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涉及一种供普通使用者和轮椅使用者可通用的自动扶梯,特别是一具有适合于装载轮椅的自动扶梯。 例如,象在日本特许公开专利申请号209194/1992中所示的,能够装载一轮椅的那种通常的自动扶梯可把一邻近专用阶梯下侧的可移动阶梯提升到与专用阶梯同样的高度且使一邻近专用阶梯上侧的可移动阶梯倾斜,以便下降到专用阶梯的高度,从而可得到轮椅装载台阶。
在上述常规技术中,由于邻近专用阶梯上侧的阶梯需要以一台阶高度加以向下倾斜,一装到斜坡式阶梯上的竖板也必须加以向下倾斜。因此,竖板应具有这样的结构,即使得竖板在中线处弯曲,以便在返行路线侧上不与竖板干涉。上述常用装置具有下列使自动扶梯弯曲的机构变得复杂的问题,如因为在弯曲竖板时它必须加以下降,故也使竖板的运动变得复杂,因为阶梯的下部突出少量长度,所以需要使框架的高度做成比普通自动扶梯的框架大且即使在竖板弯曲后下降,按照突出长度也必须使框架做成较高的。
本发明考虑到上述一些问题而得到实现,本发明的目的如下:
本发明的一个目的是为了提供一种能在不改变框架尺寸情况下,得到轮椅装载面的自动扶梯。
本发明地另一目的是要提供一种自动扶梯,其中,倾斜式阶梯的结构和操作是简单的。
另外,本发明的再一目的是为了提供一自动扶梯,其中,斜坡式阶梯的倾斜角度小于常规自动扶梯的角度且也能获得一轮椅装载面。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设有以下结构。也就是说,根据本发明的一种自动扶梯具有若干插入在任两个彼此环形连接的多个普通阶梯之间专用阶梯,若干专用阶梯起通常操作的普通阶梯的作用并且通过运送轮椅作业中加工伸展而形成一轮椅装载面,所述自动扶梯包括;
一可通过提升若干专用阶梯所形成的轮椅装载阶梯;
一与轮椅装载阶梯的上和前端连接的和可加以倾斜的斜坡式阶梯,以便斜坡式阶梯的下端面对轮椅装载阶梯的上和前端。
根据上述自动扶梯的结构,本发明的自动扶梯的高度可做成象常规自动扶梯的高度一样,因为使斜坡式阶梯倾斜,为的是面对所提升的轮椅装载阶梯,这能使斜坡式阶梯的倾斜角度变小,并且甚至在竖板的下行路线上斜坡式阶梯的竖板的下部也不会突出于导轨下。那样,由于斜坡式阶梯的倾斜角度变小。竖板的下部并不突出而无须弯曲竖板且斜坡式阶梯的结构和操作都是简单的。
图1是-表示根据本发明的自动扶梯的一实施例的阶梯主要部分的外形透视图;
图2是-表示使用图1所示的阶梯的整个自动扶梯的外形侧视图;
图3是-侧视图,它表示在下楼面的上车或下车板上图1所示的阶梯的状态;
图4是-表示图3所示的阶梯的作业状况的侧视图;
图5是-图1所示的阶梯之一的透视图;
图6是-图5所示的阶梯的剖视图;
图7是-从图4的Ⅶ-Ⅶ线所作的剖面视图;
图8是-从图6的Ⅷ-Ⅷ线所作的部分剖面视图;
图9是-从图6的Ⅸ-Ⅸ线所作的部分剖面视图;
图10是-从图6的X-X线所作的部分剖面视图;
图11是-在倾斜间距处图1所示的阶梯的状况的侧视图;
图12是-侧视图,它表示在上楼面的上车或下车板处图1所示的阶梯的状况;
图13是-图5所示的阶梯的另一实施例的透视图;
图14是-与图4相当的视图,表示轮椅装载阶梯的另一实施例。
以下将基于与附图有关的实施例来阐明本发明的诸部件(结构)。
本发明的自动扶梯的一实例将结合图1至12加以说明。
首先,根据本发明的自动扶梯的构造,如图2所示,也就是说专用阶梯4和5被插置在彼此循环地和可移动地相连接的多个普通阶梯3的某两个之间,而这些阶梯由设置在上楼面1U和下楼面1D之间的框架2加以支承。专用阶梯4和5为通常用户提供了象自动扶梯的正常操作的普通阶梯一样的作用。扶拦板6设置在按自动扶梯的运动方向的普通阶梯3和专用阶梯4和5的左侧或右侧,而可移动扶拦7分别按扶拦7的各周边加以引导和支承并与一系列阶梯同步移动。普通阶梯3和专用梯阶4和5的各个台阶(踏级)具有一对位于阶梯的右侧和左侧上的轮子8A和8B,并且这些轮子可在固定于框架2上的导轨9A和9B上移动。
专用阶梯4和5是为获得一供输送轮椅使用的轮椅装载平面而加以制作的,专用阶梯4和5的结构包括一平面延伸台阶10,如图1,3和4所示。平面延伸台阶10是由固定到下侧端部的上部上,即,通过铰接而固定到竖板(起步板)4R上的可移动台阶10A和10B,以及一通过绞接而固定于可移动台阶10A的上侧端部的可移动台阶10C所组成的。而且,所制成的平面延伸台阶10可离开台阶10两侧上的窄台阶11(踏级)而抬起,且可移动台阶10A和10C可以以叠合在一起的方式合拢在可移动台阶10B上(图4所示)。其次,可移动台阶10A和10C在被折叠后,它们可保持象窄台阶11那样的一样的高度。
此外,可移动台阶10B由底板4B(图1和6所示)加以支承并且通过诸如横向连接机构那样的提升机构12而得以升起和下降。同时,通过使用由一延伸臂13、连接杆14和一连接销15组成的延伸机构,使可移动台阶10A随着可移动台阶10B的上升而以180°从折叠状态转动到与可移动台阶10B一起形成车椅装载平面的状态。
其次,提升机构12由设置在阶梯4的底板4B上的驱动机构16加以驱动,而驱动机构16通过电源(在图中未表示)的馈电而运行,该电源则安置在框架上,框架是面向专用阶梯4的一下楼面板和一上楼面板的位置上,即专用阶梯停顿的位置上。
再者,专用阶梯5的结构(组成)含有一如图1和4以及5至10所示的需加以倾斜台阶17。需加以倾斜的台阶17是如此制作的,即可使台阶17离开位于台阶17的两侧的窄台阶18和其与诸台阶18连接的竖板18R处而加以倾斜的。而且,需加以倾斜的台阶17是与竖板17R一起形成的,此竖板17R具有象台阶17一样的宽度,而与台阶17的竖板17R相对的一侧由内壁体18W加以支承,因而经支承轴19把窄台阶18连接到坚板18R上。
需加以倾斜的台阶17在其后部空间的水平方向上具有两可进入和离开内壁体18W的台阶支承杆20。如图7所示,台阶支承杆20支承台阶17,以便台阶17的平面具有与窄台阶18的平面一样的高度,并且台阶支承杆可穿过杆的导引板17f,且使支承杆20的顶部20E插入内壁体18的啮合孔18H中。然后,台阶支承杆20是通过一具有电磁铁的插棒式铁芯和一电动机的作用的驱动机构21而从啮合孔18H中退出,以便分离杆20顶部20E和孔18H的啮合。驱动机构21由设置在台阶17的后部空间上的支架17F加以支承,而驱动机构21的电源经电缆23与下侧的专用阶梯5邻接的、专用阶梯4的驱动装置16的动力供给部连接的。并且,台阶支承杆20在纵向方向具有长形的小齿轮22,每一小齿轮与倾斜支承臂24的齿条25相啮合(连接)。
在正常操作或运送轮椅的操作之前,倾斜支承臂24通过如图4和5所示的其顶部24E堵塞竖板17R表面上的孔。那么,如图6和7所示,每一支承臂24具有这样的长度,即在运送一轮椅的作业中使支承臂可利用一设置在需加以倾斜的台阶17的后部空间上的杆导引件17G穿过竖板17R并与位于邻近阶梯5下侧的、专用阶梯4的平面延伸台阶10(10B)后面的底板4B相衔接(抵触)。尽管倾斜式阶梯17的倾斜角度由台阶支承杆20的伸出而加以定位,但在万一杆20不伸出的情况下,台阶17的倾斜角度就不能加以限制,竖板17R的底部进一步向下越过导轨9B。于是,为避免这种故障,可在内壁体18W上配置一些图10所示的档块26,以便竖板17R底部的倾斜度在下降到不超过导轨9B的位置之处停止。
在具有上述结构的自动扶梯的正常作业中,把平面延伸台阶10合拢起来,因此专用阶梯4的可移动台阶10A和10B的表面10S是处于象窄台阶11的表面一样的高度,而专用阶梯5的待倾斜的台阶17水平地保持象窄台阶18一样的高度。通过操纵一系列包括上述状态的普通阶梯3在内的阶梯,普通使用者可把这种自动扶梯用作一般的升降梯。
反之,在把一轮椅从一下楼面1D运送到一上楼面1U的作业中,当由一负责2或轮椅使用者操纵按钮而产生一轮椅运送的作业命令后,专用阶梯4和5在由图3所示的下楼面1D的上车板10附近停下。若使用专用阶梯4且在阶梯4和跟随阶梯的普通阶梯3之间(即水平状态)没有高度差,那么其确定(定点)位置相当于导轨9A和9B的水平区间a。不过,已经处于导轨9A和9B的专用阶梯5凹面区间b和其高度上高于专用阶梯4,而且在阶梯5和在阶梯5后的阶梯4之间有着H1的高度差。此时,在阶梯5前面的普通阶梯3处在倾斜区间C,并且有着H2的高度差,此高度差是在普通阶梯3和专用阶梯5之间的正常运转(常规运行)中所发生的。在该状态,跟随专用阶梯4的普通阶梯3按L1的长度从上车板1P的顶部伸出。L1的长度是这样的长度,即当使可移动台阶10C转动和延伸时,后文所述的平面延伸台阶10的可移动台阶10C可覆盖上车板1P的一部分,这将防止在平面延伸台阶10和上车板1P之间产生大的间隙。其次,在使可移动台阶10C转动和延伸的状态下,使台阶10的长度沿着上车板1P延伸到普通台阶的长度的一又二分之一。
当证实专用阶梯4和5停在上述的位置后,有一例如与电源连接的插棒式铁芯(图中未表示)的动力供给件自动地移动并与驱动机构16的终端连接,电源设置在面向专用阶梯4的驱动机构16的框架2。通过电源接线,激励驱动机构16,而驱动机构控制提升机构12并提升平面延伸台阶10。并且在台阶10的升起期间通过利用由延伸壁13、连接杆14和连接销15组成的延伸机构使可移动台阶10A以180°转动并与可移动台阶10B一起形成一水平轮椅装载平面,如图4所示。况且,如图3所示,可移动台阶10C倾斜成为能与上车板1P相接合,这可使轮椅27能平稳地推上自动扶梯。于是,如果车椅的前轮27F在推上自动扶梯中可轻易地越过可移动台阶10C,就不一定需要可移动台阶10C与上车板1P加以接合。另外,平面延伸台阶10的提升高度H3是这样的,以便保证可转动和延伸的可移动台阶10A与上车板1P不相接合的高度(H4),而高度H4几乎等于在停止位置上的专用阶梯4和5之间的H1的高度差。
通过专用阶梯4形成轮椅装载平面的同时,专用阶梯5的驱动机构21通过与安装在专用阶梯4上的动力供给件连接的电缆而得以供电并吸引台阶支承杆20,因此使支承杆转动。通过台阶支承杆的运转,倾斜支承臂24借助小齿轮22和齿条25得以移动且在把阶梯5后的专用阶梯的平面延伸台阶10抬起之后,使倾斜支承臂的顶部24E伸出并且与底板4B的上平面4P接合。同时,因为顶部20E随台阶支承杆20的吸引而从位于窄台阶18的内壁体18W的啮合孔18H中退出,所以待倾斜的台阶17损失水平状态保持力且变成可在支承轴19上转动的。但是,由于可使倾斜支承臂24与专用阶梯4的底板4B上平面4P接合,台阶17并不倾斜而可保持其水平状态。
在上述情况下,操纵车椅使其登上自动扶梯。也就是说,如图3、4的两点式点划线所示,通过推动轮椅把它从上车板1P登上延伸台阶10A至10C上。然后,如图4所示,自动地或手动地使可移动台阶10C转动并作为加载的车椅27的后轮27R的制动器加以固定。
然后,通过操纵一为完成轮椅运送所专门提供的起动按钮而产生重新起动的命令并开始了轮椅输送作业。于是,加载轮椅经过导轨9A和9B的凹形区间b进入倾斜区间c。在通常运行中,在阶梯3和4之间,或阶梯4和5之间在H2的高度上有着差异。换句话说,在轮椅运送作业中,可移动台阶10A和10B同专用阶梯5的窄台阶18之间的高度差是H5,因为可移动台阶10A和10B是按专用阶梯4和5之间的高度差H3加以提升的,此外H5为〔H2-(H3+可移动台阶10A的厚度)〕。此外,在从凹面区间b到倾斜区间c的路程中在专用阶梯4和5之间的高度上与它们高度差的扩大成正比,倾斜支承臂24自倾斜台阶17的顶部降落在专用阶梯4的底板4B的顶面4P上。而且,倾斜台阶17根据倾斜支承臂的下降,借助支承轴19倾斜,这可形成在专用阶梯5窄台阶18的竖板侧上的边沿和倾斜台阶17的竖板侧上的边沿之间H5的高度差。尽管倾斜坡式台阶17的竖板17R的底部因斜坡式台阶17的倾斜而按H5加以下降,但因为H5的高度差可通过提升可移动台阶10A的10B得以减少,所以可降低下降量且底部下降则不越过导轨9A和9B。其次,斜坡式台阶17的竖板侧(倾斜踏级的下边缘)的边缘的高度几乎保持象可移动台阶10B的高度一样。因此,由于在斜坡式台阶17和可移动台阶10B之间并不产生大的间隙,使织物不致被卷进。另外,即使在可移动台阶10A和10B上的轮椅前轮27F对着专用阶梯5突出(如图11所示),突出部分也不妨碍专用阶梯5的移动且可实行轮椅运送的稳定操作。其次,即使轮椅27脚架28的高度如在图11的二点式点划线所示的脚架28’的高度那样低,也能防止前轮和阶梯5之间的干涉。
当专用阶梯4和5经过导轨9A和9B的倾斜区间c进入凹面区间d和上楼面侧的水平区间e时,可移动台阶10和专用阶梯5之间的高度差被减小到十分小的差数,该高度差在倾斜区间c上为H5。倾斜支承臂24以相当高度差的减少在从专用阶梯4的底板4B的顶面4P上升起且使台阶17保持水平。在专用阶梯5和在专用阶梯5后的普通阶梯之间的高度差消失后,一系列阶梯停止运转,而专用阶梯4的窄台阶11和专用阶梯5的窄台阶18之间的高度差几乎变成,相当于下楼面的上车板处高度差H1。面向停顿的专用阶梯4的驱动机构,有一作为与框架2的电源连接的插棒式铁芯的动力供给件(在图中未画出)。在此情况下,可移动台阶10A和10B因提升而加以搁起并为了使轮椅离开自动扶梯,通过将它推动而把它引到上楼面的下车板1P上。
在完成轮椅的撤离之后,由负责人或轮椅使用者通过操纵一运转方式按钮而发出结束车椅运送作业的指令或返回到正常作业的指令。当发出这些指令后,动力供给件自动地移动且与驱动装置16的终端加以连接。通过与电源相连的如图7所示的专用阶梯5的驱动装置21以与上述运动相反方向从动,使台阶支承杆20以向右和向左方向伸出且使杆20的顶部20E插入窄台阶18的内壁体18W上所设置的接合孔18H中,因此使台阶17的位置保持水平。同时,倾斜支承臂24与专用阶梯4的接合可通过使杆24从底板4B的表面上移开而分离(松开)。在把倾斜支承杆24从底板面4B上撤回的同时或之后,以相反方向带动专用阶梯4的驱动装置16,而使可移动台阶10A和10C以180°转动并以堆叠方式合拢在可移动台阶10B上。接着,通过使提升机构12向下转动,把折叠的平面延伸台阶10存放在预定的位置上。
如果借助诸如探测转换器(开关)的检测装置以确定专用阶梯4和5已回复到了通常状态,就可重新起动一系列阶梯而恢复到正常作业。
虽然把一车椅从下楼面1D运送到上楼面1U的操作作了以上说明,但是在把轮椅从上楼面1U运送到下楼面1D中则实行与上述作业相反的一些操作。
也就是说,当发出轮椅运送的作业指令后,可移动台阶10A和10C以堆叠方式合拢在可移动台阶10B上的状态使专用阶梯4和5停止在由图12所示的位置上。如果自动扶梯的停车已被证实,使平面延伸台阶10从底板4B上升起,再使可移动台阶10A和10C相对于可移动台阶10B以180°转动,因而形成一轮椅装载面。然后,可推引轮椅登上所形成的装载面且再起动这些阶梯。
在专用阶梯4和5达到下楼面1D的预定位置后,它们以图4所示的状态停车。在轮椅下梯后,发出了返回到通常作业的指令,可移动台阶10A,10B和10C被折叠起来。于是,在台阶折叠(合拢)完成后,驱动一系列阶梯和回复到通常的作业。
如上所述,诸实施例具有下列作用:
(1)因为轮椅装载面是通过延伸一停在自动扶梯的进口处的上车板19附近的、专用阶梯5的台阶面所形成的,所以只要使一又二分之一台阶保持水平,就可形成车椅装载面。因此,根据诸实施例,就有可能将在上车板上所需的水平长度调整得象通常自动扶梯的台阶那样短并有可能防止运送车椅的自动扶梯尺寸的增加。
(2)由于可缩短斜坡式台阶的竖板的向下移动距离,竖板的底部不会向下越过阶梯导轨而无须弯曲斜坡式台阶的竖板。因此,便有可能制止框架高度的增加,而避免在返回过程中竖板的底部和阶梯之间的干扰。
(3)由于除了倾斜支承臂24外,通过配置挡块26以使台阶17与挡块接合可防止斜坡台阶比预定位置下降得更多或斜坡式台阶17的不正常下降,故可更多地增加自动扶梯的可靠性。
(4)由于斜坡式台阶17的斜度变化相当于专用阶梯4下侧的可移动台阶10B的高度,不会产生斜坡式台阶17的下端部和可移动台阶10B的上端部之间的高度差,这可避免象衣服被卷进那样的事故。
尽管在上述诸实施例中斜坡台阶17的运动方向的整个长度是倾斜的,但是也可使用具有象图13所示的那样的结构的专用阶梯29。专用阶梯29包括由其右侧和左侧上设有两侧面窄台阶30和一在上端部的窄台阶31组成的U型基准台阶以及一待倾斜的台阶32,待倾斜台阶是通过从全部阶梯29中除去U型基准台阶所得到的剩余部分。因为即使竖板32R的下降量是和在上述实施例中的竖板的下降量一样,通过缩短待倾斜的台阶移动方向的长度也能较多地扩大斜坡式台阶33的倾斜角度,所以斜坡式台阶33可以是轮椅的前或后轮的更坚强的档块。
虽然轮椅载面是通过以上实施例中的一专用阶梯4的平面延伸台10所形成的,但车椅装载面也能利用若干专用阶梯的每个可移动台阶,如图14所示。
在图14所示的实施例中,专用阶梯5,33和34被连接在某两个彼此环形相连接的普通阶梯之间。而且,专用阶梯5的结构和操作(运用)是和上述实施例的结构和操作一样,但专用阶梯33和34的结构和操作是与上述实施例的结构和操作不同的。专用阶梯33和34各自具有独立的提升机构12。于是,下侧的专用阶梯33具有一由提升机构12提升的可移动台阶35和一可转动地与可移动台阶35的下缘部连接的可移动台阶36。而且,根据可移动台阶35的升高,可移动台阶36如同在上述实施例中的可移动台阶10C那样可加以转动和倾斜。而专用阶梯34具有一由提升机构12提升的可移动台阶37。另外,在专用阶梯34具有一由提升机构12提升的可移动台阶37。另外,在专用阶梯34的底板上形成有例如在上述实施例中所说的固定斜坡式台阶17倾斜度的、倾斜支承臂24的接合部分。
在通过具有上述结构的自动扶梯升起一轮椅的操作中,当起动一控制按钮而发出轮椅运送作业的指令后,如果专用阶梯5的高度成为比专用阶梯35的高度高H1(如同上述实施例中的专用阶梯一样的高度差)时,那么专用阶梯33和34处于水平状态且一系列阶梯被制动。在确定自动扶梯停车后,轮椅通过跨越两个专用阶梯33和34被引导登上自动扶梯。然后,根据由负责人或轮椅使用者对起动按钮的启动,同时开动每一提升机构12并使它按H1升高每一可移动台阶35和37。随着可移动台阶35和37的升起,可移动台阶36转动,因此,台阶的自由侧从图中的两点式点划线所示的水平状态上升并成为一轮椅27的后轮27R的挡块。其它的部件如同在上述实施例中的部件那样操作,接着自动扶梯重新起动。
在专用阶梯5、33和34停在上楼面处并在轮椅27被引离自动扶梯以后,通过回复到通常作业的指令,专用阶梯5、33和34返回到通常状态,并且为回复到正常作业而运转一系列阶梯。
尽管因为具有上述结构的自动扶梯在上车板1P的入口处需要两上台阶的水平部分,所以进口处的水平部分比上述实施例中的台阶的水平部分长一又二分之一倍,但是,除了上述的缺点外这个实施例具有与上述实施例同样的优点。
在由图14所示的实施例中,以下两个例子是可取的:在其中的一个例子中,提升机构12仅设置在专用阶梯34上并可提升可移动台阶37以及与专用阶梯34的、可移动台阶37连接的可移动台阶35,在另一个例子中提升机构的结构与前述例子的结构相反。因此,由于这种实例中仅需提供一个提升机构,结构成本变成较低的。
如上所述,根据本发明可在不增力框架的高度等情况下得到轮椅装载面,而且可简化待倾斜的台阶的结构和操作。此外,本发明具有这样一优点,即轮椅装载面可通过待倾斜的台阶较小角度的倾斜而得以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