适用于一次成型摄像头支架的压铸模具.pdf

上传人:32 文档编号:5439374 上传时间:2019-01-18 格式:PDF 页数:8 大小:718.1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410179834.3

申请日:

2014.04.30

公开号:

CN103949607A

公开日:

2014.07.30

当前法律状态:

授权

有效性:

有权

法律详情:

授权|||实质审查的生效IPC(主分类):B22D 17/22申请日:20140430|||公开

IPC分类号:

B22D17/22

主分类号:

B22D17/22

申请人:

昆山长运电子工业有限公司

发明人:

洪进兴; 牛石建; 王胜柱; 王彦鹏

地址:

215300 江苏省苏州市昆山经济技术开发区金沙江北路689号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南京纵横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2224

代理人:

董建林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适用于一次成型摄像头支架的压铸模具,包括:母模,公模,浇筒,形成于公模上的溢流井;公模上设有成型腔,溢流井与成型腔的数量相同并且紧邻成型腔设置,浇筒内设有浇道,公模内形成有主流道和次流道,主流道与浇道对接,次流道与主流道垂直设置,原料自浇道经主流道流至次流道最后到达成型腔。有益之处在于:能够一次成型摄像头支架,定位精准,生产出的摄像头支架产品平面误差≤0.02mm;在主流道上设计台阶、次流道为缓冲面并设有缓冲角,减少了原料高速射入时可能产生的充蚀现象;在次流道出口设置线形加强筋,有效消除了铸件中的残余应力,室温条件下σb(抗拉强度)≥265MPa,断裂伸长率≥5%。

权利要求书

权利要求书
1.  适用于一次成型摄像头支架的压铸模具,其特征在于,包括:母模,与所述母模合模后构成模腔的公模,用于进料的浇筒,形成于公模上的溢流井;所述公模上设有若干个用于成型产品的成型腔,所述溢流井与成型腔的数量相同并且紧邻成型腔设置,所述浇筒内设有供原料流动的浇道,所述公模内形成有主流道和次流道,所述主流道与浇道对接,所述次流道与主流道垂直设置,原料自浇道经主流道流至次流道最后到达成型腔,多余的原料由溢流井收集;所述主流道内形成有N个台阶,所述台阶将主流道划分为N+1段深度不同的流区,各流区的深度随着与浇道的距离增加而变小;所述次流道为具有坡度的缓冲面并且在入口处形成有缓冲角,所述缓冲面高端与公模表面对接,低端与主流道对接;所述次流道出口与公模的成型腔之间设有一线形加强筋。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适用于一次成型摄像头支架的压铸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流道形成于公模的中间位置,所述成型腔为若干对,每对成型腔的数量为两个,对称地分布于主流道的两侧。

3.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适用于一次成型摄像头支架的压铸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成型腔为4对。

4.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适用于一次成型摄像头支架的压铸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流道的台阶数量比成型腔的对数少1个,所述台阶设置于两对成型腔之间的主流道上且更靠近于先流经的一对成型腔。

5.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适用于一次成型摄像头支架的压铸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线形加强筋为一字形,其长度方向与次流道的流向一致。

6.  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适用于一次成型摄像头支架的压铸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线形加强筋凸出公模表面,靠近次流道出口的一面为倾斜面。

7.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适用于一次成型摄像头支架的压铸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缓冲角大小为R1.5。

8.  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适用于一次成型摄像头支架的压铸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一对成型腔对应的两个次流道,交错地设置于主流道的两侧。

9.  根据权利要求1-8任一项所述的适用于一次成型摄像头支架的压铸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原料为熔融的镁合金。

说明书

说明书适用于一次成型摄像头支架的压铸模具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模具,具体涉及适用于一次成型摄像头支架的压铸模具。
背景技术
笔记本电脑和平板电脑越来越受到广大消费者的欢迎,多家分析机构都预测,2014年全球平板电脑销量将大幅增长,总量超过2亿台。Gartner预测,2014年平板电脑在全球的出货量将激增67.9%,达到2.02亿部,IDC预计今年出货量达到2.29亿台。未来几年全球平板电脑的销量将持续上升,2017年将超过4亿台。可见,电脑市场前景十分广阔,尤其是带有摄像头的电脑因其可视性而更受欢迎,一般来说,摄像头是通过一个摄像头支架安装于电脑的壳体内,对摄像头起到保护和支撑作用,因此,摄像头支架的需求数量也必将激增,开发出相应的模具以提高生产效率和摄像头支架产品的质量迫在眉睫。
发明内容
为解决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一次成型摄像头支架的压铸模具。 
为了实现上述目标,本发明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适用于一次成型摄像头支架的压铸模具,其特征在于,包括:母模,与所述母模合模后构成模腔的公模,用于进料的浇筒,形成于公模上的溢流井;所述公模上设有若干个用于成型产品的成型腔,所述溢流井与成型腔的数量相同并且紧邻成型腔设置,所述浇筒内设有供原料流动的浇道,所述公模内形成有主流道和次流道,所述主流道与浇道对接,所述次流道与主流道垂直设置,原料自浇道经主流道流至次流道最后到达成型腔,多余的原料由溢流井收集;所述主流道内形成有N个台阶,所述台阶将主流道划分为N+1段深度不同的流区,各流区的深度随着与浇道的距离增加而变小;所述次流道为具有坡度的缓冲面并且在入口处形成有缓冲角,所述缓冲面高端与公模表面对接,低端与主流道对接;所述次流道出口与公模的成型腔之间设有一线形加强筋。
前述主流道形成于公模的中间位置,所述成型腔为若干对,每对成型腔的数量为两个,对称地分布于主流道的两侧。
具体地,前述成型腔为4对。
前述主流道的台阶数量比成型腔的对数少1个,所述台阶设置于两对成型腔之间的主流道上且更靠近于先流经的一对成型腔。
前述线形加强筋为一字形,其长度方向与次流道的流向一致。
前述线形加强筋凸出公模表面,靠近次流道出口的一面为倾斜面。
前述缓冲角大小为R1.5。
前述一对成型腔对应的两个次流道,交错地设置于主流道的两侧。
前述原料为熔融的镁合金。
本发明的有益之处在于:本发明的压铸模具,能够一次成型摄像头支架,定位精准,生产出的摄像头支架产品平面误差≤0.02mm;在主流道上设计台阶、次流道为缓冲面并设有缓冲角,减少了原料高速射入时可能产生的充蚀现象;在次流道出口设置线形加强筋,有效消除了铸件中的残余应力,能显著提高产品的机械性能,室温条件下σb(抗拉强度)≥265MPa,断裂伸长率≥5%。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适用于一次成型摄像头支架的压铸模具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公模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2的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中附图标记的含义:1、母模,2、公模,3、浇筒,4、成型腔,5、溢流井,6、主流道,7、次流道,8、线形加强筋,9、缓冲角,10、台阶。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作具体的介绍。
参见图1至图3,本发明的适用于一次成型摄像头支架的压铸模具,包括:母模1、公模2及浇筒3,其中,公模2与母模1合模后构成模腔,原料从浇筒3进料后进入模腔内部。在公模2上设有若干个用于成型产品的成型腔4,当然,母模1上对应的位置也必然形成有与成型腔4相对应的结构,这是显然的,因此本发明中不作赘述。在公模2上还形成有溢流井5,溢流井5与成型腔4的数量相同并且紧邻成型腔4设置,以收集多余的原料。此处所述的原料,根据所要成型产品的材料来决定的,优选的是熔融的镁合金,因为摄像头支架多用镁合金材料制成,而且本发明的模具结构应用于镁合金时,优越性尤其显著。
前面已经说过,原料从浇筒3进料,最终目标位置是成型腔4。所以,为了保证原料的流向,在浇筒3内设有供原料流动的浇道(图中未示出),在公模2内则形成有主流道6和次流道7,主流道6与浇道对接,次流道7垂直于主流道6,原料自浇道经主流道6流至次流道7最后到达成型腔4,多出的原料则由溢流井5收集。
一般来说,原料是被射入浇筒3的,其射入速度较高,容易产生充蚀现象,影响产品质量,比如会发生产品厚薄不一、表面质量差等问题,导致残次品比率较高,因此,本发明中,如图2所示,在主流道6内形成有N个台阶10,N个台阶10则将主流道6划分为N+1段深度不同的流区,各流区的深度随着与浇道的距离增加而变小,也就是说,越靠近主流道6的入口处,流区的深度越深。进一步地,如图3所示,次流道7为具有坡度的缓冲面并且在入口处形成有缓冲角9,优选的缓冲角9大小为R1.5。缓冲面的高端与公模2表面对接,低端与主流道6对接,能够进一步减少高速冲蚀,本发明的模具生产出的摄像头支架产品的平面误差≤0.02mm,产品质量好且表面平整。
本发明中,通过在次流道7出口与公模2的成型腔4之间设置一线形加强筋8,消除了铸件中的残余应力,显著提高产品的机械性能,室温条件下σb(抗拉强度)≥265MPa,断裂伸长率≥5%。优选的线形加强筋8为一字线,长度方向与次流道7的流向一致。如图2和3所示,线形加强筋8凸出公模2表面,靠近次流道7出口的一面为倾斜面,有效消除铸件的残余应力。
作为一种具体结构,如图2所示,主流道6形成于公模2的中间位置,成型腔4为若干对,每对成型腔4的数量为两个,对称地分布于主流道6的两侧。优选成型腔4的数量为4对。
进一步地,主流道6的台阶10数量比成型腔4的对数少1个,如图2所示,台阶10为3个,相应的台阶10设置于两对成型腔4之间的主流道6上且更靠近于先流经的一对成型腔4,这样所起到的减少冲蚀效果最为显著。原料经过主流道6的台阶10,实现了第一次减少冲蚀,然后再经过次流道7,实现了第二次减少冲蚀,每个成型腔4均对应一个次流道7,前面所提到的一对成型腔4是对称分布于主流道6的两侧的,但是,两者的次流道7并不是对称设置的,而是呈现如图2所示的交错设置。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和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上述实施例不以任何形式限制本发明,凡采用等同替换或等效变换的方式所获得的技术方案,均落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内。

适用于一次成型摄像头支架的压铸模具.pdf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适用于一次成型摄像头支架的压铸模具.pdf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适用于一次成型摄像头支架的压铸模具.pdf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适用于一次成型摄像头支架的压铸模具.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适用于一次成型摄像头支架的压铸模具.pdf(8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申请公布号 CN 103949607 A (43)申请公布日 2014.07.30 CN 103949607 A (21)申请号 201410179834.3 (22)申请日 2014.04.30 B22D 17/22(2006.01) (71)申请人 昆山长运电子工业有限公司 地址 215300 江苏省苏州市昆山经济技术开 发区金沙江北路 689 号 (72)发明人 洪进兴 牛石建 王胜柱 王彦鹏 (74)专利代理机构 南京纵横知识产权代理有限 公司 32224 代理人 董建林 (54) 发明名称 适用于一次成型摄像头支架的压铸模具 (57)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适用于一次成型摄像。

2、头支 架的压铸模具, 包括 : 母模, 公模, 浇筒, 形成于公 模上的溢流井 ; 公模上设有成型腔, 溢流井与成 型腔的数量相同并且紧邻成型腔设置, 浇筒内设 有浇道, 公模内形成有主流道和次流道, 主流道与 浇道对接, 次流道与主流道垂直设置, 原料自浇道 经主流道流至次流道最后到达成型腔。有益之处 在于 : 能够一次成型摄像头支架, 定位精准, 生产 出的摄像头支架产品平面误差 0.02mm ; 在主流 道上设计台阶、 次流道为缓冲面并设有缓冲角, 减 少了原料高速射入时可能产生的充蚀现象 ; 在次 流道出口设置线形加强筋, 有效消除了铸件中的 残余应力, 室温条件下 b (抗拉强度) 。

3、265MPa, 断裂伸长率 5%。 (51)Int.Cl. 权利要求书 1 页 说明书 3 页 附图 3 页 (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发明专利申请 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3页 附图3页 (10)申请公布号 CN 103949607 A CN 103949607 A 1/1 页 2 1. 适用于一次成型摄像头支架的压铸模具, 其特征在于, 包括 : 母模, 与所述母模合模 后构成模腔的公模, 用于进料的浇筒, 形成于公模上的溢流井 ; 所述公模上设有若干个用于 成型产品的成型腔, 所述溢流井与成型腔的数量相同并且紧邻成型腔设置, 所述浇筒内设 有供原料流动的浇道, 所述公模。

4、内形成有主流道和次流道, 所述主流道与浇道对接, 所述次 流道与主流道垂直设置, 原料自浇道经主流道流至次流道最后到达成型腔, 多余的原料由 溢流井收集 ; 所述主流道内形成有N个台阶, 所述台阶将主流道划分为N+1段深度不同的流 区, 各流区的深度随着与浇道的距离增加而变小 ; 所述次流道为具有坡度的缓冲面并且在 入口处形成有缓冲角, 所述缓冲面高端与公模表面对接, 低端与主流道对接 ; 所述次流道出 口与公模的成型腔之间设有一线形加强筋。 2. 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的适用于一次成型摄像头支架的压铸模具, 其特征在于, 所述 主流道形成于公模的中间位置, 所述成型腔为若干对, 每对成型腔的。

5、数量为两个, 对称地分 布于主流道的两侧。 3. 根据权利要求 2 所述的适用于一次成型摄像头支架的压铸模具, 其特征在于, 所述 成型腔为 4 对。 4. 根据权利要求 2 所述的适用于一次成型摄像头支架的压铸模具, 其特征在于, 所述 主流道的台阶数量比成型腔的对数少 1 个, 所述台阶设置于两对成型腔之间的主流道上且 更靠近于先流经的一对成型腔。 5. 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的适用于一次成型摄像头支架的压铸模具, 其特征在于, 所述 线形加强筋为一字形, 其长度方向与次流道的流向一致。 6. 根据权利要求 5 所述的适用于一次成型摄像头支架的压铸模具, 其特征在于, 所述 线形加强筋凸出。

6、公模表面, 靠近次流道出口的一面为倾斜面。 7. 根据权利要求 2 所述的适用于一次成型摄像头支架的压铸模具, 其特征在于, 所述 缓冲角大小为 R1.5。 8. 根据权利要求 7 所述的适用于一次成型摄像头支架的压铸模具, 其特征在于, 所述 一对成型腔对应的两个次流道, 交错地设置于主流道的两侧。 9. 根据权利要求 1-8 任一项所述的适用于一次成型摄像头支架的压铸模具, 其特征在 于, 所述原料为熔融的镁合金。 权 利 要 求 书 CN 103949607 A 2 1/3 页 3 适用于一次成型摄像头支架的压铸模具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一种模具, 具体涉及适用于一次成型摄像头。

7、支架的压铸模具。 背景技术 0002 笔记本电脑和平板电脑越来越受到广大消费者的欢迎, 多家分析机构都预测, 2014 年全球平板电脑销量将大幅增长, 总量超过 2 亿台。Gartner 预测, 2014 年平板电脑 在全球的出货量将激增 67.9%, 达到 2.02 亿部, IDC 预计今年出货量达到 2.29 亿台。未来 几年全球平板电脑的销量将持续上升, 2017 年将超过 4 亿台。可见, 电脑市场前景十分广 阔, 尤其是带有摄像头的电脑因其可视性而更受欢迎, 一般来说, 摄像头是通过一个摄像头 支架安装于电脑的壳体内, 对摄像头起到保护和支撑作用, 因此, 摄像头支架的需求数量也 必。

8、将激增, 开发出相应的模具以提高生产效率和摄像头支架产品的质量迫在眉睫。 发明内容 0003 为解决现有技术的不足,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一次成型摄像头支架的 压铸模具。 0004 为了实现上述目标, 本发明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 适用于一次成型摄像头支架的压铸模具, 其特征在于, 包括 : 母模, 与所述母模合模后 构成模腔的公模, 用于进料的浇筒, 形成于公模上的溢流井 ; 所述公模上设有若干个用于成 型产品的成型腔, 所述溢流井与成型腔的数量相同并且紧邻成型腔设置, 所述浇筒内设有 供原料流动的浇道, 所述公模内形成有主流道和次流道, 所述主流道与浇道对接, 所述次流 道与主流道。

9、垂直设置, 原料自浇道经主流道流至次流道最后到达成型腔, 多余的原料由溢 流井收集 ; 所述主流道内形成有 N 个台阶, 所述台阶将主流道划分为 N+1 段深度不同的流 区, 各流区的深度随着与浇道的距离增加而变小 ; 所述次流道为具有坡度的缓冲面并且在 入口处形成有缓冲角, 所述缓冲面高端与公模表面对接, 低端与主流道对接 ; 所述次流道出 口与公模的成型腔之间设有一线形加强筋。 0005 前述主流道形成于公模的中间位置, 所述成型腔为若干对, 每对成型腔的数量为 两个, 对称地分布于主流道的两侧。 0006 具体地, 前述成型腔为 4 对。 0007 前述主流道的台阶数量比成型腔的对数少 。

10、1 个, 所述台阶设置于两对成型腔之间 的主流道上且更靠近于先流经的一对成型腔。 0008 前述线形加强筋为一字形, 其长度方向与次流道的流向一致。 0009 前述线形加强筋凸出公模表面, 靠近次流道出口的一面为倾斜面。 0010 前述缓冲角大小为 R1.5。 0011 前述一对成型腔对应的两个次流道, 交错地设置于主流道的两侧。 0012 前述原料为熔融的镁合金。 0013 本发明的有益之处在于 : 本发明的压铸模具, 能够一次成型摄像头支架, 定位精 说 明 书 CN 103949607 A 3 2/3 页 4 准, 生产出的摄像头支架产品平面误差 0.02mm ; 在主流道上设计台阶、 。

11、次流道为缓冲面 并设有缓冲角, 减少了原料高速射入时可能产生的充蚀现象 ; 在次流道出口设置线形加强 筋, 有效消除了铸件中的残余应力, 能显著提高产品的机械性能, 室温条件下 b(抗拉强 度) 265MPa, 断裂伸长率 5%。 附图说明 0014 图 1 是本发明的适用于一次成型摄像头支架的压铸模具的结构示意图 ; 图 2 是图 1 中公模的结构示意图 ; 图 3 是图 2 的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 0015 图中附图标记的含义 : 1、 母模, 2、 公模, 3、 浇筒, 4、 成型腔, 5、 溢流井, 6、 主流道, 7、 次流道, 8、 线形加强筋, 9、 缓冲角, 10、 台阶。 具。

12、体实施方式 0016 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作具体的介绍。 0017 参见图 1 至图 3, 本发明的适用于一次成型摄像头支架的压铸模具, 包括 : 母模 1、 公模 2 及浇筒 3, 其中, 公模 2 与母模 1 合模后构成模腔, 原料从浇筒 3 进料后进入模腔内 部。在公模 2 上设有若干个用于成型产品的成型腔 4, 当然, 母模 1 上对应的位置也必然形 成有与成型腔 4 相对应的结构, 这是显然的, 因此本发明中不作赘述。在公模 2 上还形成有 溢流井 5, 溢流井 5 与成型腔 4 的数量相同并且紧邻成型腔 4 设置, 以收集多余的原料。此 处所述的原料, 根据所要成型产品。

13、的材料来决定的, 优选的是熔融的镁合金, 因为摄像头支 架多用镁合金材料制成, 而且本发明的模具结构应用于镁合金时, 优越性尤其显著。 0018 前面已经说过, 原料从浇筒3进料, 最终目标位置是成型腔4。 所以, 为了保证原料 的流向, 在浇筒 3 内设有供原料流动的浇道 (图中未示出) , 在公模 2 内则形成有主流道 6 和 次流道 7, 主流道 6 与浇道对接, 次流道 7 垂直于主流道 6, 原料自浇道经主流道 6 流至次流 道 7 最后到达成型腔 4, 多出的原料则由溢流井 5 收集。 0019 一般来说, 原料是被射入浇筒 3 的, 其射入速度较高, 容易产生充蚀现象, 影响产 。

14、品质量, 比如会发生产品厚薄不一、 表面质量差等问题, 导致残次品比率较高, 因此, 本发明 中, 如图 2 所示, 在主流道 6 内形成有 N 个台阶 10, N 个台阶 10 则将主流道 6 划分为 N+1 段 深度不同的流区, 各流区的深度随着与浇道的距离增加而变小, 也就是说, 越靠近主流道 6 的入口处, 流区的深度越深。进一步地, 如图 3 所示, 次流道 7 为具有坡度的缓冲面并且在 入口处形成有缓冲角 9, 优选的缓冲角 9 大小为 R1.5。缓冲面的高端与公模 2 表面对接, 低 端与主流道 6 对接, 能够进一步减少高速冲蚀, 本发明的模具生产出的摄像头支架产品的 平面误差。

15、 0.02mm, 产品质量好且表面平整。 0020 本发明中, 通过在次流道 7 出口与公模 2 的成型腔 4 之间设置一线形加强筋 8, 消 除了铸件中的残余应力, 显著提高产品的机械性能, 室温条件下 b(抗拉强度) 265MPa, 断裂伸长率 5%。优选的线形加强筋 8 为一字线, 长度方向与次流道 7 的流向一致。如图 2和3所示, 线形加强筋8凸出公模2表面, 靠近次流道7出口的一面为倾斜面, 有效消除铸 件的残余应力。 0021 作为一种具体结构, 如图 2 所示, 主流道 6 形成于公模 2 的中间位置, 成型腔 4 为 说 明 书 CN 103949607 A 4 3/3 页 。

16、5 若干对, 每对成型腔 4 的数量为两个, 对称地分布于主流道 6 的两侧。优选成型腔 4 的数量 为 4 对。 0022 进一步地, 主流道 6 的台阶 10 数量比成型腔 4 的对数少 1 个, 如图 2 所示, 台阶 10 为 3 个, 相应的台阶 10 设置于两对成型腔 4 之间的主流道 6 上且更靠近于先流经的一对成 型腔 4, 这样所起到的减少冲蚀效果最为显著。原料经过主流道 6 的台阶 10, 实现了第一次 减少冲蚀, 然后再经过次流道 7, 实现了第二次减少冲蚀, 每个成型腔 4 均对应一个次流道 7, 前面所提到的一对成型腔 4 是对称分布于主流道 6 的两侧的, 但是, 两者的次流道 7 并不 是对称设置的, 而是呈现如图 2 所示的交错设置。 0023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基本原理、 主要特征和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 了解, 上述实施例不以任何形式限制本发明, 凡采用等同替换或等效变换的方式所获得的 技术方案, 均落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内。 说 明 书 CN 103949607 A 5 1/3 页 6 图 1 说 明 书 附 图 CN 103949607 A 6 2/3 页 7 图 2 说 明 书 附 图 CN 103949607 A 7 3/3 页 8 图 3 说 明 书 附 图 CN 103949607 A 8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作业;运输 > 铸造;粉末冶金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