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碎器切碎刀轴.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切碎器切碎刀轴.pdf(7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申请公布号 CN 104303695 A (43)申请公布日 2015.01.28 CN 104303695 A (21)申请号 201410523411.9 (22)申请日 2014.09.30 A01D 43/08(2006.01) (71)申请人 江苏江淮动力股份有限公司 地址 224007 江苏省盐城市盐城经济技术开 发区希望大道南路 58 号 (72)发明人 李军 王志诚 丁洪春 田爱华 (74)专利代理机构 常州佰业腾飞专利代理事务 所 ( 普通合伙 ) 32231 代理人 黄杭飞 (54) 发明名称 切碎器切碎刀轴 (57) 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切碎器切碎刀轴, 两端分别。
2、 通过轴承一安装在切碎器粉碎箱两侧板上, 包括 主动刀轴和从动刀轴, 所述的主动刀轴与从动刀 轴通过凹凸结构配合连接, 所述的主动刀轴远离 从动刀轴的一端从切碎器粉碎箱的侧板伸出连接 有带轮, 本发明切碎器切碎刀轴通过分体式结构, 将刀轴分为主动刀轴和从动刀轴, 解决了一体刀 轴加长后长刀轴加工困难, 过长后受到的力得不 到有效的缓冲, 震动较大的问题, 同时通过辅助支 撑, 进一步降低了因为作业强度而产生的震动, 避 免了对机器的损坏。 (51)Int.Cl. 权利要求书 1 页 说明书 3 页 附图 2 页 (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发明专利申请 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
3、3页 附图2页 (10)申请公布号 CN 104303695 A CN 104303695 A 1/1 页 2 1. 一种切碎器切碎刀轴, 两端分别通过轴承安装在切碎器粉碎箱的两侧板上, 其特征 是 : 包括主动刀轴 (1) 和从动刀轴 (2), 所述的主动刀轴 (1) 与从动刀轴 (2) 通过凹凸结构 配合连接, 所述的主动刀轴 (1) 远离从动刀轴 (2) 的一端从切碎器粉碎箱的侧板 (3) 伸出 连接有带轮。 2. 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切碎器切碎刀轴, 其特征是 : 所述的主动刀轴 (1) 的端部连接 凸台部, 所述从动刀轴 (2) 的端部具有凹部, 所述的凸台部与凹部配合连接。 3.。
4、 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切碎器切碎刀轴, 其特征是 : 所述的主动刀轴 (1) 的端部具有 凹部, 所述从动刀轴 (2) 的端部连接凸台部, 所述的凹部与凸台部配合连接。 4. 根据权利要求 2 或 3 所述切碎器切碎刀轴, 其特征是 : 所述的凸台部的截面设置成 防止凸台部在凹部内转动的形状。 5. 根据权利要求 4 所述切碎器切碎刀轴, 其特征是 : 所述的形状为多边形、 长圆形或半 圆形。 6. 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切碎器切碎刀轴, 其特征是 : 所述的主动刀轴 (1) 和从动刀轴 (2)的结合处设置有辅助支撑(4), 所述的辅助支撑(4)与结合处之间设置有轴承一(5), 所 述的辅助。
5、支撑 (4) 与切碎器切碎箱的内壁固定连接。 7. 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切碎器切碎刀轴, 其特征是 : 所述的主动刀轴 (1) 与从动刀轴 (2) 长度大致相同。 权 利 要 求 书 CN 104303695 A 2 1/3 页 3 切碎器切碎刀轴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一种切碎器, 尤其涉及一种切碎器切碎刀轴。 背景技术 0002 目前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 小麦、 水稻的耕种占据了我国农作物的绝对比例。 近年 来, 随着我国生产力水平的逐渐提高, 大型联合收割机械的使用也得到了大量的普及。 大量 的农作物根茬也遗留在了农田当中, 这给农作物的再次播种留下了很大的干扰, 随之焚烧 农。
6、作物秸秆对环境的污染的加剧, 秸秆切碎器得到了越来越多的应用。 0003 为了提高工作效率, 大型联合收割机割台的不断加宽, 前置切碎器的有效工作宽 度也要随之增加, 这必然增加了前置切碎器刀轴的长度, 而切碎器刀轴的长度过长, 会带来 两个问题, 一、 长度越长刀轴的加工难度越大, 二、 整机作业过程中因强度问题产生的震动 会比较大影响了整机的使用寿命和使用可靠性 发明内容 0004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 :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 本发明提供一种切碎器切碎刀 轴来解决上述问题。 0005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 一种切碎器切碎刀轴, 两端分别通 过轴承一安装在切碎器粉碎。
7、箱两侧板上, 包括主动刀轴和从动刀轴, 所述的主动刀轴与从 动刀轴通过凹凸结构配合连接, 所述的主动刀轴远离从动刀轴的一端从切碎器粉碎箱的侧 板伸出连接有带轮。 0006 实施方式 1 : 所述的主动刀轴的端部连接凸台部, 所述从动刀轴的端部具有凹部, 所述的凸台部与凹部配合连接。 0007 实施方式 2 : 所述的主动刀轴的端部具有凹部, 所述从动刀轴的端部连接凸台部, 所述的凹部与凸台部配合连接。 0008 所述的凸台部的截面设置成防止凸台部在凹部内转动的形状。 使得主动刀轴和从 动刀轴不会产生相对转动。 0009 具体的说, 所述的形状为多边形、 长圆形或半圆形。 0010 为了防止整机。
8、作业, 因为强度问题产生震动导致损坏, 所述的主动刀轴和从动刀 轴的结合处设置有辅助支撑, 所述的辅助支撑与结合处之间设置有轴承一, 所述的辅助支 撑与切碎器切碎箱的内壁固定连接。 0011 所述的主动刀轴与从动刀轴长度大致相同。通常刀轴最长为 1.8 米, 秧苗 25-30 公分的间距, 主动刀轴和从动刀轴的结合处无法设置割刀, 因此会成为收割盲区, 因此主动 刀轴和从动刀轴的结合处要根据实际生产需要避开秧苗, 防止收割上的问题。 0012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本发明切碎器切碎刀轴, (1) 提高前置切碎器的工作宽度, 提高工作效率 ; (2) 通过分体式结构, 将刀轴分为主动刀轴和多个从。
9、动刀轴, 解决了一体刀 轴加长后长刀轴加工困难, 过长后受到的力得不到有效的缓冲, 震动较大的问题, 在将原有 说 明 书 CN 104303695 A 3 2/3 页 4 单根刀轴变为多根较短刀轴, 也方便运输 ; (3) 降低切碎作业的造影, 提高切碎器的使用寿 命, 提高切碎刀轴传动带 ( 链条 ) 的使用寿命 ; (4) 使全喂入联合收割机在同样的前进速度 下, 喂入到工作部件的茎秆量减少, 功率消耗也相对较少, 提高全喂入联合收割机的工作效 率和清选效果 ; (5) 还通过辅助支撑, 进一步降低了因为作业强度而产生的震动, 避免了对 机器的损坏。 附图说明 0013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
10、施例对本发明进一步说明。 0014 图 1 是本发明切碎器切碎刀轴最优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0015 图 2 是图 1 中 A 处的局部放大图, 0016 图 3 是本发明凸台部的结构示意图, 0017 图 4 是本发明凹部的结构示意图。 0018 图中 1、 主动刀轴, 2、 从动刀轴, 3、 侧板, 4、 辅助支撑, 5、 轴承一。 具体实施方式 0019 现在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这些附图均为简化的示意图, 仅以 示意方式说明本发明的基本结构, 因此其仅显示与本发明有关的构成。 0020 如图 1-2 所示, 本发明切碎器切碎刀轴, 两端安装有轴承, 与切碎器切碎箱的侧板 。
11、3 通过轴承连接, 使得切碎器切碎刀轴在切碎器切碎箱内自由转动, 切碎刀轴包括主动刀轴 1 和从动刀轴 2, 主动刀轴 1 与从动刀轴 2 固定连接, 这种固定连接的方式采用了凹凸结构, 如图 3-4 所示, 凸台部通常为柱体状, 截面为半圆形、 多边形或长圆形, 但是一些不规则形 状只要是能够使得从动刀轴随主动刀轴转动不打滑的形状皆可, 只是这里因为不规则加工 困难, 不一一列举, 只是列举了几种常见的形状, 凹凸结构安装更换更加方便, 安装时直接 插入即可, 使用时, 从动刀轴 2 就随着主动刀轴 1 的转动而转动。当然凹凸结构并非本发明 的最大创新点, 即使采用螺纹连接或者其他固定方式连。
12、接等等, 都属于实质相同的发明。 0021 本发明的最大创新点就在于根据实际生产需要提出了一个全新的问题, 在过去的 几十年内, 收割机的切碎刀轴长度最大也就是 1.8 米, 也符合过去人工种植面积较小的需 要, 而目前, 机械化操作, 农田产业化作业后, 量产增加, 单户的田地面积增加, 过去的较短 的切碎刀轴已经效率较低, 而加长的刀轴又存在加工困难和整机作业震动大的问题, 于是 创造性的提出了将切碎刀轴分为主动刀轴 1 和从动刀轴 2 这种分体式结构, 于是让切碎刀 轴的加长成为可能, 降低了加工难度, 也使得主动刀轴 1 和从动刀轴 2 单根受力较小, 减少 了震动, 对整机的寿命起到。
13、了很好的效果, 0022 因为结合处往往是最容易坏也是结构最不稳定的地方, 所以主动刀轴和从动刀轴 的结合处设置有辅助支撑 4, 辅助支撑 4 与结合处之间设置有轴承一 5, 辅助支撑 4 与切碎 器切碎箱的内壁固定连接。加装了辅助支撑后, 结构更加稳定, 震动更加小, 对整机起到了 保护的作用, 延长了刀轴及整机的寿命。 0023 主动刀轴 1 与从动刀轴 2 长度大致相同, 主动刀轴 1 和从动刀轴 2 的结合处无法 设置割刀, 因此会成为收割盲区, 因此主动刀轴1和从动刀轴2的结合处要根据实际生产需 要避开秧苗, 防止收割上的问题。 说 明 书 CN 104303695 A 4 3/3 。
14、页 5 0024 工作原理 : 动力装置通过传动装置将动力传输给带轮, 带轮转动带动主动刀轴 1 转动, 从动刀轴 2 随主动刀轴 1 转动进行收割。 0025 以上述依据本发明的理想实施例为启示, 通过上述的说明内容, 相关工作人员完 全可以在不偏离本项发明技术思想的范围内, 进行多样的变更以及修改。本项发明的技术 性范围并不局限于说明书上的内容, 必须要根据权利要求范围来确定其技术性范围。 说 明 书 CN 104303695 A 5 1/2 页 6 图 1 图 2 说 明 书 附 图 CN 104303695 A 6 2/2 页 7 图 3 图 4 说 明 书 附 图 CN 104303695 A 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