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具有土质检测功能的土壤筛选机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土壤筛选机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具有土质检测功能的土壤筛选
机。
背景技术
震动筛选机是一种高精度细粉筛选机,其噪音低、效率高,快速换网只需3-5分钟,
全封闭结构用于粒、粉、粘液等物料的筛分过滤.震动筛选机筛选:任何颗粒、粉末、粘液一
定范围内均可筛选。筛分最细至500目或O028rrlm,过滤最小可至5微米。分级筛选,可筛一
至五层筛网,能同时进行二至六个等级的分选或过滤。但是土壤筛选机却没有太多,在市场
上没有明显的表现,需要开发这发面的机械,满足土壤种植的需要,也能帮助到农民。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土质检测功能的土壤筛选机,以解决上述背景技
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具有土质检测功能的土壤筛选
机,包括第一机箱,所述第一机箱右侧固定连接有第二机箱,所述第一机箱上方设置有进土
口,所述进土口右侧安装有碎土装置,所述碎土装置与第一机箱固定连接,所述碎土装置下
方可动连接有碎土棒,所述碎土装置右侧设置有压土装置,所述压土装置与第一机箱固定
连接,所述压土装置下方连接有压土座,所述压土座下方安装有运土轨道,所述运土轨道两
端可动连接有驱动装置,所述驱动装置下方固定连接有支撑杆,所述第二机箱内部设置有
筛土板,所述运土轨道与筛土板固定连接,所述筛土板下方安装有土质检测装置,所述土质
检测装置下方设置有滑动门控制装置和滑动门,所述滑动门控制装置右侧可动连接有滑动
门,所述第二机箱下方可拆卸连接有排土箱。
优选的,所述进土口下方固定连接有进土管。
优选的,所述碎土装置上方安装有固定座,所述碎土棒下方设置有多个碎土钻头。
优选的,所述土质检测装置、滑动门控制装置和滑动门均设置有5个。
优选的,所述土质检测装置分别位于5个分隔的空间。
本发明的技术效果和优点:该具有土质检测功能的土壤筛选机,通过设置有碎土
装置和压土装置,可以使土壤中的土块被打碎和压碎,更有助于筛选,碎土棒的多个碎土钻
头可以更全面地打碎土块,通过筛土板可以筛选土壤,斜着放可以利用重力使土壤下来,进
入不同的筛选区域,通过设置有多个土质检测装置,可以有利于数据的整理,数据的对比,
通过滑动门和滑动门控制装置,可以很方便和很快速的排土;该具有土质检测功能的土壤
筛选机通过一系列结构,实现了筛土并检测土质的目的,具有实际应用价值。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的筛土板结构示意图。
图中:1第一机箱、2第二机箱、3进土口、4碎土装置、5碎土棒、6压土装置、7压土座、
8运土轨道、9驱动装置、10支撑杆、11筛土板、12土质检测装置、13滑动门、14滑动门控制装
置、15排土箱。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
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
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
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本发明提供了如图1-2所示的一种具有土质检测功能的土壤筛选机,包括第一机
箱1,所述第一机箱1右侧固定连接有第二机箱2,所述第一机箱1上方设置有进土口3,所述
进土口3下方固定连接有进土管,所述进土口3右侧安装有碎土装置4,所述碎土装置4与第
一机箱1固定连接,所述碎土装置4下方可动连接有碎土棒5,所述碎土装置4上方安装有固
定座,所述碎土棒5下方设置有多个碎土钻头,所述碎土装置4右侧设置有压土装置6,所述
压土装置6与第一机箱1固定连接,所述压土装置6下方连接有压土座7,所述压土座7下方安
装有运土轨道8,所述运土轨道8两端可动连接有驱动装置9,所述驱动装置9下方固定连接
有支撑杆10,所述第二机箱2内部设置有筛土板11,所述运土轨道8与筛土板11固定连接,所
述筛土板11下方安装有土质检测装置12,所述土质检测装置12下方设置有滑动门控制装置
14和滑动门13,所述土质检测装置12、滑动门控制装置14和滑动门13设置有5个,所述土质
检测装置12分别位于5个分隔的空间,所述滑动门控制装置14右侧可动连接有滑动门13,所
述第二机箱2下方可拆卸连接有排土箱15。
工作原理:工作时,通过进土口3使土壤进入到第一机箱1内部,接着土壤到达运土
轨道8上,在驱动装置9进行运输的过程时,碎土装置4和压土装置6共同进行碎土,碎土棒5
敲击土壤,压土座7挤压土壤,土壤到达筛土板11,土壤分开到5个区域,土质检测装置12进
行检测,然后滑动门13通过滑动门控制装置14移动,使土壤落到排土箱15,定期清理。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
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
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
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
保护范围之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