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是关于一种在加工棉卷的机器上接受和推进备用棉卷的装置,备用棉卷被放在等待位置上,与位于加工位置的棉卷滚筒有一径向距离,待棉卷滚筒加工完成为空滚筒卸掉之后,备用棉卷推进进入加工位置。 下面实质上是关于加工位置,例如精梳机的精梳头,实际上通常有好几个加工位置,例如八个或六个,一个个并列设置,备用棉卷可能同时进入加工位置,或个别超时间进入加工位置。
为了防止机器如精梳机或并卷机加工棉卷不必要的空载时间,例如熟知的是在加工位置的棉卷之外,将备用棉卷搁置在等待位置。例如熟知的精梳机E7/5的装置(立达样本,精梳间1403d-0991版,瑞士印)。该系统用手工将空滚筒运到传送设备的收集位置,而后由人工将各个备用棉卷分别搬运到加工位置。这种方法要求相当大于量的时间,并由于不适当的搬运,可能导致外层棉卷的损伤。
从JP-63-27449装置中已知的备用棉卷是放置在一滚动斜面上的等待位置,为了将备用棉卷握持在等待位置上,在滚动斜面范围内装一芯轴板,使用调节机构将此芯轴板从握持位置移动到放松位置,在滚动斜面下面装有一个能转动的接受装置来接受被推出器推出的空滚筒。此转动的接受装置与放松芯轴板的调节机构相联接。这就是说,在备用棉卷被放松向下滚至加工位置之前,空滚筒经过一个滚动斜面和加工位置之间设置的通道向下运到接受装置。这种装置的缺点是等待位置安排在后面相对远的地方,即距离加工位置远,这是必要的,因为滚筒被向后推出运到接受装置需要一定地空间。故该装置位于精梳机下面及后面低一些的地方,因此也需要较大的侧向场地及通道以便于维修工作。备用棉卷到达加工位置前必须滚过相对长的途径,这可能导致外层棉郑的损伤或变形。
JP-52-64823揭示了一较为紧凑的装置,备用棉卷的位置贴近加工棉卷。备用棉卷也被一转动板保持在等待位置,且此位置高于加工棉卷。这种升的较高的等待位置能使空滚筒在转动板下直接向后推出。但是这种安排的缺点是备用棉卷从相对升高的位置到加工位置行进要通过引导面,这就是说,备用棉卷在流动过程中其质量就大大地加速,从而必须制动以防止棉卷滚到加工位置之外,这一过程可以用手工或适当的制动元件来进行。
但是,这样要在技术和关于定时方面都要作出努力,此外,还不能排除外层棉卷受损伤的危险。
还有已知的另一种设备即JP-59-43386,这种装置的备用棉卷放置在能翘起的引导面上,但是这种装置要求有专门的阻拦和握持元件,用以防止棉卷在向前的方向意外地滚脱,并要保证备用棉卷向后定位。
该装置可以保证将备用棉卷谨慎地运送到加工位置,然而,空滚筒的自动向后推进没有解决。
因此本发明的主旨是提出一种接受和推进备用棉卷的装置。一方面这种装置能小心地运送棉卷,另一方面还能保证空滚筒易于自动向后推进。
为达到此目的,本装置包括一接受装置,此接受装置至少由一个转动件转动。
本发明的一个方案是接受装置包括一托盘,此托盘由转臂转动。这样,一方面可以使棉卷保持在稳固的等待位置上,并能谨慎地转移到加工位置。这就是说,托盘可以这样的方式设置,即在托盘朝棉卷的加工位置方向转动时,只须经过很短的路程。在以这种方式转移过程中,即可防止棉卷增大的加速度并保证安全的转移。
本发明的另一个方案是接受装置设有安排在转臂上的装锁闩另件,转臂与备用棉卷滚筒的内径嵌接,以使备用棉卷安全地转移到加工位置。
尤其是在等待位置的转臂半径与在加工位置的棉卷半径相当时适用。
以上所述两种设备都能保证装置紧凑,并由于接受装置借助摆转件绞接,滚筒能自动向后卸下。
尤其是,当转臂的水平净距离部分大于滚筒长度时能保证。
设置一个滚筒内径的至少一部分区域敞开朝外的凹槽,其保证该设备与设在精梳头上方运动的传送装置一起工作,在传送滚筒到接受位置期间,该传送装置的夹杆在滚筒中有一自由空间进行接合。这就保证传送装置的夹杆易于分离,在易于转移到等待位置。本设置中转臂之间的距离可以相互作水平位移,从而保证仔细地传送和推进备用棉卷。
另一方案是设置如托盘形状的接受装置,由多元机构转动,即节流阀控制的四联杆直角杠杆转动,从而准确地适应安全传送工序。
转动件的转动可以通过气缸铰接于转动件产生。
例如,本设备可以采用气动气缸,用气动气缸进行小心的传送工序。
为了安全,建议采用的一些气缸,至少带有机械制动件,以便防止转移工序出现意外。例如,当气动循环出现故障即发生泄漏时。
由于设在机架上转动件的铰接点相应铰接之故,可以使位于等待位置的备用棉卷质量中心处于这样的位置,即从接受装置朝向加工位置方向产生扭转力矩,这样就须精确确定传送方向,并由备用棉卷自身的重量支持枢轴运动。
为了防止转动过程意外加速,最好通过安装缓冲件减缓这一过程。例如,在气动循环中装设节流阀。也可以适当方式装压力或拉力弹簧配备于缓冲件。
另一方面可能为铰接件的适当操纵。备用棉卷的质量中心在等待位置上是这样保持的:即枢轴运动在对着加工位置时产生。为使备用棉卷保持在此位置,建议在转动件的转动区域或托盘处装停止挡,以使备用棉卷停止在等待位置上,这样设置的方式可以省掉机械制动器。
为了提供全自动调换棉卷工序,另一方案是在加工位置为空滚筒配备推出装置。
如上建议,在等待位置下方将滚筒传送到接受装置。这种传送由下斜导板执行。此下斜导板与加工位置联接。
相似的方法也可用装有能保持转动的且设有夹持器的转臂杆向后传送滚筒,由此,使放置在下斜导板上的滚筒到达接受装置。
此方案建议装一停止挡,用以从转臂上松开滚筒,停止挡强迫夹持器进入松弛位置。
如同说明介绍的那样,通常在几个加工位置上,有的是加工棉卷,有的是备用棉卷,一个挨近一个。也可能都联接在转动件上要同时转动。
下面进一步参照附图更为详细地说明实施例,图中:
图1表示按照本发明备用棉卷的接受和传送装置的侧视示意图;
图2表示根据图1装有节流阀控制的四联杆直角杠杆的侧视示意图;
图3表示根据图1所示结构的部分示意图;
图4表示根据图1所示转动件的铰接形式一个实施例;
图5表示根据图1所示滚筒嵌接装置的部分局部放大视图;
图6表示图5所示的“X”方向观看的视图;
图7表示按照本发明备用棉卷的接受和传送装置另一实施例的侧视示意图;
图8表示沿图7所示的“Y”方向观看的视图;
图1表示精梳头2的侧视示意图,精梳机1的棉卷卷取位3,位置3在此也称加工位置,在其中用虚线表示国工中的棉卷4,棉卷搁在卷取辊5、6上。卷取辊5、6至少有一个装有传动装置82,并保证棉卷4的退绕。用点划线表示的退绕棉网7向钳板(图上未示出)行进,钳板将棉卷输送到圆梳机以梳理(图上未示出)。这种装置在例如欧洲专利EP-OS-437,807中已知。
通常在精梳机上并列安装有8个这种精梳头2。该设备在精梳头中叙述。
图1中除表示加工位置3以外,还包括等待位置8上的备用棉卷9。备用棉卷9处在等待位置并由托盘10接受。托盘10也可以延伸超过4个精梳头的长度。既然这样,托盘10就可同时容纳全部4个棉卷9。
转臂11将控制托盘10绕转轴12转动,转轴12固定于安装在精梳机1的机架14上的支撑13上。在备用棉卷9的范围内,托盘10上装两个隔开一段距离的转臂11。
按照图3的前视图可以看到,两个转臂11之间的距离是这样选定的,即保证两根转臂11之间的幅宽13为空滚筒15的通道。至少有一根转臂11上装一螺栓18,气缸19作用在此螺栓上。气缸19的另一端装在机架14的转轴20上。气缸可绕轴20转动。至少在一个转臂11上装有一个停止档21。此停止档21与锁紧件22协作动作,锁紧件可以绕转轴23转动,转轴23装在机架14上。锁紧件22在此设计很简单如一把锁,其通过与支撑13联接的气缸24使其转动。
导板25在装在支架13上,该导板向上抬,并形成后倾斜的滚动面,使空滚筒15导往卷取辊6。导板25的后端构成角度,并设有停止档26,该停止档26被用来在刹制成角度,并设有停止档26,该停止档26被用来作为刹制向后滚动的空滚筒15的缓冲档,且停止档26用泡沫塑料或橡胶制成。导板25的后部形成接受托盘27,导板25后部翘起处(即托盘27)承受向后推出的滚筒15。
如图1所示,为空滚筒15在卷取辊5,6的位置上,用两根夹杆臂31将该滚筒向后转移至导板25,两根夹杆31互相隔开装在转轴30上。两根夹杆31分别在滚筒15的前方范围内转动。夹杆31装有能在内径D的方向转动的锁闩32。该锁闩与锥销33合作动作转移滚筒15。锥销也装在夹杆31上。锥销33也能旋转,它的附加功能是加压空滚筒15外部圆周面,使其再压在卷取辊5,6上。滚筒15的加压要求须按新棉卷的接头工序,输出棉网的分离或准备,例如欧洲专利EP-A1 455,177已有描述。
夹杆31的局部放大视图可在图5,图6中见到。
图中表示锁闩32安装在连接于夹杆31上的轴承35的转臂34上。与轴承35及锁闩32的腿37联接的弹簧36用来使锁闩32产生顺时针转动。锁闩32转到锁闩腿37靠在轴承35的停止档38上为止。如图5与图6所示的例子,锁闩32处于外部嵌接位置。在此位置内,锁闩32停靠在连接于机架14上的停止档41上,这就意味着在夹杆31转动时,锁闩32的闩腿37一到达停止档41的一个斜面42,闩腿就抵抗着弹簧36的力从滚筒15内径D范围内转出来。
此过程在夹杆抓住滚筒15时同时发生。
滚筒15的锁闩32嵌接位置用点划线表示。
滚筒15转移到导板25前不久(图5中以点划线表示),由于重力作用停在锥销33上。夹杆31继续向下转动,滚筒15到来而停在导板25上,并由于锁闩32的外部嵌接位置,滚筒15能继续向后滚动进入接受托盘27上。
夹杆臂的摆转由示意性表示的43传动。
例如:此传动可包括马达,通过带旋转轴30的齿轮而与马达相连。转动夹杆31的另一个办法是在转轴30上加装转动件。采用气缸使轴30转动。
按照图2所示实施例的设备,可以采用滚筒推出装置44将滚筒向后推出。此设备的推出装置44由气缸45使其绕卷取辊6转动且转离其位置。气缸一头装在机架14上,另一头装在推出装置44上。
图2的设备不同于图1,采用节流阀控制四联杆直角杠杆47用于转动托盘10,而不是用转臂11。节流阀控制四联杆直角杠杆47包括有两根不同长度的导杆48和49。导杆48和49的各自一端装支架13上可以转动,且各自的另一端装在连接托盘10的板50上。如实例所示,气缸51在转动轴52上作用于导杆48。气缸51的另一端联接在轴20上可以转动。停止档53附设在导杆48上,停止档53与锁闩55嵌接,锁闩55由气缸56推拉绕转轴54转动,气缸装在支架13上可以转动。
备用棉卷9的质量S中心线位置在节流阀控制的四联杆直角杠杆47上从等待位置产生一个摆动力矩,如图所示,此力矩使棉卷9朝加工位置3的方向对着锁闩55转动。如图2所示,两根导杆49和48设在托盘下方互相平行隔开,两根相应导杆之间的净距离根据空滚筒的通道而定。
图4的设备与图1例相似,不同的是已在图2中描述的滚筒推出装置44以及转臂11。转臂11在等待位置8时与质量S中心线的位置有关。意是指相对于工作位置3而言质量S中心线处于转轴12之后。因此产生向后转动力矩。这个力矩被停止档57消除,转臂11的支承面58靠放在停止档57上。这种安排省掉了特殊的锁闩另件,不公危及等待位置8的稳定与安全。
图7所示为本发明的另一装置。两根转臂59、60,各自用来将备用棉卷9接收并从等待位置直接传送到加工位置3。特别是如图8所示,备用棉卷9是因几只中心锥辊61收缩而卸下的,与滚筒15内径D嵌接的中心锥辊61有锥形尖头,并分别装在转臂59、60上。转臂59、60之间的距离A(如图8)可在接受或传送备用棉卷9时用调节机构增大。即此设备的转臂59、60在它们的转轴62上可以水平位移,此位移运动由气缸63产生。该气缸一端由导管64与转臂59联接,而另一端由导管65与转臂60联接。沿机器的长轴66装有导管64和65。
气缸69在两个相邻的转臂59,60之间推动轴70,轴70经连接件71、72转动转臂59、60。轴70的连接件71或72可以使转臂59、60在轴70上作水平位移。轴70用过膛销73与气缸69的活塞连杆牢固联接。为了保证转臂枢59、60之间保持精确的距离,在连接件71、72和气缸69的支承75之间的轴70上同轴地安装压力弹簧76。在没有气缸69或支承75之处,在轴70上通过销73安装档圈77。
图7所示质量S中心线的等待位置位于加工位置3的转臂轴62之后。这就引发从等待位置(与图4装置一致)反时针方向的转矩。为了维持备用棉卷在等待位置上,除了保持气缸69的作用外,要装一停止档79,此停止档装在支架13上,并供转臂59、60停靠其上。这就意味着不需使用专门的锁闩就能够获得牢固的等待位置。这种与转轴有关的等待位置也能用于图1-3设备的转轴中。
图8中的距离A必须这样选定,即向后传送范围要使空滚筒有向后取出的通道。
图1的功能将更为详细地叙述如下:
在加工位置上安装一传感器80发出“空滚筒”信号给控制元件81,如图所示位置。控制元件81于是使精梳机(图中未表示)停车,即卷取辊5的传动82停车。此后,通过控制元件81与滚筒15圆周表面上嵌接的锁闩32使夹臂31的传动43起动。夹臂31继续转动时位于滚筒前方左侧和右侧的锁闩32抵抗弹簧36的拉力转进轴承35内。锁闩32的自由闩腿一到达滚筒15的内径D中,立即到达图6点划线所示的锁紧位置。滚筒壁现在位于锥销33圆周面和锁闩32之间。于是传动43反向旋转,因此滚筒15从加工位置3在导板25的方向向后滚动。
滚筒15外圆紧贴导板面25以前不久,锁闩32进入停止档41的斜面42,且转动继续进行,锁闩32转缩进轴承35内。在转臂31转动期间,滚筒15的外圆已搁在相应的锥销33的外圆上(图5中用点划线表示)。当转臂继续向下转动并侧向经过导板25时滚筒静止在导板25上,且再滚过托盘10下方的转臂11,进入接受托盘27中。滚过时由停止档26起缓冲作用。传感器83监控着滚筒15已到达此位置并向中心控制元件81发出信号。用这种方法备用棉卷9至加工位置3的实用方式就初步拟定了。
这意味着气缸24通过阀84启动,而传送到锁22并使转臂11转动,转臂11能在加工位置3的方向转动,是利用被阀85控制的气缸19靠备用棉卷自身重量来进行的。因此托盘10到达图中点划线所示的位置,备用棉卷9就滚入加工位置3。托盘设置成准确地配合滚筒滚动和转移至加工位置,因此备用棉卷9转换为加工棉卷4,图中用点划线表示,于是用手工或自动化将加工棉卷4的新棉网加工入到输出棉网中。
当托盘10仍然位于图中点划线所示的位置时,接受托盘27上方的传送装置用各自的夹取件(图中未表示)将从接受托加27来的空滚筒15向上带走并卸掉。此工序一完成(再用传感器83监控)接受托盘10就被气缸19转移回到等待位置8,锁闩22通过气缸24被带至如图所示的锁紧位置。从而等待位置就机械地锁住了。
由图1中可见,加工棉卷4和备用棉卷9由于满卷会重叠,那就是为什么只有在加工棉卷4退卷到一定的最小直径时才能用传送系统将新的备用棉卷9放置在托盘10上。此工序可通过各自的定时器或各自的传感器进行。这种传感器例如在专利DE-OS3,836,242号中有叙述。
为了缓冲备用棉卷至加工位置3的减速,可以在气缸19的控制件中装设一缓冲元件86(见图4所示)。
按照图2、图4装置的备用棉卷的转运工序与图1的装置实质上是相同的,唯一的区别是推出空滚筒15的推出器44是在卷取辊5、6下面,借助卷取辊,由启动气缸45将滚筒15向后运送到斜面导板25的区域,与图1装置相反,图2装置的锁55像一个锁闩,它是将自己置于停止档53上的等待位置。
如图4所示的装置,安装转动轴12无须专门的锁闩机构来固定等待位置8。转动轴12后面的质量S中心线位置产生对抗加工位置3的扭矩。此扭矩由停止档57吸收,转臂11的支承面58停靠在停止档上。这是为防止进一步向后转动。备用棉卷9到加工位置3的转动实质上等同于图1所示装置的方法,因而只有当转动开始时须用气缸19来克服向后的转矩。
按图7、8的设备,加工位置3的空滚筒15通过与图1一致的传感器80传递至控制装置,这样启动由缸45推动的推出器44推出空滚筒。滚筒15到达斜面导板25并滚入接受托盘27,当滚筒15位于托盘27内时,传感器83通知控制装置。然后控制装置启动备用棉卷9至加工位置3的转移工序。因此气缸69启动并将备用棉卷9向前转移到图中点划线所示的加工位置。这样可根据图3的设备用缓冲元件进行减速。各个气缸63以一定程度把转臂59和60向水平方向推开,如图8点划线所示。中心辊61离开滚筒15的内径D范围,此时备用棉卷9成为加工棉卷4,自由地位于卷取辊5、6上,转臂59、60返回到气缸69后面的等待位置8,转臂59、60停靠在停止档79上。转动臂59、60顶端设有敞口,开口向滚筒15的内径D部分敞开,并使传送装置能在此敞开处夹持卸掉空滚筒15。
传送系统将空滚筒15拿走,换上新棉卷9。
加工棉卷加工至一定程度以后,如上所述,要为各个加工位置设置一个新的备用棉卷以供应用。如实例中所示,在两个转臂59和60之间,等待位置8的水平上设悬臂传送装置,将新的备用棉卷带来。通过气缸63的反向动作,两个转臂59、60相互位移,使中心辊61移到备用棉卷9的滚筒15内径D的区域,此位移动作一完成。悬臂传送装置的夹持器(图内未表示)立即打开以便棉卷9完全被转臂59、60的中心推辊61所接受。
按图7设备也可以用转臂59、60直接从棉卷转运车的台上直接拿取备用棉卷9。空滚筒的转动也可通过斜导板25的后边缘向下落,自动完成空滚筒的转动。为了做到这一点,只须改变通过气缸69的转动机构和安排斜导板的后边能向下摆即可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