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瓷干粉造粒设备及生产工艺 本发明涉及一种陶瓷干粉造粒设备及生产工艺,属于陶瓷制品生产领域。
目前,陶瓷行业生产墙砖、地砖、玻化砖等产品,均采用粉料粒化工艺及相应设备将粉料制成颗粒,再由压机压制成产品,现普遍采用的粒化工艺及设备有二种,一是用喷雾干燥塔造粒,它是将球墨机磨成的含45%水份的料浆由喷雾干燥塔下部向上喷出,而由上部向下吹入450-500℃压力热风,使之与喷出的料浆相遇形成微粒,该方法设备庞大,投资多、燃料、电、水耗量大,工艺流程复杂,生产周期长,二是采用增湿造粒机造粒,该方法实质上是将粉料加水搅拌,不均匀,表面毛糙,颗粒不明显,甚至无颗粒,同样存在含水量大的问题,且这种粒料仅适用于手动压机生产。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现有技术中的不足之处,而提供一种新型的陶瓷干粉造粒设备及生产工艺,其设备结构简单合理,造价便宜,工艺流程简单,生产周期短,节省能源及水,成粒质量高。
本发明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所采用的设备包括鄂破机、高压悬辊磨、斗提机、料斗、成粒塔、螺旋输送机、干燥机、振动筛、皮带输送机、储料仓,其成粒塔为柱形园筒,它与料斗的连接处安装有鼓风机,顶端安装有粉料雾化叶片,下部中心安装有水雾化喷嘴,底部安装有旋转造粒盘;在旋转造粒盘的下方中心处安装有一对相互啮合的伞齿轮,两伞齿轮轴一个竖直与旋转造粒盘固定连接,一个水平与安装在成粒塔外的减速器主轴连接;成粒塔的下端连接有成园锥形的整粒筒,整粒筒的下端与螺旋输送机连接。
本发明的地生产工艺,包括取料、粗碎、细碎、配料、成粒、烘干、储料,其成粒过程为:粉料从料斗落入成粒塔时,由鼓风机产生常温压力风,对粉料施压,经过粉料雾化叶片后高速旋转,成雾状进入成粒塔,雾状粉料在成粒塔内下落的同时,与由水雾化喷嘴向上喷出的雾化水逆向运动,均匀混合,形成实心微粒落于旋转造粒盘上,旋转造粒盘旋转,粉料在离心力作用下向边缘运动整形,沿园环间隙落入整粒筒,由螺旋输送机输送至烘干机烘干,再进行筛分,并输送至储料仓备用。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优点在于:
1、设备结构简单合理,体积小,重量轻,而且减少了一些辅助设备,因此设备投资减少,降低了能源消耗,综合费用仅为现有技术的20%。
2、简化了工艺流程,缩短了生产周期,降低了生产成本。
3、成粒均匀,流动性好,质量高,完全适用于手动压机和自动液压机生产要求。
附图图面说明:
附图为本发明的设备流程及成粒塔结构示意图。
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详述本发明。
本发明所需设备,包括颚破机(18)、高压悬辊磨(19)、斗式提机(20)、料斗(1)、成粒塔(21)、螺旋输送机(12)、干燥机(13)、振动筛(14)、皮带输送机(15)、斗式提升机(16)、储料仓(17),其特点在于:成粒塔(21)为柱形园筒,它与料斗(1)的连接处安装有鼓风机(2),顶端安装有粉料雾化叶片(3),下部中心安装有水雾化喷嘴(4),底部安装有旋转造粒盘(22);在旋转造粒盘的下方中心处安装有一对相互啮合的伞齿轮(5)(6),两伞齿轮轴(7)一个竖直与旋转造粒盘(22)固定连接,一个水平与安装在成粒塔(21)外的减速器(8)主轴连接;成粒塔(21)的下端连接有成园锥形的整粒筒(11),整粒筒(11)的下端与螺旋输送机(12)连接。粉料雾化叶片(3)为6-8片园周均布,其形状为弧形,园弧半径100毫米,沿轴线的倾斜角度为45°。旋转造粒盘(22)为园盘形,它与成粒塔(21)内壁间留有园环间隙(9),工作时外缘线速度为3-5m/秒。
本发明的生产工艺为取料→粗碎→细碎→配料→成粒→烘干→储料,其成粒工艺为:粉料从料斗(1)落入成粒塔(21)时,由鼓风机(2)产生常温压力风,对粉料施压,经过粉料雾化叶片(3)后高速旋转,成雾状进入成粒塔(21),雾状粉料在成粒塔(21)内下落的同时,与由水雾化喷嘴(4)向上喷出的雾化水逆向运动,均匀混合,形成实心微粒落于旋转造粒盘(22)上,旋转造粒盘(22)旋转,粉料在离心力作用下向边缘运动整形,沿园环间隙(9)落入整粒筒,由螺旋输送机(12)输送至干燥机(13)烘干,再由振动筛(14)进行筛分,并由皮带输送机(15)和斗式提升机(16)输送至储料仓(17)备用。在成粒塔(21)外,设置有水电控制机构(10),可以分别调整进入成粒塔(21)粉料的流量及水雾化喷咀(4)的喷水量,成粒塔(21)在常温下工作,向成粒塔内供应粉料及喷水的重量比为7∶1。本发明生产的微粒含水量为12%,实心,颗粒直径≤1毫米,为球状,表面光滑,本发明的成粒率)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