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调胃承气汤配方颗粒及其制备方法和检测方法.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调胃承气汤配方颗粒及其制备方法和检测方法.pdf(34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申请公布号 CN 103169782 A (43)申请公布日 2013.06.26 CN 103169782 A *CN103169782A* (21)申请号 201310123884.5 (22)申请日 2013.04.10 A61K 36/708(2006.01) A61K 9/16(2006.01) A61P 1/00(2006.01) A61P 1/10(2006.01) A61P 1/02(2006.01) A61P 11/04(2006.01) G01N 30/90(2006.01) G01N 30/02(2006.01) G01N 1/28(2006.01) G01N 3。
2、0/36(2006.01) G01N 30/06(2006.01) A61K 33/04(2006.01) (71)申请人 康美药业股份有限公司 地址 515300 广东省揭阳市普宁市长春路 申请人 广东康美药物研究院有限公司 (72)发明人 韦冬菊 许冬瑾 马兴田 向飞军 吴小明 陈有军 (74)专利代理机构 北京泛华伟业知识产权代理 有限公司 11280 代理人 刘丹妮 (54) 发明名称 一种调胃承气汤配方颗粒及其制备方法和检 测方法 (57) 摘要 本发明提供一种调胃承气汤配方颗粒及其制 备方法和检测方法, 所述调胃承气汤配方颗粒由 2重量份数的大黄和1重量份数的甘草加水煎煮, 合并滤。
3、液后加入 1.5 重量份数的芒硝溶解, 干燥 后制粒而得 ; 所述检测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 通过 薄层色谱法鉴定所述调胃承气汤配方颗粒 ; 通过 炽灼残渣检查法测定所述调胃承气汤配方颗粒中 的重金属含量 ; 通过农药残留量测定法测定所述 调胃承气汤配方颗粒中的有机氯农药残留量 ; 通 过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所述调胃承气汤配方颗粒 的指纹图谱 ; 通过热浸法测定所述调胃承气汤配 方颗粒的浸出物含量 ; 通过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 所述调胃承气汤配方颗粒中物质的含量。本发明 的制备方法简单, 检测方法可有效地控制该配方 颗粒的质量。 (51)Int.Cl. 权利要求书 3 页 说明书 18 页 附图 1。
4、2 页 (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发明专利申请 权利要求书3页 说明书18页 附图12页 (10)申请公布号 CN 103169782 A CN 103169782 A *CN103169782A* 1/3 页 2 1. 一种调胃承气汤配方颗粒, 所述调胃承气汤配方颗粒由 2 重量份数的大黄和 1 重 量份数的甘草加水煎煮, 合并滤液后加入 1.5 重量份数的芒硝溶解, 干燥后制粒而得, 优选 地, 所述甘草为炙甘草。 2. 权利要求 1 所述的调胃承气汤配方颗粒的制备方法, 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 称取2重量份数的大黄和1重量份数的甘草, 加水煎煮提取1-3次, 每次提。
5、取1-2小时 ; 合并滤液后加入 1.5 重量份数的芒硝溶解, 再将其浓缩成浸膏, 干燥后, 制粒, 即得。 3. 根据权利要求 2 所述的调胃承气汤配方颗粒的制备方法, 其特征在于, 提取 2 次, 优 选地, 每次提取 1 小时, 还优选地, 每克大黄和甘草加 6-10ml 水提取。 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调胃承气汤配方颗粒的制备方法, 其特征在于, 第一次提 取每克大黄和甘草加10ml水提取, 或第二次提取每克大黄和甘草加8ml水提取, 优选地, 所 述干燥为微波干燥。 5. 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的调胃承气汤配方颗粒的检测方法, 所述检测方法包括以下步 骤 : 步骤 1 : 通过。
6、薄层色谱法鉴定所述调胃承气汤配方颗粒 ; 步骤 2 : 通过炽灼残渣检查法测定所述调胃承气汤配方颗粒中的重金属含量 ; 步骤 3 : 通过农药残留量测定法测定所述调胃承气汤配方颗粒中的有机氯农药残留 量 ; 步骤 4 : 通过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所述调胃承气汤配方颗粒的指纹图谱 ; 步骤 5 : 通过热浸法测定所述调胃承气汤配方颗粒的浸出物含量 ; 步骤 6 : 通过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所述调胃承气汤配方颗粒中物质的含量。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调胃承气汤配方颗粒的检测方法, 其特征在于, 所述步骤1包 括以下步骤 : 1) 制备大黄样品溶液组和甘草样品溶液组, 所述大黄样品溶液组包括大黄供试品。
7、溶 液、 大黄对照药材溶液和大黄酚对照品溶液, 所述甘草样品溶液组包括甘草供试品溶液、 甘 草对照药材溶液和甘草原药材溶液, 所述甘草原药材为单独用甘草按调胃承气汤配方颗粒 的工艺处方制备的样品 ; 优选地, 所述大黄供试品溶液通过包括以下步骤的方法制得 : 取所述调胃承气汤配方颗粒, 研细, 加溶剂溶解, 置水浴上加热回流, 冷却后, 滤过, 滤 液蒸干, 残渣加乙醇溶解, 即得 ; 更优选地, 取所述调胃承气汤配方颗粒 2 8g, 优选取 5g, 进一步优选地, 所述溶剂为二氯甲烷 10 50ml 和盐酸 0.1 2ml, 优选为二氯甲烷 30ml 和盐酸 1ml, 再优选地, 加热回流 。
8、10 50 分钟, 优选加热回流 30 分钟 ; 还优选地, 残渣加 0.5 2.0ml 乙醇溶解, 优选加 1ml 乙醇溶解 ; 或优选地, 所述大黄对照药材溶液通过包括以下步骤的方法制得 : 取大黄对照药材, 加二氯甲烷、 盐酸, 再按照与所述大黄供试品溶液相同的方法制成大 黄对照药材溶液 ; 更优选地, 取大黄对照药材 0.5 2.0g ; 优选取 1g, 进一步优选地, 加二 氯甲烷 5 20ml, 盐酸 0.5 2.0ml ; 还优选地, 加二氯甲烷 10ml, 盐酸 1ml ; 或优选地, 所述大黄酚对照品溶液通过取大黄酚对照品, 加乙醇制成每 1ml 含 0.1 1.0mg 大黄。
9、酚对照品的溶液制得, 优选制成每 1ml 含 0.5mg 大黄酚对照品的溶液 ; 更优选地, 所述大黄样品溶液组还包括大黄阴性样品溶液, 所述大黄阴性样品为按调 权 利 要 求 书 CN 103169782 A 2 2/3 页 3 胃承气汤配方颗粒的工艺处方制备的缺少大黄的样品 ; 所述大黄阴性样品溶液通过与大黄 供试品溶液相同的方法制得, 优选取所述大黄阴性样品 1 5g ; 或优选地, 所述甘草供试品溶液通过包括以下步骤的方法制得 : 取所述调胃承气汤配方颗粒, 加水溶解, 然后加乙醚振摇提取, 再弃去乙醚液, 水层再 用正丁醇振摇提取, 合并正丁醇液, 蒸干, 残渣加甲醇溶解, 即得 ;。
10、 更优选地, 取所述调胃承 气汤配方颗粒 2 8g, 优选取所述调胃承气汤配方颗粒 5g ; 进一步优选地, 加 10-30ml 水 溶解, 优选加 20ml 水溶解 ; 再优选地, 加乙醚提取 1 3 次, 每次加 10 30ml 乙醚, 优选提 取 2 次, 每次加 20ml 乙醚 ; 还优选地, 加正丁醇提取 2 次, 每次加 5 20ml 正丁醇, 优选加 15ml ; 进一步优选地, 残渣加 0.5 1.5ml 甲醇溶解, 优选加 1ml 甲醇 ; 或优选地, 所述甘草对照药材溶液通过包括以下步骤的方法制得 : 取甘草对照药材, 加乙醇加热回流, 滤过, 滤液蒸干, 残渣加甲醇溶解,。
11、 即得 ; 更优选地, 取甘草对照药材 0.5 3.0g, 优选取甘草对照药材 1g ; 进一步优选地, 加乙醇 10 30ml, 优选加乙醇 20ml ; 还优选地, 加热回流提取 0.5 3 小时, 优选提取 1 小时 ; 再优选地, 残渣 加 0.5 1.5ml 甲醇, 优选加 1ml ; 或优选地, 所述甘草原药材溶液通过与甘草供试品溶液相同的方法制得, 优选取所述 甘草原药材溶液 1 5g ; 更优选地, 所述甘草样品溶液组还包括甘草阴性样品溶液, 所述甘草阴性样品为按调 胃承气汤配方颗粒的工艺处方制备的缺少甘草的样品, 进一步优选地, 所述甘草阴性样品 溶液通过与甘草供试品溶液相同。
12、的方法制得, 优选取所述甘草阴性样品 1 5g ; 2) 将大黄样品溶液组分别点于同一硅胶 G 薄层板上、 将甘草样品溶液组分别点于同一 硅胶 G 薄层板上, 加展开剂展开, 取出晾干, 喷以显色剂至斑点显色, 检测, 即得 ; 优选地, 所述大黄样品溶液组以石油醚 - 甲酸乙酯 - 甲酸为展开剂展开, 更优选地, 所 述石油醚 - 甲酸乙酯 - 甲酸中石油醚、 甲酸乙酯和甲酸的体积比为 15 : 5 : 1 ; 优选置 365nm 紫外灯下检视 ; 或优选地, 所述甘草样品溶液组以乙酸乙酯 - 甲酸 - 冰醋酸 - 水为展开剂, 更优 选地, 所述乙酸乙酯 - 甲酸 - 冰醋酸 - 水中乙酸。
13、乙酯、 甲酸、 冰醋酸和水的体积比为 15 1 1 2, 所述显色剂优选为 10 体积 % 的硫酸乙醇溶液。 7. 根据权利要求 5 或 6 所述的调胃承气汤配方颗粒的检测方法, 其特征在于, 在步骤 2, 测得的重金属含量 25ppm。 8.根据权利要求5至7中任一项所述的调胃承气汤配方颗粒的检测方法, 其特征在于, 在步骤 3, 所述有机氯农药为六六六、 滴滴涕和五氯硝基苯, 所述六六六的含量 0.20ppm ; 所述滴滴涕的含量 0.20ppm, 所述五氯硝基苯的含量 0.10ppm。 9.根据权利要求5至8中任一项所述的调胃承气汤配方颗粒的检测方法, 其特征在于, 所述步骤 4 或 6。
14、 通过包括以下步骤的方法进行 : 制备待测样品溶液, 通过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 ; 优选地, 以十八烷基硅烷键合硅胶为填充剂 ; 更优选地, 当通过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所 述调胃承气汤配方颗粒的指纹图谱时, 以甲醇为流动相 A, 0.3 体积 % 磷酸为流动相 B, 按下 述条件进行梯度洗脱 : 0 至 20 分钟 : 流动相 A 的浓度由 20 体积 % 匀速变为 35 体积 %, 流动相 B 浓度由 80 体 权 利 要 求 书 CN 103169782 A 3 3/3 页 4 积 % 匀速变为 65 体积 % ; 20 至 50 分钟 : 流动相 A 的浓度由 35 体积 % 匀速变为 50。
15、 体积 %, 流动相 B 浓度由 65 体 积 % 匀速变为 50 体积 % ; 50 至 85 分钟 : 流动相 A 的浓度由 50 体积 % 匀速变为 80 体积 %, 流动相 B 浓度由 50 体 积 % 匀速变为 20 体积 % ; 85 至 102 分钟 : 流动相 A 的浓度为 80 体积 %, 流动相 B 浓度为 20 体积 % ; 或 更优选地, 当通过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所述调胃承气汤配方颗粒中物质的含量时, 以 甲醇为流动相 A, 0.1 体积 % 磷酸为流动相 B, 流动相 A 与流动相 B 的体积比为 80 : 20 ; 进一步优选地, 检测波长为 254nm, 还优选地。
16、, 理论板数按大黄素峰计算应不低于 3000 ; 再优选地, 当测定所述调胃承气汤配方颗粒中物质的含量时, 所述待测样品溶液通过 包括以下步骤的方法制得 : 取所述调胃承气汤配方颗粒和对照品分别制成供试品溶液和对照品溶液 ; 优选地, 所 述对照品包括大黄素对照品和 / 或大黄酚对照品 ; 还优选地, 当测定指纹图谱时, 所述待测样品溶液包括供试品溶液和对照品溶液 ; 优选 地, 所述对照品包括大黄素对照品、 大黄酚对照品、 大黄酸对照品和 / 或甘草酸铵对照品 ; 优选地, 所述待测样品溶液还包括对照药材溶液, 所述对照药材包括大黄对照药材、 甘草对 照药材和芒硝对照药材 ; 进一步优选地,。
17、 所述供试品溶液通过包括以下步骤的方法制得 : 取所述调胃承气汤配方颗粒, 精密称定, 置具塞锥形瓶中, 加甲醇溶液, 密塞, 称定重 量, 超声处理, 冷却, 再称定重量, 用甲醇补足减失的重量, 摇匀, 滤过, 取续滤液, 即得 ; 优选 取所述调胃承气汤配方颗粒 0.5 3.0g, 还优选取所述调胃承气汤配方颗粒 1.0g, 再优选 地, 加甲醇溶液 10 30ml, 优选加甲醇溶液 25ml, 还优选地, 超声处理 15 35 分钟 ; 优选 超声处理 20 分钟 ; 或进一步优选地, 所述对照品溶液通过包括以下步骤的方法制得 : 取对照品适量, 加甲醇溶液制成1ml含520g对照品的。
18、溶液, 优选制成1ml含10g 对照品的溶液 ; 或进一步优选地, 所述对照药材溶液通过包括以下步骤的方法制得 : 取对照药材适量, 加入甲醇, 称定重量, 超声处理, 放置室温, 用甲醇补足减失的重量, 滤过, 取续滤液, 即得 ; 再优选地, 加甲醇 10 30ml, 优选加甲醇 25ml, 还优选地, 超声处理 15 35 分钟, 优选超声处理 20 分钟。 10. 根据权利要求 5 至 9 中任一项所述的调胃承气汤配方颗粒的检测方法, 其特征在 于, 所述步骤 5 中浸出物的质量百分比含量 33.9%。 11. 根据权利要求 5 至 10 中任一项所述的调胃承气汤配方颗粒的检测方法, 。
19、其特征在 于, 供试品指纹图谱与对照品指纹图谱的相似度 0.90。 权 利 要 求 书 CN 103169782 A 4 1/18 页 5 一种调胃承气汤配方颗粒及其制备方法和检测方法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属于中药领域。具体涉及中药颗粒及其制备方法和检测方法, 尤其涉及一 种调胃承气汤配方颗粒及其制备方法和检测方法。 背景技术 0002 调胃承气汤出自明方贤著 奇效良方 , 由大黄 (五钱) 甘草 (三钱) 芒硝 (一钱半) 组成, 上作一服, 水二钟, 煎至一钟, 食前服。 具有缓下热结的功用, 主治阳明病胃肠燥热证。 大便不通, 口渴心烦, 蒸蒸发热, 或腹中胀满, 或为谵语, 舌苔。
20、正黄, 脉滑数 ; 以及胃肠热盛而 致发斑吐衄, 口齿咽喉肿痛等。方中药仅三味, 然配伍恰当 : 大黄苦寒以泄热通便, 荡涤肠 胃 ; 芒硝咸寒以泻下除热, 软坚润燥 ; 以炙甘草调和大黄、 芒硝攻下泄热之方, 使之和缓。邹 澍云本方其所以名调胃承气汤, 其承气之功皆在于大黄。本方与大、 小承气汤相比, 泻下导 滞之方弱, 尤适于症轻而体弱者。 由于本方能调和肠胃, 承顺胃气, 驱除肠胃积热, 使胃气得 和, 气机相接, 从而诸证蠲除, 故名调胃承气汤。 0003 张仲景 伤寒论 中调胃承气汤是治疗阳明腑实证的经典方剂之一, 原文第 248 条 说 :“太阳病三日, 发汗不解, 燕蒸发热者, 。
21、属胃也, 调胃承气汤主之。 ” 描述了该方适应证的 病机和症状特点, 可以看作是对调胃承气汤主证的概括性描述。此外在 太阳篇 第 29 条 和阳明病第 207 条分别提到该方的两种服法, 虽然症状描述不尽相同, 其基本病机都是因 为胃热燥甚, 大便秘结, 因此都是一致的。服法上有 “少少服之” 和 “顿服” 的不同, 但都是要 “温服” 。该方的主治病证概括起来有以下几种 : 伤寒阳明证, 不恶寒, 反恶热, 口渴便闭, 谵语腹满, 中焦燥实 ; 伤寒吐后腹胀满 ; 阳明病不吐不下而心烦 : 中消善食而溲。根 据其组成来分析方义, 其中大黄苦寒, 除热荡实 ; 芒硝咸寒, 润燥软坚 ; 甘草甘。
22、缓, 使之不致 伤胃, 故称为调胃承气汤。可以看出, 这个方剂的作用之所以不同于大小承气汤, 就在于其 作用要点集中在治疗临床阳明腑实证 “痞、 满、 燥、 实” 当中的 “燥” 证, 主要作用在于软坚, 也就是利用芒硝作为矿物盐成分在肠道中形成高渗透压的作用, 尽量把肠壁周围组织当中 的水分吸取到肠道当中来, 以帮助过于干燥的大便得到软化, 从而得以排出体外。 甘草的作 用在于温中护胃, 调和诸药, 因此一般应使用炙甘草。大黄的作用为通下, 主要特点在于增 强肠蠕动, 推动大便向下排出, 但如果没有足够量的芒硝吸引肠壁周围的水分到肠道中来, 大便没有得到充分的软化, 仍不能有效解除便秘的问题。
23、。 故本方配伍恰当, 必要时还可以加 味应用。 0004 药理作用表明调胃承气汤主要有抗菌作用。体外抗菌试验证实, 调胃承气汤原液 及浓缩液对葡萄球菌均有一定的抗菌作用。大黄、 芒硝有泻下作用, 甘草有解毒作用。由于 调胃承气汤功善缓下热结, 主治肠胃积热引起的病症。骨伤科患者多卧床制动, 常脾胃呆 滞, 临床表现为脘腹痞满, 不思饮食, 嗳气频作, 甚则呕吐不止, 若积滞化热还有胃脘烦满、 呕恶泛酸等症, 临床可用调胃承气汤泻热和胃、 调理中州。调胃承气汤方中虽也有大黄、 芒 硝, 但以甘草与大黄同煎, 其功缓下, 缓解了大黄的泻下之性。 现代药理学研究表明, 大黄与 甘草同煎后, 测定的鞣。
24、质 (收敛成分) 煎出率增高。临床若见伤后食少、 纳呆者, 可用调胃承 说 明 书 CN 103169782 A 5 2/18 页 6 气汤以 “调胃气” 。综合其古现代应用及研究结果可知, 该方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0005 中药配方颗粒是在中医药理论指导下, 以规范炮制加工的中药饮片为原料, 采用 提取、 低温浓缩、 瞬间干燥等工艺技术而制成的颗粒剂。 它既可供临床灵活组方, 调配冲服, 又可作为中药制剂的工业原料, 也为中医临床用药提供新的途径。 与传统的中药煎剂相比, 配方颗粒剂的优点保持原有中药的性味特征, 保留了中医辨证论治的特色, 根据中药的性 质研制合理的生产工艺, 制定先进可。
25、行的质量控制标准, 将其加工成为规范化、 标准化、 工 业化的现代中药制剂。 克服了传统中药汤剂煎熬费时、 服用不便、 工艺粗放和缺乏质量控制 等弊端, 适应了现代社会发展的需求。 0006 目前应用的中药配方颗粒大多以单位中药通过现代制药工艺制成的单位中药饮 片颗粒, 已有数百种单位饮片配方颗粒上市。然而尽管中药配方颗粒具有很多优点, 但在 制作及临床应用中也存在诸多弊端, 与传统的中医用药的主要形式中药汤剂仍存在一定差 距。中药汤剂为复方配伍煎而成, 其临床疗效的物质基础不等同于方中单味中药的化学成 分的简单相加, 而是各种化学成分相互作用的综合结果。单味中药配方颗粒混合溶解不会 有 “群。
26、药共煎” 的全部有效成分, 或者说按现有工艺制备的配方颗粒不会完全包含中医用药 要求的有效成分, 造成传统方剂作用物质基础发生改变, 以致现有配方颗粒用药不能等同 于传统的中药汤剂。最终可能导致临床疗效的改变或药理作用的变化。 0007 中药配方颗粒的优势在复方, 兹根据中医临床辨证论治、 随证组方的需要, 将传统 经方药物采用现代科技精制而成的新型配方颗粒。其性味、 归经及功效与原方剂基本保持 一致, 不加或少加糖、 防腐剂和其他赋形剂, 是一种兼顾随证调方和复方合煎两个特点的传 统经方的新形式。 中药复方是临床发挥疗效的精髓, 真正体现了 “辨证施治、 随方配药、 复方 合煎” 的中医临床。
27、用药特色。但是, 传统中药 “饮片入药, 临用煎汤” 的用药方式和由此带来 的一系列问题, 已日益表现出与现代化生活的不相适应, 以及中药饮片品质的现状不容乐 观, 已成为中医药可持续发展的障碍。 在国内外巨大的市场需求和日本、 台湾地区快速发展 单味和复方中药浓缩颗粒的背景下, 国家科技部和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已将中药复方配方颗 粒研制开发列为国家科技攻关项日, 其目的是应对加入 WTO 后我国医药产业而临的严峻挑 战, 加快医药产业的科技创新, 实现中药现代化。因此, 对中药复方配方颗粒的研究具有更 大的价值。 发明内容 0008 因此, 本发明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调胃承气汤配方颗粒与。
28、现代化生活 不相适应, 并且单味配方颗粒服用时各药味简单相加带来的不足, 及质量不能很好地控制 的不足, 提供一种调胃承气汤配方颗粒及其制备方法和检测方法, 该调胃承气汤配方颗粒 充分发挥中药配伍的要求, 适于现代化生活, 制备方法简单, 并通过该检测方法使其能够更 为安全地使用。 0009 除非特别指明, 本文中的 “供试品” 均指调胃承气汤配方颗粒。 0010 除非特别指明, 本文中的 “六六六” 均指六氯环己烷。 0011 除非特别指明, 本文中的 “滴滴涕” 均指双对氯苯基三氯乙烷。 0012 除非特别指明, 本文中的 “ppm” 均指百万分之一。 0013 针对上述目的, 本发明提供。
29、的技术方案如下 : 说 明 书 CN 103169782 A 6 3/18 页 7 0014 一方面, 本发明提供一种调胃承气汤配方颗粒, 所述调胃承气汤配方颗粒由 2 重 量份数的大黄和1重量份数的甘草加水煎煮, 合并滤液后加入1.5重量份数的芒硝溶解, 干 燥后制粒而得, 优选地, 所述甘草为炙甘草。 0015 另一方面, 本发明提供一种上述本发明所述的调胃承气汤配方颗粒的制备方法, 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 0016 称取 2 重量份数的大黄和 1 重量份数的甘草, 加水煎煮提取 1 3 次, 每次提取 1 2 小时 ; 合并滤液后加入 1.5 重量份数的芒硝溶解, 再将其浓缩成浸膏, 。
30、干燥后, 制粒, 即得。 0017 优选地, 提取 2 次。 0018 优选地, 每次提取 1 小时, 还优选地, 每克大黄和甘草加 6 10ml 水提取。 0019 优选地, 第一次提取每克大黄和甘草加 10ml 水提取, 或第二次提取每克大黄和甘 草加 8ml 水提取。 0020 优选地, 所述干燥为微波干燥。 0021 还一方面, 本发明提供一种上述本发明所述的调胃承气汤配方颗粒的检测方法, 所述检测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 0022 步骤 1 : 通过薄层色谱法鉴定所述调胃承气汤配方颗粒 ; 0023 步骤 2 : 通过炽灼残渣检查法测定所述调胃承气汤配方颗粒中的重金属含量 ; 0024 。
31、步骤 3 : 通过农药残留量测定法测定所述调胃承气汤配方颗粒中的有机氯农药残 留量 ; 0025 步骤 4 : 通过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所述调胃承气汤配方颗粒的指纹图谱 ; 0026 步骤 5 : 通过热浸法测定所述调胃承气汤配方颗粒的浸出物含量 ; 0027 步骤 6 : 通过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所述调胃承气汤配方颗粒中物质的含量。 0028 优选地, 所述步骤 1 包括以下步骤 : 0029 1) 制备大黄样品溶液组和甘草样品溶液组, 所述大黄样品溶液组包括大黄供试品 溶液、 大黄对照药材溶液和大黄酚对照品溶液, 更优选地, 所述大黄样品溶液组还包括大黄 阴性样品溶液, 所述大黄阴性样品为按调。
32、胃承气汤配方颗粒的工艺处方制备的缺少大黄的 样品 ; 所述甘草样品溶液组包括甘草供试品溶液、 甘草对照药材溶液和甘草原药材溶液, 所 述甘草原药材为单独用甘草按调胃承气汤配方颗粒的工艺处方制备的样品, 更优选地, 所 述甘草样品溶液组还包括甘草阴性样品溶液, 所述甘草阴性样品为按调胃承气汤配方颗粒 的工艺处方制备的缺少甘草的样品 ; 0030 2) 将大黄样品溶液组分别点于同一硅胶 G 薄层板上、 将甘草样品溶液组分别点于 同一硅胶 G 薄层板上, 加展开剂展开, 取出晾干, 喷以显色剂至斑点显色, 检测, 即得。 0031 优选地, 所述大黄供试品溶液通过包括以下步骤的方法制得 : 0032。
33、 取所述调胃承气汤配方颗粒, 研细, 加溶剂溶解, 置水浴上加热回流, 冷却后, 滤 过, 滤液蒸干, 残渣加乙醇溶解, 即得 ; 更优选地, 取所述调胃承气汤配方颗粒 2 8g, 优选 取 5g, 进一步优选地, 所述溶剂为二氯甲烷 10 50ml 和盐酸 0.1 2ml, 优选为二氯甲烷 30ml 和盐酸 1ml, 再优选地, 加热回流 10 50 分钟, 优选加热回流 30 分钟 ; 还优选地, 残渣 加 0.5 2.0ml 乙醇溶解, 优选加 1ml 乙醇溶解 ; 进一步优选地, 所述大黄阴性样品溶液通 过与大黄供试品溶液相同的方法制得, 优选取所述大黄阴性样品 1 5g ; 说 明 。
34、书 CN 103169782 A 7 4/18 页 8 0033 或优选地, 所述大黄对照药材溶液通过包括以下步骤的方法制得 : 0034 取大黄对照药材, 加二氯甲烷和盐酸, 再按照与所述大黄供试品溶液相同的方法 制成大黄对照药材溶液 ; 更优选地, 取大黄对照药材 0.5 2.0g ; 优选取 1g, 进一步优选 地, 加二氯甲烷 5 20ml, 盐酸 0.5 2.0ml ; 还优选地, 加二氯甲烷 10ml, 盐酸 1ml ; 0035 或优选地, 所述大黄酚对照品溶液通过取大黄酚对照品, 加乙醇制成每 1ml 含 0.1 1.0mg 大黄酚对照品的溶液制得, 优选制成每 1ml 含 0。
35、.5mg 大黄酚对照品的溶液 ; 0036 或优选地, 所述甘草供试品溶液通过包括以下步骤的方法制得 : 0037 取所述调胃承气汤配方颗粒, 加水溶解, 然后加乙醚振摇提取, 再弃去乙醚液, 水 层再用正丁醇振摇提取, 合并正丁醇液, 蒸干, 残渣加甲醇溶解, 即得 ; 更优选地, 取所述调 胃承气汤配方颗粒 2 8g, 优选取所述调胃承气汤配方颗粒 5g ; 进一步优选地, 加 10 30ml水溶解, 优选加20ml水溶解 ; 再优选地, 加乙醚提取13次, 每次加1030ml乙醚, 优选提取 2 次, 每次加 20ml 乙醚 ; 还优选地, 加正丁醇提取 2 次, 每次加 5 20ml 。
36、正丁醇, 优选加 15ml ; 进一步优选地, 残渣加 0.5 1.5ml 甲醇溶解, 优选加 1ml 甲醇 ; 进一步优选 地, 所述甘草阴性样品溶液通过与甘草供试品溶液相同的方法制得, 优选取所述甘草阴性 样品 1 5g ; 0038 或优选地, 所述甘草对照药材溶液通过包括以下步骤的方法制得 : 0039 取甘草对照药材, 加乙醇加热回流, 滤过, 滤液蒸干, 残渣加甲醇溶解, 即得 ; 更优 选地, 取甘草对照药材 0.5 3.0g, 优选取甘草对照药材 1g, 进一步优选地, 加乙醇 10 30ml, 优选加乙醇20ml ; 还优选地, 加热回流提取0.53小时, 优选提取1小时 ;。
37、 再优选地, 残渣加 0.5 1.5ml 甲醇, 优选加 1ml ; 0040 或优选地, 所述甘草原药材溶液通过与甘草供试品溶液相同的方法制得, 优选取 所述甘草原药材 1 5g : 0041 优选地, 所述大黄样品溶液组以石油醚 - 甲酸乙酯 - 甲酸为展开剂展开, 更优选 地, 所述石油醚 - 甲酸乙酯 - 甲酸中石油醚、 甲酸乙酯和甲酸的体积比为 15 : 5 : 1 ; 优选置 365nm 紫外灯下检视 ; 0042 或优选地, 所述甘草样品溶液组以乙酸乙酯 - 甲酸 - 冰醋酸 - 水为展开剂, 更 优选地, 所述乙酸乙酯 - 甲酸 - 冰醋酸 - 水中乙酸乙酯、 甲酸、 冰醋酸和。
38、水的体积比为 15 1 1 2, 所述显色剂优选为 10 体积 % 的硫酸乙醇溶液。 0043 优选地, 在步骤 2, 测得的重金属含量 25ppm。 0044 优选地, 在步骤 3, 所述有机氯农药为六六六、 滴滴涕和五氯硝基苯 (PCNB) , 所述六六六的含量 0.20ppm ; 所述滴滴涕的含量 0.20ppm, 所述五氯硝基苯的含量 0.10ppm。 0045 优选地, 所述步骤 4 或 6 通过包括以下步骤的方法进行 : 0046 制备待测样品溶液, 通过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 0047 优选地, 以十八烷基硅烷键合硅胶为填充剂 ; 更优选地, 当通过高效液相色谱法测 定所述调胃承气。
39、汤配方颗粒的指纹图谱时, 以甲醇为流动相 A, 0.3 体积 % 磷酸为流动相 B, 按下述条件进行梯度洗脱 : 0048 0 至 20 分钟 : 流动相 A 的浓度由 20 体积 % 匀速变为 35 体积 %, 流动相 B 浓度由 80 体积 % 匀速变为 65 体积 % ; 说 明 书 CN 103169782 A 8 5/18 页 9 0049 20 至 50 分钟 : 流动相 A 的浓度由 35 体积 % 匀速变为 50 体积 %, 流动相 B 浓度由 65 体积 % 匀速变为 50 体积 % ; 0050 50 至 85 分钟 : 流动相 A 的浓度由 50 体积 % 匀速变为 80。
40、 体积 %, 流动相 B 浓度由 50 体积 % 匀速变为 20 体积 % ; 0051 85 至 102 分钟 : 流动相 A 的浓度为 80 体积 %, 流动相 B 浓度为 20 体积 % ; 或 0052 更优选地, 当通过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所述调胃承气汤配方颗粒中物质的含量 时, 以甲醇为流动相 A, 0.1 体积 % 磷酸为流动相 B, 流动相 A 与流动相 B 的体积比为 80 : 20 ; 0053 更优选地, 检测波长为 254nm, 还优选地, 理论板数按大黄素峰计算应不低于 3000 ; 0054 还优选地, 当测定所述调胃承气汤配方颗粒中物质的含量时, 所述待测样品溶液 。
41、通过包括以下步骤的方法制得 : 0055 取所述调胃承气汤配方颗粒和对照品分别制成供试品溶液和对照品溶液 ; 优选 地, 所述对照品包括大黄素对照品和 / 或大黄酚对照品 ; 0056 还优选地, 当测定指纹图谱时, 所述待测样品溶液包括供试品溶液和对照品溶液 ; 优选地, 所述对照品包括大黄素对照品、 大黄酚对照品、 大黄酸对照品和 / 或甘草酸铵对照 品 ; 优选地, 所述待测样品溶液还包括对照药材溶液, 所述对照药材包括大黄对照药材、 甘 草对照药材和芒硝对照药材 ; 0057 进一步优选地, 所述供试品溶液通过包括以下步骤的方法制得 : 0058 取所述调胃承气汤配方颗粒, 置具塞锥形。
42、瓶中, 加甲醇溶液, 密塞, 称定重量, 超声 处理, 冷却, 再称定重量, 用甲醇补足减失的重量, 摇匀, 滤过, 取续滤液, 即得 ; 优选取所述 调胃承气汤配方颗粒0.53.0g, 还优选取所述调胃承气汤配方颗粒1.0g, 再优选地, 加甲 醇溶液 10 30ml, 优选加甲醇溶液 25ml, 还优选地, 超声处理 15 35 分钟, 优选超声处理 20 分钟 ; 0059 或进一步优选地, 所述对照品溶液通过包括以下步骤的方法制得 : 0060 取对照品适量, 加甲醇溶液制成 1ml 含 5 20g 对照品的溶液, 优选制成 1ml 含 10g 对照品的溶液 ; 0061 或进一步优选。
43、地, 所述对照药材溶液通过包括以下步骤的方法制得 : 0062 取对照药材适量, 加入甲醇, 称定重量, 超声处理, 放置室温, 用甲醇补足减失的重 量, 滤过, 取续滤液, 即得 ; 再优选地, 加甲醇1030ml, 优选加甲醇25ml, 还优选地, 超声处 理 15 35 分钟, 优选超声处理 20 分钟 ; 0063 优选地, 所述步骤 5 中浸出物的质量百分比含量 33.9%。 0064 优选地, 供试品指纹图谱与对照品指纹图谱的相似度 0.90。 0065 依据原方记载, 调胃承气汤主治阳明病胃肠燥热证。用于大便不通, 口渴心烦, 蒸 蒸发热, 或腹中胀满, 或为谵语, 舌苔正黄, 。
44、脉滑数 ; 以及胃肠热盛而致发斑吐衄, 口齿咽喉 肿痛。故将其功能主治描述为 : 阳明病胃肠燥热证。用于大便不通, 口渴心烦, 蒸蒸发热, 或 腹中胀满, 或为谵语, 舌苔正黄, 脉滑数 ; 以及胃肠热盛而致发斑吐衄, 口齿咽喉肿痛。 0066 本配方颗粒供配方使用, 应遵医嘱, 具体描述为 : 供配方用, 遵医嘱。 0067 根据生产工艺、 临床用药情况, 确定调胃承气汤配方颗粒的包装规格为每袋装 5g, 每 1 克相当于 2.6g 饮片。 说 明 书 CN 103169782 A 9 6/18 页 10 0068 原方按传统服药方法每剂煎煮两次, 分两次服用, 本方每剂制成颗粒 10g, 。
45、按每袋 装一次服用量, 故包装规格定为每袋装 5g。 0069 依据 中国药典 2010 年版一部颗粒剂和药材浸膏品种项下贮藏条件, 密封, 干燥 处保存。 0070 本配方颗粒的有效期为24个月, 处方 : 大黄1200g甘草600g芒硝900g, 制成1000g 颗粒。 0071 调胃承气汤主治阳明病胃肠燥热证。 大便不通, 口渴心烦, 蒸蒸发热, 或腹中胀满, 或为谵语, 舌苔正黄, 脉滑数 ; 以及胃肠热盛而致发斑吐衄, 口齿咽喉肿痛等。 现代药理表明 调胃承气汤对葡萄球菌均有一定的抗菌作用。 并且大黄与甘草同煎后, 测定的鞣质 (收敛成 分) 煎出率增高。临床若见伤后食少、 纳呆者,。
46、 可用调胃承气汤以 “调胃气” 。综合其古现代 应用及研究结果可知, 该方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0072 本发明的调胃承气汤配方颗粒按传统方法合煎后制成配方颗粒, 充分发挥中药配 伍的优势, 体现了中医药整体观念, 克服了目前单味配方颗粒服用时各药味简单相加带来 的不足 ; 确立了调胃承气汤配方颗粒完善的质量标准, 可以有效地控制该配方颗粒的质量 ; 调胃承气汤配方颗粒便于患者携带使用和储存, 在使用上省去了煎煮的麻烦 ; 对促进中医 药现代化有较大意义。 0073 本发明的制备方法 : 其方法简单, 成本低廉, 适合工业化生产。它是将原药材饮片 加水提取, 微波干燥, 收集干膏, 制粒, 分。
47、装而成的中药颗粒, 该颗粒能直接提供中药处方中 配伍使用。 本方法生产的调胃承气汤配方颗粒保持了调胃承气汤的全部特征, 其有效成分、 性味、 归经、 主治、 功效和传统调胃承气汤剂一致, 而单味质量的有效成分得到较好的控制 ; 它既能保证中医传统的君、 臣、 佐、 使和辨证施治、 灵活加减的特点, 同时又免去了病人传统 煎煮的麻烦, 具有不需要煎煮、 直接冲服、 服用量少、 作用迅速、 成分完全、 疗效确切、 安全卫 生及携带保存方便等许多优点。 0074 本发明的检测方法 : 由具体试验资料表明, 本发明是一种具体可行的成分鉴定和 含量测定方法, 所采用的鉴别方法专属性强, 含量测定准确度高。
48、, 重现性好, 为生产单位及 检测机构提供了检测指标、 检测手段和技术方法等, 以能更好的指导生产, 使生产工艺控制 更加严格合理, 在产品生产过程中, 用该质量测定方法能有效的控制产品的质量, 从而确保 调胃承气汤配方颗粒物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 附图说明 0075 以下, 结合附图来详细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案, 其中 : 0076 图 1 为本发明所述的调胃承气汤配方颗粒的制备工艺图 ; 0077 图 2 为本发明所述的大黄样品溶液组的薄层层析色谱图, 其中, 图 2a 为日光灯下 检视的所述的大黄样品溶液组的薄层层析色谱图, 图2b为365nm紫外灯光下检视的所述的 大黄样品溶液组的薄层层析色谱图, 图 2c 为氨蒸气熏后, 灯光下检视的所述的大黄样品溶 液组的薄层层析色谱图, 图 2d 为氨蒸气熏后, 365nm 紫外灯光下检视的所述的大黄样品溶 液组的薄层层析色谱图, 图中, 1-3 为供试品, 4 为大黄对照药材溶液、 5 为大黄酚对照品, 6 为大黄阴性样品 ; 0078 图 3 为本发明所述的甘草样品溶液组的薄层层析色谱图, 其中, 图 3a 为日光灯下 说 明 书 CN 103169782 A 10 7/18 页 11 检视的所述的甘草样品溶液组的薄层层析色谱图, 图3b为365nm紫外灯光下检视的所述的 甘草样品溶液组的薄层层析色谱图, 图中, 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