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铜氨与PHBV混纺面料的生产方法.pdf

上传人:b*** 文档编号:5440371 上传时间:2019-01-18 格式:PDF 页数:7 大小:324.2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410187812.1

申请日:

2014.05.06

公开号:

CN103938342A

公开日:

2014.07.23

当前法律状态:

授权

有效性:

有权

法律详情:

授权|||实质审查的生效IPC(主分类):D03D 15/00申请日:20140506|||公开

IPC分类号:

D03D15/00; D03D13/00; D02G3/04

主分类号:

D03D15/00

申请人:

宁波新大昌织造有限公司

发明人:

周刚明

地址:

315211 浙江省宁波市环城北路东段814弄75号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杭州丰禾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3214

代理人:

张强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一种铜氨与PHBV混纺面料的生产方法,涉及一种纺织面料生产方法,包括以下几个步骤:其中步骤A是选取不同PHBV比例的混合长丝和铜氨丝,步骤B是对混合长丝和铜氨丝进行整经处理,步骤C时对混合长丝和铜氨丝进行上浆处理,步骤D是对混合长丝和铜氨丝进行并轴处理,步骤E是对混合长丝和铜氨丝进行穿综丝插筘处理并且纺织成面料。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方法生产出来的面料成本低廉,可降解程度高,一般废弃后5至10年就可以完全降解。同时本面料具有柔顺的触感,雅致的光泽,类似于真丝的品质,但在强度、尺寸稳定性方面远胜真丝产品,是一种非常适合快服饰概念的织制品。

权利要求书

权利要求书
1.  一种铜氨与PHBV混纺面料的生产方法,其特征包括以下几个步骤:步骤A):选取50旦至150旦PLA、PHBV和铜氨丝的形成甲混合长丝,其中甲混合长丝中PHBV长丝占所述甲混合长丝的20%~30%,铜氨丝占所述甲混合长丝的15%~25%,选取50旦至150旦PLA和PHBV形成乙混合长丝,其中乙混合长丝中PHBV长丝占所述乙混合长丝的30%~60%,最后再选取 50旦至150旦铜氨丝;步骤B):通过分批整经机对所述的甲混合长丝、乙混合长丝和所述的铜氨丝进行整经处理,所述分批整经机的整经根数在720根~1200根之间,在整经过程中卷绕张力大于退解张力,整经完成后在整经轴上卷绕的所述甲混合长丝、所述乙混合长丝和所述的铜氨丝厚度均不大于5mm;步骤C):通过浆丝机对所述的甲混合长丝、乙混合长丝和所述的铜氨丝进行上浆处理,所述甲混合长丝在所述浆丝机内浆槽引纱辊至上浆辊之间的伸长率在-1.476%~+2.561%之间,所述的甲混合长丝在所述的上浆辊上被浆上甲浆料,以重量百分比计,上浆率在3%~8%之间,所述甲混合长丝在所述上浆辊至烘燥锡林之间的伸长率在-6.1%~+5.6%之间,所述乙混合长丝在所述浆丝机内所述浆槽引纱辊至所述上浆辊之间的伸长率在-0.416%~+1.461%之间,所述的乙混合长丝在所述的上浆辊上被浆上所述的甲浆料,以重量百分比计,所述的上浆率在3%~8%之间,所述乙混合长丝在所述上浆辊至所述烘燥锡林之间的伸长率在-5.1%~+5.1%之间,所述铜氨丝在所述浆丝机内所述浆槽引纱辊至所述上浆辊之间的伸长率在-2.5%~+2.5%之间,所述的铜氨丝在所述的上浆辊上被浆上乙浆料,以重量百分比计,所述的上浆率在3%~8%之间,所述铜氨丝在所述上浆辊至烘燥锡林之间的伸长率在-6.8%~+6.6%之间,所述浆丝机对所述甲混合长丝、所述的乙混合长丝和所述的铜氨丝的卷绕速度为50m/min~120m/min之间;步骤D):通过并轴机对所述的甲混合长丝、乙混合长丝和所述的铜氨丝进行并轴处理,在并轴过程中需要所述并轴机上每只浆轴的退解张力一致;步骤E):通过穿综机对所述的甲混合长丝、所述的乙混合长丝和所述的铜氨丝进行穿综丝插筘处理,然后使用织布机把所述的甲混合长丝和所述的乙混合长丝织成经纱为所述甲混合长丝,经向密度为300根/10cm~600根/10cm,纬纱为所述乙混合长丝,纬向密度为300根/10cm~430根/10cm的甲布料,还可以使用所述的织布机把所述的铜氨丝和所述的乙混合长丝织成经纱为所述铜氨丝,经向密度为365根/10cm~750根/10cm,纬纱为所述乙混合长丝,纬向密度为300根/10cm~430根/10cm的甲布料。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铜氨与PHBV混纺面料的生产方法,其特征为,所述的步骤B中,所述的卷绕张力是所述退解张力的1.1至1.2倍。

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铜氨与PHBV混纺面料的生产方法,其特征为,所述的步骤C中,以重量百分比计,所述的甲浆料包括99%~99.5%的聚乙烯醇和0.5%~1%的抗静电剂,所述的乙浆料包括98%~99%的所述聚乙烯醇和1%~2%的所述抗静电剂。

4.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铜氨与PHBV混纺面料的生产方法,其特征为,所述的步骤C中,以重量百分比计,所述的甲混合长丝的所述上浆率为4%,,所述的乙混合长丝的所述上浆率为5%,所述的铜氨丝的所述上浆率为3%。

说明书

说明书一种铜氨与PHBV混纺面料的生产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纺织面料生产方法,尤其是一种PHBV面料的生产方法。
背景技术
铜氨纤维是一种再生纤维素纤维,它是将棉短绒等天然纤维素原料溶解在氢氧化铜或碱性铜盐的浓氨溶液内,配成纺丝液,在凝固浴中铜氨丝素分子化学物分解再生出纤维素,生成的水合纤维素经后加工即得到铜氨丝。PHBV即新型生物高分子3-羟基丁酸酯和3-羟基戊酸酯的共聚物,它是一种用淀粉为原料,运用发酵工程技术生产出的生物材料。是一种生物聚酯,它由细菌生产,能被细菌消化,在土壤或堆肥化条件下完全分解为二氧化碳、水和生物质。PHBV纤维是一种低能耗产品,比用石油产品为原料生产的聚合物低30%-50%能耗,用该纤维制成的面料具有柔顺的触感,雅致的光泽,类似于真丝的品质,但在强度、尺寸稳定性方面远胜真丝产品。由于时装界文化的转变,快服饰的概念流行于世界,快服饰就是每年每季快速推出多种不同的流行款式,使得消费者每年每季的穿着都不尽相同,这种消费概念可以为服装企业攫取大量的利润,但是消费者所买的衣服往往只穿几个月就再也不穿了,这样造成了大量的浪费。目前大多数快服饰风格的衣服所用的都是由石油产品为原料生产的聚合物,这种纤维降解困难,生产成本不低。为此现在服装企业需要一种适合于快服饰概念的面料,它应该具有生产成本低,对环境友好,降解迅速,手感上佳,强度适合的特点。铜氨纤维和PHBV纤维都是可降解纤维,铜氨纤维和PHBV纤维的混纺面料是一种极为理想的快服饰概念面料。但是这两种纤维的差异较大,铜氨纤维的回潮率在11%左右,PHBV纤维的回潮率只有0.5%左右,铜氨纤维的断裂强度为15-20cn/tex,PHBV纤维的断裂强度在25cn/tex左右。
旦尼尔是丝的纤(细)度单位,是指9000m长的纤维在公定回潮率时的质量克数,单位为旦。
上浆率:上浆后经纱的干浆重对上浆前原经纱干重的百分比。
发明内容
本发明针对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了一种铜氨与PHBV混纺面料的生产方法,本发明方法生产出来的面料成本低廉,可降解程度高,一般废弃后5至10年就可以完全降解。同时本面料具有柔顺的触感,雅致的光泽,类似于真丝的品质,但在强度、尺寸稳定性方面远胜真丝产品,是一种非常适合快服饰概念的织制品。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得以解决,一种铜氨与PHBV混纺面料的生产方法,包括步骤A):选取50旦至150旦PLA、PHBV和铜氨丝形成甲混合长丝,其中甲混合长丝中PHBV长丝占所述甲混合长丝的30%~60%,铜氨丝占所述甲混合长丝的15%~25%,选取50旦至150旦PLA和PHBV形成乙混合长丝,其中乙混合长丝中PHBV长丝占所述乙混合长丝的20%~30%,最后再选取 50旦至150旦铜氨丝;步骤B):通过分批整经机对所述的甲混合长丝、乙混合长丝和所述的铜氨丝进行整经处理,所述分批整经机的整经根数在720根~1200根之间,在整经过程中卷绕张力大于退解张力,整经完成后在整经轴上卷绕的所述甲混合长丝、所述乙混合长丝和所述的铜氨丝厚度均不大于5mm;步骤C):通过浆丝机对所述的甲混合长丝、乙混合长丝和所述的铜氨丝进行上浆处理,所述甲混合长丝在所述浆丝机内浆槽引纱辊至上浆辊之间的伸长率在-1.476%~+2.561%之间,所述的甲混合长丝在所述的上浆辊上被浆上甲浆料,以重量百分比计,上浆率在3%~8%之间,所述甲混合长丝在所述上浆辊至烘燥锡林之间的伸长率在-6.1%~+5.6%之间,所述乙混合长丝在所述浆丝机内所述浆槽引纱辊至所述上浆辊之间的伸长率在-0.416%~+1.461%之间,所述的乙混合长丝在所述的上浆辊上被浆上所述的甲浆料,以重量百分比计,所述的上浆率在3%~8%之间,所述乙混合长丝在所述上浆辊至所述烘燥锡林之间的伸长率在-5.1%~+5.1%之间,所述铜氨丝在所述浆丝机内所述浆槽引纱辊至所述上浆辊之间的伸长率在-2.5%~+2.5%之间,所述的铜氨丝在所述的上浆辊上被浆上乙浆料,以重量百分比计,所述的上浆率在3%~8%之间,所述铜氨丝在所述上浆辊至烘燥锡林之间的伸长率在-6.8%~+6.6%之间,所述浆丝机对所述甲混合长丝、所述的乙混合长丝和所述的铜氨丝的卷绕速度为50m/min~120m/min之间;步骤D):通过并轴机对所述的甲混合长丝、乙混合长丝和所述的铜氨丝进行并轴处理,在并轴过程中需要所述并轴机上每只浆轴的退解张力一致;步骤E):通过穿综机对所述的甲混合长丝、所述的乙混合长丝和所述的铜氨丝进行穿综丝插筘处理,然后使用织布机把所述的甲混合长丝和所述的乙混合长丝织成经纱为所述甲混合长丝,经向密度为300根/10cm~600根/10cm,纬纱为所述乙混合长丝,纬向密度为300根/10cm~430根/10cm的甲布料,还可以使用所述的织布机把所述的铜氨丝和所述的乙混合长丝织成经纱为所述铜氨丝,经向密度为365根/10cm~750根/10cm,纬纱为所述乙混合长丝,纬向密度为300根/10cm~430根/10cm的甲布料。 
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的,所述的步骤B中,所述的卷绕张力是所述退解张力的1.1至1.2倍。 
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的,所述的步骤C中,以重量百分比计,所述的甲浆料包括99%~99.5%的聚乙烯醇和0.5%~1%的抗静电剂,所述的乙浆料包括98%~99%的所述聚乙烯醇和1%~2%的所述抗静电剂。
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的,所述的步骤C中,以重量百分比计,所述的甲混合长丝的所述上浆率为4%,,所述的乙混合长丝的所述上浆率为5%,所述的铜氨丝的所述上浆率为3%。 
这样设置,本发明只要通过调节整经环节中的退解张力和卷绕张力以及浆丝环节中各段长丝的伸长率,以及并轴过程中每只浆轴的退解张力,就能达到符合生产织造要求织轴的目的。在步骤A中需要根据实际需要织造需要确定PHBV长丝占整个甲混合长丝和乙混合长丝的比值,通常这个比值在甲混合长丝中为在20%~30%之间,在乙混合长丝中为在30%~60%之间。然后在步骤B中通过分批整经机对甲混合长丝、乙混合长丝和铜氨丝进行整经处理,在在整经过程中卷绕张力大于退解张力,基本上卷绕张力是退解张力的1.1倍至1.2倍,同时卷绕张力绝对不能比退解张力小。在步骤C中的上浆过程中,理想状态下甲混合长丝和乙混合长丝的伸长率变动的越小越好。甲混合长丝在浆槽引纱辊至上浆辊之间的伸长率要保证在-1.476%~+2.561%之间,在上浆辊至烘燥锡林之间的伸长率要保证在-6.1%~+5.6%之间,同时在上浆辊上被浆上甲浆料,甲浆料一般包括99%~99.5%的聚乙烯醇和0.5%~1%的抗静电剂,上浆率在3%~8%之间。乙混合长丝在浆槽引纱辊至上浆辊之间的伸长率要保证在-0.416%~+1.461%之间,在上浆辊至烘燥锡林之间的伸长率要保证在-5.1%~+5.1%之间,同时在上浆辊上被浆上甲浆料,甲浆料一般包括99%~99.5%的聚乙烯醇和0.5%~1%的抗静电剂,上浆率在3%~8%之间。铜氨丝在浆槽引纱辊至上浆辊之间的伸长率要保证在-2.5%~+2.5%之间,在上浆辊至烘燥锡林之间的伸长率要保证在-6.8%~+6.6%之间,同时在上浆辊上被浆上乙浆料,乙浆料一般包括98%~99%的所述聚乙烯醇和1%~2%的所述抗静电剂,上浆率在3%~8%之间。同时,上浆时浆丝机的绕速度在50m/min~120m/min之间。步骤D中通过并轴机对甲混合长丝、乙混合长丝和铜氨丝进行并轴处理,在并轴过程中需要所述并轴机上每只浆轴的退解张力要尽量保持一致。步骤E中通过穿综机对所述的甲混合长丝、乙混合长丝和铜氨丝进行穿综丝插筘处理,因为面料的织物组织,经内密度多种多样,在穿综丝插筘时需要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理的工艺,最后通过织布机把甲混合长丝和乙混合长丝织成经纱为甲混合长丝,经向密度为300根/10cm~600根/10cm,纬纱为乙混合长丝,纬向密度为300根/10cm~430根/10cm的甲布料,还可以把铜氨丝和乙混合长丝织成经纱为铜氨丝,经向密度为365根/10cm~750根/10cm,纬纱为乙混合长丝,纬向密度为300根/10cm~430根/10cm的甲布料。
与现有技术相比, 本发明方法生产出来的面料成本低廉,可降解程度高,一般废弃后5至10年就可以完全降解。同时本面料具有柔顺的触感,雅致的光泽,类似于真丝的品质,但在强度、尺寸稳定性方面远胜真丝产品,是一种非常适合快服饰概念的织制品。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实施例1:一种铜氨与PHBV混纺面料的生产方法,包含以下几个步骤:步骤A):选取50旦至150旦PLA、PHBV和铜氨丝的形成甲混合长丝,其中甲混合长丝中PHBV长丝占所述甲混合长丝的20%,铜氨丝占所述甲混合长丝的25%,选取50旦至150旦PLA和PHBV形成乙混合长丝,其中乙混合长丝中PHBV长丝占所述乙混合长丝的30%,最后再选取 50旦至150旦铜氨丝。步骤B):通过分批整经机对所述的甲混合长丝、乙混合长丝和所述的铜氨丝进行整经处理,所述分批整经机的整经根数为720根,在整经过程中卷绕张力大于退解张力,卷绕张力是所述退解张力的1.1倍。整经完成后在整经轴上卷绕的所述甲混合长丝、所述乙混合长丝和所述的铜氨丝厚度均不大于5mm。步骤C):通过浆丝机对所述的甲混合长丝、乙混合长丝和所述的铜氨丝进行上浆处理,甲混合长丝在浆槽引纱辊至上浆辊之间的伸长率要保证在-1.476%~+2.561%之间,在上浆辊至烘燥锡林之间的伸长率要保证在-6.1%~+5.6%之间,同时在上浆辊上被浆上甲浆料,甲浆料一般包括99%的聚乙烯醇和1%的抗静电剂,上浆率为3%。乙混合长丝在浆槽引纱辊至上浆辊之间的伸长率要保证在-0.416%~+1.461%之间,在上浆辊至烘燥锡林之间的伸长率要保证在-5.1%~+5.1%之间,同时在上浆辊上被浆上甲浆料,甲浆料一般包括99%的聚乙烯醇和1%的抗静电剂,上浆率为3%。铜氨丝在浆槽引纱辊至上浆辊之间的伸长率要保证在-2.5%~+2.5%之间,在上浆辊至烘燥锡林之间的伸长率要保证在-6.8%~+6.6%之间,同时在上浆辊上被浆上乙浆料,乙浆料一般包括98%的所述聚乙烯醇和2%的所述抗静电剂,上浆率为3%。同时,上浆时浆丝机的绕速度为50m/min。步骤D):通过并轴机对所述的甲混合长丝、乙混合长丝和所述的铜氨丝进行并轴处理,在并轴过程中需要所述并轴机上每只浆轴的退解张力一致。步骤E):通过穿综机对所述的甲混合长丝、所述的乙混合长丝和所述的铜氨丝进行穿综丝插筘处理,然后使用织布机把所述的甲混合长丝和所述的乙混合长丝织成经纱为所述甲混合长丝,经向密度为300根/10cm,纬纱为所述乙混合长丝,纬向密度为300根/10cm甲布料,还可以使用所述的织布机把所述的铜氨丝和所述的乙混合长丝织成经纱为所述铜氨丝,经向密度为365根/10cm,纬纱为所述乙混合长丝,纬向密度为300根/10cm甲布料。
实施例2:一种铜氨与PHBV混纺面料的生产方法,包含以下几个步骤:步骤A):选取50旦至150旦PLA、PHBV和铜氨丝的形成甲混合长丝,其中甲混合长丝中PHBV长丝占所述甲混合长丝的25%,铜氨丝占所述甲混合长丝的20%,选取50旦至150旦PLA和PHBV形成乙混合长丝,其中乙混合长丝中PHBV长丝占所述乙混合长丝的45%,最后再选取 50旦至150旦铜氨丝。步骤B):通过分批整经机对所述的甲混合长丝、乙混合长丝和所述的铜氨丝进行整经处理,所述分批整经机的整经根数在900根之间,在整经过程中卷绕张力大于退解张力,卷绕张力是所述退解张力的1.15倍。整经完成后在整经轴上卷绕的所述甲混合长丝、所述乙混合长丝和所述的铜氨丝厚度均不大于5mm。步骤C):通过浆丝机对所述的甲混合长丝、乙混合长丝和所述的铜氨丝进行上浆处理,甲混合长丝在浆槽引纱辊至上浆辊之间的伸长率要保证在-1.476%~+2.561%之间,在上浆辊至烘燥锡林之间的伸长率要保证在-6.1%~+5.6%之间,同时在上浆辊上被浆上甲浆料,甲浆料一般包括99.25%的聚乙烯醇和0.75%的抗静电剂,上浆率为4%。乙混合长丝在浆槽引纱辊至上浆辊之间的伸长率要保证在-0.416%~+1.461%之间,在上浆辊至烘燥锡林之间的伸长率要保证在-5.1%~+5.1%之间,同时在上浆辊上被浆上甲浆料,甲浆料一般包括99.25%的聚乙烯醇和0.75%的抗静电剂,上浆率在在5%之间。铜氨丝在浆槽引纱辊至上浆辊之间的伸长率要保证在-2.5%~+2.5%之间,在上浆辊至烘燥锡林之间的伸长率要保证在-6.8%~+6.6%之间,同时在上浆辊上被浆上乙浆料,乙浆料一般包括98.5%的所述聚乙烯醇和1.5%的所述抗静电剂,上浆率在在5%之间。同时,上浆时浆丝机的绕速度为90m/min。步骤D):通过并轴机对所述的甲混合长丝、乙混合长丝和所述的铜氨丝进行并轴处理,在并轴过程中需要所述并轴机上每只浆轴的退解张力一致。步骤E):通过穿综机对所述的甲混合长丝、所述的乙混合长丝和所述的铜氨丝进行穿综丝插筘处理,然后使用织布机把所述的甲混合长丝和所述的乙混合长丝织成经纱为所述甲混合长丝,经向密度为450根/10cm,纬纱为所述乙混合长丝,纬向密度为370根/10cm的甲布料,还可以使用所述的织布机把所述的铜氨丝和所述的乙混合长丝织成经纱为所述铜氨丝,经向密度为570根/10cm,纬纱为所述乙混合长丝,纬向密度为360根/10cm的甲布料。
实施例3:一种铜氨与PHBV混纺面料的生产方法,包含以下几个步骤:步骤A):选取50旦至150旦PLA、PHBV和铜氨丝的形成甲混合长丝,其中甲混合长丝中PHBV长丝占所述甲混合长丝的30%,铜氨丝占所述甲混合长丝的25%,选取50旦至150旦PLA和PHBV形成乙混合长丝,其中乙混合长丝中PHBV长丝占所述乙混合长丝的60%,最后再选取 50旦至150旦铜氨丝。步骤B):通过分批整经机对所述的甲混合长丝、乙混合长丝和所述的铜氨丝进行整经处理,所述分批整经机的整经根数在1200根之间,在整经过程中卷绕张力大于退解张力,卷绕张力是所述退解张力的1.2倍。整经完成后在整经轴上卷绕的所述甲混合长丝、所述乙混合长丝和所述的铜氨丝厚度均不大于5mm。步骤C):通过浆丝机对所述的甲混合长丝、乙混合长丝和所述的铜氨丝进行上浆处理,甲混合长丝在浆槽引纱辊至上浆辊之间的伸长率要保证在-1.476%~+2.561%之间,在上浆辊至烘燥锡林之间的伸长率要保证在-6.1%~+5.6%之间,同时在上浆辊上被浆上甲浆料,甲浆料一般包括99.5%的聚乙烯醇和0.5%的抗静电剂,上浆率为8%。乙混合长丝在浆槽引纱辊至上浆辊之间的伸长率要保证在-0.416%~+1.461%之间,在上浆辊至烘燥锡林之间的伸长率要保证在-5.1%~+5.1%之间,同时在上浆辊上被浆上甲浆料,甲浆料一般包括99.5%的聚乙烯醇和0.5%的抗静电剂,上浆率为8%。铜氨丝在浆槽引纱辊至上浆辊之间的伸长率要保证在-2.5%~+2.5%之间,在上浆辊至烘燥锡林之间的伸长率要保证在-6.8%~+6.6%之间,同时在上浆辊上被浆上乙浆料,乙浆料一般包括99%的所述聚乙烯醇和1%的所述抗静电剂,上浆率在为8%。同时,上浆时浆丝机的绕速度为120m/min。步骤D):通过并轴机对所述的甲混合长丝、乙混合长丝和所述的铜氨丝进行并轴处理,在并轴过程中需要所述并轴机上每只浆轴的退解张力一致。步骤E):通过穿综机对所述的甲混合长丝、所述的乙混合长丝和所述的铜氨丝进行穿综丝插筘处理,然后使用织布机把所述的甲混合长丝和所述的乙混合长丝织成经纱为所述甲混合长丝,经向密度为600根/10cm,纬纱为所述乙混合长丝,纬向密度为430根/10cm的甲布料,还可以使用所述的织布机把所述的铜氨丝和所述的乙混合长丝织成经纱为所述铜氨丝,经向密度为750根/10cm,纬纱为所述乙混合长丝,纬向密度为430根/10cm的甲布料。

一种铜氨与PHBV混纺面料的生产方法.pdf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一种铜氨与PHBV混纺面料的生产方法.pdf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一种铜氨与PHBV混纺面料的生产方法.pdf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一种铜氨与PHBV混纺面料的生产方法.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铜氨与PHBV混纺面料的生产方法.pdf(7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申请公布号 CN 103938342 A (43)申请公布日 2014.07.23 CN 103938342 A (21)申请号 201410187812.1 (22)申请日 2014.05.06 D03D 15/00(2006.01) D03D 13/00(2006.01) D02G 3/04(2006.01) (71)申请人 宁波新大昌织造有限公司 地址 315211 浙江省宁波市环城北路东段 814 弄 75 号 (72)发明人 周刚明 (74)专利代理机构 杭州丰禾专利事务所有限公 司 33214 代理人 张强 (54) 发明名称 一种铜氨与 PHBV 混纺面料的生产方法 (5。

2、7) 摘要 一种铜氨与 PHBV 混纺面料的生产方法, 涉及 一种纺织面料生产方法, 包括以下几个步骤 : 其 中步骤A是选取不同PHBV比例的混合长丝和铜氨 丝, 步骤 B 是对混合长丝和铜氨丝进行整经处理, 步骤 C 时对混合长丝和铜氨丝进行上浆处理, 步 骤D是对混合长丝和铜氨丝进行并轴处理, 步骤E 是对混合长丝和铜氨丝进行穿综丝插筘处理并且 纺织成面料。 与现有技术相比, 本发明方法生产出 来的面料成本低廉, 可降解程度高, 一般废弃后 5 至10年就可以完全降解。 同时本面料具有柔顺的 触感, 雅致的光泽, 类似于真丝的品质, 但在强度、 尺寸稳定性方面远胜真丝产品, 是一种非常适。

3、合 快服饰概念的织制品。 (51)Int.Cl. 权利要求书 1 页 说明书 5 页 (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发明专利申请 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5页 (10)申请公布号 CN 103938342 A CN 103938342 A 1/1 页 2 1. 一种铜氨与 PHBV 混纺面料的生产方法, 其特征包括以下几个步骤 : 步骤 A) : 选取 50 旦至 150 旦 PLA、 PHBV 和铜氨丝的形成甲混合长丝, 其中甲混合长丝中 PHBV 长丝占所述甲 混合长丝的20%30%, 铜氨丝占所述甲混合长丝的15%25%, 选取50旦至150旦PLA和PHBV 形成乙混合长。

4、丝, 其中乙混合长丝中 PHBV 长丝占所述乙混合长丝的 30%60%, 最后再选取 50 旦至 150 旦铜氨丝 ; 步骤 B) : 通过分批整经机对所述的甲混合长丝、 乙混合长丝和所述 的铜氨丝进行整经处理, 所述分批整经机的整经根数在720根1200根之间, 在整经过程中 卷绕张力大于退解张力, 整经完成后在整经轴上卷绕的所述甲混合长丝、 所述乙混合长丝 和所述的铜氨丝厚度均不大于 5mm ; 步骤 C) : 通过浆丝机对所述的甲混合长丝、 乙混合长丝 和所述的铜氨丝进行上浆处理, 所述甲混合长丝在所述浆丝机内浆槽引纱辊至上浆辊之间 的伸长率在 -1.476%+2.561% 之间, 所述。

5、的甲混合长丝在所述的上浆辊上被浆上甲浆料, 以重量百分比计, 上浆率在 3%8% 之间, 所述甲混合长丝在所述上浆辊至烘燥锡林之间的 伸长率在 -6.1%+5.6% 之间, 所述乙混合长丝在所述浆丝机内所述浆槽引纱辊至所述上浆 辊之间的伸长率在 -0.416%+1.461% 之间, 所述的乙混合长丝在所述的上浆辊上被浆上所 述的甲浆料, 以重量百分比计, 所述的上浆率在 3%8% 之间, 所述乙混合长丝在所述上浆辊 至所述烘燥锡林之间的伸长率在 -5.1%+5.1% 之间, 所述铜氨丝在所述浆丝机内所述浆槽 引纱辊至所述上浆辊之间的伸长率在 -2.5%+2.5% 之间, 所述的铜氨丝在所述的上。

6、浆辊上 被浆上乙浆料, 以重量百分比计, 所述的上浆率在 3%8% 之间, 所述铜氨丝在所述上浆辊至 烘燥锡林之间的伸长率在 -6.8%+6.6% 之间, 所述浆丝机对所述甲混合长丝、 所述的乙混 合长丝和所述的铜氨丝的卷绕速度为 50m/min120m/min 之间 ; 步骤 D) : 通过并轴机对所述 的甲混合长丝、 乙混合长丝和所述的铜氨丝进行并轴处理, 在并轴过程中需要所述并轴机 上每只浆轴的退解张力一致 ; 步骤 E) : 通过穿综机对所述的甲混合长丝、 所述的乙混合长丝 和所述的铜氨丝进行穿综丝插筘处理, 然后使用织布机把所述的甲混合长丝和所述的乙混 合长丝织成经纱为所述甲混合长丝。

7、, 经向密度为 300 根 /10cm600 根 /10cm, 纬纱为所述乙 混合长丝, 纬向密度为 300 根 /10cm430 根 /10cm 的甲布料, 还可以使用所述的织布机把所 述的铜氨丝和所述的乙混合长丝织成经纱为所述铜氨丝, 经向密度为 365 根 /10cm750 根 /10cm, 纬纱为所述乙混合长丝, 纬向密度为 300 根 /10cm430 根 /10cm 的甲布料。 2. 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的一种铜氨与 PHBV 混纺面料的生产方法, 其特征为, 所述的步 骤 B 中, 所述的卷绕张力是所述退解张力的 1.1 至 1.2 倍。 3. 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的一种铜氨。

8、与 PHBV 混纺面料的生产方法, 其特征为, 所述的步 骤 C 中, 以重量百分比计, 所述的甲浆料包括 99%99.5% 的聚乙烯醇和 0.5%1% 的抗静电 剂, 所述的乙浆料包括 98%99% 的所述聚乙烯醇和 1%2% 的所述抗静电剂。 4. 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的一种铜氨与 PHBV 混纺面料的生产方法, 其特征为, 所述的步 骤 C 中, 以重量百分比计, 所述的甲混合长丝的所述上浆率为 4%, , 所述的乙混合长丝的所 述上浆率为 5%, 所述的铜氨丝的所述上浆率为 3%。 权 利 要 求 书 CN 103938342 A 2 1/5 页 3 一种铜氨与 PHBV 混纺面料的。

9、生产方法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一种纺织面料生产方法, 尤其是一种 PHBV 面料的生产方法。 背景技术 0002 铜氨纤维是一种再生纤维素纤维, 它是将棉短绒等天然纤维素原料溶解在氢氧化 铜或碱性铜盐的浓氨溶液内, 配成纺丝液, 在凝固浴中铜氨丝素分子化学物分解再生出纤 维素, 生成的水合纤维素经后加工即得到铜氨丝。PHBV 即新型生物高分子 3- 羟基丁酸酯 和 3- 羟基戊酸酯的共聚物, 它是一种用淀粉为原料, 运用发酵工程技术生产出的生物材 料。是一种生物聚酯, 它由细菌生产, 能被细菌消化, 在土壤或堆肥化条件下完全分解为二 氧化碳、 水和生物质。PHBV 纤维是一种低能耗产。

10、品, 比用石油产品为原料生产的聚合物低 30%-50% 能耗, 用该纤维制成的面料具有柔顺的触感, 雅致的光泽, 类似于真丝的品质, 但在 强度、 尺寸稳定性方面远胜真丝产品。由于时装界文化的转变, 快服饰的概念流行于世界, 快服饰就是每年每季快速推出多种不同的流行款式, 使得消费者每年每季的穿着都不尽相 同, 这种消费概念可以为服装企业攫取大量的利润, 但是消费者所买的衣服往往只穿几个 月就再也不穿了, 这样造成了大量的浪费。目前大多数快服饰风格的衣服所用的都是由石 油产品为原料生产的聚合物, 这种纤维降解困难, 生产成本不低。 为此现在服装企业需要一 种适合于快服饰概念的面料, 它应该具有。

11、生产成本低, 对环境友好, 降解迅速, 手感上佳, 强 度适合的特点。铜氨纤维和 PHBV 纤维都是可降解纤维, 铜氨纤维和 PHBV 纤维的混纺面料 是一种极为理想的快服饰概念面料。 但是这两种纤维的差异较大, 铜氨纤维的回潮率在11% 左右, PHBV 纤维的回潮率只有 0.5% 左右, 铜氨纤维的断裂强度为 15-20cn/tex, PHBV 纤维 的断裂强度在 25cn/tex 左右。 0003 旦尼尔是丝的纤 (细) 度单位, 是指9000m长的纤维在公定回潮率时的质量克数, 单 位为旦。 0004 上浆率 : 上浆后经纱的干浆重对上浆前原经纱干重的百分比。 发明内容 0005 本发。

12、明针对现有技术中的不足, 提供了一种铜氨与 PHBV 混纺面料的生产方法, 本 发明方法生产出来的面料成本低廉, 可降解程度高, 一般废弃后5至10年就可以完全降解。 同时本面料具有柔顺的触感, 雅致的光泽, 类似于真丝的品质, 但在强度、 尺寸稳定性方面 远胜真丝产品, 是一种非常适合快服饰概念的织制品。 0006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本发明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得以解决, 一种铜氨与 PHBV 混 纺面料的生产方法, 包括步骤 A) : 选取 50 旦至 150 旦 PLA、 PHBV 和铜氨丝形成甲混合长丝, 其中甲混合长丝中 PHBV 长丝占所述甲混合长丝的 30%60%, 铜氨丝占所述。

13、甲混合长丝的 15%25%, 选取 50 旦至 150 旦 PLA 和 PHBV 形成乙混合长丝, 其中乙混合长丝中 PHBV 长丝占 所述乙混合长丝的20%30%, 最后再选取 50旦至150旦铜氨丝 ; 步骤B) : 通过分批整经机对 所述的甲混合长丝、 乙混合长丝和所述的铜氨丝进行整经处理, 所述分批整经机的整经根 说 明 书 CN 103938342 A 3 2/5 页 4 数在720根1200根之间, 在整经过程中卷绕张力大于退解张力, 整经完成后在整经轴上卷 绕的所述甲混合长丝、 所述乙混合长丝和所述的铜氨丝厚度均不大于 5mm ; 步骤 C) : 通过浆 丝机对所述的甲混合长丝、。

14、 乙混合长丝和所述的铜氨丝进行上浆处理, 所述甲混合长丝在 所述浆丝机内浆槽引纱辊至上浆辊之间的伸长率在 -1.476%+2.561% 之间, 所述的甲混合 长丝在所述的上浆辊上被浆上甲浆料, 以重量百分比计, 上浆率在 3%8% 之间, 所述甲混合 长丝在所述上浆辊至烘燥锡林之间的伸长率在 -6.1%+5.6% 之间, 所述乙混合长丝在所述 浆丝机内所述浆槽引纱辊至所述上浆辊之间的伸长率在 -0.416%+1.461% 之间, 所述的乙 混合长丝在所述的上浆辊上被浆上所述的甲浆料, 以重量百分比计, 所述的上浆率在 3%8% 之间, 所述乙混合长丝在所述上浆辊至所述烘燥锡林之间的伸长率在 -。

15、5.1%+5.1% 之间, 所述铜氨丝在所述浆丝机内所述浆槽引纱辊至所述上浆辊之间的伸长率在 -2.5%+2.5% 之间, 所述的铜氨丝在所述的上浆辊上被浆上乙浆料, 以重量百分比计, 所述的上浆率在 3%8% 之间, 所述铜氨丝在所述上浆辊至烘燥锡林之间的伸长率在 -6.8%+6.6% 之间, 所述浆丝机对所述甲混合长丝、 所述的乙混合长丝和所述的铜氨丝的卷绕速度为 50m/ min120m/min 之间 ; 步骤 D) : 通过并轴机对所述的甲混合长丝、 乙混合长丝和所述的铜氨 丝进行并轴处理, 在并轴过程中需要所述并轴机上每只浆轴的退解张力一致 ; 步骤 E) : 通过 穿综机对所述的甲。

16、混合长丝、 所述的乙混合长丝和所述的铜氨丝进行穿综丝插筘处理, 然 后使用织布机把所述的甲混合长丝和所述的乙混合长丝织成经纱为所述甲混合长丝, 经向 密度为 300 根 /10cm600 根 /10cm, 纬纱为所述乙混合长丝, 纬向密度为 300 根 /10cm430 根 /10cm 的甲布料, 还可以使用所述的织布机把所述的铜氨丝和所述的乙混合长丝织成经 纱为所述铜氨丝, 经向密度为365根/10cm750根/10cm, 纬纱为所述乙混合长丝, 纬向密度 为 300 根 /10cm430 根 /10cm 的甲布料。 0007 上述技术方案中, 优选的, 所述的步骤 B 中, 所述的卷绕张力。

17、是所述退解张力的 1.1 至 1.2 倍。 0008 上述技术方案中, 优选的, 所述的步骤 C 中, 以重量百分比计, 所述的甲浆料包括 99%99.5%的聚乙烯醇和0.5%1%的抗静电剂, 所述的乙浆料包括98%99%的所述聚乙烯醇 和 1%2% 的所述抗静电剂。 0009 上述技术方案中, 优选的, 所述的步骤 C 中, 以重量百分比计, 所述的甲混合长丝 的所述上浆率为 4%, , 所述的乙混合长丝的所述上浆率为 5%, 所述的铜氨丝的所述上浆率 为 3%。 0010 这样设置, 本发明只要通过调节整经环节中的退解张力和卷绕张力以及浆丝环节 中各段长丝的伸长率, 以及并轴过程中每只浆轴。

18、的退解张力, 就能达到符合生产织造要求 织轴的目的。在步骤 A 中需要根据实际需要织造需要确定 PHBV 长丝占整个甲混合长丝和 乙混合长丝的比值, 通常这个比值在甲混合长丝中为在 20%30% 之间, 在乙混合长丝中为 在 30%60% 之间。然后在步骤 B 中通过分批整经机对甲混合长丝、 乙混合长丝和铜氨丝进 行整经处理, 在在整经过程中卷绕张力大于退解张力, 基本上卷绕张力是退解张力的 1.1 倍至 1.2 倍, 同时卷绕张力绝对不能比退解张力小。在步骤 C 中的上浆过程中, 理想状态 下甲混合长丝和乙混合长丝的伸长率变动的越小越好。甲混合长丝在浆槽引纱辊至上浆 辊之间的伸长率要保证在 。

19、-1.476%+2.561% 之间, 在上浆辊至烘燥锡林之间的伸长率要保 证在 -6.1%+5.6% 之间, 同时在上浆辊上被浆上甲浆料, 甲浆料一般包括 99%99.5% 的聚 说 明 书 CN 103938342 A 4 3/5 页 5 乙烯醇和 0.5%1% 的抗静电剂, 上浆率在 3%8% 之间。乙混合长丝在浆槽引纱辊至上浆辊 之间的伸长率要保证在 -0.416%+1.461% 之间, 在上浆辊至烘燥锡林之间的伸长率要保证 在-5.1%+5.1%之间, 同时在上浆辊上被浆上甲浆料, 甲浆料一般包括99%99.5%的聚乙烯 醇和0.5%1%的抗静电剂, 上浆率在3%8%之间。 铜氨丝在浆。

20、槽引纱辊至上浆辊之间的伸长 率要保证在 -2.5%+2.5% 之间, 在上浆辊至烘燥锡林之间的伸长率要保证在 -6.8%+6.6% 之间, 同时在上浆辊上被浆上乙浆料, 乙浆料一般包括98%99%的所述聚乙烯醇和1%2%的 所述抗静电剂, 上浆率在 3%8% 之间。同时, 上浆时浆丝机的绕速度在 50m/min120m/min 之间。步骤 D 中通过并轴机对甲混合长丝、 乙混合长丝和铜氨丝进行并轴处理, 在并轴过程 中需要所述并轴机上每只浆轴的退解张力要尽量保持一致。步骤E 中通过穿综机对所述的 甲混合长丝、 乙混合长丝和铜氨丝进行穿综丝插筘处理, 因为面料的织物组织, 经内密度多 种多样, 。

21、在穿综丝插筘时需要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理的工艺, 最后通过织布机把甲混合长 丝和乙混合长丝织成经纱为甲混合长丝, 经向密度为 300 根 /10cm600 根 /10cm, 纬纱为乙 混合长丝, 纬向密度为 300 根 /10cm430 根 /10cm 的甲布料, 还可以把铜氨丝和乙混合长丝 织成经纱为铜氨丝, 经向密度为365根/10cm750根/10cm, 纬纱为乙混合长丝, 纬向密度为 300 根 /10cm430 根 /10cm 的甲布料。 0011 与现有技术相比, 本发明方法生产出来的面料成本低廉, 可降解程度高, 一般废 弃后 5 至 10 年就可以完全降解。同时本面料具有柔顺的触。

22、感, 雅致的光泽, 类似于真丝的 品质, 但在强度、 尺寸稳定性方面远胜真丝产品, 是一种非常适合快服饰概念的织制品。 具体实施方式 0012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0013 实施例 1 : 一种铜氨与 PHBV 混纺面料的生产方法, 包含以下几个步骤 : 步骤 A) : 选 取 50 旦至 150 旦 PLA、 PHBV 和铜氨丝的形成甲混合长丝, 其中甲混合长丝中 PHBV 长丝占 所述甲混合长丝的 20%, 铜氨丝占所述甲混合长丝的 25%, 选取 50 旦至 150 旦 PLA 和 PHBV 形成乙混合长丝, 其中乙混合长丝中 PHBV 长丝占所述乙混合长丝的。

23、 30%, 最后再选取 50 旦至 150 旦铜氨丝。步骤 B) : 通过分批整经机对所述的甲混合长丝、 乙混合长丝和所述的 铜氨丝进行整经处理, 所述分批整经机的整经根数为 720 根, 在整经过程中卷绕张力大于 退解张力, 卷绕张力是所述退解张力的 1.1 倍。整经完成后在整经轴上卷绕的所述甲混合 长丝、 所述乙混合长丝和所述的铜氨丝厚度均不大于 5mm。步骤 C) : 通过浆丝机对所述的 甲混合长丝、 乙混合长丝和所述的铜氨丝进行上浆处理, 甲混合长丝在浆槽引纱辊至上浆 辊之间的伸长率要保证在 -1.476%+2.561% 之间, 在上浆辊至烘燥锡林之间的伸长率要保 证在 -6.1%+5。

24、.6% 之间, 同时在上浆辊上被浆上甲浆料, 甲浆料一般包括 99% 的聚乙烯醇 和 1% 的抗静电剂, 上浆率为 3%。乙混合长丝在浆槽引纱辊至上浆辊之间的伸长率要保证 在-0.416%+1.461%之间, 在上浆辊至烘燥锡林之间的伸长率要保证在-5.1%+5.1%之间, 同时在上浆辊上被浆上甲浆料, 甲浆料一般包括 99% 的聚乙烯醇和 1% 的抗静电剂, 上浆率 为 3%。铜氨丝在浆槽引纱辊至上浆辊之间的伸长率要保证在 -2.5%+2.5% 之间, 在上浆辊 至烘燥锡林之间的伸长率要保证在 -6.8%+6.6% 之间, 同时在上浆辊上被浆上乙浆料, 乙 浆料一般包括 98% 的所述聚乙烯。

25、醇和 2% 的所述抗静电剂, 上浆率为 3%。同时, 上浆时浆丝 机的绕速度为 50m/min。步骤 D) : 通过并轴机对所述的甲混合长丝、 乙混合长丝和所述的铜 说 明 书 CN 103938342 A 5 4/5 页 6 氨丝进行并轴处理, 在并轴过程中需要所述并轴机上每只浆轴的退解张力一致。 步骤E) : 通 过穿综机对所述的甲混合长丝、 所述的乙混合长丝和所述的铜氨丝进行穿综丝插筘处理, 然后使用织布机把所述的甲混合长丝和所述的乙混合长丝织成经纱为所述甲混合长丝, 经 向密度为300根/10cm, 纬纱为所述乙混合长丝, 纬向密度为300根/10cm甲布料, 还可以使 用所述的织布机。

26、把所述的铜氨丝和所述的乙混合长丝织成经纱为所述铜氨丝, 经向密度为 365 根 /10cm, 纬纱为所述乙混合长丝, 纬向密度为 300 根 /10cm 甲布料。 0014 实施例 2 : 一种铜氨与 PHBV 混纺面料的生产方法, 包含以下几个步骤 : 步骤 A) : 选取 50 旦至 150 旦 PLA、 PHBV 和铜氨丝的形成甲混合长丝, 其中甲混合长丝中 PHBV 长 丝占所述甲混合长丝的 25%, 铜氨丝占所述甲混合长丝的 20%, 选取 50 旦至 150 旦 PLA 和 PHBV 形成乙混合长丝, 其中乙混合长丝中 PHBV 长丝占所述乙混合长丝的 45%, 最后再选 取 50。

27、 旦至 150 旦铜氨丝。步骤 B) : 通过分批整经机对所述的甲混合长丝、 乙混合长丝和 所述的铜氨丝进行整经处理, 所述分批整经机的整经根数在 900 根之间, 在整经过程中卷 绕张力大于退解张力, 卷绕张力是所述退解张力的 1.15 倍。整经完成后在整经轴上卷绕 的所述甲混合长丝、 所述乙混合长丝和所述的铜氨丝厚度均不大于 5mm。步骤 C) : 通过浆 丝机对所述的甲混合长丝、 乙混合长丝和所述的铜氨丝进行上浆处理, 甲混合长丝在浆槽 引纱辊至上浆辊之间的伸长率要保证在 -1.476%+2.561% 之间, 在上浆辊至烘燥锡林之 间的伸长率要保证在 -6.1%+5.6% 之间, 同时在。

28、上浆辊上被浆上甲浆料, 甲浆料一般包括 99.25% 的聚乙烯醇和 0.75% 的抗静电剂, 上浆率为 4%。乙混合长丝在浆槽引纱辊至上浆辊 之间的伸长率要保证在 -0.416%+1.461% 之间, 在上浆辊至烘燥锡林之间的伸长率要保证 在 -5.1%+5.1% 之间, 同时在上浆辊上被浆上甲浆料, 甲浆料一般包括 99.25% 的聚乙烯醇 和 0.75% 的抗静电剂, 上浆率在在 5% 之间。铜氨丝在浆槽引纱辊至上浆辊之间的伸长率要 保证在-2.5%+2.5%之间, 在上浆辊至烘燥锡林之间的伸长率要保证在-6.8%+6.6%之间, 同时在上浆辊上被浆上乙浆料, 乙浆料一般包括98.5%的所。

29、述聚乙烯醇和1.5%的所述抗静 电剂, 上浆率在在 5% 之间。同时, 上浆时浆丝机的绕速度为 90m/min。步骤 D) : 通过并轴机 对所述的甲混合长丝、 乙混合长丝和所述的铜氨丝进行并轴处理, 在并轴过程中需要所述 并轴机上每只浆轴的退解张力一致。步骤 E) : 通过穿综机对所述的甲混合长丝、 所述的乙 混合长丝和所述的铜氨丝进行穿综丝插筘处理, 然后使用织布机把所述的甲混合长丝和所 述的乙混合长丝织成经纱为所述甲混合长丝, 经向密度为 450 根 /10cm, 纬纱为所述乙混合 长丝, 纬向密度为370根/10cm的甲布料, 还可以使用所述的织布机把所述的铜氨丝和所述 的乙混合长丝织。

30、成经纱为所述铜氨丝, 经向密度为 570 根 /10cm, 纬纱为所述乙混合长丝, 纬向密度为 360 根 /10cm 的甲布料。 0015 实施例 3 : 一种铜氨与 PHBV 混纺面料的生产方法, 包含以下几个步骤 : 步骤 A) : 选 取 50 旦至 150 旦 PLA、 PHBV 和铜氨丝的形成甲混合长丝, 其中甲混合长丝中 PHBV 长丝占 所述甲混合长丝的 30%, 铜氨丝占所述甲混合长丝的 25%, 选取 50 旦至 150 旦 PLA 和 PHBV 形成乙混合长丝, 其中乙混合长丝中PHBV长丝占所述乙混合长丝的60%, 最后再选取 50旦 至 150 旦铜氨丝。步骤 B) 。

31、: 通过分批整经机对所述的甲混合长丝、 乙混合长丝和所述的铜 氨丝进行整经处理, 所述分批整经机的整经根数在 1200 根之间, 在整经过程中卷绕张力大 于退解张力, 卷绕张力是所述退解张力的 1.2 倍。整经完成后在整经轴上卷绕的所述甲混 合长丝、 所述乙混合长丝和所述的铜氨丝厚度均不大于 5mm。步骤 C) : 通过浆丝机对所述的 说 明 书 CN 103938342 A 6 5/5 页 7 甲混合长丝、 乙混合长丝和所述的铜氨丝进行上浆处理, 甲混合长丝在浆槽引纱辊至上浆 辊之间的伸长率要保证在 -1.476%+2.561% 之间, 在上浆辊至烘燥锡林之间的伸长率要保 证在-6.1%+5。

32、.6%之间, 同时在上浆辊上被浆上甲浆料, 甲浆料一般包括99.5%的聚乙烯醇 和 0.5% 的抗静电剂, 上浆率为 8%。乙混合长丝在浆槽引纱辊至上浆辊之间的伸长率要保 证在 -0.416%+1.461% 之间, 在上浆辊至烘燥锡林之间的伸长率要保证在 -5.1%+5.1% 之 间, 同时在上浆辊上被浆上甲浆料, 甲浆料一般包括99.5%的聚乙烯醇和0.5%的抗静电剂, 上浆率为 8%。铜氨丝在浆槽引纱辊至上浆辊之间的伸长率要保证在 -2.5%+2.5% 之间, 在 上浆辊至烘燥锡林之间的伸长率要保证在 -6.8%+6.6% 之间, 同时在上浆辊上被浆上乙浆 料, 乙浆料一般包括99%的所述。

33、聚乙烯醇和1%的所述抗静电剂, 上浆率在为8%。 同时, 上浆 时浆丝机的绕速度为 120m/min。步骤 D) : 通过并轴机对所述的甲混合长丝、 乙混合长丝和 所述的铜氨丝进行并轴处理, 在并轴过程中需要所述并轴机上每只浆轴的退解张力一致。 步骤 E) : 通过穿综机对所述的甲混合长丝、 所述的乙混合长丝和所述的铜氨丝进行穿综丝 插筘处理, 然后使用织布机把所述的甲混合长丝和所述的乙混合长丝织成经纱为所述甲混 合长丝, 经向密度为 600 根 /10cm, 纬纱为所述乙混合长丝, 纬向密度为 430 根 /10cm 的甲 布料, 还可以使用所述的织布机把所述的铜氨丝和所述的乙混合长丝织成经纱为所述铜氨 丝, 经向密度为 750 根 /10cm, 纬纱为所述乙混合长丝, 纬向密度为 430 根 /10cm 的甲布料。 说 明 书 CN 103938342 A 7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纺织;造纸 > 织造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