苯噻菌胺和醚菌酯杀菌组合物.pdf

上传人:1520****312 文档编号:5436552 上传时间:2019-01-17 格式:PDF 页数:6 大小:402.4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210587539.2

申请日:

2012.12.29

公开号:

CN103053560A

公开日:

2013.04.24

当前法律状态:

授权

有效性:

有权

法律详情:

授权|||实质审查的生效IPC(主分类):A01N 47/12申请日:20121229|||公开

IPC分类号:

A01N47/12; A01N37/50; A01P3/00

主分类号:

A01N47/12

申请人:

广东中迅农科股份有限公司

发明人:

朱刚; 王贵新; 刘鹏; 冷忠国; 陈佛祥; 王礼文; 张志伟

地址:

516000 广东省惠州市仲恺高新技术开发区24号小区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东莞市中正知识产权事务所 44231

代理人:

张汉青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苯噻菌胺和醚菌酯杀菌组合物。该复配制剂有效成分由苯噻菌胺和醚菌酯组成,其最佳质量比为1:3。可制成40%悬浮剂和24%水分散粒剂兑水喷雾使用。通过生物测定表明,该复配制剂对黄瓜霜霉病具有很好的防治效果。按照该比例使用,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农药使用量,节约了成本,减少对环境的负面影响。该复配类型,使用方便,具有极强的可操作性和实际应用价值。

权利要求书

权利要求书一种苯噻菌胺和醚菌酯杀菌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有效成分由苯噻菌胺和醚菌酯组成。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苯噻菌胺和醚菌酯杀菌组合物,其特征在于:苯噻菌胺和醚菌酯的在组合物中的质量份数比为1:3。
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苯噻菌胺和醚菌酯杀菌组合物,其特征在于:实际应用时配制成40%苯噻菌胺·醚菌酯悬浮剂和24%苯噻菌胺·醚菌酯水分散粒剂两种农药制剂。
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苯噻菌胺和醚菌酯杀菌组合物,其特征在于用于防治黄瓜霜霉病。

说明书

说明书苯噻菌胺和醚菌酯杀菌组合物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农药复配制剂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苯噻菌胺和醚菌酯杀菌组合物。
背景技术
苯噻菌胺,英文名称benthiavalicarb‑isopropyl,化学名称[[(6‑氟苯并噻唑‑2‑基)‑乙基氨基甲酰基]‑2‑甲基丙基]氨基甲酸异丙酯。对卵菌纲真菌病有很好的活性,苯噻菌胺对疫霉病也具有很好的杀菌活性,对其孢子囊的形成及孢子囊的萌发在低浓度下有很好的抑制作用,但对游动孢子的释放和游动孢子的移动没有作用。对葡萄霜霉病菌、瓜类霜霉病菌和十字花科霜霉病菌的田间试验结果相似。苯噻菌胺的生物化学作用机理正在研究中,苯噻菌胺对苯酰胺官能团有抗性的马铃薯晚疫病菌以及对甲氧基丙烯酸酯类官能团有抗性的瓜类霜霉病都有杀菌活性,推测苯噻菌胺与含有这些官能团杀菌剂的作用机理不同。而且苯噻菌胺不影响核酸和蛋白质的氧化合成,对疫霉病菌原浆膜的功能没有影响。
新型杀菌剂苯噻菌胺具有很强的预防、治疗、渗注活性和有很好的持效性和耐雨水冲刷性。田间试验中,苯噻菌胺在较低的剂量下依然能够有效的控制马铃薯和番茄的晚疫病、葡萄和其他作物的霜霉病。苯噻菌胺与其他杀菌剂配成混剂,也能对这些病菌有非常好的药效。
醚菌酯,英文名称kresoxim‑methyl,是以天然抗生素stobiluronA为基础,仿生合成的一种全新植物病害防治药剂。对作物和环境安全,具有极高的杀菌活性,在全球逐渐被建立一种新的杀菌标准。它对其它杀菌剂产生抗性的病害非常有效。是一种高效、广谱、新型杀菌剂。醚菌酯不仅具有广谱的杀菌活性,同时兼具有良好的保护和治疗作用。与其它常用的杀菌剂无交互抗性,且比常规杀菌剂持效期长。具有高度的选择性,对作物、人畜及有益生物安全,对环境基本无污染。
黄瓜是一种在世界范围种植面积广泛的蔬菜品种,黄瓜霜霉病是黄瓜种植过程中一种常见病害,危害期长、传播快,严重时期往往造成作物大幅度减产,严重影响品质和经济效益,开发其相关防治产品具有极大的市场空间。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开发一种用于防治黄瓜霜霉病的杀菌组合物,达到高效、低毒、安全、环保的目的。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杀菌组合物,有效成分由苯噻菌胺和醚菌酯组成,噻苯噻菌胺和醚菌酯的在组合物中的质量份数比为1:3,实际应用时配制成40%苯噻菌胺·醚菌酯悬浮剂和24%苯噻菌胺·醚菌酯水分散粒剂两种农药制剂。
本发明的杀菌组合物可按照本领域技术人员公知的方法,选用适宜的常用助剂,配制成可湿性粉剂和水分散粒剂两种常用的农药剂型。
配制悬浮剂时所用的助剂如下:按质量计1%‑20%润湿剂,润湿剂可以是皂角粉、月桂醇基硫酸钠、十二烷基苯磺酸钠、拉开粉、洗衣粉等中的一种或几种的混合;按质量计2%‑30%分散剂,分散剂可以是木质素及其衍生物磺酸盐、脂肪酸乙烷加成物磷酸盐、烷基酚聚乙烯醚磺酸盐、聚乙烯吡咯烷酮、聚乙烯醇、聚乙二醇、萘或烷基萘甲醛缩合物及其盐、烷基酚聚氧乙烯基磷酸盐等中的一种或几种的混合;余量为填料,填料可以是高岭土、白炭黑、滑石粉、轻质碳酸钙、硅酸镁铝、尿素、树皮粉、硝酸铵、黄原胶等中的一种或几种的混合。
配制水分散粒剂时所用的助剂如下:按质量计1%‑20%润湿剂,润湿剂可以是烷基苯磺酸钠、木质素磺酸钠、脂肪醇、脂肪酸聚氧乙烯酯磺酸钠和铵盐、烷基硫酸盐、烷基酚聚氧乙烯醚、皂角粉、茶枯粉等中的一种或几种的混合;按质量计1%‑20%分散剂, 分散剂可以是萘磺酸钠甲醛缩合物(NNO)、二辛基磺基琥珀酸纳、脂肪醇聚氧乙烯醚、丙烯酸均聚物钠盐等中的一种或几种的混合;按质量计1%‑15%崩解剂,崩解剂可以是膨润土、尿素、硫酸铵、氯化钠、氯化镁等中的一种或几种的混合;按质量计1%‑10%粘结剂,粘结剂可以是淀粉、明胶、聚乙烯醇、聚乙二醇、淀粉、环糊精、大豆卵磷脂、松香等中的一种或几种的混合;按质量计1%‑10%稳定剂,稳定剂可以是石油醚、可溶性淀粉、甲苯基缩水甘油醚、山梨醇等中的一种或几种的混合;余量为载体,载体可以是高岭土、白炭黑、轻质碳酸钙、蒙脱石、硅藻土等中的一种或几种的混合。
本发明的杀菌组合物用于防治黄瓜霜霉病。
本发明的杀菌组合物,在应用时应在病害发生前期或病害发生初期使用。
本发明的杀菌组合物,通常采用喷雾的方法使用,也可以根据需要采用农业上应用的其他使用技术。
本发明提供的杀菌组合物有如下特点。
1、本发明提供的杀菌组合物,对黄瓜霜霉病表现出明显的增效作用,组合物的防治效果比单剂有了明显提高,降低了农药的使用剂量,降低了用药成本,减少了农药对生态环境的不利影响。
2、本发明提供的杀菌组合物的两种有效成份作用机制各不相同,可以克服长期单一使用药剂容易产生抗性的缺点,延长药剂的使用寿命,对病害的综合治理有着重要意义。
3、本发明的提供的杀菌组合物对作物安全。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更好地理解本发明的实质,通过以下实施例作进一步说明,但本发明并不限于这些实施例。在这些实施例中,除另有说明外,所有百分比均为质量百分比。
制剂实施例1:配制40%苯噻菌胺·醚菌酯悬浮剂。
称取10%苯噻菌胺、30%醚菌酯、3%农乳600#、3%农乳2201#、3%木质素磺酸盐 、0.2%黄原胶、4%乙二醇、0.5%有机硅,加去离子水补至100%。将上述原料混合后,经过高速剪切乳化制得40%苯噻菌胺·醚菌酯悬浮剂。
制剂实施例2:配制24%苯噻菌胺·醚菌酯水分散粒剂。
称取苯噻菌胺6%,醚菌酯18%,木质素磺酸钠4%,萘磺酸钠甲醛缩合物3%,氯化钠2%,可溶性淀粉1%,聚乙烯醇3%,硫酸铵5%,余量为高岭土。将上述配方按比例干法粉碎、挤压造粒、干燥、筛分制备制得24%苯噻菌胺·醚菌酯水分散粒剂。
生物测定实施例1:对黄瓜霜霉病的联合作用测定。
为进一步了解苯噻菌胺与醚菌酯混配对黄瓜霜霉病的联合作用类型,本发明人对苯噻菌胺与醚菌酯混配进行了大量的田间配方筛选试验,通过田间试验,我们发现当苯噻菌胺、醚菌酯按照1:3的比例混配时达到最好的防治效果。二者混配的使用,比单一剂型的使用防效明显得到提高,比其他复配比例的类型防治效果也存在极大的显著性。
不同质量比的苯噻菌胺与醚菌酯混配组合物防治黄瓜霜霉病的田间药效试验方案如下。
将苯噻菌胺、醚菌酯分别按单剂及试验比例要求制成悬浮剂进行试验,单剂制剂使用量45克/亩,混合制剂使用量为20克/亩,于黄瓜霜霉病发病初期统一施药,施药后7天、14天调查实际防治情况。以此比较不同比例的配比对黄瓜霜霉病的田间实际防治效果。
表1、苯噻菌胺、醚菌酯不同配比对黄瓜霜霉病实际防效比较。

试验结果见表1。从试验结果可以看出:施药后7天,本发明的苯噻菌胺与醚菌酯混配组合物对黄瓜霜霉病防效均好于单剂的防效,药后14天,本发明的苯噻菌胺与醚菌酯混配组合物对黄瓜霜霉病防效都在78%以上,也明显好于对照的单剂。其中苯噻菌胺、醚菌酯以1:3的比例复配的剂型,7天和14天后的防效均超过其他复配比,按此配比能够较大程度的发挥药效,达到最理想的防治效果。
生物测定实施例2:苯噻菌胺与醚菌酯混配组合物防治黄瓜霜霉病的田间药效试验。
供试药剂及施药剂量: (1)40%苯噻菌胺·醚菌酯悬浮剂,亩用制剂20克。(2)24%苯噻菌胺·醚菌酯水分散粒剂,亩用制剂40克。
对照药剂及施药剂量:(3)20%苯噻菌胺可湿性粉剂,亩用制剂45克(4)20%醚菌酯可湿性粉剂,亩用制剂45克。
施药时间及施药方法:黄瓜霜霉病发病初期施药,兑水均匀喷雾。
表2、防治黄瓜霜霉病的田间药效试验结果。

试验结果见表2。从试验结果可以看出:施药后7天,本发明的苯噻菌胺与醚菌酯混配组合物对黄瓜霜霉病防效都在76%以上,明显好于对照的单剂;施药后14天,本发明的苯噻菌胺与醚菌酯混配组合物对黄瓜霜霉病防效都在86%以上,也明显好于对照的单剂;试验过程中各药剂均未见药害产生,对作物安全。说明本发明的苯噻菌胺与醚菌酯混配组合物优于单剂,提高实际防治效果,减少用药量,降低成本,降低药剂对环境的不利影响,延缓病害抗药性的产生,对农业综合治理有着重要的意义。

苯噻菌胺和醚菌酯杀菌组合物.pdf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苯噻菌胺和醚菌酯杀菌组合物.pdf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苯噻菌胺和醚菌酯杀菌组合物.pdf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苯噻菌胺和醚菌酯杀菌组合物.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苯噻菌胺和醚菌酯杀菌组合物.pdf(6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本发明涉及一种苯噻菌胺和醚菌酯杀菌组合物。该复配制剂有效成分由苯噻菌胺和醚菌酯组成,其最佳质量比为1:3。可制成40%悬浮剂和24%水分散粒剂兑水喷雾使用。通过生物测定表明,该复配制剂对黄瓜霜霉病具有很好的防治效果。按照该比例使用,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农药使用量,节约了成本,减少对环境的负面影响。该复配类型,使用方便,具有极强的可操作性和实际应用价值。。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人类生活必需 > 农业;林业;畜牧业;狩猎;诱捕;捕鱼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