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涉及一种有轮的升力悬浮机动运载工具-升力悬浮车。 汽车以引擎驱动车轮在陆地上行驶;气垫船向下喷射气流使自身悬浮可在不接触水面条件下行驶;磁力悬浮车靠磁力推斥使车身悬浮前进;飞机以机翼产生升力克服自重力在动力驱动下飞行于空中。
本发明的目的是要提供一种将气垫船、磁力悬浮车、飞机和汽车四者特点结合起来的升力悬浮车。它的可伸缩小冲角升力板能在高速喷射气流作用下产生升力,抵消部分自重力,在引擎驱动及喷射气流反冲力作用下靠车轮快速行驶;当升力抵消全部自重力时,能离开路面、沙地、沼泽、水面一定距离处于悬浮状态,在喷射气流反冲力作用下快速行驶,或沿设定的线路和轨道悬浮高速行驶。
本发明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在升力悬浮车上部固定一与飞机翼横断面相似的可伸缩小冲角升力板,高速喷射气流由设在升力板上前方的一排或多排启闭可控能在一定角度范围转向的喷口向后喷出,造成升力板上方和下方气体压强差,产生向上升力f1,推证如下:
a.当升力悬浮车速度为零时,流经升力板上方的喷射气流速度为U,气体密度为ρ1,气流达无穷远处时速度近似为O,其压强则与大气压相同为P0,由伯努利方程
P1+ 1/2 ρU2=P0(1)
升力板下方气体压强亦即大气压P0,故升力板上下方压强差
△P=P0-P1= 1/2 ρU2(2)
设升力板展开面积为S,由喷射气流获得升力
f1=△P·S= 1/2 ρU2S (3)
当ρ=1.29千克/米3时,f1与U和S的关系如下表所示:
b、当升力悬浮车在行驶中,由茹可夫斯基定理升力板产生升力f2。
因此,总升力f=f1+f2(4)
总升力的大小随喷射气流流速、车速和升力板伸展程度及冲角等条件而定。升力悬浮车升力板产生的升力可抵消部分或全部自重力。喷射气流反冲力和引擎驱动力是升力悬浮车的行驶动力。
本发明升力悬浮车,可伸缩升力板是该车的一部分,固定在车身上部,冲角0~100,处于收缩状态时象汽车一样在道路上行驶;升力板的收缩部分可向两侧对称伸出,使产生升力大小可变化;喷射气流由一排或多排启闭可控制的能在0~150范围内转动的喷气口喷出,通过控制喷射气流,既可控制产生升力的大小,亦可改变反冲力的方向;有与汽车同样的引擎和车轮及喷射气流的反冲力,故易于适应不同的行驶要求;所以升力悬浮车能在悬浮和非悬浮状态下以低速或高速行驶。由以上叙述可知,本发明的升力悬浮车有以下特点:
1、有汽车引擎和车轮。可象汽车一样在路面上行驶,由于升力板产生的升力可抵消部分自重力,而更易行驶。
2、具有气流喷射系统,与气垫船向下喷射气流不同,升力悬浮车是水平向后喷射,一方面造成升力板上、下方压强差以产生升力,抵消部分或全部自重力;另一方面喷射气流反冲力是行驶动力的一部分。其喷咀为启闭可控、能在0~150范围内转动的一排或多排喷气孔。
3、可伸缩小冲角升力板横断面与机翼横断面相同,行驶中可产生部分升力,但其主要升力来源是喷射气流造成升力板上、下方压强差。
4、升力悬浮车能在路面行驶,也可在悬浮状态行驶于沙地、草地、沼泽、水面或预先设定地路线及轨道上。
下面结合示意图1为本发明的实施例。
一辆本发明的升力悬浮车包括车体1,其前部为驾驶室2,内装功率50~100KW引擎3驱动车轮4,喷气发生器5功率70~150KW产生气体在展开面积4~12米2的可伸缩升力板6前方由一排或多排喷口7向后高速喷出,产生升力f1,行驶中产生升力f2。总升力f与喷射气体速度,行驶速度和升力板展开面积及冲角有关。当升力f抵消部分重力时,引擎3驱动力及喷射气流反冲力作用下,车轮4转动可沿路面行驶,当升力f抵消全部重力时,升力悬浮车可离地在喷射气流反冲力作用下行驶。
升力悬浮车的起动、制动、转向、平衡等机械操作,喷气发生器机制和技术,采用汽车、气垫船、磁力悬浮车、飞机和其他机械的现有技术。