浸渍到接近饱和状态,这就能在铸塑树脂的加热固化工序中抑制外壳内树脂的液体成分的流出。因而利用第一发明能使有时发生的在铸塑树脂加热固化工序中铸塑树脂液体成份流出,以及导致外壳6内正面开口处的树脂不足,而产生气孔的情况,不会再发生。

    当然,外壳内的树脂铸塑用一次树脂铸模完成,与以往的用二次铸模法的制法比较,能得到各种改善。也就是说,在以往的制法中,必须分两批进行树脂精炼作业,需要两套干燥器等设备,现在只用一批就完成了,工时和作业时间都减少了一半,避免了所用树脂的浪费,减少了树脂用量,缩短了磁记录介质走带面研磨加工的时间。

    图8示出本发明的第二发明的又一实施例。此实施例是在为提高产量使载置在支座18上的相邻磁头1D间的间隔变窄,不能完全保证在透气性薄板2上的相邻外壳间用来滴落或涂布液状树脂的空间时所用的方法。这时,把透气性薄板2放置在支座18的凹部底面19A上,在实施把与外壳内的铸塑树脂相同的液态树脂14B预先适量地滴落或涂布在与各磁头1D的正面对接的透气性薄板2上面的中央部分2Y上的第三工序之后,实施将磁头1D装到支座18的凹部19上并向外壳6内注入树脂的上述第二工序。

    图8示出将该树脂铸塑前的磁头1D装至支座18上之前的状态,为避开磁头1D的磁头心8和挤压垫片25,液态树脂14B适量地滴落或涂布在与所设置的第二凹部20相对的透气性薄板2上的中央部分2Y上。此液态树脂14B与外壳6内的树脂铸塑所用的环氧树脂14相同,该液态树脂14B在透气性薄板2上浸渍成大致饱和状态向全平面扩散。

    此后与上述的图7的实施例相同,实施把磁头1D嵌入支座18的凹部19,向外壳6内部的空间13注入树脂,使树脂加热固化的工序。这时由于在外壳内的铸塑树脂加热硬化前,预先使树脂向透气性薄板2中浸渍到接近饱和状态,在铸塑树脂加热固化的工序中能抑制外壳内树脂的液态成分流出,从而能防止产生因外壳6正面开口处树脂不足引起的气孔。随后的工序与上述第一发明相同。

    按照以上图8的实施例,是预先把液态树脂适量地滴落或涂布在与外壳正面对接的透气性薄板2上面的中央部分之后,再把外壳装到支座上进行树脂铸塑,所以相邻外壳间的间隔S允许狭窄些,与图7的实施例比较,在支座的长度相同的情况下,加工磁头的个数能增加10%,所以适于大量生产。

    在上述各实施例中,滴落或涂布在透气性薄板2上的树脂(第二树脂)14A、14B是用与对外壳6的内部空间13铸塑成型用的环氧树脂(第一树脂)14相同的树脂(含有用以使耐磨性提高的无机填料的树脂),也可以只把铸塑环氧树脂的基本成分(环氧单体、固化剂,不含无机填料)用作树脂14A、14B。这时,因为不含无机填料,其粘度低,有良好的滴落或涂布的加工性能,同时对透气性薄板也有优良的浸渍性。它可以把使铸塑环氧树脂14的基本成分(环氧单体、固化剂)增加摇变性的树脂用作树脂14A、14B。增加了摇变性时,因为滴落或涂布时变形小,在像图7的实施例那样把液态树脂滴落或涂布在相邻外壳间的透气性薄板上的结构中,适用于外壳间的间隔狭窄的场合,由于树脂的变形不扩展,所以能防止树脂粘附到外壳的侧面。

    把与铸塑环氧树脂14不同的另外系列的环氧树脂(环氧单体、其他固化剂)用作液态树脂14A、14B也是可能的。

    图9和图10示出实施本发明的磁头制造方法时使用的制造磁头用的磁头外壳封堵夹具的一个例子。支座18用于注入磁头外壳内的树脂是用非粘合性弹性树脂材料(例如橡胶状硅酮树脂等)制成的,在其上形成二条在图1-图8的实施例中记载为凹部的贯穿支座纵向的凹槽27。如图10所示,各凹槽27的槽底为与磁头外壳正面的曲面密合的弯曲的凹面28,此槽底上形成有用以使向带磁头心外壳的正面突出的磁头心前部和挤压垫片错开的多个凹形空槽部29,它们在凹槽方向相互隔离。与该凹槽横方向的槽宽大体相同的若干条窄带状透气性薄板30沿凹槽全长放置在凹槽27的槽底,进而将此带状透气性薄板嵌挟在凹槽内,同时将各个带磁头心的外壳6插入与槽底的空槽部对应的位置处。如上所述,凹槽的槽宽U比磁头外壳的横向宽度稍小些,因而把磁头外壳6插入凹槽27内时,是借助该凹槽在横向宽度方向上的弹性变形使之稍微扩开而把磁头外壳6塞入,从而完成磁头外壳的挟持,在注入树脂时磁头外壳6也不发生移动偏离。在向外壳内注入树脂时,上述空槽29起着使透气性薄板和磁头外壳正面之间的空气逸出的空气槽的作用。

    像这样,由于使用了贯通支座纵向的长带状凹槽夹具,在支座上一次能挟持多个磁头外壳,同时在此状态下各个磁头外壳的正面成封堵状态,不需要再特别进行封堵作业,使注入树脂作业变得容易,可显著地提高生产率。

    如上所述,如用本发明的磁头制造方法,是在用透气性薄板封堵磁头外壳的正面开口的情况下进行树脂铸塑,能用一次树脂铸塑来完成,而且,是在向该外壳内部注入树脂前后或同时,将树脂适量地滴落或涂布在上述透气性薄板上的情况下实施树脂的加热固化工序,能预先使树脂的液态成分在透气性薄板上浸渍到大致饱和状态,防止了外壳内铸塑树脂中的液态成分的流出,从而能防止在磁记录介质走带面上产生气孔,解决了因磁粉积存在气孔中造成的退磁等问题,产品的成品率、可靠性也能提高。

    图1是表示本发明的第一发明中注入树脂前的带磁头心的磁头外壳、透气性薄板和支座的分解剖面图。

    图2是表示把注入树脂前的磁头装到支座上的状态的横剖面图。

    图3是图2的纵剖面图。

    图4是表示在本发明的第一发明中向磁头外壳内注入树脂状态的横剖面图。

    图5是根据本发明的方法加工而且完工了的磁头的横剖面图。

    图6是表示在注入树脂固化后的磁头正面产生气孔的状态的横剖面图。

    图7是表示在本发明的第二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树脂注入固化工序的纵剖面图。

    图8是表示在本发明的第二发明的其他实施例中树脂注入前的磁头外壳、透气性薄板和支座的纵剖面图。

    图9是本发明的实施例所用的制造磁头用的磁头外壳封堵夹具的平面图。

    图10是沿图9的F-F线的横剖面图。

    图11是表示在以往的磁头制造方法中第一次树脂注入工序的横剖面图。

    图12是表示图11中的树脂注入后的树脂固化状态的横剖面图。

    图13是表示在以往的磁头制造方法中第二次树脂注入固化工序的横剖面图。

    图14是表示用以往的方法制造的磁头的成品状态的横剖面图。

    图15是表示磁带录相机用磁头的正面的图。

    其中:

    1A-成品磁头

    1D-临时固定状态的磁头

    1E-用树脂固定尚未研磨状态的磁头

    2-透气性薄板

    6-磁头外壳

    7-正面开口

    8-磁头心

    12-隙缝

    13-外壳内空间

    14-环氧树脂

    18-支座

    19-第一凹部

    20-第二凹部

    27-凹槽

    28-凹面

    29-空槽

    30-带状透气性薄板

磁头制造方法和制造磁头用的磁头外壳封堵夹具.pdf_第1页
第1页 / 共28页
磁头制造方法和制造磁头用的磁头外壳封堵夹具.pdf_第2页
第2页 / 共28页
磁头制造方法和制造磁头用的磁头外壳封堵夹具.pdf_第3页
第3页 / 共2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磁头制造方法和制造磁头用的磁头外壳封堵夹具.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磁头制造方法和制造磁头用的磁头外壳封堵夹具.pdf(28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一种磁头制造方法,能防止磁记录介质走带面上产生气孔,从而提高成品率和可靠性。该方法包括:使磁头心8朝向外壳6的正面开口7,在用透气性薄板2封堵正面开口7的情况下,将第一树脂14注入外壳6内的空间13;将第二树脂14A滴落或涂布在透气性薄板2上;然后,在用透气性薄板2封堵正面开口7的情况下使外壳6内的第一树脂14加热固化,用一次树脂铸塑来充填上述外壳6内的空间13。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物理 > 信息存储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