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车门外板模具.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车门外板模具.pdf(10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申请公布号 CN 103801624 A (43)申请公布日 2014.05.21 CN 103801624 A (21)申请号 201410086272.8 (22)申请日 2014.03.10 B21D 37/10(2006.01) (71)申请人 安徽江淮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地址 230022 安徽省合肥市东流路 176 号 (72)发明人 王旭 王法峰 王震 刘明森 黄涛 (74)专利代理机构 北京维澳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1252 代理人 王立民 吉海莲 (54) 发明名称 一种车门外板模具 (57) 摘要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车门外板模具, 包括凹模 总成、 压边圈和凸模总成, 所。
2、述凹模总成包括上模 和门把手部位成形镶块, 所述上模上设置有门把 手部位成形镶块孔 ; 当所述压边圈运动至下死点 时, 所述门把手部位成形镶块自所述门把手部位 成形镶块孔伸出。本发明提供的车门外板模具通 过门把手部位成形镶块的设置, 使得车门外板上 除门把手部位以外的其它部位先成形, 然后才成 形门把手部位, 上模在门把手部位成形时起到压 料的作用, 板料的流动受控, 门把手部位成形质量 稳定, 门把手部位周圈不易变形, 提高了车门外板 的产品质量。 (51)Int.Cl. 权利要求书 1 页 说明书 4 页 附图 4 页 (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发明专利申请 权利要求书。
3、1页 说明书4页 附图4页 (10)申请公布号 CN 103801624 A CN 103801624 A 1/1 页 2 1. 一种车门外板模具, 包括凹模总成、 压边圈和凸模总成, 其特征在于, 所述凹模总成 包括上模和门把手部位成形镶块, 所述上模上设置有门把手部位成形镶块孔 ; 当所述压边 圈运动至下死点时, 所述门把手部位成形镶块自所述门把手部位成形镶块孔伸出。 2. 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的车门外板模具, 其特征在于, 所述上模包括滑动配合连接的 上模座和活动上模 ; 所述门把手部位成形镶块与所述上模座固定连接, 所述门把手部位成 形镶块孔位于所述活动上模上, 所述活动上模可沿朝向。
4、所述上模座的方向运动。 3. 根据权利要求 2 所述的车门外板模具, 其特征在于, 所述上模座朝向凸模总成的面 上设置有门把手部位成形镶块凸台, 所述门把手成形镶块与所述门把手部位成形镶块凸台 固定连接。 4. 根据权利要求 2 所述的车门外板模具, 其特征在于, 所述上模座和所述活动上模之 间设置有氮气弹簧。 5. 根据权利要求 2 所述的车门外板模具, 其特征在于, 所述活动上模通过侧销与所述 上模座滑动配合连接。 6. 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的车门外板模具, 其特征在于, 所述凸模总成包括下模和下模 座, 所述下模和所述下模座固定连接。 7. 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的车门外板模具, 其特。
5、征在于, 所述门把手部位成形镶块通过 驱动装置的驱动自所述门把手部位成形镶块孔伸出。 8. 根据权利要求 7 所述的车门外板模具, 其特征在于, 所述驱动装置为气缸。 9.根据权利要求1至8任一项中所述的车门外板模具, 其特征在于, 车门外板的门把手 部位周圈 50mm 内的型腔间隙小于一倍料厚。 10. 根据权利要求 9 中所述的车门外板模具, 其特征在于, 车门外板的门把手部位周圈 40mm 内的型腔间隙为 0.85 倍至 0.95 倍料厚。 权 利 要 求 书 CN 103801624 A 2 1/4 页 3 一种车门外板模具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汽车制造领域, 特别涉及一种车。
6、门外板模具。 背景技术 0002 随着汽车工业的飞速发展, 对于汽车产品质量要求及外观要求越来越高。车门外 板是汽车外观件中比较简单的零件, 其一般通过冲压拉延工艺制造, 现有的车门外板模具 由凹模、 压边圈和凸模组成, 其凹模的车门外板成形型面为一体式结构, 门把手部位先于车 门外板其它部位成形。由于门把手部位成形时周边部位的板料处于半自由状态, 使板料向 门把手部位流动时不受控, 门把手部位成形后的周圈会产生轻微凹陷, 在车门外板涂装后 影响外观质量。 发明内容 0003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门把手部位周圈不易变形的车门外板模 具。 0004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本发明提供。
7、的车门外板模具包括凹模总成、 压边圈和凸模 总成, 其特征在于, 所述凹模总成包括上模和门把手部位成形镶块, 所述上模上设置有门把 手部位成形镶块孔 ; 当所述压边圈运动至下死点时, 所述门把手部位成形镶块自所述门把 手部位成形镶块孔伸出。 0005 优选地, 所述上模包括滑动配合连接的上模座和活动上模 ; 所述门把手部位成形 镶块与所述上模座固定连接, 所述门把手部位成形镶块孔位于所述活动上模上, 所述活动 上模可沿朝向所述上模座的方向运动。 0006 更优选地, 所述上模座朝向凸模总成的面上设置有门把手部位成形镶块凸台, 所 述门把手成形镶块与所述门把手部位成形镶块凸台固定连接。 0007。
8、 更优选地, 所述上模座和所述活动上模之间设置有氮气弹簧。 0008 更优选地, 所述活动上模通过侧销与所述上模座滑动配合连接。 0009 优选地, 所述凸模总成包括下模和下模座, 所述下模和所述下模座固定连接。 0010 优选地, 所述门把手部位成形镶块通过驱动装置的驱动自所述门把手部位成形镶 块孔伸出。 0011 更优选地, 所述驱动装置为气缸。 0012 优选地, 车门外板的门把手部位周圈 50mm 内的型腔间隙小于一倍料厚。 0013 更优选地, 车门外板的门把手部位周圈 40mm 内的型腔间隙为 0.85 倍至 0.95 倍料 厚。 0014 本发明提供的车门外板模具通过门把手部位成。
9、形镶块的设置, 使得车门外板上除 门把手部位以外的其它部位先成形, 然后才成形门把手部位, 上模在门把手部位成形时起 到压料的作用, 板料的流动受控, 门把手部位成形质量稳定, 门把手部位周圈不易变形, 提 高了车门外板的产品质量。 说 明 书 CN 103801624 A 3 2/4 页 4 附图说明 0015 图 1 为本发明车门外板模具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 0016 图 2 为图 1 中 A-A 向剖示图 ; 0017 图 3 为图 1 中 B-B 向剖示图 ; 0018 图 4 为本发明车门外板模具实施例的爆炸示意图 ; 0019 图 5 为本发明车门外板模具实施例的上模的结构示意图。
10、 ; 0020 图 6 为本发明车门外板模具实施例的上模座的结构示意图 ; 0021 图 7 为本发明车门外板模具实施例的活动上模的结构示意图。 0022 图中标示如下 : 0023 凹模总成 -1, 上模 -11, 上模座 -111, 门把手部位成形镶块凸台 -111a, 活动上 模 -112, 门把手部位成形镶块孔 -112a, 氮气弹簧 -113, 侧销 -114, 门把手部位成形镶 块 -12, 压边圈 -2, 凸模总成 -3, 下模 -31, 下模座 -32。 具体实施方式 0024 为使发明的上述目的、 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 下面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 方式做详细的说明。 00。
11、25 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发明, 但是本发明还可以 采用其他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它方式来实施, 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不违背本发明内涵的 情况下做类似推广, 因此本发明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 0026 如图1至图7所示,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车门外板模具, 包括凹模总成1、 压边圈2和 凸模总成 3, 所述凹模总成 1 包括上模 11 和门把手部位成形镶块 12, 所述上模 11 上设置有 门把手部位成形镶块孔 112a ; 当所述压边圈 2 运动至下死点时, 所述门把手部位成形镶块 12 自所述门把手部位成形镶块孔 112a 伸出。 0027 本发明提供的车门外。
12、板模具使用时将凹模总成1和凸模总成2分别装配至压力机 床上, 凸模总成上装配有压边圈 2, 压边圈 2 相对于凹模总成 1 的一面上放置有板料 ; 模具 开始正式工作前, 压边圈 2 及板料由压力机床的气顶杆顶起 ; 模具合模的过程中, 凹模总成 1 朝向凸模总成 2 的方向运动至上模 11 与板料接触, 车门外板除门把手部位以外的其它部 位开始成形, 上模 11 对压边圈 2 上的板料持续施力, 凹模总成 1、 板料及压边圈 2 一起向凸 模总成 3 的方向运动直至压边圈 2 运行至下死点, 此时除门把手部位以外的其它部位拉延 成形到位 ; 接着门把手部位成形镶块 12 自上模 11 上的门。
13、把手部位成形镶块孔 112a 内伸 出, 门把手部位成形镶块 12 与板料接触, 车门外板上门把手部位成形, 至此车门外板上成 形结束。 0028 本发明的车门外板模具不同于传统冲压拉延制造车门外板时先成形门把手部位 再成形车门外板其它部位, 而是先成形除门把手部位以外的其它部位, 再成形门把手部位, 使得门把手部位成形时上模 11 能起到压料的作用, 车门外板门把手部位周边部位的板料 处于控制状态, 板料向门把手部位的流动受控, 门把手部位周圈不易变形, 车门外板的成形 质量好, 涂装后外观质量高。 0029 为了方便制造车门外板模具, 凹模总成 1 可采用分体式结构, 具体地所述上模 11。
14、 说 明 书 CN 103801624 A 4 3/4 页 5 包括滑动配合连接的上模座 111 和活动上模 112, 上述滑动配合连接可采用本领域所熟知 的方式实现 ; 所述门把手部位成形镶块 12 与所述上模座 111 固定连接, 所述门把手部位成 形镶块孔 112a 位于所述活动上模 112 上, 所述活动上模 112 可沿朝向所述上模座 111 的方 向运动。当车门外板除门把手部位的其它部位都成形后, 活动上模 112 朝上模座 111 的方 向运动, 此时上模座 111 上固定的门把手成形镶块 12 自活动上模 112 上的门把手部位成形 镶块孔 112a 伸出, 使车门外板门把手部。
15、位成形。 0030 其中, 门把手部位成形镶块 12 与上模座 111 的固定方式可根据实际需求确定, 在 本发明的一个优选实施例中, 所述上模座 111 朝向凸模总成 3 的面上设置有门把手部位成 形镶块凸台111a, 所述门把手成形镶块12与所述门把手部位成形镶块凸台111a固定连接, 这样有利于减小门把手成形镶块 12 自活动上模 112 的门把手部位成形镶块孔 112a 上伸出 的运动行程, 加快门把手部位的成形速度, 上述固定连接具体地可通过螺栓或焊接的方式 实现。 0031 其中, 所述上模座 111 和所述活动上模 112 之间设置有氮气弹簧 113, 氮气弹簧 113 可固定在。
16、上模座 111 上或者是固定在活动上模 112 上, 这样在模具合模的过程中, 上模 座111、 氮气弹簧113和活动上模112一起朝向板料运动至车门外板上除门把手部位以外的 其它部位成形, 当压边圈 2 运动至下死点时, 氮气弹簧 113 在压力的作用下开始被压缩, 活 动上模 112 沿朝向上模座 111 的方向运动, 门把手部位成形镶块 12 自门把手部位成形镶块 孔 112a 中伸出, 车门外板上门把手部位成形。 0032 其中, 所述活动上模 112 通过侧销 114 与所述上模座 111 滑动配合连接, 这样即保 证了活动上模 112 可朝上模座 111 的方向滑动, 又有效限制了。
17、活动上模 112 的滑动行程, 侧 销 114 优选地可位于活动上模 112 上。 0033 以图 4 中的实施例为例, 模具合模的过程中, 凹模总成 1 朝向凸模总成 2 的方向运 动, 活动上模 112 首先与板料接触, 并将板料压住, 此时氮气弹簧 113 不被压缩, 上模座 111 和活动上模 112 保持相对静止一起向板料方向运动, 板料上除门把手部位以外的其它部位 开始成形, 直至压边圈 2 运行至下死点, 此时车门外板上除门把手部位以外的其它部位拉 延成形到位 ; 在压边圈 2 达到下死点后, 上模座 111 随着压力机床继续朝向板料的方向运 动, 氮气弹簧 113 被压缩, 活。
18、动上模 112 与上模座 111 产生相对运动, 活动上模 112 朝向上 模座 111 的方向运动, 门把手部位成形镶块 12 相对下行, 并自活动上模 112 上的门把手部 位成形镶块孔112a中伸出, 门把手部位成形镶块12与板料接触, 车门外板上门把手部位成 形, 至此车门外板上所有部位成形。该实施例提供的车门外板模具采用了分体式的凹模总 成1, 其活动上模112作为上浮动压芯与氮气弹簧113和独立的门把手成形镶块12相配合, 在车门外板成形的过程中, 板料受到的压力更加平稳, 板料向门把手部位流动时受控, 很好 地解决了门把手部位周圈变形的问题。 0034 为了便于凸模总成3的制造,。
19、 所述凸模总成3也可为分体式结构, 具体地包括下模 31 和下模座 32, 所述下模 31 和所述下模座 32 固定连接, 上述固定连接可通过螺栓连接或 焊接等方式实现。 0035 在本发明的另一个优选实施例中, 所述门把手部位成形镶块 12 通过驱动装置的 驱动自所述门把手部位成形镶块孔 112a 中伸出, 驱动装置的具体安装位置可根据实际需 求设定。其中, 所述驱动装置可为气缸。这样当压边圈 2 运动至下死点时, 门把手部位成形 说 明 书 CN 103801624 A 5 4/4 页 6 镶块 12 由驱动装置驱动自门把手部位成形镶块孔 112a 中伸出, 成形门把手部位。 0036 为。
20、了更好地防止门把手部位周圈变形, 车门外板的门把手部位周圈 50mm 内的型 腔间隙小于一倍料厚, 其中型腔间隙是指压边圈 2 运动至下死点时, 上模 11 与压边圈 2 间 的间隙, 以图 2 中的实施例为例, 即活动上模 112 与压边圈 2 间的间隙。门把手部位周圈 50mm 是指 : 车门外板上具有与门把手部位形状相切的第一圆及与第一圆同心的第二圆, 第二圆的半径大于第一圆的半径 50mm, 第二圆相较于第一圆更大的区域即为门把手周圈 50mm的区域。 由于车门外板上门把手部位周圈50mm外的型腔间隙为正常的一倍料厚, 而门 把手部位周圈50mm内的型腔间隙为小于一倍料厚, 在压边圈2。
21、运动至下死点门把手部位成 形时, 即便门把手部位周圈有轻微变形, 也能被较小的型腔间隙强行较平。更优选地, 车门 外板的门把手部位周圈 40mm 内的型腔间隙为 0.85 倍至 0.95 倍料厚, 使车门外板成形质量 更可靠。 0037 虽然本发明是结合以上实施例进行描述的, 但本发明并不被限定于上述实施例, 而只受所附权利要求的限定, 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能够容易地对其进行修改和变化, 但并 不离开本发明的实质构思和范围。 说 明 书 CN 103801624 A 6 1/4 页 7 图 1 图 2 说 明 书 附 图 CN 103801624 A 7 2/4 页 8 图 3 说 明 书 附 图 CN 103801624 A 8 3/4 页 9 图 4 说 明 书 附 图 CN 103801624 A 9 4/4 页 10 图 5 图 6 图 7 说 明 书 附 图 CN 103801624 A 1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