弱刚性长筒类零件的内撑夹紧装置.pdf

上传人:e1 文档编号:5431026 上传时间:2019-01-16 格式:PDF 页数:5 大小:230.6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611044237.5

申请日:

2016.11.24

公开号:

CN106425610A

公开日:

2017.02.22

当前法律状态:

实审

有效性:

审中

法律详情:

实质审查的生效IPC(主分类):B23Q 3/08申请日:20161124|||公开

IPC分类号:

B23Q3/08

主分类号:

B23Q3/08

申请人:

中核(天津)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发明人:

吴艳青; 周润锋; 赵红连; 宋子龙; 王广新; 陈景华

地址:

300180 天津市河东区津塘路168号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天津市宗欣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12103

代理人:

胡恩河;马倩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弱刚性长筒类零件的内撑夹紧装置,由三个形状大小相同且横截面呈扇形的支撑块组成,支撑块的侧棱形成弧形凹槽,支撑块由扇形半径依次减小的连接部、支撑部和过渡部形成,连接部的端面形成沿径向设置的主轴槽,主轴槽槽底形成至少一个沿轴向设置的通孔。本发明解决了弱刚性长筒类零件的装夹问题,减小了装夹变形,实现了可靠装夹,为保证弱刚性长筒类零件的加工质量奠定了基础。

权利要求书

1.一种弱刚性长筒类零件的内撑夹紧装置,其特征在于:由三个形状大小相同且横截
面呈扇形的支撑块(1)组成,支撑块(1)的侧棱形成弧形凹槽(2),支撑块(1)由扇形半径依
次减小的连接部(3)、支撑部(5)和过渡部(4)形成,连接部(3)的端面形成沿径向设置的主
轴槽(6),主轴槽(5)槽底形成至少一个沿轴向设置的通孔(7)。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弱刚性长筒类零件的内撑夹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
撑块(1)扇形结构所对应的圆心角为120°。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弱刚性长筒类零件的内撑夹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凹
槽(2)的弧形槽底所对应的圆心角为120°。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弱刚性长筒类零件的内撑夹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
撑部(5)的扇形半径与零件内径相同。

说明书

弱刚性长筒类零件的内撑夹紧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一种工件夹紧装置,具体涉及一种弱刚性长筒类零件的内撑夹紧装
置。

背景技术

弱刚性长筒类零件车削加工的难点是工件在装夹过程中由于装夹产生装夹变形,
导致成活尺寸超差,如何既实现装夹可靠又避免变形是保证零件加工精度的关键所在。

发明内容

本发明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弱刚性长筒类零件在装夹过程中容易产生
装夹变形的缺点而提出的,其目的是提供一种弱刚性长筒类零件的内撑夹紧装置。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弱刚性长筒类零件的内撑夹紧装置,由三个形状大小相同且横截面呈扇形的支撑
块组成,支撑块的侧棱形成弧形凹槽,支撑块由扇形半径依次减小的连接部、支撑部和过渡
部形成,连接部的端面形成沿径向设置的主轴槽,主轴槽槽底形成至少一个沿轴向设置的
通孔。

所述支撑块扇形结构所对应的圆心角为120°。

所述凹槽的弧形槽底所对应的圆心角为120°。

所述支撑部的扇形半径与零件内径相同。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本发明解决了弱刚性长筒类零件的装夹问题,减小了装夹变形,实现了可靠装夹,为保
证弱刚性长筒类零件的加工质量奠定了基础。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剖面主视图;

图2是本发明的左视图。

其中:

1 支撑块 2 凹槽

3 连接部 4 过渡部

5 支撑部 6 主轴槽

7 通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说明书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发明弱刚性长筒类零件的内撑夹紧装置进行
详细说明:

如图1、2所示,一种弱刚性长筒类零件的内撑夹紧装置,由三个形状大小相同且横截面
呈扇形的支撑块1组成,支撑块1的侧棱形成弧形凹槽2,支撑块1由扇形半径依次减小的连
接部3、支撑部5和过渡部4形成,连接部3的端面形成沿径向设置的主轴槽6,主轴槽5槽底形
成至少一个沿轴向设置的通孔7。

所述支撑块1扇形结构所对应的圆心角为120°。

所述凹槽2的弧形槽底所对应的圆心角为120°。

所述支撑部5的扇形半径与零件内径相同。

三个形状大小相同且横截面呈扇形的支撑块1拼接形成圆柱体,连接部3端面的形
成主轴槽6,且主轴槽5槽底设置有通孔7,便于通过螺栓实现支撑块1与机床主轴进行联接,
依靠机床主轴的运动实现对弱刚性长筒类零件的装夹。

本发明的使用方法:

装夹:在加工前,夹紧装置处于放松状态,即三个支撑块1互相靠近紧贴,将零件套装于
夹紧装置外部,通过程序代码控制,并在机床主轴的液压驱动下,使得120°均匀分布的三个
支撑块1向外扩张,实现对零件的夹紧。

放松:在加工完成后,通过程序代码控制,并在机床主轴的液压驱动,使得120°均
匀分布的三个支撑块1向内收缩,零件与夹紧装置脱离。

本发明解决了弱刚性长筒类零件的装夹问题,减小了装夹变形,实现了可靠装夹,
为保证弱刚性长筒类零件的加工质量奠定了基础。

弱刚性长筒类零件的内撑夹紧装置.pdf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弱刚性长筒类零件的内撑夹紧装置.pdf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弱刚性长筒类零件的内撑夹紧装置.pdf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弱刚性长筒类零件的内撑夹紧装置.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弱刚性长筒类零件的内撑夹紧装置.pdf(5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弱刚性长筒类零件的内撑夹紧装置,由三个形状大小相同且横截面呈扇形的支撑块组成,支撑块的侧棱形成弧形凹槽,支撑块由扇形半径依次减小的连接部、支撑部和过渡部形成,连接部的端面形成沿径向设置的主轴槽,主轴槽槽底形成至少一个沿轴向设置的通孔。本发明解决了弱刚性长筒类零件的装夹问题,减小了装夹变形,实现了可靠装夹,为保证弱刚性长筒类零件的加工质量奠定了基础。。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作业;运输 > 机床;其他类目中不包括的金属加工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