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交换机中实现X.25协议的方法 本发明涉及电子交换机的X.25协议,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提高交换机内内部通信互通效率的方法。
通常,电子交换机采用X.25协议功能通过分组交换网进行数据通信。X.25协议符合ITU-T(国际电信联盟电信)建议书规定的通用分组交换网接线标准。X.25协议的上层由传送和对话层以及应用层构成,包括电子交换系统需要的X.25协议装置的状态信息和例行信息管理功能。
图1示出了现有技术电子交换机的X.25层结构及其流程。如图中所示,X.25层模块150包括分组层120、数据链路层130和物理层140,分组层120起信息交换和转播的作用,数据链路层130供在邻接的各装置之间传送信息用,物理层140给传送媒体传送电信号用,其中各个层由包括实线电路连接装置(图中未示出)的处理机Z控制。传送和对话层模块110是X.25层模块150的上层,由处理机Y控制。处理机Y与输入/输出过程密切相关,供管理X.25实线电路的状态或控制X.25实线电路的例行信息。应用层模块100是传送和对话层110的上层,由处理机X控制,处理机X用以交换机用作数据终端设备(DTE)时处理发信/收信数据,以达到平稳处理目标数据的目的。
下面说明用各层传送分组数据的操作。首先,若从处理机X收到接通虚拟电路以控制应用层模件100的请求,则通过传送和对话层模块110和X.25层模块150向相应的DTE提出连接请求[(1)→(2)]。接着,相应的DTE对连接请求的回应通过X.25层模块150和传送和对话层模块110传送给应用层模块100[(3)→(4)]。虚拟电路接通之后,应用层模块100传送来的最终数据通过传送和对话层模块110和X.25层模块150传送给相应地DTE[(1)→(2)]。
综上所述,可知上述系统在各层100、110和150的处理机X、Y、和Z之间包括协议功能层。这样,传输数据时,数据应通过所有的处理机X,Y,Z,从而降低了数据传输效率,且系统可能过载。
因此,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将X.25协议功能应用到电子交换机的方法,这种方法使传送和对话层模块能对目标系统进行数据链路状态管理、例行信息管理并能接通/解除虚拟电路。
本发明提供的在包括应用层模块、传送和对话层模块和X.25层模块的电子交换机中传输数据的方法具有以下特征:
应用层模块通过传送和对话层模块和X.25层模块给分组交换网传送请求接通虚拟电路的信号;
被叫系统通过分组交换网络接收请求接通虚拟电路的信号并通过分组交换网给呼叫方的X.25层模块传送接通虚拟电路的信息;
X.25层模块将收到的接通虚拟电路的信息直接传送给应用层模块;
应用层模块收到接通虚拟电路的信息时将传输数据直接传送给X.25层模块;
X.25层模块将传输数据转换成分组数据并通过分组交换网将分组数据传送给被叫的系统。
从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例所作的详细说明可以清楚了解本发明的上述和其它目的、特点和优点。附图中:
图1是现有技术电子交换机中X.25层结构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电子交换机中X.25层结构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一个实施例传输数据的情况下电子交换机的虚拟电路接通控制协议的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电子交换机数据控制协议的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接收数据的情况下电子交换机的虚拟电路接通控制协议的示意图。
下面参看附图详细说明本发明的一个最佳实施例。附图中,同样的编号表示同样的元件。此外,应该清楚理解的是,许多象详细的电路元件之类的具体细节仅仅是举例而已,为的是更好地理解本发明,而没有这些具体细节也同样可以实施本发明。此外应该指出的是,现有技术的那些我们认为无助于说明本发明的基本原理的部分,这里不详加说明。
图2示出了本发明电子交换机的X.25层结构及其流程,其中主层的结构与图1所示一般电子交换机的相同。图中,传送和对话层模块210设计得使其对待连接的目标系统进行数据链路状态管理、例行信息管理,并接通和解除虚拟电路。现在参看图3至图5详细说明本发明实施例的工作过程。
参看图3。在步骤300,应用层模块200的处理机200从原先由操作人员指令组成的X.25例行信息读取被叫方目标系统的ID(标识),并将ID传送给传送和对话层模块210,请求连接虚拟电路。收到连接虚拟电路的请求时,传送和对话层模块21用应用层模块200传送来的系统ID读取状态信息(即局部数据)以核实被叫方DTE的状态。接着,在步骤310,传送和对话层模块210根据被叫方DTE的状态给应用层模块200传送请求结果。这时,若被叫方的DTE处于不正常状态,传送和对话层模块210就会给应用层模块200传送“不容许”的请求结果,以终止应用层模块200来的连接请求。但若被叫方的DTE处于正常状态,传送和对话层模块210就会给应用层模块200传送“容许”的请求结果,然后履行步骤320,给X.25层模块250发送虚拟电路请求。接通虚拟电路之后,传送和对话层模块210传送包括应用层模块200和X.25层模块250可直接连接上的应用模块200的处理机的ID和分组交换网中区分开的呼叫和被叫号码的数据。这之后,在步骤330,X.25层模块250根据标准分组格式将收自传送和对话层模块210的所有与虚拟电路连接有关的信息转换成呼叫请求,即PPDU(分组协议日期单元),并将呼叫请求传送给分组交换网(DCE)。接着,在步骤340,被叫系统的DTE收到X.25层模块250传送来的PPDU,核实分组呼叫是否正常,给呼叫交换机的X.25层协议传送呼叫确认,即确认信号。这时,若分组呼叫正常,被叫方的DTE就会报导虚拟电路正常接通。但若分组呼叫不正常,则虚拟电路的接通就完成得不正常。在步骤350,X.25层模块250收到被叫系统的DTE传送来的呼叫确认,并将接通的虚拟电路的逻辑信道号转换成内部管理的装置ID,以通知应用层模块200可采用直通电路。因此,给/从被叫方的DTE传送和接收分组数据时,用所传送的装置ID作为媒体。此外,在步骤360,X.25层模块250给传送和对话层模块210传送结果状态,以便管理X.25数据链路的状态。
归根到底,若虚拟电路用上述被叫系统的DTE接通,则数据还是用图4所示的控制协议传送。就是说,在步骤400,应用层模块将数据直接传送给X.25层模块250。接着,在步骤410,X.25层模块250将收自应用模块200的数据处理成分组数据量,再将处理过的数据传送给被叫方的DTE。此外,在收信状态,数据反向传送,如步骤420和430所示。数据收发完毕之后,虚拟电路可按两种不同的方式解除,一种方式是正向解除,供解除来自呼叫方的虚拟电路,另一种方式是反向解除,供解除被叫方来的虚拟电路。正向解除时,在步骤440由应用层模块200给X.25层模块250传送电路解除请求信号。接着在步骤450,X.25层模块250收到应用层模块200来的电路解除请求信号,并将清除请求信号传送给被叫系统的DTE。在步骤460和470,被叫系统的DTE收到来自X.25层模块250的清除请求信号,并给X.25层模块250传送清除确认信号,且通知应用层模块200解除的结果。
此外,反向解除时,在步骤480由被叫系统的DTE给呼叫系统的X.25层模块250传送电路解除请求信号,即清除请求信号。收到来自被叫系统DTE的清除请求信号时,X.25层模块250在步骤490给被叫系统的DTE传送清除确认信号以解除虚拟电路,并在步骤500给应用层模块200传送虚拟电路结果。这时,若正向解除和反向解除都已完成,X.25层模块250会在步骤510将指定的装置ID送回应用层模块200,并将其结果信息传送给传送和对话层模块210。
图5示出了接收数据时接通虚拟电路的控制协议。图中,被叫系统的DTE在步骤520给呼叫交换机的X.25层模块250传送呼叫请求信号,即虚拟电路连接请求信号。接着,在步骤530,X.25层模块250收到从被叫系统的DTE传送来的呼叫请求信号,并指定在X.25数据链路上采用逻辑信道时内部规定的装置ID,以便根据内部通信形式将装置ID连同呼叫和被叫号码一起传送给传送和对话层模块210。收到X.25层模块250传送来的信息时,传送和对话层模块210读取相关数据和局部数据,并核实应用层模块200的状态。这时,传送和对话层模块210根据应用层模块200的状态按两种不同的方式工作。就是说,若应用层模块200处于正不正常状态,程序会按步骤540至560执行。具体地说,在步骤540,传送和对话层模块210通过X.25层模块250通知被叫系统的DTE连接的结果,以便立即解除电路的连接,将指定的装置ID送回X.25层模块250,并将其结果通知传送和对话层模块210。但若应用层模块200处于正常状态,传送和对话层模块210就在步骤570就报导虚拟电路连接请求收自X.25层模块250,并给应用层模块传送连接请求信号。接着,在步骤580,应用层模块200将相应处理机的状态切换到分组数据处理状态,并将其结果通知X.25层模块250。接着,在步骤590,X.25层模块250给被叫系统的DTE传送呼叫确认信号,即通知虚拟电路正常连接的信号。这之后,X.25层模块250通知传送和对话层模块210虚拟电路完全接上应用模块200,从而结束虚拟电路连接程序。虚拟电路因进来的呼叫而接通之后,传送数据和解除电路的程序与前面讲过的引起呼叫的程序相同。
综上所述,将X.25协议功能应用交换机上从而使传送和对话层模块能对待连接的目标系统进行数据链路状态管理、例行信息管理和接通/解除虚拟电路,这样通过减少各层之间的缓冲作用可以提同内部通信互通效率和OS源的容许度。此外,由专用控制模块管理协议装置连同对话功能的状态从而可以最大限度以地减小应用层模块的负荷。
虽然上面已就本发明的最佳实施例进行详细说明,但应该清楚理解的是,本技术领域的行家们是可以对这里所教导的本发明的基本原理进行种种更该和/或修改的,而这些更改和/或修改是仍然属于本发明在所附权利要求书中所述的精神实质和范围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